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論述社會主義新時代如何創造企業家精神和企業家成長的社會環境。
企業家,是經濟活動的重要主體,是財富積累和價值創造過程中最具生產力、最為積極的因素。中國改革開放探索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也激發了企業家精神,激活了企業家這個最具活力創造力的市場組織者和財富創造者群體。
一是忠於黨忠於國家。國有企業家是在黨的培養下成長起來的,對黨和國家有著很深厚的感情,對黨給予的信任和重託有著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十分珍惜黨和國家提供的施展才華的舞台,懂感恩、知回報,把為黨工作的赤子情懷同企業改革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把個人價值實現同黨和國家的事業緊密結合起來,團結帶領國有企業廣大幹部職工帶頭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主動服務國家戰略,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在應對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的抗擊救援,脫貧攻堅、改善民生的項目實施等方面挺身而出、主動作為,當表率、做先鋒,充分體現出一種為國家為人民真誠奉獻的精神。
二是勇於創新。創新是企業家的本質特徵,在國有企業家身上也同樣得到充分的體現。近來熱播的《輝煌中國》《大國重器》《厲害了,我的國》中,一系列重大工程、重大創新項目,無不體現國有企業的創新成果,無不體現國有企業家的創新精神,許多國有企業家本身是從技術帶頭人、項目總師成長起來的。國有企業家的創新還體現在國企改革機制轉換過程中,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創新體制機制和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新路。
三是敢於擔當。國有企業大多處於關系國家安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規模體量大、業務范圍廣、歷史包袱重,管好國有企業、帶好國有企業幹部職工隊伍十分不容易。國有企業家不怕矛盾復雜、不怕任務艱巨、不怕責任重大,敢於迎難而上,敢於奮勇爭先,敢於開拓進取,帶領廣大幹部職工不斷開創企業發展的新局面,創造出無愧於黨無愧於人民的優秀業績。
四是善於經營。國有企業從計劃經濟的行政附屬物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獨立市場主體,要和各類所有制企業一樣,參與市場競爭、經受市場考驗。國有企業家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經過大浪淘沙成長起來的。在紛繁復雜的形勢和嚴峻的市場考驗面前,國有企業家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企業發展規律,勇立市場競爭的潮頭,帶領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贏得了主動、贏得了優勢、贏得了未來。
五是清正廉潔。國有企業家作為企業的領導者,作為整個班子的核心、整個企業的關鍵,把清正廉潔作為精神底色和行為准則,以上率下、以身作則。
B. 請問企業家精神是什麼意思啊
企業家精神包括:誠實、理性、正直、獨立、公正、創造力和自豪。
誠實:承認假的就是假的,不會有任何價值,通過欺騙得來的愛、名譽和金錢一文不值——用蒙蔽別人的頭腦來獲取價值的企圖就是將你的受害者們抬到一個高於現實的位置。重視誠信,在經營中加強自律,建立良好的信譽。
理性:承認「存在是存在著的」這樣的事實,承認真理無法被改變,對於真理,只能是去感知,也就是去思考——頭腦是人對於價值的唯一評判和行動的唯一指南。理性注重長久的發展。
正直:承認你不能欺騙自己的意識——承認人是不可割裂的整體,是物質與意識這兩種特性的完整結合,他不會允許在他的身體和頭腦、行動和思想、生活和信念當中出現裂痕。正直的企業家忠於自己的信念和原則,不妥協和動搖。
獨立:擔負一個你必須負起判斷的責任,承認一個無法逃脫的事實——你的思考無可替代,因為沒人能替你生活——自我貶抑和毀滅的最無恥表現就是甘心去受別人的擺布,聽任權威凌駕於你的頭腦之上,把他的主張當做事實,他說的就是對的,讓他在你的意識和存在之間去發號施令。獨立意味著你必須負起判斷的責任,不應逃避。
公正:是承認——正如你不能對大自然進行偽裝一樣,你同樣也不能對人的品格進行假造,無論評判任何人,你都必須像鑒別一件不會動的物體那樣出於公心,尊重事實,眼光雪亮,使用同樣一種純粹和理性的認知過程——每一個人都要受到客觀的評價,並得到與之相應的對待。公正的商人是財富的創造者,不是財富掠奪者,不是財富佔有者,不需要通過政府來排擠對手,不需要勾結官僚,佔有或侵吞別人的財產。公正的商人是崇尚自由競爭,獨立自我的。
