㈠ 幸福是什麼 ppt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相伴,相知,相守。
㈡ 做一名有追求教師.ppt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應以教師的人格為依據。因為教育力量只能從人格的活的源泉中產生出來,任何規章制度,任何人為的機關,無論設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業中教師人格的作用。」
教師的人格是思想、道德、行為、舉止、氣度、風度、知識、能力等眾多因素的綜合。教師道德高尚、人格健全完美,就對學生有感染力、輻射力,教育效果就會好。
教師是學生的「重要他人」,在現實的學校生活中,教師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都是在向學生傳達關愛的信息,無聲的行動中充滿著對學生的期待,教師身上體現出來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能夠引發學生的共鳴,久而久之,他們對師長形成強大的向心力和深厚的歸屬感,遷移為熱愛學習、探求真理的優美情愫。可以說,教師人格修養對陶冶學生的情感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人格魅力來源於淵博的知識和教書育人的能力;人格魅力來源於健全的人格素養;人格魅力來源於善良和慈愛;人格魅力來源於對學生的信任和寬容。
凡是成功的教師,無論他是大學、中學、小學的教師,無不以人格之光燭照學生的心靈,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人格。人格就是影響力,富有魅力的人格產生的影響力是不可估量的。
善良是人格走向高尚的路徑。
人世間最寶貴的是什麼?法國作家雨果說得好:「善良是歷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幾乎優於偉大的人。」善良的人類最美好的情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本質所在。
從實踐上來說,一般人對兩類職業是有道德期待的,一個是教師,一個是醫生。
孟子說:「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每一位端教師飯碗的人都應該成為「與人(學生)為善」的「君子」。智力有高低,能力有優劣,也許,教師可以不是一個教學能手,但教師必須是一個善良的人。
善是美麗的,是最純凈的展現。善良是師德的底線,是走向高尚的起點。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要心存「善心」,廣施「善心」,造福每一個學生。
其實,善良很簡單,有一段話這樣說到:看見人家的牆要倒,如果不能扶,那麼不推也是一種善良;看見別人喝粥,你在吃肉,如果不想讓,那麼不吧嗒嘴也是一種善良;看見人家傷心落淚,如果不想安慰,那麼不幸災樂禍也是一種善良。
因此,我們也可以說,作為教師,如果不能桃李滿天下,那麼不誤人子弟也是一種善良;如果不能成為一名教學能手,那麼愛崗敬業、嚴於律己也是一種善良。
善良,其實是一種內心的操守,一種內在於人的本質,只要願意,你就可以做一名天底下最善良的教師。
教育是最大的社會公益事業。教育的這種公益性特點要求它的從業人員——教師首先應當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善良是對教師最基本的職業要求。很難設想,心地不善良的教師會成為職業道德高尚的教師。
人在旅途,沒有多少東西可以伴隨一生,只有善良可以一生受用。想人所想,是一種善良;急人所急,是一種善良;在處境艱難的時候,還想著別人,猶見善良。
善良是生命的光澤,沒有善良的心,人生是一片荒漠,沒有善良的教師,教育將變成一片沼澤。相對於風度、氣質、服飾等,善良才是教師第一位的品質。
追求職業的境界
我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學習,學習應該是我們教師的主要生存方式,學習能培養自己的大智大德,提升對教育本質的理解和規律的把握,所以要不斷學習、不斷充電,以彌補自己能力、知識折舊的損耗。讀書可以增厚文化底蘊,拓寬教育生命的寬度,提升教學智慧。所謂文化底蘊,就是對人類的精神成就分享的廣度和深度,就是學識的修養和精神的修養。教師有文化底蘊,才能創造一個真誠、深刻而豐富的課堂,才能帶給學生以廣博的文化感染。我們倡導教師讀書,豐富內涵,滋養精神,潤澤心靈,提升品位,拓寬眼界,升華境界,在一定意義上說我們是在用我們的讀書、用我們的生活閱歷詮釋我們對教育的理解,一個知識面不廣的教師,很難真正給學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一個不讀書的教師,也不會成為學生心目中的真正意義上老師。
著名哲學大師馮友蘭先生認為,根據人對自己行動的「覺解」不同,可以將人生的境界分為四種,這四種境界由低至高的排列為:「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講求厲害」的功利境界、「正其義、不謀其利」的道德境界和「超越世俗,自同於大全」的天地境界。
很難想像,一個教師會處於「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因為在這個境界中,人的一切行動都是出於自然的本能,是「昏昏不知其所然的」,處在這個境界的教師,不是一個現代教育制度語境中的教師,更無法滿足現代教育的有效運轉。
那麼,如果一個教師處於「講求厲害」的功利境界呢。處在這個境界中的教師是一個最現實、最世俗、最物質的人。我們不排除人是物質的人,人必得藉助於一定的物質基礎,方能正常地生活和思考,但如果一個肩負教書育人神聖使命的教師,沒有一點超越物質的追求,同樣是不可取的。
我們的教師,當且應當處於一定的「正其義,不謀其利」的道德境界中。只有處在這個境界中的教師,才有可能從社會學校的角度,而不是個人私利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職業,從而從較高的層次上來審視和理解自己的行為,推動學校和自己專業的發展。
至於「超越世俗,自同於大全」的天地境界,可能我們每個人窮其一生,也難以達到這個境界,但這絕不妨礙我們將其視為人生的終極目標,化為我們前進和奮斗的動力。
很明顯,一個教師,其成長的過程,也是一個立足於自然境界,過渡到道德境界,並將天地境界視為終極目標的追求過程。
我們應該如何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呢?
