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電腦之前有什麼發明

電腦之前有什麼發明

發布時間:2021-07-19 05:46:06

『壹』 電腦是怎麼被發明出來的

1946,美國的毛琪利與愛克特發明了第一代電腦—ENIAC, 而第一代的電腦有2間教室大喔...跟現在我們一般用的個人電腦體積差很多吧, 當時的電腦零件是真空管(現在已經找不到了) 而存檔的東西是一種打孔卡片。
電腦之前是被稱為計算機的,問世之前,計算機的發展經歷了機械式計算機、機電式計算機和萌芽期的電子計算機四個階段。
20世紀以後,各個科學領域和技術部門的計算困難堆積如山,已經阻礙了學科的繼續發展。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後,軍事科學技術對高速計算工具的需要尤為迫切。在此期間,德國、美國、英國部在進行計算機的開拓工作,幾乎同時開始了機電式計算機和電子計算機的研究。 德國的朱賽最先採用電氣元件製造計算機。
計算機的程序仍然是外加式的,存儲容量也太小,尚未完全具備現代計算機的主要特徵。 新的重大突破是由數學家馮·諾伊曼領導的設計小組完成的。1945年3月他們發表了一個全新的存儲程序式通用電子計算機方案—電子離散變數自動計算機(EDVAC)。隨後於1946年6月,馮·諾伊曼等人提出了更為完善的設計報告《電子計算機裝置邏輯結構初探》。同年7~8月間,他們又在莫爾學院為美國和英國二十多個機構的專家講授了專門課程《電子計算機設計的理論和技術》,推動了存儲程序式計算機的設計與製造。開始有了現代計算機-電腦。

『貳』 最早的電腦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電腦是誰發明的,嚴格說起來很難界定。
計算機(computer)的原來意義是「計算器」,也就是說,人類會發明計算機,最初的目的是幫助處理復雜的數字運算。而這種人工計算器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紀的法國大思想家帕斯卡。帕斯卡的父親擔任稅務局長,當時的幣制不是十進制,在計算上非常麻煩。帕斯卡為了協助父親,利用齒輪原理,發明了第一台可以執行加減運算計算器
。後來,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加以改良,發明了可以做乘除運算的計算器。之後雖然在計算器的功能上多所改良與精進,但是,真正的電動計算器,卻必須等到公元1944年才製造出來。
而第一部真正可以稱得上計算機的機器,則誕生於1946年的美國,毛琪利與愛克特發明的,名字叫做ENIAC。這部計算機使用真空管來處理訊號,所以體積龐大(占滿一個房間)、耗電量高(使用時全鎮的人都知道,因為家家戶戶的電燈都變暗了!),而且記憶容量又非常低(只有100多個字),但是,卻已經是人類科技的一大進展。而我們通常把這種使用真空管的計算機稱為第一代計算機。
第一代的電腦有2間教室大,跟現在我們一般用的個人電腦體積差很多吧。
當時的電腦零件是真空管(現在已經找不到了)
而存檔的東西是一種打孔卡片,若沒有前人的設計概念,也沒有計算機的發明,所以計算機是誰發明的還有點難界定。

『叄』 電腦怎麼發明的

第一部真正可以稱得上計算機的機器,則誕生於1946年的美國,毛琪利與愛克特發明的,名字叫做ENIAC。這部計算機使用真空管來處理訊號,所以體積龐大(占滿一個房間)、耗電量高(使用時全鎮的人都知道,因為家家戶戶的電燈都變暗了!),而且記憶容量又非常低(只有100多個字),但是,卻已經是人類科技的一大進展。而我們通常把這種使用真空管的計算機稱為第一代計算機。
第一代的電腦有2間教室大,跟現在我們一般用的個人電腦體積差很多吧。
當時的電腦零件是真空管(現在已經找不到了)
而存檔的東西是一種打孔卡片,若沒有前人的設計概念,也沒有計算機的發明,所以計算機是誰發明的還有點難界定。

