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赤鬼井伊

創造赤鬼井伊

發布時間:2021-07-20 16:12:51

⑴ 井伊直政的介紹

井伊直政(1561年3月4日-1602年3月24日)戰國中後期到江戶初期之武將、大名,井伊氏第24代當主,近江彥根藩初代藩主。1德川氏家臣(戰國時期為外樣),世稱「赤夜叉」、「赤鬼井伊」,組織起戰國首屈一指的精銳部隊:井伊赤備隊。德川三傑、德川四天王、德川十六神將中最年少者,同時作為德川氏的政治家、外交家而聲名遠播。文武智政兼備,被史書稱作幕府開國之元勛,因建立起現代彥根市的發展基礎,滋賀縣彥根市每年舉行「井伊直政公顯彰式」的祭典。1917年11月17日贈從三位。後代為江戶幕府譜代大名之首,明治維新後位列華族(伯爵)。

⑵ 信長之野望14威力加強版 怎麼玩德川家

由於刀藏的資源限制,中道可撕,前期劇本轉保守,後期劇本基督教傳入轉創造。因為有德川家的獨有政策,中道也就只有德川可以玩了。種田方面主城往農業和兵舍發展、支城隨意。然後,開了旗本先手役之後,本城放一個本多忠勝,出城,無腦手動合戰蜻蜓切就行了。其實信野14PK應該改名成家康的野望。因為本多的蜻蜓切和井伊的赤鬼實在太碉堡。

⑶ 日本戰國有什麼著名的人物

豐臣秀吉,

羽柴秀吉,幼名木下藤吉郎,在織田手下擔任國主是更名羽柴秀吉,
須峰賀正勝,幼名須峰賀小六,後更名須峰賀正勝,元服後不詳
伊達政宗(獨眼龍) 幼名梵天丸 元服後字藤次郎
織田信長 幼名吉法師.元服之後改稱織田上總介
武田信玄 幼名太郎 乳名 勝千代 元服 改名晴信.法號「德榮軒信玄」
黑田如水,原名黑天官兵衛,元服後名為黑田如水
上杉謙信,幼名「虎千代」。成年後稱長尾景虎,先後得到任關東管領的上杉憲政和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輝的賜名,故又稱上杉政虎、上杉輝虎。出家後法號謙信
毛利元就,幼名松壽丸,又稱少輔次郎。15歲那年松壽丸元服,正式得名元就
長宗我部元親,幼名彌三郎、法名雪蹊恕三
島津貴久,別名虎壽丸、又三郎。道號伯囿。
北條氏康,幼名新九郎。
大友宗麟,本名大友義鎮或藤原義鎮,幼名塩法師丸。佛教法名宗麟、天主教洗禮名Don Francisco(堂·弗朗西斯科)。
酒井忠次,幼名小五郎,通稱小平次
神原康政,幼名龜丸(於龜),通稱小平太,受領家康的「康」字,元服後改名「康政」。
井伊直政,世稱「赤夜叉」、「赤鬼井伊」;幼名虎松,通稱萬千代
本多忠勝,幼名鍋之助,通稱平八郎,時稱「戰國第一猛將」、「鬼之平八」。
服部半藏,即忍者之神--服部半藏正成
石田三成,幼名「佐吉」。
足利尊氏,幼時名太郎,元服後名足利高氏,由後醍醐天皇賜名為尊氏。
足利義輝,幼名菊童丸,原名足利義藤。
島津義弘,別名: 兵庫頭,忠平,又四郎,義珍.道號:維新齋.
上杉景勝, 原名長尾顯景,1575年改名為「景勝」。
今川義元,幼名芳菊丸,法號梅岳承芳。
淺井長政,幼名「猿夜叉」,父親久政投入六角家傘下為長政改名賢政
前田利家,幼名犬千代。法號「高德院傳桃雲凈見居士」
三好長慶,幼名千熊丸、孫次郎,初名范長,
豐臣秀賴,幼名舍丸。
毛利輝元,幼名幸鶴丸。
小早川隆景,幼名德壽丸、又四郎。
柴田勝家,通稱權六、修理亮,
明智光秀,全稱明智十兵衛光秀,
丹羽長秀,通稱萬千代、五郎左衛門、
前田慶次,幼名宗兵衛,本名利益(利太、利大、利貞),通稱慶次、慶次郎。
千利休,早年名為千宗易,後來在豐臣秀吉的聚樂第舉辦茶會之後獲得秀吉的賜名才改為千利休。
本願寺顯如,幼名は茶,石山本願寺十代法主本願寺證如的長子。本願寺十一代法主。
武田信勝,改名 竹王丸、信勝 別名 太郎 幼名是太郎、竹王丸。
馬場信房,別稱信房、信勝、氏勝、信武 本名叫來石景政
高阪昌信,本名春日虎綱,幼名源助,又名香坂彈正;春日源五郎。
山縣昌景,原名飯富源四郎,被信玄賜姓山縣
內藤昌豐,原名為工藤源左衛門尉佑長,
山本勘助 ,原名山本源助。隨後拜領信玄一字,改名晴幸,又出家入道,取號道鬼。
真田昌幸,幼名武藤喜兵衛。
真田幸村,真田左衛門佐幸村。幼名御弁丸,後改源次郎。