1.學會快樂地工作。只要一心撲在工作上,一心投入到學習中,用樂觀的心態對待一切,快樂就會伴隨你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快樂就會永遠伴隨你左右。
2.學會欣賞。當你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看待你周圍的人,看待你周圍的一切,你便忽然感到自己心變得坦然了,生活更加充滿了陽光,突然感到這世界是那麼美好,周圍每一個人都在向你微笑,每一個不經意都使你愉悅。
3.學會寬容。古時代,一個丞相的管家准備修一座後花園,希望花園外留一條三尺之巷,可鄰居是一名員外,他說那是他的地盤,堅決反對修巷。管家立即修書京城,看到丞相回信後的管家放棄了原計劃,員外頗感意外,執意要看丞相的回信。原來丞相寫的是一首詩: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員外深受感動,主動讓地三尺,最後三尺之巷變成了六尺之巷。
這個故事所講的道理很簡單,在現實的社會生活中,人,要學會寬容,寬容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人生境界,有了寬容的心,世界的繁瑣和零亂,自會消弭於無形,剩下的,則是雲淡天高,風平海闊的寧靜和高遠。
教育者的胸襟,是學生的天地。教師的胸襟有多寬,學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教師心胸博大,學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人生中能遇上胸襟寬的老師,學生自然大氣,自然能頂天立地。在一個教學群體中,能容忍不同的意見,特別是能容忍聰明正派的人。一般而言,有成就的教師,他付出的勞動和心血必定超過常人。他的努力在於他肯吃常人不能吃的苦。無視他們的辛勤付出,只盯著他們獲得名利。人就有可能變得心胸狹隘,心理陰暗。如果教師有這樣的心態,他的工作情緒會大受影響,非但不會有什麼成就,其庸俗作風還有可能傳染學生。所以教師做人要大氣,做事要精細。
追求獨特的個性
有個性首先要有思想。教師思想的內容:教育觀,學生觀,發展觀,知識觀,教學觀,資源觀,質量觀等。成為有思想的教師,讓自己的心靈變得豐富而深刻。有思想的教師一定是功力深厚,善於思考,見解高明,富有個性的教師。有思想,會使我們興趣廣泛、內心鮮活、積極地捕捉各種有意味的信息,會使我們的人際交流變得有品位,使我們的生活,特別是精神生活變得豐富,使我們從瑣屑的、單調的生存境遇中擺脫出來;做有思想的教師,能夠使我們更好地理解課程內容,有思想的教師會對學生的心靈豐滿和精神充實有一種自覺而又自然的引領,把研究教學、鑽研教材、提升質量當做自己的職業價值追求。在自我反思、溝通合作、改進創新中努力實現自我超越。
有個性其次要有文化。作為教師,在學生面前也應當是文化的擁有者與代言人,就不單單是對教材文本的解說,更不是單純對教參內容的重復與再現。課堂教學應是對教材文本審視之後的創造,是一種富有生命張力的精神活動。而一個文化積淀很厚的老師,他也會看教材和教參,但他更關注課外更大范圍的文化,於是,他就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思想文化領地。這樣,在教學中,就有了屬於自己的話語與思想,能夠旁徵博引,進入「教學如有神」的境界。
「想要學生站直了的人,教師就不能跪著教書」江蘇省著名老師王棟生這樣認為。
很明顯,在這里,「不跪 著教書」只是一個隱喻,它代表著一種姿態,象徵著一種精神,一種自由思考的精神,傳遞一種思想。