創造力:是你對道德的接受,是承認你對生的選擇——從事生產是人的意識控制他的存在的過程,在這一不間斷的過程中,人在不停地獲得經驗,根據自己的目標對事物進行調整。適合理性生命的生存方式是人的思考和創造性工作。而這兩者就構成了人的創造力。理性的人不能沒有創造力,企業家更應該具備這樣的能力。
自豪:承認你是自己的最高價值,這和一個人所有的價值一樣,需要去贏得——在任你選擇的所有成就中,能夠令其他得以實現的那一項才是你個性的創造。人創造財富和擁有財富,不是為上帝理財,更不是為集體奉獻,而是為了自身的幸福,追求自己合理的個人利益和幸福才是每個人的最高道德目標。商人應該擁有遠大的事業心,不斷在創造財富中實現自我價值,獲得自身的幸福。
C. 王石:什麼是企業家精神
文/王石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輪值主席 這位企業家朋友最後沒有簽字,但我們都簽了。三年過去,沒聽說哪位簽字的老闆因為不吃魚翅而生意做不成了。姚明還給野生救援拍了廣告片: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現在幾乎婦孺皆知。我看到網上還有人拿來惡搞。似乎姚明的生意也越做越大,絲毫不受影響。 一個認為自己的飲食偏好(不吃魚翅,不喝酒)都會導致官員生氣的企業家,首先就把自己定位得矮化了。更何況,這個心理假設的前提是,政府官員們心理上都是些長不大、被慣壞的孩子稍有不如意就會遷怒。 中國企業家論壇有一個持續的話題,就是企業家的社會地位問題。我講這兩個例子是想說明,很多時候,企業家的社會地位,與企業家對自己的心理期許有關。想要獲得社會的承認與尊重,首先要相信自己是應該獲得社會承認和尊重的。 中國的現代化,肇始於19世紀中葉。這不僅包括人們日常所關注的器物和制度層面。也包括夾在這兩層之間的社會。現代意義上的商業與商業文明,也開始於這一時期。第一代的中國企業家們,如胡雪岩、雷履泰等,都是出色的管理大師。但在面對公眾時卻面目模糊。他們對自己的定位就是一名晉商或者徽商,那麼社會也就認為他們僅僅是商人。 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榮德生、張謇為代表的新一代企業家則顯示出完全不同的氣度。他們都不僅僅是企業家,從創業之初就自認是社會的砥柱:除了投資實業以外,他們造橋鋪路,建立公園,興辦教育、參與城市規劃、區域經濟規劃甚至是社會保障規劃的制定。他們為實業救國教育救國的主張到處奔走。1922年,北京、上海等地的報紙聯合舉辦民意測驗,張謇當選最受敬仰之人物。如果張謇和榮德生們還是和他的前輩胡雪岩、雷履泰一樣,僅僅以創辦一家成功的商號為目標,我無法想像他們能獲得社會如此的承認與尊重。 在中文中的企業家精神,被大大局限了。因為英文中的entrepreneurship的含義要比中文中的企業家廣泛的多。就好像奮進號太空梭的enterprise,在中文中如果被翻譯成企業號,就與NASA的本意有偏差。 一個社會總是有一些傳統、規范和模式,而認識到這些模式的問題,重新組織要素,並成功為社會創造價值,這就是企業家精神。 人的天性保守:當人們已經熟悉了某種程序或方法,而這種程序和方法已經被歷史證明是有效的;要鼓勵人們採用新的,未經實踐證明的方式就會受到心理上的抵制。有時候,客觀上採取新的方式可能並不存在困難,人們也會覺得難以接受無論是說服人們跟隨一次創業冒險,一次管理變革,還是不喝酒、不吃魚翅、不行賄這些改變社交文化的努力。 企業家精神之所以在現代社會中如此重要,主要是因為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化,專業知識越來越完備。在任何領域的創新都需要團隊合作。一個發明家在自家閣樓里鼓搗出來的東西,已經很難震撼世界了。 現代科學研究早就已經過了一個教授帶著兩三個助手就能完成發明和發現的時代。任何一個運轉良好的實驗室,對內需要大規模的合作與溝通、對外則要面對各利益相關方。科學研究的前途甚至比新產品、新服務的市場前途還要不確定。發現某個研究方向的價值,說服整個團隊往這個方向前進,遇到問題及時調整,同時還要游說政府、企業等資金方提供持續支持。 社會領域的創新也是如此,一個慈善項目想要獲得公眾的支持與參與,無論是公關、管理、游說,都需要企業家精神。 短短30年間,中國的民營企業從零開始,以40%的社會資源,完成了60%的GDP,承擔著80%的就業。企業家們已經是這個社會穩定與發展的砝碼。建國頭30年,無論是城市化還是現代化的進程都被打斷了。而後30年,城市化與現代化則被大大壓縮。上一輪現代化中兩代企業家完成的蛻變,現在幾乎被壓縮在一代人的時間里。問題是,中國的企業家們做好了在一定程度上領導這個社會的准備了嗎? 我一開始提到的那位朋友是真正的企業家。他創辦的企業在過去幾十年裡,從產品到技術到管理,都走在中國企業的最前沿。