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希特勒創造的奇跡

希特勒創造的奇跡

發布時間:2021-07-19 02:55:47

❶ 希特勒有什麼成就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納粹德國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戰頭號戰犯。1889年4月20日生於巴伐利亞和奧地利的邊界城市布勞瑙一個海關職員之家。中學畢業後夢想當藝 術家,去維也納報考美術學院,結果名落孫山。1913年遷居德國慕尼黑無固定職業,成為民族主義和反猶主義的狂熱信徒。1914年8月加入德國陸軍,在巴俄利亞預備步兵第16團服役,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軍銜至下士。戰後退役,曾一度在慕尼黑為國防軍反諜機關當密探。為尋生活出路,於1919年加入德意志工人黨。該黨於次年改名為民族社會主義德意志工人黨,即納粹黨。1921年,希特勒成為納粹黨黨魁,隨即組織該黨的准軍事組織—武裝沖鋒隊。1923年11月希特勒在慕尼黑發動「啤酒店暴動」,企圖仿效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政權。失敗後被捕入獄。在獄中口述了《我的奮斗》一書, 鼓吹廢除《凡爾賽和約》,奪取生存空間,擴充領土,征服世界,宣揚復仇主義、種族主義、民族沙文主義和反蘇反共思想。1924年底, 希特勒出獄。1933年1月在壟斷資本集團和軍界支持下,納粹黨發展成為國會中的第一大黨,希特勒登上總理寶座,開始實現其稱霸世界和使德國納粹化的計劃。
1939年3月15日夜間,德軍奉希特勒之命向捷克首都布拉格進軍。3月16日納粹德國吞並捷克,撕毀了「慕尼黑協定」。為避免蘇聯捲入戰爭,導致德國兩線作戰,希特勒邀請斯大林會晤,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同年9月納粹德國閃擊波蘭,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❷ 中國創造的奇跡是什麼

制度成功創造中國奇跡

[2299] (2009-10-05)

制度,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和基礎。一個國家的先進與落後,也必然體現在制度競爭的結果之上。如果從這個角度審視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年,我們是不是要得出這樣的結論:制度的成功決定了中國再度復興。

中國在世界范圍的落後和挨打,始自1840年的鴉片戰爭。盡管隨後進行了洋務運動,但卻慘敗於葺爾小國日本,舊的東亞體系全面崩潰,隨後便全面淪為西方的殖民地。如果不是西方列強之間的矛盾,中國早已被徹底瓜分(美國二十年代大學課堂上的討論題目是:是否應該瓜分中國?)。中國之失敗顯然在於實行了一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已經無法適應新的時代發展需要,是制度之敗。到現在,這一點應該不會有異議。在美國長期生活的孫中山也認識到了這一點,提出以美國為範本重建中國的制度,並最終於1911年取得成功,終結了晚清七十年的屈辱歷史。然而,在中華民國三十八年間,別說中國再度復興,甚至連國家統一、主權獨立的歷史任務都沒有完成。更可怕的是,反而沿著1840年以降的下滑軌道加速沉淪:國家進一步分裂、國力進一步衰微。其實民國成立不到半年,民國元老章太炎就公開提出「民國亡國論」,實是振聾發聵、遠見卓識。袁世凱稱帝固然有其權力私心,但中華民國不適合中國也是其理由之一。張勛復辟固然和他個人對清王朝的愚忠有關,但同樣也是中華民國的失敗造成的。因此,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也就是歷史的必然。

中華人民共和國至今已經走過一個甲子,中國在重新贏得獨立和主權之後,也再度崛起成為世界新的強國。不僅是全球第三大經濟體,還是拉動全球經濟增長貢獻最大的國家,到2007年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已上升到19.2%,比美國高3.5個百分點,比歐元區高6.3個百分點,比日本高11.7個百分點,超過世界所有國家。到今天,中國銀行業早已超過金融帝國美國,全球十大銀行中國位居前三。中國汽車銷售量也超過汽車王國美國位居世界第一。如果和建國時相比,GDP增長了77倍;外匯儲備高居世界第一,增長了一萬多倍;貿易總量增長2200多倍,躍居世界第一;財政收入則增加1000多倍;人均GDP在人口增長兩倍(從4.5億到13億)的情況下,超過3000美元,增長133倍。不僅經濟如此,社會發展也是成果驚人。文盲率從80%降至3.6%,人均壽命不足35歲增至73歲。基本醫療將在今年覆蓋12億人口。中國的城鎮化率從10.6%提高到45.7%,是全球城鎮化速度的兩倍。這樣的成就,如果不是源於制度成功,還能是什麼原因呢?

