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上帝創造我們,那麼上帝是誰創造的或說,上帝是從哪裡來的,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上帝創造我們,那麼上帝是誰創造的?或說,上帝是從哪裡來的,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聖經的第一卷、第一章、第一節就告訴我們"起初,上帝創造天地。"上帝創造萬物和我們人類,他是一切的創造者。他既然是創造者,就不能被造。我們基督徒所信靠的這一位上帝是自有永有的、萬物之創造者。出埃及記 3:13-14" 摩西對上帝說:'我到以色列人那裡,對他們說,你們祖宗的上帝打發我到你們這里來。他們若問我說,他叫什麼名字,我要對他們說什麼呢?'上帝對摩西說:'我是自有永有的。'又說:'你要對以色列人這樣說,那自有的打發我到你們這里來。'" 上帝是不依賴於其他而存在的,而"萬有都是本於他,倚靠他,歸於他"(羅 11:36)萬有不能獨立存在,而必是有來源的。例如我們每一個人,直接地,是從父母而來,而追溯源頭必有一人類的創造者。 如果說上帝是被另外一位造的,我們就不要信他,而要信造他的那位。因為那位創造他,那位才是上帝。但是你也許要問:那位上帝又是被誰造的?如果那位上帝也是被另外一個上帝創造的,那麼我就信另外的那位上帝……如此推理下去,永遠也推不完了。總之那最先創造萬有的那一位才叫做上帝,他是創造者,不是被造者。主動與被動必須分清楚;主體與客體也必須分清楚。如果這被造者是從他來的,他就不是被造者,他是創造者,是宇宙的創造者。 "宇"就是東西南北,上下左右;"宙"就是過去、現在、未來;空間是宇,時間是宙。所以你問:上帝是從哪裡里來的,這問題本身就錯了,因為當你說:"上帝是從'哪裡'來的?"時,你心裡已先有一個"那裡"然後再設想上帝是從那一個"那裡"跑出來的,"那裡"是空間,上帝創造了宇宙就是包括了空間,所以上帝必須在空間之前,你不能說:"上帝是哪裡來的?"而要問:"'那裡'是從哪裡來的?"。若你問:"上帝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同樣的,上帝創造了宇宙包括時間,你這問題應該倒過來說:"時間是何時開始被上帝造的呢?"才對。 上帝自己的存在超越宇宙之外--不依賴於時間、不依賴於空間——上帝是從永遠到永遠的,你說我怎能接受這說法,很簡單,我們都接受二加二等於四這個公理。請間這公理是從何時開始成立的?是你出生那年開始的?還是孔夫子出生那年開始的?也許你說:"這是真理。"真理不需要開始,真理不需要結束,真理不需要有創造者,也不需要有被造者,真理本身就是永恆的。所以上帝就是真理的源頭,但上帝的真理,與我們頭腦所想的真理不同,上帝的真理是有位格、有生命的真理。不是無位格、知識上的真理,乃是有生命、有主權的真理。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約14:6) 時間和空間都有限制,有限的加上有限的還是有限的,上帝是無限的,所以你想從有限的產生無限的,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那一位萬有的創造者自己啟示我們說,他是自有永有的,他的名為耶和華!他的名就是"自有永有"之意。
⑵ 宇宙是什麼,生命如何誕生,存在上帝嗎
依照本人所學所悟,跟樓主分享一下。
打個比喻,就是網路游戲,當所有注意力集中或說迷戀在游戲中,裡面的宇宙相對於現實的我們就是夢。裡面的生命,虛幻夫妻家庭關系也只不過是一場戲。裡面的上帝就是只不過是游戲許可權較大的管理者GM。人生如夢,人生似戲,夢是人生,戲是人生。
要真知道為什麼自己存在於這個環境中,不能從環境中尋找答案,即宇宙不能給我們答案,佛法給了我們根本答案:心。。。。。。相由心生,心生萬法,因果不虛。但佛法的心,不是指科學所說的心,或心思,或想法那麼簡單。要我說,我也不敢胡說八道。。。。。