但在拒吃魚翅這事兒上,他沒有展現出自己的企業家才華。 企業家們最重要能力是說服。說服人們相信你所畫下的美好藍圖,說服人們自願跟隨你前進。企業家除了要相信自己是值得人們尊敬的,更需要以企業家的方式為社會提供價值。七八十年前,我們的前輩們提出了實業救國的口號,他們更以實際行動說服人們相信這一理念,並獲得了社會的尊重。現在,輪到我們思考,該如何實現我們這一代人對社會的責任? 企業家精神是當下所稀缺的:中國的改革就是一個最需要企業家精神的課題。這不僅需要領導人發現體制目前所存在的問題,還需要他們能在目前價值如此多元的社會里,團結起足夠多的共識,甚至在體制內調和各種相互矛盾的利益關系,以推動改革向更深層次發展。鄧小平的摸著石頭過河就是最大的企業家精神。他的50年不變,不爭論,就是在妥協,在動員,在說服。 所以,企業家對社會發揮影響力,真還不能向學者,向明星學習。僅僅是發言就算了。一個集團軍司令沒必要跟武林高手比武。企業家向這個社會輸出的正能量,恐怕就是現代的管理制度,組織機構,溝通技巧。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投身非營利的社會組織,以推動他們認為有價值卻不太可能掙錢的事業。在這些事業中,企業家們能做的就是發揮我們在組織、動員、說服上的經驗,為社會資本存款。 企業家做公益項目,在管理上就要以企業的標准衡量。企業家們自己相互組織,更要走出鄉黨的小圈子,從農業社會的地緣親緣所維系的熟人關系,轉變成以共同職業、理念和使命為紐帶的組織因為企業本身就是以理念和使命結合在一起的共同體。而企業家組織本身,更應該明確這個組織絕不能僅僅是搞關系、盤資源的平台。 這也是我對中國企業家論壇這個組織的期待之一:從一個熟人網路走向共同理念的人的平台。比如,除了邀請經濟學界的專家之外,我們是不是能邀請其他學術界,甚至政界的朋友?無論是帶領實驗室,還是帶領改革,這些在其他領域工作的精英們,所展現的都是真正的企業家精神。 紐約的洛克菲勒中心門前,有一個阿特拉斯的雕像。這座雕像落成於1937年,當時,企業家精神這個概念在西方也是剛提出不久。托起天堂的巨神阿特拉斯,是紐約的企業家們的自我期許我們就是承載美國經濟與社會的巨人。從安•蘭德開始,美國社會建構起一套有關企業家的英雄敘事,這套思想的源頭來自於熊彼得:企業家精神的創造性破壞才是創新的來源。而創新才是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正是因為這種英雄敘事和道德勇氣,才使得美國的企業家們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積極投身到各種公益事業中去,並贏得社會尊重。 有這樣的自信,有這樣的自我期許,企業家才能對社會形成更大的影響力:企業家們不僅僅為社會提供就業與財富,企業家精神更是社會進步的動力。這種道德勇氣意味著更多的付出與努力,更意味著在許多我們不熟悉的領域發揮企業家精神:去促使那些我們認為有價值的改變發生。
D. 企業家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思維能力
從「企業家精神」這個術語的內涵上分析,精神首先是一種精神品質,「精神首先是一種思想形式,是一種驅動智慧運思的意識形態,」但「精神不完全是僅僅表明個人意識狀況或過程的心理的、主觀的概念,精神相對於意識,它似乎應該是對意識的一種價值抽象。」企業家精神也是表明企業家這個特殊群體的所具有的共同特徵,是他們所具有的獨特的個人素質、價值取向以及思維模式的抽象表達,是對企業家理性和非理性邏輯結構的一種超越、升華。企業家群體獨有的顯著的精神特徵就和其他群體特徵區別開來,人們日常也把它看作是成功的企業家個人內在的經營意識、理念、膽魄和魅力,並以此標尺可以識別、挑選和任用企業家。
創新精神
創新,是企業家的靈魂。 與一般的經營者相比,創新是企業家的主要特徵。企業家的創新精神體現為一個成熟的企業家能夠發現一般人所無法發現的機會,能夠運用一般人所不能運用的資源、能夠的找到一般人所無法想像的辦法。
企業家創新精神的體現:
引入一種新的產品;
提供一種產品的新質量;
實行一種新的管理模式;
採用一種新的生產方法;
開辟一個新的市場。
冒險精神
一個企業經營者,要想獲得成功,成為一名傑出的企業家,必須要有冒險精神。對一個企業和企業家來說,不敢冒險才是最大的風險。
企業家的冒險精神主要表現在:
企業戰略的制定與實施上;
企業生產能力的擴張和縮小上;
新技術的開發與運用上;
新市場的開辟和領土;
生產品種的增加和淘汰上;
產品價格的提高或降低上。
創業精神
企業家的創業精神就是指銳意進取、艱苦奮斗、敬業敬職、勤儉節約的精神。主要體現在:
積極進取;
克服因循規守舊的心理;
企業家的頑強奮斗;
敬業敬職的職業道德;
勤儉節省的精神風貌。
寬容精神
企業家的寬容精神是指企業傢具有寬容心,願意與人友好相處,願意與他人合作的態度和精神。主要體現在:
尊重同行和下屬;
尊重人才;
善於使用人才,敢於起用人才;
虛懷若谷,善於聽取別人意見,尤其是批評自己的意見;
