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各國創造力排名

各國創造力排名

發布時間:2021-07-19 18:22:09

A. 2020中國創新指數排名全球第14!這具有怎樣的意義

經過十多年的艱苦努力,特別是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來,中國的科學技術事業在歷史、整體和格局上都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所副研究員陳鈺,表示,重大創新出現,科技體制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創新主體活力和能力不斷增強,國家創新體系效率大幅提高。中國已成為具有重要影響的科技大國,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與之相關的一組數據是,2019年全國新增注冊企業2萬家,市場主體1.2億家;507家中國企業入圍研發,投資2500強,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型企業在無人機、電子商務、雲計算、人工智慧、移動通信等領域不斷地成長壯大。

“中國的創新投入和創新產出規模已躋身世界領先行列,成為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響的技術創新大國。”陳鈺提醒說,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在基礎研究水平、關鍵技術研究和吸引全球創新資源方面還存在一些差距。

面向未來,中國需要不斷增加對研發的投資,進一步提高創新成果的質量和效率,從而朝著成為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穩步前進。

B. 世界綜合國力排行榜

中國不可能第二中國教育拉了後退
2008年8月24日,美國發布《第十次全球綜合國力排名》。中國綜合國力在美、日、
德之後,位居世界第四,其中經濟實力世界第三,軍事實力世界第三,科技實力世
界第八,教育實力世界第十。
中國的綜合國力相當於美國的48%,其中政治力相當於美國的92%,外交力相當於美
國的89%,資源力相當於美國的88%,軍事實力相當於美國的36%,經濟實力相當於美
國的25%,科技實力相當於美國的20%,教育實力相當於美國的12%。

中國的經濟總量雖然是世界第三,但僅相當於美國的25%,人均GDP位列全球第100位,
僅相當於美國的5.5%。無論從經濟總量上看,還是人均GDP看,中國經濟與美國的差
距都非常巨大。這說明中國經濟的崛起才剛剛開始。

中國軍事崛起方興未艾,但仍然脆弱

天基力量:中國僅為美國的5%

美國的衛星數量超過400顆,佔世界衛星總量的一半以上,軍用衛星超過100顆。

中國在軌衛星一共20顆,且中國官方一直聲稱都是民用衛星,最多也就是軍民兩用。

空軍:中國僅為美國的20%

美國空軍38.26萬人,配備預警機52架,戰斗機2674架,戰略轟炸機174架(其中B-1B型
95架、B-52H型66架、B-2A型13架),偵察機57架,運輸機846架,加油機607架,教
練機1225架,直升機220架。另外,美國民用直升機在1萬架以上。

中國空軍22萬人,各型作戰飛機3000餘架,直升機250架,600座地對空中程導彈發
射裝置,2000門高炮。

按照質量乘以數量的原則,中國空軍的實力僅為美國空軍的20%。

海軍:中國僅為美國的15%

美國海軍57萬人,配備潛艇95艘(其中戰略潛艇18艘、戰術潛艇75艘、其他用途2艘),
航空母艦12艘,導彈巡洋艦30艘,導彈驅逐艦57艘,導彈護衛艦44艘,巡邏艦艇20艘,
掃雷艦艇25艘,兩□艦艇252艘,支援及雜物艦艇93艘(其中中途補給艦40艘),軍
事運輸司令部轄船隻123艘。

美國海軍航空兵配備飛機2732架(其中作戰飛機1598架),直升機1361架(其中反
潛直升機321架、攻擊直升機180架)。

美國海軍陸戰隊17.3萬人,配備各型飛機約1000架、主戰坦克403輛、輕裝甲車590輛、
兩□裝甲車1258輛、火炮857門、反坦克導彈3225具、火箭筒3142具。

中國海軍30萬人(包括海軍航空兵5.6萬,海軍岸防部隊3.5萬,海軍陸戰隊5.6萬人),
配備74艘主戰艦艇,55艘柴電潛艇,6艘核潛艇,55艘中型和重型兩□攻擊艦,49艘
海岸導彈巡邏艇。