『肆』 計算機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計算機(computer)的原來意來義自是「計算器」,也就是說,人類會發明計算機,最初的目的是幫助處理復雜的數字運算。而這種人工計算器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紀的法國大思想家帕斯卡。帕斯卡的父親擔任稅務局長,當時的幣制不是十進制,在計算上非常麻煩。帕斯卡為了協助父親,利用齒輪原理,發明了第一台可以執行加減運算計算器 。後來,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加以改良,發明了可以做乘除運算的計算器。之後雖然在計算器的功能上多所改良與精進,但是,真正的電動計算器,卻必須等到公元1944年才製造出來。

而第一部真正可以稱得上計算機的機器,則誕生於1946年的美國,毛琪利與愛克特發明的,名字叫做ENIAC。這部計算機使用真空管來處理訊號,所以體積龐大(占滿一個房間)、耗電量高(使用時全鎮的人都知道,因為家家戶戶的電燈都變暗了!),而且記憶容量又非常低(只有100多個字),但是,卻已經是人類科技的一大進展。而我們通常把這種使用真空管的計算機稱為第一代計算機。

『伍』 電腦什麼時候被發明

在過丟很長一段時間,筆者一直以為,世界上的第一台計算機誕生在賓西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它被稱為ENIAC。後來陸續獲知,此事並不盡然.還有爭議。那麼究竟誰才是現代計算機的真正發明人?今年3月,依阿華什l 立大學(lowa State University)計算機系系主任張可昭教授邀請筆者訪問該校,參觀了世界上第一台計算機的故鄉一該校物理系。物理系相關的史料展覽加 之可昭教授如數家珍般r講解.重現65年前發生的故事,證據確鑿,且有美國法院判決。而國內的朋友們竟無一人知道讓L事真相.不少作者在他們的專著或教材中,仍然把 ENIAC當成世界上第一台計算機寫進他們的書中.以訛傳訛。 上個世紀30年代,依阿華州立大學(lowa State Universit)物理系有位保加利亞裔舀lJ教授名叫約翰.文森特,阿塔那索夫(John Vincent Atanasoff),為學生講授物理和數學物理方法方面的課程。在 求解線性偏微分方程組時,他的學生不得不面對繁雜的計算,要消耗大量的時間。阿坦那索夫試著運用模擬和數宇的方法來幫助他的學生們處理那些繁雜的計算問題。從1935年開始探索運用數字 電子技術進行計算工作,他工作得非常投入,常常廢寢忘食,冥思苦想。關干當時他如何專注於這項工作,阿坦那索夫自己有一段非常有趣的描寫,"我反復嘗試尋找正確思路,卻始終未得其解。這樣 子地工作好幾個月,一天傍晚我又回到我的辦公室內工作,仍然沒有頭緒,感到極度沮喪。於是我鑽進汽車開上了路。我把車開得很快並盡量專注於駕駛,這樣一來我才可以把我那些l句題拋在腦後。 可是等我真正清醒過來時發現,我巳經跨過密西西比河,開出去189英里.到了依利諾依州。當時在依俄華州是禁酒的.可依利諾依州卻不然。我依燈光尋摸,終於找到一家小酒館,進去叫了杯酒喝了起來。我覺得頭腦非常清晰,突然明白了我該怎樣思考問題。干是立刻工作起來,在那兒一囗氣幹了三個鍾頭,然後才慢慢地把車開回家。那個晚上,在依利諾依川一個路邊小酒館里.我做出了四個決 定:採用電能與電子元件,在當時就是電子真空管;採用二進位制,而非通常的十進位制;採用電容器 作為存儲器,可再生而且避免錯誤,進行直接的邏輯運算,而非通常的數字算術。" 阿坦那索夫的設計目標是能夠解含有29個未知數的線性方程組一台機器,經過兩年反復研究試 驗,思路越來越清晰。