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造物主創造我們,但卻讓我們經歷痛苦呢
造物主並沒有完全註定人類的行為,而是給人類輸入了雙向選擇權.造物主沒有強迫全人類都走上一種特定的道路,也沒有註定全人類都要信仰一種宗教.而是在復雜的社會中考驗誰的選擇和行為最優美.造物主創造宇宙萬物以及人類是有目的的,而不是一場游戲.如果造物主給人類製造了完美的社會,那麼造物主創造宇宙世界以及人類的意義是什麼?
天地萬物最原始的東西是什麼?人從哪裡來?什麼是人類的終極目的?是否有靈魂?人死之後去向哪裡?人類來到這個世界有什麼使命?生死只是現象和轉化的過程,以後的問題比生死更為重要嗎?
我們可否自問,我們在宇宙中存在的職責是什麼呢?如果我們詢問自己的職責,那麼,我們能否想像自己即沒有職責,也不承擔任何責任呢? 能否相信在吃喝玩樂,傳宗接代之間恣意縱情或長或短的一段時期.人類和其他存在物的本質區別正是理性,理性能否想像人類在現實生活中無所事事。沒有理性的動物追求現實價值.而有理性的人類也只單一的追求現實價值嗎?難道沒有精神信仰嗎?和動物沒有人生觀,價值觀,宇宙觀的區別嗎?難道理性僅是人類偶然優越於其他動物的一種現象嗎?這種理性現象也沒有太大的用途嗎?難道人類的存在是一場游戲嗎?
自視甚高,略帶霸氣而生活的人們,他會以殺戮,不義和諸多肆虐偏執的現象來欺壓自己的人類兄弟.在強權霸道下倍受凌侮和卑賤苟活的另一類人在今世生活中只感受窮窘迫,冤屈和不幸.第一種人則感受到是奢侈和恩澤.這兩種人的人生經歷最終都走向死亡的深淵.難道就沒有一種賞善罰惡的真理所在嗎?再昭明公正對不義和偏頗的審判嗎?
晝夜的輪流,四季的交替,浩瀚的宇宙,井然的秩序,物種的繁多,人類獨具的高超智能...然而,人們可曾思考過,可追求過,這其中是否蘊含著一種宇宙間最偉大的真理,是否存在著一種最高意志力,正是這種意志力冥冥之中統治著宇宙森羅萬象,支配著宇宙萬物相生相剋,保持著自然界生態平衡,維持著無垠宇宙的秩序.而這種最高的存在,最偉大的意志力與人類有什麼關系?
人類的文明歷史,彌漫著百家爭鳴的各種學說和理論,且互相攻擊,真假難辨.那麼,僅憑人類本身的智慧對人生觀,價值觀有真理性認識嗎?僅憑人類本身的能力能走上正確的道路嗎?
人類具有一些特徵,以便有能力管理大地,以及建設,開發等.就此,人身上散播著理性,利己主義,權力因素,謀略成份及各種慾望等特徵,然後,這種感情,願望,沖動等私慾的集合體在人身匯集,形成喜怒哀樂.只不過這些特徵有兩面性,如果其中一面被善利用,就會給世界帶來偉大的治理,帶來充足的福利.如果另一面被動用,或兩面同用,就會帶來嚴重的罪惡和巨大的動盪,人類只能繼承無休止的不幸.這些特徵所蘊含的最危險的結果有:世人中的很多團體通過這些特徵的動因在血腥的斗爭中篡權奪位,燒殺搶掠而競相備戰,殘殺.結果,人類忘記了自己的本質,使傲慢地跨向神性的境地,甚至認為自己是宇宙的主宰.延續的歷史足以明確的指明了這一切.
就這樣,這些特徵在人類的生活中轉變為紊亂,不幸的因素.難道這些特徵旨在製造罪惡嗎?因此,必須有另一種超力量使這些特徵從善如流.這正是全人類都需要一種宗教,即對人生觀,價值觀,宇宙觀一切有一種正確的信仰觀念.