⑷ 德川家康有哪些武將

德川家康麾下最重要的武將有:
酒井忠次,本多忠勝,神原康政,井伊直政這四個很牛,被人稱為德川四大天王。其中本多平八郎忠勝簡直就是日本戰神,據說他使一條叫做蜻蜓切的名槍一生作戰五十多次,沒受過一點傷。其次井伊直政也很不錯,關元合戰中他領導的赤備(武田被德川滅後騎兵被改編為赤備)立下汗馬功勞,世稱「赤夜叉」、「赤鬼井伊」。
後來酒井退隱了,這三個人就被稱為德川三雄。從理論上來說,酒井應該是德川的軍師級別人物。本多和神原則是統帥級別人物,而赤鬼井伊則是騎兵先鋒。
最後說說德川十六名將:包括:井伊直政、植村家政、大久保忠世、大久保忠佐、酒井忠次、榊原康政、高木清秀、鳥居元忠、鳥居元信、內藤正成、服部正重、平岩親吉、本多忠勝、松平康忠、米津藤藏、渡邊守綱
其中鳥居元忠在太閣後期二條城的抵抗深深地震撼了我……明知必死還是頑抗到底……日本武士道,堪比春秋戰國時的「士為知己者死」吧……

⑸ 赤鬼新星井伊直政,死源是和真田昌幸打的

不是,井伊直政是關原之戰的時候打仗受傷,後面破傷風死的。
歷史上這人非常容易沖動,我記得好像關原之戰的時候西軍打敗了要撤退,他去猛追,結果後友軍脫節了,被西軍的人用鐵炮(當時的火槍))一槍打下馬了。
後來就得了破傷風,那時候青黴素還沒發明,得了破傷風基本等於判死刑了。

⑹ 德川三傑的井伊直政簡介:


井伊直政戰國中後期之名將,德川四天王之一、德川三傑之一。軍裝統一為紅色的軍兵被稱為「赤夜叉」、「赤鬼井伊」;永祿四年(1561)二月十九日出生於遠江井伊谷城,今川家臣井伊直親長男,母親為奧山親朝之女,幼名虎松,通稱萬千代。早起過著逃亡的生活。到1575年受到德川家康的賞識,侍奉德川家,長於軍事謀略,在合戰中經常擔任先鋒,在關原合戰中追擊島津軍、殺死島津豐久。

⑺ 日本戰國七鬼叫什麼

本多重次——鬼作左
波多野宗高——丹波鬼赤井直正——丹波的赤鬼
島津義弘——鬼石曼子
稻井教業——青鬼
島左近——鬼勝猛
服部半藏——鬼之半藏
鬼小島彌太郎——鬼小島
井伊直政——井伊的赤鬼
馬場信房——不死的鬼美濃
片倉重長——惡鬼
森長可——鬼武藏
十河一存——鬼十河
小幡虎盛——鬼虎
新納忠元——鬼武藏
真壁氏干——鬼真壁
佐久間盛政——鬼玄蕃
佐竹義重——鬼義重

