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抗疫過程中人民行動如何體現創造精神
是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配合吧,就是團結就是力量,就是因為大家團結起來,凝聚了一個偉大的力量
⑵ 1.2020年,中國人民偉大的抗疫精神是什麼
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
在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於斗爭、敢於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
1、生命至上,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深厚的仁愛傳統和中國共產黨人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愛人利物之謂仁。」疫情無情人有情。
2、舉國同心,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萬眾一心、同甘共苦的團結偉力。面對生死考驗,面對長時間隔離帶來的巨大身心壓力,廣大人民群眾生死較量不畏懼、千難萬險不退縮,或向險而行,或默默堅守,以各種方式為疫情防控操心出力。
(2)抗疫中的創造精神擴展閱讀:
偉大抗疫精神是中國精神的生動詮釋
2020年初,中華大地遭遇疫情侵襲,民痛國殤。在黨的團結帶領下,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經過8個多月時間,付出了巨大努力,我們取得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重大戰略成果,更創造了人類同疾病斗爭史上又一個英勇壯舉。
中國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果,離不開每一位中華兒女的傾力付出。面對突如其來的嚴重疫情,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受到嚴重威脅。為此,中國人民風雨同舟、眾志成城,構築起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廣大醫務人員白衣為甲、逆行出征,捨生忘死挽救生命。
黨和政府統籌兼顧、協調推進,經濟發展穩定轉好,生產生活秩序穩步恢復;中國同世界各國攜手合作、共克時艱,為全球抗疫貢獻了智慧和力量。究其根本的一點在於,我們黨統攬全局、果斷決策,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事。
⑶ 從中國精神的角度談談如何踐行偉大抗疫精神
當代青年要承擔起國家前途和民族希望的責任。作為承上啟下的青年大學生,應擁有一顆愛國「紅心」,應為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擔起重任,要有「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歷史使命感,更要有為國家和為民族作出貢獻的主人翁意識。新時代的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需要愛國奮斗的青年大學生勇當先鋒。
廣大青年學生要想弘揚抗疫精神,就是在黨的領導下,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以執著的信念、優良的品德、豐富的知識、過硬的本領,使自己成為祖國建設的有用之才、棟梁之材,同全國各族人民一道,擔負起歷史重任,讓抗疫精神放射出更加奪目的時代光芒。
在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於斗爭、敢於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
偉大抗疫精神,同中華民族長期形成的特質稟賦和文化基因一脈相承,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的傳承和發展,是中國精神的生動詮釋,豐富了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內涵。我們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使之轉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
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的人民。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始終以辛勤勞作、開拓創新為基調,創造了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為人類作出了卓越貢獻。從誕生無數聞名於世的偉大思想巨匠到發明深刻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的偉大科技成果,從創作偉大文藝作品、書寫震撼人心的歷史史詩到建設氣勢恢宏的偉大工程,再到當代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紅船精神,實事求是、開拓創新的延安精神,與時俱進、銳意進取的改革創新精神,中國人民創新不停、求索不止。