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團徽是誰創造的

團徽是誰創造的

發布時間:2021-07-20 21:02:57

1. 團旗、團徽的設計者分別是誰

自有共青團團徽以來,共青團員們都戴過那枚閃閃發光的團徽。但有多少人知道團徽的設計者是誰?

其實,就連共青團中央在1959年5月正式頒行團徽以來,也沒有公布過這個問題的結論,而團徽設計稿及有關文字材料,在「文化大革命」中幾乎全部散失了。

1983年9月13日,《中國青年報》發表了短文提到:「團徽的設計者李國靖」。1987年10月24日,《人民日報》發表人物專訪《自己動手裝點前進的里程碑——訪十三大代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長常沙娜》,文中介紹到常沙娜的事跡時說,「還有共青團員胸前的團徽,也是由她設計的」。前面的結論便出現了分歧點。

在團中央書記處委託下,1994年1月5日,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組成調查組,開始了一場跨度40年、涉及海內外的艱難調查。最後,團徽設計者的問題逐漸清晰了:

1956年4月,團中央向各級團組織徵集團徽的設計圖樣和詞曲作品,同時還通過當時的中國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鍾靈在部分專業美術工作者中開展徵集工作。當時作為中央美院實用藝術系的青年教師常沙娜參與並負責該院校內的團徽圖樣的設計徵集工作。

1957年5月9日團的二屆五中全會和5月下旬舉行的團的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曾將所徵集的設計圖樣展出以徵求與會者意見,但與會者均認為沒有令人滿意的作品。

1958年的一天,團中央書記處提出由《中國青年》雜志社的美術編輯綜合幾個設計圖樣的長處。當天,美術編輯李國靖擔負這一任務,並很快交了3幅設計圖。這3幅設計圖經團中央書記處討論後,決定刊發於1958年第8期《中國青年》雜志封底,向全團進一步徵求意見。

1959年初,李國靖又根據要求將三幅設計合並成標准圖,把第二圖樣上寫有「中國共青團」5個字的綬帶放到第一圖樣中去,而團旗則參照第三圖樣的方案進行修改,使團旗有飄動感。

1959年4月29日,當時的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胡耀邦將標准圖和根據這個標准圖製作的樣章,送請中共中央審議。4月30日,鄧小平閱後批示:「劉、周、彭閱後退耀邦,擬同意五月四日公布。」接著,劉少奇、周恩來、彭真圈閱表示同意。於是,1959年5月4日,《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同時刊登了中國共青團團徽圖樣及團中央發布的《關於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徽的說明》。

關於團徽是誰設計的這一問題,參與或了解團徽設計過程的老同志一致認為:團徽的設計是全團上下和團內外熱心參與者集體智慧的結晶。

2. 團徽是幾幾年誕生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徽,是經黨中央審定批准,於1959年5月4日"五四"運動40周年之際,由共青團中央頒布的。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旗,是毛澤東、周恩來等同志親自審定,並經黨中央批准,於1950年5月4日由團中央委員會公布的。

具體的製作人員本人無法得知,希望有關人士可以解答!

3. 團徽是由什麼組成的

團徽是由團旗、齒輪、麥穗、初升的太陽及其光芒,寫有「中國共青團」五字的綬帶組成。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徽,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標志。

它象徵著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親切教導下,緊密團結全國青年、高舉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旗幟,朝著黨所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它象徵著中國青年一代繼承中國人民的革命傳統,發揚艱苦奮斗精神,永遠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朝氣蓬勃、奮發向上。

(3)團徽是誰創造的擴展閱讀

下列情形使用團徽和團徽圖案:

