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網路交換機的發明者是誰
你好,這個不是哪個發明的,是貝爾公司發明的
詳細介紹
1938年發明了縱橫制(cross bar)交換機才部分解決了上述問題,相對於步進制交換機,它有兩方面重要改進:1.利用繼電器控制的壓接觸接線陣列代替大幅度動作的步進接線器,從而減少了磨損和雜音,提高了可靠性和接續速度;2.由直接控制過渡到間接控制方式,這樣用戶的撥號脈沖不在直接控制接線器動作,而先由記發器接收,存儲,然後通過標志器驅動接線器,以完成用戶間接續。這種間接控制方式將控制部分與話路部分分開,提高了靈活性和控制效率,加快了速度。由於縱橫制交換機具有一系列優點,因而它在電話交換發展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直到現在,世界上相當多的國家和我國少數地區的公用電話通信網仍在使用縱橫交換機
❷ 蒸汽機的真正發明者是誰
大家知道,蒸汽機是人類用自己的智慧創造出來的第一種動力機。它的誕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它是人類長期勞動實踐的產物,是人類社會進入機械化時代的開端。可是,蒸氣機的真正發明者究竟是誰呢?我們說,蒸氣機的真正發明者應該是英國的瓦特。
瓦特是英國一位造船工人的兒子,他從小就喜歡動腦子研究問題。有一天,瓦特正在爐旁燒水,當水沸騰的時候,蒸汽把壺蓋頂起來,把壺提下來,壺蓋就落下去了,再把壺放回爐子上,壺蓋又被頂了起來。這一上一下,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他想:「如果把壺里的水增加幾千倍、幾萬倍,力量一定是很大的……」他的這個想法十分可貴,為他後來發明蒸氣機,打下了思想基礎。20歲時,瓦特在蘇格蘭的格拉斯哥城的一所大學里當修理工,為了進一步研究蒸汽機,他自學了義大利文和德文,學習了各種機械製造技術。有一次,瓦特在修理鈕可門大汽機時,發現這台大汽機的同一汽缸既要加熱又要冷卻,從而白白浪費了熱量和時間,瓦特心想:難道就不能消滅這些浪費現象嗎?
1763年5月的一個星期天,瓦特在格拉斯哥的牧場上散步,突然產生了一個奇妙的想法:汽缸中的熱蒸氣在向上推動活塞後,再將它引向另外一個小室進行冷卻,這樣,同一個汽缸不就可以不需要既加熱又冷卻了嗎?
接著,瓦特立即開始著手實驗,他的蒸汽機上安裝了活塞門,同時發明了自己的曲柄裝置,把直線運動變為旋轉運動。這樣,瓦特的蒸汽機終於試製成功了。
❸ 傳呼機是誰發明的
1948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台尋呼機,取名為BellBoy
這個屬於集體智慧結晶。
依據:
尋呼機_網路
流行經典
1948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台尋呼機,取名為BellBoy。如今在其實用意義已經越來越微弱的情況下,尋呼機的收藏還是應當引起人們的重視。
❹ 炸葯大王、飛機之父、無線電之父、電視機發明者分別是誰
炸葯大王是諾貝爾、飛機之父是萊特兄弟、無線電之父是馬可尼、電視機發明者是貝爾德。
1、諾貝爾
1863年10月,諾貝爾獲得炸葯發爆劑的發明專利權。這項發明人們稱之為「諾貝爾引燃器」。1864年,取得硝化甘油炸葯發明的專利權。1865年,他多次實驗,反復鑽研,研製成了固體韌性燃料,並先後在瑞典、英國和美國取得炸葯的專利。
1866年,製造出能吸收比本身多三倍的硝化甘油,並且像粘土一樣軟硬適中的「矽藻土炸葯」,這一產品成為以後諾貝爾國際性工業集團的基石。
(4)熔接機發明人擴展閱讀:
其他科學之父:
經典力學之父——艾薩克·牛頓
艾薩克·牛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國皇家學會會長,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網路全書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光學》。
他在1687年發表的論文《自然定律》里,對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進行了描述。這些描述奠定了此後三個世紀里物理世界的科學觀點,並成為了現代工程學的基礎。
