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用馬達發明飛機

用馬達發明飛機

發布時間:2021-07-20 01:57:00

❶ 誰發明了第一架飛機

美國人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 萊特兄弟(Wright Brothers)是美國著名的發明家,哥哥是威爾伯·萊特(Wilbur Wright,1867年4月16日—1912年5月12日),弟弟是奧維爾·萊特(Orville Wright,1871年8月19日—1948年1月30日)。 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首次試飛了完全受控、依靠自身動力、機身比空氣重、持續滯空不落地的飛機,也就是世界上第一架飛機「飛行者一號」。

❷ 問誰發明的飛機他為何發明飛機(他發明飛機的理由是什麼)

美國的來特兄弟。理由是想像雄鷹般在天空飛翔。

❸ 格拉姆發明電動機 愛迪生發明電燈 萊特兄弟發明飛機,有分嗎

看不到你的題目的材料。
就通常理解的「能源」的含義,你的答案沒有一個是對的。

❹ 萊特兄弟發明的飛機靠發電機還是電動機提供動力

第一架靠的是風力作為動力的滑翔機。後來是發動機作為動力。。。其實你自己想想現在電動機作動力拉人的汽車才出來,,,那個時候能夠電動機作飛機動力!》?!》》

❺ 什麼是飛機的發明與活動

飛機是人們最熟悉的飛行器了。在航空發展過程中,許多飛行探險者和滑翔愛好者連續不斷地去製造各種原始飛機。1890年,法國發明家阿達駕駛第一架有動力飛機上了天。這是架鳥形單座飛機,飛了約30米後在著陸時墜毀。德國的奧托·里林托爾是滑翔機先驅者,他造的一架滑翔機可升高到約25米,滑翔距離約半千米。他說:「設想一架飛機算不了什麼,造出一架飛機也很容易,把一架飛機飛上天去,這才是一切。」後來,美國的萊特兄弟終於把這個思想推到了頂峰。他們不僅發明和製造了飛機,而且首次架著重於空氣的飛行器進行了連續飛行。

飛機發明者萊特兄弟,哥哥維爾伯·萊特,弟弟奧維爾·萊特。他們出生在美國,都未曾受過高等教育,是普通的自行車修理工。他們聽到德國滑翔機專家奧托·里林托爾曾做過2000多次滑翔機飛行實驗,並因滑翔機而喪生的消息,就決心繼續奧托·里林托爾的未竟事業。

為了學習奧氏著作,哥倆首先攻讀德文,突破文字關。接著研究德文版《飛行問題》和《滑翔實踐》兩部著作。他倆總結了奧氏等先輩的滑翔機經驗,試製成12馬力的小發動機,並且對螺旋槳進行多次製作和試驗。

從1896~1903年的7年間,他倆艱苦創業,於1903年,「飛行者」號終於誕生了。它是一架以木材為骨架、帆布作機翼材料的雙翼飛機。這架飛機由於製造了平行的雙翼,提高了升力,飛機由12馬力的汽缸內燃機推動螺旋槳。值得注意的是,一個新發明的獲得,總要有與其適應的科學技術背景。內燃機的問世,為飛機的發明創造了前提。

1903年12月17日,「飛行者」號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基蒂霍克沙丘上正式起飛了。當場觀眾只有5人。馬達開動了,奧維爾不慌不忙地上了飛機,環顧四周,下令「起飛」,這架包括一名駕駛員在內,總重只有340公斤的「飛行者」號疾飛如箭,剎時升上天空。12秒鍾後,飛機徐徐落下。這不平凡的12秒,飛機飛出了120英尺。這時是上午10點30分。這第一次動力載人飛機成功地飛上天空,就這樣永載世界史冊。

萊特兄弟繼續不斷地改進飛機結構,又進行了160多次試飛活動。1904年飛行了5分鍾;1905年飛行了38分鍾,行程24英里。1908年9月12日,兄弟倆在美國弗吉尼亞州邁爾堡作表演時,飛行時間持續了67分鍾;同年又在巴黎表演一次,飛行時間為2小時22分23秒。於是,贏得了世界人士的喝彩。至此1908年,萊特兄弟已圓滿地解決了飛機問題。