(一)召開團的代表大會、代表會議、委員會全體會議,可以懸掛團徽。

(二)團的各級組織的工作場所可以懸掛團徽或使用團徽圖案。

團的各級領導機關的門口不懸掛團徽。

(三)團內出版物、團組織製作的非商業用途的宣傳品可以使用團徽圖案。

(四)團的各級組織頒發的獎狀、獎旗、獎章、證書和其它榮譽性文書、證件上可以印團徽圖案。

(五)由團的各級組織主辦的重大活動可以懸掛團徽或使用團徽圖案。

(六)團的各級組織在互聯網和其它媒體上開展團的工作,可以使用等比例製作的團徽圖案。

除上述情況外,使用團徽及其圖案須經縣級和縣級以上團的委員會批准。

4. 團章團徽 誕生

原團章是1993年5月共青團十三大通過的,1998年6月,共青團十四大對團章部分條文作了修正。
跨入新世紀,黨提出了新的發展目標,特別是黨的十六大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道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對團的建設和青年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目前,我國經濟和社會結構的變化帶來了青年群體結構和青年社會分布的顯著變化,要求團的建設必須適應這種變化,擴大團組織在團員青年中的覆蓋面和青年群眾中的影響力。同時,近年來共青團的自身建設也取得新進展,積累了新經驗,需要認真總結。因此,對團章進行修改是十分必要的。
2003年7月26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了新的<<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章程>>,新團章共八章三十三條,約七千五百字,比「十大」團章增加了一章、八條,共修改了三十多處,其中有好幾處修改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團徽是在1959年5月4日頒布的.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徽,是經黨中央審定批准,於 1959年5月4日 "五四"運動四十周年之際,由團中央委員會頒布的。

5.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團徽是由誰設計的

關於團徽是誰設計的這一問題,參與或了解團徽設計過程的團中央的老同志一致認為:團徽的設計是全團上下和團內外熱心參與者集體智慧的結晶,完全歸功於哪個人不合適。這一觀點在調查不斷深入的過程中也被調查的材料所證實。或許正是因為團徽是集體創作,所以原定要發給團徽設計者的500元獎金,在團徽設計定稿後也沒發出。 當然,在團徽設計中,李國靖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但不能說她是團徽的唯一設計者,確切地說,她是團徽設計的最後完成者。常沙娜同樣在團徽設計工作中表現十分突出,她在團中央剛開始徵集團徽設計圖時,就積極參加工作,她設計的圖樣頗有特色,在幾次選送審查時,都在中選之列,她的名字給經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59年8月《中國青年》雜志公布的三個團徽設計初選方案中,有常沙娜設計的成分,而且這部分內容在定型的團徽中也有體現。這是一些知情者回憶的共同點。 至此,歷史大概作了一個交代 http://www.ccyl.org.cn/695/gqt_tuanshi/gqt_ghlc/hywz/200704/t20070415_18096.htm這是全文地址

6. 團徽什麼時候頒布的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徽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標志。1959年5月4日,由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頒布。主要由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旗,齒輪,麥穗,初升的太陽及其光芒,寫有「中國共青團」5字的綬帶等元素組成