按照質量乘以數量的原則,中國海軍的實力僅為美國空軍的15%。

陸軍:中國與美國相當

美國陸軍49萬人,配備主戰坦克M-60A3、M-1A1、和M-1A2型等共7836輛,輕型坦克
M-551型131輛,裝甲偵查車"狐狸"113輛,步兵戰車M-2和M-3型共6720輛,裝甲輸送
車M-113型18200輛,各類火炮7428門,高炮329門,反坦克導彈32857具,防空導彈
"復仇者"式660部,"愛國者"式474部,各型飛機264架,直升機5002架,兩□艦艇161艘。

中國陸軍18個集團軍共140萬人,配備59式坦克5500輛,69式坦克200輛,79式坦克
500輛,88B式坦克500輛以上,98式坦克約500輛,99式坦克700輛。

按照質量乘以數量的原則,中國陸軍的實力與美國相當。

核力量:中美雙方均能確保摧毀

美國擁有洲際彈道導彈580枚,其中"民兵-Ⅲ"型530枚,和平維持者50枚。美國擁有
的432枚潛射彈道導彈配置於18艘戰略導彈核潛艇:"俄亥俄"級 S□□N-734型10艘,
每艘攜帶24枚"三叉戟"D-5導彈;S□□N-726型8艘,每艘攜帶24枚"三叉戟"C-5導彈。

中國擁有160枚洲際彈道導彈:射程13200公里洲際彈道導彈20枚,射程12800公里的
東風5A型導彈30枚,射程8000-10000公里的東風 31型導彈24枚,射程12000公里的
東風31A型導彈50枚,092級海軍巨浪2型導彈20枚,094型戰略核潛艇巨浪4型潛射洲
際彈道導彈16枚。

按照確保摧毀的原則,中美雙方均能確保摧毀。

台海戰爭:中國不敢輕舉妄動

雖然中國的天基力量僅為美國的5%,空軍僅為美國的20%,海軍僅為美國的15%,但
是由於中國陸軍與美國相當,且中美雙方均能確保摧毀,所以中國的軍事實力在總
體上相當於美國的36%。

台海戰爭是天基力量、空軍和海軍的戰爭,美國只要動用全部的天基力量,10%的空
軍和10%的海軍就可以對中國形成軍事優勢。因為中國的天基力量僅為美國的 5%,
空軍僅為美國的20%,海軍僅為美國的15%,且中國無法把其全部海空力量都投入到
台海戰爭中。中國遼闊的國土和海疆使得中國最多隻能將80%的海空力量投入到台海
戰爭中。

戰爭是軍事實力、軍事謀略和戰爭意志的較量,美國可以憑借其武器裝備的質量和
數量在台海戰爭中占據軍事實力的優勢,但解放軍總是能夠憑借軍事謀略和戰爭意
志以弱勝強。因此,解放軍的不敗神話與美軍的科技神話都避免在台海發生碰撞。
誰都不希望自己的神話破滅,誰都沒有必勝的把握,誰都不敢輕舉妄動!

中國科技原創幾乎為零,教育質量非常有限

中國的兩彈一星、載人航天、殲10以及殲14等都是跟隨性科技成果,從1949年到2008年
中國取得的重大科技原創只有十幾項,與美國取得的近千項重大科技原創相比,中
國的科技原創可以說是幾乎為零。

這是由中國的教育質量所決定的。中國人很聰明很勤奮,但是中國人經過從小學到
高中的教育之後,就非常缺乏想像力和創造力了,只是鍛煉出很強的考試能力。中
國大學的"寬進寬出"使得中國大學流行"60分萬歲",這樣中國人經過大學教育之後,
連考試能力都喪失了。對於大多數中國人而言,中國教育的確如此糟糕。但是對於
少數中國精英而言,中國教育還是有可取之處的。

不可否認,中國與美國的科技差距在不斷縮小。中國人的聰明和勤奮是中國與美國
的科技差距不斷縮小的根本原因,而中國教育在這個過程是做"負功"的。

但是,中國潛力令美國感到恐懼。一旦中國大學學習美國大學搞"寬進嚴出",中國
的科技實力就爆炸性增長。中國大學的"寬進嚴出"才是對美國真正致命的一擊。但
是讓美國感到欣慰的是中國大學仍然對"寬進寬出"這種自廢武功的教育非常滿意。

