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開源創造

開源創造

發布時間:2021-07-21 05:10:40

Ⅰ 開源有什麼優點,為什麼要開源

開源是他人的勞動成果,你無償可用。成為開源有很多原因,有學雷鋒的,也有被學雷鋒的,總之是免費的智力勞動成果。優點:1.你不用閉門造車;2.不用成為商業軟體的奴隸;3.激發你的創造力。用開源開始很不容易,但是如果你習慣了,那是非常寶貴的智力財產。

Ⅱ 什麼是開源開源是如何盈利的

開源就是開放源代碼

盈利模式之一:多種產品線
在這種模式中,利用開源軟體為直接產生收入的專有軟體來創造或維持一種市場地位。例如,開放源代碼的客戶端軟體帶動了伺服器軟體的銷售,或者借用開源版本帶動商業許可版本的產品銷售。這種模式應用的比較普遍。如 MySQL 產品就同時推出面向個人和企業的兩種版本,即開源版本和專業版本,分別採用不同的授權方式。開源版本完全免費以便更好的推廣,而從專業版的許可銷售和支持服務獲得收入。再如 Redhat 自 Redhat Linux 9.0 後將原桌面操作系統轉為 Fedora 項目,借 Fedora Core Linux 在開源社區的聲望而促進 Redhat Enterprise Linux AS/ES/WS 伺服器產品線的銷售。
盈利模式之二:技術服務型
在這種模式中,開放源代碼軟體採用了一種全新的市場定位,並非面向產品,而是針對技術服務。JBoss就是這種模式的典型代表。JBoss 應用伺服器完全免費,而通過提供技術文檔、培訓、二次開發支持等技術服務而獲得收入。
盈利模式之三:應用服務託管(ASP)
這種模式適用於基於開源軟體的應用服務供應商(ASP)。
例如,PHP Live! 就是一種構架於 PHP、MySQL 之上的開源軟體,它可為企業用戶提供實時交談服務。目前已經有數十家公開提供 PHP Live! 託管服務的應用服務提供商。
盈利模式之四:軟、硬體一體化
這種模式是針對硬體製造商的。隨著競爭的普及,市場壓力迫使硬體公司開發並維護軟體,但是軟體本身卻並不是利潤中心,因而採用開源軟體。 這種模式為大型公司廣泛採納,比如 IBM HP 等伺服器供應商巨頭,通過捆綁免費的 Linux 操作系統銷售硬體伺服器。SUN 公司近期將其 Solaris 操作系統開放源碼,以確保伺服器硬體的銷售收入,也是這種模式的體現。
盈利模式之五:附屬品
在這種模式中,出售開放源代碼的附加產品。比如在低端市場,出售杯子和T恤衫等;在高端市場上,出售專業編輯出版的文檔和書籍。O'Reilly集團是銷售開源軟體附加產品公司的典型案例,他出版了很多優秀的開放源代碼軟體的參考資料。O'Reilly實際上僱用和支持了一些著名的開放源代碼黑客(例如Larry Wall和Brain Behlendorf),並以此提高它在市場上的聲望。
盈利模式之六:品牌戰略、服務致上
在這種模式中,開源公司通過開源軟體先天的傳播優勢,以極低的成本建立和傳播品牌。並通過向用戶提供產品相關的服務來獲得回報。 康比爾公司的 Compiere ERP & CRM 軟體是這種模式的典型案例。康比爾公司開發了開源的 ERP & CRM 軟體,由於其產品優秀,很快便獲得了北美、歐洲和亞洲中小企業用戶的認可,Compiere 品牌也因此迅速地傳播到了世界各地,在企業管理軟體市場已經成為全球知名品牌。
盈利模式之七:市場策略
這種模式,是一種快速搶占市場的營銷策略,主要是為以後增強版產品的銷售打下基礎。 這種情形的案例有很多。比如,微軟宣稱部分的公開 Office 的源代碼,就是執行這種策略。另一個案例則是CRM 領域的新星 SugarCRM,這款由速加科技開發的開源版本從2004年上半年公開下載後廣為傳播,為在9月推出的盒裝專業版套件做好口碑上的准備。

