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巧克力哪發明

巧克力哪發明

發布時間:2021-07-19 23:27:22

A. 巧克力是哪國人發明

14世紀墨西哥人將可可豆烘乾,碾碎,進行簡單處理,配上香草或桂皮,製成了沖飲或能咀嚼的食品,巧克力由此誕生

B. 巧克力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始於墨西哥極盛一時的阿斯帝卡王朝最後一任皇帝孟特儒 ),當時是崇拜巧回克力的社會答,喜歡以辣椒、番椒、香草豆和香料添加在飲料中,打起泡沫,並以黃金杯子每天喝50cc,是屬於宮廷成員的飲料,它的學名Theobroma有「眾神的飲料」之意。
1526年,西班牙探險家科爾特斯帶回西班牙。
大約在16世紀,西班牙人讓巧克力「甜」起來,他們將可可粉及香料拌和在蔗汁中,成了香甜飲料。
到了1876年,一位名叫彼得的瑞士人別出心裁,在上述飲料中再摻入一些牛奶,這才完成了現代巧克力創制的全過程。
不久之後,有人想到,將液體巧克力加以脫水濃縮成一塊塊便於攜帶和保存的巧克力糖。
1828年,由荷蘭的萬·豪頓(Van Houten)想到將其脂肪除去2/3,做成容易飲用的可可亞。

C. 巧克力在哪一年發明

在約在500多年前,在美洲,就已經生產可可了。可可是一種植物的種子,營養豐富,功用獨特,深受當地居民的喜愛,由於產量低、價格貴,再加上可可樹四季常青,因此,被人稱為「綠色的金子」。

16世紀初,當偉大的航海家哥倫布第四次出航,經過這塊生產可可的土地時,驚奇地發現:一種植物的果實——可可成為「貨幣」。在集市上,一個奴隸的標價為2100粒可可豆。

「噢,這神奇的豆子,競然身價這么高!」見多識廣的哥倫布不禁感嘆道。他用自己攜帶的東西,向當地的印地安人換了一些可可豆,將它們帶回西班牙。

可是,當時的歐洲人對可可並不感興趣。他們只是有時用可可提神,或將它作為利尿的葯品使用。

到了16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可可在歐洲倍受歡迎,一時供不應求。究竟是什麼原因使歐洲人重新認識可可呢?

原來,這是由一則具有傳奇色彩的故事引起的。

1519年,以西班牙著名探險家科爾特斯為首的探險隊,進入墨西哥腹地。隊伍走荒漠,涉澗水,穿密林,歷經千辛萬苦,到達了一個高原,前方的路還很長,可隊員們腰酸背痛、筋疲力盡,一個個橫七豎八地躺在裸露的土地上,任徐徐的清風吹走身上的疲勞。他們確實太辛苦了,真是一點不想動彈了!

正在這時候,從山下走來了一隊印第安人。他們幾乎裸著身體,赤著腳,只是用樹葉和草之類遮羞。他們手裡握著弓箭。科爾特斯連忙用剛學會的當地土話向他們問候。

友善的印第安人見科爾特斯他們一個個無精打采,便打開行囊,從中取出可可豆,將其碾成粉末狀,放人罐中,再放入水,將罐架在火上燒,直至水沸騰時,加入一些樹汁和胡椒粉。頓時,一股濃郁的芬香味在空中散發。

印第安人打著手勢,嘰里呱啦地對科爾特斯說著。科爾特斯好不容易明白了他們的意思:喝下罐里黑乎乎的可可水,可以解乏。

科爾特斯一邊向他們道謝,一邊接過罐。他嘗了一口:「哎喲,又苦又辣,真難喝!」考慮到印第安人的禮節,科爾特斯和他的隊友每個人都像喝葯水似的喝了兩口。
可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不一會兒,不知怎的,探險隊員們好像得到了魔力一樣,體力和精力都得到了恢復。