建議樓主參閱:http://www.islam-guide.com/cs/
② 上帝是創造天地萬物的主,上帝為啥要造一個撒旦呢
答:你這問題,你自己解析了一點,但不是很全面,下面分述如下:
1、並非所造的這個宇宙和人具有不完美性和不永恆性,而是所有受造物都不是永恆的,只有從上帝生的,才是永恆。
經上說:血肉之體,不能承受神的國。必朽壞的,不能承受不朽壞的。
因此人類才需要主耶穌基督的救贖。 人類通過耶穌基督,在世有了做上帝兒女與兒子的名分,
在基督再來是,死人復活,活人改變,復活的,乃是從上帝生的身體,叫靈體,因為經上說:凡從神生的就不犯罪,因神的道(原文作種)存在他心裡。他也不能犯罪,因為他是由神生的。 因為凡從神生的,就勝過世界。使我們勝了世界的,就是我們的信心。 我們知道凡從神生的必不犯罪。從神生的必保守自己,(有古卷作那從神生的必保護他),那惡者也就無法害他。
也就是說等人真正得贖的時候,就是真正的永生上帝的兒子,經上說: 神已經向我們這作兒女的應驗,叫耶穌復活了。正如詩篇第二篇上記著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
經上說:林前15:52-54 就在一霎時,眨眼之間,號筒末次吹響的時候。因號筒要響,死人要復活成為不朽壞的,我們也要改變。 這必朽壞的,總要變成不朽壞的。(變成原文作穿下同)這必死的,總要變成不死的。 這必朽壞的既變成不朽壞的。這必死的既變成不死的。那時經上所記,死被得勝吞滅的話就應驗了。
因此信徒到天堂以後,就算有自由意志,也不會再墮落,這就是不朽壞,這就是永生,因為那是人類是神的兒子。
2、由神那裡從天而降的聖城耶路撒冷中,主神全能者,和羔羊,為城的殿 ,信徒真正住在上帝裡面,這就是永生。(天堂里的聖殿不是受造物,乃是基督)
啟21:10我被聖靈感動,天使就帶我到一座高大的山,將那由神那裡從天而降的聖城耶路撒冷指示我。 啟21:22我未見城內有殿,因主神全能者,和羔羊,為城的殿。 啟21:23那城內又不用日月光照。因有神的榮耀光照。又有羔羊為城的燈。 啟21:24列國要在城的光里行走。地上的君王必將自己的榮耀歸與那城。 啟21:25城門白晝總不關閉。在那裡原沒有黑夜。 啟21:26人必將列國的榮耀尊貴歸與那城。 啟21:27凡不潔凈的,並那行可憎與虛謊之事的,總不得進那城。只有名字寫在羔羊生命冊上的才得進去。
3、信徒的盼望就是身體真正得贖
羅8:23 不但如此,就是我們這有聖靈初結果子的,也是自己心裡嘆息,等候得著兒子的名分,乃是我們的身體得贖。
弗4:30 不要叫神的聖靈擔憂。你們原是受了他的印記,等候得贖的日子來到。
彼前1:13所以要約束你們的心(原文作束上你們心中的腰),謹慎自守,專心盼望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所帶來給你們的恩。 彼前1:14你們既作順命的兒女,就不要效法從前蒙昧無知的時候,那放縱私慾的樣子。 彼前1:15那召你們的既是聖潔,你們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聖潔。 彼前1:16因為經上記著說,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 彼前1:17你們既稱那不偏待人,按各人行為審判人的主為父,就當存敬畏的心,度你們在世寄居的日子。 彼前1:18知道你們得贖,脫去你們祖宗所傳流虛妄的行為,不是憑著能壞的金銀等物。 彼前1:19乃是憑著基督的寶血,如同無瑕疵無玷污的羔羊之血。 彼前1:20基督在創世以前,是預先被神知道的,卻在這末世,才為你們顯現。 彼前1:21你們也因著他,信那叫他從死里復活,又給他榮耀的神,叫你們的信心,和盼望,都在於神。 彼前1:22你們既因順從真理,潔凈了自己的心,以致愛弟兄沒有虛假,就當從心裡彼此切實相愛。從心裡有古卷作從清潔的心 彼前1:23你們蒙了重生,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乃是由於不能壞的種子,是借著神活潑常存的道。 彼前1:24因為凡有血氣的,盡都如草,他的美榮,都像草上的花。草必枯乾,花必凋謝。 彼前1:25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所傳給你們的福音就是這道。
4、撒但只是從火中抽出來的一根柴
亞3:2 耶和華向撒但說,撒但哪,耶和華責備你,就是揀選耶路撒冷的耶和華責備你。這不是從火中抽出來的一根柴嗎?