他還需要一位聰明並且懂得機械`又有動手能力的人共同完成這項發明.於是他找到當時物理系正在讀碩士學位的研究生克利福德.貝里(Clifford Berry)。兩個人終於在1939 年造出來了一台完整的樣機,證明了他們的概念是正確並且是可以實現的。人們把這台樣機稱為ABC,代表的怠思是Atanasoff-Berry Computer,包含他們兩人名字的計算機。這台計算機是電子與電器的結合,電路系統中裝有300個電子真空管執行數字計算與邏輯運算。機器上裝有兩個記憶鼓,仗用電容器來進行數值存儲八義電量表示數值。數據輸入採用打孔讀卡,採用二進位制。ABC的設計中巳經包含了現代計算機中四個最重要的基本概念。 令人惋惜的是,阿坦那索夫本人或許沒有怠識到這是一項將要影響整個人類社會的重大發明八義及它將會給他帶來多大的經濟利益的可能性,因此沒有為自己申請專利保護。他在1942年應征去海軍服務,就更無暇顧及此事了。依阿華州立大學校方也並沒把ABC的發明當一回事,非但沒有幫助阿坦那索夫完成申請專利,還命系裡的研究生拆掉了ABC,因為在二次大戰期間,計算機ABC上的那300個真空電子管是緊缺用品。學校後來明白了,那是一個無法挽回的絕頂錯誤。如今放在依 阿華州立大學ABC實驗室供人參觀的只能是後來按照當時設計的復製品了。 ABC的設計始於1935年並在1939年完成。它在時間上要早於其它任何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有關電子計算機的設計方案,例如MlT的布希(Bush)和克勞福德(Crawford)的設計;柏林的崔司(Zuse) 與史萊爾(Schreier)設計.英國的外交部的設計,RCA的拉其曼(Hajchman)的設計,以及賓西法尼亞大學的約翰.莫西利(John Mauchley)與普萊思伯.艾克特(Presper Eckert)設計與製造的ENlAC。 長期以來,人們都誤以為世界上的第一台計算機是1945年賓西法尼亞大學設計製造的EN|ACA,而它的主要設計製造者莫西利也是這樣自稱,並且申請獲得了美國專利。上面我曾提至l],上個世紀30年代晚於ABC的其它若干計算機的設計製造方案。事實上,除去ENlAC之外,應該說都是獨立發明的。但 EN|AC卻不然,美國明尼蘇達(Minnesota)地區法院經過數年調查.最終發現它的設計製造者是深受ABC的影響,這台機器根本不能作為一項獨立的發明。1973年美國明尼蘇達地區法院作出正式宣判,吊銷了莫西利的專利,並肯定了阿坦那索夫才是真正的現代計算機的發明人。這裡面還有一段故事。 在l94O年美國科學促進會的一次年會上,賓西法尼亞大學的教授莫西利見到了阿坦那索夫。阿坦那索夫向他談到關於自己設計製造的ABC。莫西利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並在次年來到依俄華州的小城阿木思(AMES),依阿華州立大學所在地。他一住五天,仔細了解ABC的設計細節和內部工作原理。回到賓西法尼亞大學後.他決定設計一台機器,宣稱用它來解決天氣預報問題,而這一計劃也立刻得到國防部支持。1946年他與艾克特終於造出來稱為ENIAC的機器,並且獲得了發明專利,以及 由此而帶給他們的巨大經濟利益。莫西利諱莫如深,始終不承認他曾經向阿坦那索夫請教過ABC的設計原理一事,甚至在被問到是否在1941年曾去阿木思造訪阿坦那索夫並且一住就是五天這件事.他也矢囗否認,說''不記得了''。直至到1973年.經歷了美國聯邦法庭最長時間的調查之後,真相終於大白.椎翻了剽竊者莫西利的專利,並且判決說.''現代計算機的基本想法是來自約翰.文森特.阿坦那索夫。