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科研工作者和白衣戰士們夜以繼日、齊力攻堅,注重科學研究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在迅速分離出多株病毒毒株並測定全基因組序列基礎上,注重從可診、可治、可防、可控方面下功夫,從單純性治療到「中西醫結合」並重治療,治療效果、治癒率明顯上升;從檢測試劑數量精度都極度不夠、到目前已有14個檢測產品獲批並用於臨床,整體檢測水平顯著提高;從定點醫院設置到方艙醫院的拓寬充容,增加床位的同降低交叉感染風險;從「人工」監測體溫和消毒消殺,到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技術在疫情防控中大量應用,比如:攜帶型可穿戴智能頭盔,實時監測、預警人員發熱狀態;「小護士」機器人自主導航進行噴灑消毒、派發葯品等等提高防控效率。每一次這樣史無前例的向前推進,每一次這樣異常艱難的攻關進步,無不是中國人民超強的創新意識和求索不止的創新精神的充分體現,更為全人類打贏這場戰「疫」貢獻「中國智慧」。
⑷ 談談你對抗疫精神的認識
弘揚抗疫精神 奮進強軍征程軍隊人大代表暢談抗疫精神激勵官兵砥礪前行發布時間:
■本報記者 孫興維
本報記者孫興維通過視頻連線方式采訪軍隊人大代表。本報記者 范顯海 攝
受訪代表
陸軍研究院某研究室高級工程師 王明孝
陸軍某合成團坦克連指導員 馬和帕麗
陸軍第76集團軍某合成旅一級軍士長 齊虎廣
聯勤保障部隊某報廢武器彈葯銷毀大隊參謀長 陳雪禮
★生死考驗中鑄就的精神豐碑
記者: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廣大軍民同舟共濟、眾志成城,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催人奮進的英雄贊歌。抗疫斗爭中凝聚形成的偉大抗疫精神,是中華民族在生死考驗中鑄就的又一座精神豐碑。請各位代表談談對抗疫精神的理解。
王明孝代表:疫情發生後,黨中央將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來抓,習主席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領導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展現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為維護世界公共衛生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我認為,抗疫精神的內涵主要包含三個方面:一是我們黨以人民為中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立黨初心和執政理念;二是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精神;三是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斗爭精神。
齊虎廣代表: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歷程中,構建了一個個獨特的精神坐標,形成一套豐富的精神譜系。抗疫精神是九八抗洪精神、2003年抗擊非典精神和2008年抗震救災精神的延續與升華,展示了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新境界,既為中國發展夯實信仰之基,也為世界各國做好疫情防控貢獻中國智慧。
陳雪禮代表:我認為,抗疫精神核心是忠於黨、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具體表現為尊重科學、求實創新的創造精神,同舟共濟、群防群治的團結精神,迎難而上、挺身而出的奉獻精神,堅定信心、敢於勝利的拼搏精神。
★讓抗疫精神在平凡崗位開花結果
記者:抗疫斗爭中,那些日夜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和科研工作者,給人們帶來無數感動。我們能從這些抗疫勇士的先進事跡中汲取什麼樣的精神養分?
王明孝代表:英雄並非從天而降,而是凡人挺身而出。從沖鋒在前的黨員幹部,到以命相拼的醫護人員;從聞令即動的部隊官兵,到不懼風雨的社區志願者,他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散發著一股催人奮進的力量。我們要以他們為榜樣,將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融入工作之中,遇到任何艱難險阻都不能退縮。
馬和帕麗代表:84歲高齡的鍾南山院士在火車上累得睡著的照片、73歲的李蘭娟院士脫掉防護服後清晰可見的面部壓痕……兩位老人奔波在抗疫一線的照片,讓人們既感動又心疼。他們是值得崇拜的偶像。我們也要像他們那樣,干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保持「忘我」狀態、踐行「無我」理念,把「小我」的水滴融入「大我」的海洋,用奮斗書寫人生的精彩華章。
陳雪禮代表:抗疫期間,我幾乎每天都處在感動之中,感動於「白衣執甲、最美逆行」的責任擔當,震撼於中華兒女「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家國情懷……我由衷地感到偉大祖國凝聚起的強大力量,內心升騰起無以言表的自豪感,同時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只有祖國富強,人民的生活才能更加幸福。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出一份力、盡一份責,努力向抗疫勇士學習,拓展人生格局,提升精神境界,讓抗疫精神在平凡崗位開花結果。
★青年官兵應成為踐行抗疫精神的先鋒
記者:抗疫斗爭中,有一大批90後青年沖鋒在前,磨煉了意志,鍛煉了能力,豐富了閱歷。當代青年官兵如何把抗疫精神轉化為幹事創業的動力?
