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舞蹈創意
潘瑋柏那首《華麗進行曲》的MV你看一下,我貌似有點印象是你想要的那種感覺!希望能夠幫上你, 望採納!!!
B. 怎麼培養學生在舞蹈教學中的創造能力
開發儲藏在學生身上的巨大學習能源和潛力。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充分意識到在學習中只有充分發揮自身主體作用時,才能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由機械模仿轉為思維型的學習,由此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比如,通過即興舞蹈的訓練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能力,讓他們在即興舞蹈中自我發現、自我檢驗,在檢驗中調整自我表現,發揮主體的積極作用,真正成為創作主體,從而引導學生走上藝術創造的道路。 第三,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生活是藝術創造的源泉,也是舞蹈作品創造的源泉,只有具備觀察生活、觀察社會的敏銳能力,才能不斷從生活中汲取豐富的養料,才能創作出時代的精品。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善於觀察,善於從觀察中找出對比,從對比中找出竅門、找出本質,這樣才能把握時代,反映社會與生活,創造社會與生活。比如:學生做「根雕」的造型,先讓學生自己去觀察樹根或展覽品,找出根與根之間的內在聯系以及結構、形態,再來塑造「根雕」的造型。 結語 時代需要創造性教育,藝術的創造性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舞蹈教學要把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能力和發展性能力作為現代舞蹈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筆者相信,每一個舞蹈教育者都會在這一教學領域中不斷學習、不斷提高,為藝術的創造性教育而奮斗,這是提高全民素質、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振興教育事業的必然方向。 參考文獻 : [1]呂藝生.舞蹈教育學[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4). [2]金寧.創造性教學在舞蹈課中的運用[J].遼寧師專學報,2004(3). [3]孟敏.注重提高舞蹈學生潛在的創造力[J].舞蹈雜志,2002(1). [4]陳雯,崔鵑.淺談舞蹈教學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1(3). [5]劉華.創新舞蹈教學的思維方式[J].舞蹈雜志,2004(8). [6]徐愛華.舞蹈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策略[J].浙江教育學院學報,2002(9)
C. 有沒有比唱歌跳舞更有創意的才藝表演
答樓主:
個人建議樓主想讓大家耳目一新且記憶深的話,那麼一個人很難做到的,我建議你組織一支踢踏舞隊,流行中的經典,大多數人都會認可,而且成本不高,方便隨時隨地的訓練和教學,表演性也強!
D. 舞蹈的靈魂構架創意主要體現的三個方面有哪些
舞蹈是八大藝術之一,是於三度空間中以身體為語言作「心智交流」現象之人體的運動表達藝術,一般有音樂伴奏,以有節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藝術形式。它一般藉助音樂,也藉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會意義及作用,包括運動、社交/求偶、祭祀、禮儀等。 而舞蹈的靈魂,那麼構架就是舞蹈的筋骨構架好了,展現起來就會如臂使指,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將舞的美態展現得淋漓盡致。構架同樣需要創意,它是舞蹈這座高樓的鋼筋混泥土組成的框架,構架的好與壞直接關繫到舞蹈的質量。完善舞蹈的結構,使之觀賞起來優美流暢,動靜有致,整體和細節效果俱佳,不至於離散斷節,前後銜接不上,給人一種混亂不堪的感覺。