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我愛發明蚊帳

我愛發明蚊帳

發布時間:2021-07-20 22:49:26

1. 蚊帳是中國人發明的嗎外國人也用蚊帳嗎

中國古代防蚊之具主要是帳幔。它的最早名稱是「幬」。春秋時期,齊桓公(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的「翠紗之幬」使飢蚊營營不得入內。 這個記載在《春秋》、《國語》等先秦史料中皆不見,僅保存於南朝梁元帝蕭繹撰寫的《金樓子·立言篇九》中。幬,也許還有一個寫法。《詩經·召南·小星》有「肅肅宵征, 抱衾與裯」,句中的「裯」字。《毛傳》釋為單被,《鄭箋》釋為床帳。鄭玄的說法也許不誤, 裯、幬, 音義相同,是同源字,都指的是床帳。今天我們通用的蚊帳之「帳」字, 要晚到秦漢才因與「幬帳」連用而同床帳結緣。原來的「帳」 僅指起遮蔽作用的帷帳以及營帳、軍帳等。因此, 漢初《爾雅》開始說:「幬謂之帳。」東漢劉熙《釋名》說:「帳,張也, 施於床上也。」此後,出現了「蚊幮」、「蚊幌」、「蚊幬」、「蚊帳」等各種稱呼。
在統治階層, 蚊帳多用錦、羅、紗、綺、縑等絲織品製作,以兼顧透風。歷史上,其用料還曾有等級上的規定。例如晉代制度, 錦帳為宮禁中獨用。至於平民百姓,多用葛、布等帳子,而窮困者則無力置備。《後漢書》載:「黃昌夏多蚊,貧無幬,佣債為作幬」。
眼下蚊子實在太猖獗了,欠債扯上個蚊帳再說;又記當地人因缺少帳子,出現了為減輕父母被蚊蟲叮咬而子女卧於床下以誘蚊這樣的孝行。有了蚊帳,才足以使卧者高枕無憂了。

歐美地區一般不用蚊帳,大都採用中央空調,室內蚊子很少見

2. 蚊帳的發明者是誰

只能追問到何時出現,但發明者不詳!
夏秋季節,蚊子肆虐,古人很早就訴說著版他們的煩惱。兩千權多年前,《莊子·天運篇》說:「蚊虻噆膚, 則通昔(夕)不寐矣。」晉人傅選還特地寫了一篇《蚊賦》, 內稱蚊子「餐膚體以療飢, 妨農功於南畝,廢女工於杼機」,真是危害不淺。
中國古代防蚊之具主要是帳幔。它的最早名稱是「幬」。春秋時期,齊桓公(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的「翠紗之幬」使飢蚊營營不得入內。 這個記載在《春秋》、《國語》等先秦史料中皆不見,僅保存於南朝梁元帝蕭繹撰寫的《金樓子·立言篇九》中。幬,也許還有一個寫法。《詩經·召南·小星》有「肅肅宵征, 抱衾與裯」,句中的「裯」字。《毛傳》釋為單被,《鄭箋》釋為床帳。鄭玄的說法也許不誤, 裯、幬, 音義相同,是同源字,都指的是床帳。
古代蚊帳今天我們通用的蚊帳之「帳」字, 要晚到秦漢才因與「幬帳」連用而同床帳結緣。原來的「帳」 僅指起遮蔽作用的帷帳以及營帳、軍帳等。因此, 漢初《爾雅》開始說:「幬謂之帳。」東漢劉熙《釋名》說:「帳,張也, 施於床上也。」此後,出現了「蚊幮」、「蚊幌」、「蚊幬」、「蚊帳」等各種稱呼。

3. 蚊帳是誰發明的

沒有具體的答案. 我想是古代人門智慧的結晶. 我想蚊帳是來自,南方的.

4. 自製嬰兒蚊帳方法

導語:眾所周知,每一個父母都會為了孩子付出所有,寧願自己受苦,也不願孩子受一點兒委屈。從孩子生下來開始,父母親便為了孩子逐漸變得成熟,努力成為合格的父母。想給孩子最好的一切,只為了孩子能健康,快樂的成長。父母常常會親手為孩子做些有意義的事,例如親手做的玩具,親手織的圍巾,親手搭的蚊帳等等。想親手為你的小天使自製蚊帳,讓他生活在一個浪漫的國度里嗎?那就來看看小編的教程吧,會對你有所幫助的。


炎熱的夏日經常讓我們煩惱,媽媽們經常擔心孩子的睡眠,炎熱的天氣,猖狂的蚊蟲,都是媽媽們擔心的。以下這個方法可以避免這些問題哦!