從這時起,歐洲便掀起了一個自由飛行探險的熱潮。1909年,法國人路易·布萊里奧作橫越英法海峽的飛行獲得成功。他的飛機發動機為25馬力的汽油機,機型為單葉,連續飛行40千米。1911年,卡普勒斯·P·羅傑茲從紐約起飛橫越美國大陸到達加利福尼亞,完成了飛行史上第一次冒險飛行。1927年,奧維爾·萊特駕駛飛機越過大西洋,是人類的又一次真正的冒險性嘗試。

如今,飛機的飛行速度、高度、航程、載重量,都有了驚人的發展。飛機的最大升空高度已達40千米左右;速度達3倍多的音速,即每小時4000千米左右;升空總重達400噸左右。但航空飛機的進步,不論將來前景如何美好,都要受到一個基本的限制,那就是離不開包圍地球的大氣層。因為,任何航空飛機(包括設想中的未來飛機)都需要空氣的浮力才能升空的。尤其是現代飛機,還需要大氣中的氧氣作為它的燃料的助燃劑,才能獲得飛行的原動力,這就更影響了它在飛行高度和速度的大幅度增長。我們都知道,大氣層越往上,密度就越小,空氣也就越稀薄,提供給飛機飛行的浮力和氧氣也就越少了。

❻ 科技小發明飛機的馬達使小飛機原地打轉是為什麼

固定翼飛機還是直升機?
尾舵沒裝正確,歪了。
襟翼可能兩邊不平衡。
螺旋槳裝歪了(不會是噴氣式的小飛機吧😄)。


如果是直升機,那就是尾部的平衡螺旋槳裝的有問題。多換幾個角度重新裝裝試試。

❼ 有關飛機發明權之爭的趣聞是怎麼樣的

人類終於進入航空時代,這個時代是萊特兄弟開辟的。

但是,圍繞著萊特兄弟是不是最早發明飛機,還有一段很少被人知道的趣聞。

1948年前,在美國航空博物館中心位置,停著一架樣子古怪的飛機,它的名字叫「機場」。這架飛機有兩副機翼,兩副螺旋槳。螺旋槳葉片尖尖的,令人毛骨悚然。飛機上貼著醒目的標簽,上面寫著:「這是能夠載人飛行的世界上第一架飛機。」這架飛機並不是萊特兄弟的「飛行者」號飛機,這架飛機怎麼成了世界第一呢?原來,這架飛機的主人是美國著名的天文學家蘭利製造的。19世紀80年代,蘭利對飛行發生了興趣。他建造了風洞,對鳥翼標本和飛機模型進行了實驗分析,編寫了《機械飛行的故事》、《空氣動力學的試驗》等著作。1891年,他把注意力轉移到蒸汽驅動的模型飛機上,製作了雙翼動力金屬模型飛機。

1896年5月6日出現了航空史上一個激動人心的創舉,蘭利教授在波托馬克河上的一艘遊艇上,把一架4千克重的蒸汽動力飛機模型放上了天。模型飛機在天空依靠蒸汽動力飛行了半英里。

模型飛機試飛成功,轟動了整個美國科技界。而蘭利自感年事已高,准備急流勇退,放棄繼續進行空中試驗。不料,這個消息傳到政府高層那裡,美國總統決定,如果蘭利教授願意製造一架可用於軍事用途的飛機,政府將提供所需資金,並命令陸軍總部承辦此事。蘭利只好答應,美國陸軍拿出5萬美金作為蘭利的研究試驗費用。

1901年,蘭利制出了一架小型樣機,裡面裝1台小型發動機。1903年,他又製成了一架載人飛機,翼展14.6米、裝1台輕型大馬力的汽油發動機。蘭利將它命名為「機場」。

