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發明家的小故事
1902年使用新型蓄電池作車輛動力的試驗,行程為5000英里,每充一次電,可走100英里,獲得成功。
1903年愛迪生的公司攝制了第一部故事片《列車搶劫》。
1909年費時十年,蓄電池的研究,終於成功。製成傳真電報。獲得原料機、加細碾機、長窯設計專利。
1910—1914年完成圓盤式留聲機,不損唱片和金鋼石唱片。完成有聲電影機。
1910年發明「圓盤唱片」。
1912年發明「有聲電影」。研製成傳語留聲機。
1914—1915年發明石碳酸綜合製造法,並合留聲機和授語機為遠寫機,一方電話機可自動紀錄對方說話。自行製造苯、靛油等。
1915—1918年完成發明39件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是魚雷機械裝置,噴火器和水底潛望鏡等。
1927年完成長時間唱片。
1928年從野草中提煉橡膠成功
㈡ 發明家的故事
一、水蒸氣的啟示
在火車出現之前,人們在陸地上的運輸和旅行,主要是靠人和其他動物進行的。但是不論是人還是其他動物,都有同樣的缺點:速度緩慢,易受天氣變化影響,需要中途休息和補充食物。那麼,能不能製造一種機器來代替人和其他動物進行運輸和旅行呢?被譽為「火車之父」的英國蒸汽機車發明家史蒂芬孫把這個設想變成了現實。
勤奮造就偉大的發明家1781年6月9日,史蒂芬孫出生於英國一個貧苦的礦工家庭。他的父親是煤礦里一個看管蒸汽機的司爐工,母親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全家8口人,主要靠父親微薄的收入來維持生活,日子過得十分艱難。史蒂芬孫上不起學,8歲那年,他就去給人家放牛了。
除了替人家放牛之外,史蒂芬孫還有一項工作就是給在煤礦工作的父親送飯。每次來到父親工作的鍋爐房,他都會被那些不停轉動著的機器迷住,他總是出神地看著鍋爐中熊熊燃燒的烈火,忘情地聽著機器隆隆轉動的聲音。
他很想弄明白:它們為什麼可以自動轉起來,而且力量會這么大?他想,自己長大以後,要是也能像父親那樣當一個司爐工,操縱巨大的蒸汽機幹活,那該多好!放牛的時候,他就常用泥巴來做自己想像中的蒸汽機,鍋爐、汽缸、飛輪等各種各樣的部件都有。
14歲那年,史蒂芬孫真的當上了一名見習司爐工,負責給蒸汽機添煤、加油和擦拭機器零件。看著機器在自己的操作下飛快地轉動,他高興極了。但是時間久了,他覺得只是看著機器轉動不過癮。他開始在心裡琢磨起來:這機器是怎麼轉動起來的?它的內部結構是什麼樣的。
有一天,別人都下班回家了,史蒂芬孫一個人偷偷地把蒸汽機拆開了,他把所有的零件都仔細觀察了一遍。但拆散容易裝配難,他忙乎了好半天,才勉強把蒸汽機重新安裝好。回家的路上,他老是提心吊膽,擔心蒸汽機第二天轉動不了。
誰知道第二天一發動,那台蒸汽機比平時轉得還要好。這次成功拆裝之後,他的膽子也大多了,以後就經常這樣拆了又裝,裝了又拆,把那台蒸汽機的各個零件都摸了個透。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史蒂芬孫多麼渴望自己也能造出一台機器。
他模仿著拆裝過的那台蒸汽機,試著畫了一張草圖送給煤礦的工程師看。工程師看後,高興地拍著他的肩膀說:「好啊,有志氣的孩子,希望你多讀書,多掌握科學知識,將來發明一台比蒸汽機更好的機器!」可是,史蒂芬孫從小沒有進過學校門,怎麼讀得懂高深的理論書籍呢?
