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漢字的演變及創造人

漢字的演變及創造人

發布時間:2021-07-20 22:07:46

Ⅰ 在漢字的發展和演變的過程中,哪些人做出了貢獻

甲骨文:劉鄂(最早發現並研究)
郭沫若

大篆:史籀(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它始變古文,別創新體,以趨簡便。著有《大篆》十五篇。大篆是相對於小篆而言的。)

小篆:李斯(小篆又名秦篆,為秦朝丞相李斯所創。原有秦、楚、齊、燕、趙、魏、韓七國,書不同文,寫法各異,亦亟待統一。乃命臣工創新體文字。於是,丞相李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就大篆省改、簡化而成。小篆又名玉筋篆,取其具有筆致遒健之意而名之。)

隸書:程邈(程邈本為秦朝縣之獄吏,因得罪於秦始皇而被投入雲陽獄中。他在獄中苦心覃思十年,損益小篆,作隸書三千字,上之始皇。始皇採納用之,遂拜其為御史。當時隨著社會的發展,政務多端,文書日繁,記錄事務單用小篆已深感不便,迫切需要一種比小篆更為省簡、規范的文字,以便於書寫和鐫刻。由於當時改簡小篆為社會亟需,勢在必行,致使隸書這一比小篆規范得多的新的字體應運而生,得以面世。)

楷書:王次仲(關於楷書的首創者,眾說不一。因為自魏、晉、南北朝,幾百年來的文字,是隸書中的八分與楷書筆意錯雜時期。比較一致的說法是由東漢王次仲所創。現存實物中,只有魏時期鍾繇的"賀克捷表"的法度可稱為楷書之祖。鍾繇堪稱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楷書書法家。)(唐朝柳公權,顏真卿也是楷書典範)

行書:劉德升(行書,是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運筆自由的一種書體,這是後漢穎川劉德升所造,即正書之變體,務從簡易,相間流行,故稱之"行書"。自晉迄今,行書用處最大,用得最廣,一般性書寫幾乎均用之)(東晉王羲之《蘭亭序》行書典範)

草書:張芝(「今草」,又稱「一筆書」)
張旭(「狂草」)

Ⅱ 漢字的發展與演變過程中,有哪些人作出了貢獻

借鑒的!
甲骨文:劉鄂(最早發現並研究)
郭沫若
大篆:史籀(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它始變古文,別創新體,以趨簡便.著有《大篆》十五篇.大篆是相對於小篆而言的.)
小篆:李斯(小篆又名秦篆,為秦朝丞相李斯所創.原有秦、楚、齊、燕、趙、魏、韓七國,書不同文,寫法各異,亦亟待統一.乃命臣工創新體文字.於是,丞相李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就大篆省改、簡化而成.小篆又名玉筋篆,取其具有筆致遒健之意而名之.)
隸書:程邈(程邈本為秦朝縣之獄吏,因得罪於秦始皇而被投入雲陽獄中.他在獄中苦心覃思十年,損益小篆,作隸書三千字,上之始皇.始皇採納用之,遂拜其為御史.當時隨著社會的發展,政務多端,文書日繁,記錄事務單用小篆已深感不便,迫切需要一種比小篆更為省簡、規范的文字,以便於書寫和鐫刻.由於當時改簡小篆為社會亟需,勢在必行,致使隸書這一比小篆規范得多的新的字體應運而生,得以面世.)
楷書:王次仲(關於楷書的首創者,眾說不一.因為自魏、晉、南北朝,幾百年來的文字,是隸書中的八分與楷書筆意錯雜時期.比較一致的說法是由東漢王次仲所創.現存實物中,只有魏時期鍾繇的"賀克捷表"的法度可稱為楷書之祖.鍾繇堪稱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楷書書法家.)(唐朝柳公權,顏真卿也是楷書典範)
行書:劉德升(行書,是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運筆自由的一種書體,這是後漢穎川劉德升所造,即正書之變體,務從簡易,相間流行,故稱之"行書".自晉迄今,行書用處最大,用得最廣,一般性書寫幾乎均用之)(東晉王羲之《蘭亭序》行書典範)
草書:張芝(「今草」,又稱「一筆書」)
張旭(「狂草」)

Ⅲ 漢字的來歷和演變

漢字是我們們中國的名文字,從倉潔造字到現在經歷了至少6000多年的歷史了,漢字的奧妙深不可測,現在就讓我給大家講一講漢字的來源把.

漢字的演變:」開頭漢字是由甲骨文,小篆,金文是由(商) (周) (秦) (漢)(魏晉)等各國使用,後來的隸書→楷書→行書和草書是在漢代末期到清政嘉慶年間使用,現在的人們最常用行書楷書等.