第一步:我們需要安裝文章的支架。

安裝支架對於我們來說,並不是很困難,你只需要在網上購買蚊帳的支架,按大小來搜索,定會有滿意的支架。你也可以機子自製支架,用家裡廢舊的小鋼管,或者是木條。


第二步:就是將蚊帳搭上支架了。

搭蚊帳雖說不是什麼大事,但也算是一門技術活。因為你要掌握好支架的大小,和平衡性才能將它完整搭上去。蚊帳的選取,你可以剪掉家裡不用的舊蚊帳或是不要的衣服,朱虎易衣服盡量選質量輕的。


第三步:最後一步也是蠻關鍵的哦。

以上兩步都做好後,你可以給孩子的蚊帳裝飾一下哦。例如可以在蚊帳上貼上很多小魚或是小鳥兒什麼的。孩子最喜歡的就是多彩多樣,色彩越鮮艷越好。也可以將蚊帳的形狀稍微改變一下,公主范的,或是直通式的。可以將蚊帳的長度恰好設置的和床一般高,也可以將蚊帳稍微留長一些,那樣看上去會更加溫馨的。一切都弄好後,你需要在孩子床的四周擺上一些柔軟的東西,這樣整個房間的溫馨感會得到大大的提升哦!


如此可愛又實用的蚊帳,網友們是不是也想自己搭建一頂了呢?炎炎夏日,有了它,就不再擔心蚊蟲來襲了吧!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但是自製蚊帳不僅僅是父母的事,希望看過小編文章的年輕網友們也可以為自己的父母做一頂蚊帳。它不僅阻攔了深夜裡猖狂的蚊子,更體現了我們的真心,快快行動起來,為自己的父母做件事吧!

5. 夏天戶外蚊子多,怎麼做一個簡易的蚊帳

有的小蚊子還沒吸血、肚子空空的。那樣就有機會從縫隙中鑽進去。
蚊子咬人受三大因素影響:
第一,呼吸道呼出的二氧化碳是蚊子定向的氣味源,蚊子憑此找到人,再下口叮咬。
第二是熱量,胖人更易被蚊子叮咬,深色衣服吸熱,也易招引蚊子。
第三是排泄物,蚊子愛叮咬毛孔粗糙、出汗多的人。一般男人比女人、青年比老人、健康人比病人更招蚊子,因為皮膚表面的分泌物多。而兒童新陳代謝旺盛,也是蚊子青睞的對象。
此外,女性來例假時,分泌物產生變化,也更招蚊子。
運動出汗後,會比較招蚊子,因此專家建議運動後最好趕快洗個澡,汗水少了,蚊子就叮得少。
那麼,如何防蚊叮咬呢?專家介紹,夏季防蚊有五大訣竅:
第一,夏天洗澡最好少用香皂。一般來說,蚊子喜食花蜜露,因此,使用香水、化妝品、面霜等帶花香味的物品後,被蚊子叮咬的概率會上升。不過,並非所有的香味都會招惹蚊子,如男士常用的古龍水中因帶檀香味,反能起驅蚊的作用。
第二,要多吃蔬菜。蔬菜中有一些含有蚊子不喜歡的氣味,如含胡蘿卜素的蔬菜及大蒜等有辛辣味的蔬菜,人吃下後,蚊子也會離你遠點。
第三,穿淺色衣服。伊蚊(又叫花斑蚊),最喜停在黑色衣服上。
第四,盡量穿襪子。許多女孩子喜歡光腳穿鞋,殊不知穿襪子後,蚊子感覺人的皮膚濕度降低、皮表揮發物減少,會減少叮咬。
第五,被叮咬後不能抓。抓撓後,皮膚里的組織液、淋巴液等滲出,腫成一個皰,就會越抓越癢,而且還不易消退。如果堅持不抓,一般10至15分鍾後,癢感就能明顯消退。

6. 電子滅蚊器哪個牌子好

蚊帳好得多.蚊香怎麼說對小孩還是有一定不好的.小孩容易被盯.這個不能馬虎.

7. 誰發明了蚊帳

勤勞刻苦的中國人民發明的。。。
不知道你看過仙劍奇俠傳沒有,很搞笑的情節里說的是李逍遙發明的!
其實說真的,古書中有記載

兩千多年前, 《莊子•天運篇》說:「蚊虻噆膚, 則通昔(夕)不寐矣。」晉人傅選還特地寫了一篇《蚊賦》, 內稱蚊子「餐膚體以療飢, 妨農功於南畝, 廢女工於杼機」, 真是危害不淺。中國古代防蚊之具主要是帳幔。它的最早名稱是 「幬」。春秋時期, 齊桓公(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的「翠紗之幬」使飢蚊營營不得入內, 這個記載在《春秋》、《國語》等先秦史料中皆不見, 僅保存於南朝梁元帝蕭繹撰寫的《金樓子•立言篇九》中。幬, 也許還有一個寫法。 《詩經•召南•小星》有「肅肅宵征, 抱衾與裯」, 句中的「裯」字, 《毛傳》釋為單被, 《鄭箋》釋為床帳。鄭玄的說法也許不誤, 裯、幬, 音義相同, 是同源字, 都指的是床帳。今天我們通用的蚊帳之「帳」字, 要晚到秦漢才因與「幬帳」連用而同床帳結緣, 原來的「帳」 僅指起遮蔽作用的帷帳以及營帳、軍帳等。因此, 漢初《爾雅》開始說:「幬謂之帳。」東漢劉熙《釋名》說:「帳, 張也, 施於床上也。」此後, 出現了「蚊幮」、「蚊幌」、「蚊幬」、「蚊帳」等各種稱呼

