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魯班造鋸發明創造

魯班造鋸發明創造

發布時間:2021-07-19 22:54:31

『壹』 魯班發明鋸的實例主要採用的是什麼發現創造

一次攀山時,手指被一棵小草劃破,他摘下小草仔細察看,發現草葉兩邊全是排列均勻的小齒,於是就模仿草葉製成伐木的鋸,他看到各種小鳥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飛翔,就用竹木削成飛鷂,藉助風力在空中試飛。開始飛的時間較短,經過反復研究,不斷改進,竟能在空中飛行很長時間,公輸般一生注重實踐,善於動腦,在建築、機械等方面作出了很大貢獻。他能建造「宮室台榭」;曾製作出攻城用的「雲梯」,舟戰用的「勾強」;創制了「機關備制」的木馬車;發明了曲尺、墨斗、刨子、鑿子等各種木作工具,還發明了磨、碾、鎖等。由於成就突出,建築工匠一直把他尊為「祖師」。
魯班的發明創造很多。不少古籍記載,木工使用很多的木工器械都是他發明的。像木工使用的曲尺,叫魯班尺。又如墨斗、傘、鋸子、刨子、鑽子等,傳說均是魯班發明的。 這些木工工具的發明,使當時工匠們從原始、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勞動效率成倍提高,土木工藝出現了嶄新的面貌。這裡面都包含著原始的物理科學知識。 魯班還是一個很高明的機械發明家。他製造的鎖,機關設在裡面,外面不露痕跡,必須藉助配合好的鑰匙才能打開。 《墨子》一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就是說魯班製作的木鳥,能乘風力飛上高空,三天不降落。這可不可以認為,是原始航空科學的先頭兵。 魯班還改進過車輛的構造,製成了機動的木車馬。這種木車馬由木人駕御,裝有機關,能夠自動行走。 後世不少科技發明家,如三國時期的馬鈞、晉朝的區純、北齊的靈昭、唐朝的馬待封等,都受這個傳說的影響,相繼朝這個方向發展過。 在兵器製造方面,魯班曾為楚國製造攻城用的器械,在戰爭發揮過巨大作用。後來在墨子的影響下,不再製作這類戰爭工具,專門從事生產和生活上的創造發明,以造福於勞動人民。 2400多年來,人們為了表達對魯班的熱愛和敬仰,把古代勞動人民的集體創造和發明也都集中到他的身上。因此,有關他的發明和創造的故事,實際上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創造的故事。 魯班的名字實際上已經成為古代勞動人民勤勞智慧的象徵。

『貳』 魯班發明鋸子的故事 100字左右 急

春秋戰國時期,我國有一位創造發明家叫魯班。兩千多年來,他的名字和有關他的故事內,一直在人民當中流容傳著,後代土、木工匠都尊稱他為祖師。

魯班大約生於公元前507年,本名公輸般,因為「般」與「班」同音,是春秋戰國時代魯國人,所以稱之為魯班。他主要是從事木工工作。那時人們要使樹木成為既平又光滑的木板,還沒有什麼好辦法。魯班在實踐中留心觀察,模仿生物形態,發明了許多木工工具,如鋸子、刨子等。魯班是怎樣發明鋸子的呢?

相傳有一次他進深山砍樹木時,一不小心,腳下一滑,手被一種野草的葉子劃破了,滲出血來,他摘下葉片輕輕一摸,原來葉子兩邊長著鋒利的齒,他用這些密密的小齒在手背上輕輕一劃,居然割開了一道口子。他的手就是被這些小齒劃破的,他還看到在一棵野草上有條大蝗蟲,兩個大板牙上也排列著許多小齒,所

以能很快地磨碎葉片。魯班就從這兩件事上得到了啟發。他想,要是這樣齒狀的工具,不是也能很快地鋸斷樹木了嗎!於是,他經過多次試驗,終於發明了鋒利的鋸子,大大提高了工效。

