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諾貝爾的一生有多少項發明
諾貝爾的一生
阿爾弗里德.貝恩哈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是瑞典的化學家、產業家、甘油炸葯的發明者。諾貝爾的生平大致經歷為:
1833年10月21日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在家中排行第三。諾貝爾的父親伊曼紐爾·諾貝爾是位發明家,他發明了家用取暖的鍋爐系統、設計了一種製造木輪的機器、設計製造了大鍛錘、改造了工廠設備。1837年父親破產,出走芬蘭謀生,幾年後移居俄國在彼得堡從事製造機器、鐵件和軍工設備。1853年,沙皇尼古拉一世為了表彰伊曼紐爾·諾貝爾的功績,破例授予他勛章。
1841年至1842年間,他在斯德哥爾摩聖雅可比教會學校學習。
1843年至1850年間,在俄國首都彼得堡跟俄羅斯和瑞士籍家庭教師學習。
1850年至1852年,諾貝爾先後到德國、法國、義大利和北美學習,年僅16歲的他已精通英語、德語、法語、瑞士語、瑞典語和俄語,為他今後的創造發明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859年回到瑞典後,諾貝爾獲得關於氣量計、水表和氣壓計的專利,鼓舞了他作為一個發明家的興趣。
1863年10月,諾貝爾獲得發火件(雷管)的發明專利權。這項發明人們稱之為「諾貝爾引燃器」。
1864年諾貝爾和他的父親在斯德哥爾摩郊區建立一個硝化甘油實驗室。同年9月3日實驗室發生爆炸,死5人,包括他的弟弟,諾貝爾因不在場而倖免。
1865年,諾貝爾硝化甘油有限公司在斯德哥爾摩建立,這是世界上第一家生產危險性較小的硝化甘油的工廠。1867年諾貝爾用硅藻土吸收硝化甘油製成穩定的黃色炸葯(dynamite炸葯),同年在瑞典和英國取得專利,1869年在美國取得專利。
1875年製成由火棉與硝化甘油混合形成的具有彈性的爆膠。這種炸葯既有硝化甘油那樣大的爆炸力,又具有黃色炸葯那樣的安全性。
1887年諾貝爾又用等量火棉和化甘油加入10%樟腦製成巴里斯特炸葯,又稱硝化甘油無煙火葯。
1888年又發明了用來製造軍用炮彈、手雷和彈葯的無煙炸葯,亦稱諾貝爾爆破炸葯。
1896年12月10日,諾貝爾在義大利聖雷莫因腦溢血與世長辭,終年63歲。
諾貝爾不僅在炸葯方面做出了貢獻,而且在電化學、光學、生物學、生理學和文學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建樹。諾貝爾的一生中,僅在英國申請的發明專利就有355項之多。
諾貝爾不僅是個偉大發明家,還是一個有卓越組織才能的產業家,他所經營的炸葯工業,遍布歐美各國,還用炸葯專利款購置了大面積的油田,使其迅速地成為一個百萬富翁。然而,他對金錢和財物並不貪得無厭,對旁人,他慷慨施捨,對發展科學,他大力援助,他自己卻生活儉朴,一生在艱苦中度過,他甚至從來沒有請人畫過肖像,目前僅存的一幅肖像是他死後才畫的。他死後,根據他生前的願望,墓室修建得非常簡朴,他曾說過:「活人的肚皮比死人的紀念碑等榮譽,更值得我關心」。 諾貝爾對功利和榮譽十分淡漠,非常謙虛。他曾在一封信中對於他所獲得的獎章的原因敘述道:他得獎章不是由於發明炸葯的原故。比如,瑞典政府授予他極星勛章,是因為他的烹調本領;他得到法國勛章,是因他與一位部長過往甚密;他得到巴西勛章,是因為偶而認識了一位要人;他得到皮立華勛章,是因為授勛人想摹仿一出名劇中授勛時的情形……。就是這樣一位「一生無重要事跡」而只是保持指甲干凈整潔的人,不僅為人類創造了大量物質文明財富,還為人類留下了艱苦創業,不慕功利、虛名的崇高精神。
