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防控發明

防控發明

發布時間:2021-07-19 17:16:05

① 歷史上有什麼事前預防的成功案例或者名人

張衡——發明地動儀
張衡一生做了很多的事情,但是,他最有名的發明就是「地動儀」了。那個時期,經常發生地震。有時候一年好幾次。發生一次大地震,就會給老百姓和國家帶來很多的傷害。
當時的皇上和老百姓都把地震看作是不吉利的徵兆,認為是鬼神造成的。張衡卻不信神邪,他對記錄下來的地震現象經過細心的考察和試驗,發明了一個能測出地震的儀器,叫做"地動儀"。
地動儀是用青銅製造的,形狀像一個酒壇,四圍鑄著八條龍,龍頭伸向八個方向。每條龍的嘴裡含著一顆小銅球,龍頭下面,蹲了一隻張著大嘴的蛤蟆。哪個方向發生了地震,朝著那個方向的龍嘴就會自動張開來,把銅球吐出。銅球掉在蛤蟆的嘴裡,發出響亮的聲音,就告訴人們那邊發生地震啦。
公元138年2月的一天,地動儀正對著西方的龍嘴突然張開來,吐出了銅球,這是報告西部發生了地震呀。可是,那天洛陽一點地震的跡象也沒有,更沒有聽說附近有什麼發生了地震。於是,朝庭上下都議論紛紛,說張衡的地動儀是騙人的玩意兒。過了沒幾天,有人騎著快馬來向朝廷報告,離洛陽一千多里的金城、隴西一帶發生了大地震,連山都有崩塌下來的。大夥兒這才真正的信服了。
張衡雖然後來在政治上並不順利,但是,他的這些科學發明和實驗在我國科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業績。

② 樹木保護小發明

盡自己的一份力
自從開展重慶山水園林活動以來,立刻湧出了許多積極參加的人。他們的眼裡只有一個目的地:為山水園林行動做出一點應進的事。保護山水,保護森林!
在我的眼中,有不少這樣積極的人,可是在我的印象中,那位老人才是最積極的。
老人是一名退休的教師,住在一個小巷裡。
老人每天早上起來都要去公園溜達幾圈,看看花草樹木。有時,幫植物澆澆水,施施肥,哼幾首小曲給植物聽。做完這些,老人滿面笑容,坐在樹陰下,靜靜聽風吹落葉聲;小鳥的喳喳聲;路人的歡笑聲,在他耳邊回盪著,老人嘴角向上翹了翹,快樂的氣息在老人身邊漂浮。
「啪啪啪」雨點打在嬌嫩的花朵上,隨著「節奏」花瓣一片一片落下來。看到這一幕,老人有點心疼了不顧三七二十一,匆忙跑下去,心想:這老骨架子哪能跑啊!唉,為了盡力,加油!把雨衣蓋在花朵上。觀看一下,才微微一笑走開了。
老人經常遊山玩水,每當看見小河中有垃圾老人就用樹杈把垃圾把弄過來,丟進垃圾桶。有時,垃圾太遠,弄不過來,老人就會費盡心思,想盡辦法。不管費多長時間,都一定要成功。
每當是晴天,老人早上總會去山找空處播下種子,然後澆水施肥。在老人的悉心照顧下,一棵棵小樹茁壯成長。老人開始為自己的勞動成果感到欣慰。便鼓勵更多的人植樹,為環境而做出貢獻。路過的總是搖搖頭,走開了。只有少數人聽信了,卻沒有行動。老人並沒喪氣,比以前更加努力。但天長日久,老人就不想再勸下去了。
春天時,老人更加用功。為了保護環境,制定了個計劃。每天早上早起床,載幾棵樹。為了讓樹木享受最好的陽光浴,5點鍾就上山栽樹。老人吃力地提著水桶澆水。汗水一滴一滴地流。像小雨下了起來。他又把野草拔起,種些花朵。忙了一大陣子,才差不多了。這時,太陽從東方升起,照亮了老人載的小樹。他笑了!
夏天來了,熱得狗都在直吐舌頭,何況是人。有錢人家吹空調,窮人家搖扇。可是,這對夫婦和大家不同。他們在辛辛苦苦栽養的樹下,掛著吊床、望著明月。在這涼爽的樹下,幾路風輕輕吹過。養的狗,也在樹陰下睡著了。
炎熱的夏天度過了,秋天來了。這段時間,老人沒什麼忙的 ,就經常看樹葉飄落的時候。別人忙著豐收,而老人種的確是普普通通的樹,什麼也沒有。老人並沒有為自己的一份努力而後悔。
一年四季,老人的生活一直這樣重復著。
冬,到了。冷風嗖嗖地吹,吹亂了老人平日整齊的頭發。老人並沒有退縮,頂著風寒冒著雪,把枯草綁在大樹上。看著大樹穿上白色的外套,帥氣極了。老人發出了會心的一笑。
曾經有人問過這位老人叫什麼名字。他卻笑呵呵地搖搖頭不說話。那人不明白,又尋問了一次。老人還是不說話。那人又尋問了多次。終於,老人忍不住了開口了「我的名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心。只有一顆為人民服務,盡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就行了」老人說完,那人感動了,不僅被話感動,是老人的行動打動了他的心。
這種精神、這種話語,只有經過才能說出口。老人的行為震撼了我的心!