「不跪著教書」,呼籲教師要在教學中獨立思考,不能人雲亦雲,做教科書,專家的傳聲筒。要知道,「教師」和「人師」的一個重要區別就在於前者只知道照本宣科,而後者就是善於思考,勤於創造的思想者。
追求幸福的人生
幸福對每個人而言都是不同的。它源於個人內心的體驗與感受,有時候學生的一句問候,學生的一封來信或者一個職稱的晉升,一次成功的公開課,發表了一篇論文,我們在備課中一個問題的解決,幫助學生解決了一個困擾的問題,同行的一次認可,學校的一次獎勵,這都使得我們的老師都有一種幸福感。如果說一個老師他每次上課都非常痛苦,他絕對是沒有幸福感的。一個心理不陽光、情商有缺陷的教師,不是我們所要的幸福教師。
我認為幸福的前提是擁有健康,有了健康,就有了幸福的基礎,再有精神的高貴和心靈的豐盈,就真正走進幸福境界了。有幸福感的教師他必然也是一個「陽光教師」。其一,積極樂觀。總相信努力能改變一切,總相信明天會比今天好,不會為一時一事的挫折而消沉悲觀;其二,有感恩之心和熱愛之情,感恩於自然,感恩於社會,感恩於學校,感恩於同事,感恩於學生,對生活,對工作,對家庭,對學生充滿熱愛之情。幸福不僅是一時一事的心理感受和體驗,而應是一種持續的,長久的積極心理體驗。我校的核心價值觀是,為了「師生可持續發展的幸福」,我們倡導用幸福指數為學校管理把脈。做一個可持續的幸福教師,它有四個要素:第一,內在和諧;第二,精神高貴;第三,充滿自信;第四,發展自身。
有一部反映晉商興衰的話劇《立秋》,其中有一副對聯:
天地生人,有一人必有一人之業
人生在世,在一日當盡一日之勤
而對教師老師來說,這是這個崗位是一份責任,也是一個舞台。
一個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
一個實現自身價值的舞台
一個尋找快樂幸福的舞台
更是一個履行職責、承擔責任的舞台
㈢ 如何創造和諧的家庭教育氛圍PPT
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則如下:
①循序漸進,量力而行,不要要求太高,操之過急。欲速則不達,揠苗助長,不僅無益,反而害之。
②因材施教和全面發展相結合。既要重視孩子的個性和特長的發展,又要重視各方面素質的協調發展。
③態度一致,教育統一。家長的教育態度要一致,要一以貫之,而且要與學校教育保持一致和統一。
④說服教育和實踐鍛煉相結合。
⑤表揚獎勵與批評懲罰相結合。
⑥感情與理智相結合。
⑦及時教育與持恆相結合。
在世界上,成功的家庭教育很多很多,各有各的奧妙和方法,因而要把世界上成功的家庭教育方法都集中在一起或用於一身,是很難很難的一件事情。在此,我們只能簡要地研究和介紹一些最基本的原則和方法。各位家長在實施家庭教育時,如能將此作為參考,最根本的,則是應該從自己的家庭和孩子的實際出發。因材施教。這才是最根本的,最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一、家長既是孩子的老師,又是孩子的朋友
在當代,家長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首先應當認識當代家庭中人際關系的新特點。由於社會的變遷和進步,人們的民主意識普遍增強,家庭中的親子關系已不是封建家長制下的子女對父母絕對服從的關系,而已經成為父母加朋友的新型人際關系。因此,在家庭教育中,應當堅持家長既是孩子的老師,又是孩子的朋友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只有這樣,才能符合當代家庭中人際生態系統的新特點,才有可能從根本上建立起既親密又寬松的新型親子關系,從而為搞好家庭教育從根本上奠定基礎。