舞蹈構架的創意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 整體構思富於表現力 舞蹈是一門表演藝術,所以在編排舞蹈結構時最耗費心力的是如何表現舞蹈立意。通過行為藝術將主題很好的呈現。表現力應該貫穿整支舞蹈,只有在表現力上成功了,觀眾才能看明白。這里所說的表現不是指從頭到尾都要大張旗鼓的吶喊主題立意,浮誇俗套的表現舞蹈,相反,應該於動靜之間凸顯層次。喜怒哀樂按部就班地摻入其中。就像看電視劇一樣,「劇情」的波瀾起伏可以帶動看電視的人的情緒波動。井然有序的將起伏展現在人面前,這樣的舞蹈才能從根本上吸引人。 2 注重細節 細節往往是決定成敗的關鍵,有些人輸就輸在細節上。舞蹈構架同樣需要從細節抓起,把好每一個細節,盡情的發揮你的創意。讓每一個細節都接近完美,無數細節凝聚成一片那就是精緻的舞蹈。 3 環環相扣 緊密銜接 緊密的銜接能使舞蹈看起來流利順暢、渾然天成,完全不似有人工雕琢的跡象。環節轉換之間要刻意安排,使之看起來不著痕跡,完全沒有斷節的現象出現。如果實在無法避免環節轉換之間帶來的短暫停滯感,亦可添加一些精心設計的「紐扣」來轉移觀眾的視線,將舞蹈中的漏洞巧妙的遮掩過去。這種情形一般出現在舞蹈演員進退變換舞姿和場地位置的時候,如果只是純粹的移動腳步就很容易給人留下「亂糟糟」的感覺。需要在手上或者動作上添加一些可以吸引觀眾的小竅門,轉移觀眾的視線,一支銜接緊密的舞蹈給人自然流暢的韻味。
E. 舞蹈有哪些創造性的勞動藝術
舞蹈有哪些創造性的勞動藝術?舞蹈在創造性的勞動一樹上有很多的,有各種各樣的勞作的一些舞蹈性質
F. 為什麼黑人在音樂舞蹈方面創造力這么強為什麼維吾爾族在音樂舞蹈方面創造力這么強
通常來說理性的民族基本沒啥音樂舞蹈天賦,越是感性的民族音樂舞蹈天賦越高。你見過德國人以色列人有什麼音樂舞蹈天賦的么,人家頂多搞搞交響樂這種正規樂曲,絕對發明不出嘻哈搖滾樂之類的。
G. 有創意的舞蹈有哪些
創意的舞蹈:開創新的舞種或者在已有舞種上做文章,以達到創新。
1、快閃,(雖然已經被玩了幾年,可是這種形式不受舞種限制,老少皆宜,給快閃地毫無心理准備的路人甲路人乙們帶來的surprise絕對是無可替代的。ps:畢竟被玩了幾年,很多人就算沒親臨見過,也聽過快閃的大名了,所以要創意,就必須在事前做好保密,而且要在出/退場的方式和統一標志上花點心思)
2、熒光舞/影子舞,或者說各類形式以光影去造就的視覺創意舞蹈(不管是國內還是外,自從某節目的熒光舞、影子舞一鳴驚人之後,無數的表演愛好者紛紛效仿,並且也有很多推陳出新,對這類舞蹈進行了創意的延伸。)
3、視頻舞,(和視頻結合,其實也會利用到光影效果,但主要是舞蹈的編排,和視頻的製作,如何使舞者與視頻的互動最大限度的結合,從而使觀眾驚奇甚至驚艷了)
4、這點籠統點說就是在舞蹈、情節、音樂等等的各個你想得到想不到的方面去創新了,在原有舞種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創新,甚至是混搭舞蹈,就看你怎麼玩了
H. 如何在幼兒園舞蹈課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幼兒園舞蹈教學是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內容之一,是在音樂的伴奏下根據音樂的性質,以動作姿態來表現音樂形象的一種形式。舞蹈是幼兒喜愛的活動。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孩子們一聽到旋律優美動聽的音樂時,會不由自主地蹦蹦扭扭,手舞足蹈。幼兒對舞蹈會有一種本能的反應。3歲以後,幼兒的動作就進入了初步分化的階段,並且日益精細、成熟,增強了學習舞蹈的興趣,但受到自身音樂感受能力、表現能力、知識經驗等的制約,需要成人通過游戲等多種方式使其初步體驗舞蹈。《綱要》也提出 :幼兒舞蹈教育作為實現全面啟蒙幼兒藝術素質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徑之一。 但是,由於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加上對幼兒的年齡特點、發展規律認識不足,依然有以下的一些幼兒舞蹈教育誤區。 1、片面追求舞蹈技能的學習,強調舞蹈的動作技巧,一味要求幼兒進行枯燥的訓練,這樣既不利於幼兒的身心發展,也不能激發幼兒對舞蹈的興趣,甚至產生師生間的緊張關系。 2、教師過多以成人的角度審視幼兒舞蹈,設計舞蹈動作。活動中忽視幼兒的主動參與,沒有激發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和主動探索的慾望。