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小提琴哪個國家發明的

小提琴哪個國家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07-17 21:58:28

『壹』 小提琴是那個國家發明

義大利的安東尼奧·斯特拉迪瓦里(Antonio Stradivari),1644年出生於義大利北部的克雷莫納(回Cremona),早年隨制琴大師尼科洛·阿答馬蒂(Nicolo Amati)當學徒,24歲起開始獨立制琴,前20年仍沿襲阿馬蒂的風格,後潛心研究實驗,在1700年左右超越阿馬蒂,得到偉大制琴家的名譽。他製作的每把琴都非常出色,無論琴型、板面弧度、木板厚度、製作細膩、油漆、琴頭雕刻等,都達到了完美的地步,成為人們收藏的珍品和後人仿造的範本。斯特拉迪瓦里逝世於1737年。據可考的記錄,他一生製作了至少612把小提琴、18把中提琴和63把大提琴。義大利著名小提琴家維奧蒂(G.B.Viotti, 1755-1824)成名後一直對斯特拉迪瓦里琴情有獨鍾,這也是斯特拉迪瓦里琴成名的重要因素之一。斯特拉迪瓦里琴對後世影響非常深遠,不僅提供名琴給演奏家淋漓盡致的發揮,間接地亦培植了無數的制琴家,使義大利在提琴製作歷史上居於崇高地位。

『貳』 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發明者是誰 發明於幾幾年 跪求啊!!…!!

斯特拉迪瓦里琴
義大利的安東尼奧·斯特拉迪瓦里(Antonio Stradivari),1644年出生於義大利北部的克雷莫納(Cremona),早年隨制琴大師尼科洛·阿馬蒂(Nicolo Amati)當學徒,24歲起開始獨立制琴,前20年仍沿襲阿馬蒂的風格,後潛心研究實驗,在1700年左右超越阿馬蒂,得到偉大制琴家的名譽。他製作的每把琴都非常出色,無論琴型、板面弧度、木板厚度、製作細膩、油漆、琴頭雕刻等,都達到了完美的地步,成為人們收藏的珍品和後人仿造的範本。斯特拉迪瓦里逝世於1737年。據可考的記錄,他一生製作了至少612把小提琴、18把中提琴和63把大提琴。義大利著名小提琴家維奧蒂(G.B.Viotti, 1755-1824)成名後一直對斯特拉迪瓦里琴情有獨鍾,這也是斯特拉迪瓦里琴成名的重要因素之一。斯特拉迪瓦里琴對後世影響非常深遠,不僅提供名琴給演奏家淋漓盡致的發揮,間接地亦培植了無數的制琴家,使義大利在提琴製作歷史上居於崇高地位。

小提琴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古埃及。一個名叫美而古里的人在一個夏天的早晨,在尼羅河邊散步時無意踢到了一隻烏龜,踢出的聲音令他感到好奇。細細揣摩之後他發現烏龜殼內的空氣受震動產生的聲音甚為奇特,於是他模仿烏龜殼的外形製造了世界上第一把小提琴類樂器,命名為「列里」。到了十一世紀,人們經過改制,將「列里」更名為「微奧里」,還在按手指的地方設有音階格子,此後逐漸演繹成為如今的四弦小提琴。近代小提琴最早出現於16世紀早期的義大利,早期的小提琴只有三根弦。目前對小提琴的最早的明確記載是Jamber de Fer1556年出版於里昂的《音樂摘要》。據說第一把真正的小提琴由著名的 Andrea Amati 製作於十六世紀。他是當時著名的撥弦樂器製作師,並且率先將拱形結構引入到撥弦樂器的製作中。現存最早的小提琴名叫「查理九世」(Charles IX),於1564年製作於義大利北部城市Cremona。迄今為止最為有名的小提琴,應該是 Antonio Stradivari 在1716年製作的「彌賽亞」(Le Messie),這把琴現藏於英國牛津的 Ashmolean 博物館。