其實這一點,就是自由派人士也不得不承認。中國政法大學蔡定劍教授這樣評價一種制度:「國際上的投資,大的資本的投資,人家要選擇投資環境,不會選擇一個沒有制度保障的國家去投資」。雖然他是在肯定西方的民主制度時說的這番話的,但卻是對任何一種制度模式有效的檢驗標准。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第二大吸引外資國,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8526億美元,僅次於美國。全球五百強(這可是十足的大資本)絕大多數都在中國投資設廠。顯然,全球用資本對美國和中國的制度投了贊成票。不過考慮到在中國的投資主體是周期長、流動性差的固定資產投資,而美國更多是短期、風險性高、流動性極強的金融投資,全球對哪一個制度更有信心不是昭然若揭了嗎?

在我看來,中國制度的優越性還在於超強的糾錯能力。誰都知道中國的決策素來以高效著稱,但糾錯的能力和效率卻往往被人所忽視。新中國六十年,最大的失誤有二:一是三年災荒,二是十年文革。中國糾正這些錯誤一是時間短,分別為三年和十年,二是自我糾錯。這一點和西方的民主制度相比,尤其明顯。美國獨立建國後以立憲的方式實行黑奴制長達百年。廢除黑奴制後,又以法律的名義實行種族隔離長達百年。而黑奴制和種族隔離的廢除與終止,也並非自我糾錯。黑奴制的結束是通過一場代價極高而且慘烈的內戰。北方對南方在戰爭期間甚至實行「殺光、搶光、燒光」的焦土政策。而種族隔離制度則是在黑人此起彼伏的和平與暴力的抗爭方式才獲得的,這期間慘烈的暴動曾震憾全球。

不僅制度上的糾錯能力存在顯著差異,就是政策性的糾錯能力也是天壤之別。中國錯誤批判馬寅初的人口論,導致人口增長失控。但中國意識到錯誤後,立即實行計劃生育,局面迅速得到控制。另一個人口大國印度雖然也意識到人口高速增長的代價,也曾想嘗試計劃生育政策,但卻屢屢失敗。而失敗的原因就在於它的制度。任何政黨想推進計劃生育,都會在大選中敗北。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人口暴漲,並將很快取代中國成為全球第一----正如西方所說,這是印度唯一可以超過中國的地方。還有,當中國七十年代末放棄計劃經濟的時候,同樣是實行計劃經濟的印度在中國取得巨大成功後,才於九十年代實行市場經濟,比中國落後十多年,這在一日千里的地球村時代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

美國的次貸危機,幾年前就被當時的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發現,但卻不採取任何措施。危機爆發後,他在國會舉行的聽證會這樣辯解:不錯,我是幾年前就知道次貸的危害,可是如果我讓銀行破產、窮人失去住房,國會會批准嗎?一語道出何以失去糾錯能力的制度性原因。美國的次貸危機,以「兩房」破產為轉折點。但兩房的問題二十年前就被美國學者(湯姆.斯坦頓,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美國政府研究中心的經濟學教授)看出,在他的努力下,國會甚至舉行了聽證會。然而,在兩房兩大巨頭的游說下,在聽證會上甚至不允許這位學者講話,後來雖然成立一個委員會,但沒有任何權力的委員會根本無法制衡兩房。直到2007年,這位學者仍然一再撰文呼籲兩房的問題,但最終等來的是危機的全面爆發。

其實西方的制度只所以失去了高效的糾錯能力,只有等到危機爆發才有可能解決,原因可從鄧小平的一句話中尋找到答案:1989年,西方資本曾大舉撤離,鄧小平當時撂下一句狠話:「資本家,資本家,資本回來了,資本家的政府還回不來嗎?」可謂一語道破西方制度的本質。日本京都大學每年都做一個調查;信賴商人的比例為3%,而信賴政治家的比例則為0.3%!美國有一個說謊俱樂部,規定政治家不得參與。因為大家都是業余玩玩的,哪比的了政治人物的專業水準。