這是稱號里帶鬼的戰國武將```不知道有沒有你想要的```

⑻ 德川家康晚年與井伊直政和本多忠勝的關系。井伊直政死後家康的反應最好是書上的

什麼意思撒,我沒有理解啊,家康的晚年的時候本多早就不幹了,退伍了,繼承人是本多忠朝。書中對這個所謂的戰國最強沒有太多的描寫,家康自己也知道忠勝在自己手下是屈才,「家康最不配得到的東西,就是本多忠勝!」------武田信玄。所以家康對本多真的很好的,與井伊直政的話沒有對本多好,即使井伊直政有「赤夜叉」「赤鬼井伊」的名號但還是不如本多的戰國最強,在小田原征戰中代替本多當前鋒,關原和戰也是擔任先鋒,而和戰結束後只是當上了一個佐和山城城主領地才18萬石。而且井伊直政經常負傷,關原和戰是追殺島津隊是被射傷墜馬,和本多的無傷之將沒法比啊,他主要不是跟家康一起打仗,而是輔佐家康的第四個兒子松平忠吉而已,死的時候也是因為追殺島津的時候的槍傷復發才死的,但他的俸祿是家康家臣中最多的(12萬石)死於佐和山城享年42歲,不過他比本多聰明就是了,但他很遭三河武將嫉妒,尤其是榊原康政,因為井伊不是三河人,而且很受家康信任(但沒有本多受信任),所以很遭榊原康政,酒井忠次等人的嫉妒,提起家康的武將想的就是忠勝,提起家康的文將想的就是正信了,但井伊兩者兼備,被秀吉成為「三河之好漢」 我不知道井伊死了以後家康的反映,因為沒有,我知道到酒井忠次失明了後家康一直在幫酒井忠次找醫生。望採納,謝謝。

⑼ 井伊直政的人物生平

井伊氏為遠江國的名門豪族,以橘花作為家紋,家本源自藤原氏(藤原北家,房前家系),原為三國姓(繼體天皇後裔)。平安時代(1032年),藤原共保移居井伊谷,改苗字為「井伊」,即井伊氏第一代當主。南北朝時代(1337年),井伊道政協助宗良親王(道政之女為宗良親王正室,尹良親王之母)作為南朝一方舉兵,被北朝方的今川氏(駿河守護)於三方原擊敗。
戰國時代,1505年,第20代當主井伊直平成為曳馬城(後來的濱松城)城主。1513年,今川氏發動遠江侵攻,大敗斯波、井伊、大河內聯軍,奪取三岳城,井伊氏被迫臣從。但是,由於井伊氏仍擁有井伊谷城6萬石,曳馬城6萬石,共計12萬石的領地,勢力可與大名相媲美,所以今川氏並不信任井伊氏。
1544年,直平決定由幼孫直親作為嫡孫直盛之養子成為第23代繼承人。但是由於家老小野和泉守心中不服,便向今川氏進讒言誣陷井伊家意欲造反。從那時起,井伊家開始風雨飄搖:1544年,9歲的直親逃往信濃,11年後才回歸;直平的次子直滿、三子直義被叫到駿府,以謀反罪秘密處決;為了挽回今川家的信任,嫡子直宗(21代)戰死在三河國田原城下,嫡孫直盛(22代)與今川義元一同戰死在1560年的桶狹間……
直親在逃亡信濃期間與親戚之女奧山氏結婚,1555年二人回歸井伊谷城。1560年,直親繼任家督。1561年,直親長子虎松誕生,井伊家找回了短暫的喜悅。但義元死後爆發「遠州錯亂」,小野但馬進讒言誣陷直親與松平元康(即後來的德川家康)勾結謀反,於是今川氏真令朝比奈泰朝處死直親,並追殺其幼子虎松。井伊一族都由此被牽連,幸有直盛之妻的兄長新野親矩對其援護,才勉強支撐。 1563年,為奪取濱松城領導權,飯尾連龍之妻田鶴夫人毒殺井伊家主直平,至此,井伊家除了嬰兒虎松與一位已出家的叔父以外的男性全部死去,幾近滅族。為躲避氏真的追殺令,虎松作為井伊家唯一存活之男子,從兩歲起便被乳娘和少數親人守護著,過上了顛沛流離的逃亡生活,頻繁地更換藏身之處。
1564年,虎松的養父新野親矩戰死,井伊家失去了最後的靠山。1565年,直盛的女兒、直親的義妹次郎法師回到井伊家,改名井伊直虎,以直親正室的身份(二人本有婚約,未婚但有名分)代替其繼續擔任第23代家督,並認領虎松為義子。 1569年,虎松被送到到三河國的鳳來寺,在寺廟中由珠源和尚撫養。後來,生母改嫁今川家臣松下清景,虎松也由此改名為松下虎松,成為了松下家的養子,也因此失去了井伊氏繼承人的資格。

