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現代四大發明的新聞

現代四大發明的新聞

發布時間:2021-07-20 22:55:36

1. 新中國「四大發明」是什麼

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和網購被稱作中國「新四大發明」。

1、高鐵

2006年3月,由E2系番台改造而來的CRH2A型列車從神戶港裝船出發前往中國青島,並轉讓部分技術予中國,由此開啟了中國的高鐵時代。

2、掃碼支付

掃碼支付的模式建立在移動支付的概念上,而最早一批由移動設備完成的付款發生在1997年的芬蘭。芬蘭當地媒體報道,芬蘭電信啟用了通過撥打一個付費電話號碼來操作點唱機和飲料自動售貨機的服務,這項服務可以在赫爾辛基機場買可口可樂。

掃描的二維碼(QR code,也稱「快速反應碼」)則是1994年由日本DW公司發明。

3、共享單車

早在1965年,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市政府提出了「白色計劃」,根據該計劃由政府購置50輛自行車並將其刷上白漆作為記號散放在城市各處供人使用,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無人管理的共享單車系統,故共享單車由荷蘭發明。2007年,法國也有單車自由行,到後來才中國風靡和創新模式發展,並推廣海外。

4、網購

網購屬於電子商務的范疇。在1979年,英國人麥克·奧德里奇(Michael Aldrich)發明了網上購物的概念。奧德里奇利用一種被稱為Videotex的技術,通過電話線將普通電視機連接到了當地零售商的電腦。

到20世紀90年代,亞馬遜和eBay在1995年推出了他們的網站後,電子商務開始在全球流行。

(1)現代四大發明的新聞擴展閱讀:

新四大發明創響在當代中國的原因:

無論是高鐵,還是網購、支付寶、共享單車,其興起的一個重要條件在於中國廣袤的國土、巨大的市場和龐大的人口數量。

國土越大,經濟半徑的束縛力也就越大,突破速度的需求也就越大。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需要「八縱八橫」連接貫通。

13億多中國人日益豐富多元的物質文化需求,13億多中國人蘊含和待釋放的龐大生產能力和消費能力,在遭遇經濟半徑、支付限制的阻礙後,產生強烈的脫困動力。

出行累、銀行擠、交通堵……打破百姓生活的痛點堵點糾結點,讓百姓生活得更幸福更便捷,是刺激「新四大發明」在中國「點亮」並「光耀」世界的又一大動因,而且在短時間內形成強大擴散力。

如果說高鐵「坐地行千里」,解決的是快速遠行的難題,那麼共享單車則「說走咱就走」,解決的是龐大人口隨時隨地完成「最後一公里」的難題。

龐大的市場、眾多的人口、較低的人力成本,讓中國「新四大發明」,一旦落地就會呈幾何級數增長。

問題的關鍵並不僅限於此,更重要的決定性因素在於中國科技創新力量的迸發與技術基礎設施的完善。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5年裡,中國形成從「小眾」到「大眾」,人人皆可為「創客」的時代洪流。「人的因素越來越多被激活,多方協作匯聚力量實現攻關突破的例證比比皆是,科技創新正加快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說。

這5年裡,中國科技人才隊伍迅速壯大,全國科技工作者達8100萬;回國人才超過110萬,是前30年回國人數的3倍。

當一個文明古國把創新作為發展理念之首,把科技創新放在全面創新的核心位置;當一個工業革命的後來者想要奮勇踏上新科技革命的列車,久久為功,從跟跑到並跑到引領的時候,便會有高科技支撐的標志性產品服務出現。

2. 什麼是中國現代四大發明

現代中國的四大發明:
1.超級雜交水稻:20世紀70年代,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培育雜交水稻並大面積應用於生產的國家。袁隆平因此先後獲得「國家特等發明獎」、「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等多項國內獎項和聯合國「科學獎」、「沃爾夫獎」、「世界糧食獎」等11項國際大獎,並在2006年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目前超級雜交水稻每畝高產847公斤,這標志中國超級雜交稻育種研究再次超越自我,繼續領跑世界。該項成果對人類解決最基本的糧食問題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應當列為現代中國對人類最大的貢獻。

2.漢字激光照排:這項成果,為世界上最浩繁的文字──漢字告別鉛字印刷開辟了通暢大道。對實現中國新聞出版印刷領域的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它引起當代世界印刷界的驚嘆,被譽為中國印刷技術的再次革命。中文可以寫入電腦,就代表世界上其他非表音語言都可以寫入電腦。中國智慧為世界作出卓越貢獻!