王明孝代表: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年官兵擔負著保家衛國的重任,他們應成為踐行抗疫精神的先鋒。作為一名科研人員,我認為,科研一線的青年官兵要提高站位、著眼長遠,始終把打贏能力視為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能力,反復砥礪科研創新能力,把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
齊虎廣代表:為了搶救患者,抗疫英雄在與病毒「短兵相接」中,不顧生死,一往無前,這種大無畏的斗爭精神與我們軍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斗精神相一致。作為基層連隊的士官骨幹,我要不斷錘煉血性膽氣,把攻堅克難的奮斗精神融入崗位,立起敢打敢沖、奮勇殺敵的好樣子。
陳雪禮代表:報廢武器彈葯銷毀屬於高危工作,可以說是「雖然不打仗,卻天天上戰場」。為更加安全高效地做好這項工作,我要以抗疫勇士為榜樣,尊重科學、講究方法,強化責任擔當,忠實履行使命,為部隊戰鬥力建設作出應有貢獻。
⑸ 抗疫精神的內涵
抗疫精神的內涵:
1、同心勠力、眾志成城、守望相助的信念。
2、忠於祖國、服務人民、勇於擔當的信仰。
3、仁者愛人、兼濟天下、民族復興的理想。
4、迎難而上、頑強拼搏、敢於勝利的意志。
5、克己奉公、兢兢業業、嚴於律己的品格。
6、萬眾一心、同舟共濟的守望相助精神。
7、聞令而動、雷厲風行的英勇戰斗精神。
8、顧全大局、壯士斷腕的「一盤棋」精神。
9、捨生忘死、逆行而上的英雄主義精神。
10、充滿信心、敢於勝利的積極樂觀精神。
⑹ 談談你對抗疫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弘揚抗疫精神 奮進強軍征程軍隊人大代表暢談抗疫精神激勵官兵砥礪前行發布時間:
■本報記者 孫興維
本報記者孫興維通過視頻連線方式采訪軍隊人大代表。本報記者 范顯海 攝
受訪代表
陸軍研究院某研究室高級工程師 王明孝
陸軍某合成團坦克連指導員 馬和帕麗
陸軍第76集團軍某合成旅一級軍士長 齊虎廣
聯勤保障部隊某報廢武器彈葯銷毀大隊參謀長 陳雪禮
★生死考驗中鑄就的精神豐碑
記者: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廣大軍民同舟共濟、眾志成城,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催人奮進的英雄贊歌。抗疫斗爭中凝聚形成的偉大抗疫精神,是中華民族在生死考驗中鑄就的又一座精神豐碑。請各位代表談談對抗疫精神的理解。
王明孝代表:疫情發生後,黨中央將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來抓,習主席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領導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展現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為維護世界公共衛生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我認為,抗疫精神的內涵主要包含三個方面:一是我們黨以人民為中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立黨初心和執政理念;二是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精神;三是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斗爭精神。
齊虎廣代表: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歷程中,構建了一個個獨特的精神坐標,形成一套豐富的精神譜系。抗疫精神是九八抗洪精神、2003年抗擊非典精神和2008年抗震救災精神的延續與升華,展示了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新境界,既為中國發展夯實信仰之基,也為世界各國做好疫情防控貢獻中國智慧。
陳雪禮代表:我認為,抗疫精神核心是忠於黨、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具體表現為尊重科學、求實創新的創造精神,同舟共濟、群防群治的團結精神,迎難而上、挺身而出的奉獻精神,堅定信心、敢於勝利的拼搏精神。
★讓抗疫精神在平凡崗位開花結果
記者:抗疫斗爭中,那些日夜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和科研工作者,給人們帶來無數感動。我們能從這些抗疫勇士的先進事跡中汲取什麼樣的精神養分?
王明孝代表:英雄並非從天而降,而是凡人挺身而出。從沖鋒在前的黨員幹部,到以命相拼的醫護人員;從聞令即動的部隊官兵,到不懼風雨的社區志願者,他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散發著一股催人奮進的力量。我們要以他們為榜樣,將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融入工作之中,遇到任何艱難險阻都不能退縮。
馬和帕麗代表:84歲高齡的鍾南山院士在火車上累得睡著的照片、73歲的李蘭娟院士脫掉防護服後清晰可見的面部壓痕……兩位老人奔波在抗疫一線的照片,讓人們既感動又心疼。他們是值得崇拜的偶像。我們也要像他們那樣,干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保持「忘我」狀態、踐行「無我」理念,把「小我」的水滴融入「大我」的海洋,用奮斗書寫人生的精彩華章。
陳雪禮代表:抗疫期間,我幾乎每天都處在感動之中,感動於「白衣執甲、最美逆行」的責任擔當,震撼於中華兒女「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家國情懷……我由衷地感到偉大祖國凝聚起的強大力量,內心升騰起無以言表的自豪感,同時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只有祖國富強,人民的生活才能更加幸福。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出一份力、盡一份責,努力向抗疫勇士學習,拓展人生格局,提升精神境界,讓抗疫精神在平凡崗位開花結果。
★青年官兵應成為踐行抗疫精神的先鋒
記者:抗疫斗爭中,有一大批90後青年沖鋒在前,磨煉了意志,鍛煉了能力,豐富了閱歷。當代青年官兵如何把抗疫精神轉化為幹事創業的動力?