⑶ 上帝是誰創造的上帝為什麼有創造世界這能力
按照基督教的說法,上帝是自生自在的,沒有誰能創造上帝。因為世間萬物的來龍去脈有各種說法,其中有自然的奧秘,有社會的玄妙,耶穌把創造宇宙萬物的能力歸咎於上帝,便創建了基督教。是因為宇宙萬物已經存在,再將此能力加諸於上帝的,而不是人們窺見上帝先具備創世的能力,再推延至萬物的。
當然,這種能力是存在的,否則,現實就不存在了。關鍵在於這種能力究竟該歸於誰的問題。至今亦有四種說法:自然自生並創造人類;自然中的活力蛋白與自然的相互作用產生了人類;上帝、上天和其他神仙創造了世間萬物;人類永遠無法說清楚誰創造了宇宙。您認為哪家學說比較合理,能解釋得更好些,你就可以獲得滿意的答案。
簡而答之,僅供參考。
⑷ 上帝創造了宇宙 那請問誰創造了上帝
答:
原來神的忿怒,從天上顯明在一切不虔不義的人身上,就是那些行不義阻擋真理的人。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顯明在人心裡。因為神已經給他們顯明。 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借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 因為他們雖然知道神,卻不當作神榮耀他,也不感謝他。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無知的心就昏暗了。 自稱為聰明,反成了愚拙, 將不能朽壞之神的榮耀變為偶像,彷彿必朽壞的人,和飛禽走獸昆蟲的樣式。 所以神任憑他們,逞著心裡的情慾行污穢的事,以致彼此玷辱自己的身體。 他們將神的真實變為虛謊,去敬拜事奉受造之物,不敬奉那造物的主。主乃是可稱頌的,直到永遠。阿們。 因此神任憑他們放縱可羞恥的情慾。他們的女人,把順性的用處,變為逆性的用處。 男人也是如此,棄了女人順性的用處,慾火攻心,彼此貪戀,男和男行可羞恥的事,就在自己身上受這妄為當得的報應。 他們既然故意不認識神,神就任憑他們存邪僻的心行那些不合理的事,裝滿了各樣不義,邪惡,貪婪,惡毒(或作陰毒)。滿心是嫉妒,兇殺,爭競,詭詐,毒恨。又是讒毀的,背後說人的,怨恨神的(或作被神所憎惡的),侮慢人的,狂傲的,自誇的,捏造惡事的,違背父母的,無知的,背約的,無親情的,不憐憫人的。他們雖知道神判定,行這樣事的人是當死的,然而他們不但自己去行,還喜歡別人去行。
第一要緊的,該知道在末世必有好譏誚的人,隨從自己的私慾出來譏誚說, 主要降臨的應許在哪裡呢?因為從列祖睡了以來,萬物與起初創造的時候仍是一樣。 他們故意忘記,從太古憑神的命有了天,並從水而出借水而成的地。 故此,當時的世界被水淹沒就消滅了。 但現在的天地,還是憑著那命存留,直留到不敬虔之人受審判遭沉淪的日子,用火焚燒。 親愛的弟兄啊,你們既然預先知道這事,就當防備,恐怕被惡人的錯謬誘惑,就從自己堅固的地步上墜落。 你們卻要在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和知識上有長進。願榮耀歸給他,從今直到永遠。阿們。
⑸ 上帝創造宇宙的原材料是從哪裡來的或是用什麼物質製成的
上帝創造宇宙,
宇宙誕生人類,
人類繁衍小人,
小人毀滅地球,
地球怪罪上帝。
⑹ 宇宙是怎麼誕生的
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本身預言了:時空在大爆炸奇點處開始,並會在大擠壓奇點處(如果整個宇宙坍縮的話)或在黑洞中的一個奇點處(如果一個局部區域,譬如恆星要坍縮的話)結束。任何拋進黑洞的東西都會在奇點處被毀滅,只有它的質量的引力效應能繼續在外面被感覺得到。另一方面,當計入量子效應時,物體的質量和能量會最終回到宇宙的其餘部分,黑洞和在它當中的任何奇點一道被蒸發掉並最終消失。量子力學對大爆炸和大擠壓奇點也能有同樣戲劇性的效應嗎?