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力培養方法

創造力培養方法

發布時間:2021-07-19 18:45:15

㈠ 多蘭斯教授的創造力培養法是什麼

創造力的高低,既有天賦的因素,也有後天條件或環境陶冶的影響。一般來說,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創造力,但重要的是能否技高一籌和出類拔萃。當發現自己的孩子在創造力方面比較出眾時,父母就應該及早打算,作有目標的培養了。

美國心理學教授多蘭斯總結出了一套培養孩子創造力的方法。他指出:在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時,父母首先應持有下列4種態度:

(1)正確對待孩子的特點和表現

創造力高的孩子往往會有「奇思怪想」,與眾不同,父母切忌隨意譏笑或斥之為怪物。在考察孩子的創造力時,最忌諱的便是告訴孩子:「你怎麼不像你大哥?」人比人氣死人,孩子的創造力越高越不一樣。

(2)要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

要馬肥,你得有草讓它吃,可以不用人去喂它,但要給它有草的環境。同理,要孩子具有創造力,非得創設環境不可。家裡可以買些孩子看得懂的創造發明的故事書籍;玩具壞了,不必動不動就買新的,可以提供一些簡單工具,讓孩子動手改造、修理。

(3)讓孩子有機會模仿創造的「楷模」

創造在於求變、求新,怎能模仿呢?其實,模仿是創造的態度、創造的情操。父母只一味買新禮服,而不將舊衣服改製成新衣,她的女兒就很少有機會模仿這樣的創造態度。通過「模仿」,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創造天賦。

(4)鼓勵孩子的創造

日常生活中,孩子的創造往往很難得到鼓勵。固然,父母很難判斷孩子的這些作品或想法的是非,不過,這沒有關系,您應該記住一點,孩子的「有心創造」這種精神就值得您給予特別鼓勵。

㈡ 培養創造力的10個步驟是什麼

1?以下是具有創造力的人會有的特點。其中哪些和你的個性相符?

(1)對前途充滿樂觀(2)對現狀抱著積極的不滿足的態度(3)高度的好奇心及觀察力(4)能接受各種代替方法(5)喜愛幻想,深入未來(6)具有冒險心,興趣很多(7)具有辨別及杜絕壞習慣的能力(8)能獨立思考(9)能做全面的思考(能想出新點子,實際解決問題)

2?你受右腦還是受左腦控制?

(1)你的工作空間是否整潔有序?你的車子呢?你的車庫呢?

(2)你是否比較願意在完成一件工作之後,再從事另一件工作?

(3)事情發生時,你是否願意討論它?

(4)你是否喜歡嘗試各種食品、甜點及菜餚,並且在不同的時間去嘗試?

(5)你是否總在某一特定時間內觀看某一相同類型的電視節目?

(6)你的周末是否充滿了各種新的活動,很少相同?

(7)你喜愛藝術、輕音樂還是拼圖游戲?(能選擇其中的兩種嗎?)

[如果你對(1)、(2)、(3)和(5)的答案是肯定的,而(4)、(6)和(7)的答案是否定的,那麼你就是受左腦控制;如果你對(1)、(6)和(7)的回答是肯定的,而(2)、(3)、(5)的答案是否定的,那麼,你的右腦活動比較多]有任何結論嗎?沒有,只是讓你多了解自己而已。

3?不要迷戀某種發明或觀念。觀念可以淘汰,隨時都有更新、更好的觀念出現。向你自己挑戰,讓這些觀念發揮功效,並實際應用。

4?學習一種有效的鬆弛技巧。當你在完全放鬆時,創造性的想像可以做最佳的「事先演練」及「重復表現」,因為在鬆弛的情況下,左腦的控制力較小,右腦更容易接受視覺與聽覺的暗示。有一些卡式錄音帶教導被動的鬆弛、持續的肌肉鬆弛、深呼吸以及生理回饋技巧等。你不妨嘗試幾種不同的方法,直到你找到喜歡的那種方法。