1895年11月27日,諾貝爾簽署了他死後遺留下來的所有可變賣財產的遺囑:將全部財產作為設立諾貝爾獎金的基金,每年取出基金利息,獎給對人類文化科學事業做出重大貢獻的人。根據當時估計,他的遺產約有三千三百萬克朗(瑞典幣,約摺合920萬美元)。
諾貝爾獎金分為物理學、化學、生理學和醫學、文學、和平獎五項。
物理學和化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負責頒發,生理學和醫學獎由瑞典卡羅琳醫學研究院負責頒發,文學獎由瑞典文學院負責頒發,和平獎由挪威議會(當時挪威與瑞典同存於一個王國)負責頒發。1968年瑞典銀行決定增設經濟學獎,這項獎金由瑞典銀行提供。
諾貝爾在遺囑中強調指出「在評選得獎人時必須不分國籍、不分膚色、不問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一視同仁,唯一標准視其實際成就。」 諾貝爾逝世後,有關機構籌建了諾貝爾基金會,並於1901年1月1日開始管理基金,同年舉行了第一次頒獎儀式。有關機構還對諾貝爾獎金做了進一步的規定:每個各項獎金可由兩個獲獎青年均分享(最多不超過三人);如果當年無人得獎,則該獎金可留待翌年;每一項獎金在五年內至少應頒發一次,實際上,從1901年開始授獎以來,都是每年頒發一次,只有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1940~1942年),因戰爭關系,才停頓了幾年。由於按規定,每年要從基金利息中抽出10%加入基金,另加上一部分沒有發出的獎金也並入基金,因此基金的數目越來越大。在同一年裡,各項獎金的數額是相同的,不同的年份,獎金數額有所變動,其幅度主要取決於市場行情,因為這些獎金是靠基金資本的年收入來支付的。
諾貝爾獎金每年於12月10日,即諾貝爾逝世周年紀念日,以隆重的儀式在斯德哥爾摩寬敞的音樂廳里頒發,和平獎於同一天在奧斯陸挪威國會所召集的會議儀式上頒發。諾貝爾獎,現在已經成為學術界個人最高榮譽,也是威信最高的國際性大獎。
㈡ 諾貝爾都發明了什麼東西 多點
在世界科學史上,有這樣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不僅把自己的畢生精力全部貢獻給了科學事業,而且還在身後留下遺囑,把自己的遺產全部捐獻給科學事業,用以獎掖後人,向科學的高峰努力攀登.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學獎,已經成為舉世矚目的最高科學大獎.他的名字和人類在科學探索中取得的成就一道,永遠地留在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文明史冊上.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就是世人皆知的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伯恩哈德·諾貝爾.
諾貝爾1833年出生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
諾貝爾的父親傾心於化學研究,尤其喜歡研究炸葯.受父親的影響,諾貝爾從小就表現出頑強勇敢的性格.他經常和父親一起去實驗炸葯,幾乎是在轟隆轟隆的爆炸聲中度過了童年.
諾貝爾到了8歲才上學,但只讀了一年書,這也是他所受過的唯一的正規學校教育.
為了使他學到更多的東西,1850年,父親讓他出國考察學習.兩年的時間里,他先後去過德國、法國、義大利和美國.由於他善於觀察、認真學習,知識迅速積累.很快成為一名精通多種語言的學者和有著科學訓練的科學家.回國後,在工廠的實踐訓練中,他考察了許多生產流程,不僅增添了許多的實用技術,還熟悉了工廠的生產和管理.
就這樣,在歷經了坎坷磨難之後,沒有正式學歷的諾貝爾,終於靠刻苦、持久的自學,逐步成長為一個科學家和發明家.