在宇宙的極早或極晚期,當引力場是如此之強,以至於量子效應不能不考慮時,究竟會發生什麼?宇宙究竟是否有一個開端或終結?如果有的話,它們是什麼樣子的?整個70年代我主要在研究黑洞,但在1981年參加在梵蒂岡由耶穌會組織的宇宙學會議時,我對於宇宙的起源和命運問題的興趣重新被喚起。天主教會試圖對科學的問題立法,並宣布太陽是繞著地球運動時,對伽利略犯下了大錯誤。幾個世紀後的現在,它決定邀請一些專家就宇宙學問題提出建議。在會議的尾聲,所有參加者應邀出席教皇的一次演講。他告訴我們,在大爆炸之後的宇宙演化是可以研究的,但是我們不應該去過問大爆炸本身,因為那是創生的時刻,因而是上帝的事務。那時候我心中暗喜,他並不知道,我剛在會議上作過的演講的主題—— 時空是有限而無界的可能性,就表明著沒有開端、沒有創生的時刻。我不想去分享伽利略的厄運。我對伽利略之所以有一種強烈的認同感,其部分原因是剛好我出生於他死後的300年!為了解釋我和其他人關於量子力學如何影響宇宙的起源和命運的思想,必須首先按照「熱大爆炸模型」來理解為大家所接受的宇宙歷史。它是假定從早到大爆炸時刻起宇宙就用弗利德曼模型描述。在此模型中,人們發現當宇宙膨脹時,其中的任何物體或輻射都變得更涼。(當宇宙的尺度大到二倍,它的溫度就降低到一半。)由於溫度即是粒子的平均能量或速度的測度,宇宙的變涼對於其中的物質就會有較大的效應。在非常高的溫度下,粒子會運動得如此之快,以至於能逃脫任何由核力或電磁力將它們吸引一起的作用。但是可以預料,當它們變冷下來時,互相吸引的粒子開始結塊。更有甚者,連存在於宇宙中的粒子的種類也依賴於溫度。在足夠高的溫度下,粒子的能量是如此之高,只要它們碰撞就會產生出來很多不同的粒子/反粒子對——並且,雖然其中一些粒子打到反粒子上去時會湮滅,但是它們產生得比湮滅得更快。然而在更低的溫度下,碰撞粒子具有較小的能量,粒子/反粒子對產生得不快,而湮滅則變得比產生更快。就在大爆炸時,宇宙體積被認為是零,所以是無限熱。但是,輻射的溫度隨著宇宙的膨脹而降低。大爆炸後的1秒鍾,溫度降低到約為100億度,這大約是太陽中心溫度的1千倍,亦即氫彈爆炸達到的溫度。此刻宇宙主要包含光子、電子和中微子(極輕的粒子,它只受弱力和引力的作用)和它們的反粒子,還有一些質子和中子。隨著宇宙的繼續膨脹,溫度繼續降低,電子/ 反電子對在碰撞中的產生率就落到它們湮滅率之下。這樣只剩下很少的電子,而大部分電子和反電子相互湮滅,產生出更多的光子。然而,中微子和反中微子並沒有互相湮滅掉,因為這些粒子和它們自己以及其他粒子的作用非常微弱,所以直到今天它們應該仍然存在。如果我們能觀測到它們,就會為非常熱的早期宇宙階段的圖象提供一個很好的證據。可惜現今它們的能量太低了,以至於我們不能直接地觀察到。然而,如果中微子不是零質量,而是如蘇聯在1981年進行的一次沒被證實的實驗所暗示的,自身具有小的質量,我們則可能間接地探測到它們。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樣,它們可以是「暗物質」的一種形式,具有足夠的引力吸引去遏止宇宙的膨脹,並使之重新坍縮。在大爆炸後的大約100秒,溫度降到了10億度,也即最熱的恆星內部的溫度。在此溫度下,質子和中子不再有足夠的能量逃脫強核力的吸引,所以開始結合產生氘(重氫)的原子核。氘核包含一個質子和一個中子。然後氘核和更多的質子中子相結合形成氦核,它包含二個質子和二個中子,還產生了少量的兩種更重的元素鋰和鈹。可以計算出,在熱大爆炸模型中大約4分之1的質子和中子轉變了氦核,還有少量的重氫和其他元素。所餘下的中子會衰變成質子,這正是通常氫原子的核。1948年,科學家喬治·伽莫夫和他的學生拉夫·阿爾法在合寫的一篇著名的論文中,第一次提出了宇宙的熱的早期階段的圖像。伽莫夫頗有幽默—— 他說服了核物理學家漢斯·貝特將他的名字加到這論文上面,使得列名作者為「阿爾法、貝特、伽莫夫」,正如希臘字母的前三個:阿爾法、貝他、伽瑪,這特別適合於一篇關於宇宙開初的論文!他們在此論文中作出了一個驚人的預言:宇宙的熱的早期階段的輻射(以光子的形式)今天還應在周圍存在,但是其溫度已被降低到只比絕對零度(一273℃)高幾度。