『陸』 電腦是怎麼發明的

電腦的英文名稱是,學名就是計算機,我們普通用戶常用的被稱為PC(Personal Computer),即個人計算機。計算機是一種能夠按照指令對各種數據和信息進行自動加工和處理的電子設備,起初的設計思想只是為了解決日常工作中一些復雜的方程計算問題。

1939年時,時任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物理學教授的約翰·阿坦納索夫(John Atanasoff),與克利福德·貝里(Clifford Berry)合作,研製出了第一台名為「ABC」(Atanasoff-Berry Computer)的計算機,不過由於種種原因,兩人均未對這項劃時代的發明申請專利,更沒有進行深層次的研究。

1941年,賓西法尼亞大學的講師莫科里(John Mauchly)在阿坦納索夫家借住五天,藉此機會,莫科里吸收了阿坦納索夫的研究成果和想法。之後在美國軍方的領導下,莫科里與埃克特(John Presper Eckert)一起負責在1946年製造出了名為「ENIAC」的機器,並申請了發明專利。

在「ENIAC」的研製後期,著名的美籍匈牙利數學家約翰·馮·諾依曼(John Von Nouma)加入了這項工程,並且提出了一系列優秀的設計思想,使得真正意義上的計算機「ENIAC」順利誕生,書寫了計算機發展史上的一個新的里程碑,馮·諾依曼也因此被尊稱為「計算機之父」。

英國無線電工程師協會的蒙巴頓將軍把「ENIAC」的出現譽為「誕生了一個電子的大腦」,「電腦」的名稱由此流傳開來。

不過在1973年,美國聯邦法庭在經歷了長時間的調查之後,判定現代計算機的基本想法是來自阿塔納索夫,由此推翻並吊銷了莫科里的專利,並且從法律上認定了阿塔納索夫才是真正的現代計算機的發明人。由於阿塔納索夫研製的計算機採用的是電子管,他也被尊稱為「電子計算機之父」。

世界上第一台個人電腦由IBM公司於1981年推出,裝配了英特爾公司的8088處理器和微軟公司的DOS操作系統,現代人理念中的電腦由此開始走進了家庭。
上面是電腦的簡單演化歷史,關於硬體嗎,不太清楚。