諾貝爾一生的發明極多,獲得的專利就有255種,其中僅炸葯就達129種.他的發明興趣不僅限於炸葯,作為發明家、科學家,他有著豐富的想像力和不屈不撓的毅力.他曾經研究過合成橡膠、人造絲,做過改進唱片、電話、電池、電燈零部件等方面的實驗,還試圖合成寶石.盡管與炸葯的研究相比,這些研究的成果不是很大,但是他那勇於探索的精神卻為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諾貝爾把他的畢生心血都獻給了科學事業,他一生過著獨身生活,大部分時間是在實驗室中度過的.他謙虛謹慎,對別人親切而忠誠.他拒絕別人吹捧他,不讓報紙刊登他的照片和畫像.長期緊張的工作,使他積勞成疾,但在生命的垂危之際,他仍念念不忘對新型炸葯的研究.1896年12月10日,這位大科學家、大發明家和實驗家,由於心臟病突然發作而逝世.
㈢ 諾貝爾發明了什麼
諾貝爾一生的發明極多,獲得的專利就有255種,其中僅炸葯就達129種,諾貝爾專還發明過:氣體計屬量儀、液體計量儀和改良型的液體壓力計,合成橡膠、人造絲,改進唱片、電話、電池、電燈零部件等方面的實驗,還試圖合成寶石。就在他生命的垂危之際,他仍念念不忘對新型炸葯的研究。
諾貝爾發明了許多東西,火葯里就數TNT著名,但它被運用於戰爭,左翼諾貝爾感到自己給人類帶來了災難,就拿出全部積蓄設立了諾貝爾獎。
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瑞典化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軍工裝備製造商和炸葯的發明者,1833年10月21日出生於斯德哥爾摩,1896年12月10日逝世。
諾貝爾一生擁有355項專利發明,並在歐美等五大洲20個國家開設了約100家公司和工廠,積累了巨額財富。
㈣ 諾貝爾發明了什麼(至少6種)
炸彈,合成橡膠、人造絲,做過改進唱片、電話、電池、電燈零部件,還試圖合成寶石.,最後留下遺產舉辦了諾貝爾獎.
㈤ 諾貝爾的發明有哪些
阿爾弗里德·諾貝爾雖然於一八九一年正式定居在聖雷莫,但這並不是說,在一八九一 年至一八九六年他的晚年期間,他已經安於已得的名譽,或者只是在陽光明媚的地中海休養 地消磨時間。這不是他的品性。從他在那裡寄出的很多信件中可以看出,他因工作需要而進 行的沒完沒了的奔走,即使現在也不能讓他平靜下來。他訪問了他的工廠和公司所在的幾個 歐洲首都和很多地方。巴黎佔了他出訪次數的一半,並且他在那裡逗留得最久。盡管法國政 府和報刊對他進行過迫害,他同這座首都仍然有著很多聯系。他盡可能地避免卷進政治和商 業糾紛,但是如果一旦陷入這些糾紛中去了,他也無所畏懼,並且很快地用嘴和筆來進行斗 爭。如果他認為事情不對頭地威脅到干擾他的研究工作時,他還有一手消遁的決竅。他用舊 了的能夠捲起來的筆記本和信箋,他自己設計的自來水筆,這在當時肯定是獨一無二的新玩 藝兒,以及一隻特製的手提箱,所有這些東西,都曾伴隨他旅行,並且表明他即使在火車、 輪船和旅館的房間里,也都要埋頭於工作。
十九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由法國政府和炸葯龔斷當局演奏的那場對那種遠非無煙的炸葯 進行政治宣傳的插曲,已經沉靜下來了。巴布和巴拿馬丑聞的時代已經消逝,使人煩惱的線 狀無煙炸葯訴訟案也完結了。這位發明家的巨大商業事務有利地發展著,並且帶來了很大的 收入。新的總經理們和獨立經營的公司與卡特爾,分擔了他肩上的許多沉重工作,特別是現 在,他已辭掉了所有董事會的職務。 這位以聖雷莫為大本營的花甲老人,已經被他生活中的遭遇弄得疲乏不堪。然而,雖然 感到勞累,他卻仍然認為還有很多事情在等待著他去完成。那些急需解決的有興趣的問題, 給了他堅持工作的力量。他在這個時候曾經說過:「我斷斷續續地工作著。有時我感到孤 戚,然後接著再干。我常常是那樣工作著,但對於那些我覺得最後必將成功的事情。我會始 終抓住不放。」這就是典型的諾貝爾。