17歲的小學生沒有文化知識,就很難搞出發明創造。於是,17歲的史蒂芬孫第一次走進了學校,他要從小學一年級開始讀起。史蒂芬孫每天晚上都和七八歲的兒童坐在一起上課。他像羊群里的駱駝,雞群里的仙鶴那麼突出。
「嘻嘻,傻大個!」「嘿嘿,笨蛋!」教室外面常常會傳來這樣的譏笑聲。小學里的許多學生都譏笑這位「大學生」並沒有在念大學,卻是在念小學。
然而,史蒂芬孫不怕羞,不怕譏笑,他毫不介意,只顧埋頭苦讀。史蒂芬孫白天要到礦上上班,為了多掙些錢養家糊口,休息時間他還要替人家修理鍾表、擦皮鞋,每天累得筋疲力盡。可是到了晚上,史蒂芬孫總是第一個進教室,專心聽講,埋頭學習。放學以後,別人都睡了,他還在昏暗的燈光下復習功課、做作業。由於他勤奮好學,刻苦用功,很快就掌握了許多科學知識。
1803年,史蒂芬孫被提升為煤礦的機械修理工。1810年的一天,礦上的一台運煤車突然出了故障,許多機械師都找不出毛病在什麼地方。史蒂芬孫看了一會兒,就對總工程師說:「讓我試試吧。」那些機械師都不相信他,認為一個「毛頭小子」怎能把機器修好呢,但史蒂芬孫很快就把運煤車修好了。煤礦經理知道這件事後,馬上把史蒂芬孫提升為機械師。
史蒂芬孫在煤礦工作時,每天看到運煤工人總是用力地把煤從礦井裡一點點地背出來,工作非常辛苦,就萌發了一個偉大的念頭:他要製造一輛既可以運很多煤又跑得很快的蒸汽機車。於是他就埋頭設計起這樣的機車來。
1814年,史蒂芬孫造出了一台名叫「半統靴號」的火車頭。當他駕駛這個火車頭,在煤礦進行試車表演時,很多人都嘲笑這輛只能拖30噸貨物,每小時只能走六七公里,樣子像笨鴨子一樣丑,走起路來像地震一樣響的破車。
還有一些不懷好意的人竟然到處造謠,說:火車的聲音很響,這會使牛受驚,不敢吃草,從而牛奶就沒有了;雞鴨受驚,從而蛋就沒有了;而且火車的煙筒里會放出毒氣,將殺絕飛鳥;火星四濺,將釀成火災;倘若鍋爐爆炸,後果更是不堪設想,乘客將遭斷手摺骨之痛。
一些原來贊成火車試驗的官員,聽到這些謠言也開始極力反對,並且非常肯定地說用蒸汽機車做交通工具是根本不可能的。面對技術上的困難和這些謠言帶來的壓力,史蒂芬孫並沒有像另外一些也在發明火車的人那樣灰心喪氣,止步不前。他始終相信自己發明的火車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幫助,因此鼓足勇氣,總結經驗,決心繼續研究和改進火車。
1825年9月27日,天還沒有大亮,居住在英國斯多林克頓的許多男女老少就紛紛起床了。他們有的步行,有的騎馬,向同一個地方趕去。他們去干什麼呢?原來,史蒂芬孫要在那裡舉行一次試車表演。正當機車緩緩啟動時,一個青年騎馬疾馳而來,他大聲叫喊著要與史蒂芬孫的火車比試比試。於是,火車和馬開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比賽。
一開始,只見火車緩慢行駛,而馬則狂奔不已。一會兒後,火車的安全閥升起來了,鼓風機嘶鳴著,騰起團團煙霧,車速逐漸加快,很快火車與馬並駕齊驅了。再過一會兒,火車毫無倦意,一往直前,馬卻漸漸累了。越往後,馬就越顯得力不從心,被火車甩得越來越遠。
這條飛奔的鋼鐵長龍,可載重90噸,乘客400人,最高時速24公里。這就是世界上的第一列火車——「旅行號」。
㈢ 寫出解析幾何的兩位主要發明者的名字、國籍、主要科學成就。
解析幾何的前驅是法國數學家奧雷斯姆(1323-1382),《論形態幅度》,解析幾何的真正發明者還要歸功於法國另外兩位數學家笛卡兒合費馬,他們出發點不同,但殊途同歸。
解析幾何的真正發明者應歸功於法國兩位數學家笛卡爾(R.Descartes,1596-1650,哲學名言:"我思故我在")和費馬(P.DeFermat,1601-1665)。