5?當你想像自己「目前」完成的一項目標時,一定要確定你的想像和眼睛所見的完全一樣,而不是通過旁觀者「看你怎麼辦」的眼光。

6?當你犯錯時,不要以左腦式的批評來譴責或輕視自己。想出一段肯定式的聲明描述你的正確表現。放鬆心情,聆聽你自己說出肯定的聲明,並幻想與此相關的行動與感覺。

7?以創造性的態度去發覺及解決問題,最好把所有的問題都看作「需要改善的情況」、「暫時地不妥」以及「成長中的機會」。改變你對問題的看法與態度。

8?對於需要改善的想法與計劃加以討論,並且進行試驗。理論與實踐合二為一,實際試驗你的想法。

9?做任何決定時,考慮採用所謂的標准決策方法:在一張紙上畫出兩欄,在每一欄上面分別寫上「利」與「弊」。在「利」的那一欄里,列出如果你做這樣的決定之一,所可能產生的全部利益與好處。再把可能的壞處及不利的影響寫在第二欄。研究這些利與弊所可能產生的影響。如果在你看來,利多於弊,或者是你可以得到有利的好處,那麼,你不妨採取這種決定。

10?找出時間去騎腳踏車、堆沙堡、放風箏、聞聞玫瑰花香、在林中散步,或赤足走在沙灘上。我們這些大人需要重拾我們內心童稚的美好、右腦式的世界。(這個周末就去做)第三章責任的種子第三章責任的種子做好本職工作是責任,而它的酬勞也令人滿意。我們的工作品質越好,數量越多,收獲越豐盛,心靈越充實。

能為自己的思想、工作習慣、目標和生活負責,你會發現你在開創自己的命運,走向成功之途。只要你種下率真、自製和負責的種子,你會得到滿足與喜悅的收獲。在明尼蘇達州的一個小鎮上,有一位十分能乾的木匠,大家都叫他「巧手傑克」。他14歲出師,小到製作口紅盒子,大到建築整座房屋的木工活無所不能,而且,他所做的活兒,都是為人稱道的精品,當地人有口皆碑。

傑克幹了40年的木匠,已經54歲了,他決定退休,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他所服務的老闆,是從前老闆的兒子,把傑克看做是自己的左膀右臂,他極力挽留,但是傑克不為所動。

最後,老闆只得答應讓他退休,但在這以前,他要傑克再建造一座房子。

傑克於是開始這退休前最後的工作,在蓋房過程中,稍有一點眼力的人都能看得出來,老傑克的心已經不在工作上了,他用料不再像往日那般精挑細選,做工也只是隨意而為,全無往日的水準。老闆看在眼裡,並沒有說什麼。

在竣工那一天,也就是傑克終於可以退休的那一天,老闆把一串鑰匙交給傑克,說這是作為禮物送給傑克的房子的鑰匙,而那座作為禮物的房子,就是老傑克最後蓋的那間粗製濫造的房子。

當你心不在焉地進行一項工作時,是否會想到日後也會得到類似傑克的後果——不對你做的事負責,結果也就不會對你負責。

㈢ 如何提高創造力,提高創造力的主要方法

處於放鬆狀態
用點時間,做令自己感到愉快的、能夠帶來歡樂的、你熱愛的或內能夠使自己全身投入的事情。比如容沉思、散步、游泳、閱讀令人心情愉快的文字,或者記日記——寫下你的想法(這會相當有幫助!)。
感恩
想一想,什麼賦予你積極向上、源源不斷的能量與活力,從而使你心懷感激?當感受到對生命中得到的美妙祝福與饋贈,你的心中便有了愛,你會很快感到心靈的釋然,內心感到朦朧的溫暖。在這感受到溫暖和愛意的時刻,你的心向創造力量敞開了大門。

激發你的想像力
想像力是高度視覺化的。我發現,練習在閉上雙眼的情況下,想像面前看到的栩栩如生的畫面,是一種很有幫助的方法。
嘗試這一方法。閉上雙眼,想像自己在一個場景里,任何一個場景都可以。好的,選個你認為理想的場景,嘗試想像你看到的這一場景中的細節。去注意各種色彩、質地,去觸摸。它們摸起來是什麼感覺?你聽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溫度感覺是怎樣的?等等。

㈣ 培養常創造力有哪些方法

在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時,父母除了應該抱有以上態度外,還可通過一些具體的方法培養其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性。

①流暢性。

(a)讓孩子盡快說出什麼是紅色的,說得越多越好。

(b)盡快講出桌子的用途,講得越多越好。

(c)給孩子講一個沒有結尾的故事,要求孩子編出故事結尾,而且至少要編出三個不同的結尾,等等。

流暢性,是思維敏捷的鏡子。

②變通性。

(a)鉛筆除寫字繪畫,還可以干什麼?孩子能說出「當鼓捶」、「搔癢癢」等,就算擺脫了固定的思維習慣。

(b)有10根長短不齊的小棍,讓孩子將小棍按照長短排列一行,怎麼做更快?孩子如能想到把10根小棍往桌上戳,一下分出長短,就算有變通性。

變通性,是思維靈活的標志。

③獨創性。

(a)樹上有5隻鳥,「砰!」一槍打死1隻,樹上還有幾只?您一定為孩子答「還有4隻」而不滿意,認為應該答「一隻也沒有了」,因為槍一響所有的鳥都嚇飛了。請注意:如果孩子答「還有一隻」,才是有獨創性的答案。理由可以是:打死的鳥正巧掛在樹上。

