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性評定的基本方法

創造性評定的基本方法

發布時間:2021-07-17 21:11:19

A. 創造性評定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評定方法:1、具有開創意義的思維方法,開拓人類認識新領域、開創人類認版識新成果,如發明新權技術、形成新觀念、創造新理論等這樣一些探索未知領域的認識過程的思維方法。從更廣泛的含義上理解,則指不僅作出了完整的新發現和新發明,而且盡管未取得最後發現和發明、但在思考方法的技巧上、在某些局部的結論和見解上具有新奇獨到之處的思維方法。

B. 創造性培養遵循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培養創造力的教學原則
1.主體主導原則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為創造性而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教師要有「為創造性而教」的自覺性,發揮主導作用。這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前提。
2.求異求優原則
引導學生從盡可能多的不同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出盡可能與眾不同的新觀念、新辦法,並從「異」中求「優」。這是創造性教學的靈魂。
3.啟發探索原則
重視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和思維策略,不直接向學生提供現成結論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要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發現結論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4.實踐操作原則
引導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從事創造實踐,在創造實踐中學習創造技能,增長創造才幹,發展創造興趣,強化創造精神。
5.民主和諧原則
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觀點和思路,與學生平等對話,相機誘導,不搞「一言堂」。
6.因材施教原則
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為不同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幫助,注重發展學生的個性專長。
7.成功激勵原則
幫助學生實現創造成功,高度珍視學生的每一個哪怕是極其微小的成功。用適當的方式啟發學生認識自己的創造成功,發展他們的創造性成就動機和自我效能感等追求成功創造的心理品質。
8.積極評價原則
努力發現學生的學習態度、方法、成果方面的創造性的閃光點,堅持表揚、鼓勵。對不足之處甚至錯誤的地方,要採取寬容的態度。
9.全體全面原則
堅信每個學生都有創造的潛能,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尤其要滿腔熱忱地善待後進生。在教學目標上,不僅要注意創造性智能因素的培養,還要注意創造性人格和品質的培養,要促進全體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10.不悖倫理原則
創造性教學過程中,要引導並鼓勵學生異想天開、大膽求異,但要注意倫理要求。

C. 判斷創造性的步驟和方法有哪些

1、是否具備創造性,只有在該發明具備新穎性的條件下才予以考慮; 2、整體判斷:判斷創造性,要將解決方案、解決的技術問題和所產生的技術效果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 3、組合判斷:審查創造性時,可以將一份或者多份對比文件中的不同的技術內容組合在一起進行評定。 4、

D. 方法型專利怎麼用三步法來評價創造性

專利創造性的評價對象是權利要求中記載的技術方案。而創造性評價的過程中,一內般都容需要針對技術方案中的技術特徵進行分析,以得出技術方案是否具備創造性的結論。

通過實踐,筆者發現在專利創造性評價的過程中,經常存在的一個誤區是不能清楚地把握技術方案與特徵之間的關聯,從而導致得出的結論不具備足夠的說服力。

E. 《教育心理學試題》簡答題,創造性的概念及其常用的7評定方法有哪些

什麼是創造性,有不同的理解。一般認為創造性是指個體產生新奇獨特的、有社會價值的產品的能力或特性,故也稱為創造力。新奇獨特意味著能別出心裁地做出前人未曾做過的事,有社會價值意味著創造的結果或產品具有實用價值或學術價值、道德價值、審美價值等。
創造性是指個體產生新奇獨特的、有社會價值的產品的能力或特性,故也稱為創造力。新奇獨特意味著能別出心裁地做出前人未曾做過的事,有社會價值意味著創造的結果或產品具有實用價值或學術價值、道德價值、審美價值等。創造性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發明,二是發現。創造性以創造性思維為核心,創造性思維又以發散思維為核心。根據影響創造性的因素,可以從環境制度和個性培養兩個方面來提升學生的創造性。
一切為進行創新活動而進行的思維活動都可以說是創新性思維。思維形式就如同我們在表達時是用筆語進行表達還是用口語的方式進行表達。而思維方法則就如我們在表達時是從什麼方向、方面去進行表達是一樣的道理。

評定方法:1、具有開創意義的思維方法,開拓人類認識新領域、開創人類認識新成果,如發明新技術、形成新觀念、創造新理論等這樣一些探索未知領域的認識過程的思維方法。從更廣泛的含義上理解,則指不僅作出了完整的新發現和新發明,而且盡管未取得最後發現和發明、但在思考方法的技巧上、在某些局部的結論和見解上具有新奇獨到之處的思維方法。