在這樣的立場、觀點、方法指導下,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子女應該做到嚴慈相濟,寓教於愛。對待子女的態度應該寬松一些,寬容一些,多些談心活動,少一些命令主義,多些勸告,少些專斷,多些笑臉,少些怒容。多些朋友之間的友誼,少些父母、教師身份的威嚴。這樣,親子之間的關系就會既親密,又寬松;既有利於子女獨立人格的形成。只有這樣,才能既搞好家庭教育,又能建立起親密的新型家庭人際關系。
在現代的家庭教育中,家長對子女應該做到言教身教並施,身教重於言教。
所謂言教身教並施,就是說對子女進行教育,既要靠語言(也包括筆教),又要靠行動。言教,包括當面用語言的教育,勸誡、開導、鼓勵、批評等。也包括用文字、書信、立家規等形式。在家庭教育中,言教是重要的,不可廢止和輕視。它是了解孩子諸方面的情況,交流感情,溝通思想,進行指導,傳授知識,進行勸誡、鼓勵、批評的主要方法和渠道。文字、書信等筆教,是在特殊的情況下使用的言教方法,如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不得相見,也就只好用文字、書信等文字形式了。總之,言教是教育子女的基本形式和方法之一。
所謂身教,就是靠家長的實際行動來教育子女,帶動子女。,凡是要求子女做到的,教育者本人首先應該做到,職在施教中要求子女尊重老人、孝敬父母,那麼,教育者本人首先應該尊重老人,孝敬自己的父母,這樣,才能為自己的兒女作榜樣,使自己的兒女效法。如果自己對自己的老人都不尊重,而是要求自己兒女尊重、孝敬自己,也就難了。再如,如果要求自己的子女勤儉節約,自己本人就應該這樣,而不是揮霍浪費或揮金如土。如果要求自己的子女愛學習、工作要認真,自己首先就要愛學習、認真工作,如此等等。總之,凡是要求子女做的,自己要用自己的行動為子女做出示範和榜樣,否則,教育的效果是不會好的。
所謂身教重於言教,就是在教育子女時,多用自己的好的行動來影響、感化、感動自己的子女,而不能只靠發號施令來要求子女這樣或那樣,自己說的是一個樣,做的是另一個樣,在家庭教育中,只要真正能做到言教身教並施,身教重於言教,一般情況下,家庭教育是能夠搞好的。
二、堅持嚴格要求與耐心說服相結合
家庭教育,大師的是思想教育工作,是對自己子女的思想轉化工作,是指點方向,糾正錯誤,破除迷霧,塑造子女的靈魂、品德、個性的工作,做人的思想工作,關鍵是轉變人的思想觀念、認識態度,調動人的積極性。強制命令,只能約束人的言行的一時一事,而不能約束人的一生一世,因此家庭教育,應該嚴格要求和耐心說服相結合的方法。由於家庭教育中教育者與被教育者是親子關系;期間存在著父母之愛,兒女之情,其親密程度遠遠超過其他人際關系,因而,只要堅持嚴格要求與耐心說服相結合,教育就能取得較好或很好的效果。所謂嚴格要求,就是對子女的要求,內容要正確,要求標准要高,孩子違背要求或犯了錯誤,不能聽之任之,不予追究過問,必須讓孩子認識錯誤、改正錯誤,不能姑息遷就,任其發展、壯大。
要摸透孩子的脾氣
孔子教育學生的小故事:
一天,學生子路問他:「聽到就干起來行嗎?」孔子說:「不行。」學生冉有又問:「聽到了就干起來行嗎?」孔子說:「可以。」學生公西華不解地問孔子:「同樣一個問題,為什麼你的回答不一樣。」孔子說:「冉有平時膽子小,做事退縮,所以我給他壯膽;子路膽子太大,做事莽撞,所以我壓壓他。」
要尋找孩子的閃光點
俗話說:「寸有的長,尺有所短。」拿別人孩子長處比自己孩子的短處,往往壓縮和抹殺了自己孩子的長處和特點,使孩子感到事事不如人,生活在錯誤里,極容易產生自卑。
家長要敏銳地觀察和分析孩子的情況,及時發現孩子的優點、長處和積極因素,並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加以肯定和引導。要善於發現孩子向上的閃光點,使之發揚光大。
