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0是怎麼誕生的
0是極為重要的數字,0的發現被稱為人類偉大的發現之一。0在我國古代叫做金元數字,意即極為珍貴的數字。0這個數據說是由印度人在約公元5世紀時發明,在1202年時,一個商人寫了一本算盤之書,在東方中由於數學是以運算為主(西方當時以幾何和邏輯為主),由於運算上的需要,自然地引入了0這個數。在中國很早便有0這個數字很多文獻都有記載。 在1208年時將印度的阿拉伯數字引入本書,並在開頭寫了「印度人的9個數字,加上阿拉伯人發明的0符號便可以寫出所有數字……」由於一些原因,在初時引入0這個符號到西方時,曾經引起西方人的困惑, 因當時西方認為所有數都是正數,而且0這個數字會使很多算式,邏輯不能成立(如除以0),甚至認為是魔鬼數字,而被禁用。直至約公元15,16世紀0和負數才逐漸給西方人所認同,才使西方數學有快速發展。 0的另一個歷史:0的發現始於印度。公元前2500年左右,印度最古老的文獻《吠陀》已有「0」這個符號的應用,當時的0在印度表示空的位置。約在6世紀初,印度開始使用命位記數法。7世紀初印度大數學家葛拉夫.瑪格蒲達首先說明了0的性質,任何數乘0是0,任何數加上0或減去0得任何數。遺憾的是,他並沒有提到以命位記數法來進行計算的實例。也有的學者認為,0的概念之所以在印度產生並得以發展,是因為印度佛教中存在著「絕對無」這一哲學思想。公元733年,印度一位天文學家在訪問現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期間,將印度的這種記數法介紹給了阿拉伯人,因為這種方法簡便易行,不久就取代了在此之前的阿拉伯數字。這套記數法後來又傳入西歐。
大約1500年前,歐洲的數學家們是不知道用「0」這個數字的。這時,羅馬有一位學者從印度計數法中發現了「0」這個符號。他發現,有了「0」,進行數學運算非常方便。他非常高興,還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紹。這件事不久就被羅馬教皇知道了。當時,教會的勢利非常大,而且遠遠超過皇帝。教皇非常憤怒,他斥責說,神聖的數是上帝創造的,在上帝創造的數里沒有「0」這個怪物。如今誰要使用它,誰就是褻瀆上帝!於是,他下令,把那位學者抓了起來,並對他施加了酷刑。就這樣,「0」被那個教皇命令禁止了。最後,「0」在歐洲被廣泛使用,而羅馬數字卻逐漸被淘汰了。 籌算數碼中開始沒有"零",遇到"零"就空位。比如"6708",就可以表示為"┴ ╥ "。數字中沒有"零",是很容易發生錯誤的。所以後來有人把銅錢擺在空位上,以免弄錯,這或許與"零"的出現有關。不過多數人認為,"0"這一數學符號的發明應歸功於公元6世紀的印度人。他們最早用黑點(·)表示零,後來逐漸變成了"0"。 說起"0"的出現,應該指出,我國古代文字中,"零"字出現很早。不過那時它不表示"空無所有",而只表示"零碎"、"不多"的意思。如"零頭"、"零星"、"零丁"。"一百零五"的意思是:在一百之外,還有一個零頭五。隨著阿拉數字的引進。"105"恰恰讀作"一百零五","零"字與"0"恰好對應,"零"也就具有了"0"的含義。 如果你細心觀察的話,會發現羅馬數字中沒有"0"。其實在公元5世紀時,"0"已經傳入羅馬。但羅馬教皇兇殘而且守舊。他不允許任何使用"0"。有一位羅馬學者在筆記中記載了關於使用"0"的一些好處和說明,就被教皇召去,施行了拶(zǎn)刑,使他再也不能握筆寫字。 但"0"的出現,誰也阻擋不住。現在,"0"已經成為含義最豐富的數字元號。"0"可以表示沒有,也可以表示有。如:氣溫0℃,並不是說沒有氣溫;"0"是正負數之間唯一的中性數;任何數(0除外)的0次冪等於1;0!=1(零的階乘等於1)。