這正是彭齊亞斯和威爾遜在1965年發現的輻射。在阿爾法、貝特和伽莫夫寫此論文時,對於質子和中子的核反應了解得不多。所以對於早期宇宙不同元素比例所作的預言相當不準確,但是在用更好的知識重新進行這些計算之後,現在已和我們的觀測符合得非常好。況且在解釋宇宙為何應該有這么多氦時,用任何其他方法都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我們相當確信,至少一直回溯到大爆炸後大約一秒鍾為止,這個圖像是正確無誤的。大爆炸後的幾個鍾頭之內,氦和其他元素的產生就停止了。之後的100萬年左右,宇宙僅僅只是繼續膨脹,沒有發生什麼事。最後一旦溫度降低到幾千度,電子和核子不再有足夠能量去抵抗它們之間的電磁吸引力,它們就開始結合形成原子。宇宙作為整體,繼續膨脹變冷,但在一個略比平均更密集的區域,膨脹就會由於額外的引力吸引而慢下來。在一些區域膨脹會最終停止並開始坍縮。當它們坍縮時,在這些區域外的物體的引力拉力使它們開始很慢地旋轉;當坍縮的區域變得更小,它會自轉得更快——正如在冰上自轉的滑冰者,縮回手臂時會自轉得更快;最終,當這些區域變得足夠小,自轉的速度就足以平衡引力的吸引,碟狀的旋轉星系就以這種方式誕生了。另外一些區域剛好沒有得到旋轉,就形成了叫做橢圓星系的橢球狀物體。這些區域之所以停止坍縮是因為星系的個別部分穩定地繞著它的中心旋轉,但星系整體並沒有旋轉。隨著時間流逝,星系中的氫和氦氣體被分割成更小的星雲,它們在自身引力下坍縮。當它們收縮時,其中的原子相碰撞,氣體溫度升高,直到最後,熱得足以開始熱驟變反應。這些反應將更多的氫轉變成氦,釋放出的熱升高了壓力,因此使星雲不再繼續收縮。正如同我們的太陽一樣,它們將氫燃燒成氦,並將得到的能量以熱和光的形式輻射出來。它們會穩定地在這種狀態下停留一段很長的時間。質量更大的恆星需要變得更熱,以去平衡它們更強的引力,使得其核聚變反應進行得極快,以至於它們在1億年這么短的時間里將氫用光。然後,它們會稍微收縮一點。當它們進一步變熱,就開始將氦轉變成像碳和氧這樣更重的元素。但是,這一過程沒有釋放出太多的能量,所以正如在黑洞那一章描述的,危機就會發生了。人們不完全清楚下面還會發生什麼,但是看來恆星的中心區域會坍縮成一個非常緊致的狀態,譬如中子星或黑洞。恆星的外部區域有時會在叫做超新星的巨大爆發中吹出來,這種爆發會使星系中的所有恆星相形之下顯得黯淡無光。一些恆星接近生命終點時產生的重元素就拋回到星系裡的氣體中去,為下一代恆星提供一些原料。我們自己的太陽包含大約2%這樣的重元素,因為它是第二代或第三代恆星,是由50億年前從包含有更早的超新星的碎片的旋轉氣體雲形成的。雲里的大部分氣體形成了太陽或者噴到外面去,但是少量的重元素集聚在一起,形成了像地球這樣的、現在繞太陽公轉的物體。地球原先是非常熱的,並且沒有大氣。在時間的長河中它冷卻下來,並從岩石中溢出的氣體里得到了大氣。這早先的大氣不能使我們存活。因為它不包含氧氣,但有很多對我們有毒的氣體,如硫化氫(即是使臭雞蛋難聞的氣體)。然而存在其他在這條件下能繁衍的生命的原始形式。人們認為,它們可能是作為原子的偶然結合形成叫做宏觀分子的大結構的結果而在海洋中發展,這種結構能夠將海洋中的其他原子聚集成類似的結構。它們就這樣地復制了自己並繁殖。在有些情況下復制有誤差。這些誤差多數使得新的宏觀分子不能復制自己,並最終被消滅。然而,有一些誤差會產生出新的宏觀分子,在復制它們自己時會變得更好。所以它們具有優點,並趨向於取代原先的宏觀分子。進化的過程就是用這種方式開始,它導致了越來越復雜的自復制的組織。第一種原始的生命形式消化了包括硫化氫在內的不同物質而放出氧氣。這樣就逐漸地將大氣改變到今天這樣的成份,允許諸如魚、爬行動物、哺乳動物以及最後人類等生命的更高形式的發展。宇宙從非常熱開始並隨膨脹而冷卻的景象,和我們今天所有的觀測證據相一致。 (轉載)
⑺ 上帝是怎樣誕生的
