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傘的發明過程

傘的發明過程

發布時間:2021-07-19 16:38:18

『壹』 雨傘是怎樣發明

古時候,雨天和炙熱的夏天困擾著人們,人們不得不躲避到小亭子的下面而不能版外出。有這樣一個權傳說,魯班圍繞著他的四鄰建造了許多小亭子供大家使用,但仍然不能讓人們在狂風暴雨的季節自由地外出活動。

魯班的妻子這時照著他丈夫所建亭子的樣式,製成了一個重量輕的竹亭子且帶油紙——這就是最早的雨傘。魯班的妻子對魯班說:「你建造的房子不能搬起移動。我的傘,能帶它到處走動並可以在各種季節里提供防護」。

(1)傘的發明過程擴展閱讀

由於傘在社會學上的衍生意義,在中國古代,傘是帝王將相、達官貴人權勢的象徵,這在《左傳》「備物典冊」《晉書輿服志》中有明確記載,而且等級森嚴。傘的用料、色彩、尺寸就像頭上的烏紗,身上的朝服一樣,也是區分官職大小,身份尊卑的一種標志。

如漢代規定:食粟二千石以上的九卿、三公用黑傘,三品以上的官員用青傘,而宋代則天子用紅黃二色,庶僚一律用青色等。因此古時皇帝或高官出巡時乘座的轎子或車子都張著傘蓋,以示"庇蔭百姓"。因此這種傘又稱「涼傘」、「羅傘」、「萬民傘」,書面語又稱「華蓋」。

『貳』 雨傘發明過程

在古時候,雨天和炙熱的夏天困擾著人們,人們不得不躲避到小亭子的下面而不能外出。有這樣一個傳說,魯班圍繞著他的四鄰建造了許多小亭子供大家使用,但仍然不能讓人們在狂風暴雨的季節自由地外出活動。魯班的妻子這時照著他丈夫所建亭子的樣式,製成了一個重量輕的竹亭子且帶油紙--這當然就是雨傘。他的妻子對魯班說:「你建造的房子不能搬起移動。我的傘,能帶它到處走動並可以在各種季節里提供防護。」

『叄』 雨傘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傘最早是我國發明的。據說遠在五帝時期,我們的祖先就開始用傘了。古籍中有這樣傘的發明記載:「華蓋,黃帝所作也。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帶有五色雲聲,金枝玉葉,止於帝上,有花葩之象,故因而作華蓋也。」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傘是黃帝發明的,在和蚩尤大戰於涿鹿時所用。而且「有花葩之象」,是根據花盛開時的倒扣狀受到啟發做的,因此稱為「華蓋」。此外,在《史記•五帝本紀》里也寫道:「舜乃以雨笠自捍而下。」這也是雨傘在堯舜時代就已發明的證據。

關於傘的發明還有一種說法。據傳,春秋時期,我國古代最著名的發明家魯班,常在野外工作,如果遇到雨雪,就會全身淋濕。魯班的妻子雲氏想做一種能遮雨的東西。她把竹子劈成許多細條,在細竹條上蒙上獸皮,樣子就像一座亭子,收攏似棍,張開如蓋。不論怎麼說,傘的故鄉顯然

在我國。在我國古代,傘面是用絲制的,後來傘變成了權勢的象徵。每當帝王將相出巡的時候,按照等級分別用不同的顏色、大小、數量的羅傘伴行,以此來顯示威嚴。直至明代的時候,還規定一般的平民百姓不得用羅傘伴行,只能用紙傘。我國的傘在唐代的時候傳入日本,繼而傳到西方。英國的第一把雨傘就是由我國帶去的。1747年,有一個英國人到我國來旅行,看見有人打