隨著三河國主德川家康發起的三河獨立與遠江侵攻,被今川迫害至深的井伊氏倒向德川軍門。
1575年,井伊眾密議決定將虎松的未來託付給德川家康,於是促成了二人的會面。2月15日,家康在濱松城獵鷹,14歲的虎松前來拜謁他,請求成為德川家臣。虎松雖然年幼,但容貌美麗,言動凜然,家康當即點頭應允,從此虎松便成為了家康的近侍。
家康允許虎松恢復舊姓井伊,並以自己的幼名「竹千代」,賜名「萬千代」,從此通稱井伊萬千代。同時家康還處死了讒言陷害井伊氏的小野道好等人,為井伊滿門報仇,並讓萬千代重新成為井伊家的繼承人,重獲父祖所有的井伊谷城。家康還安排在平定遠江錯亂中的井伊氏功臣——近藤秀用、鈴木重好、菅沼定治三人(井伊谷三人眾)盡心輔佐萬千代。 1576年,15歲的萬千代第一次上戰場,跟隨家康與武田勝賴作戰,在初陣芝原合戰中,他迅即立功,得到家康的贊賞。
1581年3月22日,家康出陣高天神城之戰,是戰萬千代被家康任為旗本手先鋒,因討取了隱藏在家康房內的忍者們等戰功,立下武名。在高天神城攻略戰包圍網進行時,萬千代又獻策切斷水源,這個提議立刻被家康所採納,同時他又派本多忠勝、神原康政等出兵攻打該城,最後德川家在只有輕微傷亡下落城。萬千代的獻策令家康大為高興,也使井伊萬千代在德川家嶄露頭角,但卻令本多、神原等諸將非常不快。
1582年,武田氏滅亡,東海道一帶基本被平定,只有關東的北條氏政未能把握。自高天神城之戰後,不僅家康,織田信長也對萬千代有不錯的評價,故此,信長於同年4月委派萬千代為外交役使到小田原城與北條氏政談判,並得到氏政的中立答允。
6月,本能寺之變爆發,聽聞信長去世的消息,家康急忙逃離飯盛山,穿越伊賀之時,萬千代又立下功勞,家康之為表示對他的褒美,將一件用孔雀羽毛織成的陣羽織賞賜給他,該陣羽織在新瀉縣三島都與板町的歷史文化博物館中保存。
在平定甲斐時,家康與同樣對甲斐一帶有野心的北條氏政發生沖突,並於若神子與北條勢對陣,史稱天正壬午之亂。為安定北條,家康特以將其女督姬嫁與北條氏直,並由萬千代作為外交役使出使小田原,在婚嫁之餘,也為兩家加強關系。到達小田原城之後,萬千代獲北條氏政接見,由於他對當前政局的精確分析,使氏政大為佩服,同時宣布同盟的聲明。
這次的外交成功,更令德川家內的各人大為震驚,家康故把駿河阿倍群鷹峰共4萬石賜與萬千代,既是作為獎勵,也是為了保護東面的安全。在駿河時,萬千代著力於安定、招攬關東、駿河一帶的浪人,以增強德川家。但德川家內三河本家的人也因此對他有所不快。 1582年,義母直虎去世,萬千代正式元服,取名為「井伊直政」,繼任井伊氏第24任家督。
家康在家中會議中提出要重整武田氏的赤備隊,作為德川家的特別部隊,並對直政說:「萬千代,飯富兵部之赤備隊你認識嗎?如德川家於甲州重招舊臣為新赤備隊,可真令德川家之實力增添不少!」但此話立即令神原康政大為不滿:「剛元服之小僧何能令武田舊臣招至我家之下,並加以約束?小平太(康政)願當此重任,也相信能完成此事,否則會為此悔恨!」正當會議氣氛越發緊張時,首席家老酒井忠次斥責康政道:「投降的人應被照顧,不應強之而行!」這才使之平定。