笛卡爾出生於法國都倫的拉哈耶,貴族家庭的後裔,父親是個律師。他早年受教於拉福累歇的耶穌會學校。1612年赴巴黎從事研究,曾於1617年和1619年兩次從軍,離開軍營後旅行於歐洲,他的學術研究是在軍旅和旅行中作出的。
皮耶·德·費馬(Pierre de Fermat)是一個17世紀的法國律師,也是一位業余數學家。之所以稱業余,是由於皮耶·德·費馬具有律師的全職工作。他的姓氏根據法文與英文實際發音也常譯為「費爾瑪」(注意「瑪」字)。費馬最後定理在中國習慣稱為費馬大定理,西方數學界原名「最後」的意思是:其它猜想都證實了,這是最後一個。著名的數學史學家貝爾(E. T. Bell)在20世紀初所撰寫的著作中,稱皮耶·德·費馬為」業余數學家之王「。貝爾深信,費馬比皮耶·德·費馬同時代的大多數專業數學家更有成就。17世紀是傑出數學家活躍的世紀,而貝爾認為費馬是17世紀數學家中最多產的明星。
㈣ 是什麼冤案改變了清朝發明家戴梓的一生
中國是強國這個優勢自清朝後期就逐漸衰落了,直到1949年建國經歷一系列改革才到世界大國的地位。晚清時連自保都成問題,可以想像被八國聯軍入侵時,當年的萬國之主怎麼也想不到竟會淪落如此地步,當然也得承認,是武器的絕對落後造成了這一結局,其實晚晴中國武器的落後,康熙還是有點責任的!
當然有人會說,康熙那會國家很強盛呀,怎麼可能怪到他的頭上呢?的確,康熙執政期間,抗沙俄,平三藩、打准葛爾,統一全國,一生功績頗豐,所以他更是中國千古一帝之一,但他卻犯了個錯誤,確切的說,是整死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戴梓。
戴梓,1649年出生,浙江杭州人,是清朝時期著名的軍火家、發明家,他發明的武器在為康熙平定三藩、抵禦沙俄其了重要作用,康熙時期中國能屹立於世界,很大部分原因就是武器強盛,而戴梓就算武器的發明者。
戴梓,這位天才火器學家,也出身於官吏之家,幼年經常隨父親出入軍營,對各種鳥銃火器極為感興趣,加上聰明好學,年少之時就研製出了百步穿楊的火器,並在康熙年間發明了二十八連珠火銃。
據說這種武器的設計十分巧妙,形狀很像琵琶,能夠連續射擊28發子彈,不僅解決了舊式火銃用火繩點火,容易遭受風雨潮濕影響的難題,同時也具有能夠連續射擊的優點,使用方便,能夠提高戰鬥力,威力和優越性超過當時世界強國的同類火器。也說這種武器是原始的機關槍。
戴梓把製造的連珠鳥銃,獻給清政府,這是一種早期的自動射擊武器,但是在康熙大帝這位英明君主朝代,這種先進武器不但未得到推廣,而且連實用的機會都沒有,其實物只能藏於家中。
這是為何呢?究其原因有很多,又不好妄自揣測,但有一件擺在明面上的事。戴梓這個人比較爽快,喜歡直來直去,說話不會拐彎抹角,由於他名氣越來越大,得罪的人也越來越多,最先他發現「連珠火銃」時擔心這樣的武器流入社會,會給人類造成災難,所以他一直隱瞞者,後來他的政敵知道後報告康熙,還添油加醋的說了一番,康熙信以為真。
康熙本身就疑心重,他質問戴梓為何有秘密武器不上報,戴梓回答說:「這東西殺傷力巨大,如若流入社會,必定危險到皇上您的安全。」康熙一聽大怒,這不要去幫助別人來攻打自己嗎?念在他往日的功勞上,康熙把他給流放了。也許康熙也是怕這種厲害的火器威脅到滿清騎兵,威脅皇位。戴梓被罷官流放到遼東,那裡生活極其艱苦,而且貧病交加,不久便與世長辭,年僅77歲。失去戴梓的大清朝沒能在有新的武器發明,漸漸的便落後於西方國家,直到後來才有八國聯軍侵華,清朝毫無還手之力的悲劇。
天才的命運,大多悲慘,戴梓非常艱難地生活了三十多年,窮得只能「鬻書畫賣文自給,常冬夜擁敗絮卧冷炕,凌晨蹋冰入山拾榛子以療飢」。七十七歲時,戴梓才被皇帝赦免,不久後便因貧病交加,溘然辭世。一代天才火器學家就此與世長辭。