驚訝萬分的科爾特斯連忙向印第安人打聽可可水的配方等情況。印第安人告訴他:「這是神仙飲料。」

1528年。科爾特斯回到西班牙後,向查理五世國王敬獻了「神仙飲料」——可可。不過,考慮到西班牙人的飲食特點,科爾特斯在配製的調料中,用蜂蜜代替樹汁和胡椒粉。

「啊,這飲料真不錯!」國王喝了連聲叫好,高興之餘,他還封科爾特斯為爵土。

此後,可可飲料風靡整個西班牙。保守的西班牙人對飲料的配製方法秘而不宣。

直到70多年後的1606年,一位義大利人竊取了飲料的秘方,才使可可飲料傳到歐洲各地。可可飲料在歐洲大地倍受青睞後,經營可可飲料成為一個很有錢賺的行業。西班牙的一位名叫拉思科的食品商,也賺了不少錢。

一天,拉思科在煮飲料時,突發奇思:這飲料要煮太麻煩了,要是能將它做成固體食品,吃的時候取一小塊用開水一沖,或者直接故人嘴裡就能吃,那有多好啊!

於是,拉思科經過反復地試驗。採用濃縮、烘乾、加蜂蜜調制的辦法,製成了固體狀可可飲料。由於可可飲料源於墨西哥的「巧克拉托魯」,因此,拉思科將固體狀可可飲料叫做「巧克力特」。這就是原始的巧克力了。

巧克力特問世後,人們對它很陌生。在法國,它一度被認為是「珍貴的葯品」。這種陰差陽錯與法國國王路易十三有關。

路易十三的妻子——王後是西班牙的公主。1612年,法國王後從娘家帶回一袋西班牙特產——巧克力特。當時,路易十三身體欠安,精神萎靡不振。好奇的國王吃了一塊巧克力特,也不知怎麼回事,居然病好了,精神也提起來了。剛俊自用的路易十三認定這是一種「珍貴的葯品」,吩咐醫生將巧克力特藏起來,只有王室成員生病時才能享用。

直到路易十四繼位,外婆外公家裡的人,帶來許多巧克力特向他祝賀。這時,法國人才弄明白巧克力特是一種食品。

西班牙人一如保密可可飲料一樣,保密巧克力特的配製方法。直到1763年,一位英國商人竊取了秘方,巧克力特才進入英國。英國人還根據本國人的口味,在配製原料中增加了牛奶、乳酪,於是「奶油巧克力」就誕生了。
當時,巧克力的味道雖說還不錯,但還不能說好極了。因為在製作工藝中存在一個問題,即可可粉中含有油脂,使可可不易與水、牛奶融合成一體,由此影響了巧克力的口味。1829年,荷蘭科學家豪威發明了可可豆脫脂技術,使巧克力的色、香、味更臻完美。

從這以後,巧克力在世界各地受到普遍歡迎。

D. 巧克力是誰發明的

哈哈,我知道..素..素嘉嘉發明滴....哈哈,真的拉,不然你怎麼那麼愛 JIA 吖....

E. 巧克力首先是哪個國家最先發明的呢

這個不好抄說。
作為一種食品,或把這襲種食品命名為「巧克力」的,是西班牙人,時間是16世紀中期。但西班牙人發明的「巧克力」不是現在這樣的固體,而是一種液體飲料。但直到17世紀初,「巧克力」才進入歐洲貴族的視線,只有少數富人才能喝到。
1657年 ,全球第一家巧克力茶座在倫敦開業。此後,「巧克力」開始在歐洲普及。1674年,英國的甜品師傅將可可粉加入蛋糕當中,出現了全球首款利用「巧克力」烹調的美食。
1819年, 瑞士的蘇黎世開設全瑞士首家巧克力廠,在「巧克力」中加入了可可脂,生產出歷史上第一塊巧克力磚。現代的塊狀巧克力問世。
1879年,瑞士人將奶粉加入以可可、糖和可可油混合而成的材料中,創制出牛奶巧克力。

F. 巧克力是哪國人什麼時間發明的

最早的巧克力的歷史應始於美洲的發現。在1492年以前,人們對這種將使千千萬萬人著迷的食物還一無所知。

哥倫布從美國勝利返回後,將一批奇妙的珍寶呈獻給西班牙國王。在那些奇珍異寶中,就有一些深棕色形似杏仁的可可豆。這是斐迪南國王和伊莎貝拉王後的宮廷第一次看到可可豆-這種製造巧克力和可可粉的原料。