『柒』 電腦是什麼時候被發明的

在過丟很長一段時間,筆者一直以為,世界上的第一台計算機誕生在賓西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它被稱為ENIAC。後來陸續獲知,此事並不盡然.還有爭議。那麼究竟誰才是現代計算機的真正發明人?今年3月,依阿華什l 立大學(lowa State University)計算機系系主任張可昭教授邀請筆者訪問該校,參觀了世界上第一台計算機的故鄉一該校物理系。物理系相關的史料展覽加 之可昭教授如數家珍般r講解.重現65年前發生的故事,證據確鑿,且有美國法院判決。而國內的朋友們竟無一人知道讓L事真相.不少作者在他們的專著或教材中,仍然把 ENIAC當成世界上第一台計算機寫進他們的書中.以訛傳訛。 上個世紀30年代,依阿華州立大學(lowa State Universit)物理系有位保加利亞裔舀lJ教授名叫約翰.文森特,阿塔那索夫(John Vincent Atanasoff),為學生講授物理和數學物理方法方面的課程。在 求解線性偏微分方程組時,他的學生不得不面對繁雜的計算,要消耗大量的時間。阿坦那索夫試著運用模擬和數宇的方法來幫助他的學生們處理那些繁雜的計算問題。從1935年開始探索運用數字 電子技術進行計算工作,他工作得非常投入,常常廢寢忘食,冥思苦想。關干當時他如何專注於這項工作,阿坦那索夫自己有一段非常有趣的描寫,"我反復嘗試尋找正確思路,卻始終未得其解。這樣 子地工作好幾個月,一天傍晚我又回到我的辦公室內工作,仍然沒有頭緒,感到極度沮喪。於是我鑽進汽車開上了路。我把車開得很快並盡量專注於駕駛,這樣一來我才可以把我那些l句題拋在腦後。 可是等我真正清醒過來時發現,我巳經跨過密西西比河,開出去189英里.到了依利諾依州。當時在依俄華州是禁酒的.可依利諾依州卻不然。我依燈光尋摸,終於找到一家小酒館,進去叫了杯酒喝了起來。我覺得頭腦非常清晰,突然明白了我該怎樣思考問題。干是立刻工作起來,在那兒一囗氣幹了三個鍾頭,然後才慢慢地把車開回家。那個晚上,在依利諾依川一個路邊小酒館里.我做出了四個決 定:採用電能與電子元件,在當時就是電子真空管;採用二進位制,而非通常的十進位制;採用電容器 作為存儲器,可再生而且避免錯誤,進行直接的邏輯運算,而非通常的數字算術。" 阿坦那索夫的設計目標是能夠解含有29個未知數的線性方程組一台機器,經過兩年反復研究試 驗,思路越來越清晰。他還需要一位聰明並且懂得機械`又有動手能力的人共同完成這項發明.於是他找到當時物理系正在讀碩士學位的研究生克利福德.貝里(Clifford Berry)。兩個人終於在1939 年造出來了一台完整的樣機,證明了他們的概念是正確並且是可以實現的。人們把這台樣機稱為ABC,代表的怠思是Atanasoff-Berry Computer,包含他們兩人名字的計算機。這台計算機是電子與電器的結合,電路系統中裝有300個電子真空管執行數字計算與邏輯運算。機器上裝有兩個記憶鼓,仗用電容器來進行數值存儲八義電量表示數值。數據輸入採用打孔讀卡,採用二進位制。ABC的設計中巳經包含了現代計算機中四個最重要的基本概念。 令人惋惜的是,阿坦那索夫本人或許沒有怠識到這是一項將要影響整個人類社會的重大發明八義及它將會給他帶來多大的經濟利益的可能性,因此沒有為自己申請專利保護。他在1942年應征去海軍服務,就更無暇顧及此事了。依阿華州立大學校方也並沒把ABC的發明當一回事,非但沒有幫助阿坦那索夫完成申請專利,還命系裡的研究生拆掉了ABC,因為在二次大戰期間,計算機ABC上的那300個真空電子管是緊缺用品。學校後來明白了,那是一個無法挽回的絕頂錯誤。如今放在依 阿華州立大學ABC實驗室供人參觀的只能是後來按照當時設計的復製品了。 ABC的設計始於1935年並在1939年完成。它在時間上要早於其它任何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有關電子計算機的設計方案,例如MlT的布希(Bush)和克勞福德(Crawford)的設計;柏林的崔司(Zuse) 與史萊爾(Schreier)設計.英國的外交部的設計,RCA的拉其曼(Hajchman)的設計,以及賓西法尼亞大學的約翰.莫西利(John Mauchley)與普萊思伯.艾克特(Presper Eckert)設計與製造的ENlAC。 長期以來,人們都誤以為世界上的第一台計算機是1945年賓西法尼亞大學設計製造的EN|ACA,而它的主要設計製造者莫西利也是這樣自稱,並且申請獲得了美國專利。上面我曾提至l],上個世紀30年代晚於ABC的其它若干計算機的設計製造方案。事實上,除去ENlAC之外,應該說都是獨立發明的。但 EN|AC卻不然,美國明尼蘇達(Minnesota)地區法院經過數年調查.最終發現它的設計製造者是深受ABC的影響,這台機器根本不能作為一項獨立的發明。1973年美國明尼蘇達地區法院作出正式宣判,吊銷了莫西利的專利,並肯定了阿坦那索夫才是真正的現代計算機的發明人。這裡面還有一段故事。 在l94O年美國科學促進會的一次年會上,賓西法尼亞大學的教授莫西利見到了阿坦那索夫。阿坦那索夫向他談到關於自己設計製造的ABC。莫西利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並在次年來到依俄華州的小城阿木思(AMES),依阿華州立大學所在地。他一住五天,仔細了解ABC的設計細節和內部工作原理。回到賓西法尼亞大學後.他決定設計一台機器,宣稱用它來解決天氣預報問題,而這一計劃也立刻得到國防部支持。1946年他與艾克特終於造出來稱為ENIAC的機器,並且獲得了發明專利,以及 由此而帶給他們的巨大經濟利益。莫西利諱莫如深,始終不承認他曾經向阿坦那索夫請教過ABC的設計原理一事,甚至在被問到是否在1941年曾去阿木思造訪阿坦那索夫並且一住就是五天這件事.他也矢囗否認,說''不記得了''。直至到1973年.經歷了美國聯邦法庭最長時間的調查之後,真相終於大白.椎翻了剽竊者莫西利的專利,並且判決說.''現代計算機的基本想法是來自約翰.文森特.阿坦那索夫。
希望採納