賽45:7 我造光,又造暗。我施平安,又降災禍。造作這一切的是我耶和華。
羅9:13正如經上所記,雅各是我所愛的,以掃是我所惡的。 羅9:14這樣,我們可說什麼呢?難道神有什麼不公平嗎?斷乎沒有。 羅9:15因他對摩西說,我要憐憫誰,就憐憫誰,要恩待誰,就恩待誰。 羅9:16據此看來,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發憐憫的神。 羅9:17因為經上有話向法老說,我將你興起來,特要在你身上彰顯我的權能,並要使我的名傳遍天下。 羅9:18如此看來,神要憐憫誰,就憐憫誰,要叫誰剛硬,就叫誰剛硬。 羅9:19這樣,你必對我說,他為什麼還指責人呢?有誰抗拒他的旨意呢? 羅9:20你這個人哪,你是誰,竟敢向神強嘴呢?受造之物豈能對造他的說,你為什麼這樣造我呢? 羅9:21窯匠難道沒有權柄,從一團泥里拿一塊作成貴重的器皿,又拿一塊作成卑賤的器皿嗎? 羅9:22倘若神要顯明他的忿怒,彰顯他的權能,就多多忍耐寬容那可怒預備遭毀滅的器皿。 羅9:23又要將他豐盛的榮耀,彰顯在那蒙憐憫早預備得榮耀的器皿上。 羅9:33就如經上所記,我在錫安放一塊絆腳的石頭,跌人的磐石。信靠他的人必不至於羞愧。
太16:23 耶穌轉過來,對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你是絆我腳的。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
林後12:7 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啟示甚大,就過於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體上,就是撒但的差役,要攻擊我,免得我過於自高。
啟12:9大龍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它被摔在地上,它的使者也一同被摔下去。 啟20:2他捉住那龍,就是古蛇,又叫魔鬼,也叫撒但,把它捆綁一千年, 啟20:7那一千年完了,撒但必從監牢里被釋放,啟20:8出來要迷惑地上四方的列國,(方原文作角)就是歌革和瑪各,叫他們聚集爭戰。他們的人數多如海沙。 啟20:9他們上來遍滿了全地,圍住聖徒的營,與蒙愛的城。就有火從天降下,燒滅了他們。 啟20:10那迷惑他們的魔鬼,被扔在硫磺的火湖裡,就是獸和假先知所在的地方。他們必晝夜受痛苦,直到永永遠遠。
5、 未造天地和世界以前,上帝就在基督里揀選我們,在日期滿足的時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
弗1:3願頌贊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他在基督里,曾賜給我們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 弗1:4就如神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在他面前成為聖潔,無有瑕疵。 弗1:5又因愛我們,就按著自己意旨所喜悅的,預定我們,借著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 弗1:6使他榮耀的恩典得著稱贊。這恩典是他在愛子里所賜給我們的。 弗1:7我們借這愛子的血,得蒙救贖,過犯得以赦免,乃是照他豐富的恩典。 