*愛因斯坦小時候和小朋友去公園遊玩。開始時,愛回斯坦和小朋友一道做游戲,後來,別的小朋友到另外地方玩,愛因斯坦卻坐在地上一動也不動。有的家長向愛因斯坦的母親說:「你的兒子精神一定有毛病。」「沒毛病!他在深思,將來一定是個名教授。」愛因斯坦的母親沒有被別人的話所左右,因為她是了解兒子的。
*愛迪生在上小學的時候,一次二加二等於四的問題沒有回答出來,被老師、同學譏笑為「糊塗蟲」。後來成績差被開除了。但愛迪生的母親南希頗有見地,她認為孩子的成績差,主要是教師的方法不當,並決定自己擔負起教育孩子的重任,盡管那時她已年近半百。
南希知道愛迪生對死啃書本沒有興趣,對科學實驗特別感興趣,好就想方設法去買來有關科學實驗內容的讀本,還在家裡提供了實驗條件。後來愛迪生終於成了世界大發明家。
南希在家迪生被趕出學校時,如果也認為兒子是糊塗蟲,是不可救葯的,或棍棒相加,或放任自流,愛迪生這一生很可能碌碌無為或走上歧路,一個發明家就夭折了。
*本世紀初,英國有個理相.席格蒙迪的孩子被人稱為呆若木雞。他從小聽覺就不好,10多歲時幾乎失聽。父母經過仔細觀察,發現孩子的視力特別好。一般人在陽光下才能看見空氣中的灰塵,可他不在陽光下也能看得十分清楚。對孩子的聽力不好,父母認為劣勢可以轉化為優勢,聽不見,可以更專心致志地搞研究。在別人面前,母親總是誇孩子有一雙天才的眼睛。席格蒙迪在父母的鼓勵和自己的努力下,成了有名的科學家,並獲得諾貝爾獎。
要少說多行
教育孩子,家長採取少說多行,用身體語言,以行動教育孩子,此無聲勝有聲,更有效果。
前蘇聯衛國戰爭英雄舒拉,小時候,一次跟別的孩子打架,把新大衣撕破了。母親看到剛買的大衣就破了,又氣憤又痛心。但她沒有訓斥,沒說一句話,而是默默地一針一線地縫補著大衣,一睦到深夜。這種長時間的沉默,是對舒拉一種嚴厲的批語,使他在母親的一針一線中受到良心的責備。舒拉自己說,是「經受著一種難於忍受的、痛苦的、心靈的鞭策。」舒拉一直慚愧地注視闃母親,最後實在忍不住了,撲倒在母親的懷里,痛悔地說:「媽媽,我以後永遠不再這樣了。」從此舒拉再也不和小夥伴們打架了,但他在和德國法西斯作關鍵時卻非常英勇。
讓孩子自己教育自己
孩子有了過失,批評是必要的。怎樣幫助孩子改正錯誤?有的家長把孩子批評,變為讓孩子自己批評自己。
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有三個女兒,自孩子出生後,他們夫婦從沒有罵過孩子一聲,更沒有打過孩子一巴掌。三個女兒都培養得很好。他的方法就是讓孩子自我教育。
一次,馬克.吐溫想帶著女兒們到郊外度假,一家人坐在馬車上,悠悠晃晃,飽覽著田園風光,這是女兒們心想已久的事。
可是,就在出發前,大女兒蘇西動手打了妹妹克拉拉。怎麼辦?根據馬克.吐溫的家規,孩子有了錯,由孩子量弄,自己提出懲罰辦法,經父母裁決後,付諸實施。蘇西想了幾種處罰辦法,猶豫了好長時間,終於下了決心對母親說:「今天我不去旅遊了,它會讓我永遠記住,不再犯今天的錯誤。」
吳青在回憶冰心時說:「印象最深的就是媽媽對我們說臟話、假話有著一各獨特的懲罰辦法:由自己用肥皂水洗嘴。」讓孩子自己教育自己,促使孩子自責、自省,有利於孩子改正毛病,健康成長。
㈣ 關於幸福的ppt怎麼做
1.幸福,是兩個人找遍地圖上所有想去的地方,然後一起去。
2.我要的不是我愛你,我養你,而是,在一起,現在有你,老了也有你,一直有你和我在一起。
3.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之一是能和閨密都在一個城市,並且有共同的品位和價值觀。你只知道無論何時何地、心情好壞,你都希望這個人陪著你。
4.我沒有多的言語,只有一句要告訴你:和你在一起,你是一切;沒有你在身邊,一切是你。
5.曾經擁有的,不要忘記。不能得到的,更要珍惜。屬於自己的,不要放棄。已經失去的,留作回憶。
6.心裡有太陽,眼前有希望,家人都安康,自己要善良,這,就是我的信仰。