如果東西方制度進行對比,我們會發現西方的制度至少有兩個難以解決的困境。一是西方的政策受制於普通的選民----這是道德正確色彩濃厚但卻弊端叢生。選民只關心自己的切身利益,對於事關長遠、全局甚至全球的事務並不關心,也缺乏足夠的專業知識。德國選民素質之高可冠全球,尤其是環保意識。但只要綠黨提出增加燃油稅,綠黨的選票就會大幅減少。德國尚且如此,更何況其他國家。美國是當今世界發達國家唯一沒有全民醫療保險的國家。近幾十年歷任總統都想將之建立,但都以失敗而告終。奧巴馬這一次以破釜沉舟之勢要取得成功,聲稱為了醫改,他寧可放棄連任,他在國會演講也毫無退路的表示自己將是最後一位醫改闖關總統。然而,既得利益者卻發起了強大的反撲,把他與斯大林、希特勒並列,並扣上要把美國社會主義化的大帽子,現在鹿死誰手仍難預料。至於法國,相同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2005年公投歐盟憲法,盡管是法國人起草的,而且對法國國家利益做了很大關照,但仍被公投拒絕。而實際上,絕大多數選民都沒有讀過歐盟憲法草案,他們只所以投反對票僅僅是對現政府不滿,而不是對歐盟憲法有不同意見。屢屢在危機中拯救過法國的戴高樂,就是在一次事關改革的公投中敗北,而辭去總統職務,徹底離開政壇。當然對於民意的不合理性,西方國家也從制度上進行修補。比如,歐盟憲法公投失敗後,法國新政府就不再通過公投進行表決,而是直接在議會表決通過。大家可能注意到,雖然西方號稱民主和三權分立,但大法官一不是選舉產生,二是採用終身制。原因在於,不是選舉產生,就可以不受民意影響和左右。任期終身制,就可以不受政府控制。但根本目的還是要擺脫民意的制約。盡管有制度上的修補,但當民意走向極端的時候,仍然於事無補。希拉克時代的德維爾潘政府,為解決就業難題,推出CPE法案,以幫助青年人就業(由於法國勞工制度,老闆一旦僱用員工將很難辭退。但卻造成老闆不願僱人的現象。特別是青年人就業相當困難。為此,該法案決定增加老闆的權力。針對青年人僱用前兩年可以辭退)。這樣一個改革幅度不大、針對面也不廣的法案卻在法國引起軒然大波。盡管議會通過,總統簽署已成為法律,但民眾卻發起大規模長期的罷工、遊行。最終迫使這項法律做廢。這就是廣場政治的效應。事實上,任何改革都是對利益的調整,總是有人得益有人受損,但國家要看是否整體上有利。但選民只會看自己。這就是票選民主的致命傷。這就是寧可通用破產,魚死網破,民眾也不會同意減少福利、減少工資、共度難關的原因。

二是西方的政治受制於財團。西方的選舉民主,決定了必須有巨額的選舉資金。而唯一有能力提供的只有財團。別看最後是選民在進行投票,實際上投票開始前,資本已經進行了「初選」。那些獲得財團青睞的候選人才可能脫穎而出。勝選後,當然必須進行回報。這也是為什麼,去年華爾街五大投行全軍覆滅,但高盛集團的政治獻金仍然高達數億美元。由於政治力量對資本力量的臣服,從而使得資本處於無監管狀態,不出問題,仍然可以保持繁榮,一出問題就是全局性的、崩潰性的。這也是為什麼可以產生次貸危機,進而可以演變成全球經濟危機。前幾年倒閉的全美第十七大公司安然,是布希總統最大的金主之一,71%的參議員、眾議員能源委員會的23名委員中的19 人接受過安然的資金。就是聯邦能源管制委員會的主席也是在安然公司總裁的推薦下才獲得這個職位的。這樣的公司誰還能管的了?直到它自己玩完、徹底毀滅為止。同樣的,這也是為什麼馬多夫居然能夠在美國可以多年撐起一個五百億美元的騙局。他自己在監獄中也一再聲稱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可以騙這么久。

資本的力量在中國雖然迅速崛起,但仍然臣服於政治權力之下,一旦資本逐利本性惡性發展,政治權力可以迅速解決。三鹿奶粉事件發生後,盡管企業本身妄圖收買媒體和當地政府掩蓋真相,但卻在最高政治權力面前碰的粉碎。如果同樣的事情發生在美國,必將會是第二個「兩房」。