㈤ 在野戰醫院 在軍營 在監獄 在床榻 你們無處不在
這是排比句。作用是表達強烈奔放的感情,增強語言的氣勢和表達效果。這句句子中表示:「你們」非常重要,也表述了「你們」為別人想得多的好品質。
排比句是把三個或三個以上意義相關或相近、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相同的片語或句子並排在一起組成的句子。一共有這幾種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對引用、對比、借代、反語。
關於排比句還有:1、心靈是一方廣袤的天空,它包容著世間的一切;心靈是一片寧靜的湖水,偶爾也會泛起陣陣漣漪;心靈是一塊皚皚的雪原,它輝映出一個繽紛的世界。
2.痛苦——
痛苦是黑暗中的摸索,前進的路途中滿是坎坷;痛苦是無人理解的悲哀,無助的面對一切挫折;痛苦是心靈最深的折磨,無淚且無法直言;痛苦是天生沒有的表情,是煩惱中的惡魔。
3.愚蠢——
愚蠢是一種天生的無奈,是一種後天的懶惰,是一顆自己種下的惡果,是一條好果實中的蛀蟲。
4.謊言——
謊言是一隻心靈的蛀蟲,將人的心蛀得面目全非;謊言是一個深深的泥潭,讓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謊言是一個無盡的黑洞,讓人墜入罪惡的深淵萬劫不復。
5.陰險——
陰險,是一條披著羊皮的狼,干著不見天日的勾當;陰險是善良的公敵,嫉妒的朋友;陰險是一座心靈的冰山,讓人透過清澈感到的是陣陣的寒意。
6.自私——
自私是一面鏡子,鏡子里永遠只看得到自己;自私是一塊布匹,蒙住了自己的眼睛,看不見別人的痛楚;自私是一層玻璃,看上去透明,卻始終隔開了彼此的距離。
7.愛心——
愛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陽光,使貧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愛心是一泓出現在沙漠里的泉水,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愛心是一首飄盪在夜空的歌謠,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
8.美——
靜物是凝固的美,動景是流動的美;直線是流暢的美,曲線是婉轉的美;喧鬧的城市是繁華的美,寧靜的村莊是淡雅的美。生活中處處都有美,只要你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有一顆感悟美的心靈。
9.積累——
古語雲:「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凡立功名於世者,無不是從小處做起,注意點點滴滴的積累,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品德才能,不斷自我完善的。若無每日聞雞起舞堅持不懈的毅力,那麼祖逖又怎能北伐中原而名垂千古!若無長年筆走龍蛇墨染池水的工夫,那麼王羲之又怎能揮毫蓋世被尊為書聖呢?若無半生鑽研演算草稿盈筐的血汗,那麼陳景潤又怎能摘取明珠享譽世界呢?
10. 錯誤——
伽利略、牛頓、愛迪生是人不是神,其缺點錯誤在所難免,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成為「巨人」。試問,有誰能否認物理學中的落體定律、慣性定律、拋物體運動規律、擺振動的等時性現象是伽利略建立或發現的呢?有誰能否定牛頓作為經典物理學創立者的地位呢?有誰能否定愛迪生是對人類物質文明有重大貢獻的大發明家呢?