弗1:8這恩典是神用諸般智慧聰明,充充足足賞給我們的, 弗1:9都是照他自己所預定的美意,叫我們知道他旨意的奧秘, 弗1:10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滿足的時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 弗1:11我們也在他裡面得了基業,(得或作成)這原是那位隨己意行作萬事的,照著他旨意所預定的。 弗1:12叫他的榮耀,從我們這首先在基督里有盼望的人,可以得著稱贊。 弗1:13你們既聽見真理的道,就是那叫你們得救的福音,也信了基督,既然信他,就受了所應許的聖靈為印記。 弗1:14這聖靈,是我們得基業的憑據,(原文作質)直等到神之民(民原文作產業)被贖,使他的榮耀得著稱贊。
③ 什麼是創造性思維,怎麼樣有創造性思維,為什麼要有創造性思維
④ 認為上帝/真主創造了世界,他為什麼要創造異教徒
上帝是照著自己的形像造的人(創1:27 );上帝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創1:31)。
所以,「異教徒」非上帝所造,而是人悖逆上帝的結果。一切污穢、醜陋、邪惡- - -不合上帝心意的都不是上帝所造,而是人犯罪、悖逆上帝的結果。
⑤ 創造主與創造從的關系
大概
就是
老闆和下屬的關系吧
一個有決定權
另一個只是跟隨
⑥ 我是創造主怎麼了
1.首先,如果來你是一個服源務器的op,並且服務端安裝了ess插件,你只需要輸入<blocke>/home</blocke>或者<blocke>/tp xxx,xxx,xxx (笛卡爾坐標)。</blocke>
2.如果你是在單機模式下迷路,那麼你可以試著輸入指令來生成末地折越門。<blocke>/give 玩家名稱 minecraft:end_gateway 1 0</blocke>然後只需要再拿末影珍珠來回到末路之地,就可以了。
3.創造模式下開啟死亡不掉落模式,輸入<blocke>/gamerule keepInventory true</blocke>這樣你只需要死亡後,就能回到主世界了,並且東西還會在你的包裹里。
⑦ 一個人覺得神創世並主宰一切那麼算是主觀唯物主義還是客觀唯物主義
暈,是唯心主義不是唯物主義啦。
之所以說是客觀唯心主義,是說形式上,好像這世界上有一個獨立於人的主觀的神,他和人自我的感覺想像思維什麼的沒有關系。
但是我們知道,這個神本質上也是人腦子里產生的幻象,只不過具有固定的形象和集體創造的味道罷了,所以即使顯得獨立和客觀,其實還是唯心主義。
⑧ 創造營這個節目水平到底怎麼樣為什麼很多人吐槽
其實我覺得創造人這一期的節目確實水平不怎麼樣,首先是第一期節目濾鏡給的太足,讓那些練習生們的臉都給糊住了,感覺好像朦朦朧朧的,看不清他們每一個人。要知道別人上節目就是來露臉的,但是在創造營里感覺好像很多練習生的臉都沒看清,一晃就過去了,誰也不認識。
而且這是一個選秀節目,主角應該是練習生,但是這個節目卻為了營造熱度和話題點,把更多的鏡頭給到了導師,都不知道是來選導師還是來選練習生的。創造營的時間非常的長,每一次看的時候都特別累,有一些畫面你感覺好像不用出現,但是它卻出現在那裡。感覺這一次的賽制非常復雜,很多的練習生還沒有看清她們的臉,沒有認識她們,她們就已經離開了創造營。看這個節目的時候有一點懵,不知道她們是來幹啥的。
⑨ 怎麼理解文學創造的主體是美的體驗者,評價者和創造者
怎麼理解文學創造的主體是美的體驗者、評價者和創造者?