國王和王後做夢也沒想到可可豆如此重要,於是,新世界提供的這種商業機會留給了偉大的西班牙探險家赫爾南多·廓特茲。

巧克力的歷史

天神的美食

在征服墨西哥的過程中,廓特茲發現了阿斯特克印第安人用可可豆准備他們王國的皇家飲品"巧克力特爾"(Chocolatl)意思是熱的飲料。1519年,蒙特祖馬皇帝用巧克力特爾招待他的西班牙客人。這些飲料裝在金制高腳杯里,就像用來敬奉神靈一樣。而這位皇帝據說一天要喝五十份或更多的巧克力特爾。盡管有著皇家氣派,但蒙特祖馬的巧克力特爾非常苦,不合西班牙人的口味。為使這種混合飲料更迎合歐洲人,廓特茲和他的同胞想出了用蔗糖將它加甜的主意。

當他們把巧克力特爾帶回西班牙後,加甜的主意得到肯定,在加入了肉桂和香蘭素等幾種最新發現的香料後,這種飲料又經歷了幾次變化。最後,有人認為這種飲料加熱會更好喝。

新飲料在西班牙貴族中很快贏得了贊譽。西班牙明智地著手在其海外殖民地種植可可,這就誕生了一項盈利的商業。令人驚訝的是,西班牙人成功地將可可工藝向其它歐洲國家隱瞞了近一百年。

巧克力推廣到歐洲

被委託來加工可可豆的西班牙僧侶最後泄漏了這個秘密。不久以後,巧克力作為一種美味、有助於健康的食品在全歐洲博得了喝彩。它一度勝過了時髦的法國宮廷飲料。巧克力飲料很快越過海峽傳到大不列顛。1657年,第一批著名的英國巧克力屋出現了。小作坊手工生產的方法及時給巧克力的大規模生產讓了路。而一種經過改良的蒸汽引擎加速了生產轉型。這種引擎使可可研磨工序實現了機械化。到1730年,巧克力的價格從每磅3美元以上降到了所有人都能承受的價格。1828年,可可榨壓機的發明進一步降低了巧克力的價格,並有助於通過榨出部分可可脂-可可豆中自然形成的脂肪來提高飲料的質量。從那以後,喝的巧克力就有了更多今天所具有的平滑的黏性和悅人的香味。

十九世紀,巧克力的歷史上又出現了革命性的發展。1847年,一家英國公司通過開發軟糖巧克力推出了固體的"巧克力"。這是一種象天鵝絨般平滑的品種,幾乎完全代替了原來曾主導世界市場的粗粒巧克力。

巧克力流傳到美國

在美利堅合眾國,巧克力的生產比世界上任何其它地方都要進展迅速。在革命前的新英格蘭-確切地說是1765年,第一家該國的巧克力工廠建立起來。巧克力也作為美國宇航員食品的一部分被帶入太空。 (巧克力信息中心網)

巧克力的趣聞

巧克力:尊貴的遺產

可可樹的果實在傳入歐洲之前已被南美洲和中美洲的奧爾梅克印第安人食用了很長時間。奧爾梅克印第安人首次使用了"可可"這個詞。瑪雅印第安人進一步將可可樹進行農業種植,並生產出第一種可可飲料。阿茲台克人相信,是他們的羽蛇神把可可豆賜予人類。阿茲台人信奉可可豆,把它用於宗教儀式和作為神的禮物。可可是阿茲台克人日常生活的組成部分,它被作為流通的貨幣使用。但只有貴族和勇士才能食用。

人類首次食用的巧克力是一種帶有辣味和苦味的飲料。古代的阿茲台克人將可可豆烘烤並磨成粉,與水和玉米粉混合後,加入辣椒,吹打成泡狀。這種飲料被稱為"巧克力特爾"(Chocolatl)。

阿茲台克族的統治者Montezuma和他的朝中官員每天要喝50罐巧克力特爾。這種被稱為萬能葯的珍貴飲料盛裝於只用一次就被扔入湖中的金制高腳杯中。

第一個發現巧克力的歐洲人據信是克里斯托弗·哥倫布。他在1502年從"新世界"歸來後,將巧克力介紹給斐迪南國王的朝廷。幾十年後,西班牙探險家赫爾南多·廓特茲在他征服墨西哥期間,從阿茲台克貴族那裡發現了可可豆。