魯班給這種新發明的工具起了一個名字,叫做「鋸」。

『叄』 魯班造鋸是什麼時間發明的

魯班造鋸是在他三十歲的時候。

『肆』 魯班造鋸

《魯班造鋸的故事》 一天,魯班上山看砍伐樹木的情況。上山時,他無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長的一種野草,手被劃傷了。魯班覺得很奇怪,一根柔軟的小草為何能割破手?於是摘下了一片葉子來細心觀察,發現葉子兩邊長著許多小細齒,用手輕輕一摸,這些小細齒非常鋒利,魯班了解到就是這些小細齒劃破他的手。 後來,魯班又看到一條大蝗蟲在一株草上啃吃葉子,兩顆大板牙非常鋒利,一開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這也引起了魯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隻蝗蟲,仔細觀察蝗蟲口部的結構,發現蝗蟲的兩顆大板牙上同樣排列著許多小細齒,蝗蟲正是靠這些小細齒來咬斷草葉的。由於這兩件事,魯班受到很大啟發,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於是,魯班請鐵匠師傅打制了幾十根邊緣上帶有鋒利的小鋸齒的鐵片,拿到山上去做實驗。果然,很快就把樹木鋸斷了。 魯班給這種新發明的工具起了一個名字,叫做「鋸」。 魯班: 魯班是我國古代的一位出色的發明家。很注意對客觀事物的觀察、研究,善於動腦,在建築、機械等方面作出了很大貢獻。他能建造「宮室台榭」;曾製作出攻城用的「雲梯」,舟戰用的「勾強」;創制了「機關備制」的木馬車;發明了曲尺、墨斗、刨子、鑿子等各種木作工具,還發明了磨、碾、鎖等。由於成就突出,建築工匠一直把他尊為「祖師」。

『伍』 魯班是怎麼發明鋸子的

魯班是我國古代最負盛名的能工巧匠,也是一位十分偉大的⒚骷搖4

『陸』 魯班發明鋸子的故事

有一次,國王命令魯班在十五天內伐出三百根樑柱,用來修一座大宮殿。於是,魯班帶著徒弟們上山了。他們起早貪黑,揮起斧頭,一連砍了十天,一個個累得精疲力盡,結果只砍了一百來棵大樹。
這時,磚瓦石料都已備齊,國王選定動工的黃道吉日也快到期了。如果動工時木料准備不齊,是要處死刑的。怎麼辦呢?晚上,魯班躺在床上翻來復去地睡不著。他爬起來,深一腳淺一腳地向山上走去。抬頭望望,啟明星向他眨著眼睛,天快亮了。
突然,魯班覺得手被什麼東西劃了一下,抬手一看,長滿老繭的手劃出一道口子,滲出了血珠。他仔細地在周圍觀察,原來是絲茅草劃的。魯班很驚奇,他摘了一片草葉,發現草葉邊緣長著許多鋒利的細齒。一轉身,他又看見一隻大蝗蟲正張著兩個大板牙,很快地吃著草葉。魯班捉了個蝗蟲一看,它的板牙上也有利齒。看看絲茅草的葉子,再看看蝗蟲的大板牙,他心裡豁然開朗。 他用毛竹做了一條竹片,上面刻了很多象絲茅草葉和蝗蟲板開那樣的鋸齒。用它去拉樹,只幾下,樹皮就破了,再一用力,樹干出了一道深溝。可是,時間一長,竹片上的鋸齒不是純了,就是斷了。這時,魯班想起了鐵。他跑下山去,請鐵匠按照自己做的竹片,打了帶鋸齒的鐵條,用它去拉樹,真是快極了!
這鐵條,就是鋸的祖先。有了它,魯班和徒弟們只用了十三天,就伐了三百根樑柱。

『柒』 魯班發明鋸子的故事我們得出什麼啟示呢

從魯班發明鋸子的故事中我們得出的啟示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要善於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一件小事、一次經歷都會是人生的一筆寶貴財富。創意來源於生活,生活中的點滴,可以構成無限的創造。