他通過論證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與他的引力理論間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體與天體的運動都遵循著相同的自然定律;為太陽中心說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持,並推動了科學革命。
❺ 無線電發明人叫什麼名字
發明關於誰是無線電台的發明人還存在爭議。
1893年,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在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首次公開展示了無線電通信。在為「費城富蘭克林學院」以及全國電燈協會做的報告中,他描述並演示了無線電通信的基本原理。他所製作的儀器包含電子管發明之前無線電系統的所有基本要素。
古列爾莫·馬可尼(Guglielmo Marconi)擁有通常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無線電技術的專利,英國專利12039號,「電脈沖及信號傳輸技術的改進以及所需設備」。
尼古拉·特斯拉1897年在美國獲得了無線電技術的專利。然而,美國專利局於1904年將其專利權撤銷,轉而授予馬可尼發明無線電的專利。這一舉動可能是受到馬可尼在美國的經濟後盾人物,包括湯瑪斯·愛迪生,安德魯·卡耐基影響的結果。1909年,馬可尼和卡爾·費迪南德·布勞恩(Karl Ferdinand Braun)由於「發明無線電報的貢獻」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43年,在特斯拉去世後不久,美國最高法院重新認定特斯拉的專利有效。這一決定承認他的發明在馬可尼的專利之前就已完成。有些人認為作出這一決定明顯是出於經濟原因。這樣二戰中的美國政府就可以避免付給馬可尼的公司專利使用費。
1898年,馬可尼在英格蘭切爾姆斯福德的霍爾街開辦了世界上首家無線電工廠,僱傭了大約50人。
❻ 無線電的發明家是誰
無線電是誰發明的?在西方公認是;瑪可尼。俄羅斯卻認為是;波波夫,這個問題呢爭論了一個多世紀至今也沒有定論。
1859年3月波波夫出生在俄國烏拉爾一個牧師的家庭里,他從小就對電工技術有一種特別的嗜好12歲那年自己製作了一塊電池還用電鈴把家裡的鍾改裝成鬧鍾。18歲時波波夫考進彼得堡大學物理系不久轉入森林學院學習,這里活躍的學術氛圍使他打下了扎實的基礎,由於家庭貧困波波夫只好半工半讀維持學習並且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1888年波波夫聽到了赫茲發現電磁波的消息後他開始萌生;要讓電磁波飛躍全球的夢想。
1894年35歲的波波夫成功發明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無線電接收機,波波夫對無線電通信的最主要貢獻在於他發現了;天線的作用,他的接收機所使用的導線是世界上的第一根天線。
1895年5月7日波波夫帶著他發明的無線電接收機在彼得堡的俄羅斯物理學會上宣讀論文並且進行演示;結果大獲成功。
1896年3月24日波波夫又進行了一次正式的無線電傳遞幕爾斯電碼的表演,波波夫把接收機安放在物理學會會議大廳內,然後把發射機安裝在森林學院內兩地間隔250米,當他的助手把信號發射出去後波波夫這邊的接收機立即清晰的接到信號,然而波波夫的發明在俄國卻沒有被採用。
1895年波波夫曾經向俄國政府申請1000盧布進行無線電實驗的投資,可是陸軍部長告訴他;我絕不允許把錢浪費在這樣的幻想里。
再說說瑪可尼,1874年他出生在義大利一個農莊主的家庭。1894年赫茲去世,剛滿20歲的瑪可尼在電器雜志上讀到了赫茲的實驗報告。從小就喜歡擺弄線圈電鈴的他一下子就對電磁波發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認為;既然赫茲能在幾米外測出電磁波那麼只要有足夠靈敏的接收機就一定能在更遠的地方接收到電磁波。他在家裡的樓上安裝了發射電波的裝置樓下放置了接收機與電鈴來相接。父親見他不務正業大為不滿,斥責他是不切實際的空想家鄰居們更是對他百般嘲諷。可是他並不氣餒,終於有一天父親正在樓下看報紙忽然聽到一陣鈴聲,接著,兒子歡天喜地的跑下來抱著他大叫;我成功了!父親此時才看到兒子的傑出的才能,開始給瑪可尼經濟支助讓他一心搞實驗。第二年的夏天,瑪可尼又完成了一次非常成功的實驗到了秋天實驗又取得空前的進展。他把發射機放在一座山崗的一側接收機安放在山崗的另一側中間距離2.7公里,當助手發送信號時他守侯著的接收機的電鈴發出了清脆的鈴聲。