發揚民主精神,避免獨斷專行。
企業家精神,是一種創新意識;新思路、新策略、新產品、新市場、新模式、新發展;
企業家精神,是一種責任;敬業、誠信、合作、學習;
企業家精神,是一種品格;冒險精神、准確判斷、果斷決策,堅韌執著;
企業家精神,是一種價值觀;創造利潤,奉獻愛心,回報社會;
企業家精神,是一種文化修養;廣博的知識,高尚的道德情操,豐富的想像力。
E. 創業與企業家精神有什麼內在聯系
企業家精神是指企業家樂於承擔風險、用於開辦新工廠、採納心技術並敢於引進新式經營理念的精神。
http://www.cqvip.com/onlineread/onlineread.asp?ID=9204990&SUID= 希望它幫到你拉~
關於創新、創業與企業家精神相關概念的辨析
by 流浪的石頭 2007-9-8
這裡面有幾個詞彙(概念),必須從經濟學的角度去理解和界定。作為一個詞彙,在不同的專業領域裡面有不同的含義。這些詞彙,因為太通用,太多的專業都在用,所以導致詞彙的內涵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而也導致了理解上的混亂。
首先是創新,在經濟領域中,創新就是把生產要素從效率低的部分轉移到效率高的地方。創新是一種手段,是一種工具。企業內的創新包括:體制創新、技術創新、文化創新、戰略創新、管理創新。創新的核心是提高效率,即用比較低的成本產生比較高的收益。
其次是企業家,企業家就是能進行創新的人。這個創新指的是經濟領域的創新,否則他就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或革命家了。如果一個人不能進行創新,這個人可以是企業的產權所有人,也可以是進行經營管理的總經理,但他們如果不能進行創新、不會創新,都不是經濟學意義上的企業家。相反,一個普通的員工,如果他在創新,他也是企業家。不過,普通的員工由於所處的位置不高,創新的機會不多;而高層管理人員,其主要工作是創新,即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所以,企業家一般是指優秀的職業經理人。優秀與否,是從績效上來看的。績效不是結果的絕對值,而是成績減去成本。真正的績效,體現的一定是效率。
再次是企業家精神,企業家精神就是勇於創新的精神。創新不是亂改動,變化了東西不是創新,變化了之後能提高效率,比原來的方法創造更多的價值,才叫創新。
關於這個問題,彼得"德魯克專門寫了一本書,叫《創新與企業家精神》,寫得很清楚,他認為企業家精神的本質就是創新,或者更直接地說,企業家精神就是創新精神。
----------------------------
德魯克的書寫得簡單易懂,小孩子都能看懂,但不妨礙他去表達深刻的思想。這一點張五常做得也很好,作為新制度經濟學(即研究企業的本質的那一個經濟學的分支)的奠基人之一,他在1982年定居香港後,就用最淺顯的語言把新制度經濟學的最前沿的動態介紹給中國人,帶動了華人世界在這個研究領域的飛速發展,迅速跟上了世界最前沿,他最經典的是在1985年預測中國一定會走市場經濟的道路,不過他預測的是30年後,而實際上10年後中國就走向市場經濟了。還有一個經典是,他認為是中國的區域競爭制度導致了中國持續繁榮。不只是經濟學界,連普通人也都從張五常的思想里受益匪淺。想一想,除了張五常,中國有幾個經濟學家能教會大家去深刻理解中國的改革和繁榮。
真正的大師能影響一代人。也就是因為他們思想已經足夠深刻,所以不需要艱深的語言故作高深來進行掩飾。
--------------------------------------
再次是商機,商機就是這樣的一個機會,抓住這個機會之後可以創造價值。比如,有個人發現地下流出來黑乎乎的石油,這個不是商機,真正的商機是他發現這個石油可以用來代替大豆油用來電燈,同時又比大豆油便宜,也就是說通過他的這個發現,他把石油這個一無用處的東西發揮了作用,他創造了石油的使用價值。
再次是創業,創業就是識別和抓住商機的過程。為什麼需要創業?因為,我們已經處於一個迅速變化的新經濟中(信息化經濟)。為什麼信息經濟(以互聯網為核心)就會快速變化?因為信息社會中,一是信息傳播速度加快了,二是信息之間的聯系增多了,幾個信息在一起會迅速產生大量的爆炸式的組合。3個信息就會產生1*2*3=6種組合,10個信息就會產生1*2*3*4*5*6*7*8*9*10 = 3628800種組合,新的信息物種和老的信息物種又會形成無數種組合,而這一切可能在瞬間發生。競爭的本質是利用不完全信息,即我知道的東西你不知道,所以,我才會有競爭優勢。在信息經濟中,新的東西會越來越多,迅速出現,因此,競爭就進入了一種超級競爭之中,地域的概念也迅速消失,所有的產業集群優勢也迅速消失。可能,一個大公司會受到印度的一個鄉村裡的小孩的挑戰,只要他連在網上,不管他在什麼位置,他和你就是平等的。這也是《世界是平的》和《長尾理論》所描述的未來競爭。一個老的商業機會不會維持太長時間,馬上就有人獲取你的知識向你挑戰。同時,其他人或獲得另外的商業機會,用新的商機導致你的生意顛覆性地毀滅,這個速度會越來越快。所以,未來企業生存的方式就是不斷地識別和抓住更多的機會。創業,在信息經濟社會里,越來越成為一種最基本的生存理念。MP3在5年前剛剛興起的時候(MP3設備是中國人的原創發明,就象VCD設備是中國人的原創發明一樣,據說中國的一個企業還在起訴蘋果的iPod侵犯它的專利),誰能想到它會顛覆SONY賴以生存的Walkman產業,並直接威脅到SONY的生存地位。而數碼相機的興起直接導致世界500強企業寶利萊和愛克發兩個公司破產,短短的5年,就消失了。這是發生在我們這個時代、發生在我們眼前的真實的、活生生的案例。