與美國相比,中國當前的經濟、軍事、科技和教育都非常稚嫩,中國國內也存在各
種問題,但是中國崛起已經不可阻擋。中國教育的進步非常緩慢,但最終會實現對
美國真正致命的一擊。中國本土的人力資源一旦被中國教育培養成人才資源,美國
就註定會喪失人才資源優勢。這樣一來,中國超過美國就是歷史的必然。中國超過
美國或許是在2020年,或許是在2050年,這取決於中國教育何時實現對美國真正致
命的一擊。

C. 中國創新指數排名全球第144,這是否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排行

在經歷了眾多的艱難險阻之後,中國已經變得越來越強大,人們已經從當初的一天餓三頓到現在每天都可以吃好喝好的狀態,在不缺吃喝之後中國也是在飛快的發展,人們也是有了很多新穎的想法並在努力的去實現它。

因為他們的教育非常好,所以他們的人民真的非常的具有創造力,而在中國,人們不僅有創造力更有執行力,所以我們祖國在全球的創新指數排名才會上升的那麼快,所以對於現在的中國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排名,但是仍然需要努力,希望以後祖國能夠變得更加的強大。

D. 世界強國排名(軍事)

各國最新軍事實力排名(ZT)
2007-11-16 19:39

1、 美國:全球戰略進攻型軍隊,公認的超級大國,其建立在最發達的工農業生產上,地緣環境好,抗制裁能力超強,其良好的硬體和形象對世界各地精英有強大的吸引力。

憑借2戰和戰後中東地區的沖突,在5大洲都有駐扎大量精銳部隊,控制了歐亞多國的政局。(海軍和空軍武器質量總體領先全球,數量是西歐和日本的總和),信息技術先進,空間技術一流,具有太空戰實力,海空軍實力優勢明顯,作戰理念先進,特點是先發制人,深入敵國作戰,把威脅(包括對本土利益和海外利益的威脅)消滅在萌芽狀態,對中俄實行談判-遏制政策,盡量避免直接作戰,對其他國家,實行非友即敵政策,設法盡量軍事打擊敵對國,此戰略在911後在國內受到更多支持。在做為頭號強國的幾十年內,在全球范圍內多次發動中小規模的軍事行動,勝多敗少,有時陷入泥潭,但對其自身利益不構成致命影響。

2、 俄羅斯:亞歐大陸戰略進攻型軍隊,技術基礎好,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數量上仍跟美國不相上下,但是工農業生產相對落後,國內資源非常豐富,抗制裁能力超強,軍人素質一流,且能吃苦耐勞,紀律嚴明,空間技術優勢明顯,但近年落後於美國。本土外作戰的能力一直偏弱,海空軍因為多國的戰略包圍而活動受限制。

3、 法國:全球性軍隊,微型超級大國,工農業非常發達,體系完整,但因為國小人少,戰略資源缺乏,抗制裁能力較弱,北約內部獨立的軍事大國,海空軍隊戰鬥力強而靈活,空間技術在歐洲優勢明顯,國內精英渴望制定政策協調歐盟各國的利益使歐洲一體化最終統一,以遏制大國對西歐的控制,(2004-2005年獨力控制非洲一個跟伊拉克實力相當的國家,這點較美國成功)。

4、 英國:全球性軍隊,但軍工業體系欠完整,太空作戰發展相對落後,故常擔當美、法等國的追隨者,工業發達,國內戰略資源比較豐富,抗制裁能力在西歐各國中最強,20世紀90年代以後英國空間、信息技術發展迅速,總體實力有回升勢頭,軍隊作戰思想非常先進,文化底蘊深厚,重視情報收集,持久戰、反游擊戰歷史悠久。

5、 德國:歐洲地區性的軍隊,工業生產力非常強,技術尖端,但因美、法的雙重控制體系欠完整,因為國小封閉,抗制裁力很弱,其國民素質一流,文化深厚,戰斗意志和戰術思想聞名世界而富有創造力,陸軍戰鬥力在歐洲首屈一指。

6、 日本:地區性軍隊,戰後在美國的重點支持下,工業生產非常發達,門類齊全,技術先進,但抗制裁能力較弱,在未被完全孤立的情況下能在短時間內武裝為亞洲超強的戰鬥力,民性兇悍而殘忍,組織紀律性很強。

7、 義大利:明顯受制於美國的,歐洲和中東地區性的軍隊,因為其重要的戰略位置令美國在戰後對其重點培養,使其在戰後由弱小而半分裂的弱國成為軍事實力和潛在武器生產力名列世界前列的強國。