7.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徽的誕生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舊稱)作為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後備軍,對外交往活動日漸增多。在當時外事往來中,常有互相贈送本國青年組織徽章的禮節,所以,團中央領導人萌發了製作中國青年團團徽的想法。
1955年9月,青年團二屆三中全會決定,要在青年團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建議將「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名稱改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為了通過這次變更團的名稱的時機,對團員、青年進行思想教育,鼓舞全體團員和青年獻身於共產生義事業,動員他們積極參加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同時也為了增強團員的光榮感和責任感,團中央決定在籌備召開青年團三大的過程中設計製作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徽。
團中央作出製作團徽的決定後,由團中央宣傳部負責具體實施。1956年4月,以團中央的名義邀請的一批在京詩人、作曲家、美術家,舉行了座談會,由書記處的同志談徵集團歌、隊歌和團徽、團旗、隊徽的要求,開始了廣泛征采團徽圖樣的工作。
1955年5月10日,團中央宣傳部又發出了《青年團中央宣傳部關於徵求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歌、團徽、團旗和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隊徽的工作意見》。團中央宣傳部在組織地方團委開展徵集活動的同時,也直接派人同中國美協聯系,邀請了中央美院實用美術系的青年教師常沙娜、周令釗、李綿璐、溫練昌、陳若菊等8位工藝美術家及有關藝術團體、院校的青年,參加團徽、團旗和隊徽、隊旗的創作。其中常沙娜、溫練昌負責團徽圖樣設計。
由於是初次開展這方面工作,當時團中央宣傳部對團徽的設計要求提得不是十分明確,只是要求團徽的圖案要體現「青年團的奮斗目標是建設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表達青年團員建設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熱情」;團徽的式樣要和團旗統一起來:「色彩鮮明,不超過三種顏色」「簡單樸素,活潑大方和美觀」。
截止到1956年10月底,團中央宣傳部共收到18個省市約200位作者寄來的575件團徽、團旗、隊徽設計稿件。11月初,團中央宣傳部對這些稿件進行了初步挑選,經初步挑選後的稿件,將提供給有關會議審議。
1956年11月15日,團中央宣傳部邀請了在京的工藝美術設計專家對應征的團徽、團旗和隊徽、隊旗稿件進行初選。專家們對徵集到的團徽設計圖樣並不滿意。團中央宣傳部認為,用各種不同手法來設計各種不同風格的圖樣,會更有利於比較和選擇。於是,他們除了組織北京工藝美術學院的同志重新設計外,又再次發信紿遼寧、上海等8個省(市)團委宣傳部,請他們再次證求設計稿件。
1957年2月8日至21日,青年團中央在北京召開了團的省、市委書記會議,宣傳部向與會者展示了應征的設計圖樣。與會者普遍認為,這些團徽的設計圖樣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一部分同志提出了修改意見。
團省、市委書記會議結束後,團中央宣傳部又請在京的工藝美術專家根據會上提出的意見,對設計圖樣進行了加工、修改。1956年5月至1957年初,團中央宣傳部共收到團徽、團旗、隊徽設計圖樣700多件。
1957年5月9日,青年團二屆五中全會舉行,宣傳部又把設計圖樣拿到全會上作第二次展示。但到會中央委員對所有圖樣均不滿意。5月15日,青年團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5月24日,團中央宣傳部向大會主席團提交了《關於徵集團歌、團徽、團旗、隊歌、隊徽的幾點說明》。《說明》總結了1956年5月以來宣傳部的工作情況,檢查了工作中的缺點,同時向大會提出了此後開展這項工作的建議。當天,宣傳部還從徵集到的設計圖案中選擇了比較好的設計圖,在會場前廳作了第三次展示。展品中不僅有設計圖樣.還有根據有經驗同志的建議讓工廠趕制出來的兩種團徽設計樣品。但是,這兩次展示均未收到預期的效果。
青年團三大閉幕不久,整風反右運動就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起來了,徵集團徽設計的工作被擱置下來。至到1957年底,這項工作才又重新被提上議事日程。
團中央宣傳部和書記處決定任命中國青年雜志社的美術編輯李國靖承擔團徽設計任務,並將之前已徵集到的設計圖都交由她作為參考。
過了一段時間,李國靖向團中央宣傳部交了三幅設計圖(其中有一幅是根據常沙娜同志的設計稿加工修改而成的),這三幅圖既有李國靖綜合若干徵集稿的長處,再經自己的再創作而產生的新的設計圖,也有對原徵集稿稍作加工修改的作品。隨後書記處決定把這三幅圖作為團徽設計的初選方案予以公布。
1958年4月,這三幅設計圖連同團中央宣傳部決定公布這個初選方案的說明,一並刊登在《中國青年》雜志1958年第8期的封底上。團中央宣傳部要求各級團組織和廣大團員積極發表看法,說明喜歡哪一種團徽式樣,同時要求各團省(市、自治區)委於當年12月底以前將本地區的意見綜合起來上報團中央宣傳部。
1959年初,團中央書記處對團徽設計方案進行認真地比較和審議後,正式選定了團徽樣章。
1959年4月29日,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胡耀邦同志為請中共中央審核批准團徽一事,給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劉瀾濤同志寫了報告。4月30日劉瀾濤同志將此報告批呈中共中央總書記鄧小平同志,當天,鄧小平同志閱後批示:「劉、周、彭批閱後退耀邦,擬同意五月四日公布。」接著劉少奇同志、周恩來同志、彭真同志都圈閱表示同意。至此,團中央書記處選定的團徽樣式得到了中共中央的批准,中國共青團從此有了自己的團徽。
1959年5月4日,正臨五四運動四十周年紀念日,《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等重要報紙都同時刊登了中國共青團團徽圖樣及共青團中央發布的《關於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徽的說明》。

