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橋家大院關於頂身股的事.
建議你找工作時在進廠前就了解清楚,以免進到一些「垃圾廠」里。
公司開除你,若你不存在「法律規定的過錯」,你可申請勞動仲裁要求賠賞,也可去勞動局投訴協商解決。但最好別打官司。
頂身股 晉商的股份制中有一個獨特的創造,就是頂身股制度。所謂頂身股就是在企業的股份構成中,除出資人的銀股外,還有掌櫃階層和資深職員持有的人身股。頂身股實際上並不出一文資金,而是憑自己的勞動,因此,有的地方也稱其為勞力股。銀股是事實上的資本股份,身股則純粹是收益股份。身股以一俸相當於銀股的一股,一般大掌櫃頂一俸,二掌櫃以下到資深職員,根據工作年限和表現分別頂九厘以下的不同等次。這種頂身股制度實質上是一種激勵機制。它有利於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避免了企業內盜行為,保證了資金的安全。因為,你一旦頂上了股份,企業經營業績的好壞就和員工個人的利益掛起了鉤,你也不用三心二意,另打算盤,只有一心一意做好工作,企業效益好了,水漲才能船高,自己才會得到好處。
② 在股份制中,什麼是身股
所謂頂身股就是在企業的股份構成中,除出資人的銀股外,還有掌櫃階層和資深職員持有的人身股。頂身股實際上並不出一文資金,而是憑自己的勞動,因此,有的地方也稱其為勞力股。銀股是事實上的資本股份,身股則純粹是收益股份。身股以一俸相當於銀股的一股,一般大掌櫃頂一俸,二掌櫃以下到資深職員,根據工作年限和表現分別頂九厘以下的不同等次。
③ 頂身股的介紹
晉商的股份制中有一個獨特的創造,就是頂身股制度。所謂頂身股就是在企業的股份構成中,除出資人的銀股外,還有掌櫃階層和資深職員持有的人身股。頂身股實際上並不出一文資金,而是憑自己的勞動,因此,有的地方也稱其為勞力股。銀股是事實上的資本股份,身股則純粹是收益股份。身股以一俸相當於銀股的一股,一般大掌櫃頂一俸,二掌櫃以下到資深職員,根據工作年限和表現分別頂九厘以下的不同等次。
④ 什麼是人身股
人身股制度由晉商首創,產生於明代中期。 「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出錢者為股東,出力者為伙計,東伙共而商之。」
第一,頂人身股的條件。一般是大掌櫃(總經理)最高。二掌櫃以下數量不等,最低是部分普通員工頂零點幾厘。第二,人身股的考核與晉升。誰可以頂股,股份多少,由財東根據職工任職時間、能力、貢獻決定。第三,人身股的分紅。在大帳期(會計年度)結賬時,掌櫃伙計的」人身股」與財東的實物資本股平等參與企業利潤分紅。第四,人身股的繼承和退出。人身股不能轉讓,享有人身股的職工被辭退、解僱或者自動離職,當即終止人身股。享有人身股的職工退休以後,其原有股份照常分紅;死亡之後仍可以享受會計年度的分紅,但是家屬子女不能繼承。 第五,人身股職員的薪酬保障。頂有人身股的職員,沒有薪金,每年發給」應支」和」津貼」。
⑤ 什麼叫做身股、管理股
頂身股就是在企業的股份構成中,除出資人的銀股外,還有掌櫃階層和資深職員持有的人身股。頂身股實際上並不出一文資金,而是憑自己的勞動,因此,有的地方也稱其為勞力股。
管理股是企業和社會對管理者工作成績的回報和肯定,具有獎勵性質,不需管理者實際投資。管理者在職時通過所擁有的獲贈股份現金分紅,一般規定不得賣出,大部分離職後會收回。
(5)頂身股發明擴展閱讀:
頂身股有點
它有利於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避免了企業內盜行為,保證了資金的安全。因為,一旦頂上了股份,企業經營業績的好壞就和員工個人的利益掛起了鉤,員工也不用三心二意,另打算盤,只有一心一意做好工作,企業效益好了,水漲才能船高,員工才會得到好處。
原始股從總體上可劃分為:國有股、法人股與自然人股。管理股和自然人股有類似之處,管理股的持有人都是企業管理者,自然人股是一般個人所持有的股票,一旦該股票上市就可以流通的股票。從大的方面來說管理股屬於自然人股,但管理股不能上市流通,所以又區別於自然人股。
⑥ 求一篇論文,標題是《「頂身股」模式在山西至正公司員工激勵方案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期刊網有收錄嗎?注冊個賬號充值下載就行了
⑦ 晉商創立身股初期,頂身股的人是誰