答案
文學活動回與人類物質實踐活動和答科學認識活動不同,它屬於一種價值判斷活動,更具體的說,屬於審美價值判斷的領域。在文學活動中,主體對客體的活動雖然也是一種觀念活動,但與科學認識不同,他主要通過對具有審美價值的客觀事物即審美客體的直觀感受、情感體驗,對對象作出審美判斷和評價,並在此基礎上運用文學話語創造出具有審美價值的藝術世界。因此文學創造的主體既是美的體驗者,判斷和評價者,又是美的創造者。
⑩ 為什麼說細節是一種創造
有位醫學院的教授,在上課的第一天對他的學生說:「當醫生,最要緊的就是膽大心細!」說完,便將一隻手指伸進桌子上一隻盛滿尿液的杯子里,接著再把手指放進自己的嘴中,隨後教授將那隻杯子遞給學生,讓這些學生學著他的樣子做。看著每個學生都把手指探入杯中,然後再塞進嘴裡,忍著嘔吐的狼狽樣子,他微微笑了笑說:「不錯,不錯,你們每個人都夠膽大的。」緊接著教授又難過起來:「只可惜你們看得不夠心細,沒有注意到我探入尿杯的是食指,放進嘴裡的卻是中指啊!」
教授這樣做的本意,是教育學生在科研與工作中都要注意細節。相信嘗過尿液的學生應該終生能夠記住這次「教訓」。
其實我們做企業更需要養成注意細節的習慣。所謂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但是細節更為寶貴的價值在於,它是創造性的,獨一無二的。因為在每一個看似細小的環節當中,都凝結著經營者點點滴滴的心血和智慧。台灣首富王永慶就是一個善於在經營中創新之人。
王永慶早年家裡非常窮,根本讀不起書,只好去別人的米行里做伙計。他做伙計期間,一邊留心觀察來來往往的各種人,特別是老闆怎麼談生意,一邊積累一點資金。
16歲那年,王永慶在老家嘉義開了一家米店。當時,小小的嘉義已有30家米店,競爭相當激烈。當時僅有200元資金的王永慶,只能在一條偏僻的巷子里租一個很小的鋪面。他的米店地段諞僻,開得晚,規模小,沒有任何優勢。剛開張的時候,生意冷冷清清,門可羅雀。
王永慶就背著米袋,一家一家地上門推銷,但效果就是不行。王永慶感覺到,要想立足米市場,自己就必須有一別人沒做到或做不到的優勢。仔細思量以後,王永慶決定在米的質量和服務上下工夫。
20世紀30年代的台灣,農村還非常落後,做飯的時候,都要淘米,很不方便。但長期積累的習慣,買賣雙方都見怪不怪。
王永慶經過長期的觀察在這里找到了突破口。他帶領弟弟一起動手,不辭辛苦,不怕麻煩,一點點的將米里的秕糠、沙石之類的雜物挑出來,再出售。
這樣,王永慶店裡米的質量就比別人的高一個檔次,深受顧客的喜愛,生意也就一天天好起來了。同時,王永慶在服務質量上也更進了一步。當時,客戶都是自己來買米,自己扛回去。這對年輕人來說,也許並沒什麼;對老年人來說,就有些不方便了。王永慶注意到了這一點,便主動送貨上門。這就大大方便了顧客,尤其是一些行動不便的老年人。這些為米店樹立了非常好的聲望。
王永慶送貨上門並不是簡單地一放了事。他送貨時,還要將米倒到米缸里。如果缸里有米,他就將舊米倒出來,擦乾凈米缸,然後將新米倒進去,把舊米放在上層。這樣,使米不至於因存放時間過長而變質。這一精細的服務,贏得了許多顧客的心,使回頭客一天天變多了。
不光如此,王永慶每次送貨上門後,還要用本子記下這家的米缸有多大,有多少人吃飯,多少大人,多少小孩,每人的飯量如何等等。他根據記載的情況估計顧客會什麼時候要米。等時候一到,不用顧客上門,他就將相應數量的米送上門來了。
在送米的過程中,王永慶發現,當地的許多居民大多數都靠打工為生,經濟條件不富裕,許多家庭還未到發薪的時候,就已經沒錢花了。由於王永慶是主動送貨上門的,貨到要收款,有的顧客手頭緊張,一時拿不出錢來,會弄得大家都很尷尬。於是,王永慶採取「按時送米、定時收錢」的辦法,先送米上門,等他們發工資後,再約定時間上門收錢。這樣極大地方便了一些經濟條件較差的顧客,同時在社會上樹立了好口碑。
酒香不怕巷子深。王永慶米行的生意很快就吸引了整個嘉義城。