11.立志——
徒有萬般「羨魚」心,而無一絲「結網」意,結果定會一事無成。這道理雖然淺顯,但實際上卻不是每個人都能清楚認識到的。有的人希望成為愛迪生式的「發明大王」,可是卻畏於鑽研科學知識之難;有的人想繼莫泊桑之後,再奪「短篇小說之王」的桂冠,但又懾於常年練筆之艱辛;有的人想一鳴驚人成為「音樂巨匠」,卻惰於在五線譜的田地上埋首耕耘;有的人願自己成為體育明星,卻怠於「聞雞起舞」進行訓練。如此心懷鴻鵠之志,而身屬燕雀之行,連一條小小的魚都會捉不到,更何況要實現那恢宏的大志呢!
12. 選擇——
選擇是一個嶄新的開端,選擇高聳入雲的峭崖便需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信念;選擇波涌浪滾的大海便需有「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壯志豪情;選擇寒風勁厲的荒漠便需有「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的博大胸懷-----
13.生活——
生活是什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說生活如酒。童年就像雞尾酒,色彩斑斕,甜美之味令人回味;青年就像冰鎮的啤酒,色彩濃黑,清涼的同時又讓人覺得苦澀;中年就像烈性酒,純凈無色,辛辣之味使你五臟六腑都會灼熱;老年就像葡萄酒,久存彌香,滴滴讓你感受到香中之甜。(《生活是什麼》)
14.太陽花——
從初夏到深秋,花兒經久不衰。一幅錦緞,始終保持著鮮艷的色彩---夏日暴烈的陽光下,牽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無力,富貴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只有太陽花對炎炎赤日毫無保留,陽光愈是熾熱,它開得愈是艷麗,愈加熱情,愈加旺盛。(《生機勃勃的太陽花》)
15.誠信——
誠信是小朋友將拾到的一分錢放在警察叔叔手裡時臉上的笑容,是少先隊員宣誓時眼中的閃光。
誠信是焦裕祿推開鄉親柴門送去的那一陣春風,它是孔繁森將藏族老媽媽凍傷的雙腳捂進懷中的深情。
誠信是開國領袖面對新中國第一縷曙光作出的「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的召喚。誠信是繼往開來的領路人俯瞰西部作出的「中國要實現偉大復興」的決定。
16. 選擇——
選擇博愛,就是選擇對情感的珍視。
選擇博愛,就是選擇對萬物的眷戀。
選擇博愛,就是選擇高遠的人生志向。
17.希望——
不要放棄希望,希望使人正視困難與失敗。困難與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個人失去希望,失去與之斗爭的勇氣。屈原愛國,「上下而求索」;一旦楚國滅亡,他失去了希望,便只剩下跳入汨羅江這條絕望之路了。
不要放棄希望,希望使人憧憬美好的未來。有了希望,才會產生對未來的嚮往,才會產生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德國詩人海涅在一首詩中動情地寫道:「嚴冬劫掠去的一切,新春會給你還來。」
不要放棄希望,希望使人增添前進的動力。古今中外,有多少仁人志士,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地奮斗。雙目失明、雙耳失聰的貝多芬發出「我要勒住命運的喉嚨」的壯語,譜寫出不朽的《英雄》樂章。
18.慾望——
慾望是殖民者手中的皮鞭……
慾望是希特勒手中的指揮棒……
慾望是和珅手中的印章……
㈥ LOL兵營是什麼
就是那個出生血池前面那個大的水晶,出兵口有固定的三個。以前你用大發明家,放個炮台可以把出兵口堵住,攢十幾波兵在走開,那場面超壯觀!!網上有視頻的,樓主可以明確知道什麼是兵營。
