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隋朝重要發明

隋朝重要發明

發布時間:2021-07-20 15:18:04

㈠ 中國隋朝至宋朝歷史上的重大發明

活字印刷、馬蹄鐵、銅炮、早期火槍、羅盤、雕版印刷、曲轅犁、水車、筒車、製造火葯的方法......

㈡ 中國古代隋朝至北宋領先世界的發明

①造紙術
唐宋時期,造紙工匠被俘,造紙術被傳入阿拉伯。(歐洲和北非)
②印刷術
A唐,中國出現雕版印刷。
B.宋代,雕版印刷黃金時期,彩色套印技術。
C.北宋,畢升發明膠泥活字印刷。
③火葯:
A.唐末,火葯開始用於軍事。
B.宋代,火葯武器有突火槍、火箭、火炮。(軍事上廣泛使用火葯)
④指南針
北宋,指南針應用於航海。

影響:
A.造紙術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促進歐洲文化的發展。
B.火葯傳入歐洲,推動火葯武器的發展,靠冷兵器的騎士階層日益衰落。
C.指南針,促進了航海,迎來了地理大發現。
D.印刷時,推動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
四大發明對歐洲由封建主義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起了重要作用,推動歐洲率先邁入近代社會。

四大發明的外傳及其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
4世紀起,造紙術傳到朝鮮和日本,8世紀經阿拉伯傳到非洲與歐洲。12世紀末和13世紀初指南針由海路傳入阿拉伯,然後傳入歐洲;元朝時,火葯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中國印刷術由波斯傳到西方。14世紀歐洲出現木版雕印的印刷品。1450年前後,德意志出現受中國活字印刷影響的金屬活字印刷書籍。
1、紙的廣泛使用,使得信息的記錄、傳播和繼承,有了革命性的進步,打開了歐洲「知識普及」的道路。
2、指南針應用於方向測定,對於軍事實踐和經濟生活有著重要作用,尤其是對於航海事業的發展意義特別重大。如為明代航海家鄭和遠航東非等地提供了條件、為哥倫布發現美洲的航行和麥哲倫的環球航行提供了技術保障。
3、火葯推動軍事從冷兵器時代進入熱兵器時代,促成了西歐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
4、印刷術為歐洲走出中世紀以及文藝復興運動的出現准備了條件。
中國的四大發明極大地推動了歐洲邁向近代社會的進程,推動了人類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㈢ 隋朝時期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李春設計和主持建造的趙州橋,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比歐洲早700多年。[
劉焯制定的《皇極歷》,是當時最先進的歷法。隋朝時期發明世界最早的整體雕版印刷。
大興城的修建不僅是中國古代城市建設規劃高超水平的標志,也是當時國家的經濟實力和科技水平的綜合體現。大興城乃當時的「世界第一城」。
等間距二次內插公式的發明,後發展出不等間距二次內插法。
隋朝史書記載了最早糖尿病患者尿甜的現象,比誤認為最先發現尿甜的ThomasWillis約早千餘年。
造出了各種彩色紙張。
《諸病源侯論》的編撰,總結了魏晉以來的醫療實踐經驗,對中醫「病因學和「證侯學」進行了精細准確的描述,成為中國第一部病因證候學專著。
現今可考的最早的韻書《切韻》由陸法言執筆編寫完成。
請採納

㈣ 隋唐時期取得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1、隋朝修建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

2、隋唐時期我國已發明了雕版印刷術,晚唐印刷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的最早標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3、唐朝葯王孫思邈著《千金方》,記載了800多種葯物和5300多個醫方;

4、唐代僧一行第一次實測出子午線的長度,他是世界上用科學方法實測地球子午線長度的第一人;並且僧一行首次發現恆星移動現象,比歐洲早1000多年;

5、唐政府組織編寫的葯典《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正式頒布的葯物學專著;

(4)隋朝重要發明擴展閱讀:

1、趙州橋又稱安濟橋,坐落在河北省趙縣的洨河上,橫跨在37米多寬的河面上,因橋體全部用石料建成,當地稱做「大石橋」。

建於隋朝開皇十一年至開皇十九年(公元591年-599年)之間,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是當今世界上現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單孔敞肩石拱橋。趙州橋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開創了中國橋梁建造的嶄新局面。

2、《千金要方》總結了唐代以前醫學成就,書中首篇所列的《大醫精誠》、《大醫習業》,是中醫學倫理學的基礎;其婦、兒科專卷的論述,奠定了宋代婦、兒科獨立的基礎;其治內科病提倡以"五臟六腑為綱,寒熱虛實為目"。

並開創了臟腑分類方劑的先河;其中將飛屍鬼疰(類似肺結核病)歸入肺臟證治,提出霍亂因飲食而起,以及對附骨疽(骨關節結核)好發部位的描述、消渴(糖尿病)與癰疽關系的記載,均顯示了相當高的認識水平;針灸孔穴主治的論述。