8、 韓國:東北亞重要軍事力量,但受制約於美日,地方狹窄,抗制裁能力很弱,新興發達的工業和技術大國,國民民族意識非常強,民性兇悍,組織紀律一流。

9、 西班牙:類似於義大利的歐洲和中東地區性軍隊,曾經被國際孤立,加入北約和歐盟時間較晚,近年海空軍力量在美國和歐盟的支持下發展迅速,非常積極地參加美國和法國主導的對國際熱點地區的控制,擴展勢力范圍很快。

10、 中國大陸:防禦性的大國軍隊,軍事工業部門比較齊全,初步具有空間戰和信息戰的能力,但軍隊總體科技水平偏低,經濟發展比較迅速。主要高新技術常依靠對國外產權的引進,而任何國家對中國的技術輸出設限重重。國民重視教育,有很強的創造力和靈活性,然而自身發明創造缺乏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而常被別國利用。因為人多優質地少,周邊強弱敵對勢力林立,且缺少對海外資源的控制,國內資源現已經超負荷運用,抗制裁封鎖的能力較弱,民性比較溫良,過分依賴和相信聯合國,遵循與鄰為善,缺乏侵略性,官方對政治學習的重視程度甚於提高技戰水平。但由於人民勤勞堅韌,文化底蘊深厚,在國民生存權受威脅之時,智慧能充分用到戰爭中,國家維系了數千年不倒。

11、 以色列:以攻為守的小國先進軍隊,國家很小,生存環境惡劣,周邊強敵林立,長期處於戰爭狀態,不被國際社會支持。國民重視教育,文化底蘊深厚,重視軍事而不濫用武力,武器和戰術的創造性非常強,在長期戰爭中屢戰屢勝。

12、 澳大利亞:地區性的軍隊,軍工業技術比較先進而生產規模較小。而且門類比較單一,海上力量在南太平洋和印度洋居重要地位,由於資源豐富且國民素質很高,抗制裁力和潛在戰鬥力很強

13、 瑞典:歐洲防禦性的軍隊,非北約成員國,國家規模很小,軍工業非常發達,能自主研製和大規模生產先進武器,主張和平和中立,國民素質非常高,軍內民主、平等、廉潔,紀律嚴明,一旦進入戰爭狀態勇猛異常,這是中國軍隊的典範。

14、 奧地利:歐洲防禦性的軍隊,國家規模很小,國小封閉,資源極其匱乏,但集中了美歐以及國際社會大量的科研機構,使其軍事工業非常發達,歐洲中世紀後極權思想的故鄉,民性兇悍而好戰,納粹勢力在此屢次死灰復燃,但都在美法的壓力下被平息。

15、 荷蘭:進攻性的全球化軍隊,但都是追隨西方其他大國,經濟發達而軍工業欠發達,但具有系統性,大量購買美歐先進的武器,民主自由思想深厚,在強敵入侵之時總能打出賞心悅目的持久戰、游擊戰。這也是我國軍隊學習的模範。

16、 烏克蘭:東歐防禦性的軍隊,資源豐富,處於戰略地理位置,軍事工業基礎很強,但缺乏有效管理,在西方和俄羅斯之間長期游移不定,政治上的缺乏主見讓其在軍事思想、技術走向後繼發展上趨向緩慢。

17、 加拿大:國情跟澳大利亞差不多,海空軍相對落後,地面部隊較強。

18、 中國台灣:防禦性的軍隊,技術比較先進,而且長期得到了美國的大力支持,和大陸人一樣,民性比較溫和,缺乏侵略性,但在生存權受威脅的時候能頑抗到底,軍內缺乏團結和民主風氣,訓練懈怠,腐敗嚴重,使美國人的支持大打折扣。

19、 印度:只有防禦實力的軍隊,俄羅斯長期為其提供最先進的武器,國家大人口多,但民性不好戰,先進的技術只被少數人掌握,軍隊規模大而總體落後,政府喜歡講大話、空話,缺乏戰爭勝利的歷史,在強敵面前長期只是少數人的抵抗,近年經濟發展迅速,但未能解決邊境地區的沖突。

