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動機的發明者
電動機是邁克爾·法拉第發明的。
1、1821年法拉第完成了第一項重大的電發明,1831年10月28日他成功地發明了一種簡單的裝置,事實上法拉第發明的是第一台電動機,是第一台使用電流將物體運動的裝置。
2、邁克爾·法拉第(Michael Faraday,公元1791~公元1867),世界著名的自學成才的科學家,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發明家即發電機和電動機的發明者。
向左轉|向右轉
1834 德國 雅可比 發明直流發動機
1888南斯拉夫裔美國特斯拉發明了交流電動機
182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首先證明可以把電力轉變為旋轉運動。最先製成電動機的人,據說是德國的雅可比。他於1834年前後成了一種簡單的裝置:在兩個U型電磁鐵中間,裝一六臂輪,每臂帶兩根棒型磁鐵。通電後,棒型磁鐵與U型磁鐵之間產生相互吸引和排斥作用 ,帶動輪軸轉動。後來,雅可比做了一具大型的裝置。安在小艇上,用320個丹尼爾電池供電,1838年小艇在易北河上首次航行,時速只有2.2公里,與此同時,美國的達文波特也成功地制出了驅動印刷機的電動機,印刷過美國電學期刑《電磁和機械情報》。但這兩種電動機都沒有多大商業價值,用電池作電源,成本太大、不實用。
直到第一台實用直流發動機問世 ,電動機才行了廣泛應用。1870年比利時工程師格拉姆發明了直流發電機,在設計上,直流發電機和電動機很相似。後來,格拉姆證明向直流發動機輸入電流,其轉子會象電動機一樣旋轉。於是,這種格拉姆型電動機大量製造出來。效率也不斷提高。與此同時,德國的西門子接製造更好的發電機,並著手研究由電動機驅動的車輛,於是西門子公司製成了世界電車。1879年,在柏林工業展覽會上,西門子公司不冒煙的電車贏得觀眾的一片喝彩。西門子電機車當時只有3馬力,後來美國發明大王愛迪生試驗的電機車已達12—15馬力。但當時的電動機全是直流電機,只限於驅動電車。
1888年南斯拉夫出生的美國發明家特斯拉發明了交流電動機。它是根據電磁感應原理製成,又稱感應電動機,這種電動機結構簡單,使用交流電,無需整流,無火花,因此被廣泛應用於工業的家庭電器中,交流電動機通常用三相交流供電。
1902年瑞典工程師丹尼爾森首先提出同步電動機構想。
同步電動機工作原理同感應電動機一樣,由定子產生旋轉磁場,便轉子繞組用直流供電,轉速固定不變,不受負載影響。因此同步電動機特別適用於鍾表,電唱機和磁帶錄音機。
直流電動機是直流激磁,工作特性接其激磁繞組的接線方式不同而有區別。串激電動機起動轉矩大,適用於牽引和起重,並激電動機轉速隨負載大小而變動較小,且可以調節,可用為定速或調速之用,復激電動機兼有以上兩種激磁方式發動機的特性。
交流換向器電動機,即轉子具有換向器的交流電動機。因它既可用於交流 又可用於直流,故稱作交直流兩用電動機或通用電動機,多用於家用電器。
2. 「發明大王」愛迪生,愛迪生的三大發明對後世有什麼影響
愛迪生的三大發明:留聲機、電燈和電力系統、電影攝影機,豐富和改善了人類的文明生活。
愛迪生於1847年2月11日出生在美國俄亥俄州米蘭城一個勞動人民家庭。他只上了三個月的學,就因「愚鈍糊塗」被勒令退學了。他的母親決定自己教兒子讀書識字,並教育他要誠實、愛祖國、愛人類。
愛迪生最早的興趣是在化學方面,他收集了二百來個瓶子,並節省每個小錢去購買化學葯品裝入瓶中。1861年美國爆發了南北戰爭,愛迪生利用火車的便利條件,辦了一份小報來傳遞戰況和沿途消息。小報受到歡迎,他也從緊張的工作中增長了才幹、知識和經驗,還掙了不少錢,得以繼續進行化學試驗。但不幸的是,一次他在火車上做實驗時,列車突然顛簸,一塊磷落在木板上,引起燃燒。列車員趕來撲滅了火焰,也狠狠地給了他一個耳光,打聾了他的左耳,他被趕下了火車,那時愛迪生才16歲。