開源軟體的經營模式多種多樣,隨著開源軟體的發展,會有更多的盈利模式應運而生。事實上,一家公司可能混合採用其中的幾種盈利模式,比如康比爾公司不僅採用了第六種品牌策略,同時也採用了第二種提供技術服務的方式。 在開源軟體大潮的沖擊之下,包括微軟在內的商業軟體公司,也開始認可開源軟體"軟體成為服務"的本質。微軟支持的金牌合作夥伴已經提供包括 Exchange Server 2003、SharePoint Server 2003 等在內的託管服務,如 ASP-One.com 每月每用戶起價1美元的 SharePoint Server 2003 租賃服務和全包價9.95美元每月的Exchange Server 2003 租賃服務。 在歐洲和亞太地區各國政府的壓力下,微軟被迫開放Windows 和Office 的部分源代碼,以改善政府的信任度,贏得龐大的政府采購訂單。 開源軟體的商業運動正方興未艾。這是否會對傳統的商業模式構成致命一擊?開源軟體在走向成熟的過程中,企業用戶和政府用戶由懷疑上升到願意嘗試,並最終形成了信任。開源軟體已經成為軟體業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正如 Navica 公司 CEO 本納德·高登所說,"短短兩三年間,任何人在選擇任何企業軟體之時,都開始考慮一個問題:是否有開源軟體可作替代?"

Ⅲ 什麼叫開源軟體

什麼是開源軟體?

1997春天,自由軟體社團的一些領導者聚集到加利福尼亞州。這個社團包括EricRaymond,TimO』Rerlly,VA Research的總裁Larry Augustin等人,他們所關心的是一種尋找方式,來向以前躲避自由軟體思想的人們推廣這種思想。他們擔心,自由軟體基金會的反商業信條會讓人們對自由軟體敬而遠之。

在Eric Raymond的堅持下,這群人同意他們所缺乏的是市場營銷活動,這個活動的目的是贏得思想,而不僅僅是市場份額。最後討論的結果產生了一個新的術語來描述他們所推進的軟體:Open Source(開煩擾軟體)。他們制定了一系列的指導原則,用來描述哪些軟體可以有資格被稱為開源軟體。

Bruce Perens 為制定開源軟體的定義做了很多基礎性的工作。GNU工程的正式目標之一就是創造一個自由可用的操作系統,以作為平台來運行GNU軟體。從軟體引導(softwera boottstrapping)的傳統觀點來看,Linux已經成為那個平台,L inux是在GNU工具的幫助下創造出來的。Perens曾經是Debian工程的領導者,它所管理的Linux發行版本,只包括那些符合GNU精神的軟體。Perens已經在「Debian社會契約」(Debian Social Contract)中明確地闡明了這一立場。開源軟體的定義是「Debian社會契約」的直接產物,因此開源軟體是與GNU的精神一脈相承的。

與GPL相比,開源軟體的定義允許更大授權自由。特別是當軟體中混合了專有軟體和開源軟體時,開源軟體的定義允許在它們的基礎上生成更大的混合。

結果是,開源軟體許可證能令人信服地允許使用和再分開開源軟體,而不必考慮補償或者信用問題。舉例來講,你可以得到偉大的Netscape瀏覽器的源代碼,並且把它作為連同另一個軟體(可能是專有軟體)一起發布出去,而用不著去通知網景(Netscape)公司。網景為什麼會希望如此呢?原因很多,最引人注目的是,這樣做可以為他們的客戶端代碼贏得更大的市場份額。這些代碼與他們的商業軟體一起工作得的非常好。從這個角度來說,奉送源代碼是建立平台的一個很好的方式。這也是網景的人不使用GPL的原因之一。

這在社團中可不是小事一樁。1998年下半年,曾經有一場重要的爭論對Linux威脅極大,幾乎Linux社團破裂。裂痕是因出現了兩個軟體系統GNOME和KDE而引發的,它們兩者都試圖建立一個面向對象的桌面界面。一方面,KDE利用了Troll Technology公司的Qt庫,其中的一部分屬於專有代碼,但是很穩定、很成熟。另一方面,GNOME決定使用GTK+庫,盡管它不如Qt成熟,但是它是完全自由的庫。
過去,Troll Technology不得不在使用GPL和維持他們的專有軟體立場之間進行選擇。GNOME和KDE的裂痕本來會持續下去。然而,在開源軟體出現後,雖然Troll仍然控制他們想要的技術,但是Troll可以為希望Qt符合開源軟體定義的人改變他們的許可證。Linux社團兩個重要部分的裂痕看來要彌合了。