經過一年多的資金積累和客戶積累,王永慶便自己辦了一個碾米廠,並把它設在最繁華的地段。從此,王永慶開始了向台灣首富的目標邁進。
事業發展壯大後,王永慶在管理企業時,同樣注重每一個細節。他的部屬深深為王永慶精通每一個細節所折服。當然也有不少人批評他「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勸他學一學美國的管理,拋開細節只管大政策。針對這一批評,王永慶回答說:「我不僅做大的政策,而且更注意點點滴滴的管理,如果我們對這些細枝末節進行研究,就會細分各操作動作,研究是否合理,是否能夠將兩個人操作的工作量減為一個人,生產力會因此提高一倍,甚至一個人兼顧兩部機器,這樣生產力就提高了4倍。」
一個企業要創新,必須加強對細節的關注。一向以創新意識著稱的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曾經說過:「創新存在於企業的每一個細節之中。」
曾經留意到一家小餐廳內部的布置頗有一絲新意。各個餐桌上都擺上了一個頗有創意的牙簽筒:筒體以「露露」的藍、白色為基色,印有「露露」的logo,並且表面繪有與露露杏仁露包裝罐體圖案一致的圖案,看似一件設計精美的藝術品;另外餐廳的牆壁上也掛上了一個很有個性的店表:整個店表同樣以藍、白為基色,配以紅色的表針,表面中上端印有「露露」的logo,下半部分印有「喝露露葆健康」、「中國馳名商標」、「美容養顏、調節血脂、調節非特異性免疫」(露露宣傳廣告語)等字樣,整個店表渾然一體,沒有絲毫的雜亂之感。
小小的牙簽筒,設計精美,圖案簡潔,色彩明快,告別了單調的白色,既為顧客的就餐消費提供了方便,同時,又通過與產品包裝罐體一致的圖案設計吸引了顧客的眼球,形成了「露露」品牌極強的品牌聯想力與品牌親和力。據餐廳老闆反映,露露牙簽筒因設計精美、實用性強,存在比較嚴重的丟失現象,排除社會道德方面的因素,我們應該怎樣從宣傳效果的角度看待這一現象呢?結論只有一個:露露的牙簽筒受歡迎!不僅商家歡迎,消費者也歡迎。顧客吃完飯,把牙簽筒拿回家,再配以家庭范圍內的口碑宣傳,最終使露露宣傳品的宣傳效果得到了放大。而「露露餐廳」以藍、白為主色,紅色為點綴,三色構成了「露露」宣傳品的代表色,極易與周圍餐廳的裝潢風格融為一體,起到了一般宣傳品所沒有的裝飾效果。還是聽聽餐廳老闆對露露餐廳的評價吧:「露露為我們考慮得很周到,並非單純為了宣傳他們自己,倒像是為裝飾我們,雖說上面也有他們的宣傳語,不過很簡潔明了,可是誰看了還都知道是露露的東西,這個度很難掌握。不像有些廠家只顧自己宣傳了,廣告的感覺太濃,甚至地址、電話、聯系人都寫上了,顯得太亂,我們不愛用,即使當時勉強用上,他們廠家的人一走,我們就趕快換了」。
也許,有的企業並不重視這些細小的事情,但在世界上凡是知名的服務企業都是非常注重從細節上提高服務質量,而且制定了明確的服務標准,一切為顧客設想的服務方式,添置了舒適的服務設施,重視提高員工的服務素質,努力為顧客提供細致入微,超越顧客期望的服務。
又如,美國希爾頓大酒店發現旅客最害怕的是在旅館住宿會睡不著覺,即人們通常所說的「認床」,於是和全美睡眠基金會達成協議,聯合研究是哪些因素促使一些人一換了睡眠環境,就會難以入眠,然後對症下葯,消除這些因素。從1995年3月起,美國希爾頓大酒店用不同的隔音設備,為顧客配用不同的床墊、枕頭等,歡迎顧客試用。通過一段時間的試驗,摸索出一種基本上適合所有旅客的辦法,從而解決了一些人換床後睡不著的問題。
我們的經營在於從細小處著手,致力於從細小處創新,把顧客置於真正「正常」的位置,給他們一個優良的服務環境,才能達到經營的效果。
人常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要想在生活中練就一雙發現細節的眼晴,需要你經歷一個長期積累,細致觀察的過程,只有如此,你才能擁有鷹一樣敏銳的目光,發現別人所觀注不到的東西。