最後家康委任直政及本多正信招攬武田舊臣歸附,當時直政經家康同意之下發 出的書信、安堵狀及宛行狀共超過40封,比本多正信的30封為多,證明家康對直政的外交才華之認可度非常之高。最後,直政的書信,勸服170位武田舊臣(諸將為二代赤備首領山縣昌景下屬,再之前則下屬於一代首領飯富虎昌)加入德川,最後逐漸組成共4000人、令人聞風喪膽的「井伊赤備隊」,當時直政只有21歲。
因為對飯富兵部十分敬仰,直政也自稱「兵部少輔」。
1583年,直政迎娶家康的養女德川花姬,花姬本姓松平,生父為駿河三枚橋城主松平康親。 1584年2月27日,豐臣秀吉對直政展開懷柔政策,授予其修理大夫的官職。但是,直政卻靠著所率領的赤備隊的武勇而一鳴驚人。
3月爆發小牧長久手之戰爆發,也是初創的「井伊赤備隊」的初陣。4月9日,池田恆興率兵奇行幸襲德川本陣,總大將豐臣秀次、池田恆興及森長可率領別動隊准備突襲,但卻遭到神原康政及德川家康軍反奇襲,直政帶領赤備隊於德川軍的左翼,進為先鋒攻擊池田恆興,加上森長可被康政軍大敗戰死,故之池田軍被家康大軍包圍,在直政的赤備隊的猛攻下,池田隊被殲滅,池田恆興與長子元助被殺,次男池田輝政突圍逃出,三好秀次及堀秀政也敗走,加上本多忠勝的指揮下,秀吉未能救援,只有被迫撤退。得到重大勝利的家康.信雄聯軍乘勝追擊,向正攻打大野城的瀧川一益及九鬼嘉隆進攻,由直政的赤備隊作先鋒,最後迫使兩軍撤退。小牧.長久手之戰,令新生的井伊赤備隊名重一時,也使直政的名聲大為提高,雖然本人看上去還是個少年的模樣,但當先一騎孤身切入敵陣的勇姿,已得到「赤鬼」、「赤夜叉」的稱號,令諸大名聞風喪膽。 1585年,直政成為德川家擁有最多兵士一萬人的侍大將,而與之齊名的本多、神原、酒井則各自擁有五千人的部隊。8月,家康與同盟北條氏一起進攻北信濃和上野,命鳥居元忠為總大將帶領7000人,攻打背叛德川投向上杉氏的真田氏上田城,史稱第一次上田合戰。但鳥居元忠在上田城之戰遭伏兵奇襲而退敗,家康震怒之下在9月時命直政帶5000人北上前往救援,在小諸城跟鳥居元忠會師穩定軍隊。
但直政認為元忠敗得蹊蹺,並沒有直接出軍。他首先刺探消息,了解到真田氏與上杉聯盟已在沼田城聯盟,用同樣的戰略擊敗了元忠與北條氏直,德川家的盟軍北條已被擊敗擅自退兵,因為真田氏秘密地叫來了援軍上杉。直政在分析利弊下認為己方孤軍與聯軍纏斗毫無價值,9月28日直接下令(沒有通報家康)大久保忠世守備小諸城,主力軍則撤回本陣。結果是:德川軍沒跟聯軍發生任何交戰。
隨即發生石川數正(與酒井忠次並列為首席家老)出奔事件,使德川家實力大受打擊,家康於是全面停止北信攻略。事後家康並沒有責怪直政擅自撤軍,反而十分認同對他回師保存德川實力的判斷。並加封他井伊谷城6萬石予以嘉獎。
1586年,直政在生母周年忌日造訪龍潭寺,被賜予「清涼泰安」的法名。這一年,家康將本城從岡崎轉移到駿河,直政也隨之入住駿府。 1596年,豐臣與德川停戰和談,秀吉與家康正式交換人質:家康把次男於義丸(即結城秀康)送予秀吉為養子,而秀吉則把其妹朝日姬嫁與家康,另外把母親大政所送到岡崎城作人質。對於是否如約還是保持與北條氏的盟,家康仍然有些猶豫不決,直政為此向家康分析利害,說服張家康上洛暫時臣從於秀吉,最後家康終於上洛表示臣從,而大政所也正式到達岡崎。