著一把油紙傘在雨中行走,認為雨傘很實用很便利,就帶了一把傘回到英國。此後,傘就在全世界普及開了。

『肆』 傘是怎麼發明出來的

魯班是極具知名度的能工巧匠,木工的鼻祖。事實上,他的妻子雲氏也是一位心靈手巧的女子,她常常會給魯班一些提示或很好的建議,甚至還有自己的小發明呢。班發明了鋸子後,又發明了刨子,同先前加工木料時刀削斧砍相比,既省了力氣,又提高了質量。魯班十分高興,為自己的發明所陶醉。可是,魯班用刨子刨木料的時候,木料會移動,十分不方便。他就讓妻子雲氏在對面抵住木料。雲氏常常被木料撞傷,手上青一塊紫一塊的。雲氏就對魯班說:「你既然發明了刨子,為什麼不想想辦法,弄出個不用人頂也能刨木料的法子呢?」魯班搖搖頭說:「我搞出這個刨子,已經很不容易了,你還要我怎麼樣呢?」雲氏決定自己想想辦法。她天天琢磨這件事。有一天,她在屋外低著頭轉來轉去地苦苦思索,忽然聽見魯班在室內大聲喊她去頂木料。她急忙過去,突然腳下被什麼東西絆了一下,一個踉蹌,幾乎跌倒。回過頭一看,原來是自己頑皮的兒子在場地上插了一根木撅子。她正要發火,突然領悟:既然木橛子插在地上能絆人,那麼,把它釘在長凳上不是可以擋住木料嗎?她急沖沖地跑進室內,把這個想法告訴丈夫。魯班一聽有道理,就照樣子做了,果然很有成效。魯班感慨地說:「世界上的發明創造沒有止境,我們永遠也不應該自滿自足呀!」後來,木工們就把雲氏發明的這個橛子稱作「班妻」,以示紀念。還有我們經常用來遮風擋雨的傘,它的發明者不是別人,正是魯班的妻子雲氏。第一把雨傘就是雲氏送給丈夫出門給人家蓋房屋時用的。據說當時魯班在鄉間為百姓做活,雲氏每天往返給他送飯。遇上雨季,常常挨淋。魯班在沿途設計建造了一些亭子,遇上下雨,可以在亭內暫避一陣。可是亭子雖好,但總不便多設,而且四季雷陣雨,說來就來,那時候又沒有天氣預報這種先進的玩意兒。這一天,雲氏送飯回來又被淋了雨。她想,要是有個隨身的小亭子就好了。正想著,看到幾個小孩撐著荷葉追追趕趕地跑過。這些小孩竟想到用荷葉當帽子來擋雨。雲氏一看,這不可以造一個像荷葉一樣的東西隨身帶著嘛。等魯班回來,她就把這主意跟他說了。魯班聽了雲氏的話,茅塞頓開。這位本領高強的發明大王就依照亭子的樣子,裁了一塊布,安上活動骨架,裝上把兒,傘就被發明出來了!

魯班和妻子

『伍』 傘的發展過程

公元前1100年,中國人已經使用傘,那時已經用傘表示身份。傘骨用竹或檀香木製成,上面覆以樹葉或羽毛做的傘面。公元12世紀英語才出現「傘」這個詞。以前一直只有陽傘,到1733年,巴黎人用油布做傘面,才製成雨傘。1750年,英國的漢威到外國旅行後帶了一把傘面回倫敦,轟動一時。1874年雪靠耳附近迪卡地區的金屬拉絲工霍克斯取得弧形鋼質傘骨的專利權

有了此傘骨,傘可以收緊,從此成為英國紳士常用的雨具。1930年柏林人豪普特發明了伸縮傘。在學術界也有人說,公元4世紀三國時期中國人才發明了傘。

唐朝的造紙業十分發達,社會用紙廣泛。有的工匠在紙上塗桐油,製成能防雨的油紙傘,作為羅傘(即綾羅面料傘)的一個補充。誰知大受歡迎。一時間,下雨人人舉紙傘的情景,在長安各地隨處可見。明代皇帝朱元璋,明文規定庶民不得用羅傘,只可用紙傘。清代的民間,在廣東、福建等地大量製造黑布傘,行銷國外。

在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傘也曾經是庄嚴和帝王的標志。泰國國王外行,金色羅傘張立於後。緬甸君主的尊號是巨傘之王。日本天皇每次出遊,總有一持傘者恭敬陪同。這些傘都各有本國的特色。