Ⅳ 什麼是開源軟體和不開源軟體

1、開放源碼軟體(open-source)是一個新名詞,它被定義為描述其源碼可以被公眾使用的軟體,並且此軟體的使用,修改和分發也不受許可證的限制。開放源碼軟體通常是有right的,它的許可證可能包含這樣一些限制: 蓄意的保護它的開放源碼狀態,著者身份的公告,或者開發的控制。「開放源碼」正在被公眾利益軟體組織注冊為認證標記,這也是創立正式的開放源碼定義的一種手段。


2、不開源軟體就是封閉源代碼軟體,相對開放源代碼而言,為封閉源代碼軟體的簡稱。 只要源代碼不容易獲取,就被視為閉源軟體。閉源軟體,通常是在電子游戲開發中,付足夠的費用即可得到部分源代碼,如torque引擎,但一定是有限使用(通常為次數和不準透露),故不是開源軟體。


(4)開源創造擴展閱讀:

開放源碼軟體主要被散布在全世界的編程者隊伍所開發,但是同時一些大學,政府機構承包商,協會和商業公司也開發它。開放源碼軟體在歷史上曾經與UNIX,Internet聯系得非常緊密。

在這些系統中許多不同的硬體需要支持,而且源碼分發是實現交叉平台可移植性的唯一實際可行的辦法。在DOS,Windows,Macintosh平台上僅僅有很少的用戶有可用的編譯器,開放源碼軟體更加不普遍。對開放源碼開發模式的更詳細的討論請看Eric Raymond寫的「The Cathedral and the Bazaar」。

Ⅳ 什麼叫開源

詳見http://ke..com/view/9664.htm

Ⅵ 開源的意義何在

軟體業的「共產主義」!

開源軟體的意義

在AMD追趕英特爾的漫漫長途中,一句廣為流傳的話是這樣說的:「AMD的存在,不僅深受AMD客戶的擁護,也是英特爾用戶的福氣,因為它打壓了英特爾的高價壟斷。」同樣,開源軟體相對於商業軟體也是同樣的道理,尤其是對那些具有壟斷性質的軟體來說,開源軟體更顯其深遠意義。

君不見在IBM、Sun等公司推動OpenOffice系統成為業界標準的進逼下,頑固如微軟者也不得不把MS Office拿出來充公。顯然,隨著開源軟體的流行,商業軟體不僅被壓縮了發展空間,同時也促使軟體商們不斷地降低軟體價格,給消費者帶來了顯而易見的利益。

身兼開放源代碼應用基金會(OSAF)總裁和主席以及Mozilla基金會主席的Kapor先生就表示,這兩個基金會並不是要創建新的殺手程序,而是要利用開源軟體的模式削弱微軟在網路瀏覽器和電子郵件軟體領域的壟斷地位。

事實上,對一些發展中國家,或者說那些軟體業欠發達國家來說,開源軟體還為他們製造了後發優勢,提供了追趕和超越發達國家軟體業的機會。畢竟,對於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軟體業的發展嚴重滯後,完全依靠國內的資金和人才要想趕超像美國這樣的軟體大國,幾乎是沒有機會的,充其量只能是一種理想。但是,如果能在基於開源軟體的基礎上加大投入的話,這種理想就有了實現的可能。

<FONT face=Verdana> 當然,不得不提的是,業界也有人懷疑,開源軟體是否會扼殺國內軟體人士的努力。就像AMD前段時間向我們提供X86技術一樣,有人擔心會使國人失去研究龍芯的興致。還有人認為,像MS Office這樣的軟體如果都開源的話,那麼微軟們就不可能再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開發和升級,從而也會間接地阻礙軟體業的發展。這些言論有一定道理,但開源的意義就是為了挖掘新的產業模式,這種探索精神正是我們世代所鼓勵的。