中華古「上帝」即很明顯是指「上天」!「帝」為「從中央管理范圍下是突破覆蓋向無限空間最高點連接」者,延意而代指「上天」。最早是為推測歷日而特造的字。後為了延承「黃帝」稱道和統治讓下民臣服,「帝王」即成了統治者自認是「上天派來治理下民的王」而延續在中華50000多年的文化史實中。
古希臘的唯心主義哲學家認為圓周是最完美的圖形,既然天上的物體都有神明,那麼它們就應該按照最完美的圖形,即沿著圓周作勻速運動。當時的希臘最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柏拉圖(公元前427~347)向他的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怎樣用圓周的運動說明行星的運動呢?柏拉圖的一個學生亞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想:為什麼拋向天空的物體又自動落回地面呢?為什麼天上會掉下隕石?為什麼馬車只有用馬拉著才能運動呢?於是他作出了三個驚人的斷言:一是,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所以天上的物體才都落到地上來。二是,同時從天空中的同樣高度下落的兩個重量不同的物體,重量大的比重量小的物體落得快,而且快慢與其重量成正比。三是,在地上使物體維持恆定的運動(即速度不變),就需要恆定的外力作用於它。至於天上的星體的無休止的運動,他則認為天上物體與地上物體不同,具有特出的本性,所以它們才保持永恆的運動。他的這三個斷言一提出,就得到了所有愚昧時代西方人的贊同,沒有任何人提出疑議,並迅速在世界各國傳播。一百多年以後,古羅馬的一個叫西塞羅(公元前一世紀)的人,他受到了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的思想的啟發,他想,既然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那麼太陽和月亮只能繞著地球作勻速圓周運動。於是他提出了這樣一個這樣的斷言:地球處在宇宙的中心,靜止不動,太陽、月亮和其它行星圍繞著地球在半徑不同的圓周上作勻速運動。他的這個斷言一提出,就又得到了愚昧的西方所有人的贊同,並迅速在世界各國傳播,這就是最初的地心說理論。
過了幾十年後,兩千多年前,也就是中華有「上帝」稱呼的3000多年後,一個叫耶穌的先生出世了,他長大以後,沒有什麼科學發現,卻發現了當時愚昧的西方人類對「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心理,同時也發現了人們對西塞羅的「地心說」理論的崇拜心理,於是他靈機一動,借中華「上帝」說撒了一個彌天大謊:他說,這個神秘的宇宙是由一個叫上帝的大神主宰著,他創造了宇宙,又創造了人,又把人放到了宇宙的中心地球上來,又為人創造了萬物。他還將自己喻比象中華「帝王」一樣,是上帝的兒子,是上帝派他到人世來拯救和保護人類的。他為了讓人們相信他的謊言,靠著他豐富的想像力編了一個上帝創造人的精彩的故事:上帝在創造了宇宙的第六天,用泥土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了第一個人,並給其取名亞當,又取亞當的一條肋骨給亞當造了一個妻子,並給其取名夏娃……。這「亞當、夏娃」名字的捏造也沒脫中華文化的影響。於是愚昧無知的西方人又信奉不疑了,基督教(天主教)也就誕生了……。後來有人發現,按照西塞羅的理論,無法解釋有的行星為什麼會由東向西退行。這個懷疑引起了教會頭頭們的極大的不安。正在天主教面臨危機的緊要關頭,一個叫托勒密(公元90~168)的希臘天文學家出版了一本叫《大綜合論》的著作。為了圓滿地解釋「異常」現象,他在著作中說:各行星都繞著一個較小的圓周運動,繞地球的那個圓叫均輪,每個小圓叫本輪。地球不在均輪的圓心上,而是偏心的,他的這一理論,由於既圓滿地解釋了人們的疑點,又忠於了「地心說」。這等於救了天主教,因而首先得到了教會的全力支持,天主教會立即把托勒密的地心說作為天主教的理論支柱。愚昧的西方人又上當了!天主教因而不僅擺脫了危機,而且迅速向全世界傳播。