中國的現行制度如何,從自身取得的成就,從縱向與滿清、民國相比,從橫向與西方相比,都可以得出無容置疑的結論。如果套用西方的話語模式,至少是「最不壞的制度」。也就是制度的成功,才創造了中國的復興這一人類歷史上唯一一個文明衰落後再度復興的奇跡。

法國巴黎 宋魯鄭

《聯合早報網

❸ 希特勒的故事

不為人知的第三帝國與中華民國的友好外交

早年來自中國家庭的幫助----希特勒在自傳中描述童年在維也納的生活時,曾經提到過,在自己貧困潦倒時受到過一家旅居奧地利的中國家庭的無私幫助,這個"張姓"(按原文的德語發音"CHEUNG"諧譯,在英語中也可譯為「程」)家庭曾無償的一次提供給他500奧地利帝國先令作為他的學費和生活費用,還常常邀請他到家裡吃飯留宿.當知道希特勒有很好的繪畫天分時,這個善良的中國家庭還主動幫他聯系了聞名的維也納大學,希望能資助他進入大學學習."他們的幫助是無私的,是讓人無法忘懷的.."希特勒曾在談起自己往事的時候感嘆道.後來希特勒掌權後合並了奧地利,但那時無論他用什麼方法都再也沒有找到過這家善良的恩人們.

床頭的孫子兵法和資治通鑒---希特勒對中國古兵法和書籍非常喜愛.具他的隨行秘書說,經常可以在這位帝國元首的床頭看到德文版的中國書籍.希特勒在視察法國佔領區和訪問義大利時都曾隨身攜帶孫子兵法的簡譯本,他還經常挑燈夜讀並寫了大量的閱讀筆記.在任命隆美爾為陸軍元帥暨北非方面軍總司令時,他也曾送給這位名將一本帶有自己注釋的孫子兵法簡譯本,讓這位忠心的將領感激涕零.

鄙視日本看好中國---在軸心國結盟的初期,希特勒並沒有預料到日本的發展會如此迅速.當時在美茵茨的軍事基地里,他曾私下對自己的秘書長阿姆施太朗說過"和這種國家結盟簡直是恥辱,他們只會在海邊打魚!"在他和一些重要將領的信箋中,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二分天下設想:以巴卡思坦(當時的波蘭東部和蘇聯的交接處)為界限,西方(歐洲,中東,北非,大西洋西岸)為德意志第三帝國領土,東方(亞洲,小亞西亞,印度,太平洋西岸)為中華民國領土.因此,盡管迫於義大利的壓力與日本結盟,但納粹德國對中國政府的態度一直都相當曖昧不明.甚至在得知南京淪陷後,德國還曾秘密支援了國軍一些包括I號坦克,sdk.222在內的德制武器.

喜歡中國茶葉---1943年希特勒在波蘭療養時曾收到一個商人進獻的極品中國茶葉,從此對中國茶情有獨鍾,雖然在公共場合為了保持"日耳曼優秀傳統"而飲用咖啡,但私底下大家都知道茶葉才是元首的最愛.因此也一度引起了一股中國風的盛行.英國的特情機構MI6也曾策劃用攙入劇毒的極品中國茶葉對希特勒進行暗殺的行動,但最終被蓋世太保察覺並破壞.

蔣介石向德國派了大量的公費留學生。至於抗戰前的大量德國軍事援助那就不用說了,直到抗戰開始後還不顧日本的強烈反對,小規模給中國軍援,直到1941年。德國蓋世太保不太找中國學生麻煩,甚至開戰後亦然(看書《留德十年》)。1936年奧運會,德國出資幫助中國代表團,這些也是事實。

為什麽這樣,因為曾經有過中國夫婦救過他。希特勒曾說說:「中國人並不能等同於靼韃人和匈奴人,他們是特殊的人種,是有一些文明的人種。」並對中國表示友好,曾稱贊蔣介石。他對中國,遠好於當時要殺光有色人種的3K黨盛行的美國和視有色人種非人的英國。

希特勒曾經被中國人救過所以在德國,有很多中國人便過得很好,比如說,蔣公次子緯國,便是德軍軍官。德國對中國,遠好於英美。另外,希特勒承擔了1936年奧運會,中國代表團的全部費用,並稱中國人是「特殊的不同一般有色人種,理應享受更多權利。」