傘在唐朝時由中國傳入日本。公元781年在京城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的大街上,有一天突然之間落下雨點。滿街來往的人都打著傘走過,只有一個前來中國留學的日本和尚沒有傘。他摸摸自己濕淋淋的光頭,好像明白了一件事。回國的時候,他買了許多傘,千方百計帶到日本,送給了親戚朋友。從此,雨傘便在日本流行起來。

1747年,英國的商人漢威到中國廣州辦貨。他看見人們撐著黑布傘在雨中行走,覺得挺好。臨回國前帶了一把傘回倫敦。1750年,當他在倫敦鍾塔下張開傘遮雨的時候,被過路人視為怪物加以嘲笑:「哈,男士不尊重天意,躲在怪物下邊不出來,太不象話了。」還有人指責他,這是對上帝的不恭,應當受到懲罰。漢威不予理會,每天上街帶傘,宣傳使用傘的好處。

傘第一次在美國紐約出現,是在18世紀末葉,街頭上出現一片混亂。婦女們大呼小叫,認為這個既能伸開又能縮小的怪物,簡直能把人嚇得半死。頑皮的小孩子跟在後邊,不停地朝打傘的人扔石頭……

由此可知,一件發明要得到社會認可,一件商品要能被人們接受,決不是件簡單、容易、輕松的事,有時要經歷不少的誤會、波折。

幾十年之後,羅馬教皇對傘發生了興趣。他以上帝的名義為傘洗刷不白之冤。教皇出場有專人撐傘侍候,以顯示其庄嚴、鄭重。

傘不僅是人們使用的工具,也是一種收藏品。

法國有個名叫約索夫·哈姆的人,以專門收藏世界上各種傘而聞名。他藏有9個世紀以前的歐洲貴族用的陽傘,也有中國杭州出產的紙傘,以及日本製作的各種花布傘。其中最小的傘只有3.5厘米長;最大的傘傘面直徑長12米,撐起來足有半個籃球場那般大。

現在,傘的作用被廣大的人們所承認,它已經成為日常旅行、外出的必帶物品。隨著制傘工業的發展,各具特色的傘:帶收音機的傘、有香味的傘、能照明的傘、防暴催淚傘、盲人探路傘等都相繼問世,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許多方便和樂趣。

隨著時代的前進,傘的品種越來越多,用途也越來越廣。自動傘、折疊傘早已不是什麼稀罕,無柄傘又返回到「頭頂荷葉」狀,戴在孩子們和女士騎車族的頭上。什麼收音機傘、太陽能傘、盲人傘、防暴傘等等也紛紛問世。在美國佛蒙特州的威努士城,人們用一種重量很輕、卻比鋼鐵堅固,又能透光的泡沫有機玻璃作傘面,用縱橫交錯的金屬製成大骨架,利用一個巨大的電動機來操縱一把高67米,面積達4000平方米的世界上最大的巨傘,這把傘已成了美國游覽觀光的景點。由「門背一根竹子、撐起來一間屋子」的燈謎,到「風和日麗,功成身退,風雨關頭,挺身而出」的贊譽,既概括了傘的作用更稱頌了傘的風格。玲瓏花傘,旋開了江南的雨季。

2008年開始,市面上出現了各種各樣、富有創意的雨傘,如水壺傘、香水傘。


一、基本信息

相傳在4000年前,當時的部落首領黃帝與另一個部落首領蚩尤在涿鹿(今河北省境內)打仗。時值春末夏初,風刮土揚,烈日炎炎。黃帝命人在戰車上撐起一個叫做「華蓋」的用具,就是用來遮住陽光、擋住風沙,好看準對方的軍隊陣勢,以便決定攻打對策。後來,黃帝打勝了。

古人迷信,以為是「華蓋」保佑的結果,因此視它為榮譽和權力的象徵,黃帝走到哪裡,華蓋跟到哪裡。所謂華蓋就好像一頂圓形布蓋子下邊支著一根長棍,不能收攏也不能伸大,比較笨重。傘這個名詞,在我國南北朝時才出現,很形象。此前的古代,都稱為蓋。