『叄』 最早的小提琴是誰發明的

關於小提琴的來源,其說不一。有人認為小提琴的前身是烏龜殼琴,有的說是從專古阿拉伯的一種名叫「雷巴勃」屬的弓弦樂器演變而來,而法國學者索曼則認為小提琴可能是由英國的古老弓弦樂器「克羅塔」演變而來。至於第一把小提琴到底是在什麼時候製成的?這個問題現在看來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但是根據它的名稱「小型古提琴」(Violino),作用有別於中提琴(Viola),可以判定這種樂器無論如何在16世紀中葉以前已被採用。只是必須承認,從1520年開始就有人提到的這種新樂器,它註定要取代所有在它之前和與它同時出現的一切類型相近或相同的樂器,並在藝術上占據主導地位。這一點倒是確實可信的。

『肆』 小提琴的起源地是哪裡

小提琴是西洋樂器中的一種弓弦樂器,一般稱為弦樂器。小提琴是一件十分完美的獨奏樂器,它音色優美、音域寬廣、表現力豐富,它既能奏出悅耳動聽的旋律,也能奏出鏗鏘有力的和弦,華麗迷人,所以很早以前人們就稱它為西洋樂器中的「皇後」。在交響樂隊中,它常被用作主要的旋律樂器,作用十分突出。它也常用於各種重奏、伴奏以及與我國的民族樂器混合使用。關於小提琴的起源,史學家有許多不同說法,有說是起源於北非,有說是起源於印度,也有說是起源於西歐等等。有這么一個傳說:5千年前斯里蘭卡有一位君主名叫瑞凡那,他把圓柱形的木頭掏空製成了與我國二胡極為相似的樂器稱瑞凡那斯特隆(Ravanastron),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瑞凡那斯特隆隨著貿易往來而流傳四方,這便是小提琴的鼻祖了。不過從有史料記載起,最早的小提琴是由一位住在義大利北部城鎮布里細亞(Brescia)名叫達薩洛製成的(Gaspa ro da salo 1542-1609)。但在同一個時期,格里蒙那(Cremona)城中的A.阿瑪蒂(AndreaAmatil520-1580),也製作了與現代小提琴更為相近似的小提琴。從16世紀到18世紀,義大利的小提琴製造業隨著音樂藝術的空前繁榮而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出現了G.P瑪基尼、N.阿瑪蒂、A.斯特拉第瓦利和C.爪內利四位傑出名匠。18世紀以後,世界各國的小提琴製造業都是仿照義大利這些小提琴製作者的琴型和尺寸來製作小提琴的。近百年來,小提琴的結構也沒什麼大的改變,從這個意義上講,義大利是小提琴的故鄉。而瑪基尼、阿瑪蒂、斯特拉第瓦利、爪內利當年所製作的小提琴,現今已成了稀世珍寶、曠世傑作。
隨著小提琴日臻完善,數百年來出現了無數為之獻身的小提琴表演藝術家,19世紀義大利傑出的小提琴家、作曲家帕格尼尼,高度地發展了小提琴的演奏技術,他所創造的左手撥奏、弓桿擊奏、獨弦演奏,雙泛音、跳弓、各種雙音等這些高難度技巧,極大地發展了小提琴的表現力,並對後來的鋼琴和其他樂器的演奏也產生了影響。在小提琴表演藝術的豐碑上,在帕格尼尼的直接影響下,以後出現了維奧蒂、克萊采爾、貝里奧、維俄當、維尼亞斯基、薩拉薩蒂、伊扎依、克萊斯勒、蒂博、斯波爾、約阿希姆、席蓋蒂、弗萊什、艾涅斯庫、奧爾、海菲茨、梅紐因、奧伊斯特拉赫、斯特恩等,這些金光閃閃的小提琴表演藝術大師的名字,代表著小提琴表演藝術一個一個的高潮,並把小提琴表演藝術不斷推向前進。 在小提琴樂曲的海洋里,名家之作給後世留下了豐富的藝術享受,著名作曲家貝多芬、門德爾松、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被譽為世界四大協奏曲,至今響徹音樂會的舞台。