⑻ 上帝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上帝要創造這個宇宙
樓主這個問題是從人的經驗出發才有的問題。人本身是形成的:從𥼃子與卵子結合起,逐漸形成胚胎,再形成胎兒。我們所看見的一切生物,甚至無生命的物體,都有一個形成過程。所以,我們很自然地就會想到,上帝也應該有一個形成過程。
可是,如果你相信萬物都是由上帝所創的話,他(或衪)本身就是萬物形成的源頭,所以,他可以完全無需跟其他生物或非生物一樣有一個形成過程,因為衪就是形成本身。
如果有讀過數學,便可以把上述情況想像成歐氏幾何學中的公理與其他定理的關系。首先必須設定幾條不證自明的公理,然後再用這些公理去推演出其他定理;或去證明其他定理是對的。這樣,我們便可以把上帝看成是這些不證自明的公理;而其他萬物,就是憑這些公理推演出來的定理。
所以,我認為根本無需問「上帝是怎麼形成的」,只需問自己:「我信不信有上帝」。
至於樓主的第二個問題,即「為甚麼上帝要創造這個宇宙?」
我覺得這個問題的性質和第一個問題相差無幾,也是不必問的。因為,上帝根本無創造這個宇宙。這個宇宙根本就是上帝的一部份。上帝存在的時候,宇宙就存在了。聖經上說的,只是神創造人類世界。
至於為甚麼要創造人類世界,那就要每個人自己用自己的生活去體驗,沒有一個標准答案。想要提供標准化的,放諸四海皆準的模板式答案的人,多半會是徒勞的。
有種流行說法是:上帝造人和萬物,是要榮耀上帝。我覺得這種說法是把上帝描寫成一位喜歡呈能和愛炫耀的傢伙,實在是對上帝的每辱。上帝已經是至高無上的了,所有一切存在都是因衪而來的了,還需要甚麼榮耀?還要向誰展示自己的榮耀?是否想要暗示還有別的神在跟他競爭?
⑼ 上帝是怎麼來的
上帝的來源沒有統一的解釋,因為各個國家和宗教的定義、看法是不一樣的。
比如基督教的上帝被主要認為是西方宗教中上帝的代表,因為基督教中的上帝較比其他宗教中的上帝要更為完美。
但是中國的「上帝」本是中國儒家經典《詩經》、《尚書》、《禮記》及二十四史中至上神的概念。古代中國人與古代猶太人一樣,認識到宇宙萬物和人類命運之上有一個至高無上的創造和主宰的力量,中國人用「上帝」這個概念來指稱這個至高神聖的力量。
(9)創造宇宙的耶穌是怎麼來的擴展閱讀:
上帝是不用證明的,他是本來存在的,一切宇宙萬物,山河大地,花草樹木都證明了他的創造,我們稱之為自然。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然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
1、自然的「上帝」:即有人說的「斯賓諾莎的上帝」;其實其源頭應該是猶太教,即人們常說的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上帝」古代希伯來人的祖先生活在古巴比倫地區。
當地盛行「多神崇拜」其中有一個富裕的家庭的兒子,名叫「亞伯拉罕」他是最早腦子里出現一個奇怪的理論,即 ,信很多神,那為什麼不只信仰一個最大的呢。
於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神教」開始萌芽了,到了後來的「摩西時代」,猶太教正式形成,猶太教的「上帝」,其實就是「自然」、或許指「自然」背後的「造物主」;雖然猶太教的「上帝」是沒有形象的,但猶太教的「上帝」更接近自然的「上帝」、物質的「上帝」。
2、哲學的「上帝」:此理論來源於古希臘最著名的哲學家「蘇格拉底」,其理論中有一個觀點:即世界、宇宙,以及人內心中,存在一個「最高的」、「形而上」的「最高理念」;即哲學的「上帝」,這是哲學上的「真理」。
中國古代哲學中也有類似觀點,即「形而上者為之道(真理),形而下者為之器(科學)」;這里的「形而上的道」被猶太人理解為「上帝」了(太初有道,道為上帝)。