1903年12月8日,在華盛頓附近的波托馬克河上,蘭利把飛機置於船的平頂上,由他的助手曼雷駕駛。這架飛機剛離開發射台,就一頭栽到水裡,曼雷差一點被淹死。當時,前來觀看飛機試飛的有政府官員、軍方代表、各報社記者、科學家和市民。試飛失敗,使所有的人大失所望。有的科學家哀嘆:應該給機械飛行不可能的結論畫上句號。有的為蘭利教授惋惜,教授一生有很多貢獻,最後栽在航空事業上。不少市民責問政府,資助這種不可能實現的幻想,是在荒唐地浪費納稅人的金錢。在一片反對聲中,政府撤回了對蘭利教授的支持。蘭利對飛機試飛失敗十分懊喪。他已年屆古稀,韶華流逝,既沒有精力來修改飛機的設計,更沒有資金來繼續飛行試驗。他受到人們的嘲笑後,不久便無聲無息地去世了。

蘭利當時是國立的斯密森學會的會長,是科學界的代表人物。不久萊特兄弟的飛機試飛成功為世人皆知,人們熱烈歡呼他們發明了飛機。這時,許多科學家心裡很不服氣,說:「榮譽被兩個自行車製造者奪走了。」特別是繼蘭利之後擔任斯密森學會會長的查理·沃爾科特更是憤憤不平,上任之後就想方設法為上屆會長恢復名譽,為學會挽回面子。

機會終於出現了。1914年,萊特兄弟的對手、著名飛行家格倫·柯蒂斯向斯密森學會提出要修復蘭利飛機的機體,並檢驗一下是否真的不能起飛。

柯蒂斯為什麼要修復蘭利的飛機呢?原來,柯蒂斯是項庄舞劍,意在沛公,他是有陰謀的。

柯蒂斯1878年生於美國紐約,他和萊特兄弟一樣,開設過自行車商店,也是一名出色的自行車設計師。原來製造過摩托車、飛艇和飛機。他駕駛飛機,兩次取得「科學的美國人」競賽的勝利。1909年,在法國蘭斯國際飛機競賽大會上,他駕駛的「金龜子」雙翼機飛得最快,時速達76千米。1910年他從美國奧爾巴尼飛到紐約,飛行2小時46分,航程245千米,贏得1萬美元的獎金。1911年他駕駛自己製造的水上飛機,分段飛越大西洋成功。這時,柯蒂斯已成為萊特兄弟難以對付的競爭對手。

柯蒂斯雖是出色飛行員,但與萊特兄弟有直接的利害沖突。1902年,萊特兄弟受到老鷹轉彎時翅膀末端上下變化的啟示,為滑翔機設計了輔助翼。1903年,他們申請了輔助翼原理的專利,英、法兩國於1904年、美國於1906年予以認可。柯蒂斯在飛行實踐中,也給自己飛機製作了輔助翼。圍繞輔助翼的專利權問題,他同萊特兄弟進行了爭奪,並打了官司。法院判柯蒂斯敗訴,專利權應歸萊特兄弟所有。

柯蒂斯不服法院的判決,他毫不氣餒,將自己輔助翼的設計改頭換面後,重新向萊特兄弟提出挑戰。同時積極活動,影響法官的看法。他的如意算盤是,如果能證明蘭利飛機確實能飛,那麼就證明萊特兄弟的功績和技術並不是空前絕後的。這時審判官也就不會只聽萊特兄弟的一面之詞了,輔助翼的專利自己就能得到。

斯密森學會沒有料到柯蒂斯這種企圖,他們只想為蘭利教授恢復榮譽。於是非常樂意地接受了柯蒂斯的請求,並慷慨地支付了2000美元的試驗費。

經驗豐富的柯蒂斯很快就找出了蘭利飛機沒有飛起來的緣故:飛機的起飛方式錯誤,馬達的功率不足,機翼產生的升力不大,螺旋槳的推力太小,飛機在空中操作性能差等。柯蒂斯偷偷地對蘭利飛機進行了改造。他換了發動機,加了兩個浮筒……。