二、

傘的折數

傘具根據功能設計的不同,在折數上有很大區別。

一般來說按折數,傘具市場中的傘主要分為四大類:直桿傘(一折)、兩(二)折傘、三折傘、五折傘。所謂幾折幾折傘,是指傘的骨架(龍骨)可以折疊幾次的意思。比如兩折傘就是傘架可以折疊兩次的意思。

首先,直桿傘或者叫一折傘。主要是雨傘居多,也有晴雨兩用的,各個傘具廠家都差不多生產有此類直桿傘具。其優點是傘骨一般都為鋼架,結實耐用,老人還可以當拐杖使用。缺點是較長,一般攜帶不是很方便,占空間。

其次介紹一下兩折傘。這個折數一般多為高檔遮陽傘、洋傘。熟悉陽傘的童鞋們可能都知道,兩折傘一般比較貴。這是因為它們一般骨架設計穩固,布料傘多為刺綉、進口色膠布等,加上精緻的設計良好的做工,所以價格定位在中高檔。主要優點:質量沒得說,設計很漂亮,攜帶也方便,防風防曬效果很好。缺點:稍微比五折、三折傘重那麼一點點(也許不是缺點哦)。

然後來介紹一下三折傘。這類三折傘分布甚廣,一般大部分雨傘、陽傘都是這樣設計的。不信,你可以把你的傘拿出來檢查一下。多半是三折的哦。應該說,這是比較中庸的設計,不張揚也低調。從質地、使用等方面來看都是比較適中的設計。質量好,使用壽命較長,防曬防風較好,重量適中,長短也適中。整體也是適中,是比較大眾化、實用化的設計理念。

最後介紹一下五折傘。這類傘以短小精悍、攜帶方便著稱。主要爭對一般傘具長而沉的毛病,由樹脂骨、高級鋁合金骨架設計而成。很多陽傘設計成五折就是這樣的。主要弊病就是傘骨,風大雨大傘骨是承受不住的。所以,這類傘具用於防曬是比較明智的,防風防雨得小心哦。

『陸』 傘的發明過程

雨傘的發明
傳說魯班妻子雲氏也是一位巧匠。《玉屑》上還記述,她是雨傘的發明者,第一把雨傘就是她送給丈夫出門給人家蓋房屋時用的。"傘"字早有出現,她大概是造出了能撐合的傘. 是誰發明的雨傘?對這個問題一直眾說紛芸。有的說,埃及人最早使用雨傘,早在公元前1200年,埃及(Egypt)的貴族們外出旅遊時常常要奴隸(slave)為他們太陽傘(parasol)。羅馬人用傘遮擋地中海地區的陽光。在中國,傘是公元前1000年由魯班的妻子發明的,傘被稱作「能移動的房屋」。 在英國,在18世紀才開始使用雨傘。佰納斯 傘一度是女性的專用品,表示女人對愛情的態度。把傘豎起來,表示對愛情遙堅貞不渝;左手拿著撐開的傘,表示「我現在沒有空閑時間」。把傘慢慢晃動,表示沒有信心或不信任;把傘靠在右肩,表示不想再見到你。 到了19世紀男人開始使用傘。 由於英國多雨傘是英國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為傳統的英國生活方式的象徵,成為倫敦商人和官員必之物,英國人的象徵——約翰牛就手中拿著雨傘。

『柒』 傘的發明故事

傘是誰發明的?對這個問題一直眾說紛芸。有的說是在公元前1200年,由埃及版人發明的。
咱們中國權人認為傘是中國發明的,是在公元前1000年,由魯班的妻子雲氏的提示,並且由魯班親自製作的。
據說當時魯班在鄉間為百姓做活,媳婦雲氏每天往返送飯,遇上雨季,常常挨淋。魯班在沿途設計建造了一些亭子,遇上下雨,便可在亭內暫避一陣。可是亭子雖好,但總不便多設,而且四季雷陣雨,說來就來,說不定雨就「迅雷不及掩耳」地下起來。雲氏突發奇想:「要是隨身有個小亭子就好了」。魯班聽了媳婦的話,茅塞頓開。這位本領高強、無所不能的中國發明大王就依照亭子的樣子,裁了一塊布,安上活動骨架,裝上把兒,傘就被發明出來了!