《魯班造鋸》的故事內容:

有一次魯班和他的徒弟們接受了建造一座大宮殿的任務,工程規模浩大,需用很多木材,他叫徒弟上山去砍伐大樹。當時還沒有鋸子,用斧子砍,一天砍不了多少棵樹,木料供不應求,他很著急,於是就親自上山去看看。

當時那座山非常陡峭,爬起來有些困難,魯班一不留意,腳下一滑,急忙用手去抓長在旁邊的草,沒想到手被一種野草的葉子劃破了,立馬就滲出血來了。於是他摘下葉片仔細觀察,葉子兩邊長著鋒利的齒,他用這些密密的小齒在手背上輕輕一劃,居然又割開了一道口子。原來他的手就是被這些小齒劃破的。

望著手掌上裂開的幾道小口子,魯班陷入了沉思。他想,要是具備這樣齒狀的工具,不是也能很快地鋸斷樹木了嗎。於是,他經過多次試驗,終於發明出了鋒利的鋸子,果然好使,很快就把樹木鋸斷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隨後魯班給這種新發明的工具起名叫做「鋸」。

(7)魯班造鋸發明創造擴展閱讀:

魯班生平:

魯班,春秋時期人,姬姓,公輸氏,名般,又稱公輸子、公輸盤、班輸、魯般因「般」和「班」同音,古時通用,故人們常稱他為魯班。

大約生於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於周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出身於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就跟隨家裡人參加過許多土木建築工程勞動,逐漸掌握了生產勞動的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大約在公元前450年以後,他從魯國來到楚國,幫助楚國製造兵器。他曾創制雲梯,在楚國准備攻打宋國,墨子不遠千里,從魯國行十日十夜至楚國都城郢,強行說服楚王停止攻宋。

如今木工師傅們用的手工工具,如鑽、刨子、鏟子、曲尺,劃線用的墨斗,據說都是魯班發明的。而這每一件工具的發明,都是魯班在生產實踐中得到啟發,經過反復研究、試驗出來的。

『捌』 魯班造鋸 故事

木工用的鋸,傳說是魯班發明的。

有一回,魯班造一座宮殿,需要很多大木材,就叫他的徒弟上山砍樹。當時還沒有鋸子,砍樹全靠斧子,一天砍不了幾棵樹。魯班很著急,就親自上山上去看。

山很陡,魯班抓住樹根和雜草,一步一步往上爬。他的手指忽然被一根小草劃破了,流出血來。
一根小草怎麼會有這樣的歷害?魯班仔細一看,發現小草的葉子邊上有許多小齒。他試了試在手指上一拉就是一道口子,這可是提醒了魯班。他想,如果照小草的葉子那樣,用鐵打一把有齒的工具,在樹上來回拉,不是比斧子砍樹強得多嗎?他馬上回去打了一把,拿到山上去試,果然比斧子又快又省力。

魯班就這樣發明了鋸。
希望對您有幫助,望採納,您的採納將是我們回答的動力

『玖』 魯班發明鋸的故事

有一天,魯班和他的徒弟們接受了一項建造皇家宮殿的任務。這個宮殿要求造的雄偉壯觀,因此工程相當浩大。採伐大量木材工作更是迫在眉睫。

開始的時候,魯班率領徒弟們帶上斧頭,到山上砍伐木料。可是,面對又高又粗的參天大樹,僅用手中的斧頭去砍,十分費力。幾天下來,他們師徒都累到了,可是,砍下的樹木卻遠遠不能滿足宮殿建築的需要。

魯班心裡開始焦急起來。有一天,魯班到一座險峻的高山上去物色用作棟梁的木料。在爬上一個小陡坡的時候,腳下等著一塊石頭突然搖動了,他急忙伸手抓住了路旁的一叢茅草。「哎呀」一聲,他的手被茅草劃破了,滲出血來。