挫折並沒有使愛迪生灰心,他又迷上了電報,經過反復鑽研,在1868年他發明了一台自動電力記錄器,這是他的第一個發明。後來他又發明了兩種新型的電報機。1877年他發明了碳精電話送話器,使原有的電話聲音更為清晰;此外他還發明了留聲機。人們都稱他為」魔術師「。
1878年9月愛迪生31歲時開始研究電燈。經過幾千次失敗,1879年4月他改進了前人的棒狀、管狀燈,做出了一個玻璃球狀物;1879年10月21日他把一個經過碳處理的棉線固定在玻璃泡內,抽出了空氣、封上口、通上電流,它發光了,一種新的照明物出現了。
1880年至1882年間,愛迪生設計了電燈插座、電鈕、保險絲、電流切斷器、電表、掛燈,還設計了主線和支線系統,又製成了當時世界上容量最大的發電機,並在紐約建立第一座發電廠,開辟了第一個民用照明系統。後來他又同喬治·伊斯曼一起發明了電影攝影機。愛迪生的三大發明:留聲機、電燈和電力系統、電影攝影機,豐富和改善了人類的文明生活。
愛迪生於1931年10月18日去世,終年82歲。然而至今為止還沒有人能打破他持有1093個發明專利權的記錄,人們稱他為發明之王。
3. 電的發明對人類的生活有什麼變化
電是蒸汽時代之後最偉大的發明,電的應為成就了工業的第二次革命,是人類社會進入了電氣時專代,我屬們可以用電燈照明,電話、無線電溝通,機械生產用電動機做動力,等等 今天與電有關的改變,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和出行、交往形態,出現大城市,夜生活繁多的大城市,這些變化就是文明的進步,很多與電有的例子就可以說明,一旦沒有電,你就知道人們有很多事做不了,這就是體現電的重要性
電的發現和應用極大的節省了人類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使人類的力量長上了翅膀,使人類的信息觸角不斷延伸.電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有兩方面:能量的獲取轉化和傳輸,電子信息技術的基礎.襟抱堂網路策劃機構認為,電的發現可以說是人類歷史的革命,由它產生的動能現在每天都在源源不斷的釋放,人對電的需求誇張的說其作用不亞於人類世界的氧氣,如果沒有電,人類的文明現在還會在黑暗中探索.
4. 對電動機的發明有直接影響的是
電動機是將電能抄轉化為機械能的機械,它在工作時要消耗電能,要有電源,故排除B;
而A是奧斯特實驗,C是研究電磁鐵磁性的強弱,對電動機的發明沒有直接影響,故排除AC;
D研究的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運動,對電動機的發明有直接影響,D正確.
故選D.
5. 地動儀的發明對後世有什麼意義和影響要
地動儀發明的歷史意義:
1、最主要的歷史意義在於:在人類面對地震災害只能被動挨打之時,地動儀被發明出來,採取科學儀器的辦法對地震實施觀測和研究,從此人類手中才第一次有了工具,能夠站立在地震災害面前,第一次認識到腳下的地動和地震的源發地是有一定距離、並與晃動方向有某種關系的。隱喻了「震中、震中距、波動偏振面」的原始概念。
2、最重要的歷史意義在於:地動儀開創了一個「如何在運動系統當中測量自身運動」的科學途徑——利用慣性,以及實現這種測量所需的觸發機構——「施關發機」。因此其科學水平就遠遠超過了同時代的所有的以靜態測量為基準的儀器(比如表、渾天儀、漏壺等),以至於到了18世紀、19世紀上半葉,在全世界還找不到任何一台測震儀器(包括水銀驗震器)能夠與之相比,人們欲繼續前進,必須也只能先向張衡學習。
6. 下列實驗所反映的原理對電動機的發明有直接影響的是( 在線等,辛苦啊)
d說明是磁場對電流有力的作用。
B C 則說明的都是導體在磁場中運動可以產生電流,導致的是發電機的產生。
7. 達蓋爾的發明對後世有著怎樣的影響
達蓋爾去世了,達蓋爾非常大眾化的發明對以後歷史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促進作用。人們對照相機的研究工作並沒有因此而停止。英國人塔爾博特在銀板照相機發明的同時,創造了「塔爾博特攝影法」,使一張底片可以得到多張照片。又是幾十年過去了,美國人也趕了上來。美國的喬治·伊斯曼發明了卷式軟片,為照相降低成本、走進千家萬戶做了准備。1891年,照相機的價格讓不少人能夠承受,成了家庭中簡單而普及的娛樂工具。