7.幸福就像你身後的影子,你追不到,但是只要你往前走,它就會一直跟著你。
8.微笑,再次微笑,讓所有的微笑在快樂里徜徉而行,不讓任何微笑滯留在生命的罅隙處。
9.幸福,不是長生不老,不是大魚大肉,不是權傾朝野。幸福是每一個微笑生活願望的達成,當你想吃的時候有的吃,想被愛的時候有人來愛你。
10.有了你,我不再作孤飛於藍天的雄鷹,寧願停歇在你門前的那棵樹上,看著你,守護你。
11.看你躺在我懷里,開心的樣子,就是我想要的幸福。
12.微笑是清泉,給夏日播灑清涼;微笑是風箏,在天空自由翱翔。
13.最愛你的人會讓你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即使是當你最落魄的時候。
14.只要你每天給我一個幸福的擁抱,這是給我一天的安全感。
㈤ 如何創建演示文稿.ppt
1、在打開powerPoint軟體,看到的是一個空白的幻燈片,powerPoint軟體上面分布著「標題欄」「菜單欄」「工具欄」,以及正中的「編輯區」和「狀態區」,製作PPT一般操作與「編輯區」,使用「菜單欄」「工具欄」裡面的工具進行製作PPT。
2、了解幻燈片的菜單欄區,第一個「開始」,除了可以「新建幻燈片」以及「設置幻燈片板式」,其他功能裡面類似於word文字編輯,例如對文字字體的設置,復制粘貼等。
3、第二個菜單功能「插入」,一般建立幻燈片,需要的文本框,圖片以及圖標,聲音視頻等對象插入,都在這個「插入」功能的菜單區域裡面選擇相對應的工具按鈕,例如下面的圖片插入以及聲音插入,對於製作一個優秀的PPT,建議用文字越少越好,利用圖片,圖標等其他音視覺的融入讓PPT穩定群眾的注意力。
4、第三個菜單功能「設計」,這里主要是對一個幻燈片製作的裝飾處理工具,例如頁面大小的設置,PPT幻燈片背景的設置,PPT模板或者PPT樣式的選擇設計,一個良好的幻燈片模板讓給整個PPT演講內容增添飛翔的羽翼。
5、第四個功能菜單「切換」,幻燈片播放不僅僅只是單獨的一頁頁翻頁切換,powerpoint獨特的「切換方案」動畫給秀PPT提供了生動的特效,以及處理幻燈片自動換片的時間設置。
6、第五個功能菜單「動畫」,powerPoint給我們提供的動畫不僅僅只可以是針對整個幻燈片,對於幻燈片裡面的對象也可以設置例如「進入」「強調」「退出」「路徑」等自定義設置動畫,很多PPT高手就是善於利用ppt動畫製作方法,創造出不一樣的精彩PPT。
7、第六個功能菜單「幻燈片放映」,如果PPT製作到這一步,證明PPT製作已經接近結尾,可以嘗試播放幻燈片查看放映效果。
㈥ 幸福是什麼ppt
幸福,是偎依在媽媽溫暖懷抱里的溫馨;
幸福,是依靠在戀人寬闊肩膀上的甜蜜;
幸福,是撫摸兒女細嫩皮膚的慈愛;
幸福,是注視父母滄桑面龐的敬意。
幸福是什麼?
幸福是一個謎,你讓一千個人來回答,就會有一千種答案。
有人說過:「真正的幸福是不能描寫的,它只能體會,體會越深就越難以描寫,因為真正的幸福不是一些事實的匯集,而是一種狀態的持續。」幸福不是給別人看的,與別人怎樣說無關,重要的是自己心中充滿快樂的陽光,也就是說,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在別人眼中幸福是一種感覺,這種感覺應該是愉快的,使人心情舒暢,甜蜜快樂的。
幸福就是當我看不到你時,可以這么安慰自己:能這樣靜靜想你,就已經很好了。幸福就是我無時無刻不系著你,即使你不在我身邊。
幸福就是每當我想起你時,春天的感覺便洋溢在空氣里相思本是無憑語~~~~~~
幸福:就是不管外面的風浪多大,你都會知道,家裡,總有一杯熱騰騰的咖啡等著你
幸福就是當相愛的人都變老的時候,還相看兩不厭。幸福就是可以一直都在一起,合起來的日子是一生一世,從人間到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