西班牙著名小提琴家薩拉薩蒂創作的《流浪者之歌》更是一首膾炙人口的佳作,這首樂曲旋律優美、節奏華麗、色彩絢爛,把吉卜賽流浪民族內心的悲愁與火一般的奔放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樂曲加弱音器演奏的第三段,更是幽靜而哀傷,揪人心弦。在浩如煙海的小提琴音樂作品裡,令人神馳遐想的傑作真是舉不勝舉。但是縱觀全部小提琴作品,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小提琴家本人所寫的作品,如帕格尼尼、維尼亞夫斯基、克萊斯勒、薩拉薩蒂等人的作品,這類作品大都是炫技性的,難度較大,但都合乎小提琴的演奏規律,有很好的舞台效果,是小提琴作品中的明珠;第二類是作曲家與小提琴家合作的作品,如著名的作曲家門德爾松的(e小調協奏曲,是為當時著名的小提琴家費迪南.大衛而寫的,勃拉姆斯光彩奪目的《D大調協奏曲》是為當時的小提琴大師約阿希姆寫的。法國著名作曲家拉羅的《西班牙交響曲》是為著名小提琴家薩拉薩蒂寫的等等,這類作品在音樂上比較豐富,在技術上又合乎小提琴演奏規律,是不朽的傑作:第三類是作曲家們自己寫的作品,如舒曼的協奏曲等,這類作品一般只是從音樂的內容出發,而缺乏小提琴的技術手法,拉起來不大順手。還有一個十分引人注目的現象,這就是每當出現一位偉大的小提琴家,於是許多作曲家就為之創作,從而使小提琴作品得到繁榮,歷史上都是這樣的,近代蘇聯出了個奧伊斯特拉赫也是如此,當奧伊斯特拉赫馳聘世界樂壇時,便有著名作曲家諸如普羅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維奇、哈恰圖良、米亞斯科夫斯基、拉科夫等人為他專門創作了協奏曲或奏鳴曲。而這些作品至今還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總之,演奏家技藝的不斷提高促進了小提琴作品的繁榮與發展,而具有高超技巧的作品出現,又促進了演奏家們不斷去提高演奏水平。
小提琴傳入我國大概是近百年的事,但是我國卻不斷涌現出了一批批優秀的小提琴演奏家與作曲家,一代宗師馬思聰是極具代表性的,早在30年代他便馳名遐邇,他所創作的《思鄉曲》以優美抒情的旋律,抒發了對故鄉親人的思念之情,該作品創作於抗戰時期,曲調中那渴望歸鄉的心緒,在人們的心頭泛起了感情的漣漪,喚起人們對蹂躪故土的侵略者的強烈憎恨,這是中國音樂作品中的一首名作,經久不衰,它後來成為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台灣廣播的前奏曲。從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廣泛流傳,也可以看出我國人民對小提琴藝術是非常喜愛的,《梁祝》這部具有國際影響的小提琴作品,不僅在我國大陸,且在港澳台、在日本和東南亞一帶都是深受歡迎的,而且在歐美的一些音樂會舞台上也不時被演奏。近20年,我國還有一大批優秀的青少年小提琴手,在歷次重大的國際小提琴演奏比賽中獲大獎,胡坤、呂思清、王曉東、張樂、薛偉、戚鳴、劉楊、陸威、李智勝、潘依瓊等等,為國家獲得了榮譽,這說明我國的小提琴表演藝術己達到國際水平。
我國的提琴製造界,也經常在國際製作比賽中獲獎,廣東樂器廠的陳錦農、北京提琴廠的戴洪祥,是率先在國際提琴製作比賽中獲得音質金獎的大師。廣東的徐弗、梁國輝、陳益、何恩等老一輩制琴大師製作的琴與弓,也經常在國內外提琴製作比賽中獲得好的名次,最近,後起之秀朱明江製作的小提琴在美國的比賽中一舉獲得音質和工藝兩項金獎,這是極其難得的。目前我國的小提琴製作工廠多達50多家,產量可觀,北京提琴廠、上海提琴廠。廣東樂器廠是生產專業小提琴的名廠,近年來廣州的中外合資格里蒙那提琴有限公司更是異軍突起,該公司大批量生產的各種規格的提琴,暢銷歐美十多個國家,產品跨入世界先進行列,該廠曹樹坤、沈熾明製作的琴、關尚持製作的弓已成為演奏家們所鍾愛的珍品。

