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是誰發明乘法

是誰發明乘法

發布時間:2021-07-20 05:31:54

A. 乘法口決表是誰發明

乘法口訣學習是一款在游戲中體驗學習九九乘法表非常棒的軟體,包含了乘法口訣及乘法算式,具有獨創滑動式朗讀及練習游戲,自選兒童聲或教師聲音,在游戲式體驗中練就乘法達人!

網頁鏈接

B. 乘法口訣是誰發明的

乘法口訣,即九九乘法歌訣,在中國古代早已有之。《管子·輕重》雲:「濾戲作造六峜以迎陰陽,作九九之數以合天道。」《韓詩外傳》雲;「齊桓公設庭宴燎,待人士不至,有以九九見者。」古時的乘法口訣,是自上而下,從「九九八十一」開始,至「一一如一」止,它的順序與後事相反。古人用乘法口訣開始的兩個字「九九」作為此口訣的名稱,所以又稱九九乘法表。
從「一一得一」開始,到「九九八十一」止,而在古代,卻是倒過來,從「九九八十一」起,到「一一如一」止。因為口訣開頭兩個字是「九九」,所以,人們就把它簡稱為「九九」。大約到13、14世紀的時候才倒過來成為我們的九九口訣「一一得一……九九八十一」。
中國使用「九九口訣」的時間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戰國策》等書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見,早在「春秋」、「戰國」的時候,《九九乘法歌訣》就已經開始流行了。
九九表,又稱九九歌、九因歌,是中國古代籌算中進行乘法、除法、開方等運算中的基本計算規則,沿用到今日,已有兩千多年。小學初年級學生、一些學齡兒童都會背誦。不過歐洲直到十三世紀初不知道這種簡單的乘法表。
西方文明古國的希臘和巴比倫,也有發明的乘法表,不過比起九九表繁復些。巴比倫發明的希臘乘法表有一千七百多項,而且不夠完全。由於在十三世紀之前他們計算乘法、除法十分辛苦,所以能夠除一個大數的人,會被人視若數學專家。十三世紀之初,東方的計算方法,通過阿拉伯人傳入歐洲,歐洲人發現了他的方便之處,所以學習這個新方法。當時,用新法乘兩個數這類題目,是當時大學的教材。

C. 九九乘法表是誰發明的

具體誰發明的不詳,產生年代在春秋戰國時期

其內容最早見於《演算法大成》

拓展資料

乘法口訣回

乘法口訣(也答叫「九九歌」)在我國很早就已產生。

最初的九九歌是以「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口訣。

大約公元5~10世紀間,「九九」口訣擴充到「一一如一」。大約在宋朝(公元11、12世紀),九九歌的順序才變成和現代用的一樣,即從「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

元朱世傑著《算學啟蒙》一書所載的45句口訣,已是從「一一」到」九九「,並稱為九數法。現在用的乘法口訣有兩種,一種是45句的,通常稱為小九九;還有一種是81句的,通常稱為大九九。

D. 乘法是哪國人發明的

從小學就開始使用的+、-、×、÷四種法則符號,簡稱四則。使用雖普通,多不知道其由來。
一(減)的符號,是船員使用桶中的水時,為表示當天用水的份量,而以橫線做的記號,藉以表示減少水量,後來減法便以「-」作為減法符號。
船員重新在使用過的桶內加水時,便在原來「-」的記號上加一縱線,所以加法便以「+」作為符號。
-和+的符號,於一四八九年,首度出現在德國偉德曼所著的算術相關的讀物中。
一六三一年英國歐烈特,在自己撰寫的「數學之鑰」中使用「×」(乘)的符號,他把斜放的十字當作乘法符號。「÷」(除)的符號有兩種說法。一是該符號代表除法以分數的形式來表示,一的上方和下方各加「‧」,分別代表分子分母。另一種說法,以分數表示時,橫線上下的「‧」是用來與「-」區別的符號。
德國知名科學家萊布尼茲,則認為「×」的符號,雖然使用普遍,卻容易和代表未知數的「X」混淆。所以他主張採用「^」符號來代替。他還主張以「:」替代「÷」的符號。不過這兩種符號,迄今並未實施。