贏利模式是開源軟體發展的根本

8月3日上午,以火狐(Firefox)瀏覽器聞名於世的Mozilla基金會,宣布成立一家子公司Mozilla Corporation,以便投入可創造收益的商業活動。作為一家著名的開源軟體組織,Mozilla的行為招致大量質疑。人們之所以有這樣的反應,就是因為認定開源軟體出現的初衷就是免費和開放源代碼,Mozilla的行為看起來無疑是違背了二大法條之一的免費。

但是,開源軟體的免費說至少就目前看來,可能是人們的一種誤解。讓我們簡單地掃描一下當前開源軟體的運營模式:第一種,軟體完全免費,後續服務收費。像當前的Red Hat Linux就是使用這樣的模式。但是,這種模式並不是每一家開源企業都能使用的,也只有像Red Hat這樣的行業領先者才有這樣的資本。第二種,軟體免費,沒有售後服務,在軟體市場成熟後,靠出售專利謀生。這種方式的代表是Foxmail。第三種,應用服務提供模式。在這種模式下,軟體和服務都是免費,企業按時間交納使用費。最主要的運營模式也就是這幾種,其他種類的模式其實都是這幾種模式的演化和變種。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開源軟體本身的確是免費的,但開發者最初的意圖其實是為了通過後續服務或出售專利等方式獲利。從這個層面來說,天下的確沒有免費的誤餐。

當然,不排除一些真正的免費的開源軟體,不過這只能是一些小型的軟體。這些軟體不需要集中太多人的就能開發出來,後續也不需要太多人的來維護和升級。而對一些大型軟體諸如操作系統等,當前不可能成為免費的開源軟體。因此說,如果開源軟體找不到自己的贏利模式的話,就很難生存下去,更別提發展了。上海中標軟體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秦勇就表示,「在中國國內Linux市場上,雖然現在起得很快,但是整個市場容量、整個市場還不夠大,還不足以養活號稱國內有9家企業的龐大的Linux家族。」這句話背後的潛台詞,很顯然企業還是要靠Linux贏利的。

在筆者看來,開源軟體的意義就在意源代碼的開源,免費只能說是它的一種說法,並不代表實質性意義。因此說,開源軟體企業要想生存和發展下去,肯定得尋找自己的贏利模式。然而,就目前來說,能通過開源軟體贏利的太少了,即使像Red Hat這樣的業界巨頭,2004年才實現2億美金的營業額,別的企業業績如何可想而知。

事實上,當前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的開源軟體組織和企業都是少之又少,原因何在,就是因為這些組織和企業沒有找到可行的贏利模式,從而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企業持續發展下去。

高級人才是開源軟體發展的瓶頸

就像本文開篇時說的那樣,國內外開源軟體業都存在缺乏高級人才的問題。當前,開源軟體業的一致觀點就是:人才數量不缺,缺的是質量。實際上這句話更准確地表示應該是:人數不缺,缺的是人才。據業內人士分析,開源軟體目前能夠想到的贏利模式都是為企業服務的。但是,目前的開源企業總體上規模很小,由幾個人到幾十人公司都有,然而,大型企業對這樣的小企業,包括幾百人的軟體企業,都會持不信任的態度。Novell中國區市場與渠道總監羅威就表示,在兩年前,Novell之所以收購SUSE,一方面當然是業務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其實也有擴大規模的動機。當前,Novell公司在全球已有數千人。Novell通過這種擴張,就是想把非常好的技術放到堅實的企業平台上,兩者結合,探索出新的,為企業級支撐提供好的方法的盈利的比較好的道路。

然而,開源軟體雖然發展幾乎與商業軟體同步,甚至可以說更早,但其真正以產業的形式問世,不過幾十年時間。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又受限於規模的制約,不可能培養大批的開源軟體人才,而缺乏開源軟體人才又進一步制約著開源軟體的發展,這就形成了開源軟體當前面臨的惡性循環。同時,由於開源軟體本身的免費,對於剛起步的企業來說,就存在資金的瓶頸,在沒有投資者注資的情況下,企業就很難持續提供高薪給企業員工,這實際上也是制約開源軟體發展的重要原因。畢竟,高級管理人才是從普通員工培養而來的,沒有大批的後備隊伍,高級管理人才從何而來啊?