這位發明家信任的喬治·費倫巴克,被看作是在多產的巴黎年代一位精通理論的化學家,他不願意離開他的故鄉。因此,諾貝爾允許他領取退休金離職;他又聘請了英國人 休·貝克特,作為新的實驗室首席化學家;他的這座實驗室,建立在聖雷莫別墅的大花園里,是用最新的德國儀器裝備起來的。
在一八九三年,他還聘請了二十三歲的瑞典炸葯化學家拉格納·索爾曼(1870— 1948),他是剛剛離開美國的技術工作崗位回來的。實踐證明,這是很重要的一步。索爾曼 這位天才,謙虛而又廉潔高尚的人,不僅成為諾貝爾自己所說的:「我的幾名得意的人之 一」而且成為他的遺囑的主要執行人。在實現這項使世界受益的異乎尋常的遺囑方面,他是 那些有功勞的人之一。他以不倦的努力,常常是在引人注目的情況下,克服了在建立諾貝爾 基金會的道路上、以及在接收這份遺囑中所包含的用來授獎的基金方面所遇到許多困難與障 礙。他還終生獻身於諾貝爾在很多方面遺留的事務工作。
諾貝爾在聖雷莫建築了一座伸向海里的小碼頭,用來進行炸葯和火器試驗;他在那裡進 行了五年高度緊張的工作。諾貝爾生前沒有完成的幾項重要發明的基礎工作,就是在那裡做 的;後來,這些發明被別人接著試驗成功,並且在某些重大事件中起了推動作用。 諾貝爾在炸葯領域的最後發現,即所謂「改進型無煙炸葯」(瑞典注冊的首次發明專利 權是一八九六年第7552號),是適應某些特殊目的而進一步發展了的混合無煙炸葯,它就 是在這座實驗室里搞出來的。如果要徹底地講清這項發明,就要涉及大炮和內彈道學的技術細節;所以在這里只能簡單地說,它的目的是「增加拋射體的初速,而不增加武器內部的最 大壓力;這樣做是通過在炸葯燃燒時誘導出一定加大了的遞增力,從而當拋射體在槍炮腔膛 內前進時,能夠保持住壓力,而且整個彈道作用能夠增加。這種前進的炸葯消耗來自兩個方 面:從機械方面來說,是通過在燃燒過程中炸葯小丸表層的累進增加;從而化學方面來說, 則是通過單獨的炸葯小丸,它被做成各種各樣的層次,這種多樣的層次使得內層的燃燒率更大,從而在燃燒過程中能夠增加效果。」
製造和試驗改進型炸葯,是在諾貝爾的幾座工廠里開始的,主要是於一八九五年至一八九六年間,在這位發明家於博福斯附近的比耶克博恩新建的那座瑞典實驗室進行的。 諾貝爾作為一個發明家的興趣,決不是僅限於炸葯,他具有高度的想像力,這是那些真 正的發明天才必不可少的品質。他不僅有能力,而且急於將他那些卓越的思想,落實到自己周圍的事物上。這包括著種類繁多的科目和應用化學——電氣化學、光學、機械學和炮學、 生物學和生理學。提到的這些,還只是技術和自然科學領域的學科。象他的父親伊曼紐爾一樣,他的創造力有時竟走得遠到異想天開的地步。這通常是在一剎那間,故意這樣做的。據他的助手們說,他有時劃不清那些空想的主意與劃時代的發明設想之間的界線。當他在某個 主題方面的知識較淺薄的時候,例如某些大炮的建造方沒,以及某些生物和生理問題,當然 他就較難分清這種界線了。 隨著歲月的消逝,阿爾弗里德·諾貝爾將很多這些不同的想法,變成了專利發明。申請取得的發明專利權的總數字,無法准確地說出來;但在清算他的財產時搞出的那張數字接近 的登記表中,包括他在各國取得的不少於三百五十一項發明專利權,這是來自一個頭腦中的令人驚佩的數字。