『伍』 小提琴是誰發明的

小提琴是瑞凡那發明的。

傳說5千年前斯里蘭卡有一位君主名叫瑞凡那,他把圓柱形的木頭掏空製成了與中國二胡極為相似的樂器稱瑞凡那斯特隆(Ravanastron),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瑞凡那斯特隆隨著貿易往來而流傳四方,這便是小提琴的鼻祖了。


(5)小提琴哪個國家發明的擴展閱讀:

發展歷程

從16世紀到18世紀,義大利的小提琴製造業隨著音樂藝術的空前繁榮而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出現了G. P. 瑪基尼、N.阿瑪蒂、A. 斯特拉第瓦利和C. 爪內利四位傑出名匠。18世紀以後,世界各國的小提琴製造業都是仿照義大利這些小提琴製作者的琴型和尺寸來製作小提琴的。

近百年來,小提琴的結構也沒什麼大的改變,從這個意義上講,義大利是小提琴的故鄉。而瑪基尼、阿瑪蒂、斯特拉第瓦利、瓜內利當年所製作的小提琴,現今已成了稀世珍寶、曠世傑作。

最早的現代意義上的小提琴大約產生於十六世紀中葉,那時的許多珍品現保存在歐洲一些博物館內。

小提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埃及樂器「里拉」(Lyre),十五世紀,義大利人對其進行了改革,並用馬尾製成弓子拉奏,定名為Violin,即小提琴。後又經過多年演變,小提琴的形成與製作才基本固定下來。

『陸』 世界上第一把小提琴是誰發明的

小提琴這種樂器由來已久,究竟是誰發明了小提琴,無從考證。不像汽車、飛機、電燈、電話都有據可查,知道是何人,何時發明。 人們在1550年的一幅壁畫上找到了一把有三條弦的小提琴,這是至今能見到的最早的小提琴樣子。一直到17世紀,義大利克雷蒙那的製作大師阿瑪蒂才將小提琴定形為今天人們使用的的形狀、尺寸,並使用4條琴弦。 小提琴------Violin是義大利文,記得我們初學小提琴時,人們還不太知道這是什麼樂器,演出時聽眾中經常有人稱小提琴是:「歪脖琴」。 在大型交響樂隊中,坐在前面的弦樂大家族中有第一、第二小提琴聲部,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五個聲部,小提琴是其中的高音聲部。 小提琴有琴頭、琴頸、指板和琴身幾個主要部位。琴身又包括面板、背板、側板、面板是楓木,背板、側板和琴頭是雲杉,指板是木質堅硬的烏木。 從前使用的弓子是彎的,近似二胡弓子形狀,隨著演奏技術的發展和需要,於18世紀未才固定成現代的形狀。 小提琴音域寬廣,有3個半八度經常作用,偶爾還可以超過這個音域,4條弦分別是G 、D、A、E,音色各不相同。 小提琴由於是用弓子演奏的樂器,可以演奏持續的長音,是一件表現力非常豐富的歌唱性的樂器,可以演奏非常抒情、甜美、娓婉、動聽的旋律,又能奏出熱情、激動的曲調和活潑、歡快、強有力的音樂。

『柒』 小提琴是哪國發明的

關於小提琴的起源,史學家有許多不同說法,有一說是起源於「烏龜殼琴「,有說是起源於北非,有說是起源於印度,也有說是起源於西歐等等。有這么一個傳說:5千年前斯里蘭卡有一位君主名叫瑞凡那,他把圓柱形的木頭掏空製成了與我國二胡極為相似的樂器稱瑞凡那斯特隆(Ravanastron),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瑞凡那斯特隆隨著貿易往來而流傳四方,這便是小提琴的鼻祖了。不過從有史料記載起,最早的小提琴是由一位住在義大利北部城鎮布里細亞 (Brescia)名叫達薩洛製成的(Gaspa ro da salo 1542-1609)。但在同一個時期,格里蒙那(Cremona)城中的A.阿瑪蒂(AndreaAmatil520-1580),也製作了與現代小提琴更為相近似的小提琴。從16世紀到18世紀,義大利的小提琴製造業隨著音樂藝術的空前繁榮而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出現了G.P瑪基尼、N.阿瑪蒂、A.斯特拉第瓦利和C.爪內利四位傑出名匠。18世紀以後,世界各國的小提琴製造業都是仿照義大利這些小提琴製作者的琴型和尺寸來製作小提琴的。近百年來,小提琴的結構也沒什麼大的改變,從這個意義上講,義大利是小提琴的故鄉。 現代小提琴是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演變而來,不能說是具體由那個人發明的,是集體力量的結晶。
希望採納