而且,如果教師設計的動作沒有以幼兒年齡特點和發展可能性為基礎,很容易使幼兒受傷。 3、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自身舞蹈知識匱乏,舞蹈能力低下,更缺少正確的教育觀念,忽視對幼兒舞蹈的培養。許多家長認為,幼兒參加舞蹈活動沒用,是浪費時間,還不如多學其他的知識技能。這就使當前的舞蹈教育存在了種種誤區。 那我們該如何定位幼兒舞蹈,使得幼兒舞蹈以幼兒發展為本,促進幼兒健康人格的形成,注重活動的過程,強調幼兒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幼兒舞蹈教育向積極有序、全方位的、健康的方向發展的角度出發呢?我認為首先我們應該對目標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結合《綱要》我們把目標主要概況在以下幾方面: 1、能夠感知舞蹈音樂,理解舞蹈內容,感受舞蹈動作,體驗舞蹈情趣,並嘗試進行創造性動作表現,舞蹈動作能符合音樂的情感要求及表現手段。 2、喜歡參加舞蹈活動,體現舞蹈活動的快樂,主動積極地用身體動作探索、表達音樂,並能與他人合作,增強對舞蹈活動的興趣。 3、能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體動作,掌握運用簡單的道具,並能用動作和表情與他人交流。同時我認為內容的選擇也是關鍵一環,我們的選材要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是幼兒喜聞樂見的。 同時我們也知道,幼兒藝術教育也是培養審美能力的啟蒙教育。幼兒的審美愉悅包括感受美、發現美和創造性地表現美。所以教師一定要通過介紹舞蹈作品,讓幼兒對舞蹈作品感受了、理解了,在表演舞蹈作品時,幼兒頭腦中才能有意境,有聯想,新舊表象的重新組合才能有再創造想像也就是創造力。幼兒對舞蹈作品理解了、感受了,就不會依樣畫葫蘆作簡單的復制,而是有了新意、有了表現力。所以我們在進行舞蹈教學時,從感知舞蹈作品入手,通過四個階段完成,即感受舞蹈作品、學習動作、學習對形變化、即興創造。這四個階段中,第一教時的感受舞蹈作品是學習舞蹈的基礎和關鍵。 一、感受舞蹈作品。 1、感受舞蹈作品對幼兒發展的意義。 幼兒思維發展的特點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由具體到抽象,因此感受舞蹈作品必須以感性認識和已有的經驗為基礎,更多地依賴於直觀的、生動的、鮮明的形象。而教材中有的舞蹈,如《採茶》、〈擦窗子〉、〈小兔子〉------只有曲調,沒有歌詞,只有籠統的標題,幼兒不理解動作代表的意思,以及動作之間的相互聯系,比較孤立、缺乏趣味性,幼兒不易記住動作順序。幼兒學習時是模仿地做出一個個動作,思維、想像不活躍。這樣的舞蹈作品在幼兒眼前不是直觀可見的實物形象。所以教師要千方百計想辦法,讓幼兒通過視覺直觀和聽覺直觀的共同感知活動,伴隨著啟發性、形象性的語言,為幼兒提供想像的內容,讓幼兒感知、獲得一個比較清晰的形象。這樣幼兒才能逐步投入到作品的意境中,才能進行聯想和想像,才能感受作品,幼兒的感受力才能提高。 2、在引導幼兒感知舞蹈作品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在進行舞蹈教學時,要充分利用幼兒觀察的敏銳性,老師提的問題要有目的性、系統性、准確性和敏銳性。每次讓幼兒感受都需要有要求,而且只能有一個要求,使幼兒的思維始終處在積極緊張的狀態中。開始提的問題要提籠統的大問題,逐步提小的問題,因幼兒感受力發展的規律是對作品先有一個籠統的整體的感受,反復的欣賞就能有進一步的感受,欣賞越多,感受得越細微、越深入、越全面。如:在排練我們錦苑分園的律動操〈新疆舞〉時,開始的第一、二次欣賞老師的表演後,我們便問孩子:「你看到老師做了什麼動作?」第三、四次欣賞又再次問孩子:「老師做了什麼動作,是怎麼做的?」第五、六次欣賞後又提問:「什麼時候變成雙圈?什麼時候又回到原位?怎麼變的?用什麼動作變的?」 老師提的問題也要精確,我上過一節用舞扇創編活動〈趕花賽〉,孩子們最後建議創編一朵「向日葵」似的花,我就問孩子們:「開花的動作怎麼做的(怎樣開花的)?」(從中心向外開,開一朵大紅花),一位孩子的點題也為其他孩子指明了方向。這樣幼兒的舞蹈動作也得到明確的指點。 觀察的敏銳性不僅是發現細微之處的條件,同時也是每個幼兒獲得獨特感受的前提。只有這樣,我們的表現才會是准確的、豐富的 (2)在感受舞蹈時要不斷集中幼兒的注意力。