漢字的發現,來源:」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
關於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

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最近幾十年,中國考古界先後發布了一系列較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漢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這些資料主要是指原始社會晚期及有史社會早期出現在陶器上面的刻畫或彩繪符號,另外還包括少量的刻寫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號。可以說,它們共同為解釋漢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據。

通過系統考察、對比遍布中國各地的19種考古學文化的100多個遺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劃符號,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蘊智認為,中國最早的刻劃符號出現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

作為專業工作者,他試圖通過科學的途徑比如綜合運用考古學、古文字構形學、比較文字學、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進一步對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從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漢字發生、發展的一些頭緒。

然而情況並不那麼簡單,除了已有鄭州商城遺址、小雙橋遺址(該遺址近年先後發現10餘例商代早期朱書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號則零星分散,彼此缺環較多,大多數符號且與商代文字構形不合。還有一些符號地域色彩較重、背景復雜。

漢字的奧妙真是無所不在啊!!!!

Ⅳ 在漢字的發展與演變過程中,你知道哪些人做出了突出貢獻

1.倉頡 史前時代 發明文字(傳說)
2.李斯 秦朝 用小篆代替大篆
3.鍾繇 三國·魏 其字體為隸書的前身
4.王羲之 東晉 其字體為楷書的前身
5.秦檜 南宋 其字體成為最早的印刷體,是宋體字的前身 o

Ⅳ 哪些人為漢字的發展與演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小篆:李斯(小篆又名秦篆,為秦朝丞相李斯所創。原有秦、楚、齊、燕、趙、魏、韓七國,書不同文,寫法各異,亦亟待統一。乃命臣工創新體文字。於是,丞相李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就大篆省改、簡化而成。小篆又名玉筋篆,取其具有筆致遒健之意而名之。)

隸書:程邈(程邈本為秦朝縣之獄吏,因得罪於秦始皇而被投入雲陽獄中。他在獄中苦心覃思十年,損益小篆,作隸書三千字,上之始皇。始皇採納用之,遂拜其為御史。當時隨著社會的發展,政務多端,文書日繁,記錄事務單用小篆已深感不便,迫切需要一種比小篆更為省簡、規范的文字,以便於書寫和鐫刻。由於當時改簡小篆為社會亟需,勢在必行,致使隸書這一比小篆規范得多的新的字體應運而生,得以面世。)

楷書:王次仲(關於楷書的首創者,眾說不一。因為自魏、晉、南北朝,幾百年來的文字,是隸書中的八分與楷書筆意錯雜時期。比較一致的說法是由東漢王次仲所創。現存實物中,只有魏時期鍾繇的"賀克捷表"的法度可稱為楷書之祖。鍾繇堪稱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楷書書法家。)(唐朝柳公權,顏真卿也是楷書典範)

行書:劉德升(行書,是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運筆自由的一種書體,這是後漢穎川劉德升所造,即正書之變體,務從簡易,相間流行,故稱之"行書"。自晉迄今,行書用處最大,用得最廣,一般性書寫幾乎均用之)(東晉王羲之《蘭亭序》行書典範)

草書:張芝(「今草」,又稱「一筆書」)
張旭(「狂草」)

Ⅵ 在漢字的發展與演變過程中,你知道哪些人做出了突出貢獻

李斯 秦 制訂小篆規范
鍾繇 三國時 魏 正楷奠基人
還有就不知道了

Ⅶ 漢字的起源和演變

漢字的演變過程是漢字字形字體逐步規范化、穩定化的過程。小篆使每個字的筆畫數固定下來;隸書構成了新的筆形系統,字形漸成扁方形;楷書誕生以後,漢字的字形字體就穩定下來,確定了「橫、豎、撇、點、捺、挑、折」的基本筆畫,筆形得到了進一步的規范,各個字的筆畫數和筆順也固定下了。

一千多年來,楷書一直是漢字的標准字。 漢字是以象形字為基礎,以形聲字為主體的表意文字體系,總數約有一萬個,其中最常用的是三千個左右。這三千餘個漢字可以組成無窮多的片語,進而組成各種各樣的句子。漢字產生以後,對周邊國家產生了深刻影響。

(7)漢字的演變及創造人擴展閱讀:

目前,考古學者共發掘甲骨16萬余片。其中有的完整,有的只是沒有文字記載的碎塊。據統計,所有這些甲骨上的各種文字總計為四千多個,其中經過學者們考證研究的約有三千個,在三千餘字裡面,學者們釋讀一致的是一千多字。

其餘的或者不可釋讀,或者學者們分歧嚴重。盡管如此,通過這一千多字,人們已經可以大致了解有關商朝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情況了。

甲骨文是一種成熟而系統的文字,為後世的漢字發展奠定了基礎。此後,漢字又經歷了銅銘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等形式,並一直沿用至今。日本、越南、朝鮮等國家的文字都是在漢字的基礎上創制的。

閱讀全文

與漢字的演變及創造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