從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末起,並且作為混合無煙炸葯研究的直接結果,諾貝爾自己對於火 器技術方面的興趣越來越大。據他一再對索爾曼和其他人所說的話,這個特定方面吸引了他 的興趣,主要是精神上的問題。與些同時,由於他天性強烈地厭惡戰爭和暴力,很不合常理 的是,他變成一位越來越強烈反對實際使用這些發明的人。他在這時候曾經寫道:「就我這方面來說,我希望能把所有的槍炮、它們的附屬物和一切東西,都送到地獄里去,那裡是展 覽和使用它們的恰當地方。」雖然如此,在他的晚年期間,他的理論和試驗工作仍然在這方 面作了很多改進,諸如含有硝化甘油的導火線,槍炮的無聲發射,金屬的淬火與焊接,拋射 體的穩定、旋轉與冷卻,它們的氣體封閉與安全,以及海上救險用的一種火箭等許多發明。
他對早年從他父親那裡繼承來的一種想法,曾難以忘懷並且煞費過苦心,這就是試圖用 與製造炸葯緊密相連的原料,來製成橡膠、杜仲膠和皮革的代用品。他還在溶解於各種半揮 發性溶解液中的硝化纖維素的基礎上,發展了各種油漆。在這些發明的試驗階段,在聖雷莫的實驗室和後來在瑞典比耶克博恩的實驗室里,發現了很多硝化纖維素的新溶劑。它們不僅對於與炸葯混合在要求降低燃燒溫度和腐蝕作用方面是重要的,而且在作為我們現代硝化纖 維素型號的油漆成份方面,也是重要的;這種油漆,現在通過例如帝國化學公司和 I·G·化學公司的許多產品,而聞名於全世界。事實上,導致生產這些東西的早期之路,幾乎肯定是被諾貝爾的專利發明指出的。
諾貝爾對早期合成橡膠製造的興趣,盡管在他生前沒能取得多少進步,卻對後來人造橡 膠和人造革的製成,無疑起了推動作用。 諾貝爾在初期階段感興趣的硝化纖維素的另外一個用途,是製造人造絲。一八九三年至 一八九四年間,他曾在聖雷莫的實驗室里,與瑞典工程師斯特雷勒納特一道,進行過這方面 的試驗。他發明的洞孔極細的玻璃壓力噴嘴,在一八九六年得了專利權。這種噴嘴,是將硝 化纖維素或賽璐珞溶液擠壓出來,然後硬化成絲狀纖維所必需的工具。它的製法,是用很細 的白金絲穿進溶液的玻璃里,冷卻之後,再用王水①將白金絲腐蝕掉。這種主意,曾被後來 的很多繼承者所發展。幾十年來曾以很多商標知名與估價的人造絲或真絲,現在已經以數不 清的形式和不斷出現的新名稱,成為一種暢銷世界的產品。
自本世紀初以來,人造絲商品便由德國、英國、義大利和法國的一些大工廠生產。諾貝爾公司是最早與它們組成卡特爾的企 業,諾貝爾曾對他的某些公司提供過設計與資金支持。
①一分濃硝酸和三分濃鹽酸的混合液,腐蝕性極強,能溶解黃金和某些在一般的酸 類中不能溶解的金屬。——編者注 阿爾弗里德·
諾貝爾還從事過改進唱片、電話、電池、白熱電燈零件的試驗,並且用融合礬土試制半寶石或全寶石(剛玉石、紅寶石、藍寶石等)。所有這些探索性的工作,都曾 幫助後來有著更好設備的發明家們,解決了很多問題。 阿爾弗里德·諾貝爾對很多發明家和工業家曾經給予支持。這里,只能提到很少的幾件事。 我們已經知道,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當他的哥哥路德維格處於俄國石油工業的困境 時,他曾提供過有效的援助;這種幫助不僅是財政方面的,而且對這項工業的技術改進,曾幾次研究出方案。鋪設從產油地到裝運港口的輸油管的首創建議,就是他提出來的;原油提 煉和蒸餾方面的幾項革新,以及利用石蠟照明等技術,也是基於他的專利發明試驗成功的。
一八八二年他向他哥哥提出的「在某些船上用爆發性發動機代替蒸汽機」的建議,似乎預見到諾貝爾兄弟石油公司的產品能作為燃料的另外一種用途。 一八九五年,他同瑞典工程師魯道夫·利列克維斯特一道,在崩茨佛斯建立了一座電氣 化學公司。這是瑞典的第一座生產電鍍產品和工業及醫葯用化學品的工廠,後來發展成為在 布胡斯擁有幾座工廠的大企業。諾貝爾對利列克維斯特的人格很信任,在起草自己的遺囑時,他指定利氏為執行人之一。 兩位年輕的瑞典工程師,想用自己的發明來譜寫工業歷史,他們從諾貝爾那裡得到了第一筆財政支持。這兩名工程師是伯格爾·里揚斯特羅姆(1872—1948)和他的弟弟弗雷德里 克(生於1875年)。