怎麼這么不起眼的茅草這么鋒利呢?望著手掌上裂開的幾道小口子,魯班陷入了沉思。於是,他忘記了傷口的疼痛,扯起一把茅草,細細端詳,結果發現小草葉子邊緣長著許多鋒利的小齒。他用這些秘密的小齒在手背上輕輕一劃,居然又割開了一道口子。

正當他在琢磨其中道理的時候,忽然看見草叢中有幾只大蝗蟲,他們的大板牙一張一合,飛快的吞嚼著草葉。他把蝗蟲捉住,認真一看,原來蝗蟲的牙齒上也長著密密麻麻的小鋸齒。

他若有所思地店頭自語:「噢,原來它們是用這種鋸齒來咬斷草葉的,難怪吃得這么快!」想到這兒,他心念一閃:要是我也用帶有許多小鋸齒的工具來句樹木,不就可以很快的把木頭鋸開嗎?那肯定比用斧頭砍要省力多了。

於是,他就請鐵匠師傅打制了幾十根邊緣上有鋒利的小鋸齒的鐵片,拿到山上去做實驗。他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樹上來來回回的鋸了起來,果然好使,很快就把樹木鋸斷了。

魯班給這種新發明的工具起了個名字,叫做「鋸」。後來,他又給鋸安上了一個「共」字形的把手,用起來可就方便多了。有了據,砍伐木頭就快多了,宏偉的宮殿也如期竣工了。

2400多年來,人們把古代勞動人民的集體創造和發明也都集中到他的身上。因此,有關他的發明和創造的故事,實際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創造的故事。魯班的名字實際上已經成為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象徵。

(9)魯班造鋸發明創造擴展閱讀:

其他發明

1、曲尺

曲尺最早的名稱是「矩」,又名魯班尺,傳說是魯班發明。

《墨子-天志上》說:「輪匠執其規矩,以度天下之方圓。」規矩,即圓規及曲尺。曲尺由尺柄及尺翼組成,相互垂直成直角,尺柄較短為一尺,主要為量度之用;尺翼長短不定,最長為尺柄一倍,主要為量直角、平衡線之用。木工以曲尺量度直角,平面,長短甚至平衡線。

2、墨斗

墨斗是木工用來粉碎的工具,它是由魯班發明的。該工具使用桶型盒來存儲墨水。繩索的一端通過墨孔染色。染色繩子的末端是一個叫做「班母」的小木鉤,由魯班的母親發明。班級母親通常距離地面約一英尺。

固定後,染色的繩索彈回地面,施工現場用作水平直線標准。另外,班級母親可以固定在高處,墨斗懸掛,墨斗的重量用作迫使染色鋼絲繩到牆面的力,這是直線標准。門面。石匠大師固定了由鏟斗線收集的岩石的形狀,然後用其他工具敲掉不需要的部分,形成所需板塊,長石等形狀的石頭。

3、古代兵器

鉤和梯是春秋末期常用的兵器。《墨子·魯問》記魯班將鉤改製成舟戰用的「鉤強」,楚國軍隊用此器與越國軍隊進行水戰,越船後退就鉤住它,越船進攻就推拒它。《墨子·公輸》則記他將梯改製成可以凌空而立的雲梯,用以攻城。

4、雲梯

雲梯是古代攻城用的器械,傳說是魯班發明。以下是相關記載:《墨子·公輸》記載:「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戰國策·公輸盤為楚設機章》寫到墨子往見公輸般時說:「聞公為雲梯」。《淮南子》曰:魯班即公輸般,楚人也。乃天子之巧士,能作雲梯。

《淮南子·兵略訓》許慎註:「雲梯可依雲而立,所以瞰敵之城中」。

5、鉤強

「鉤強」也稱「鉤拒」、「鉤巨」。是古代水戰用的爭戰工具,可鉤住或阻礙敵方戰船。傳說是魯班發明。以下是各種相關記載。《墨子·魯問》:「昔者楚人與越人舟戰於江,楚人順流而進,迎流而退,見利而進,見不利則其退難。