(b)魚缸里有5條魚,死了2條,魚缸里還有幾條魚?答「還有3條」,不好。「還有5條」,也沒有獨創性。孩子如答「一條也沒有了」才有獨創性。理由可能是:死了魚,一定要換水,活魚死魚都撈出來了。

㈤ 培養學生創造力的方法有哪些

一、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前提保證
⒈ 在課堂教學中要努力營造寬松、和諧、民主、合作的學習氛圍。
事實上,教學活動不僅僅是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它同時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只有師生情感溝通,真正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人,實現教學民主,學生才會有參與意識,敢於質疑,主動探索,從而使才智和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和發揮。心理學研究表明,有創新意識的兒童,大多感情強烈,思維活躍,想像豐富,獨立思考,勤學好問,不依賴、不盲從,不怕困難。所以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為他們創設寬松和諧的環境,提供「表現」的機會和舞台。
2.激發學習興趣,強化思維訓練,培養創新思維。
除良好的師生關系外,學生對所學課程的興趣也是進行有效教學活動的前提。有創造力的人並不一定是學習成績出眾的人,他們往往有一定獨立的態度和自己的興趣,在於他們對待世界萬物的動力、興趣和態度等個性的特徵。所以數學教學中,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除平時關心、信任和愛護學生外,教師還要用人格力量去影響學生。包括學習目的性在內的精神追求,淵博的知識、姻熟的教學藝術,去揭示數學知識本身的無窮奧秘和展示數學知識內部那種緊密而和諧美妙的聯系,讓學生的思維經常處於活躍狀態,求知慾不斷得到滿足,從而增強數學學習的興趣。
學習興趣與思維創新是密切相連的。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適當穿插一些典故或趣題,比如:德國心理學家費西納的心理測試、小高斯10歲時巧算「1+2+3+…+99+100」、「用16根同樣的小棒能擺出多少種長方形」等等。把學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引導到數學學習上來,激發他們探索數學的興趣,使他們學會分析思考和創造性思維。
二、組織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主要途徑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必須要大膽地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摒棄陳舊的教學模式,改變學生學習方式,轉變教學策略。以學習者為中心,注重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究和合作交流,從根本上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滿足於自己講,學生聽,不能過分嚴肅,過多地批評。因為這樣做使學生思想緊張、心理壓抑、思路不暢,不僅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相反會引起學生畏懼數學,厭倦學習。
⒈ 引發學生產生問題,促進學生思考。
學貴有疑,學生總是充滿好奇和疑問的。他們走進教室的時候,帶著滿腦子的問題,教師在回答他們問題的過程中,要有意通過情境、故事、疑問和破綻等激發學生更多的問題。教師對學生的質疑要認真對待,態度要和藹,對於提出的問題,無論多麼膚淺或異想天開,都不要動輒訓斥,以免挫傷其積極性,而要沙裡淘金,發現他們思維的閃光點,給予及時鼓勵和表揚,增強學生提問的信心和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不斷提出新問題,使學生帶著問題走進教室,帶著更多的問題走出教室,從而促進學生創新性思維的發展。
⒉ 組織學生主動探究,實施再創造性學習。
建構主義認為,人的認識是通過自己的經驗主動建構的,教學一定在學生的原有的生活經驗、知識水平和思維水平之上進行。學生進行的學習活動是一種再創造性的學習,而不是再復制一遍知識。數學教育家費賴登塔爾也反復強調,學習數學唯一正確的方法是實施再創造,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通過主動探索、與同伴合作交流等方式獲取知識,促進思維,尤其是對學生的奇思妙想或與眾不同都給予正確的引導和鼓勵,使學生的思維更具有深刻性,以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例如,「三角形內角和等於180度」一課,首先,學生用猜、剪、拼、量和算等方法得出結論,這一過程是學生以與前人的推理驗證相同的方式在進行學習,已經是在進行一種「再創造性的學習」了,但此時,教師並不滿足於此,提出了「通過三角形內角和,你還能聯想到什麼」?於是,學生又一次進入了緊張的思維活躍狀態,他們通過交流與合作,逐一地發現了四邊形、五邊形的內角和,進而學生討論總結出了 n邊形的內角和:n個180中減去360,或(n一2)×180這一正確結論。在這里,最重要的並不是學生掌握了多邊形內角和的結論,而是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和他們的創新精神。
再如,教學「乘法的初步認識」,學生在認識了乘法的意義之後,教師不失時機地出示了這樣一道題目:6+6+6+6+4=?學生的反應是情緒化的,快嘴的學生已經在嚷嚷「不能寫出乘法算式」了。在這個變異的時候,教師指導學生多動腦,使學生思維從「山重水復疑無路」轉而成「柳暗花明又一村」,把學生思維引向深入。結果孩子們得出的答案是:6×4+4(一般思維)、7×4(4個7創新思維)、4×7(7個4創新思維)6×5-2(創新思維)。「7+4+5+2+3+6這個算式能改寫乘法嗎?」學生不再急於脫口而出,但片刻就寫出了9+9+9和9×3。由此可見,學生不僅認識了乘法的意義,而且得到了深化,這些潛在的創造性思維的因素,就必須積極地去開發。一次次的思維創新成果才會激勵學生樂於思考,勇於探索。
教師特別要尊重他們的思考和勞動。對差生應採取親近、鼓勵和信任的態度,讓他們與優生一塊合作,一塊探索,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機會獲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使學困生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體會到「我也能行」、「我也能發現」、「創新並不神秘」,從而切實體驗到創新的魅力 。
三、自覺探索解決問題的多種策略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有力措施
《國家課程標准》數學目標中在解決問題方面指出:「(學生應)初步學會從數學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所以,通過解決問題,尤其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重視方法的多樣性,能有效地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㈥ 創造力的培養方式