十六世紀在西班牙貴族中擴大巧克力影響的是哥倫布和廓特茲,但西班牙的瑪麗亞·薩爾莎公主是在歐州掀起巧克力狂熱的人。她將可可豆作為訂婚禮物呈獻給路易十四。

在近一個世紀的時間里,巧克力一直成為西班牙秘而不宣的食物。其後1606年這種食物才在義大利開始流行。1642年,巧克力被作為葯品引入法國,由天主教人士食用。

這種飲料實在太受歡迎,於是第一家"巧克力屋"在1657年成立,成為專門為普通大眾提供熱甜巧克力商家。

巧克力飲品在1765年進入美國,當時第一個巧克力工廠在新英格蘭開張。甚至連托馬斯·傑斐遜這個公認的美食家也稱贊"巧克力具有健康和營養的優點"。

巧克力與其他許多著名的歷史人物都有著廣泛的關聯。由於卡薩諾娃和杜巴利夫人相信巧克力可增加浪漫情調,巧克力因此在歐洲被推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1657年,它變得越發地時髦,英國建立起了許多"巧克力屋"向公眾供應巧克力飲料。

1828年,荷蘭的Coenraad Van Houten發明了一種可以把可可脂從可可豆中提取出來的螺旋擠壓機。這種Van Houten的鹼式加工法(後來被稱為"荷蘭式")可以去除可可中的酸味和苦味,生產出更柔軟、更甜的巧克力飲料。如今,鹼式加工的可可粉仍被稱為荷蘭巧克力。

巧克力一直被人們作為一種飲料,直到1847年巧克力才成為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固體形式。發明者在巧克力飲料中加入可可脂,成功地生產出了可咀嚼的巧克力塊。牛奶巧克力於1876年問世,當時瑞士巧克力生產商Daniel Peter發現,向巧克力中加入奶粉可生產出更柔軟和更淡的巧克力。

1911年Frank和Ethel Mars開始在美國華盛頓州生產巧克力。 真正刺激美國巧克力工業發展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陸軍軍需團委託許多美國巧克力製造商生產20-40磅的巧克力塊,運到戰場的基地。這些巧克力塊被切成小片,分發給在歐洲作戰的美國士兵。最後,把巧克力包成小塊的任務又落到了生產商的肩上。

可可豆的種植 採摘 收獲及裝運過程

種植可可豆

可可是可可樹的產物。可可樹是一種熱帶植物,只在炎熱的氣候下成長。這樣,它的種植就被限定在赤道南北各二十個緯度間的陸地上。假定有肥沃的土壤條件和精心的耕作,一旦成活,可可樹就可以在充足的陽光下成長。可可種植園(人工種植下的可可樹)通常位於谷地或沿海平原,必須有均勻分布的降雨量和肥沃、排水通暢的土地。

第一批果實

經過修剪和精心培植,大多數種類的可可樹會在第五年開始結果。如果予以最好的護理,一些樹種甚至在第三和第四年就有好的收成。

可可樹是常綠樹種,它碩大光滑的葉子在幼年時是紅色的,成熟之後則變成綠色。在成熟期,人工種植可可樹有15到25英尺高,但野生可可樹高度可達60英尺以上。可可樹的預計壽命仍在猜測中。一般認為二十五年後,一棵可可樹的經濟作用就可能被認為到了終點,這時就適於重新種植年輕的可可樹來取代它。可可樹全年都結果(或豆莢),而收獲卻通常是季節性的。由於可可樹是自由交叉授粉的,豆莢形成各種種類,其中包括拉美種、外來種和特利尼達德種。

收獲可可豆

採摘成熟可可豆莢的工作絕非易事。可可樹很脆弱而且根基很淺,工人不能冒險爬上去摘高處枝上的豆莢。

種植者為到地里幹活的採摘工人配備了長把、手形鋼刀。鋼刀是為了夠到並剪下最高的豆莢而不傷可可樹的軟樹皮。隨身攜帶的大彎刀則被用來採摘長在低枝幹上的夠得著的豆莢。

採摘後做些什麼

收集者會同採摘者一同工作,將豆莢收集到籃中並運到田地的邊上。在那裡將豆莢破碎。如果方法得當,只要揮舞一兩下大彎刀就可以劈開豆莢的木質外殼。一個訓練有素的破碎者每小時能夠劈開五百個豆莢。