還有管理,管理就是對生產要素進行組合,管理有成功有失敗。提高了效率的管理,就是創新型的管理,就是好的管理。
領導是個政治學的概念,就是帶領人完成一個或一組目標。它不是一個經濟學的概念。領導的特徵就是有下屬。而管理人員可以沒有下屬,一個人,他只要有能力對生產要素進行組合,他就是一個管理者。
F. 什麼是真正的企業家精神
創新精神
創新,是企業家的靈魂。與一般的經營者相比,創新是企業家的主要特徵。企業家的創新精神體現為一個成熟的企業家能夠發現一般人所無法發現的機會,能夠運用一般人所不能運用的資源、能夠的找到一般人所無法想像的辦法。
企業家創新精神的體現:
引入一種新的產品;
提供一種產品的新質量;
實行一種新的管理模式;
採用一種新的生產方法;
開辟一個新的市場。
冒險精神
一個企業經營者,要想獲得成功,成為一名傑出的企業家,必須要有冒險精神。對一個企業和企業家來說,不敢冒險才是最大的風險。
企業家的冒險精神主要表現在:
企業戰略的制定與實施上;
企業生產能力的擴張和縮小上;
新技術的開發與運用上;
新市場的開辟和領土;
生產品種的增加和淘汰上;
產品價格的提高或降低上。
創業精神
企業家的創業精神就是指銳意進取、艱苦奮斗、敬業敬職、勤儉節約的精神。主要體現在:
積極進取;
克服因循規守舊的心理;
企業家的頑強奮斗;
敬業敬職的職業道德;
勤儉節省的精神風貌。
寬容精神
企業家的寬容精神是指企業傢具有寬容心,願意與人友好相處,願意與他人合作的態度和精神。主要體現在:
尊重同行和下屬;
尊重人才;
善於使用人才,敢幹起用人才;
虛懷若谷,善於聽取別人意見,尤其是批評自己的意見;
發揚民主精神,避免獨斷專行。
企業家精神,是一種創新意識;新思路、新策略、新產品、新市場、新模式、新發展;
企業家精神,是一種責任;敬業、誠信、合作、學習;
企業家精神,是一種品格;冒險精神、准確判斷、果斷決策,堅韌執著;
企業家精神,是一種價值觀;創造利潤,奉獻愛心,回報社會;
企業家精神,是一種文化修養;廣博的知識,高尚的道德情操,豐富的想像力。
G. 中國企業家精神是什麼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企業家精神基本內容
創新精神
創新,是企業家的靈魂。 與一般的經營者相比,創新是企業家的主要特徵。企業家的創新精神體現為一個成熟的企業家能夠發現一般人所無法發現的機會,能夠運用一般人所不能運用的資源、能夠的找到一般人所無法想像的辦法。
企業家創新精神的體現:
引入一種新的產品;
提供一種產品的新質量;
實行一種新的管理模式;
採用一種新的生產方法;
開辟一個新的市場。
冒險精神
一個企業經營者,要想獲得成功,成為一名傑出的企業家,必須要有冒險精神。對一個企業和企業家來說,不敢冒險才是最大的風險。
企業家的冒險精神主要表現在:
企業戰略的制定與實施上;
企業生產能力的擴張和縮小上;
新技術的開發與運用上;
新市場的開辟和領土;
生產品種的增加和淘汰上;
產品價格的提高或降低上。
創業精神
企業家的創業精神就是指銳意進取、艱苦奮斗、敬業敬職、勤儉節約的精神。主要體現在:
積極進取;
克服因循規守舊的心理;
企業家的頑強奮斗;
敬業敬職的職業道德;
勤儉節省的精神風貌。
寬容精神
企業家的寬容精神是指企業傢具有寬容心,願意與人友好相處,願意與他人合作的態度和精神。主要體現在:
尊重同行和下屬;
尊重人才;
善於使用人才,敢幹起用人才;
虛懷若谷,善於聽取別人意見,尤其是批評自己的意見;
發揚民主精神,避免獨斷專行。
企業家精神,是一種創新意識;新思路、新策略、新產品、新市場、新模式、新發展;
企業家精神,是一種責任;敬業、誠信、合作、學習;
企業家精神,是一種品格;冒險精神、准確判斷、果斷決策,堅韌執著;
企業家精神,是一種價值觀;創造利潤,奉獻愛心,回報社會;
企業家精神,是一種文化修養;廣博的知識,高尚的道德情操,豐富的想像力。
H. 什麼是企業家精神