③ 生物防治是如何發展而來的

利用生物防治害蟲,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公元304年左右晉代嵇含著《南方草木狀》和公元877年唐代劉恂著《嶺表錄異》都記載了利用一種蟲蟻防治柑橘害蟲的事例。19世紀以來,生物防治在世界許多國家有了迅速發展。

據古書《南方草木狀》的記載,在南方經常可以看到有人手提著一種口袋上街叫賣,這種口袋是用席子做成的,口袋中放有許多樹枝樹葉,枝葉上掛著蟲繭,蟲繭看上去就像薄絮,裡面裹著一種蟲蟻。這種蟲蟻顏色為赤黃色,比普通的的螞蟻要大一些,賣的時候連同薄絮一起賣掉。原來,南方盛產柑橘,柑橘樹上有一種害蟲,專門為害果實,買這種蟲蟻就是為了防治這種柑橘害蟲,如果沒有這種蟲蟻的話,橘子會被害蟲吃得無一完好。這種利用蟲蟻防治柑橘害蟲的記載,就是已知最早的生物防治。

在中國歷史上,除了用蟲蟻防治柑橘害蟲以外,還有很多利用益鳥和青蛙防治害蟲的例子。人們從益鳥吃蟲中得到啟發,發明了養鴨治蟲。明代有個名叫陳經綸的人就在名為《治蝗筆記》中詳細地記載了自己發明養鴨治蟲的經過。陳經綸曾從菲律賓的呂宋島把甘薯引種到福建進行試種,以後他和他的子孫們又積極致力於在各地推廣甘薯種植,甘薯成為普通大眾的食糧,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陳經綸和他一家。養鴨治蝗便是他在推廣甘薯種植的過程中發明的。有一年,陳經綸在教人種甘薯時,看到天邊飛來了一群蝗蟲,把薯葉全給吃光了,一會兒又飛來了幾十隻鷺鳥,把蝗蟲又給吃掉了。他從中受到啟發,認為鴨和鷺的食性差不多,於是便養了幾只鴨子,放在鷺鳥活動的地方,結果發現,鴨子吃起蝗蟲來,比鷺鳥又多又快,於是就號召當地老百姓大量養鴨。每當春夏之間,便將鴨子趕到田地里去吃蝗蟲。後來,這種方法果然成為江南地區治蝗的重要辦法之一,不少的治蝗書中也都提到了這種治蝗辦法。

明、清時期,養鴨還不僅用來治蝗,同時還用來防治蟛蜞。蟛蜞,是螃蟹的一種,以谷芽為食,因此成為稻田害蟲之一。明代,珠江流域地區的人們已開始養鴨來防治蟛蜞對水稻的為害。養鴨治蟲,是中國歷史上利用最為廣泛的一種生物防治技術,它不僅可以消滅害蟲,保護莊稼,同時,還能促進養殖業的發展,起到化害為利的效果,是中國生物防治史上一項了不起的發明。