8. 團旗、團徽是怎樣誕生的,有什麼象徵意義

一、 團旗

1.團旗的來歷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旗,是毛澤東、周恩來等同志親自審定,並經黨中央批准,於1950年5月4日 "五四"運動三十一周年之際,由團中央委員會頒布的。
2.團旗的象徵意義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旗旗面為紅色,象徵著革命勝利;旗面左上角的黃色五角星以及黃色圓形圈,象徵著中國青年一代緊密團結在中國共產黨的周圍。
3.團旗的使用方法
團章第三十條規定:"團的重要會議以及團日活動可以使用團旗。"團旗的具體使用方法是:
(1)團的各級大會和代表大會、團員大會、舉行新團員入團宣誓和向新團員頒發團員證的會場,可以懸掛團旗,也可以同時懸掛黨旗。團旗和黨旗同時懸掛時,黨旗應懸掛在面向的左方,團旗懸掛在面向的右方。
(2)各級團委、團支部組織的各種團日活動可以使用團旗,在重大節日期間,共青團各級機關的門口,只懸掛國旗,不懸掛團旗,懸掛國旗時,要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的有關規定。
4.團旗的樣式
團旗為長方形,它的長與高之比是3:2。團旗通用的尺度有以下三種:
1)長288厘米,高192厘米;
2)長192厘米,高128厘米;
3)長96厘米,高64厘米。
團旗的旗面為紅色,左上角綴黃色五星,黃星周圍環繞以黃色圓形圈。
5.團旗的製作方法
黃圈環繞的黃色星綴在旗面左上方。制旗時,先將旗面對分為四個相等的長方形,將左(它的反面為右)上角長方形上下分為十二等分,再以左上角長方形中心點為圓心,三等分及四等分為半徑畫兩圓周,兩圓周之間就是黃色圓圈。再在內圓周上定了五個等距離的點,其中一點位於圓周正上方。將此五點中各相隔的兩點相聯成直線,此五直線外輪廓線就是黃色五角星之外緣。
二、 團徽

1.團徽的來歷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徽,是經黨中央審定批准,於 1959年5月4日 "五四"運動四十周年之際,由團中央委員會頒布的。
2.團徽的內容
團徽的內容是:團旗、齒輪、麥穗、初升的太陽及其光芒,寫有"中國共青團"五個字的綬帶。團徽的塗色為金紅二色。團旗的旗面和綬帶為紅色,團旗上的五角星和環繞它的圓圈、旗邊、旗桿、齒輪、麥穗、初升的太陽及其光芒;中國共青團"五個字均為金色。
3.團徽的象徵意義
團章的第三十一條規定:團徽"象徵著共青團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光輝照耀下,團結各族青年,朝著黨所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更詳細點說,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徽,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標志。它象徵著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親切教導下,緊密團結全國青年、高舉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旗幟,朝著黨所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它象徵著中國青年一代繼承中國人民的革命傳統,發揚艱苦奮斗精神,永遠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朝氣蓬勃、奮發向上。
4.團徽的使用
團的全國代表大會和代表會議的會場,團的地方各級代表大會和代表會議的會場,可以懸掛團徽。
共青團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委機關的會議室,可以懸掛團徽。團委機關門口,不懸掛團徽。團的省級以上委員會以"共青團號"命名的火車、輪船、汽車、電車等,可以懸掛團徽。
共青團各級組織在自己頒發的獎狀、獎旗、獎章、證書、光榮簿和其它榮譽性文書、證件上,在團的報刊上,可以加印團徽。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徽可製成徽章,頒發給共青團員佩戴。
5.團徽的頒發和佩帶
團的徽章由團的基層委員會保管。團支部接收新團員以後向上級團委報送新團員名單時,領回團的徽章。在入團宣誓時,由基層團組織發給新團員每人1枚。
團的組織也應發給團的各級委員會委員(包括兼職委員)和團委機關中的黨員幹部每人1枚團的徽章。非黨團員的幹部和勤雜人員,不得發給團的徽章。
共青團員應自覺地佩戴團的徽章。各級團委機關中的黨員幹部,也可以佩戴團的徽章。佩戴徽章的位置,在左胸前。團員遺失團的徽章,可以申請補發。
團員被開除團籍時,應交回團的徽章。
團員不能主動將團徽贈送外賓。如果外賓主動向團員索要團的徽章,團員可以將自己的徽章作為紀念品贈送給外賓。但事後應及時向團組織報告,並申請補領團的徽章。
6.團徽的製作
團的徽章由共青團中央指定的工廠製作。製作團徽,要嚴格按照 1959年5月4日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關於頒布團徽的決定》所附的圖案標准,按比例製作。未經共青團中央批准,任何工廠和單位不得私自製作徽章,更不允許把團的徽章作為商品在商店出售。