為針灸治療提供了准繩,阿是穴的選用、「同身寸」的提倡,對針灸取穴的准確性頗有幫助。因此,《千金要方》素為後世醫學家所重視。《千金要方》還流傳至國外,產生了一定影響。

3、7世紀中葉,由於國家的統一,唐朝的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更由於在這以前西北少數民族的內遷,初唐交通和貿易的發達,西域和印度文化不斷輸入,使唐代的葯品數目和種類不斷增加,豐富了我國葯物學的內容。

而當時醫家奉為治病指南的《本草經集注》由於陶氏編著時存在的種種不足以及梁後一百多年來傳抄改移所出現的錯誤,己不適應當時形勢的需要。因此有必要把葯物知識加以總結和整理,唐朝政府遂下令修撰新的本草著作。

㈤ 隋朝的科技人物、發明創造、歷史價值

1、隋朝著名工匠李春設計主持建造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至今已有1300年的歷史,被譽為「 天下之雄勝」。歐洲 1000年後才建有類似的橋。
歷史價值:推進了我國橋梁技術的發展,在現代橋梁建造中依然應用趙州橋設計原理和修建技術。

2、雕版印刷術出現於 隋朝,唐朝中葉在全國推行。
•1,有利於降低成書的勞動強度;

•2,有利於大大提高成書的速度;

•3,由於其成書產量高,有利於文化的普及和傳播;

•4,有利於減少抄書時出現的差錯。

•總之:它對人類文明的傳播和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它是中華民族對世界的重要貢獻。
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有確切時間記載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後期印製的《金剛經》,現存於倫敦大英博物館,國內現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晚唐印刷的《陀羅尼經》。印刷術對世界文化的重要作用是推動了世界文化的發展。


3、隋唐時期著名的醫學家是孫思貌,他撰寫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兩部醫學名著,被後世稱為 葯聖 。
千金要方》在食療、養生、養老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孫氏能壽逾百歲高齡,就是他在積極倡導這些方面的理論與其自身實踐相結合的效果。 孫思邈的輝煌成就,生前就受到了人們的崇敬。人稱「葯王」,「真人」,「葯聖」,隋、唐兩代都很器重他,知名人士亦多對他以禮事之。他去世後,人們在其故居的鑒山畔,虞誠奉祀。喬世寧序中雲:「鑒山香火,於關中為盛,雖華岳吳鎮弗逮焉。」孫思邈在日本也享有盛譽,尤其是日本名醫丹波康賴和小島尚質等對他十分崇拜。

4、敦煌莫高窟
敦煌石窟壁畫中的人物畫、山水畫、動物畫、裝飾圖案畫都有千年歷史,自成體系,數量眾多的特點,都可成為獨立的人物畫史、山水畫史、動物畫史、裝飾圖案畫史。特別是保存了中國宋代以前即10世紀以前如此豐富的人物畫、山水畫、動物畫、裝飾圖案的實例,這是世界各國博物館藏品所未見的。
敦煌作為中西交通的樞紐,在壁畫上不僅留下了商旅交往的活動情景,還留下了寶貴的交通工具的形象資料。他們有牛、馬、駝、騾、驢、象、舟、船、車、轎、輿、輦等。常用的交通工具車輛類型各異,牛車有「通幰牛車」、「偏幰牛車」、敞棚牛車,馬車有駟車、駱車,還有駱駝車、童車、獨輪車等,特別是保存了中國為世界交通工具做出獨有貢獻的獨輪車、馬套挽具(胸帶挽具和肩套挽具)、馬蹬、馬蹄釘掌等珍貴的圖像數據。

5、京杭大運河--楊廣
隋王朝在天下統一後即做出了貫通南北運河的決定,其動機已超越了服務軍事行動的目的,因為此時天下已統一。隋開運河有經濟方面的動機。中國古代很長時期內,經濟重心一直在黃河流域,北方的經濟比南方進步。但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發生了深刻變化。400多年的混亂使北方經濟受到嚴重的沖擊,與此相比,南方經濟獲得迅猛發展,成為全國經濟重心。隋統一全國後,格外重視這個地區,但隋定都長安,其政治中心不能伴隨經濟重心的發展變化南移。因此,國家需要加強對南方的管理,長安需要與富庶經濟區聯系,需要南方糧食物資供應北方,不論是中央朝廷還是官僚貴族或是北方邊境。同時,長時期的分裂阻斷社會南北經濟的交流,而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經濟的發展到這一時期已迫切要求南北經濟加強聯系。