我的生意還要不要做了? 這位企業家朋友最後沒有簽字,但我們都簽了。三年過去,沒聽說哪位簽字的老闆因為不吃魚翅而生意做不成了。姚明還給野生救援拍了廣告片:「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現在幾乎婦孺皆知。我看到網上還有人拿來惡搞。似乎姚明的生意也越做越大,絲毫不受影響。 一個認為自己的飲食偏好(不吃魚翅,不喝酒)都會導致官員生氣的企業家,首先就把自己定位得矮化了。更何況,這個心理假設的前提是,政府官員們心理上都是些長不大、被慣壞的孩子——稍有不如意就會遷怒。 中國企業家論壇有一個持續的話題,就是企業家的社會地位問題。我講這兩個例子是想說明,很多時候,企業家的社會地位,與企業家對自己的心理期許有關。想要獲得社會的承認與尊重,首先要相信自己是應該獲得社會承認和尊重的。 中國的現代化,肇始於19世紀中葉。這不僅包括人們日常所關注的器物和制度層面。也包括夾在這兩層之間的社會。現代意義上的商業與商業文明,也開始於這一時期。第一代的中國「企業家」們,如胡雪岩、雷履泰等,都是出色的管理大師。但在面對公眾時卻面目模糊。他們對自己的定位就是一名「晉商」或者「徽商」,那麼社會也就認為他們僅僅是商人。 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榮德生、張謇為代表的新一代企業家則顯示出完全不同的氣度。他們都不僅僅是企業家,從創業之初就自認是社會的砥柱:除了投資實業以外,他們造橋鋪路,建立公園,興辦教育、參與城市規劃、區域經濟規劃甚至是社會保障規劃的制定。他們為「實業救國」「教育救國」的主張到處奔走。1922年,北京、上海等地的報紙聯合舉辦民意測驗,張謇當選「最受敬仰之人物」。如果張謇和榮德生們還是和他的前輩胡雪岩、雷履泰一樣,僅僅以創辦一家成功的商號為目標,我無法想像他們能獲得社會如此的承認與尊重的。 在中文中的「企業家精神」,被大大局限了。因為英文中的entrepreneurship的含義要比中文中的「企業家」廣泛的多。就好像「奮進號太空梭」的「enterprise」,在中文中如果被翻譯成「企業號」,就與NASA的本意有偏差。 一個社會總是有一些傳統、規范和模式,而認識到這些模式的問題,重新組織要素,並成功為社會創造價值,這就是企業家精神。 人的天性保守:當人們已經熟悉了某種程序或方法,而這種程序和方法已經被歷史證明是有效的;要鼓勵人們採用新的,未經實踐證明的方式就會受到心理上的抵制。有時候,客觀上採取新的方式可能並不存在困難,人們也會覺得難以接受——無論是說服人們跟隨一次創業冒險,一次管理變革,還是不喝酒、不吃魚翅、不行賄這些改變社交文化的努力。 企業家精神之所以在現代社會中如此重要,主要是因為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化,專業知識越來越完備。在任何領域的創新都需要團隊合作。一個發明家在自家閣樓里鼓搗出來的東西,已經很難震撼世界了。 現代科學研究早就已經過了一個教授帶著兩三個助手就能完成發明和發現的時代。任何一個運轉良好的實驗室,對內需要大規模的合作與溝通、對外則要面對各利益相關方。科學研究的前途甚至比新產品、新服務的市場前途還要不確定。發現某個研究方向的價值,說服整個團隊往這個方向前進,遇到問題及時調整,同時還要游說政府、企業等資金方提供持續支持。 社會領域的創新也是如此,一個慈善項目想要獲得公眾的支持與參與,無論是公關、管理、游說,都需要企業家精神。 短短30年間,中國的民營企業從零開始,以40%的社會資源,完成了60%的GDP,承擔著80%的就業。企業家們已經是這個社會穩定與發展的砝碼。建國頭30年,無論是城市化還是現代化的進程都被打斷了。而後30年,城市化與現代化則被大大壓縮。上一輪現代化中兩代企業家完成的蛻變,現在幾乎被壓縮在一代人的時間里。問題是,中國的企業家們做好了在一定程度上領導這個社會的准備了嗎? 我一開始提到的那位朋友是真正的企業家。他創辦的企業在過去幾十年裡,從產品到技術到管理,都走在中國企業的最前沿。但在拒吃魚翅這事兒上,他沒有展現出自己的企業家才華。 企業家們最重要能力是說服。說服人們相信你所畫下的美好藍圖,說服人們自願跟隨你前進。企業家除了要相信自己是值得人們尊敬的,更需要以企業家的方式為社會提供價值。七八十年前,我們的前輩們提出了「實業救國」的口號,他們更以實際行動說服人們相信這一理念,並獲得了社會的尊重。現在,輪到我們思考,該如何實現我們這一代人對社會的責任? 企業家精神是當下所稀缺的:中國的改革就是一個最需要企業家精神的課題。這不僅需要領導人發現體制目前所存在的問題,還需要他們能在目前價值如此多元的社會里,團結起足夠多的共識,甚至在體制內調和各種相互矛盾的利益關系,以推動改革向更深層次發展。鄧小平的「摸著石頭過河」就是最大的企業家精神。他的「50年不變」,「不爭論」,就是在妥協,在動員,在說服。 而這都是企業家們最擅長的領域:遠見、規劃、管理、組織、協調、說服、動員、妥協。以國情而言,如果不把我們這些才能貢獻給社會,僅僅是拿出一些錢來做「慈善」:談不上是真正的「企業社會責任」。 所以,企業家對社會發揮影響力,真還不能向學者、向明星學習。僅僅是發言就算了。一個集團軍司令沒必要跟武林高手比武。企業家向這個社會輸出的正能量,恐怕就是現代的管理制度,組織機構,溝通技巧。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投身非營利的社會組織,以推動他們認為有價值卻不太可能掙錢的事業。在這些事業中,企業家們能做的就是發揮我們在組織、動員、說服上的經驗,為「社會資本」存款。 企業家做公益項目,在管理上就要以企業的標准衡量。