中國老子還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哲學觀點;而這里的「天」、「自然」等在中國古代哲學中就是「上帝」的原意(上帝者,天之別名也!)。
即:科學是不能證明「上帝」存在的!因為「上帝」超出了「科學」的范圍;他的內涵不僅包括科學以外的一切物質世界、更包括人類的情感、理想、和理念的全部精神世界。
⑽ 上帝是怎麼誕生的
上帝是自有永有的,就如他的名字「耶和華」一樣。
上帝創造世界,是萬物的主,他就立命立,從無中創造了有。所以上帝是第一因,作為第一因是不可能產生出來的,因為一切事物的產生都必須源於第一因,而第一因本身則不可能源於其他任何事物,如果第一因也有產生,那麼他就不是第一因了,進一步說,由於第一因不是產生出來的,因此他就一定是不可朽的,因為如果說第一因被摧毀,那麼肯定就不會有任何東西從中產生出來,假定第一因的產生需要其他事物,那麼也就不會有任何東西能使第一因本身重新存在。
聖經的第一卷、第一章、第一節就告訴我們"起初,上帝創造天地。"上帝創造萬物和我們人類,他是一切的創造者。他既然是創造者,就不能被造。我們基督徒所信靠的這一位上帝是自有永有的、萬物之創造者。出埃及記 3:13-14" 摩西對上帝說:'我到以色列人那裡,對他們說,你們祖宗的上帝打發我到你們這里來。他們若問我說,他叫什麼名字,我要對他們說什麼呢?'上帝對摩西說:' 我是自有永有的。'又說:'你要對以色列人這樣說,那自有的打發我到你們這里來。'" 上帝是不依賴於其他而存在的,而"萬有都是本於他,倚靠他,歸於他"(羅 11:36)萬有不能獨立存在,而必是有來源的。例如我們每一個人,直接地,是從父母而來,而追溯源頭必有一人類的創造者。如果說上帝是被另外一位造的,我們就不要信他,而要信造他的那位。因為那位創造他,那位才是上帝。但是你也許要問:那位上帝又是被誰造的?如果那位上帝也是被另外一個上帝創造的,那麼我就信另外的那位上帝……如此推理下去,永遠也推不完了。總之那最先創造萬有的那一位才叫做上帝,他是創造者,不是被造者。主動與被動必須分清楚;主體與客體也必須分清楚。如果這被造者是從他來的,他就不是被造者,他是創造者,是宇宙的創造者。 "宇"就是東西南北,上下左右;"宙"就是過去、現在、未來;空間是宇,時間是宙。所以你問:上帝是從哪裡里來的,這問題本身就錯了,因為當你說:"上帝是從'哪裡'來的?"時,你心裡已先有一個"那裡"然後再設想上帝是從那一個"那裡"跑出來的,"那裡"是空間,上帝創造了宇宙就是包括了空間,所以上帝必須在空間之前,你不能說:"上帝是哪裡來的?"而要問:"'那裡'是從哪裡來的?"。若你問:"上帝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同樣的,上帝創造了宇宙包括時間,你這問題應該倒過來說:"時間是何時開始被上帝造的呢?"才對。上帝自己的存在超越宇宙之外--不依賴於時間、不依賴於空間——上帝是從永遠到永遠的,你說我怎能接受這說法,很簡單,我們都接受二加二等於四這個公理。請間這公理是從何時開始成立的?是你出生那年開始的?還是孔夫子出生那年開始的?也許你說:"這是真理。"真理不需要開始,真理不需要結束,真理不需要有創造者,也不需要有被造者,真理本身就是永恆的。所以上帝就是真理的源頭,但上帝的真理,與我們頭腦所想的真理不同,上帝的真理是有位格、有生命的真理。不是無位格、知識上的真理,乃是有生命、有主權的真理。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約14:6)時間和空間都有限制,有限的加上有限的還是有限的,上帝是無限的,所以你想從有限的產生無限的,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那一位萬有的創造者自己啟示我們說,他是自有永有的,他的名為耶和華!他的名就是"自有永有"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