9. 團徽是由什麼組成的它的含義是什麼

團徽是由黃色五角星、團旗、齒輪、麥穗、初升的太陽及其光芒和寫有「中國共青團」五字的綬帶組成,其含義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象徵和標志。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徽的內容為黃色五角星、團旗、齒輪、麥穗、初升的太陽及其光芒,寫有「中國共青團」五字的綬帶。它象徵著共青團在黨的思想的光輝照耀下,團結各族青年,朝著黨所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

團徽上團旗的旗面和綬帶為紅色,團旗的五角星和環繞它的圓圈、旗邊、旗桿、齒輪、麥穗、初升的太陽及其光芒、「中國共青團」五個字為金色。紅為正紅,金為大赤金。「中國共青團」字體為毛體。團徽徽章的直徑為2厘米。

(9)團徽是誰創造的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章程》第三十一條規定:團徽「象徵著共青團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光輝照耀下,團結各族青年,朝著黨所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徽,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標志。它象徵著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親切教導下,緊密團結全國青年、高舉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旗幟;

朝著黨所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它象徵著中國青年一代繼承中國人民的革命傳統,發揚艱苦奮斗精神,永遠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朝氣蓬勃、奮發向上。

10. 中國共青團團旗、團徽是幾幾年由共青團中央委員會公布的

中國共青團團旗是1950年5月4日由共青團中央委員會公布的,中國共青團團徽1959年5月4日,由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頒布。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旗是由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共中央領導人親自審定,經黨中央批准,於1950年5月4日,即五四運動31周年時,由共青團中央委員會正式頒布的,並且在當天即出現在舉行紀念活動的青年隊伍之中。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旗旗面為紅色,象徵革命勝利;左上角綴黃色五角星,周圍環繞黃色圓圈,象徵中國青年一代緊密團結在中國共產黨的周圍。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徽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象徵和標志,1959年5月4日,由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頒布。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徽的內容為團旗、齒輪、麥穗、初升的太陽及其光芒,寫有「中國共青團」五字的綬帶。它象徵著共青團在黨的思想的光輝照耀下,團結各族青年,朝著黨所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

團徽上團旗的旗面和綬帶為紅色,團旗的五角星和環繞它的圓圈、旗邊、旗桿、齒輪、麥穗、初升的太陽及其光芒、「中國共青團」五個字為金色。紅為正紅,金為大赤金。「中國共青團」字體為毛體。團徽徽章的直徑為2厘米。

(10)團徽是誰創造的擴展閱讀

團旗的使用方法:

1、團的各級代表大會和代表會議、團員大會、舉行新團員入團宣誓和向新團員頒發團員證的會場,可以懸掛團旗,也可以同時懸掛黨旗。團旗和黨旗同時懸掛時,黨旗應懸掛在面向的左方,團旗懸掛在面向的右方。

2、各級團委、團支部組織的各種團日活動可以使用團旗。在重大節日期間,共青團各級機關的門口,只掛國旗,不懸掛團旗。懸掛國旗時,要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的有關規定。

團徽的佩戴要求: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徽製成徽章,頒發給共青團員佩戴。共青團員應自覺佩戴團的徽章。各級團委機關中的黨員幹部,也可以佩戴團的徽章。佩戴徽章的位置在左胸前。

團的徽章只發給共青團員、各級團委委員(包括兼職委員)和團委機關的黨員幹部,每人一枚。非黨員、團員的幹部和勤雜人員,不得發給團的徽章。團員被開除團籍時,應交回團的徽章。

閱讀全文

與團徽是誰創造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