企業家們自己相互組織,更要走出鄉黨的小圈子,從農業社會的地緣親緣所維系的熟人關系,轉變成以共同職業、理念和使命為紐帶的組織——因為企業本身就是以理念和使命結合在一起的共同體。而企業家組織本身,更應該明確這個組織絕不能僅僅是「搞關系」「盤資源」的平台。 這也是我對中國企業家論壇這個組織的期待之一:從一個熟人網路走向共同理念的人的平台。比如,除了邀請經濟學界的專家之外,我們是不是能邀請其他學術界,甚至政界的朋友?無論是帶領實驗室,還是帶領改革,這些在其他領域工作的精英們,所展現的都是真正的企業家精神。 紐約的洛克菲勒中心門前,有一個阿特拉斯的雕像。這座雕像落成於1937年,當時,企業家精神這個概念在西方也是剛提出不久。托起天堂的巨神阿特拉斯,是紐約的企業家們的自我期許——我們就是承載美國經濟與社會的巨人。從安·蘭德開始,美國社會建構起一套有關企業家的英雄敘事,這套思想的源頭來自於熊彼得:企業家精神的創造性破壞才是創新的來源。而創新才是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正是因為這種英雄敘事和道德勇氣,才使得美國的企業家們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積極投身到各種公益事業中去,並贏得社會尊重。 有這樣的自信,有這樣的自我期許。企業家才能對社會形成更大的影響力:企業家們不僅僅為社會提供就業與財富,企業家精神更是社會進步的動力。這種道德勇氣意味著更多的付出與努力,更意味著在許多我們不熟悉的領域發揮企業家精神:去促使那些我們認為有價值的改變發生。
I. 什麼是企業家精神
「企業家」這一概念由法國經濟學家讓-巴蒂斯特在1800年首次提出,即:企業家使經濟資源的效率由低轉高,「企業家精神」則是企業家特殊技能(包括精神和技巧)的集合。或者說,「企業家精神」指企業家組織建立和經營管理企業的綜合才能的表述方式,它是一種重要而特殊的無形生產要素。例如,偉大的企業家、索尼公司創始人盛田昭夫和井深大,他們創造的最偉大的「產品」不是收錄機,也不是柵條彩色顯像管,而是索尼公司和它所代表的一切;沃爾特·迪斯尼最偉大的創造不是《木偶奇遇記》,也不是《白雪公主》,甚至不是迪斯尼樂園,而是沃爾特·迪斯尼公司及其使觀眾快樂的超凡能力;薩姆·沃爾頓最偉大的創造不是「持之以恆的天天平價」而是沃爾瑪公司——一個能夠以最出色的方式把零售要領變成行動的組織。
企業家精神是非常稀缺的資源,具體包括誠信精神、創新精神、合作精神和敬業精神等許多精神元素。但是,「誠信、創新、合作、敬業」是企業家精神的四大支柱,密不可分,缺一不可,而且,誠信精神必須是第一位的,否則即使具有後三大要素,最終也是枉然,對社會危害無窮。可以說,企業家精神是一個企業基業長青的重要基礎。
企業家精神說起來似乎很玄,因為每一個企業家對企業家精神都有他自己的註解。但以下幾點應是企業家精神的基本內涵。
一是誠信守法。這是企業家應具備的基本精神素質。誠信是市場經濟的基本信條,只有誠信守法,注重聲譽的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最大的利益。那些以身試法而「曇花一現」的「企業家」,問題就出在缺乏誠信守法的企業家精神上,從而既敗壞了民營企業的聲譽,也給自己的企業帶來了滅頂之災。因此,民營企業的健康發展要求民營企業家們在塑造自身信譽上作更多的努力。
二是創新精神。企業家精神的本質就是創新,創新是企業持續發展的根本。創新概念最早是由著名經濟學家熊彼特提出來的。他認為創新是「企業家對生產要素的新組合」,也就是「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筆者看來,創新精神主要指創造新的生產經營手段和方法,新的資源配置的方式,以及新的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和勞務。在這種創新概念下,創新首先能使民企開辟一個更廣闊的生存發展空間,不斷地領先,不斷地發展。其次,創造出新的生產組織方式,可以不斷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使企業的生產成本下降,使企業的產品或服務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增強。再次,創新的過程實際上也就是企業不斷出奇制勝和發展的過程,創新就是敢於冒險,出奇制勝,就是以別人未想到的新思路、新點子、新策略、新方法謀求企業的發展。
因此,創新也就是企業在發展中不斷對舊的揚棄,就是以非常規的方式配置企業的有效資源,推動企業的運行,從而獲得巨大的成功。事實上,任何企業,不論其效益如何顯著,或在行業中如何成績斐然,都需要不斷創新、變革,才能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這正是許多著名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美國的通用電氣公司敢於變革、善於變革,才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的勢頭,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中國的聯想、海爾、萬科、遠大、華為等國內知名企業,也都是因不斷創新、變革才保證了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