①激發求知慾和好奇心,培養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特別是創造性想像,以及培養善於進行變革和發現新問題或新關系的能力;
②重視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性;
③培養求異思維和求同思維;
④培養急驟性聯想能力。急驟性聯想是指集思廣益方式在一定時間內採用極迅速的聯想作用,引起新穎而有創造性的觀點。
⑤多看各種奇形怪狀的物體。比如這套繪本《細菌王國入侵地球》里有500多種微生物造型。這就是創造力的直接體現。 想幫助孩子最大程度地發展他們獨特的天賦和才能?有沒有一種思維方法可以讓孩子終生受益?下面這些方法的奇特之處就在於,它們不僅能極大地開啟孩子的創造力,而且是幫助孩子建立起靈活有效的個性化學習體系的實用方案。
No.1 歡迎來到「為什麼」時代
孩子的小腦袋裡總是藏滿了問題,當他們皺著眉頭,一臉急切地來問 「為什麼」時,我們自然的反應就是盡力給他們答案。提供答案固然可以增加孩子的知識量,但是如果孩子總在被動地接受這些彼此孤立的知識,思維能力很難得到提高。
如果換一種對答方式:「為什麼?」「你認為呢?」「你怎麼想到的?」「那樣又會怎麼樣呢?」能幫助孩子探索得更多。另外,孩子在思考這些問題時需要回想以前的經驗進行推理,這能幫助他們提高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學習能力。
嘗試一下:找到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忍住告訴孩子答案的沖動,在孩子的「為什麼」之後,隨即把問題反問回來:「這真是個好主意,你覺得呢?」你會發現,這種啟發式的反問使孩子的小腦瓜開始運轉起來,他完全被他自己提出的問題所吸引,饒有興趣地跟你討論,甚至在討論結束後興致仍然高漲。
這種鼓勵思考的對答一般在孩子2~3歲時即可進行。你要做的是,根據孩子的理解水平來調整提問的深度,在愉快的對話中,指導孩子從已有的經驗中得到新的主意。
No.2 張開想像的雙翼
這個訓練通常也會被稱作「異想天開」。童年是充滿幻想的時期。在我們看來,孩子的想像也許有些可笑和不切實際,但一旦他們可以「異想天開」,不按部就班地人雲亦雲,可貴的創造性思維模式就開始形成。
No.3 新眼光看平常事
如果說4是8的一半,通常人們會回答說:「是。」如果接著再問:「0是8的一半,對嗎?」經過一段思考的時間後,大多數人才同意這一說法(8是由兩個0上下相疊而成的)。這時如果再問:「3是8的一半,是嗎?」人們很快就會看到將8豎著分為兩半,則是兩個3。
擺脫固有的思維模式是創造性思維的起點。當我們學會轉換思維的角度,就會更好地看到問題情境之間的關系,才能更有效地發現創造性地問題解決之道。
讓孩子用新的眼光來重新認識身邊一些習以為常的事物,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基礎。孩子一旦習慣於這種思維過程,當再次遇到不熟悉的問題時,他就會想到用不同的思維方式來為自己遇到的新挑戰、新情景或新問題找到解決方案。
下面的活動可以幫助孩子進一步了解和盡可能發揮這種能力。
No.4 質疑:真的還是假的?
創造性思維的另一個特徵是對已知不斷發出疑問:真的還是假的?從而尋求新的可能性。如果孩子習慣於批判性地深入思考問題,那麼他們的思路就會更開闊、靈活。
當孩子對問題給出了他們自己的看法後,再讓他們說出並支持與之對立的觀點,可以使他們意識到不同的思維模式。在下面的活動中,孩子將學會如何這么做。
No.5 別讓「不」絆倒孩子
自信是孩子不斷進步的前提。有了自信,孩子就會變得勇敢,甘願冒險。而當你對孩子說「不」時,可能阻止了孩子很了不起的主意。這會讓孩子沮喪,讓他覺得自己很笨,越來越自卑。
無論在任何時候,都要鼓勵、贊揚孩子,避免讓「不」束縛、限制住孩子的創造力。
同時也要引導孩子對各種可能性的事說「是」,說「為什麼不」,而不是「我不能」。然後集中精力對自己的想法進行驗證。偉大的創造往往就是這樣誕生的。
No.6 一二三,向後轉
善於創造性思維的人經常嘗試用與常人相反的方式進行思考,這就是逆向思維。逆向思維能夠打破條條框框,在別人認為不可能地方和別人沒有注意到的地方有所發現、有所建樹。
有人落水,常規的思維模式是救人離水,而司馬光靈機一動,用石頭把缸砸破,讓水從破缸中流出,從而救起了小夥伴,就是運用了逆向思維。
逆向思維可以解脫大腦中固有模式的束縛,在你需要創造出一些你無法描繪、或者無法見到的事物時,幫助你拓寬思路,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No.7 開啟孩子的感知世界
孩子只有在他們自己支配和主宰的環境中創造的火苗才能被激發出來,所以,我們要盡量提供給他們看、摸、嘗試、學習,及自我表現和動手操作等多種機會。這會大大開啟他以前沒有嘗試過的想法與念頭,也是提升孩子創造力的一個關鍵。
為了給孩子提供這樣的機會,我們的責任是:
給孩子提供一個不受時間、空間和材料限制的,有挑戰性、有吸引力的環境。所有活動的選擇都要與孩子特定的年齡和發展階段相適應。對孩子來說,最好的活動是操作性和開放性的,重要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