㈦ 給我一個發明家發明東西的小故事
中國發明家的故事
三年級作品
毛筆的傳說
人:蒙恬 地:戰國時期中山地區 事:蒙恬發明毛筆 物:野兔、石灰
質、聿 時:公元前223年
大意:傳說,毛筆是由戰國時代的大將軍蒙恬發明的。公元前223年,大將蒙恬
帶領兵馬在中山地區與楚國交戰,蒙恬定期寫戰況報告遞送給秦王。當時,紙
和筆還沒有完成,大家都是用聿來寫字很不方便。戰爭沒有開打的時候,蒙恬喜
歡出去打獵。有一天,他打了幾只野兔回軍營,一隻兔子的尾巴拖在地上,血水
在地上拖出了彎彎的痕跡。蒙恬見了,心中不由一動:「用兔尾巴來代替聿寫字
」,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吸墨水,蒙恬一氣之下,把那支「兔毛聿」扔進了門
前的一個山石坑裡。
有一天,他發現山石坑裡的那支「兔毛聿」,兔毛濕漉漉的,兔也變得非常「聽
話」,寫起字來非常流暢,原來,這個山石坑裡的水含有石灰質,經過了鹼性水
的浸泡,兔毛變得柔順起來。
因為這枝聿是由竹管和兔毛做成的,蒙恬就在「聿」字上加了「竹」字頭,把他
叫做「筆」。這就是毛筆的來歷。
發明家故事
http://www.fore.com.cn/chuangzhao/faming/famingjia/index.jsp
㈧ 是發明家還是賢內助的黃月英為何不跟諸葛亮上戰場
《軍師聯盟》的熱度早已過去,但是吳秀波扮演的司馬懿,在抵禦諸葛亮第五次北伐時,將對方送來的女裝穿在身上,並對著自己的發妻張春華敞開心扉的一幕,依舊令人津津樂道。畢竟,在那樣一個亂世中,一位算計了一輩子的帥才,身處瞬息萬變的戰場之上,依舊有發妻相伴,是令人羨慕的,那樣的溫情比任何花前月下,都容易令人動容。不過,我們在為司馬懿感慨的時候,不禁會產生這樣一個疑問,那就是他的“老對手”諸葛亮,為什麼直到病逝五丈原,都沒有妻子在身邊照顧?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在三國時期,像張春華出現在司馬懿軍營中那樣的事情,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而且就算那是一種常態,黃月英也分身乏術,劉禪也不會容許。因此,諸葛亮不僅平時出征,不能帶黃月英一起,就算他病逝五丈原的時候,也無法見自己的妻子一面,實在令人唏噓。
㈨ 雷霆戰機無極限外桂
封號的#(滑稽)
孫策,字伯符,(???~???)漢末三國時期著名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學者,革命家,發明家,相貌偉岸,身高八尺,儀表堂堂,一表人才,其妻子是三國著名美女大喬,還有貂蟬,小喬,甄姬,步練師,甘夫人,卞夫人等著名妻妾。曾發動過黃孫起義,鎮守虎牢關大敗劉關張,過五關斬六將,斬顏良誅文丑,於官渡之戰殲滅曹袁聯軍,挾天子以令諸侯。後於長坂坡七進七出,救出了孫禪和甘夫人。在赤壁火燒曹操數萬大軍。西進巴蜀,占據天府之國。北上漢中,陣斬夏侯淵,計奪天盪山。又在樊城水淹七軍,看破呂蒙計策。向東直取夷陵,火燒東吳七百里軍營,又在合肥大戰中斬首孫權,佔領江東。後來南中叛亂,他設計虎戰車,七擒南蠻王。北上五丈原,利用木牛流馬運輸糧草,與軍師司馬懿鬥智斗勇,最終佔領涼州。最後發動正始之變,離間曹魏政權,扶持傀儡皇帝司馬氏。最後一舉北上,統一全國,建國號「笨」,年號「棗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空前盛世,史稱「孫笨盛世」後來向西擴張,佔領中亞,地中海,最後達到非洲,佔領了南非。北上剿滅匈奴,佔領西伯利亞,到達了北冰洋。向東討伐倭國,只花了三分鍾就佔領全日本。他派遣船隊七下西洋,到達美洲,最後統一全球,建立了太陽系藍星孫笨超級大帝國,成就了千秋功業,與天地齊壽,與日月同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