可是接下來的實驗需要大量的資金,父親已經沒有能力來供給。於是,瑪可尼向政府尋求援助,但是保守的義大利當局對此不懈於故。不過,英國人對此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很多財團願意支助他。於是,瑪可尼在1896年來到英國。
1901年,瑪可尼在英國建立了一座高聳入雲的發射塔向大西洋彼岸發射信號獲得了成功。1937年瑪可尼逝世義大利有近萬人為他送葬英國所有無線電報和無線電話以及廣播電台停工兩分鍾向他致哀。
1905年,一場關於無線電發明權的訴訟在美國沸沸揚揚。最終,北美巡迴法庭判定;瑪可尼是無線電的發明人。第二年,波波夫因為腦溢血去世,享年47歲。
1909年11月,35歲的瑪可尼榮獲該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盡管瑪可尼在西方的地位已經無可動搖但是俄羅斯人始終認為;波波夫才是第一個發明無線電的人。這個遺案,至今還沒有解決。
實際上關於無線電的發明者別的國家也有不同的看法;英國人把麥克思韋奉為無線電之父,認為他最先指出電磁波的存在。德國人認為;赫茲,才是無線電的開創者,因為他最早發現了電磁波。美國人則認為;德福勒思特是無線電發明者因為他發明了無線電通信器材的心臟——三極體。
究竟是誰發明了無線電通信呢?或許可以這樣認為;無線電的發明是眾 多科學家集體智慧的結晶,他們的功績都是不可磨滅的。
❼ 光纖熔接機是誰發明
只知道第一台保偏熔接機是日本藤倉公司設計生產的,我估計應該是康寧公司做的第一台吧
❽ 復印機是誰發明的
復印機的發明人車士打·卡爾迅(Chester Carlson),原本是一位專利律師,兼職研究員及發明家。他在紐約專利辦公室的工作需要復制大量重要文件。卡爾迅患有arthritis,視復制文件為痛苦及單調的工作。這鼓勵了他在photoconctivity進行實驗,並估計可最簡單地製作復印本。卡爾迅在家中廚房進行electrophotography實驗,1938年為過程技術申請專利。他使用以硫磺掩蓋的鋅片製作出首份影印。 他使用一個復有硫磺的鋅板製造了第一個「影印機」。文字「10-22-38 Astoria」印在一個顯微幻燈片上,這個幻燈片放在硫磺上進行強光照射。幻燈片拿走後,那些文字的鏡像就留在了硫磺上。卡爾遜打算將他的發明出售給一些公司,但是由於這個處理過程還不成熟沒能取得成效。在那個時代,大量的復制工作使用炭紙或者復制機完成,人們對於電子復印機沒有強烈的需求。在1939年到1944年間,卡爾遜被包括IBM和GE在內的20多個公司拒絕,沒有一家認為復印機會有大量的市場需求。 1944年,一個位於俄亥俄州哥倫布市的非盈利組織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與卡爾遜簽訂合同完善他的新工藝。在隨後的五年時間里,這個機構進行了許多試驗以改進電子照相工藝。在1947年Haloid(一個位於紐約的在當時製造銷售相紙的小型組織)接洽Battelle以獲得授權來開發銷售基於這項技術的復印機。 Haloid意識到「電子照相」這個詞過於復雜並且沒有很好的記憶性。在咨詢過俄亥俄州立大學一位經典語言教授之後,Haloid和卡爾遜將這個過程的名字更改為「Xerography」,它由希臘語中的「干寫」一詞派生而來。Haloid決定將新的復印機稱為「施樂」,在1948年施樂成為商標。 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早期,RCA(美國無線電公司)開發了一系列的稱為Electrofax的工藝,使用這種工藝圖像直接在特殊的有復層的紙上生成,使用液體的墨粉進行著色。 應用1949年,施樂公司開發了第一個稱為型號A的靜電圖像復印機。施樂公司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功以至於影印技術被大眾稱為「Xeroxing」,施樂公司積極應對以防止「xerox」成為一個通用商標。「Xerox」在一些字典中作為影印的同義詞出現,這導致施樂公司發出信函和廣告要求他們更改這些條目,並且要求人們不要這樣使用「Xerox」。但是,僅僅在北美地區出現了這種情況。例如,在不列顛群島「影印」遠比「Xeroxing」使用更為普遍,這或許是由於在影印技術開始流行之後來自日本和歐洲製造商的影印機數量遠遠超過施樂公司的產品。在一些語言中使用混合詞彙,如在波蘭語中廣泛地使用kserokopia(「xero」),盡管施樂公司商標的影印機所佔市場份額很小。 隨著技術進步誕生了靜電復印技術,首先在硒鼓上生成一個高對比度的靜電影像,然後一種可熔化的塑料粉末(稱為墨粉)轉送到普通紙上,經過加熱熔化到紙張上,這個過程類似於激光列印機中使用的技術。技術進步帶來了彩色影印和靜電復印藝術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的發展。 一些市面上作為影印機銷售的產品使用噴墨或者膠片轉印技術取代了基於硒鼓的工作過程。