宋代的米芾是個大畫家,專愛收集古畫,甚至到了不擇手段的程度。他在汴梁城閑逛時,只要發現有人在賣古畫,總會立即上前細細觀賞,有時還會要求賣畫者把畫讓他帶回去看看。賣畫者認得他是當朝名臣,也就放心地把畫交給了他,他便連夜復制一幅假畫,第二天將假畫還去而將真畫留下。由於他極善臨摹,那假畫的確足已亂真,故此得到不少名人真跡。
又一日,當他又用此法將自己臨摹的一幅足以以假亂真的假畫還去時,畫主人卻說了一句:「大人且莫玩笑,請將真畫還我!」米芾大驚,問道:「此言何意?」那人回答:「我的畫上有個小牧童,那小牧童的眼裡有個牛的影子,您的畫上沒有。」米芾聽罷,這才叫苦不迭。
上述這個極易被人忽略的小牧童眼裡牛的影子,就是細節,而一向「穩操勝券」的米芾,也正是「栽」在眼中的牛這個小小的細節上!而畫主人之所以能夠發現這一細節,肯定是對於畫作有著非凡的鑒賞力和卓越的觀察力,這絕非一天的功夫。
類似的情節還常常見於文學作品,《聊齋志異》中就有一篇。
有個老人一向為人豪爽,常常主動借錢接濟四方。有個好賭的無賴聽說此事,就找到老人也想借錢,老人於是答應了他。可也就在這時,老人卻發現了這位借錢者的一個極其熟練的動作——這位借錢者見案頭放著幾枚銅錢,便伸出手來,將那幾枚銅錢「高下疊放,如此再三」。老人立即由這個細節看出,此乃賭徒的習慣動作,故此不再借錢給他。
汪中求先生也曾在書中說過:「素養來自於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的細節積累,這種積累是一種功夫。」為此他還特意舉了一個例子:
某著名大公司招聘職業經理人,應者雲集,其中不乏高學歷、多證書、有相關工作經驗的人。經過初試、筆試等四輪淘汰後,只剩下6個應聘者,但公司最終只選擇一人作為經理。所以,第五輪將由老闆親自面試。看來,接下來的角逐將會更加激烈。可是當面試開始時,主考官卻發現考場上多出了一個人,出現7個考生,於是就問道:「有不是來參加面試的人嗎?」這時,坐在最後面的一個男子站起身說:「先生,我第一輪就被淘汰了,但我想參加一下面試。」人們聽到他這么講,都笑了,就連站在門口為人們倒水的那個老頭子也忍俊不禁。主考官也不以為然地問:「你連考試第一關都過不了,又有什麼必要來參加這次面試呢?」這位男子說:「因為我掌握了別人沒有的財富,我本人即是一大財富。」大家又一次哈哈大笑了,都認為這個人不是頭腦有毛病,就是狂妄自大。這個男子說:「我雖然只是本科畢業,只有中級職稱,可是我卻有著10年的工作經驗,曾在12家公司任過職……」這時主考官馬上插話說:「雖然你的學歷和職稱都不高,但是工作10年倒是很不錯,不過你卻先後跳槽12家公司,這可不是一種令人欣賞的行為。」男子說:「先生,我沒有跳槽,而是那12家公司先後倒閉了。」在場的人第三次笑了。一個考生說:「你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失敗者!」男子也笑了:「不,這不是我的失敗,而是那些公司的失敗。這些失敗積累成我自己的財富。」這時,站在門口的老頭子走上前,給主考官倒茶。男子繼續說:「我很了解那12家公司,我曾與同事努力挽救它們,雖然不成功,但我知道錯誤與失敗的每一個細節,並從中學到了許多東西,這是其他人所學不到的。很多人只是追求成功,而我,更有經驗避免錯誤與失敗!」男子停頓了一會兒,接著說:「我深知,成功的經驗大抵相似,容易模仿;而失敗的原因各有不同。用10年學習成功經驗,不如用同樣的時間經歷錯誤與失敗,所學的東西更多、更深刻;別人的成功經歷很難成為我們的財富,但別人的失敗過程卻是!」男子離開座位,做出轉身出門的樣子,又忽然回過頭:「這10年經歷的12家公司,培養、鍛煉了我對人、對事、對未來的敏銳洞察力,舉個小例子吧——真正的考官,不是您,而是這位倒茶的老人……」在場所有人都感到驚愕,目光轉而注視著倒茶的老頭。那老頭詫異之際,很快恢復了鎮靜,隨後笑了:「很好!你被錄取了,因為我想知道——你是如何知道這一切的?」老頭的言語表明他確實是這家大公司的老闆。這次輪到這位考生一個笑了。