20、 巴基斯坦:防禦性的軍隊,伊斯蘭世界中頭號強國,相對印度國內經濟和軍工業生產更落後,但得到中、美兩大國以及伊斯蘭世界長期支持,政府運轉穩健,講究現實主義,國民文化素質很低,崇武而好戰,跟印度形成南亞兩個均勢的對立大國。

E. 世界各國創新力排名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確定,深圳、蘇州、溫州、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上海浦東新區,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中國最具活力的6個城市和地區。在分析這些地方發展秘訣的同時,中國城市整體創新能力尚且不足的問題,也被提起。
12月7日至9日在深圳舉行的「全球最具活力的城市和地區學習與創新過程」國際研討會上,來自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中國6個城市的近百名代表,交流了世界各國和地區創新與發展的經驗。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戰略研究與經濟部主任菲德里克·理查德先生總結說,對於城市和地區,創新是提高其競爭力的惟一出路。

不久前,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出版的《2002年至2003年工業發展報告》指出,自1985年以來,工業成就最為顯著的國家是中國、菲律賓、印尼、泰國、愛爾蘭和埃及。他們的成功歸功於制定了強有力的工業政策,並通過跨國公司提供了勞動密集型產品和組件。

值得關注的是,一些發展中國家還不能迅速適應一些非常清晰的國際法則、法規。例如,他們提供的產品質量沒有達到國際標准,所以不能到全球進行市場交易。

理查德說:「在這樣的環境下,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通過創新和學習,實現可持續發展,不斷提高競爭力。如果僅僅通過貨幣貶值等方式來參與競爭的話,那麼,這些城市和地區將很快就被『邊緣化』。

「對於一個城市和地區,我們看它是否具有活力的一個重要標准,也在於這個城市和地區的創新能力如何,在於它是否懂得和善於學習、借鑒。這是一條通行全球的『真理』。」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魯志強認為,中國雖然已經取得了巨大成績,但也面臨巨大的困難和風險。

他說,最近一兩年來,國際上議論最多的是:中國經濟能否持續高速發展下去?去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表的2001年人類發展報告中,中國在「人類的技術創新中心和技術創新能力」上的排名很靠後。這表明,中國的創新力、競爭力以及微觀企業活力目前還處於中下等水平。在所評選出的全球46個技術創新中心中,中國大陸沒有一個,印度有一個班加諾爾。

魯志強表示,盡管中國各個地區和城市已經開拓了巨大的發展空間,但各地的產業結構仍有許多相似之處,在創新和學習上仍然有很大差距。

魯志強提出,中國目前面臨的問題是,如何提高技術創新能力,而不能長期靠廉價的勞動力和市場的擴大來謀求發展。否則,很難實現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翻兩番的目標。

來自巴西、印度、阿聯酋、阿根廷、印尼、南非、墨西哥、馬來西亞8個國家的代表,介紹了發展中國家最具活力的城市和地區的成功經驗。

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明顯不同是,政府起了非常積極的主導作用。比如,在巴西的累西腓,政府專門有人力資本基金,專門提供無息貸款給高科技企業。6至18個月的短期貸款到期後,政府還根據項目發展已提供的就業崗位情況,減免一定比例的貸款返還。

阿聯酋迪拜投資發展局副主任撒勒姆·達斯瑪說介紹,為了把迪拜建設成為中東地區的新經濟中心,政府在迪拜修建了世界上第一座「網路城市」。在這個網路城市裡,各種基礎設施十分完善,實行「零稅收」貿易。這在世界范圍內是絕無僅有的。「網路城市」優惠的稅收政策和完善的基礎設施,吸引了世界許多著名IT企業來這里安家落戶。(李桂茹)

F. 各國諾貝爾獎獲得者排名,中國人真的缺乏創造力嗎

諾貝爾獎設立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在這一百多年裡,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有了在自己國土上做出成績並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而卻有一個特別的個例——中國,至今未在自己的國土上產生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G. 世界上的國家武器裝備實力排名!(綜合軍事實力)