王明孝代表: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年官兵擔負著保家衛國的重任,他們應成為踐行抗疫精神的先鋒。作為一名科研人員,我認為,科研一線的青年官兵要提高站位、著眼長遠,始終把打贏能力視為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能力,反復砥礪科研創新能力,把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
齊虎廣代表:為了搶救患者,抗疫英雄在與病毒「短兵相接」中,不顧生死,一往無前,這種大無畏的斗爭精神與我們軍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斗精神相一致。作為基層連隊的士官骨幹,我要不斷錘煉血性膽氣,把攻堅克難的奮斗精神融入崗位,立起敢打敢沖、奮勇殺敵的好樣子。
陳雪禮代表:報廢武器彈葯銷毀屬於高危工作,可以說是「雖然不打仗,卻天天上戰場」。為更加安全高效地做好這項工作,我要以抗疫勇士為榜樣,尊重科學、講究方法,強化責任擔當,忠實履行使命,為部隊戰鬥力建設作出應有貢獻。
⑺ 中國抗疫民族精神是什麼
抗疫精神是在抗擊新冠肺炎中形成的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精神。萬眾一心、同舟共濟的守望內相助精容神。聞令而動、雷厲風行的英勇戰斗精神。顧全大局、壯士斷腕的「一盤棋」精神。捨生忘死、逆行而上的英雄主義精神。充滿信心、敢於勝利的積極樂觀精神。人是要有點精神的,一個民族更是要有一種精神力量。回望歷史,總有一種精神,經千年顛沛而魂魄不散,經萬種磨難而歷久彌堅。「抗疫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剪影,它可歌可泣、可圈可點,也無堅不摧、無往不勝。
(7)抗疫中的創造精神擴展閱讀:
2020年1月26日,北京醫院第一批援鄂醫療隊的20名隊員馳援武漢。隨後,該院再向武漢增援百餘人。2月7日,北京醫院援鄂醫療隊整建制接管了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重症病房。醫療隊中有黨員79人。隊伍中有「50後」「60後」,他們經驗豐富,老當益壯,是抗疫戰場的「壓艙石」;還有「90後」,甚至有「95後」,他們朝氣蓬勃,敢於沖鋒,展現年輕人的擔當。4月6日,圓滿完成任務的151名醫療隊員一個都不少地回到了北京。
⑻ 抗疫體現了哪些中國精神
中國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現的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展現的負責任大國形象,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贊譽。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爭中,我們敢於斗爭,堅持人民至上,科學防控,加強國際合作,展現的中國精神成為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力量之本、信心之源,凝聚起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
敢於斗爭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特質,也是中國共產黨人在長期斗爭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與政治品格。在這次疫情防控斗爭中,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以堅定的信心和高超的斗爭本領,打響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彰顯了偉大的斗爭精神。
(8)抗疫中的創造精神擴展閱讀:
2020年6月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
白皮書指出,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特點,改革開放40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積累的雄厚綜合國力和國家治理現代化建設的顯著成效,中華民族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文化底色,中國人民深厚的家國情懷、天下情懷,匯聚成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
歷史證明,中華民族歷經磨難,但從未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中國人民將永遠銘記這段歷史,並不斷從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展現出的中國精神中汲取前進的智慧和力量,團結協作,奮勇前行,不斷開啟新征程,書寫新答卷。
⑼ 解讀偉大抗疫精神
1、是萬眾一心、同舟共濟的守望相助精神。各省區市步調一致、統一行動,相繼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及時構建聯防聯控、群防群控體系,打造了一張嚴防死守的天羅地網,形成了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的防控局面。
2、是聞令而動、雷厲風行的英勇戰斗精神。嚴峻疫情讓很多地方一時間進入戰時狀態,這種狀態下需要有非常舉措、超常規做法。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僅用不到十天時間奇跡般建成並開始集中收治,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3、是顧全大局、壯士斷腕的「一盤棋」精神。中央確定「內防擴散、外防輸入」的戰略策略,堵住傳染源、切斷傳播鏈至關重要。為顧全大局,一座千萬級別人口的武漢被「封城」,湖北省對人員外流實施全面嚴格管控。