1914年5月,在紐約州哈蒙茲港附近的古卡湖進行了一次飛行試驗。這架改造過了的飛機終於憑借自身的動力,多次飛離水面,飛離水面的最長時間有5秒鍾。

斯密森學會得到試飛成功的消息,喜出望外。會長沃爾科特更是興奮不已。在1914年年度報告中,斯密森學會鄭重聲明:「這個試驗證明,蘭利飛機是世界上第一架能飛行的飛機!」

其實,萊特兄弟早在1903年就研究過蘭利飛機的外形和結構,那時他們就得出結論,它是絕對飛不起來的。所以,奧維爾·萊特(威爾伯已於1912年去世)對試驗的意外成功和斯密森學會的聲明十分震驚。他斷定,其中一定有詐。

奧維爾設法弄來了1903年蘭利發表的關於機體的數據,把它與1914年斯密森學會發表的數據加以對照。他發現,柯蒂斯「復原」的飛機,除了外形與原來的飛機一模一樣,其他部分都與原來的不同。柯蒂斯已對蘭利飛機作了大幅度修正,改動的地方竟多達35處。機體加大了,馬達的功率增加了,螺旋槳去掉尖頭部分,增加了兩個浮筒,甚至還令人吃驚地裝上了萊特兄弟專利中所包括的輔助翼。這架被柯蒂斯「復原」的飛機,實際上是與蘭利飛機截然不同的另一種飛機,它的穩定性、升力和易於操縱性空前提高了,再由柯蒂斯這樣的高手來駕駛,飛不起來才怪呢!

奧維爾十分氣憤,他向斯密森學會指出這些數據,強烈要求取消不久前的錯誤聲明。

然而令人吃驚的是,斯密森學會我行我素,拒不承認錯誤,堅持說柯蒂斯的試飛沒有假,修復的就是原來蘭利的飛機。並且辯解說,即便機體有所改動,那也是微不足道的,不會影響試驗的結果。

奧維爾毫不畏懼,繼續提出抗議。斯密森學會也寸步不讓,從1915年到1918年,每年都在年度報告中重申蘭利飛機的功績,反駁奧維爾·萊特的抗議。

奧維爾在和斯密森學會的斗爭中,一直處於不利地位。斯密森學會是全國性的學術機構,代表著美國科技界。萊特兄弟雖然在歐洲很有影響,在美國也小有名氣,但人們還是相信斯密森學會的報告。

更有甚者,斯密森學會還把飛機改裝成1903年時的樣子,去掉兩個浮筒,把螺旋槳的葉片換成尖端的……然後貼上「世界第一架飛機」的標簽,堂而皇之地放進航空博物館的大廳向人們展出。以告訴人們,是蘭利教授最先發明飛機,萊特兄弟隨後才發明。

「卑鄙!無恥!」奧維爾發怒了。「混淆黑白,顛倒歷史!」奧維爾猛烈抨擊斯密森學會。

斯密森學會對奧維爾的抗議和抨擊置之不理。奧維爾無可奈何,只好拒絕航空博物館展出「飛行者」號飛機。

英國倫敦科學博物館得知萊特飛機沒有收入美國航空博物館中,迫不及待地給奧維爾發了一份電報:尊敬的奧維爾·萊特先生:

敝館如能展出你們兄弟倆的飛機,將感到十分榮幸。此時,萊特飛機的機體放在麻省理工學院的倉庫里,上面落滿了灰塵。奧維爾想盡可能給自己的飛機加上正確的說明在美國展出,因為自己畢竟是美國人,祖國是生他養他的地方。所以,奧維爾沒有接受倫敦科學博物館的要求。但斯密森學會依然頑固地堅持自己的看法,根本聽不進奧維爾的意見。