『捌』 電腦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計算機(computer)的原來意義是「計算器」,也就是說,人類會發明計算機,最初的目的是幫助處理復雜的數字運算。而這種人工計算器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紀的法國大思想家帕斯卡。帕斯卡的父親擔任稅務局長,當時的幣制不是十進制,在計算上非常麻煩。帕斯卡為了協助父親,利用齒輪原理,發明了第一台可以執行加減運算計算器 。後來,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加以改良,發明了可以做乘除運算的計算器。之後雖然在計算器的功能上多所改良與精進,但是,真正的電動計算器,卻必須等到公元1944年才製造出來。 而第一部真正可以稱得上計算機的機器,則誕生於1946年的美國,毛琪利與愛克特發明的,名字叫做ENIAC。這部計算機使用真空管來處理訊號,所以體積龐大(占滿一個房間)、耗電量高(使用時全鎮的人都知道,因為家家戶戶的電燈都變暗了!),而且記憶容量又非常低(只有100多個字),但是,卻已經是人類科技的一大進展。而我們通常把這種使用真空管的計算機稱為第一代計算機。 第一代的電腦有2間教室大,跟現在我們一般用的個人電腦體積差很多吧。 當時的電腦零件是真空管(現在已經找不到了) 而存檔的東西是一種打孔卡片,若沒有前人的設計概念,也沒有計算機的發明,所以計算機是誰發明的還有點難界定。 下面有兩條不知道哪個是正確的 1.1940年,美國的華德·愛肯製造出第一部新型的電腦,命名為「馬克1號」。這電腦非常龐大,操作時還會發出巨大的聲音,而且每秒鍾僅能處理兩個附加問題,但它畢竟是最早的電腦。 2.一般來說,世界上第一部電腦,是1945年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兩位教授-莫奇利和埃克特設計和研製出來的,其英文名字ENIAC(埃尼阿克),其實就是電子識字計算機。不過,在這之前,人們研究電腦已經很廠一段時間了.

『玖』 電腦是誰發明的

電腦的發明者是約翰·馮·諾依曼,其為研製電子數字計算機提供了基礎性的回方案,第一台計算機的誕答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是美國軍方為了解決計算大量軍用數據的難題,成立了由賓夕法尼亞大學莫奇利和埃克特領導的研究小組,開始研製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

其原籍是匈牙利人,作為20世紀最重要的數學家之一,在現代計算機、博弈論、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等領域內的科學全才之一,被後人稱為「計算機之父」和「博弈論之父」。

(9)電腦之前有什麼發明擴展閱讀:

馮·諾依曼對人類的最大貢獻是對計算機科學、計算機技術、數值分析和經濟學中的博弈論的開拓性工作。

馮·諾依曼根據電子元件雙穩工作的特點,建議在電子計算機中採用二進制,也就是電子計算機的核心,他的報告提到了二進制的優點,並預言二進制的採用將大簡化機器的邏輯線路。計算機基本工作原理是存儲程序和程序控制,它也是由世界著名數學家馮·諾依曼提出的。

閱讀全文

與電腦之前有什麼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