大政所在岡崎遇襲,為直政所救,秀吉得知後,命直政隨家康於1586年上洛。秀吉對直政給予母親的招待及幫助表示感謝,並高度評價了他的武勇與政治。這時秀吉也沒忘記拉攏直政,提出賜姓豐臣,直政以「我本姓藤原,不可改姓豐臣」為由拒絕,秀吉於是將自己的隨身攜帶的佩刀解下贈與他。
1588年4月,聚樂第行幸之時,就任侍從,並正式升列為獨立大名(豐臣直屬大名,同時也是德川家臣)。聚樂第行幸中,秀吉加封德川家以酒井忠次為首的諸位大將的官職,但只有直政被允許升殿面見天皇,並且成為獨立大名(本多、神原成為大名是在德川轉封關東之時),雖為外樣,卻也是德川家最高格的重臣。另外在同期加封的侍從中,他人均被賜姓豐臣(如池田輝政、細川忠興),唯有直政是藤原姓(關於批准他就任尊貴之人才可擔當的侍從一職的貴重史料《公家成》仍被保存,其中記載為「井侍從藤原直政」之名)。
豐臣政權對於授予直政居於德川眾臣之首的官位一事,給出的理由有:其一,直政實為德川氏一門(女婿)、親族(與家康正室築山殿有血緣關系);其二,直政出身高貴,井伊氏(稱藤原氏)與德川氏(稱清和源氏)家格對等。家康本人考慮到直政的外交能力,也同意豐臣授予直政最高的地位。
離開京城後,秀吉再次請直政到大阪一聚,同時會見大政所。但在茶室時,直政面見已出奔(背離德川家投奔豐臣家)的石川數正。當秀吉到來時,直政向秀吉說:「背離從先祖開始一直侍奉之主君的膽小人物(數正),直政不願與他同座。雖是殿下之下屬,然而直政為與此人同肩相靠,感到羞辱!」,秀吉聽到後,使當場稱贊直政為「德川家的好漢」。 1590年4月,秀吉發出全國大名動員令,二十萬大軍直指小田原城,德川家康也從征,由於本多忠勝率領別動隊轉攻其他要城,故德川本陣由誰出任先鋒,成了大問題,正當所有認為是神原康政時,家康卻決定由井伊直政出任先鋒,令一眾家臣驚訝。當直政被任為先鋒時,直政則向家康建議趁機殺死秀吉:「現今秀吉周圍之兵不多,是討取的最佳時機。」但家康不言一語,故直政只好說:「如此,直政一定擔當好先鋒。」
開戰後,直政率兵攻破北條氏的箱根防衛線,並成功突入內陣,秀吉知悉後大喜,並立即頒發感狀予直政,由於防線已被突破,小田原立即被包圍,但未能立即突入,直政因此向筱曲輪發動夜襲,與守將山角定勝激戰,並斬取首級四百,雖然山角死守,但由於小田原城已被直政的赤備隊突破,加上北條氏照及松田憲秀的寑返,最終小田原城被攻陷,戰後,秀吉稱贊直政的功勞,指出此乃「攻入之首功也!」。
此戰中,直政所率的部隊作為20萬軍中唯一一支突入小田原城內的部隊,井伊赤備從此盛名轟動天下。
1590年,小田原城攻陷後,直政受封上野國箕輪城十二萬石,是德川所有家臣中最多的。德川家唯一超過10萬石的僅有直政、本多忠勝、神原康政三人而已。直政的箕輪城與康政的上野國館林城分別為德川對應真田、上杉的對策。 1591年,北奧州的南部家臣九戶政實反叛,爆發「九戶政實之亂」,秀吉迅即派蒲生氏鄉及淺野長政等出兵討平。直政奉命陪同氏鄉一同出兵,事後秀吉對直政的協力表示贊賞。
1598年,直政奉家康之命廢止箕輪城,在南邊的和田處建設高崎城(現代高崎市的前身)。但直政因為政治事務十分繁忙,很少能回到高崎城去休息。
直政平時奔走於大阪城與名護屋城之間,與「反石田派」的諸將領進行外交博弈,並最終達成雙贏。直政與諸將領進行交涉的文書至今仍有很多存世,特別是1598年12月25日開始直政與黑田孝高、黑田長政父子的多次通信,被後世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認為其為黑田父子加入親德川派做出了很大的推動。