㈥ 隋朝時期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1)唐朝初年,發明了雕版印刷。868年印製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標有確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2)唐朝中期的書籍里,記載了製造火葯的方法。唐末,火葯開始用於軍事上。 (3)隋朝劉焯制定的《皇極歷》,是當時最先進的歷法。(3)唐朝僧一行實測子午線,在當時世界上是第一次,他還是世界上第一個發現恆星移動現象的科學家。(6)唐高宗時,政府組織編寫《唐本草》,這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編定頒布的葯典,比歐洲早800多年。(7)隋朝李春設計、主持營建的趙州橋,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橋。

㈦ 隋代在中國歷史上有哪些重要貢獻

第一,隋朝結束了自西晉(316年滅亡)短暫統一之後兩百七十多年以來的分裂局面。隋文帝先代北周,其後南下滅陳,實現了中國的又一次大一統。
第二,隋朝所創制的很多制度,大體上一直被沿用至封建社會末期。如三省六部制,如科舉考試制度。
第三,隋朝開皇之治,國家實力強大。雖然存在時間只有38年,但唐朝就是建立在隋的基礎之上。 隋囤積的糧食到唐初還沒有用完。 說唐承隋制是一點也不過分了,。
第四,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為中國日後的南北交流和經濟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 不僅是隋唐宋時期大運河發揮著重要作用。元代在隋代大運河開鑿基礎上的再次疏通,使得經濟重心南移之後,南方的糧食,物品等直運京師北方等地發揮著重要作用。一直對明清政府的穩定統治發揮重要作用。

㈧ 在隋唐時期的四大發明

在中國歷史上,隋唐時期是中古時期,從時間上看它承前而啟後,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當然這一時期又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最為繁盛的時期之一,尤其是唐朝,它所擁有先進的政治體制、繁榮的經濟、發達的文化,不僅在中國歷史上而且在人類文明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所以至今人們仍然會發出這樣的慨嘆:「夢回唐朝」,這不僅表明了人們對過去的追憶,更多的是對唐朝的嚮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唐朝成為中國的代名詞,比如美國的洛杉磯就有「唐人街」,人們常常把中式的衣服稱為唐裝。當然從學術研究的角度,人們往往習慣於把隋唐連稱,稱之為「隋唐時期」。之所以有這樣的稱謂,原因不僅在於隋唐兩朝在時間上前後相連,更主要的是兩朝在政治制度、社會文化等等方面有著很多的相同之處。
隋朝在整個中國歷史上存在的時間較短,只經歷了兩個皇帝,37年,這樣的時間比之唐朝280多年的輝煌歷史,總讓人們的感到隋朝的地位遠不如唐朝。但實際上,隋朝結束了魏晉以來長達300多年的分裂局面,開創了自秦漢以後的又一大統一的局面,為唐朝的繁榮奠定了基礎;同時它創立的三省六部制、科舉制度等等都對中國的政治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大運河的開挖也為南北的溝通與經濟繁榮。

㈨ 隋唐時期的科技發明

1.隋朝著名天文學家劉焯

他制定了當時最先進的歷法《皇極歷》

2.唐朝著名天文學家僧一行

①測量子午線長度(世界第一次)
僧一行取得的這一成就,在科技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僧一行還編訂出當時最精密歷法《大衍歷》。

②《大衍歷》

比以往歷法更精密,對後世影響很大。
1.貞觀時,辦分科醫學校

唐太宗時,政府開辦分科較細的醫學校,比西方早200年。

唐高宗時,政府組織人編寫了醫葯書籍《唐本草》。

2.《唐本草》(世界之最)

書中收集了800多種葯物,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編定並頒布的葯典,比歐洲早800多年
3.葯王孫思邈暑有《千金方》(唐朝)

隋唐時期曲轅犁的發明
(1)曲轅犁的發明和結構特點:唐代學者陸龜蒙,記錄了已經在長江下游出現的曲轅犁(又名江東犁)。曲轅犁將舊犁的直轅、長轅改為曲轅。犁架也變小,更加輕便靈活。曲轅犁還增設了犁評、犁媻、犁策,既便於調節翻耕深淺,起畝作壟,又節省勞力,提高耕作速度。曲轅犁的發明,是繼漢代犁耕發展之後農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它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傳統步犁的基本定型。
(2)曲轅犁與前代犁相比有三個優點:一是曲轅和犁媻的出現,淘汰了犁衡(肩軛),不僅減輕了自身重量,而且克服了直轅犁「回轉相妨」的缺點;二是犁評、犁梢(shao)的出現,使得入土的深淺、起土的寬窄,更加隨心所欲。三是犁底修長,犁梢手控,使得耕作時平穩、深淺一致,利於水田使用。
三省六部制、科舉制度等等都對中國的政治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大運河的開挖也為南北的溝通與經濟繁榮。
《金剛金》印刷技術得到提高

閱讀全文

與隋朝重要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