三是社會的責任感。這應是企業家精神中的境界。什麼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一般認為企業社會責任就是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利益負責的同時,還要承擔對員工、對消費者、對社區和環境
J. 如何看待企業家精神的七種特質
企業家精神的主要內涵如下:
一、創新精神
馬克.貝尼奧夫說,快速成長的公司必須持續創新,公司就像鯊魚一樣,一旦一動不動就是死路一條。但在中國有人說,不創新是等死,創新是找死。兩種說法相差懸殊可能是因為對創新的理解不同,創新不都是高科技的,也有中科技的、零科技的。彼得.德魯克認為:創新的本質是為客戶創造新的價值,而不是技術、概念本身。比如,集裝箱的使用對於海運來說就是一項偉大的創新。
二、機會警覺和敏銳
BillGross統計200餘家公司成敗後,得出了驚人的結論,成功的5個要素及相關度是:時機、團隊合作與執行、創意的獨特性、商業模式、資金,其中時機對成功的相關度最高,佔到42%。企業家精神必須對機會警覺而敏銳,正確分辨出什麼是機遇,什麼是偽機遇,時間節點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按照成功的五要素,高效地將機遇轉變成價值,並且要持續地尋找機遇將機遇轉變成價值。
三、承擔風險和不確定性
風險與不確定性是有區別的,風險是那些可以知道概率分布的隨機事件,人們可以通過保險對其進行迴避。不確定性是連發生概念都難以估計的隨機事件,保險等難以對其帶來的危害進行規避。丹尼爾.伯勒斯將未來的不確定分為硬趨勢和軟趨勢,硬趨勢是未來絕對會發生,是未來的定數,比如未來機器人一定會代替人的大部分體力勞動;軟趨勢是未來可能發生,是未來的變數,比如:2022年美國可能出現一位女總統。我們應該專注於硬趨勢,化不確定性為確定,才能風險最小化。
四、堅毅的精神(Grit)
正向心理學提出了預示未來成功的7大「秘密武器」:堅毅、激情、自製力、樂觀、感恩、社交能力、好奇心,堅毅排在之首。堅毅由古英文Grit翻譯而來,但其涵意遠比毅力、勤勉、堅強都要豐富得多。Grit是對長期目標的持續激情及持久耐力,是不忘初衷、專注、投入、堅持不懈,是一種包涵了自我激勵、自我約束和自我調整的性格特徵。從2005年開始,AngelaDuckworth一直致力於研究性格對成功起到的作用,她發現:無論何種情況下,比起智力、學習成績,或者長相,堅毅是最為可靠的預示成功的指標。
五、持續有效學習
我們的學習從邏輯上分為兩種(也叫雙環學習),第一種是無效學習,即沿著自己原有的思維方式和知識信息,通過學習進一步強化原來固有的邏輯,或在原來的知識信息內容進行量的增加,同時反對轉換原有邏輯,或者拒絕接受新領域的知識信息。第二種是有效學習,即解構自我認知,改變思維結構,對行動背後的想法加以檢視,反思我們看問題的心智模式、思考邏輯、知識信息的片面性,進而正確有效地進行調整自己的心智模式、思考邏輯,或擴充新領域的知識信息。只有堅持有效學習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並獲得巨大的飛躍。
六、工匠精神
2017年3月5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也包括杜絕浪費,節約資源,創造極致產品、服務和價值的精神理念。中國目前產能過剩,這是數量的過剩,品質依然不夠,品質從0到1靠創新,從1到N靠工匠精神,創新精神與工匠精神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但是從0到1是至關重要的,中國目前順勢而為在互聯網和人工智慧方面實行彎道超車式的創新,出現了可喜的成績。但在傳統產業因為我們工業化時間太短,創新精神與工匠精神在全球競爭中仍處於劣勢,我們一定要堅持方向不動搖,堅定信心不放鬆。
七、價值導向原則
企業家按動機分為:貧窮推動型、機會拉動型和價值導向型。貧窮推動型,在致富的過程中可能放棄價值,致富之後可能失去動力和方向;機會拉動型,因為遇到一個或一些機會而創業,一旦機會錯失或消失,就會失去了動力和方向;價值導向型,大多是從貧窮推動型和機會拉動型轉變而來,但只有最終轉到價值導向型才能進行持續的自我激勵,取得持續的成功,一個組織有什麼樣的價值導向,就意味著它有什麼樣的未來。只有價值導向型才符合企業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