請採納~
『貳』 為什麼印度人發明的數字叫阿拉伯數字
大約在公元前三世紀,古印度人終於完成了數字元號1到9的發明創造,但此時還沒有「0」。「0」的出現,是在1到9數字元號發明一千多年後的印度笈多王朝。剛出現時,它還不是用圓圈,而是用點來表示。至於何時由點轉為圓,具體時間已無從考證,但在公元876年,人們在印度的瓜廖爾地方發現了一塊刻有「270」這個數字的石碑。這也是人們發現的有關「0」的最早的記載。
後來,這套數字元號傳到阿拉伯,然後由阿拉伯人將這套數字介紹到歐洲。歐洲人誤認為是阿拉伯人發明的,所以稱它們為阿拉伯數字。
之前歐洲人使用的是羅馬數字。當「0」傳到歐洲時,羅馬教皇認為「0」是「異端邪說」,下令禁止使用。有一位羅馬學者從一本天文書中見到了阿拉伯數字,對「0」的作用十分推崇,專門在他的日記本上記下了「0」在記數和運算中的優越性。後來,這件事被教皇知道了,說他玷污了上帝創造的神聖的數,將他逮捕入獄,還對他施行了拶刑。但迫害無法阻擋先進知識的傳播,「0」不僅在歐洲傳播開來,還迅速地傳遍了全世界。
它們傳入中國的時間,大約在十三世紀。但據英國著名科學史專家李•約瑟博士的考證,「0」產生於中印文化,是中國首先使用的位值制促進了零的出現。印度是在中國籌算和位值制的影響下才創造「0」的。中國遠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時期,就採用了位值制,甲骨文中有「六百又五十又九(659)」等數字,明確地使用了十進位。在《詩經》中,零的含義被解釋成為「暴風雨末了的小雨滴」,計數中把零作為「沒有」看待。中國魏晉時期的數學家劉徽在注《九章算術》時,已明確地將「0」作為數字了,使用過程中,開始用「口」表示,後來把方塊畫成圓圈。到了十三世紀,南宋數學家正式開始使用「0」這個符號。由此可見,中國是「0」的發源地。
『叄』 清朝時期,針對宮女都設置了哪些刑罰
杖刑始於東漢,但在清朝皇宮中仍被使用,甚至被列為五刑之一。在清代時規定,如果女性犯奸罪,就會被扒去衣服杖責。在封建禮教盛行的古代,將女子的身軀暴露於大庭廣眾之下,所為的便是凌辱。杖刑多由敬事房太監行刑。由於杖刑次數較多,很多太監都掌握了杖刑秘訣。太監可以行刑時看起來用盡全力,其實不傷皮肉,藉此來撈錢。杖刑在清朝皇宮實在是頻繁,就連珍妃也曾被褫衣廷杖。珍妃為滿足自己花銷而賣官鬻爵,慈禧大怒之下對她施加此刑。連妃嬪都可能遭此懲罰,更遑論宮女了。
拶刑即用特製刑具夾人手指,多用來逼供,在清朝皇宮頗為常見。十指連心,拶刑對宮女的傷害極大,甚至會將手弄殘。宮女在宮中做事,所憑借的便是一雙手,而拶刑專門針對女子手指,真是其心可誅。拶刑為人熟知乃是隨著各種影視劇的熱播,尤其是在《還珠格格》中,拶刑成為許多人的童年陰影。其實拶刑在唐代就已經被發明,直到清末才被廢除,算是一種常見刑罰。
板著也是清朝一種殺人不見血的刑罰,雖然聽起來誇張,但它確實可以致死。板著這種刑罰即讓宮女面北而站,以雙手扳住雙腳,在此過程中,腰身不可彎曲。這種刑罰聽起來似乎相對友好,尤其是對身體柔韌度較好的女性而言更是輕而易舉,實則並非如此。維持此動作一旦超過一定時間,便會頭暈目眩,為此殞命者都有。板著不僅針對宮女,對妃嬪同樣適用。在《如懿傳》中,令妃私自去木蘭圍場有違宮規,如懿便以板著之刑罰她。如懿對令妃已經寬大處理,罰她每日兩個時辰行板著之罰,縱使如此,令妃也痛苦不堪。由此可見,板著之刑著實厲害。
滿清律法嚴苛,為懲治宮女而設的刑罰不計其數,墩鎖、提鈴等皆令人發指。宮女在這種環境下生存著實不易,幸好清朝最終被取代,這樣的刑罰也被取消,女人再也不用遭受這些喪心病狂的刑罰。
『肆』 古代刑具木驢怎麼懲罰人,這樣的刑具是用來懲罰什麼樣的犯人的
古代刑具木驢是專門懲罰犯了通姦罪的女子的一種刑具。