很佩服種族主義的德國對當時倍受侵略的中國的友好。

閣下,既然您問到了這樣的問題,自然是想求得有價值有意義的「爆料」;我很想做的讓您感到滿意,但是第三帝國的故事太多了,真不知該從何說起;想了一下想,感覺它與中國的交往是不為人知的,就像您簡單的闡述了啊,希望您能夠得到幫助。。。

❹ 希特勒的簡介

阿道夫·希特勒(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生於巴伐利亞和奧地利的邊界城市布勞瑙(Braunau am Inn,林茨,萊茵河上的Braunau),卒於柏林。希特勒是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即納粹黨的總裁和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元首。早年曾因暴動入獄,並在獄中寫下我的奮斗一書,表達出他多方面的觀點,如兼並奧地利,反猶和獨裁。1933年1月30日出任德國總理;通過"帝國大廈縱火案"打擊異己黨派。1934年8月1日德國總統興登堡病逝,希特勒兼任德國總統,並將總統與總理兩個職務合二為一,擁有無限的權力,並命令所有軍隊以及法官和政府官員向他宣誓效忠。作為元首和總理,他成為國家政權的單獨執掌者即獨裁者,把軍隊和教會之外的所有政治社會機構都一體化。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兼任德國武裝力量最高統帥。他執政期間的德國被稱為納粹德國或德意志第三帝國。

在第三帝國初期階段,他的某些經濟措施一度使得德國經濟走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泥潭,也因此以及富有煽動性的群眾運動而獲得下層民眾的支持。

不過在政治體制上,希特勒領導下的德國相對魏瑪共和國時期是傾向於極端民族保守主義的。他和墨索里尼領導的義大利、東條英機領導的日本聯盟結成軸心國,這直接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軍隊在他的領導下干涉西班牙內戰,扶持佛郎哥政權,並吞並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入侵波蘭、法國、蘇聯等國家。

國內方面,他實行法西斯式的一黨恐怖專政,仇視且排斥其它非納粹政黨和思想,包括共產主義運動,他建立的第一個集中營即為關押共產黨之用,他還鼓吹民族優越,仇視其它民族。在國內建立沖鋒隊、黨衛軍、蓋世太保等獨立於國防軍外的納粹軍事組織。實行種族滅絕政策,在希特勒的領導下的第三帝國期間,德國以及其佔領國領土上大量建造死亡集中營,猶太人以及其他人種的遭到了大屠殺。根據粗略估計,期間總共有約600萬猶太人、數千萬其它人種因為希特勒的種族滅絕政策而被屠殺。

在戰爭方面,希特勒在軍事上摒棄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爭模式,創立了並且實踐了閃電戰、空軍支援等新型戰爭模式,改變了戰爭的形態。

1945年4月28日,蘇聯紅軍攻入柏林市區。當天夜裡希特勒與愛娃·布勞恩舉行婚禮。30日15時30分,希特勒夫婦雙雙自殺身亡。1945年5月8日夜,納粹德國正式投降。德國戰敗.

❺ 希特勒在1939年前是一位完美的元首

希特勒在發動對波蘭的戰爭之前,在德國搞的經濟建設還是非常棒的。使德國無論從政治、軍事、外交和經濟方面又重新回到歐洲第一的位置。

❻ 希特勒的事跡

希特勒之所以出名是因為他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其次它的演講能力是「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無人能望其項背的能力「。
創建大眾汽車公司
戰爭期間創造出新種作戰方法,推進了世界軍事歷史的進步。
二戰期間德國新型武器不斷湧出,戰爭期間德國將星璀璨,培養出了大批軍事人才,加快了現代化軍事的步伐

❼ 敦刻爾克奇跡是希特勒造成的

很大的原因是希特勒對英國的妥協還抱有幻想,而三十萬人的被殲滅顯然就會讓英國人惱羞成怒,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第三帝國內部的爭權,戈林為了他在帝國內第一繼承人的位置與其他的元帥們爭功,第三就是希特勒對於前線的戰事不是絕對的放心,他怕自己的裝甲部隊沒有足夠的實力在短時間內吃掉對方