其實,這個考生從一進門就開始留意到這個倒茶水的老人的眼神、氣度、舉止等,看出他是這個企業的老闆,說明他是一個觀察力很強的人。這種洞察入微的功夫不是一朝一夕能夠練就的,而需要長期的積累,在注重對每一個細節的觀察中不斷地訓練和提高。這一點,對於一個人和一個企業來說都是相當重要的。
那些目光敏銳、頭腦有準備的偉人、創業者,總能審時度勢抓住機遇,取得成功。「商品」這個資本主義的產兒,自資本主義社會誕生之日起,就經常和人們打交道,走進千家萬戶。由於司空見慣,沒有人對它特別注意。然而,馬克思卻緊緊抓住了它,並花費畢生的精力研究、剖析它,從而揭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內幕和秘密,寫出了巨著《資本論》。我國江西省某縣民辦教師段元星,在極差的條件下,長期堅持業余觀測,用目測方法獨立發現了一顆新星。
注意細節其實是一種功夫,這種功夫是靠日積月累培養出來的。談到日積月累,就不能不涉及到習慣,因為人的行為的95%都是受習慣影響的,在習慣中積累功夫,培養素質。勉強成習慣,習慣成自然。愛因斯坦曾說過這樣一句有意思的話:「如果人們已經忘記了他們在學校里所學的一切,那麼所留下的就是教育。」也就是說:「忘不掉的是真正的素質」。而習慣正是忘不掉的最重要的素質之一,否則,人們怎麼會說:「好運氣不如好習慣」呢?
大家也許還記得達·芬奇畫蛋的故事吧,為了把一個蛋畫圓,達·芬奇成百上千次地不停畫圓圈。任何事情都是這樣,把細節做好,最好的辦法就是對小事進行訓練,並形成習慣。
前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博士,在諸事繁忙之時,仍然堅持讓自己的下屬不斷地培養對細節關注的習慣。當他的助理呈遞一份計劃給他的數天之後,該助理問他對其計劃的意見。基辛格和善地問道:「這是不是你所能作的最佳計劃?」
「嗯……」助理猶疑地回答,「我相信再作些改進的話,一定會更好。」
基辛格立刻把那個計劃退還給他。
努力了兩周之後,助理又呈上了自己的成果。幾天後,基辛格請該助理到他辦公室去,問道:「這的確是你所能擬定的最好計劃了嗎?」
助理後退了一步,喃喃地說:「也許還有一兩點可以再改進一下……也許需要再多說明一下……」
助理隨後走出了辦公室,腋下夾著那份計劃,他下定決心要研擬出一份任何人——包括亨利·基辛格都必須承認的「完美」計劃。
這位助理日夜工作,有時甚至就睡在辦公室里,三周之後,計劃終於完成了!他很得意地跨著大步走入基辛格的辦公室,將該計劃呈交給國務卿。
當聽到那熟悉的問題「這的確是你能做到的最最完美的計劃了嗎」時,他激動地說:「是的,國務卿先生!」
「很好。」基辛格說,「這樣的話,我有必要好好地讀一讀了!」
基辛格雖然沒有直接告訴他的助理應該做什麼,然而卻通過這種嚴格的要求來訓練自己的下屬怎樣完成一份合格的計劃書。
其實任何事情在剛一開始的時候都很難做,都沒有可循的模式,只有按照某一種步驟進行訓練,用自己的意志來堅持,才會慢慢形成運動員一個標準的動作、藝術家瀟灑而俊美的一筆一畫。有一句話叫「勉強成習慣,習慣成自然」,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現在的企業都在強調格式化,但是格式化的前提就應當是操作規范的培訓,只有培訓才能使所有的人找到一個統一的標准,行動步調才能一致起來,更進一步講,團隊精神便是從培訓中得來的。
所以說,員工進入企業一定要訓練,而且任何小事都要訓練,只有這樣長期堅持下去,才能成就優秀的員工、優秀的業績,優秀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