F. 專利審查過程中對於創造性審查的基準應遵循什麼原則

創造性,是指與現有技術相比,該發明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3.創造性的審查原則和基準
一件發明專利申請是否具備創造性,只有在該發明具備新穎性的條件下才予以考慮。
3.1 審查原則
法22.3 根據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規定,審查發明是否具備創造性時,應當審查發明是否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同時還應當審查發明是否具有顯著的進步。
如果一項獨立權利要求具備創造性,該獨立權利要求的從屬權利要求也具備創造性。
在評價發明是否具有創造性時,審查員不僅要考慮發明技術解決方案本身,而且還要考慮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和所產生的技術效果,將其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與新穎性「單獨對比」的審查原則(參見本部分第三章第3.1節)不同,審查創造性時,審查員可以將一份或者多份對比文件中的不同的技術方案組合在一起進行評判。
3.2 審查基準
評定發明有無創造性,應當以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為基準。為有助於正確掌握該基準,下面分別給出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的審查基準。
3.2.1 突出的實質性特點的判斷
突出的實質性特點的判斷,是指將要求保護的發明與現有技術對比,並確定其技術方案是否是非顯而易見的過程。一般可分為以下三個步驟:
(1) 找出最接近的現有技術
最接近的現有技術,是指現有技術中與要求保護的發明最密切相關的一個技術方案,它是判斷發明是否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的基礎。最接近的現有技術,通常與要求保護的發明技術領域相同,並且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效果或者用途最接近和/或公開了發明的技術特徵最多,或者雖然與要求保護的發明技術領域不同,但能夠實現發明的功能,並且公開發明的技術特徵最多。應當注意的是,在確定最接近的現有技術時,應首先考慮技術領域相同或相近的現有技術。
(2) 確定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
審查中,審查員應當客觀分析確定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為此,首先應當分析要求保護的發明與最接近的現有技術有哪些區別特徵,然後根據該區別特徵所能達到的技術效果確定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說,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指對最接近的現有技術改進、以獲得由發明產生的優於該最接近現有技術的效果的技術任務。
審查過程中,由於審查員所認定的最接近的現有技術可能不同於申請人在說明書中所描述的現有技術,因此,基於最接近的現有技術確定的技術問題,可能不同於說明書中所描述的「技術問題」。這種情況下,應當根據審查員所認定的最接近的現有技術重新確定「技術問題」。
重新確定的「技術問題」的范圍可能要依據每個具體申請的情況而定。作為一個原則,發明的任何技術效果都可以作為重新確定技術問題的基礎,只要所述的技術效果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從申請中可以得到的。
(3) 判斷要求保護的發明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是否顯而易見
在該步驟中,要從最接近的現有技術和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出發,判斷要求保護的發明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是不是顯而易見的。判斷過程中,要確定的是現有技術整體上是否有某種技術啟示,即現有技術中是否給出將上述區別特徵用來解決所述技術問題的啟示,這種啟示會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面對所述技術問題時,改進該現有技術並獲得要求保護的發明。
下述情況,通常可以認為現有技術中存在上述「技術啟示」:
所述區別特徵為公知常識,例如,公知的教科書或者工具書披露的技術手段、或者本領域中的慣用手段;
所述區別特徵為與最接近的現有技術相關的技術手段,例如,同一份對比文件其他部分披露的技術手段,該技術手段解決的問題與根據最接近的對比文件確定的技術問題相同;
所述區別特徵為另一篇對比文件中披露的相關技術手段,在該對比文件中,該技術手段解決的問題與根據最接近的對比文件確定的技術問題相同。
3.2.2 顯著進步的判斷
在評價發明是否具有顯著進步時,主要應當考慮發明是否具有有益的技術效果。以下情況,通常應當認為發明具有有益的技術效果,具有顯著的進步:
(1) 發明與最接近的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更好的技術效果,例如,質量改善、產量提高、節約能源、防治環境污染等;
(2) 發明提供了一種技術構思不同的技術方案,其技術效果能夠基本上達到現有技術的水平。
(3) 發明代表某種新技術發展趨勢。
(4) 發明在某些方面有負面效果,但在其他方面具有明顯積極的技術效果。