越人迎流而進,順流而退,見利而進,見不利則其退速,越人因此若埶,亟敗楚人。公輸子自魯南遊楚,焉始為舟戰之器,作為鉤強之備,退者鉤之,進者強之,量其鉤強之長,而制為之兵,楚之兵節,越之兵不節,楚人因此若埶,亟敗越人。」

6、石磨

根據「世本」,魯班也發明了石磨。據說魯班使用了兩塊相對堅硬的圓形寶石,每塊寶石被切成緻密的淺槽。它們一起被人或動物旋轉,並將米粉磨成粉末。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磨削。在此之前,人們通過將穀物放入石鏟中來加工穀物,並且研磨的發明將蠍子的上下運動改變為旋轉運動。

將間歇性工作轉化為連續工作,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這是古代糧食加工工具的一大進步。

『拾』 魯班是靠什麼受到啟發發明鋸子的

魯班發明鋸子是受到邊緣帶有齒形的野草劃破皮膚的啟發。

魯班發明鋸子的傳說

一次上山時,魯班無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長的一種野草,手被劃傷了。魯班覺得很奇怪,一根柔軟的小草為何能割破手?於是摘下了一片葉子來細心觀察,發現葉子兩邊長著許多小細齒,用手輕輕一摸,這些小細齒非常鋒利,魯班了解到就是這些小細齒劃破他的手。他想,若做成一鋸齒狀的砍伐工具,是否同樣鋒利?於是他用大毛竹做成一條帶有許多小鋸齒的竹片,然後試鋸小樹,成果不錯,幾下子就把樹皮拉破了,再用力拉幾下,小樹桿就劃出一道溝,魯班非常高興。但是由於竹片比較軟,強度比較差,不能長久使用,拉了一會兒,小鋸齒有者折斷,有者變鈍,需要更換竹片。這樣就影響了砍伐樹木的速度,使用竹片太多也是一個很大的浪費。看來竹片不宜作為製做鋸齒的材料,應該尋找一種強度、硬度都比較高的材料來代替它,這時魯班想到了鐵片。於是他們立即下山,讓鐵匠們製作帶有小鋸齒的鐵片,然後到山上試鋸樹木。魯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樹上拉了起來,只見他倆一來一往,不一會兒就把樹鋸斷了,又快又省力,鋸就這樣發明了。

魯班簡介

魯班,魯國人,今山東滕州人。生於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於周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姬姓,公輸氏,名班,人稱公輸盤、公輸般、班輸,尊稱公輸子。魯國人,又稱魯班或者魯般,慣稱「魯班」。 是我國古代的一位出色的發明家,兩千多年以來,他的名字和有關他的故事,一直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流傳。我國的土木工匠們都尊稱他為祖師。

魯班的發明創造

(1)木工工具

  1. 曲尺:曲尺最早的名稱是「矩」,又名魯班尺,傳說是魯班發明。

  2. 墨斗:墨斗是木工用以彈線的工具,傳為魯班發明。此工具以一斗型盒子貯墨,線繩由一端穿過墨穴染色,已染色繩線末端為一個小木鉤,稱為「班母」,傳為魯班之母親發明。

  3. 木地板:木地板也是魯班始創,魯班符咒記載:伏以,自然山水,鎮宅地板,抵抗一切災難,家宅吉祥如意,家庭興旺發達安康。

  4. 鎖鑰:在周穆王時已有簡單的鎖鑰,形狀如魚。魯班改進的鎖鑰,形如蠡狀,內設機關,憑鑰匙才能打開,能代替人的看守。

(2)古代兵器

  1. 雲梯:雲梯是古代攻城用的器械,傳說是魯班發明。

  2. 鉤強:「鉤強」也稱「鉤拒」、「鉤巨」。是古代水戰用的爭戰工具,可鉤住或阻礙敵方戰船。

閱讀全文

與魯班造鋸發明創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