『捌』 小提琴起源什麼時期哪個國家哪位大師發明的

十七世紀 義大利 拉薩落

『玖』 小提琴的起源是什麼

小提琴的起源,史學家有許多不同說法,有一說是起源於「烏龜殼琴」,有個年輕人在沙灘上散步,忽然聽到一種悅耳的聲音,他仔細一找,原來是踢到空龜殼,龜殼震動發出的聲音。

他回家一琢磨,發明了一種類似空龜殼的樂器。小提琴的琴孔還是龜背殼演變的樣子。有說是起源於北非,有說是起源於印度,也有說是起源於西歐等等。

對小提琴最早的明確記載是Jambe de Fer於1556年出版於里昂的《音樂摘要》(Epitome musical)。


(9)小提琴哪個國家發明的擴展閱讀:

小提琴的發展歷程

近代小提琴約在1550年就已為人們所熟悉,系由當時流行的樂器雷貝克和臂提利拉琴演變而來。通常所說小提琴前身維奧爾,在構造、調弦、演奏技巧等方面,對現代小提琴的形成都無決定性影響。

1650~1750年,是小提琴製作的黃金時代,出現了許多著名小提琴製作家,如N.阿馬蒂、J.斯坦納,以及被人們認為最傑出的製作家A.斯特拉迪瓦里和G.瓜爾內里等人。

18世紀後,小提琴製作業的領先地位從義大利轉至法國。這個時期小提琴的造型不斷改進,已取得更大音量和更好的音質。法國制琴家N.呂波(1758~1824)以斯特拉迪瓦里為典範,把法國的制琴技術和義大利的制琴技術結合在一起。

18世紀末,音樂學院在歐洲相繼出現,它使小提琴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從而促進了機器制琴業的發展。

『拾』 小提琴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對小提琴最早的明確記載是Jambe de Fer於1556年出版於里昂的《音樂摘要》(Epitome musical)。此時小提琴已經傳遍歐洲。但關於小提琴的起源,史學家有許多不同說法,有一說是起源於「烏龜殼琴」,有個年輕人在沙灘上散步,忽然聽到一種悅耳的聲音,他仔細一找,原來是踢到空龜殼,龜殼震動發出的聲音。他回家一琢磨,發明了一種類似空龜殼的樂器。小提琴的琴孔還是龜背殼演變的樣子。有說是起源於北非,有說是起源於印度,也有說是起源於西歐等等。
有這么一個傳說:5千年前斯里蘭卡有一位君主名叫瑞凡那,他把圓柱形的木頭掏空製成了與中國二胡極為相似的樂器稱瑞凡那斯特隆(Ravanastron),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瑞凡那斯特隆隨著貿易往來而流傳四方,這便是小提琴的鼻祖了。不過從有史料記載起,最早的小提琴是由一位住在義大利北部城鎮布里細亞(Brescia)名叫達薩洛製成的(Gaspa ro da salo 1542-1609)。但在同一個時期,格里蒙那(Cremona)城中的A.阿瑪蒂(AndreaAmatil520-1580),也製作了與現代小提琴更為相近似的小提琴。
從16世紀到18世紀,義大利的小提琴製造業隨著音樂藝術的空前繁榮而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出現了G.P瑪基尼、N.阿瑪蒂、A.斯特拉第瓦利和C.爪內利四位傑出名匠。18世紀以後,世界各國的小提琴製造業都是仿照義大利這些小提琴製作者的琴型和尺寸來製作小提琴的。
近百年來,小提琴的結構也沒什麼大的改變,從這個意義上講,義大利是小提琴的故鄉。而瑪基尼、阿瑪蒂、斯特拉第瓦利、瓜內利當年所製作的小提琴,現今已成了稀世珍寶、曠世傑作。

閱讀全文

與小提琴哪個國家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