綜合軍事實力排名

1、美國
2、中國
3、俄羅斯
4、日本
5、英國

1、美國
美國擁有現今整體實力最強大的軍隊,同時其軍費也名列世界第一,約佔全世界總軍費開支的43%;陸地面積915.9萬,整體上相當富饒,另有諸多海外領地,戰略空間龐大;人口3.15億,大學普及率77%,每萬人中有科學家工程師41人,人口質量相當高;人均GDP49922美元,總量156847.5億美元(2012年)國際匯率,世界第一;在美國工業中,製造業佔了全國生產總額的四分之三,就工業基本金屬鋼鐵來說,美國產量佔世界五分之一,戰爭潛力巨大;至於美國的政治制度的相對優越性是不用解釋的。

2、中國
中國乃文明古帝國的唯一倖存者,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擁有著有完整的基礎工業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土面積世界第三(實際控制土地面積不如美國)。
但中國在外族征服後,民族性被扭曲,漢文化被閹割,劣幣淘汰良幣,至今未能匡復好華夏道統。中國是世界上僅存的三個社會主義國家之一,在特定的時期具有一定的辦事能力,主義的僵化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國家的發展。中國的經濟整體上仍然處於世界產業鏈的中下游,買辦集團阻礙了自主研發與產業升級,人均GDP仍然低於世界平均值,東西部發展失衡。中國整體上人口質量不佳,缺乏優生保護法,計生使得優秀的個體不能很好的為種群的進步作貢獻,老齡化日趨嚴重,人口上後繼乏力。軍事水準有待驗證。中國奠定的工業基礎使得中國還是有相當大的發展與戰爭潛力的。

3、俄羅斯
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主體部分,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軍事大國,擁有著強大的軍事實力和強大的核武器庫。
俄在普京執政後,俄對聯邦主體的控制力日益加強,憑借世界最大的領土(1707.54萬平方公里,佔地球陸地面積的11.4%)與豐富的資源持續的恢復發展經濟,人均GDP已達14247美元(2012年)國際匯率,GDP總計2.02196萬億美元(2012年)國際匯率。
俄工業、科技基礎雄厚,部門全,航空航天、核工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俄的武器銷售份額佔了全球軍售的24%(美國佔世界的30%)。但俄工業結構不合理,重工業發達,輕工業發展緩慢,民用工業落後狀況尚未根本改變。
俄羅斯是教育大國,自然科學和基礎研究方面,高等教育的水平居世界領先地位,航空航天、軍事工業等工程技術領域亦屬世界一流;每千人(15歲以上)中高等教育以上158人,不完全高等教育31人,中等職業教育271人,普通中等教育302人。但俄是世界上人口減少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1991年蘇聯解體以來,俄人口形勢持續惡化,從1993年的1.486億減少到2012年的1.431億人),有民族193個,其中俄羅斯族佔77%。
從一定程度上講俄國的人口問題是相對容易解決的,雄厚的基礎工業、較高素質的人口與再度執政的強勢領導人足以支撐俄羅斯位列第二!

4、日本

日本有巨大的經濟總量(5.984萬億美元,2012,世界第三),先進的軍事技術(沒有核武器,但軍事科研水平先進),較高素質的人口(學習並傳承了唐朝的部分民風,大學普及率64%,每萬人中有科學家工程師50人),科技發達(以前用機器人逐步代替產業工人,最近又研製出了殺人機器人,等到其成熟量產,缺乏創造性的人口到成累贅了)。
日本最大的問題是生存空間不足,國土縱深小,能源與市場嚴重依賴海外。

5、英國

英國有較強的經濟實力(GDP總計:2.674 萬億美元,第5名),先進的科技(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強韌的軍事實力(軍事工業健全而發達,有島國的防禦優勢),遠大的國際影響力(在語言、文化、政治上對其前殖民地保留了巨大的影響力)。
不得不承認英格蘭人是近現代最具優勢的民族(源於日耳曼人),英國乃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之母國,二戰以來與美國保持著特殊關系,協助美國主宰世界並從中獲益!
英國本土狹小,持續發展力受限,有待與歐盟或諸兄弟之國整合。