8. 能不能發明「電蚊帳」,蚊子一碰到就一命嗚呼了

電蚊帳有幾個難點不好解決,一是容易電到人,二是容易引發火災。

9. 蚊帳起源於那個國家

夏秋季節,蚊子肆虐,古人很早就訴說著他們的煩惱。兩千多年前,《莊子·天運篇》說:「蚊虻噆膚, 則通昔(夕)不寐矣。」晉人傅選還特地寫了一篇《蚊賦》, 內稱蚊子「餐膚體以療飢, 妨農功於南畝,廢女工於杼機」,真是危害不淺。

中國古代防蚊之具主要是帳幔。它的最早名稱是「幬」。春秋時期,齊桓公(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的「翠紗之幬」使飢蚊營營不得入內。 這個記載在《春秋》、《國語》等先秦史料中皆不見,僅保存於南朝梁元帝蕭繹撰寫的《金樓子·立言篇九》中。幬,也許還有一個寫法。《詩經·召南·小星》有「肅肅宵征, 抱衾與裯」,句中的「裯」字。《毛傳》釋為單被,《鄭箋》釋為床帳。鄭玄的說法也許不誤, 裯、幬, 音義相同,是同源字,都指的是床帳。 古代蚊帳今天我們通用的蚊帳之「帳」字, 要晚到秦漢才因與「幬帳」連用而同床帳結緣。原來的「帳」 僅指起遮蔽作用的帷帳以及營帳、軍帳等。因此, 漢初《爾雅》開始說:「幬謂之帳。」東漢劉熙《釋名》說:「帳,張也, 施於床上也。」此後,出現了「蚊幮」、「蚊幌」、「蚊幬」、「蚊帳」等各種稱呼。
在統治階層, 蚊帳多用錦、羅、紗、綺、縑等絲織品製作,以兼顧透風。歷史上,其用料還曾有等級上的規定。例如晉代制度, 錦帳為宮禁中獨用。至於平民百姓,多用葛、布等帳子,而窮困者則無力置備。《後漢書》載:「黃昌夏多蚊,貧無幬,佣債為作幬」。
眼下蚊子實在太猖獗了,欠債扯上個蚊帳再說;又記當地人因缺少帳子,出現了為減輕父母被蚊蟲叮咬而子女卧於床下以誘蚊這樣的孝行。有了蚊帳,才足以使卧者高枕無憂了。

10. 蚊帳是怎麼起源的

蚊帳 把蚊子隔在外面的帳幕,特指掛在床架上將床圍住的一種帳幕。 夏秋季節, 蚊子肆虐, 古人很早就訴說著他們的煩惱。兩千多年前, 《莊子天運篇》說:「蚊虻噆膚, 則通昔(夕)不寐矣。」晉人傅選還特地寫了一篇《蚊賦》, 內稱蚊子「餐膚體以療飢, 妨農功於南畝, 廢女工於杼機」, 真是危害不淺。 中國古代防蚊之具主要是帳幔。它的最早名稱是 「幬」。春秋時期, 齊桓公(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的「翠紗之幬」使飢蚊營營不得入內, 這個記載在《春秋》、《國語》等先秦史料中皆不見, 僅保存於南朝梁元帝蕭繹撰寫的《金樓子立言篇九》中。幬, 也許還有一個寫法。 《詩經召南小星》有「肅肅宵征, 抱衾與裯」, 句中的「裯」字, 《毛傳》釋為單被, 《鄭箋》釋為床帳。鄭玄的說法也許不誤, 裯、幬, 音義相同, 是同源字, 都指的是床帳。 今天我們通用的蚊帳之「帳」字, 要晚到秦漢才因與「幬帳」連用而同床帳結緣, 原來的「帳」 僅指起遮蔽作用的帷帳以及營帳、軍帳等。因此, 漢初《爾雅》開始說:「幬謂之帳。」東漢劉熙《釋名》說:「帳, 張也, 施於床上也。」此後, 出現了「蚊幮」、「蚊幌」、「蚊幬」、「蚊帳」等各種稱呼。 在統治階層, 蚊帳多用錦、羅、紗、綺、縑等絲織品製作, 以兼顧透風。歷史上, 其用料還曾有等級上的規定, 例如晉代制度, 錦帳為宮禁中獨用。至於平民百姓, 多用葛、布等帳子, 而窮困者則無力置備。《後漢書》載:「黃昌夏多蚊, 貧無幬, 佣債為作幬」, 眼下蚊子實在太猖獗了, 欠債扯上個蚊帳再說;又記當地人因缺少帳子, 出現了為減輕父母被蚊蟲叮咬而子女卧於床下以誘蚊這樣的孝行。有了蚊帳, 才足以使卧者高枕無憂了。

閱讀全文

與我愛發明蚊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