❾ 無線電是誰發明的
無線電是誰發明的?在西方公認是;瑪可尼。俄羅斯卻認為是;波波夫,這個問題呢爭論了一個多世紀至今也沒有定論。
1859年3月波波夫出生在俄國烏拉爾一個牧師的家庭里,他從小就對電工技術有一種特別的嗜好12歲那年自己製作了一塊電池還用電鈴把家裡的鍾改裝成鬧鍾。18歲時波波夫考進彼得堡大學物理系不久轉入森林學院學習,這里活躍的學術氛圍使他打下了扎實的基礎,由於家庭貧困波波夫只好半工半讀維持學習並且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1888年波波夫聽到了赫茲發現電磁波的消息後他開始萌生;要讓電磁波飛躍全球的夢想。
1894年35歲的波波夫成功發明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無線電接收機,波波夫對無線電通信的最主要貢獻在於他發現了;天線的作用,他的接收機所使用的導線是世界上的第一根天線。
1895年5月7日波波夫帶著他發明的無線電接收機在彼得堡的俄羅斯物理學會上宣讀論文並且進行演示;結果大獲成功。
1896年3月24日波波夫又進行了一次正式的無線電傳遞幕爾斯電碼的表演,波波夫把接收機安放在物理學會會議大廳內,然後把發射機安裝在森林學院內兩地間隔250米,當他的助手把信號發射出去後波波夫這邊的接收機立即清晰的接到信號,然而波波夫的發明在俄國卻沒有被採用。
1895年波波夫曾經向俄國政府申請1000盧布進行無線電實驗的投資,可是陸軍部長告訴他;我絕不允許把錢浪費在這樣的幻想里。
再說說瑪可尼,1874年他出生在義大利一個農莊主的家庭。1894年赫茲去世,剛滿20歲的瑪可尼在電器雜志上讀到了赫茲的實驗報告。從小就喜歡擺弄線圈電鈴的他一下子就對電磁波發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認為;既然赫茲能在幾米外測出電磁波那麼只要有足夠靈敏的接收機就一定能在更遠的地方接收到電磁波。他在家裡的樓上安裝了發射電波的裝置樓下放置了接收機與電鈴來相接。父親見他不務正業大為不滿,斥責他是不切實際的空想家鄰居們更是對他百般嘲諷。可是他並不氣餒,終於有一天父親正在樓下看報紙忽然聽到一陣鈴聲,接著,兒子歡天喜地的跑下來抱著他大叫;我成功了!父親此時才看到兒子的傑出的才能,開始給瑪可尼經濟支助讓他一心搞實驗。第二年的夏天,瑪可尼又完成了一次非常成功的實驗到了秋天實驗又取得空前的進展。他把發射機放在一座山崗的一側接收機安放在山崗的另一側中間距離2.7公里,當助手發送信號時他守侯著的接收機的電鈴發出了清脆的鈴聲。
可是接下來的實驗需要大量的資金,父親已經沒有能力來供給。於是,瑪可尼向政府尋求援助,但是保守的義大利當局對此不懈於故。不過,英國人對此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很多財團願意支助他。於是,瑪可尼在1896年來到英國。
1901年,瑪可尼在英國建立了一座高聳入雲的發射塔向大西洋彼岸發射信號獲得了成功。1937年瑪可尼逝世義大利有近萬人為他送葬英國所有無線電報和無線電話以及廣播電台停工兩分鍾向他致哀。
1905年,一場關於無線電發明權的訴訟在美國沸沸揚揚。最終,北美巡迴法庭判定;瑪可尼是無線電的發明人。第二年,波波夫因為腦溢血去世,享年47歲。
1909年11月,35歲的瑪可尼榮獲該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盡管瑪可尼在西方的地位已經無可動搖但是俄羅斯人始終認為;波波夫才是第一個發明無線電的人。這個遺案,至今還沒有解決。
實際上關於無線電的發明者別的國家也有不同的看法;英國人把麥克思韋奉為無線電之父,認為他最先指出電磁波的存在。德國人認為;赫茲,才是無線電的開創者,因為他最早發現了電磁波。美國人則認為;德福勒思特是無線電發明者因為他發明了無線電通信器材的心臟——三極體。
究竟是誰發明了無線電通信呢?或許可以這樣認為;無線電的發明是眾多科學家集體智慧的結晶,他們的功績都是不可磨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