3.人工合成胰島素:1965年我國科學家完成了牛結晶胰島素的合成,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多肽類生物活性物質。人工合成了第一個具有生物活力的蛋白質,便突破了一般有機化合物領域到信息量集中的生物高分子領域之間的界限,在人類認識生命現象的漫長過程中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4.復方蒿甲醚:復方蒿甲醚是第一個由中國發現的全新化學結構的葯品,也是目前在國際上獲得廣泛認可的中國原創葯品。截至2005年底已被26個亞非國家指定為瘧疾治療一線用葯,它在瘧疾這一高傳染性疾病治療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復方蒿甲醚仍是惟一被世界廣泛承認並在世界廣泛銷售的中國專利葯品,是中國惟一真正走向世界的葯品。

樓上的激光技術與原子能、半導體、電子計算機 都不是中國的發明。

3. 中國現代四大發明是什麼是最滿意答案

現代中國的四大發明:
1.超級雜交水稻:20世紀70年代,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培育雜交水稻並大面積應用於生產的國家。袁隆平因此先後獲得「國家特等發明獎」、「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等多項國內獎項和聯合國「科學獎」、「沃爾夫獎」、「世界糧食獎」等11項國際大獎,並在2006年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目前超級雜交水稻每畝高產847公斤,這標志中國超級雜交稻育種研究再次超越自我,繼續領跑世界。該項成果對人類解決最基本的糧食問題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應當列為現代中國對人類最大的貢獻。

2.漢字激光照排:這項成果,為世界上最浩繁的文字──漢字告別鉛字印刷開辟了通暢大道。對實現中國新聞出版印刷領域的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它引起當代世界印刷界的驚嘆,被譽為中國印刷技術的再次革命。中文可以寫入電腦,就代表世界上其他非表音語言都可以寫入電腦。中國智慧為世界作出卓越貢獻!

3.人工合成胰島素:1965年我國科學家完成了牛結晶胰島素的合成,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多肽類生物活性物質。人工合成了第一個具有生物活力的蛋白質,便突破了一般有機化合物領域到信息量集中的生物高分子領域之間的界限,在人類認識生命現象的漫長過程中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4.復方蒿甲醚:復方蒿甲醚是第一個由中國發現的全新化學結構的葯品,也是目前在國際上獲得廣泛認可的中國原創葯品。截至2005年底已被26個亞非國家指定為瘧疾治療一線用葯,它在瘧疾這一高傳染性疾病治療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復方蒿甲醚仍是惟一被世界廣泛承認並在世界廣泛銷售的中國專利葯品,是中國惟一真正走向世界的葯品。

4. 如今被稱為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的中國高鐵正在以它獨有的魅力向世界展示著什麼

不久前,中國鐵路總公司發布了一則新聞,京滬高鐵正式啟動A股上市工作。
京滬高鐵全長1318公里,連接著中國版圖上兩座非常重要的城市。它於2011年正式開通後,北京到上海的車程,從原來的近10小時一下子縮短到了5小時。
高鐵被認為是中國「新四大發明」之首,從2008年我國第一條高鐵開通到2018年底,中國高鐵總里程數已經達到了2.9萬公里,超過全世界高鐵總里程的2/3。
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高鐵項目卻是鐵定虧損的投資黑洞。
可這一次,京滬高鐵的業績數據卻讓人大吃一驚,原來高鐵也可以如此賺錢。
京滬高鐵僅運行了短短三年,就實現了扭虧為盈。
到2017年,它的利潤高達127.16億元,算下來平均每天要賺近3500萬。按照每年1.8億人次的客運量來算,平均每張票就能賺70.7元。

作為國家的基礎設施項目之一,京滬高鐵為什麼這么賺錢呢?我認為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客觀原因,京滬高鐵途經之地,是中國人口密度最高和經濟最為發達的區域之一。

從人口來看,京滬高鐵途徑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安徽和上海,這七個省市的人口加起來約3.8億,佔到了全國總人口的1/4,超過了美國的總人口。

從經濟發展水平來看,北京和上海是中國的兩大超級城市;江蘇省和山東省的GDP總量位列全國第二和第三,僅次於廣東省;而河北和安徽的GDP總量分別排在第九和第十三。
也就是說,京滬高鐵連接了京津冀和長三角兩大經濟區,沿線區域的GDP約佔全國的40%。
在這樣的客觀條件支持下,京滬高鐵從開通以來,已經運送旅客9.4億次,客座率高達80%。
然後是產業創新,高鐵除了是「開得更快一點的火車」,還是一種全新的消費場景。而京滬高鐵滿足了人們的各種商務、生活、旅行需求,因而獲得了豐厚的利潤。

如果京滬高鐵上市,它可持續的盈利增長空間在哪裡呢?難道是不斷上漲票價嗎?
當然不是。我們可以對標一家全球同類企業——JR東日本。
日本鐵路公司(JR)曾經是日本虧損最大的國有企業之一,但在1987年分割民營化之後,旗下多家公司卻成為了「利潤奶牛」。其中,以JR東日本的表現最為突出。
根據2018年世界500強數據,JR東日本公司的營業收入超過了266億美元,利潤超過了26億美元,凈利率高達9億