奧維爾耐心等待斯密森學會改變主意。等了一年又一年,斯密森學會還是沒有任何錶示。倫敦博物館來了一封又一封的信,催著要展出萊特飛機。等到1928年,奧維爾終於絕望了:自己心愛的飛機已不可能在本國展出了,與其讓它沾滿灰塵,不如送到英國去,讓世界人民記住人類征服藍天的歷程。

奧維爾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斗爭,終於答應了倫敦科學博物館的請求,他含著淚把飛機送到了英國。

英國倫敦科學博物館,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人來到萊特飛機旁,了解人類是怎樣開辟航空時代的。當年在歐洲觀看過萊特兄弟飛行表演的人,還回憶起萊特兄弟的豐功偉績。

前往英國參觀的美國人意外地看到本國引為自豪的萊特飛機,都驚呆了。當得知萊特兄弟受到不公正對待和飛機不能在本國展出的原因後,又從驚奇轉變為憤怒。

「這是國恥!運回美國去!」的呼聲高漲了起來。有人甚至向國會提出了進行調查,以便確定是萊特飛機早還是蘭利飛機早的議案。

但斯密森學會自恃是國立機構,仍然一意孤行,對群眾呼聲充耳不聞。這種情況直到沃爾科特卸任才有了改觀。

繼沃爾科特擔任斯密森學會會長的查理·阿博特是位善采眾意的開明的科學家。他想方設法改善同奧維爾·萊特惡化到極點的關系。他上任不久,就重新組織委員會,認真調查1914年的試驗真相。

調查委員會由飛行專家和技術人員組成。不久,調查結果出來了,和奧維爾的說法一樣,蘭利飛機復原時做了大幅度修改。專家們認為,蘭利飛機在未改動之前,不能稱為真正的實用飛機,而萊特飛機才是當之無愧的世界上第一架由人駕駛的動力飛機。

1942年,斯密森學會發表了這次調查結果,撤銷了28年前的聲明,同時發表聲明向萊特兄弟表示道歉。

奧維爾激動地讀著斯密森學會的聲明,熱淚盈眶。現在終於恢復了名譽,恢復了航空史的本來面目,雖然它來得晚了些,但畢竟是來了。

奧維爾為斯密森學會的真誠、坦率所感動。他表示諒解,許諾把心愛的飛機運回美國。

這時,第二次世界大戰正打得激烈,運回萊特飛機的事就被耽擱了下來。幸運的是,德國法西斯空軍轟炸英倫三島時,萊特飛機躲過了災難,完好無損。

年已古稀的奧維爾整天盼望著自己的飛機能早點運回來,盼望著自己的雙手能再摸一摸這架把自己送上藍天——不,是把人類送上藍天的飛機。他盼望著,盼望著……

1948年,歷經磨難的萊特飛機終於運回祖國,迎接它的,已不是奧維爾·萊特了,而是成千上萬的青年、學生、科學家。奧維爾已不在人世了,他剛剛去世不久。

如今,萊特飛機在美國航空和宇航博物館(原名航空博物館)的大廳里展出。人們要了解藍天是怎麼被征服的,航空時代從什麼時候開始,都要到這里來了解萊特兄弟的功績。萊特兄弟——威爾伯·萊特和奧維爾·萊特如果地下有靈,定會感到欣慰的。

於是,當萊特兄弟終於把他們製造的機器大鳥送到空中後,新的競賽開始了……

1909年,路易斯·布雷里奧(Louis Bleriot)穿越英吉利海峽的飛行讓整個歐洲激動不已。人們的熱情被極大地激發了出來。

於是,法國蘭斯市以及香檳地區的葡萄酒商們決定舉辦為期一周的航空展以及競賽。他們為競賽設立了大筆的獎金,其中最著名的當屬「飛行國際杯」。該項競賽的獎杯以其贊助商——著名美國出版商詹姆斯·戈登·貝納特,《紐約先驅論壇》和《巴黎先驅論壇》的發行人——的名字命名為「戈登·貝納特杯」。