8. 地動儀的發明對後世有什麼意義和影響要結合初中歷史
地動儀是中國東漢科學家張衡創造的一傳世傑作。張衡所處的東漢時代,地震比較頻繁。張衡對地震有不少親身體驗,為了掌握全國地震動態,他經過長年研究,終於在陽嘉元年(公元132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動儀。
9. 發電機和電動機的發明使人類步入電器時代,尤其是電動機的發明和應用對人類來說具有極大的意義,可以說它
電磁感應現象是在外力作用下使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切割磁感應線專運屬動,產生感應電流,是先運動後有電流,其能量轉化是機械能轉化為電能.而磁場對通電導體產生力的作用,則是先有電流後有運動,其能量轉化是電能轉化為機械能.電動機正是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的裝置,故其原理為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
故選 C.
10. 電機的起源和發展
電機工作基本原理是利用帶電導體和磁場間的相互作用而把電能變為機械能。電動機結構主要包括兩部分:轉子和定子。轉子為電動機的旋轉部分,由轉軸座組成,導體繞組的排列方式決定電動機的類型及其特性。
182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首先證明可以把電力轉變為旋轉運動。最先製成電動機的人,據說是德國的雅可比。他於1834年前後成了一種簡單的裝置:在兩個u型電磁鐵中間,裝一六臂輪,每臂帶兩根棒型磁鐵。通電後,棒型磁鐵與u型磁鐵之間產生相互吸引和排斥作用 ,帶動輪軸轉動。後來,雅可比做了一具大型的裝置。安在小艇上,用320個丹尼爾電池供電,1838年小艇在易北河上首次航行,時速只有2.2公里,與此同時,美國的達文波特也成功地制出了驅動印刷機的電動機,印刷過美國電學期刑《電磁和機械情報》。但這兩種電動機都沒有多大商業價值,用電池作電源,成本太大、不實用。
直到第一台實用直流發動機問世 ,電動機才行了廣泛應用。1870年比利時工程師格拉姆發明了直流發電機,在設計上,直流發電機和電動機很相似。後來,格拉姆證明向直流發動機輸入電流,其轉子會象電動機一樣旋轉。於是,這種格拉姆型電動機大量製造出來。效率也不斷提高。與此同時,德國的西門子接製造更好的發電機,並著手研究由電動機驅動的車輛,於是西門子公司製成了世界電車。1879年,在柏林工業展覽會上,西門子公司不冒煙的電車贏得觀眾的一片喝彩。西門子電機車當時只有3馬力,後來美國發明大王愛迪生試驗的電機車已達12—15馬力。但當時的電動機全是直流電機,只限於驅動電車。
1888年南斯拉夫出生的美國發明家特斯拉發明了交流電動機。它是根據電磁感應原理製成,又稱感應電動機,這種電動機結構簡單,使用交流電,無需整流,無火花,因此被廣泛應用於工業的家庭電器中,交流電動機通常用三相交流供電。
1902年瑞典工程師丹尼爾森首先提出同步電動機構想。
同步電動機工作原理同感應電動機一樣,由定子產生旋轉磁場,便轉子繞組用直流供電,轉速固定不變,不受負載影響。因此同步電動機特別適用於鍾表,電唱機和磁帶錄音機。
直流電動機是直流激磁,工作特性接其激磁繞組的接線方式不同而有區別。串激電動機起動轉矩大,適用於牽引和起重,並激電動機轉速隨負載大小而變動較小,且可以調節,可用為定速或調速之用,復激電動機兼有以上兩種激磁方式發動機的特性。
交流換向器電動機,即轉子具有換向器的交流電動機。因它既可用於交流 又可用於直流,故稱作交直流兩用電動機或通用電動機,多用於家用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