4、是捨生忘死、逆行而上的英雄主義精神。一個個白衣天使、科技人員、解放軍將士、黨員幹部迎難而上,他們同時間賽跑。這一群群和平年代的戰士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以一種大無畏精神戰斗在抗疫一線。
5、是充滿信心、敢於勝利的積極樂觀精神。疫情暴發時,人們難免驚慌、恐懼、焦慮和擔憂。然而,黨始終是中流砥柱,黨的堅強領導一直是定海神針,制度優勢日益彰顯。
(9)抗疫中的創造精神擴展閱讀
抗疫精神的意義:
1、抗疫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具有無比堅強領導力的集中體現:
抗疫斗爭偉大實踐再次證明,中國共產黨具有無比堅強的領導力,當風雨來襲時,中國共產黨是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2、抗疫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譜系的最新篇章:
抗疫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是中國精神的生動詮釋,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深刻體現,在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的發展歷史上永遠熠熠生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抗疫精神
⑽ 抗疫精神是什麼
抗疫精神是在抗擊新冠肺炎中形成的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精神。
一是萬眾一心、同舟共濟的守望相助精神。
二是聞令而動、雷厲風行的英勇戰斗精神。
三是顧全大局、壯士斷腕的「一盤棋」精神。
四是捨生忘死、逆行而上的英雄主義精神。五是充滿信心、敢於勝利的積極樂觀精神。人是要有點精神的,一個民族更是要有一種精神力量。回望歷史,總有一種精神,經千年顛沛而魂魄不散,經萬種磨難而歷久彌堅。「抗疫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剪影,它可歌可泣、可圈可點,也無堅不摧、無往不勝。
二十字偉大抗疫精神: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
(10)抗疫中的創造精神擴展閱讀:
精神闡述
一是萬眾一心、同舟共濟的守望相助精神。「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和集中力量辦大事,一直以來是我們的獨特優勢。面對疫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一指揮、統一部署、統一調度,舉全國之力,組織調派330多支醫療隊、4萬多名軍地醫護人員緊急馳援;
組織26個省份對口支援,19個省市採取「一省包一市」方式,將大量醫療設備、人員、物資往湖北傾斜。各省區市步調一致、統一行動,相繼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及時構建聯防聯控、群防群控體系,打造了一張嚴防死守的天羅地網,形成了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的防控局面。這種舉國體制下的同仇敵愾、共克時艱,上下一心、眾志成城令世人動容。
二是聞令而動、雷厲風行的英勇戰斗精神。嚴峻疫情讓很多地方一時間進入戰時狀態,這種狀態下需要有非常舉措、超常規做法。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僅用不到十天時間奇跡般建成並開始集中收治,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具有戰地色彩的十餘家方艙醫院迅速開設,實現了從未有過的一種新創舉。一聲號令,迅速集結,毫無怨言,毫不猶豫,這種作風、姿態和速度讓世人驚嘆。
三是顧全大局、壯士斷腕的「一盤棋」精神。中央確定「內防擴散、外防輸入」的戰略策略,堵住傳染源、切斷傳播鏈至關重要。
為顧全大局,一座千萬級別人口的武漢被「封城」,湖北省對人員外流實施全面嚴格管控。這一需要巨大政治勇氣的決斷,展現了極大的自我犧牲精神。局部的奉獻是為了全局的安穩,這是一種代價,也是走好下贏「這盤大棋」的關鍵一招。為了疫情防控大局,14億中國人行動起來,「宅」在家裡,以一種特別方式默默地貢獻自己的力量。
四是捨生忘死、逆行而上的英雄主義精神。「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當病毒「魔鬼」襲來,一個個白衣天使、科技人員、解放軍將士、黨員幹部迎難而上,他們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逆行的背影成了抗疫前線最美的風景。
這一群群和平年代的戰士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以救死扶傷、醫者仁心的職業操守,沖鋒陷陣、義無反顧。有的身患絕症,卻不下火線;有的倒下了,戰友同事抹去眼淚接著上;有的家人感染或病了,也無暇顧及;有的推遲婚期上「戰場」;有的單車騎行找「部隊」;有的夫妻雙雙上陣;等等。他們誓死不退,不勝不休,以一種壓倒一切困難而不被困難壓倒的大無畏精神戰斗在抗疫一線。
五是充滿信心、敢於勝利的積極樂觀精神。疫情暴發時,人們難免驚慌、恐懼、焦慮和擔憂。然而,黨始終是中流砥柱,黨的堅強領導一直是定海神針,制度優勢日益彰顯,還有那一面面高揚的黨旗、一個個救死扶傷的「勇敢的人」,他們是主心骨、定心丸和保護神。隨著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有效地向好推進和拓展,人們心裡都越來越有底了,「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打贏這場人民戰爭成了社會心理主流。
人們學會了在方艙醫院跳廣場舞、練太極,躺在病床上豎大拇指鼓勁加油等等。武漢必勝,湖北必勝,中國必勝!這是響徹華夏大地的鏗鏘心聲,億萬人民懷著必勝的信心,向著勝利進軍。
概括: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