E. 乘法是誰發明的

1631年英國歐烈特,在自己撰寫的「數學之鑰」中使用「×」(乘)的符號,他把斜放的十字當作乘法符號

F. 乘法數字是誰發明的

九九乘法表是中國對世界貢獻很大的發明。 在春秋戰國時代的中國人發明了十進位制專,之後還發明九九表屬。雖然九九表的最初創始人還難以考證,但是在諸子百家的《荀子》、《管子》、《淮南子》等古籍中,都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等口訣

G. 九九乘法表是什麼時候誰發明的

這個沒有明確的答案,只能說勞動人們智慧的結晶,現在只能考證最早出現的年代,看我下面網路了一下最好的結果把。

里耶古鎮九九乘法表就是中國人發明的,根據劉徽的「九章算術」中記載,伏羲氏根據八卦,作九九之合爻之變,說明九九乘法的起源相當早。此外在管子、老子、戰國策等先秦典籍中,也有書中有二七十四、六七四十二等字句,足見九九乘法表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相當普及,甚至還傳唱「九九歌」。齊恆公納賢的故事說明,到公元前7世紀時,九九歌訣已不希罕。也許有人認為這種成績不值一提。但在古代埃及作乘法卻要用倍乘的方式呢。舉個例子。如算23×13,就需要從23開始,加倍得到23×2,23×4,23×8,然後注意到13=1+4+8,於是23+23×4+23×8加起來的結果就是23×13。從比較中不難看出使用九九表的優越性了。根據考古專家在湖南張家界古人堤漢代遺址出土的簡牘上發現的漢代"九九乘法表",竟與現今生活中使用的乘法口訣表有著驚人的一致。這枚記載有"九九乘法表"的簡牘是木質的,大約有22厘米長,殘損比較嚴重。此前在湘西里耶古城出土的一枚秦簡上也發現了距今2200多年的乘法口訣表,並被考證為中國現今發現的最早的乘法口訣表實物。除了里耶秦簡外,與張家界古人堤遺址發現的這枚簡牘樣式基本一致的"九九乘法表"還曾在樓蘭文書中見到過,那是寫在兩張殘紙上的九九乘法表,為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在上個世紀初期發掘。乘法表在古代並非中國一家獨有,古巴比倫的泥版書上也有乘法表。但漢字(包括數目字)單音節發聲的特點,使之讀起來朗朗上口;後來發展起來的珠算口訣也承繼了這一特點,對於運算速度的提高和演算法的改進起到一定作用。

H. 乘法是誰發明

一點都不喜歡,嗯後被男背到第六個不會被

I. 是誰發明了乘法口訣表

中國古代的數學,與古希臘數學體系不同,它側重研究演算法。「算術」這個詞,在我國古代是全部數學的統稱。算術是數學中最古老、最基礎和最初等的部分。它研究數的性質及其運算。

2002年,湖南考古人員在龍山裡耶一座古城的廢井中出土了36000餘枚秦簡,引起轟動。專家們在對「秦簡」進行初步的清理中,發現了我國最早的記載於簡牘上的乘法口訣。

古代的乘法口訣和現代的有所不同。古代的九九乘法口訣又稱「小九九」,它的排列順序與現在的正好相反,是從「九九八十一」開始,到「二二得四」結束,因為乘法口訣的開頭的兩個字是「九九」,所以人們簡稱它為「九九」。大約到了十三四世紀的時候,數學家們認為「九九八十一」到「二二得四」不符合數學上的從小到大的排列順序,所以才改過來變為「二二得四」到「九九八十一」,另外又加上了「一一得一」這一行,一直沿用到現在。

中國使用《九九乘法歌訣》的時間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戰國策》等書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見,早在「春秋」、「戰國」的時候,「九九歌謠」就已經被人們廣泛使用。歷史上沿用下來的乘法口訣有「大九九」和「小九九」,但由於乘法有交換律,所以多用「小九九」而很少用「大九九」了。現在的小九九有45句,大九九有81句(除掉9個兩個相同數的積)。

閱讀全文

與是誰發明乘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