縣衙是衙門文化以及古代刑法的研究中心。在對它們進行重點研究的時候,許多刑罰措施都有詳盡記錄,刑具也都有詳細羅列和使用方法,特別是對女犯人的懲罰,非常詳細。當時有單獨的女牢,唐宋明清以來,有很多針對女犯人的嚴酷的刑罰,合稱「五刑」——刑舂、拶刑、杖刑、賜死、宮刑。還有一種刑具叫做木驢,又叫霹靂車。是用來對那些通姦外男的女子施刑的刑具。
對於婦女不貞而犯罪的情況,歷朝歷代的懲罰都很嚴重,其中最令人咋舌的刑具莫過於一種名叫「木驢」的刑具了,這種刑具多用於對女性犯人實施「裸刑」,而且會被遊街示眾,對受刑者來說是精神和生理的雙重打擊,幾乎沒有生還者。
『伍』 數字0是誰發明的
個人見解:就0的概念最早提出來的是瑪雅人,而真正的阿拉伯數字0是印度人發明的。
材料1. 據歷史記載,瑪雅人有一個被稱為「人類頭腦最光輝的產物」的數學體系,瑪雅人(或他們的歐梅克祖先)獨立發展了零的概念,它的發明與使用比亞非古文明中最早使用「零」的印度還要早一些,比歐洲人大約早了800年。 並且使用二十進制的數字系統;數字以點(・)代表1,橫棒(-)代表5。碑文顯示他們有時會用到到億。
論點:這里提的零並不是我們所用的阿拉伯數字0,但這應該是最早含有0的概念的數字了。
材料2. 「0」的發明和傳播
大約在公元前三世紀,古印度人終於完成了數字元號1到9的發明創造,但此時還沒有「0」。「0」的出現,是在1到9數字元號發明一千多年後的印度笈多王朝。剛出現時,它還不是用圓圈,而是用點來表示。至於何時由點轉為圓,具體時間已無從考證,但在公元876年,人們在印度的瓜廖爾地方發現了一塊刻有「270」這個數字的石碑。這也是人們發現的有關「0」的最早的記載。
後來,這套數字元號傳到阿拉伯,然後由阿拉伯人將這套數字介紹到歐洲。歐洲人誤認為是阿拉伯人發明的,所以稱它們為阿拉伯數字。
之前歐洲人使用的是羅馬數字。當「0」傳到歐洲時,羅馬教皇認為「0」是「異端邪說」,下令禁止使用。有一位羅馬學者從一本天文書中見到了阿拉伯數字,對「0」的作用十分推崇,專門在他的日記本上記下了「0」在記數和運算中的優越性。後來,這件事被教皇知道了,說他玷污了上帝創造的神聖的數,將他逮捕入獄,還對他施行了拶刑。但迫害無法阻擋先進知識的傳播,「0」不僅在歐洲傳播開來,還迅速地傳遍了全世界。
它們傳入中國的時間,大約在十三世紀。但據英國著名科學史專家李•約瑟博士的考證,「0」產生於中印文化,是中國首先使用的位值制促進了零的出現。印度是在中國籌算和位值制的影響下才創造「0」的。中國遠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時期,就採用了位值制,甲骨文中有「六百又五十又九(659)」等數字,明確地使用了十進位。在《詩經》中,零的含義被解釋成為「暴風雨末了的小雨滴」,計數中把零作為「沒有」看待。中國魏晉時期的數學家劉徽在注《九章算術》時,已明確地將「0」作為數字了,使用過程中,開始用「口」表示,後來把方塊畫成圓圈。到了十三世紀,南宋數學家正式開始使用「0」這個符號。由此可見,中國是「0」的發源地。
論點:由此可知,最早提出的我們所用的阿拉伯數字0是印度。
『陸』 「0」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應該是古阿拉伯人,以下是詳細的資料,希望對你有用
阿拉伯數字
古代印度人發明了包括「零」在內的十個數字元號,還發明了現在一般通用的定位計數的十進位法。由於定位計數,同一個數字元號因其所在位置不同,就可以表示不同數值。如果某一位沒有數字,則在該位上寫上「0」。「0」的應用,使十進位法臻於完善,意義重大。十個數字元號後來由阿拉伯人傳人歐洲,被歐洲人誤稱為阿拉伯數字。由於採用計數的十進位法,加上阿拉伯數字本身筆劃簡單,寫起來方便,看起來清楚,特別是用來筆算時,演算很便利。因此隨著歷史的發展,阿拉伯數字逐漸在各國流行起來,成為世界各國通用的數字。