明清兩代,晉商能稱霸天下與其特有的頂身股的激勵機制有關。具體而言,頂身股製表現為股東出資,經理和員工出力。股東們出資本,即銀股,是開設企業時股東們投入用以增值的貨幣資本;經理和員工為資本負責,股東允許經理和高級員工以個人勞動頂身股。身股,也稱人力股,俗稱「頂生意」,與銀股相對。身股是經理人等以人力所頂的股份,不交銀兩,但與股東們投資的銀股一樣,享有同等分紅的權利。如果說,銀股是企業的真實資本,那麼身股則是虛擬資本。另外,不論是經理人員還是一般員工,都可以根據其表現和對資本貢獻的大小頂一定的股份。山西商號的員工身股是有起點與上限的。在很長時間內,身股的起點為1匣,上限為l0厘即1股,俗稱「一俸」或全份。頂1股者,多限於企業的總經理和副總經理等高級管理者。也就是說,山西商號中頂身股1俸的人不只1人,比如,山西太谷縣志成信同治十二年(1873年)的一份合約顯示,頂身股1俸的人達到了4人。另外,1厘到10厘,是10個等級。但不論身股有多少等級,員工頂身股數,總是1股者少,幾厘者多。凡商號員工頂身股者,—般須在號內工作達三個帳期的時間,工作勤奮,無有過失者,才由經理向股東推薦,經各股東認可,將姓名,所頂身股數額載入「萬金帳」後,才算正式頂上身股。員工頂身股最初不過一二匣,優秀員工的身股以後每遇帳期可增一二厘,增至一股(全份)為止。每屆帳期結束根據贏利多寡,股東的銀股與員工身股共同參與紅利分配。一般在商號較好的年份,一個帳期每股可分得2000~10000兩白銀。票號對頂身股人員,每逢3年(或4年)的一個帳期結算時還要進行一次賞罰。工作較好的酌加頂身股1厘,優秀者加2厘。日常表現較差者,不但不增加身股,還要降職處分。倘若商號虧損,頂身股者不負虧損的責任。顯然,身股是一種有權利分紅而不承擔風險的股份,屬於一種利潤分成的激勵機制,而與現代上市公司的股份制有所不同。這一激勵機制使多數員工有了頂身股的機會,將員工的利益與企業的經營效益緊密聯系起來,有效地激勵了員工工作的熱情,也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
頂身股的方式具體有兩種情況:一是股東開辦商號時對其聘請的高級管理人員或高級員工事先約定身股若干,以合約的形式確定下來;另一方式是商號在經營過程中遇帳期分紅,由經理根據員工的業績向股東們推薦,經股東們認可即可登入帳冊,寫明何人何年頂身股若干,從而成為新的頂身股員工。頂身股的份額有很大的差別,且頂身股者股份數的增加,體現著賢者多增、次賢者少增的區別對待原則。
另外,頂身股制分配利潤有一重要特點,就是股東與經理人和高級員工分配利潤的比例不斷變化。這種變化是在銀股股份不變的情況下,隨著頂身股員工人數的增加或每人頂身股份額的增加而變化。一般情況下,企業早期頂身股者占的比例較小,後期所佔比例則超過一半,這意味著企業利潤的一半多被頂身股的職工分去。比如,在清光緒中葉以前,各企業的身股占不到銀股的一半,而到了清末各企業身股普遍超過了銀股,比如,大德通(光緒十五年,1889年),銀股20股,身股9.7股,身股為銀股的48.5%、而到了清末,大德通(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銀股20股,身股23.95股,身股為銀股的l19%多。銀、身股份比重的變化,是因為銀股數額不變,而身股數額不斷增加形成的,而銀、身股數額增加的結果表現為員工分得的利潤—年比一年多了。比如,大德通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結賬,四年共贏利743545.25兩,撇除酒席銀665.25兩,用於分紅的為742880兩,按銀、身股43.95股分紅,每股分紅17000兩(身股有不及4年者少點),銀股20股分紅34萬兩,身股23.95股分紅402880兩。身股的分配比例雖然超過銀股,但由於有效激勵了員工工作的積極性,資本的回報率仍是相當高的。如喬家在大德通投資的資本最多時不過才192500兩,1888年~1908年共6次分紅(每股850兩,3040兩,4024兩,6850兩,17000兩),喬家17.5股共分得利潤610995兩。20年間,僅一個字型大小的利潤就相當於資本的3.17倍。晉商之所以能在明清時期獲得迅速發展,正是得益於這種有效的利潤分享的激勵方法。
另外,山西商號的員工除了辭號和號辭者外,實行終身制,沒有退休制度。凡在企業服務而病逝者,均按生前所頂身股數額分別享有不同年限的分紅權利。去世後享有的分紅權利的身股,叫做「故身股」。有的具體規定是:「號伙故股,一厘至三厘者以三年清結,四、五匣者以4年清結,六、七厘者以五年清結。八、九厘者以六年清結,一俸者以七年清潔。身股亦一俸,當領袖者(即總經理)、以八年清結。對商號經營立有特大功績者,還可再增一二個帳期的分紅,相當於現代的特殊貢獻股。
⑧ 請問,究竟什麼叫叫「身股」、「銀股」
1、身股,又稱頂身股,這個概念起源於晉商,是晉商在股份制中一個獨特的創造。給不出資的優秀員工一定的身股,讓其參與經營、管理和分紅。
因為身股實際上並不出資金,而是憑自己的勞動,因此,有的地方也稱其為勞力股。身股則純粹是收益股份。身股的形式現在也常被應用於企業員工的激勵中,又稱為分紅股。
2、銀股和身股的概念一樣,也來自於晉商模式,"出資者為銀股,出力者為身股"。身股和銀股屬於民間概念,不是法律概念。銀股基本上是出資才能享有的,晉商中的銀股等同於現在的工商注冊意義上的股份。
銀股現在也經常被用於對員工的激勵中,是一種限定形式的股份,通過協議的形式來確定對企業的所有權,因為通常是以低於實際價值的價格購買,所以只有少數被激勵對象有條件購買,並且附加了退出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