來源:專利審查指南 ,專利法。

G. 創造性評定的基本原則有

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原則 課堂教學評價的原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發展性原則 發展性原則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有利於學生的發展。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目標之一就是通過切實的評價與診斷,幫助教師積極自主地構建和應用新的教學策略,不斷調整教學的組織方法與過程,從而促進學生在認知、情感等方面的全面發展。第二,有利於教師的專業發展。課堂教學評價的重點是關注教師的課堂教學過程,而這個過程的效率和師生間的互動交流直接關系著教學目標的完成。因此,評價時需要考慮的是如何通過評價來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找到課堂教學中還應該改進的地方,而不僅僅是評判教師的教學過程現狀。同時現代教學評價強調,課堂教學評價主體之一就是教師自己,課堂教學評價本身也應該是教師對課堂教學過程與行為的批判性的反思,是教師與同行、專家交流與分享的過程,因此,通過課堂教學評價能有效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二)主體性原則 主體性原則是指在課堂教學評價中評價的對象和評價的內容要體現的一個原則。在評價的對象上,主體性原則是指被評價對象對評價活動和過程的參與,包括評價指標的建立、評價方法的採用、評價過程的實施等都要有教師的參與;在評價的內容上主體性原則是指評價中要體現互動和學生的發展,即評價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學生是否積極參與師生間的互動。課堂教學中的互動通常表現在:(1)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情感投入,學習成了一種內在的動力和需要,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獲得成長的體驗;(2)學會合作,通過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學會接納、贊賞、爭辯、互助。 (

H. 判斷創造性的步驟和方法有哪些

1、是否具備創造性,只有在該發明具備新穎性的條件下才予以考慮;
2、整體判斷內:判斷創造性,要將解決方案容、解決的技術問題和所產生的技術效果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
3、組合判斷:審查創造性時,可以將一份或者多份對比文件中的不同的技術內容組合在一起進行評定。
4、一項獨立權利要求具備創造性,則不審查其從屬權利要求的創造性。
5、步驟:確定最接近的現有技術:最接近的現有技術,首先考慮技術領域相同或相近的現有技術;確定發明的區別特徵和其實際解決的技術問題;判斷要求保護的發明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是否顯而易見:判斷過程中,要確定的是現有技術整體上是否存在某種技術啟示,即現有技術中是否給出將上述區別特徵應用到該最接近的現有技術以解決其存在的技術問題的啟示,這種啟示會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面對所述技術問題時,有動機改進該最接近的現有技術並獲得要求保護的發明。如果現有技術存在這種技術啟示,則發明是顯而易見的,不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

I. 方法型專利怎麼用三步法來評價創造性

你的題目和內容似乎有點對不上號啊……?
--------------------------------------------------------------------------
專利中的「三步法」通常指的是用來答辯創造性的方法,詳見《審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四章,172頁:
先確定最接近對比文件;
確定區別技術特徵(解決的技術問題);
論述是否「顯而易見」。
--------------------------------------------------------------------------
你的「為了保護范圍變大,忽略前後順序,聽說步驟前面的1,2,3.。。都可以省略?」是什麼意思??

是在說寫主權嗎?
如果你是這個意思的話,回答如下:
是的。因為一些方法類的專利都是按照時間順序寫的。
如果你寫了,1,干什麼,2,干什麼……就會給審查員一個印象,那就是,只有1完成了,才會繼續實施2.
--------------------------------------------------------------------------
但是,如果你不寫1,2,3這些標號,就等於給自己留了餘地,表示寫在前面的一步不一定是絕對要先進行的,步驟之間存在可以互換順序的餘地,也就是范圍變大了。
--------------------------------------------------------------------------
懂了嗎?

J. 簡述創造性培養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樓上就是在放屁

培養創造力的教學原則
1.主體主導原則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為創造性而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教師要有「為創造性而教」的自覺性,發揮主導作用。這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前提。
2.求異求優原則
引導學生從盡可能多的不同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出盡可能與眾不同的新觀念、新辦法,並從「異」中求「優」。這是創造性教學的靈魂。
3.啟發探索原則
重視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和思維策略,不直接向學生提供現成結論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要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發現結論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4.實踐操作原則
引導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從事創造實踐,在創造實踐中學習創造技能,增長創造才幹,發展創造興趣,強化創造精神。
5.民主和諧原則
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觀點和思路,與學生平等對話,相機誘導,不搞「一言堂」。
6.因材施教原則
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為不同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幫助,注重發展學生的個性專長。
7.成功激勵原則
幫助學生實現創造成功,高度珍視學生的每一個哪怕是極其微小的成功。用適當的方式啟發學生認識自己的創造成功,發展他們的創造性成就動機和自我效能感等追求成功創造的心理品質。
8.積極評價原則
努力發現學生的學習態度、方法、成果方面的創造性的閃光點,堅持表揚、鼓勵。對不足之處甚至錯誤的地方,要採取寬容的態度。
9.全體全面原則
堅信每個學生都有創造的潛能,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尤其要滿腔熱忱地善待後進生。在教學目標上,不僅要注意創造性智能因素的培養,還要注意創造性人格和品質的培養,要促進全體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10.不悖倫理原則
創造性教學過程中,要引導並鼓勵學生異想天開、大膽求異,但要注意倫理要求。

閱讀全文

與創造性評定的基本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