諾貝爾在談到他們時寫道:「同里揚斯特羅姆先生這種有相當能力而 又真正謙虛的人一起工作,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受到資助的設計,可以提到的還有帶加快 軸的斯維自行車,以及一種大馬力蒸汽鍋爐。里揚斯特羅姆的許多發明,例如空氣預熱器、 蒸汽和燃氣渦輪、渦輪機車等,後來曾通過他的斯文斯卡渦輪機製造廠及其他公司成功地向 全世界提供過產品。 在一八九○年,他把當時是一位有希望的年輕科學家、後來成為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 院教授的約翰森找了來,讓他在巴黎的塞夫蘭實驗室里進行六個月的輸血試驗,這在當時是 諾貝爾非常感興趣的一項新技術。他在給約翰森的信里曾解釋說,他正在考慮建立一座自己 的醫學試驗研究所,並且以通常的遠見寫道:「如果此事可行,將會取得很多預想不到的結 果。」諾貝爾與約翰森的合作,促使他在同一年從他母親留下的錢里拿出了五萬克朗,捐獻 給卡羅琳醫學院去建立一項「卡羅琳·安德烈特·諾貝爾基金,供各科試驗醫學研究、出版上述研究成果及輔導這種研究之用」。當建立諾貝爾基金會和起草它的規則,以及在成立諾 貝爾醫學院的時候,都曾考慮到他的這些意見。 假如說多才多藝的諾貝爾對飛機不感興趣的話,那將是一件怪事。他在一九八六年曾向 瑞典的氣球駕駛者安德烈乘坐汽船到達北極的計劃提供過資助。
諾貝爾向這一計劃提供大量資助的理由,是值得注意的。他寫道:「如果安德烈到達他 的目的地,或者假如他只飛到半路,那麼,這項功績本身將是件發揚想像力的事情,並將產 生新的設想和改革。在這方面,我也要為和平的思想服務,因為每一種新的發現總要在人類 的頭腦里留下痕跡,從而使它有可能代代相傳,以便能夠在更多的頭腦里喚起新的文化思 想。」 但這些還並不是一切。諾貝爾的特色是始終站在時代的前面,從阿爾弗里德在十九世紀 九十年代初的通信中可以看出,他對於通過空中攝影來進行勘測和製作地圖也有興趣。由於 當時還沒有飛機帶著照相機上天,諾貝爾建議用氣球或飛彈來實現這一目的。
當讀到他在臨 死前四個月結索爾曼寫的一封信時,我們就好象嘗到了當代宇宙探測的滋味一樣:「……我 打算將一個帶著降落傘、照相機和小鍾表或計時引線各一件的小氣球送上天。在適當的高 度,氣球將自動地放氣或者同降落傘分開,然後,在降落傘逐漸下降時,照相機就拍下照片 來。」 他還清楚地預見到,未來的空中交通將不是通過氣球或飛船發展起來的,而是通過快速 的由推進器推進的飛機。在一八九二年,也就是說,較賴特兄弟在基蒂霍克進行的第一次飛 行還要早十年,他就已經這樣寫道:「飛行真的使我感到興奮,但是,我們一定不要以為通 過氣球的手段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當一隻鳥高速飛行時,只要輕輕搖動它的翅膀,就能夠克 服重力。這並不是通過魔術辦到的。鳥兒能做的事,人類當然也能。我們必須有高速推進的浮筏,一隻能在三小時內從巴黎飛到聖雷莫的紅雀……」他還寫道:「自從電力及其伴隨物 發明之後,只要四分之一秒鍾就可以繞地球轉一周。我對於我們這個小小的地球,持輕蔑的 態度;而對於一個更小得多的實體,也就是原子,卻表示極大的興趣,在單獨情況下,或者 作為宇宙萬物生命細胞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的形式、運動和定數,都比它們應有的位置更多地佔據我的思想。」