5. 是否有必要重新定義四大發明 新聞短評

有!
火葯:中國是煉丹的副產品,用來作花炮,人家用來作大炮,用來積累財富。開疆拓土。
指南針:中國用來看風水,埋死人。人家用來航海,尋找新大陸。
印刷術和造紙術更別說了,中國用來印經書,詩歌。人家也印,但用來印科技成果的更多。
四大發明,是中國發明的,但真正搞懂了意義,要怎麼用,如何用,又發揚光大的是西方人。所以這四大發明不提也罷。

6. 中國現代的四大發明是什麼

中國現代的四大發明:

1、機械理想內燃發動機:由於機械理想內燃機的發明,人類在21世紀從中國開始了第三次世界工業大革命。

2、流力學基本定理 :全面系統地闡述了彈性流變力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

3、白金分割:任何物體在流體中都有兩種自然屬性:升阻比屬性和效率屬性。其中球體是特殊幾何體,球體的升力為零,因而升阻比為零,球體的機械效率也為零。

4、靜態晶元裝載由時鍾程序驅動的電腦桌面操作系統 :由時鍾程序驅動的,靜態電腦桌面操作系統。不言而喻,靜態操作系統不僅節能,打破微軟技術壟斷,而且更加方便快捷安全適用可靠。

(6)現代四大發明的新聞擴展閱讀:

古代四大發明是關於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一種觀點,是指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明,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重要創造,是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葯及印刷術。

此一說法最早由英國漢學家艾約瑟提出並為後來許多中國的歷史學家所繼承,普遍認為這四種發明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且這些發明經由各種途徑傳至西方,對世界文明發展史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英國哲學家培根也曾在《新工具》一書中提到:「印刷術、火葯、指南針這三種發明已經在世界范圍內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況都改變了。

7. 現代四大發明與古代四大發明的比較

現代中國的四大發明:
1.超級雜交水稻:20世紀70年代,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培育雜交水稻並大面積應用於生產的國家。袁隆平因此先後獲得「國家特等發明獎」、「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等多項國內獎項和聯合國「科學獎」、「沃爾夫獎」、「世界糧食獎」等11項國際大獎,並在2006年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目前超級雜交水稻每畝高產847公斤,這標志中國超級雜交稻育種研究再次超越自我,繼續領跑世界。該項成果對人類解決最基本的糧食問題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應當列為現代中國對人類最大的貢獻。

2.漢字激光照排:這項成果,為世界上最浩繁的文字──漢字告別鉛字印刷開辟了通暢大道。對實現中國新聞出版印刷領域的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它引起當代世界印刷界的驚嘆,被譽為中國印刷技術的再次革命。中文可以寫入電腦,就代表世界上其他非表音語言都可以寫入電腦。中國智慧為世界作出卓越貢獻!

3.人工合成胰島素:1965年我國科學家完成了牛結晶胰島素的合成,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多肽類生物活性物質。人工合成了第一個具有生物活力的蛋白質,便突破了一般有機化合物領域到信息量集中的生物高分子領域之間的界限,在人類認識生命現象的漫長過程中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4.復方蒿甲醚:復方蒿甲醚是第一個由中國發現的全新化學結構的葯品,也是目前在國際上獲得廣泛認可的中國原創葯品。截至2005年底已被26個亞非國家指定為瘧疾治療一線用葯,它在瘧疾這一高傳染性疾病治療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復方蒿甲醚仍是惟一被世界廣泛承認並在世界廣泛銷售的中國專利葯品,是中國惟一真正走向世界的葯品。

古代中國的四大發明:
1.印刷術
隋唐時出現了雕版印刷。868年印製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11世紀初,北宋平民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比歐洲發明早四個多世紀。東傳朝鮮、日本,西傳埃及、歐洲,印刷術的發明,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保存,是一個重大貢獻。
2.火葯
我國古代煉丹家發明,唐中期書籍記載了製成火葯的方法。唐末運用於軍事。南宋時發明「突火槍」,13世紀傳入阿拉伯和歐洲。火葯的發明和傳播,改變了中世紀的戰爭模式,是軍事上劃時代的一件大事。
3.指南針
戰國時人們製作出指示方向的儀器「司南」,後來用磁石指南原理製成指南針。北宋指南針運用於航海。13世紀傳入阿拉伯和歐洲。指南針的發明和傳播,為歐洲航海家探索新航路提供了重要條件。
4.造紙術
西漢初年我國發明了造紙術。1986年,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漢景帝時的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紙。公元105年,東漢蔡倫改進了造紙術,稱「蔡侯紙」。造紙術是書寫材料的一次偉大革命。

閱讀全文

與現代四大發明的新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