㈦ 培養孩子創造力方法有哪些

不要限制孩子的慾望
孩子天生就喜歡摸周圍的事物,喜歡探索新的環境,因此不要限制孩子的探索欲。如果孩子對某件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媽媽可以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量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在日常生活中,應該給孩子提供能探索問題的時間。不要經常限制孩子的慾望,那樣會打擊孩子的好奇心,抑制創造力的開發。
多親近大自然
與都市建築比起來,充滿自然氣息的環境更容易刺激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在日常生活中,應該給孩子提供能和大自然接觸的機會。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公園里盡情地玩堆泥土和玩沙的游戲。
給孩子獨立思考的時間
一般情況下,冥想有助於啟發孩子大腦,因此當孩子想獨立思考時,給他一個安靜的不受打擾的環境。

經常做刺激右腦的活動
在人的大腦里,左腦負責意識、理性和邏輯思維,右腦負責直觀、感性的思維。所以小朋友可以經常做刺激右腦的活動,比如聽音樂、畫畫等活動,提高創造力。

即使是荒唐的想法,也應該認可
當孩子講出自己想像的故事時,或者說出自己的夢境,很多家長會覺得無法理解,或者覺得不符合邏輯。但是家長不要隨意批評,也不要打斷。尊重孩子,耐心地聆聽孩子們的感想和想法,並且要給予認同,並且不時地提問,不要傷害孩子的創造力。

家長尊重孩子,認可孩子,才能保護孩子的創造力,並且提高其創造力

閱讀全文

與創造力培養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