就目前來說,雖然開源軟體的高級管理人才工資很高,但這只不過是極少數的人,對普通員工來說,工資其實並不高。所以說,從行業的角度分析,開源軟體缺的可能不是人才,而是資金。大丈夫何患無妻,開源軟體業有錢了又何患無人呢。

筆者相信,找到贏利模式的一天,就是打破人才瓶頸的一天,就是開源軟體業獲得長足發展的一天。

Ⅶ 開源軟體的「開源」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開源軟體

開源軟體,英文表示是open source software,簡稱為OSS,直接的字面意思是公開源代碼的軟體。軟體既然連源代碼都公開,因此開源軟體具備可以免費使用和公布源代碼的主要特徵。

1997春天,自由軟體社團的一些領導者聚集到加利福尼亞州。這個社團包括EricRaymond,TimO』Rerlly,VA Research的總裁Larry Augustin等人,他們所關心的是一種尋找方式,來向以前躲避自由軟體思想的人們推廣這種思想。他們擔心,自由軟體基金會的反商業信條會讓人們對自由軟體敬而遠之。

在Eric Raymond的堅持下,這群人同意他們所缺乏的是市場營銷活動,這個活動的目的是贏得思想,而不僅僅是市場份額。最後討論的結果產生了一個新的術語來描述他們所推進的軟體:Open Source(開煩擾軟體)。他們制定了一系列的指導原則,用來描述哪些軟體可以有資格被稱為開源軟體。

Bruce Perens 為制定開源軟體的定義做了很多基礎性的工作。GNU工程的正式目標之一就是創造一個自由可用的操作系統,以作為平台來運行GNU軟體。從軟體引導(softwera boottstrapping)的傳統觀點來看,Linux已經成為那個平台,L inux是在GNU工具的幫助下創造出來的。Perens曾經是Debian工程的領導者,它所管理的Linux發行版本,只包括那些符合GNU精神的軟體。Perens已經在「Debian社會契約」(Debian Social Contract)中明確地闡明了這一立場。開源軟體的定義是「Debian社會契約」的直接產物,因此開源軟體是與GNU的精神一脈相承的。

與GPL相比,開源軟體的定義允許更大授權自由。特別是當軟體中混合了專有軟體和開源軟體時,開源軟體的定義允許在它們的基礎上生成更大的混合。

結果是,開源軟體許可證能令人信服地允許使用和再分開開源軟體,而不必考慮補償或者信用問題。舉例來講,你可以得到偉大的Netscape瀏覽器的源代碼,並且把它作為連同另一個軟體(可能是專有軟體)一起發布出去,而用不著去通知網景(Netscape)公司。網景為什麼會希望如此呢?原因很多,最引人注目的是,這樣做可以為他們的客戶端代碼贏得更大的市場份額。這些代碼與他們的商業軟體一起工作得的非常好。從這個角度來說,奉送源代碼是建立平台的一個很好的方式。這也是網景的人不使用GPL的原因之一。

這在社團中可不是小事一樁。1998年下半年,曾經有一場重要的爭論對Linux威脅極大,幾乎Linux社團破裂。裂痕是因出現了兩個軟體系統GNOME和KDE而引發的,它們兩者都試圖建立一個面向對象的桌面界面。一方面,KDE利用了Troll Technology公司的Qt庫,其中的一部分屬於專有代碼,但是很穩定、很成熟。另一方面,GNOME決定使用GTK+庫,盡管它不如Qt成熟,但是它是完全自由的庫。

過去,Troll Technology不得不在使用GPL和維持他們的專有軟體立場之間進行選擇。GNOME和KDE的裂痕本來會持續下去。然而,在開源軟體出現後,雖然Troll仍然控制他們想要的技術,但是Troll可以為希望Qt符合開源軟體定義的人改變他們的許可證。Linux社團兩個重要部分的裂痕看來要彌合了。