秀吉死後,三成與家康的對立日益加深,當家康只帶幾個兵衛上京時,直政一直隨行保護。
1600年,關原合戰爆發前夕,在直政的外交攻略之下,京極高次、竹中重門、加藤貞泰、稻葉貞通、關一政、相良賴房、犬童賴兄等人相繼應允倒戈加入東軍。 1600年9月15日上午8時,由德川家康帶領的東軍和石田三成組織的西軍於關原布陣完成,正式開戰。
由於當日大霧,東軍先鋒福島正則得到了西軍各陣情形的報告,正在原地僵持。直政(身份是軍監,本來不是來打仗的)與家康四子松平忠吉共同前進,經過福島隊面前,被正則的侍大將可兒才藏阻住。才藏說道:「今天的先鋒是我家主公,戰前誰也別想過我面前!」
直政回答:「這位是家康公的四子忠吉殿下。本日是他的初陣,想要去前方探知敵情,在下也只是奉公行事,前來陪同而已。」才藏給忠吉的名字鎮住,不得不讓開道路。一隊人來到陣前,直政忽然下令向宇喜多隊開槍射擊,搶先於福島隊前挑起戰端,使戰爭正式引爆,史稱「關原一番槍事件」。天下之分的大戰,竟是由德川家打響了第一槍,擔心功勞被搶的正則又驚又怒,不得不奮力開戰,連忙下令全軍進擊。福島、宇喜多兩軍終於陷入激戰。
由於小早川秀秋在家康的威嚇下寑返,使得當時正處於上風的西軍,頓時變成逆勢。下午一時,西軍迅即潰散,石田、小西、宇喜多諸隊先後逃逸。直政、忠吉與及本多忠勝乘機追擊准備逃避的島津義弘隊。家康為免危險,想下令忠吉回陣,但直政派使者向家康說:「武家之子,以光榮的死於合戰為榮,主公不必阻止!」最後家康因此未有堅持。義弘素有「西國第一強將」之稱,實力強橫,但他要面對忠勝持續狙擊、直政迎面攔截,結果是雙方均傷亡慘重:義弘之侄島津豐久與軍師長壽院盛淳皆俱戰死,直政右肩中槍落馬(也有說是傷在左肩/大腿/手腕的),忠吉也被擊傷。這一場惡戰之後,義弘率領少數殘兵成功脫逃。
直政在此戰中傷得很重,雖然家臣力勸,但他堅持繼續進擊,但島津已突破戰場,直政回到本陣參加攻打立花的軍議,其間與鍋島勝茂會面,勝茂稱直政的軍略、氣勢、容儀讓他嘆為觀止,給予直政極高的評價。 直政不顧關原之戰中的重傷,將所有精力投放在戰後和平事業及鞏固江戶幕府穩定的政治事務上。
其中第一件事就是協調西軍總大將毛利輝元與家康的講和。發誓從今全面效忠家康的輝元,在直政的斡旋下,尤其是周防/長門二國之事讓他安心,於是對直政表示了強烈的感謝,並書信說希望直政日後也能為自己指明方向。
因為曾在小牧長久手之戰中有過交涉,在取樂第行幸同任侍從以上官職,在升殿儀式中也一同列席的緣分,直政與長宗我部元親的交情也十分深厚,所以對他的兒子也非常關照,在長宗我部盛親對自己參與西軍之事的謝罪儀式中擔任仲裁。後來,盛親因聽取家臣讒言殺害兄長而被沒收領地的時候,直政還派了部下去土佐援助他。
另外,直政擔任了德川氏與島津氏和平交涉的仲裁(直政在這次交涉的過程中途就去世 了,後來由本多正信接過了他的未竟事業),在他的努力下,義弘保住了性命,直政顯示出他出類拔萃的政治覺悟與外交手段。
還有,直政還為真田昌幸與其次子真田幸村的生存而極力求情,這大概是因為他接受了昌幸長子真田信之的懇求,而直政認為信之為人俠義,將來必會對德川誓死效忠的緣故吧。