❽ 險些餓死街頭的希特勒是如何逆襲成為德國領袖的

人只有經歷過大起大落,才能明白人生的真諦,也許正是因為他體驗過人間疾苦,明白當時社會的丑惡面貌,才會下定決心做一個人上人,我國古代很多強大的王朝領袖都是從底層走出來的,其中劉邦就是最典型的一個。

總之一個人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認為一個人的成功講究的是厚積薄發,只有你積累到一定實力的時候,才是你真正大展拳腳的時候,畢竟中國有句古話,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❾ 關於希特勒的紀錄片

希特勒的「三把火」
希特勒把新官上任「三把火」中的第一把火,燒向了失業現象。上台後的第三天,他就在廣播電台發表《告德意志國民書》,聲稱政府要「拯救德意志的農民,維持給養和生存基礎!拯救德意志的工人,向失業展開一場大規模的全面進攻!」在納粹當局的努力下,到1938年,德國失業率降到了1.3%,而同期美國失業率為1.89%,英國為8.1%,這樣對比一下,納粹黨宣傳自己「創造了消滅失業的經濟奇跡」,還真不全是在自吹自擂。
希特勒上任後的第二把火,燒向了德國幾乎陷於停頓的經濟狀態,宣稱要盡快讓德國經濟發動機高速並持續地運轉起來。從1932年到1937年,德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增長了102%,國民收入也增加了一倍。這些實在的數據表明:納粹當局的確在不長的時間里,創造了德國經濟復興的奇跡。
希特勒對內燒的第三把火,是重建社會保障體系、落實社會福利政策。希特勒上台後大力推選社會保險制度,增加和提高國民的社會福利,在通過「勞動美化活動」來改善工人的勞動條件和勞動環境的同時,還擴大了職工的有薪休假制度。納粹的屬下工會勞動陣線,在療養勝地魯根島等地,修建了一批療養院和旅館。僅1937年1年內,全德就約有1000萬工人享受到了這項福利。
如果說希特勒上任後對內燒的「三把火」,讓除了猶太人之外的大多數普通德國人得到了實惠,因而在政治上支持擁戴納粹當局的話,希特勒對外也燒的「三把火」迅速崛起成為世界大國。這讓德國人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都大大增強,更加堅定地支持希特勒和納粹黨。
希特勒對外燒的第一把火是秘密重整軍備。在短短的幾年時間里,就使德國的空軍力量超過英國,陸軍力量也超過法國。
對外希特勒燒的第二把火,是收復失地和和平擴張。根據1919年6月28日簽訂的凡爾賽和約,戰敗的德國一共喪失了擁有7325000人口的73485平方公里的國土,萊茵河地區則被「凡爾賽和約」和「洛迦諾公約」明確規定為「非軍事地帶」。希特勒上台後,經過一番折沖,不僅收回了薩爾地區、派兵佔領了萊茵非軍事區,而且在1938年3月讓奧地利「回歸」德國後,又把有350萬人口的捷克蘇台德地區納入了德國版圖。
希特勒對外燒的第三把火,則是通過舉辦1936年柏林奧運會,以最隆重的儀式,在德國人面前向全世界宣告了德國的重新崛起。希特勒親自擔任柏林奧委會大會總裁。他下令用16噸銅鑄了一座奧林匹克巨鍾,建築了一座高達70米的希特勒鍾塔,建了一座能容納10萬人的運動場,建了一個可容納2萬名觀眾的游泳池,並修建了比美國洛杉磯奧運會更豪華的奧運村,1936年8月1日,在德國柏林舉行第11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上,希特勒宣布開幕。會場上飄揚著納粹旗幟,德國運動員通過主席台時,行納粹禮,高呼「萬歲———希特勒!」德國第一次通過電視播放了奧運會比賽盛況。在這次奧運會上,德國獲金牌33枚、銀牌26枚、銅牌30枚,拿了世界第一。通過舉辦奧運會,希特勒為自己塑造了一個和平英武的政治家形象。

❿ 希特勒創造了一個強大的德意志帝國,有人說他是個惡魔

不能,亞歷山大是勝利者所以偉大。拿破崙捍衛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並傳播資產階級革命。所以偉大,希特勒只給世界帶來災難,倘若他打贏了二戰,他就是偉人,可惜他沒有。唯一的優點是他演講很厲害

閱讀全文

與希特勒創造的奇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