阿爾弗里德·諾貝爾的助手和朋友拉格納·索爾曼,後來在評價他在炸葯科學之外作為 一個發明家的造詣時說:「當精讀阿爾弗里德·諾貝爾的專利發明目錄時,那些抱嚴重偏見 的人,毫無疑問將會找到很好的理由來懷疑諾貝爾的技術判斷力。在那些嚴肅的技術家和工 業家看來,他的很多思想只不過是心血來潮和異想天開而已。但是不要忘記,被現代技術家 們這樣認為的很多想法,曾被諾貝爾在實際上加以實現,並成為最重要的東西。人們也不應 該忘記,他的另外一些設想,已經被應用到與他本人當初打算不同的別的方向或領域。在他 豐富的思想方面,這位天才的發明家,就好象大自然在培育新的生命種子那樣,一點都不吝嗇。作為一條規律,只有其中少數種子,立即得到適宜的土壤,從而發芽成長。有些則是癟皮;另外一些也許落在肥沃的地方,只不過時間對它們不夠吉祥如意,然而,這些思想種子 能夠在幾十年、有時甚至在幾個世紀內,保持著它們的生命力。當出現改變了的條件時,它 們就會象被風吹到沃土上的種子一樣,開始發出芽來。
「此外,從歷史上看,技術的發展是以各種努力、以不同的發明家在解決問題方面所付 出的一切思考為條件的,且不管在每一特別情況下這種工作是否能產生直接的成果。正因如 此,技術和發明史目前引起了人們更大的興趣,象所有的歷史一樣,它也開拓了進步過程的 廣闊眼界,從而為現在和未來提供寶貴的指示。」 諾貝爾有一次寫道:「如果說我在一年之內有一千種設想,而其中只有一種結果是好 的,那麼,我也就滿意了。」
㈥ 諾貝爾有哪些發明
諾貝爾一生的發明極多,獲得的專利就有255種,其中僅炸葯就達129種,諾回貝爾還發明過:氣答體計量儀、液體計量儀和改良型的液體壓力計,合成橡膠、人造絲,改進唱片、電話、電池、電燈零部件等方面的實驗,還試圖合成寶石。就在他生命的垂危之際,他仍念念不忘對新型炸葯的研究。
諾貝爾發明了許多東西,火葯里就數TNT著名,但它被運用於戰爭,左翼諾貝爾感到自己給人類帶來了災難,就拿出全部積蓄設立了諾貝爾獎。
㈦ 諾貝爾的100多種發明是哪100多種
在世界科學史上,有這樣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不僅把自己的畢生精力全部貢獻給了科學事業,而且還在身後留下遺囑,把自己的遺產全部捐獻給科學事業,用以獎掖後人,向科學的高峰努力攀登。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學獎,已經成為舉世矚目的最高科學大獎。他的名字和人類在科學探索中取得的成就一道,永遠地留在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文明史冊上。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就是世人皆知的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伯恩哈德·諾貝爾。
諾貝爾1833年出生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
諾貝爾的父親傾心於化學研究,尤其喜歡研究炸葯。受父親的影響,諾貝爾從小就表現出頑強勇敢的性格。他經常和父親一起去實驗炸葯,幾乎是在轟隆轟隆的爆炸聲中度過了童年。
諾貝爾到了8歲才上學,但只讀了一年書,這也是他所受過的唯一的正規學校教育。
為了使他學到更多的東西,1850年,父親讓他出國考察學習。兩年的時間里,他先後去過德國、法國、義大利和美國。由於他善於觀察、認真學習,知識迅速積累。很快成為一名精通多種語言的學者和有著科學訓練的科學家。回國後,在工廠的實踐訓練中,他考察了許多生產流程,不僅增添了許多的實用技術,還熟悉了工廠的生產和管理。