完成收獲需要耐心。通常從一個標准豆莢里都要挖出20到50粒乳白色的可可豆,然後丟棄豆莢的外殼和內膜。一個普通豆莢中經過乾燥的可可豆不到58克重,確切地說製造1磅巧克力需用400粒可可豆。

可可豆與我們所熟悉的最終產品還是有很大差別。乳白色的可可豆暴露在空氣中,很快就變成了淡紫色或紫色。此時,它們看上去並不象製成的巧克力,聞上去也沒有熟悉的巧克力芳香。

裝運作物

從豆莢中取出的可可豆或種子被裝進盒子或堆積起來包裝。包裹著可可豆的是一層開始升溫和發酵的果肉。發酵持續三到九天,去除了可可的苦味,並產生出具有巧克力特點的原料。發酵是可可豆中所含糖分轉化為酸—主要是乳酸和醋酸的簡單過程。

發酵過程導致可可豆溫度升到125華氏度,殺死了其中的細菌,並激活了存在著的酵素,形成當烘烤可可豆時產生巧克力味道的混合物。最後的結果是生成了深棕色的經過充分發酵的可可豆,這種顏色表明可可豆現在准備進入乾燥過程了。

象所有飽含水分的水果一樣,如果要保存可可豆的話,就必須將它們乾燥。在有些國家,乾燥工序十分簡單:只是把可可豆鋪在盤上或竹墊上,然後將它們放在陽光下曬烤。當潮濕的天氣干擾了這種乾燥法時,人工方法才得以應用。例如,可可豆可能被帶進室內,在熱氣管下乾燥。

如果有良好的天氣,乾燥過程通常需要幾天。在這個間隙,農人經常翻動可可豆。他們利用這一機會挑選外運的可可豆,並將扁平、破碎或發芽的可可豆揀出來。在乾燥中,可可豆會失去幾乎所有的水分和超過一半的重量。

可可豆乾燥後,就准備以每袋130到200磅裝運了。它們很少被存入倉庫,除非要等待買主檢查的裝運中心。

G. 巧克力是誰發明的

巧克力是西班牙人發明的。

巧克力最初來源於中美洲熱帶雨林中野生可可樹的果實可可豆 。1300 多年前 , 約克坦瑪雅印第安人用焙炒過的可可豆做了一種飲料叫 chocolate 。早期的 chocolate 是一種油膩的飲料,因為炒過的可可豆中含 50 %以上油脂,人們開始把麵粉和其它澱粉物質加到飲料中來降低其油膩度 。

16世紀初的西班牙探險家荷南多·科爾特斯在墨西哥發現:當地的阿茲特克國王飲用一種可可豆加水和香料製成的飲料,科爾特斯品嘗後在1528年帶回西班牙,並在西非一個小島上種植了可可樹。

西班牙人將可可豆磨成了粉,從中加入了水和糖,在加熱後被製成的飲料稱為「巧克力」,深受大眾的歡迎。不久其製作方法被義大利人學會,並且很快傳遍整個歐洲。

(7)巧克力哪發明擴展閱讀:

巧克力 - 起源故事

巧克力的原料之一可可豆 1526年,西班牙探險家柯特茲帶回西班牙,獻給當時的國王,使歐洲人視它為迷葯,掀起一股狂潮。後來大約在16世紀,西班牙人讓巧克力「甜」起來,他們將可可粉及香料拌和在蔗汁中,成了香甜飲料。

到了1876年,一位名叫彼得的瑞士人別出心裁,在上述飲料中再摻入一些牛奶,這才完成了現代巧克力創制的全過程。不久之後,又有人想到,將液體巧克力加以脫水濃縮成一塊塊便於攜帶和保存的巧克力糖。

1828年,由荷蘭的凡苛添(Van Houten)想到將其脂肪除去2/3,做成容易飲用的可可亞。19世紀末時,瑞士的D.M比德,發明在巧克力中加入牛奶,味道更好,就是今日巧克力的雛形了。