④ 關於生物防治的事例

這個屬於生態學里消費者控制
比如稻田生蟲了 可以在此稻田投放該蟲的天敵來達到生物防治的效果從而避免使用農葯的毒害
但是請注意一定要研究投放的生物的食物鏈 以免產生不良後果

⑤ 口罩的發明來源於誰

世界上最先使用口罩的就是中國。
13世紀初,口罩只出現於中國宮廷。侍者為防止氣回息傳到皇帝的食物上使用了一答種蠶絲與黃金線織成的巾做成口罩,這就是最原始的口罩。
19世紀末,口罩開始應用於醫護領域。德國病理學專家萊德奇開始建議醫護人員使用紗布罩具以防止細菌感染。

⑥ 什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下的科學防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下的科學防控防控,那麼說就是我們一大家一齊行

⑦ Jenner發明接種牛痘苗預防天花的重大意義

重大意義:

自從18世紀末英國醫生詹納發明牛痘疫苗,人類在全球范圍內消滅了天花,而後又發明了更多疫苗,一步步降低了霍亂、脊灰、鼠疫等各種傳染病的發病率。

1979 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終於宣布天花已完全絕跡,這是人類歷史第一個消滅的傳染病。最後一例發生在英國,那還是在1978年。天花傳染性強,共用被褥與當面接觸就可傳染。臨床表現為重感冒,隨後全身紅斑伴有痛疼,出現在臉上的水泡可毀容,造成麻臉。

在牛痘疫苗的研究過程中,英國的瑪莉.孟塔古夫人(Lady Mary Wortley Montagu, 1689-1762)佔有重要的地位,她把東方國家接種人痘的技術(源自於中國)引入英國,間接促成了後來簡納醫生研發出更安全的牛痘疫苗。

(7)防控發明擴展閱讀

歷史

早在三千年前,埃及法老王時代-拉米西斯便死於天花。

16-18世紀,天花幾乎佔領了世界各地,且有超過60%全球人口遭受天花的威脅。

感染天花的症狀背痛、膿痂、水泡、倦怠、發高燒

天花膿痂變化:1-4天、5-10天、1-14天、15-27天

天花病毒易侵犯免疫力低的人而且只會通過人與人接觸傳染。

琴納發現擠牛奶的少女因為從牛身上得到牛痘,所以不會得天花。

1976年,全球推行天花疫苗接種

1980年五月,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根除天花。

接種天花疫苗是預防病毒感染的方式之一。天花疫苗取自一種被稱作「牛痘」的活體病毒,其本身就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如引起全身大面積潰瘍,對於一些接受過器官移植、患有癌症和濕疹的免疫能力低下者更具有致命的殺傷力。

⑧ 誰發明了防治狂犬病的疫苗

狂犬病是被瘋來狗咬傷後得的一種源可怕的疾病。法國科學家巴斯德決心要征服它。他早年在治療「雞霍亂病」及「炭疽病」時,掌握了製造疫苗的方法——把病菌放置一段時間後,不僅毒性減少,而且還有抗病的能力。

他根據已有的經驗,把患狂犬病的兔子的腦的浸出液無菌靜藏分為1天,2天,3天……14天,一天一組共儲藏了14組,分別給健康的狗在腦部進行注射,結果,除了14天這一組外,其他組實驗的狗全死了。

一個月後,他又給這組存活的狗在腦部注射保存了13天,12天,11天……的有毒浸出液,這些狗竟安然無恙,但作對照實驗的狗全部死去了。

巴斯德經過反復實驗,終於發明了防治狂犬病的疫苗。

1885年7月,他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給一個被瘋狗咬傷的9歲小孩注射疫苗,結果取得了成功。

⑨ 我國關於防禦自然災害的科學技術或發明是什麼

比如防禦自然災害方面的高射炮,就是為了減輕雹災發明的。

⑩ 中國有什麼關於防禦自然災害的發明

中國有關於防禦自然災害的發明,很多我們的古人,我們的祖先就有張衡製作的地震儀,這就是典型的防禦自然災害地震的發明。

閱讀全文

與防控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