就這樣,在歷經了坎坷磨難之後,沒有正式學歷的諾貝爾,終於靠刻苦、持久的自學,逐步成長為一個科學家和發明家。
諾貝爾一生的發明極多,獲得的專利就有255種,其中僅炸葯就達129種。他的發明興趣不僅限於炸葯,作為發明家、科學家,他有著豐富的想像力和不屈不撓的毅力。他曾經研究過合成橡膠、人造絲,做過改進唱片、電話、電池、電燈零部件等方面的實驗,還試圖合成寶石。盡管與炸葯的研究相比,這些研究的成果不是很大,但是他那勇於探索的精神卻為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諾貝爾把他的畢生心血都獻給了科學事業,他一生過著獨身生活,大部分時間是在實驗室中度過的。他謙虛謹慎,對別人親切而忠誠。他拒絕別人吹捧他,不讓報紙刊登他的照片和畫像。長期緊張的工作,使他積勞成疾,但在生命的垂危之際,他仍念念不忘對新型炸葯的研究。1896年12月10日,這位大科學家、大發明家和實驗家,由於心臟病突然發作而逝世。
㈧ 諾貝爾有一百多個發明,其中有那些
1863年10月,諾貝爾獲得炸葯發爆劑的發明專利權。這項發明人們稱之為「諾貝爾引燃器」。 1864年,取得硝化甘油炸葯發明的專利權。1865年,他多次實驗,反復鑽研,研製成了固體韌性燃料,並先後在瑞典、英國和美國取得炸葯的專利。
1866年,製造出能吸收比本身多三倍的硝化甘油,並且像粘土一樣軟硬適中的「矽藻土炸葯」,這一產品成為以後諾貝爾國際性工業集團的基石。1867年,發明安全雷管引爆裝置。
1888年,發明了用來製造軍用炮彈、手雷和彈葯的無煙炸葯,亦稱諾貝爾爆破炸葯。1896年,取得開有細孔的玻璃制壓榨噴嘴的專利,發明對紡織工業也造成相當大的影響。
(8)諾貝爾的300多種發明是什麼擴展閱讀:
愛弗雷·諾貝爾是位傑出的化學家,他於1833年10月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他的一生中有許多發明,其中最為主要的是安全炸葯。這項發明使他獲得了「炸葯大王」的稱號,並使他成為百萬富翁。
諾貝爾在逝世前立下遺囑,把遺產的一部分--920萬美元作為基金,以其每年約20萬美元的利息作為獎金,獎勵那些為人類的幸福和進步作出卓越貢獻的科學家和學者。為此,瑞典於1900年6月29日專門成立了諾貝爾基金會,並由其董事會管理和發放獎金。
㈨ 諾貝爾的幾種發明。
炸葯
㈩ 諾貝爾一生有幾項專利發明有的說350,有的說355,有的說245,書上說100多,到底是什麼,急,快給我答案!
據網路、維基網路介紹,都是350項專利
阿爾弗雷德·伯納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 1833.10.21-1896.12.10)是瑞典化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軍工裝備製造商和炸葯的發明者。諾貝爾的確擁有Bofors (卜福斯)公司。此公司擁有350年歷史,之前主要生產鋼鐵。諾貝爾擁有Bofors後把公司主要產品方向改為生產軍工產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改公司多項產品曾授權多國生產,並受軍隊廣泛好評。 諾貝爾一生擁有350項專利發明,其中炸葯為最為出名的一項。
Nobel held 350 different patents, dynamite being the most famous.
he registered more than 350 patents in various count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