補充
最古的計數目大概至多到3,為了要設想「4」這個數字,就必須把2和2加起來,5是2加2加1,3這個數字是2加1得來的,大概較晚才出現了用手寫的五指表示5這個數字和用雙手的士指表示10這個數字。這個原則實際也是我們計算的基礎。羅馬的計數只有到V(即5)的數字,X(即10)以內的數字則由V(5)和其它數字組合起來。X是兩個V的組合,同一數字元號根據它與其他數字元號位置關系而具有不同的量。這樣就開始有了數字位置的概念,在數學上這個重要的貢獻應歸於兩河流域的古代居民,後來古鯿人在這個基礎上加以改進,並發明了表達數字的1234567890十個符號,這就成為我們今天記數的基礎。八世紀印度出現了有零的符號的最老的刻版記錄。當時稱零為首那。
『柒』 拶子是什麼刑具為何不對婦女用拶子
古代夾手指的刑具,內部結構很簡單,就是幾根棍子加上幾根繩子,聽名字可能不熟悉,但是仔細一講可能都知道,畢竟古裝電視劇裡面但凡有女性蒙受冤假錯案,這玩意就得出場亮個相,不過和電視劇一樣這玩意一般不對男性使用,所以算是女性專屬刑具了,因此後面那句話應該是錯的,原本的意思是,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對待婦女、孕婦不能輕易使用拶刑。
到了清朝末年,人們的思想得到解放,同時對於拶刑這種極其不人道的酷刑保持極度厭惡的態度,並且還將拶刑、騎木驢等酷刑歸為了古代女性五大酷刑,辛亥革命時期反清的思想徹底爆發,而這些酷刑也被釘在了恥辱柱上,因此拶刑就此消失不再出現。最後想說拶刑的確是古代女性的屈辱,希望這樣類似的酷刑永遠不會再次出現。
『捌』 中國古代對女犯所用的變態刑罰,都有哪些
有不少的,比如說騎木驢、拶刑、幽閉、裸刑等等。古時候的人們發明出了很多的酷刑,這些酷刑聽著就讓人聞風喪膽。不過,在古代,有比當囚犯更生如不死的一種群體,這個群體就是女囚。如果一個女性,不小心淪為女囚,那麼,不管你之前是賣笑的妓女還是落落大方的閨閣少女,亦或者是皇親國戚,其下場都非常悲慘。只要進了那個大牢,女性的身體就已經不受她們自己支配了,古時候的人,為了整治女囚,還專門發明了針對女囚的刑罰,每一種都極其惡心且摧殘女性的自尊以及人格。
古時候關於女性的刑罰還有不少,就不一一細講了,但是只要是沾上女囚這兩個字,所創立的刑罰,無一不和“性”有關。他們這些執行刑罰的人,以踐踏女囚的尊嚴,使其失去人格為樂,所以,發明出來的刑罰,都是能夠滿足自己的變態心理,徹底摧殘女囚的自尊心的刑罰。
『玖』 什麼是酷刑,有哪幾種
酷刑,指的是殘酷的刑罰。
常見的酷刑有:械刑、鐐刑、棍刑、拶刑、夾棍刑。
1、械刑
械刑的刑具是用堅硬的木材做成,長一尺五寸、寬約四寸,中間鑿兩孔,固定在犯人的手臂上,無論如何受刑,犯人也無法掙脫,飽嘗著痛苦。
(9)拶刑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酷刑的社會評價
1、酷刑不僅基於人道及道德而受到非議,另一方面,藉由施用酷刑而取得的證據也被認為是不可靠的,且容忍或使用酷刑將使一個機關腐敗。
2、20世紀80年代,義大利著名編劇,作家萊奧納多·莎沙(Leonardo Sciascia)曾說過:「迄今為止,世界上已沒有哪一個國家明文允許酷刑的存在,但這卻不代表人人都厭惡它。」
3、中國的魯迅對酷刑的評價似乎更具諷刺:「殘忍智慧酷刑的方法,卻決不是突然就會發明,一定都有它的師承或祖傳,『酷刑』的發明和改良者,倒是虎吏和暴君,這是他們唯一的事業,而且也有工夫來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