『捌』 雨傘的發展史

是誰發明的雨傘?對這個問題一直眾說紛芸。有的說,阿拉伯埃及共和國人最早使用雨傘,早在公元前1200年,阿拉伯埃及共和國(Egypt)的貴族們外出旅遊時常常要奴隸(slave)為他們撐太陽傘(parasol)。羅馬人用傘遮擋地中海地區的陽光。在中國,傘是公元前1000年由魯班的妻子發明的,傘被稱作「能移動的房屋」。

在古時候,雨天和炙熱的夏天困擾著人們,人們不得不躲避到小亭子的下面而不能外出。有這樣一個傳說,魯班圍繞著他的四鄰建造了許多小亭子供大家使用,但仍然不能讓人們在狂風暴雨的季節自由地外出活動。魯班的妻子這時照著他丈夫所建亭子的樣式,製成了一個重量輕的竹亭子且帶油紙--這當然就是雨傘。他的妻子對魯班說:「你建造的房子不能搬起移動。我的傘,能帶它到處走動並可以在各種季節里提供防護。」

在英國,在18世紀才開始使用雨傘。佰納斯 傘一度是女性的專用品,表示女人對愛情的態度。把傘豎起來,表示對愛情遙堅貞不渝;左手拿著撐開的傘,表示「我現在沒有空閑時間」。把傘慢慢晃動,表示沒有信心或不信任;把傘靠在右肩,表示不想再見到你。

到了19世紀男人開始使用傘。

由於英國多雨傘是英國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為傳統的英國生活方式的象徵,成為倫敦商人和官員必之物,英國人的象徵——約翰牛就手中拿著雨傘。在文學作品、電影中也是不可缺少之物。英國於1969年建立傘博物館。傘還有多種用途。傘有時被當作武器。1978年,一們被流放的保加利亞(Bulgaria)人在滑鐵盧大橋上被刺客用傘尖刺傷,中毒身亡。有的傘柄可以噴灑胡椒粉,用來制止惡狗追咬。有的傘柄里有燈光可照明探路。

英國有一種催淚傘,若遇到歹徒,一按傘柄即可噴出催淚瓦斯(tear gas),把歹徒驅跑。傘也能預示人的運氣。如果傘掉在地上,不要自己揀起來,否則壞運氣就會到來。如果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裡打開傘,那就意味你把雨帶來。不要在屋裡撐開傘,也不要把傘放在床上。

『玖』 雨傘的發明歷程

傳說魯班妻子雲氏也是一位巧匠。《玉屑》上還記述,她是雨傘的發明者,第一把雨傘就是她送給丈夫出門給人家蓋房屋時用的。"傘"字早有出現,她大概是造出了能撐合的傘. 是誰發明的雨傘?對這個問題一直眾說紛芸。有的說,埃及人最早使用雨傘,早在公元前1200年,埃及(Egypt)的貴族們外出旅遊時常常要奴隸 (slave)為他們太陽傘(parasol)。羅馬人用傘遮擋地中海地區的陽光。在中國,傘是公元前1000年由魯班的妻子發明的,傘被稱作「能移動的房屋」。 在英國,在18世紀才開始使用雨傘。佰納斯傘一度是女性的專用品,表示女人對愛情的態度。把傘豎起來,表示對愛情遙堅貞不渝;左手拿著撐開的傘,表示「我現在沒有空閑時間」。把傘慢慢晃動,表示沒有信心或不信任;把傘靠在右肩,表示不想再見到你。 到了19世紀男人開始使用傘。由於英國多雨傘是英國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為傳統的英國生活方式的象徵,成為倫敦商人和官員必之物,英國人的象徵——約翰牛就手中拿著雨傘。在文學作品、電影中也是不可缺少之物。英國於1969年建立傘博物館。傘還有多種用途。傘有時被當作武器。1978年,一們被流放的保加利亞 (Bulgaria)人在滑鐵盧大橋上被刺客用傘尖刺傷,中毒身亡。有的傘柄可以噴灑胡椒粉,用來制止惡狗追咬。有的傘柄里有燈光可照明探路。

閱讀全文

與傘的發明過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