從8月22日到29日,賽會將整個歐洲的精華吸引到蘭斯郊外的Betheny平原上,從皇室和將軍到大使和富翁。其規模之巨大,氣氛之典雅,讓同時期乃至以後的其他航展相形見絀。

知識點

康斯坦丁·愛德華多維奇·齊奧爾科夫斯基

1857.9.5—1935.9.19 俄國和蘇聯科學家,現代航天學和火箭理論的奠基人。1857年9月5日生於俄國伊熱夫斯科耶鎮(今屬梁贊州)。童年因聽覺幾乎完全喪失輟學,14歲以後主要靠自學,讀完中學和大學數理課程。1880年開始在卡盧加省博羅夫斯克縣立學校任教並開始研究工作。研究課題有:金屬氣球(飛艇)、流線型飛機、氣墊火車和星際火箭的基本原理等。

1903年發表了世界上第一部噴氣運動理論著作《利用噴氣工具研究宇宙空間》,提出了液體推進劑火箭的構思和原理圖,並推導出在不考慮空氣動力和地球引力的理想情況下,計算火箭在發動機工作期間獲得速度增量的公式,為研究火箭和液體火箭發動機奠定了理論基礎。

❽ 用賽車馬達造模型飛機有沒有可能

http://bbs.5imx.com/bbs/viewthread.php?tid=153228&highlight=130%2B%D3%D0%CB%A2
http://bbs.5imx.com/bbs/viewthread.php?tid=157909&highlight=%D3%D0%CB%A2
http://bbs.5imx.com/bbs/viewthread.php?tid=135861&highlight=%D3%D0%CB%A2
航模論壇上的文章
嘗試根據經驗公式設計130有刷練習機.

設計的飛機
http://bbs.5imx.com/bbs/viewthread.php?tid=130695

❾ 我想知道關於現在的人造飛機是什麼構造和原理製成的

人造飛機???你說的哪種啊?飛機這東西沒有自然形成的 都是人造的

暈 你說那叫航模飛機 有用電的 有燃油的 無線電來遙控 一般都是直升飛機 馬達帶動螺旋槳就飛起來了

❿ 航模飛機一般用什麼發動機電機還是渦噴

航模飛機一般用活塞發動機、脈動式噴氣發動機、固體火箭發動機和二氧化碳發動機等。

活塞發動機多數是二行程單缸內燃機。航空模型規范規定,參加競賽和紀錄飛行的模型發動機汽缸工作容積不大於10毫升,分為1毫升、2.5毫升、5毫升、10毫升等幾個主要等級。

這些發動機有火花點火發動機、壓燃發動機和電熱線點火發動機等。

火花點火發動機以汽油作燃料,用電火花點火。壓燃發動機用煤油和乙醚作燃料,混合氣壓縮時自燃點火。電熱線點火發動機用甲醇為主要燃料,用電熱線(鉑銥合金絲)點火。

航空模型活塞發動機重量很輕,單位汽缸容積功率很高。競賽用2.5毫升的電熱線點火發動機,重150~200克,最大功率可超過0.73千瓦(1馬力)。

(10)用馬達發明飛機擴展閱讀

航空模型活動從一開始就引起人們濃厚的興趣,而且千百年來長盛不衰,主要原因就在於它在航空事業的發展和科技人才的培養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唐代以後,我國的風箏傳到國外,在世界上流傳開來。西方有人用風箏做飛行試驗,探索製造飛機的可能。

美國的萊特兄弟是世界上第一架飛機的製造者,他們的飛機在1903年12月17日試飛成功。他們就是先用大風箏進行種種試驗,然後製造出滑翔機,解決了升降、平衡、轉彎等問題,最後才把飛機製造成功的。

飛機發明之前,航空模型具有強烈的探索性質,在飛機發明之後,航空模型仍然是研究航空科學的必要工具。每一種新飛機的試制,都要先在風洞里用模型進行試驗,甚至連太空梭這樣先進的航空器,也要經過模型試驗階段,取得必要的數據,才能獲得成功。

閱讀全文

與用馬達發明飛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