Ⅷ 如何做一個好的開源項目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開發者選擇將自己的產品以開源形式發布,有時的結果是——你滿懷誠意地開源,卻無人問津。盡管你的產品做得相當好,但是僅把產品的源代碼公布出來,這還不算開源,因為其他用戶可能無從下手。沒有用戶,久而久之,你的滿腔熱情就會熄滅。 一、有一個真正有用的README 即使你為你的開源項目製作了一個很好的網站,但是一些潛在用戶很可能會首先通過閱讀README文件來了解這個項目。因此,你要確保在README中提供盡可能全面的信息: 1. 依賴、安裝信息 盡可能寫清楚依賴、安裝信息,最好能夠讓用戶通過復制粘貼相關代碼來添加依賴。比如這樣。 2. 項目成熟度狀態 不至於讓用戶在生產環境中用了幾個月後才發現你的項目才處於Alpha階段。 3. 詳細說明項目支持的語言、運行環境和工具的版本 不至於讓用戶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摸索你的項目的兼容性。 4. 明確所使用的許可證 這個許可證需要是流行的、用戶都知道的,如果你自己創造一個或使用一個陌生的(比如WTFPL),那麼沒有用戶敢於在自己的產品中使用你的開源項目的。你可以選擇比較友好的 Apache Public License 2.0或Eclipse Public License等。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許可證(比如MIT)也是比較流行的,但是沒有提供任何專利保護。你也可以採用APL2/GPLv2雙許可,讓用戶挑選適合他們的。 二、為你的項目寫一個文檔 寫文檔並不容易,且比較費時,但是對於用戶來說,文檔是了解一個項目最便捷、最省時的方式,還可以讓用戶相信你不會輕易放棄這個項目。 在文檔中,把你的項目可以幫助用戶完成的事情放在首位,這是用戶決定是否使用這個項目的關鍵。此外,你要讓用戶相信做這個項目的是個人,而不是一個會產生代碼的機器人。 關於開源項目文檔,建議你閱讀:開源項目文檔應規避的13處「硬傷」三、項目可以很容易地升級 隨著項目中bug的修復和一些功能的改進,你需要發布另一個版本。需要注意的是: 1. 向後兼容 不要因為不向後兼容,而讓用戶重寫大量代碼。這樣會讓用戶憤怒,繼而拋棄你的項目。當然,你也不必像OpenJDK那樣兼容15年前的產品。 每修復一個bug,就在更新日誌中寫上一個簡短的條目每添加一個功能,就簡要描述一下並附上一些示例代碼每改變一個API,就需要在日誌中用粗體明確指出如果你有多個分支,就需要為每個分支都寫一份更新日誌。 3. 版本標簽 為你的項目的每一個版本打上一個標簽,比如v1.0.0-alpha1、v1.0.0、v1.1.2,可以讓你的用戶很清晰地分辨出項目的版本。 4. 發布公告 項目發布後,接下來就需要為這個事件寫一篇博文,或直接將公告發布到項目的郵件列表中。 5. 項目狀態標簽 有些項目很長時間一直使用相同的版本號,比如1.1.0,而項目一直在改進。如果這是一個開發版本,你也需要通過標簽來說明項目所處的開發階段。比如: 1.1.0.pre11.1.0-alpha11.1.0-SNAPSHOT總之,你要確保項目有一個嚴格的版本命名規劃。 四、使用GitHub 在GitHub上,你可以很容易地做下面的事情: 發布你的項目瀏覽和搜索代碼專注於項目issues參與貢獻,合並用戶的貢獻五、確保有一個為用戶提供支持的地方 如果你的項目達到一定的普及程度,你就會不斷收到用戶的提問。你需要有一個收集和回答用戶提問的地方,比如論壇、郵件列表等。只要有一個交流的地方,用戶也可以彼此提供幫助。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個很不錯的社區。 六、項目傳遞 不排除這種情況——你可能會對項目維護失去興趣,或者你換了一個新工作不再使用當前的項目了。你可以在郵件列表上公布,讓其他開發者接管你的項目。在Github上項目所有權轉移會更容易,尤其是在別人為你的項目引入了新功能後。 七、總結 總之,在你打算發布開源產品時,請確保它有: 清晰的依賴/安裝說明至少有一個簡短的文檔/指南庫中包含更改日誌和相關標簽一些關於支持語言、運行環境、工具版本、項目成熟度的信息郵件列表,供用戶提問、相互幫助八、最後 總之,要想讓你的開源項目「發揚光大」,首先應該讓它對用戶更友好。除了項目文檔外,其他事情花費不了多長時間。 另外,將項目開源出來容易,長時間維護就難了,因此,你還需要具備堅毅的精神和打持久戰的准備。

閱讀全文

與開源創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