最後,那個時候,家康召集了自己的6位重臣,問他們關於德川氏繼承人決定問題,直政推舉的是自己的女婿四公子松平忠吉,但是大家都知道結果家康最終選擇了三公子德川秀忠,直政則因功受賞佐和山領地18萬石,轉封近江國。
一般傾向於認為,兩位公子能力相近,但既然選擇秀忠,年輕且權重的直政就必須退出德川政治中心,於秀忠派而言威脅過大,所以轉封近江。但從另一個角度看,近江是一塊戰略要地,既可以抑制西國,非常時期還可以保護皇室,果然後來井伊家成為皇家近衛,這也是家康器重直政的表現之一吧。 直政的的新領——近江國佐和山城是西軍核心人物石田三成的故居,所以起初他並不十分接受,向家康說自己還是想回上野國高崎城,但家康執意要他接受封賞,只能無奈接受。他曾構思過在附近建築一座新城,但因為戰後他一直忙於和平斡旋事業,曾經設想的彥根城建設計劃也被擱置。
1602年,長年奉公導致的過勞(據《井家美談》記載,直政在1600年的關原合戰之前就已積勞成疾,8月8日還曾重病一場,喝了葯才上的關原;而在真實書信文件與史料《黑田家書》中,有直政給家臣的書信中「因為病情惡化」的記錄。多數日本歷史學者認為直政是死於過勞而不是受傷),加之關原合戰中重傷未愈,戰後也片刻不停地為和平交涉奔波,終於引起了破傷風而病倒。
1602年農歷2月1日(3月24日),直政知道自己將死,為不能再回到家鄉井伊谷感到非常遺憾,只得遺言在近江修建與井伊谷相同的寺院,並吩咐下屬重建在戰亂中損毀的佐和山城。 但是,在直政亡故之後,當地的民眾傳出了「這是三成的亡靈在作祟」的謠言,並且越傳越廣,最後傳到了家康的耳中,於是家康一聲令下把以佐和山城為首的有關三成的所有東西全部毀去。後來直政的兒子開始著手建造彥根城,其所在地即後來的彥根藩,到明治時代一直非常繁榮。
直政的遺體被送往流經佐和山城下的芹川中的沙洲,在以嫡子直勝為首的眾多家臣的注視中火化。「孤高的赤鬼」直到最終依然是孤身一人從戰亂中飛馳而去。他的骨灰一分為二,各自葬在彥根的清涼寺與井伊谷的龍潭寺。
生於戰國亂世之中,戎馬一生的井伊直政亦隨著這個時代的終結而逝去,據說,臨終的直政將位列家臣之首的木俁守勝喚到枕邊交代後事,說道:「井伊家永遠不可以忘卻德川殿下的恩情。世世代代的繼承人都必須盡心盡力,用無以復加的忠誠來侍奉德川家族」。
1603年,德川家康就任征夷大將軍,此後是近三百年的太平盛世。
曾在戰國亂世中掙扎求存的井伊氏,從幾近滅亡的古老家族到德川麾下的外樣大名,至此正式升任為江戶幕府的譜代大名,之後有七世當主曾任幕府大老。井伊氏作為江戶時代最顯赫之政治世家的歷史,隨著直政的逝去而開始。

⑽ 求日本戰國時期著名武將的綽號

鬼之平八(忠勝大人的幼名:平八郎,之前還有個小名:蝸之助):本多忠勝(德川四天王之一)。鬼柴田、破竹柴田:柴田勝家。鬼作左:本多重次。上野黃斑(上州黃斑):長野業正。槍之半藏:渡邊守綱(德川四天王之一)。赤鬼井伊(烏龜大人收編的武田家赤備就歸他管,你也懂了):井伊直政(德川四天王之一)。劍聖:足利義輝(將軍大人!惡魔獵手在哪裡...)

閱讀全文

與創造赤鬼井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