H. 巧克力什麼時候發明的

起源
最早出現的巧克力,起源於墨西哥地區古代印第安人的一種含可可的食物,味道苦而辣。1526年,西班牙探險家科爾特斯帶回西班牙,獻給當時的國王,使歐洲人視它為迷- 葯,掀起一股狂潮。後來大約在16世紀,西班牙人讓巧克力「甜」起來,他們將可可粉及香料拌和在蔗汁中,成了香甜飲料。到了1876年,一位名叫彼得的瑞士人別出心裁,在上述飲料中再摻入一些牛奶,這才完成了現代巧克力創制的全過程。不久之後,有人想到,將液體巧克力加以脫水濃縮成一塊塊便於攜帶和保存的巧克力糖。1828年,由荷蘭的萬·豪頓想到將其脂肪除去2/3,做成容易飲用的可可飲料。

傳奇故事
1519年,以西班牙著名探險家科爾特斯為首的探險隊進入墨西哥腹地。旅途艱辛,隊伍歷經千辛萬苦,到達了一個高原。隊員們個個累得腰酸背疼、筋疲力盡,一個個橫七豎八地躺在地上,不想動彈。科爾特斯很著急,前方的路還很長呢,隊員們都累成這樣了,這可怎麼辦呢? 正在這時,從山下走來一隊印第安人。友善的印第安人見科爾特斯他們一個個無精打采,立刻打開行囊,從中取出幾粒可可豆,將其碾成粉末狀,然後加水煮沸,之後又在沸騰的可可水中放入樹汁和胡椒粉。頓時一股濃郁的芳香在空中彌漫開來。 印第安人把那黑乎乎的水端給科爾特斯他們。科爾特斯嘗了一口,「哎呀,又苦又辣,真難喝!」但是,考慮到要尊重印第安人的禮節,科爾特斯和隊員們還是勉強喝了兩口。 沒想到,才過了一會兒功夫,探險隊員們好像被施了魔法一樣,體力得到了恢復!驚訝萬分的科爾特斯連忙向印第安人打聽可可水的配方,印第安人將配方如實相告,並得意地說:「這可是神仙飲料啊!」 1528年,科爾特斯回到西班牙,向國王敬獻了這種由可可做成的神仙飲料,只是,考慮到西班牙人的飲食特點,聰明的科爾特斯用蜂蜜代替了樹汁和胡椒粉。 「這飲料真不錯!」國王喝了連聲叫好,並因此封科爾特斯為爵士。 從那以後,可可飲料風靡了整個西班牙。一位名叫拉思科的商人,因為經營可可飲料而發了大財。 一天,拉思科在煮飲料時突發奇想:調制這種飲料,每次都要煮,實在太麻煩了!要是能將它做成固體食品,吃的時候取一小塊,用水一沖就能吃,或者直接放入嘴裡就能吃,那該多好啊! 於是,拉思科開始了反復的試驗。最終,他採用濃縮、烘乾等辦法,成功地生產出了固體狀的可可飲料。由於可可飲料是從墨西哥傳來的,在墨西哥土語里,它叫「巧克拉托魯」,因此,拉思科將他的固體狀可可飲料叫做「巧克力特」。 拉思科發明的巧克力特,是巧克力的第一代。 西班牙人是很會保密的。他們嚴格保密可可飲料的配方,對巧克力特的配方也守口如瓶。直到200年以後的1763年,一位英國商人才成功地獲得了配方,將巧克力特引進到英國。英國生產商根據本國人的口味,在原料里增加了牛奶和乳酪,於是,「奶油巧克力」誕生了。 奶油巧克力,是巧克力的第二代。 當時,巧克力的味道雖說不錯,但和現在的口感無法相比。這是因為,可可粉中含有油脂,無法與水、牛奶等融為一體,因此巧克力的口感很不爽滑。直到1829年,荷蘭科學家萬·豪頓發明了可可豆脫脂技術,才使巧克力的色香味臻於完美。 經過脫脂處理後生產出來的巧克力,爽滑細膩,口感極佳,是巧克力的第三代,也就是我們現在所享用的。

閱讀全文

與巧克力哪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