注意是認識的「門戶」,人們只有在注意力集中而穩定的情況下,才能有明確的感知,高效率的記憶和活躍的思維。 在大班集體舞的教學中,我也經常採用示範表演——收起圖片聽音樂,讓幼兒邊聽邊想(好象看到了什麼?讓幼兒眼前有視像,進行聯想)。——大班幾名舞蹈出色的幼兒化裝示範表演(幾名幼兒一起跳,同時身上佩上1234------卡片),讓幼兒感知集體舞對形是如何變換的。這樣不斷地出現新異刺激物,把幼兒的情緒逐步引向高潮,提出問題讓幼兒觀察,幼兒為了求得進一步的理解,於是引起了強烈的注意,這種稍為被幼兒理解的直觀手段,不僅特別容易引起注意,而且能長時間地引起幼兒的注意。 (3)幼兒的知識准備:非常重要,每感受一個舞蹈作品之前,都要豐富有關的知識、印象,幼兒對與作品有關的生活經驗豐富,能幫助幼兒更好地感知作品。 3、引導幼兒如何感受舞蹈作品。 我在中班教學時上過一節《擦窗子》。在課前的准備環節中我利用了家庭的有效教育資源,引導家長啟發、帶動孩子學習擦窗子。這樣孩子自己嘗試過、時間過,印象也就非常深了,而且因為孩子腦中有一定的表象,也就易於表現舞蹈,會樂於表現舞蹈。中班上學期上教學活動時,我問孩子們:怎樣擦窗子?有幼兒說:右手擦的,有幼兒說兩手一起擦的,有幼兒說左右輪換擦的,也有幼兒說要呵氣才能擦乾凈。幼兒你一言我一句,把整個擦窗子的方法、過程說得挺完整。我便又引導孩子們傾聽哪段節奏更適合做寫什麼動作?在各種感官結合的情況下豐富了活動的趣味性,增強了孩子們表現慾望。 如:在教律動〈採茶〉時,〈採茶〉的舞蹈和音樂是很美的,但幼兒對〈採茶〉也是一無所知,教舞蹈之前開設了一定的主題網路活動,讓幼兒了解茶葉的外形、用途、採茶的方法,以及茶農的勞動情況,從而初步感知了採茶的音樂。當然,教學中的《摘蘋果》、《擠奶》等也都需豐富幼兒的社會實踐經驗的。 如舞蹈《小兔子》的音樂節奏明快、形象也生動活潑,有助於幼兒用動作、游戲加以表現,是舞蹈美和創造性地表現美。所以教師一定要通過介紹舞蹈作品,讓幼兒對舞蹈作品感受了、理解了,在表演舞蹈作品時,
I. 舞蹈創意有哪四個方面
舞蹈創意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創意舞蹈的理念是,以我們身體的經驗融入各種生活的,藝術的,教育的精髓。以身體為主軸,開發多重的感覺經驗,引導舞者運用身體,展現更多的可能性與創造力。包括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事物的感受力,表達力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
2、整體構思富於表現力 舞蹈是一門表演藝術,所以在編排舞蹈結構時最耗費心力的是如何表現舞蹈立意。通過行為藝術將主題很好的呈現。表現力應該貫穿整支舞蹈,只有在表現力上成功了,觀眾才能看明白。這里所說的表現不是指從頭到尾都要大張旗鼓的吶喊主題立意,浮誇俗套的表現舞蹈,相反,應該於動靜之間凸顯層次。喜怒哀樂按部就班地摻入其中。就像看電視劇一樣,「劇情」的波瀾起伏可以帶動看電視的人的情緒波動。井然有序的將起伏展現在人面前,這樣的舞蹈才能從根本上吸引人。
3、注重細節 細節往往是決定成敗的關鍵,有些人輸就輸在細節上。舞蹈構架同樣需要從細節抓起,把好每一個細節,盡情的發揮你的創意。讓每一個細節都接近完美,無數細節凝聚成一片那就是精緻的舞蹈。
4、環環相扣 緊密銜接 緊密的銜接能使舞蹈看起來流利順暢、渾然天成,完全不似有人工雕琢的跡象。環節轉換之間要刻意安排,使之看起來不著痕跡,完全沒有斷節的現象出現。如果實在無法避免環節轉換之間帶來的短暫停滯感,亦可添加一些精心設計的「紐扣」來轉移觀眾的視線,將舞蹈中的漏洞巧妙的遮掩過去。這種情形一般出現在舞蹈演員進退變換舞姿和場地位置的時候,如果只是純粹的移動腳步就很容易給人留下「亂糟糟」的感覺。需要在手上或者動作上添加一些可以吸引觀眾的小竅門,轉移觀眾的視線,一支銜接緊密的舞蹈給人自然流暢的韻味。
J. 舞蹈創意
我覺得 情節用不知木蘭是女郎, 到知道她是女兒身這段不錯!
首先表現她勇戰沙場,在表現她「對鏡貼花黃」的女子特有的柔美,
但不管怎麼排,都要使這兩者形成強烈對比。不過,不要太長,5——7分鍾就行了~
音樂用古典些的,其實音樂不是很好找,有條件的話,最好自己或找人做!好多大比賽上的舞蹈音樂都是做出來再刻碟子的~~~~
建議你去網路視頻里找些類似的舞蹈,對你一定會有幫助
http://dv.ce.cn/video/2007/05/14/91338.html
看看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