H. 世界軍事強國前30有那些

1、美國:一超獨大,還要引領世界潮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 2、俄羅斯:不排他第二怕是會有九成人不服氣,但老夫以為他是越來越名不符實了,甚至老三都難當上。 3、法國:有著強大的科技與裝備實力,其自己製造的先進導彈與飛機是核心戰力。 4、日本:有著強大的戰爭後備力,一旦發動仍屬妖魔再現;特別是凝聚力、人員、裝備儲備、作戰理念(主要是幾十年緊跟美國養成的先進作戰理念不落後於時代)與武士道精神。 5、英國:老牌帝國,現在是老太太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了。 6、德國:老夫認為雖受壓制,但實力仍在英國之上,只是缺少核武,常規戰力稍加動員仍不可小視。 7、以色列:有強大的科技後盾和先進的軍事理念,可惜國家太小了,戰爭後繼力不足是軟肋。 8、中國:逐步強大,本土作戰不輸任何國家,有愛國者甚至認為中國應當排第二,老夫還是謙虛點吧。 9、印度:雖為人口大國又有核有航母,但老夫認為其國家總體戰力仍在中國之後,其部隊未經檢驗。 10、伊郎:海灣國家,與伊拉克打了八年,那可不是白打的。 11、韓國:在美國支持下其實力有長足進步,其實現在就是單干他也可以打贏朝鮮。 12、台灣:長期以大陸為作戰對象,當然有他相應的准備。 13、朝鮮:與美韓對峙,本土戰力不俗,但可惜高科技不足,真打的話不到三個月就趴下了。 14、巴基斯坦:得中國資助而與印度對抗,但僅三五件先進武器成不了系統。 15、澳大利亞:大洋洲獨大,在美國支持下也有一點東西。 16、南非:在非洲就他老大了,他其實是英國佬後裔,人家不是黑人是白人掌管江山。 17、加拿大:雞犬之聲想聞,老死不相往來,那也沒人想打我的主意了,更何況我地域那麼大! 18、義大利:一個打非洲土著都打不贏的國家,奇怪了,怎麼就沒有人去侵略他呢?他還老愛管閑事! 19、巴西:既稱金磚國家,地域又那麼大,當然是有一定實力的了。 20、阿根遷:與英國有馬島之爭,那麼國民危機感還是存在的,但實力在馬島戰後己每況愈下了。 21、越南:東面亞小霸,怕死是不會的,本土作戰不懼任何人,就是缺高科技。 22、烏克蘭:承接了前蘇聯的一些遺產,也有一定軍事實力。 23、土耳其:國家的向心力不錯,古風是尚武的,那可是匈奴人啊! 24、西班牙:N年前的霸主之一,早己經沒有了發言權。 25、阿富汗:不打別人,但幾百年來就沒人能打倒他。 26、泰國:從泰拳五百年世界無敵可知,這個國家尚武精神是可貴的。 27、南聯盟:被美國炸了七十天才投降,也算了不起的成績,可惜鐵托死後無人啦! 28、波蘭:以前可是一個不小的國家,現在連放個屁的實力都沒有了。 29、古巴:美國的卧榻之旁也只有他能安睡了,這美國佬也容忍了真是奇怪啊,不過這也正是美國人的高明之處,留著他說明我本善良,是可以爭取世界人民之心滴。 30、沙特:在海灣是一個大國。

I. 世界各國軍事力量排名

根據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的國際軍控及裁軍組織2005年度的世界軍事實力排名(每年都排,除了國家軍事實力排名還有十大坦克排名十大戰機什麼的)

中國的綜合戰爭實力排世界3位(美國、俄羅斯、中國)
綜合軍事力量排世界4位(美國、俄羅斯、法國、中國)
常規軍事力量排世界7位(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德國、日本、中國)
核軍事力量排世界5位(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中國)
陸軍軍事力量排世界2位(俄羅斯、中國、美國、)
空軍軍事力量排世界6位(美國、俄羅斯、法國、德國、英國、中國)
海軍軍事力量排世界6位(美國、俄羅斯、英國,日本、法國、中國)

*注1 :國家的綜合戰爭實力包括很多方面(軍事力量、國防動員能力、戰爭潛力等等)。綜合戰爭實力及表示一個國家的戰爭能力。

*注2 :陸軍排名並不是只重視技術,數量也是影響排名的重要方面。
(數量是最普遍的優勢——[德]卡爾·菲利普·戈特弗里德·馮·克勞塞維茨《戰爭論》)

*注3 :中國是世界上少數能自行設計生產軍用飛機的國家。(殲10 和FC-1的設計和生產使中國成為了真正的空軍強國)

*注4 :海軍是中國最薄弱的環節。

與各國創造力排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