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奇跡零起步創財富全文

創造奇跡零起步創財富全文

發布時間:2021-07-17 16:25:15

① 毅力如何創造奇跡

實踐證明,所謂強者就是一個有堅強意志、頑強毅力、遇挫不撓、遇折不斷的人。

不管你是上蒼的寵兒,還是人世間的幸運兒,你的一生都不可能八面玲瓏、左右逢源。當有一天不幸叩響了你人生的大門,譬如,你突然失去了自己的親人,突然病魔纏身,突然生意破敗,你怎麼辦?怨天尤人,號啕大哭甚或拋棄生命,那你就是一個弱者。你應該「臨危而不懼,遇變而不驚」,應該沉著冷靜,不灰心、不氣餒,以超然之毅力、堅韌之意志面對困難,接受困難,並戰勝困難!

毅力也稱意志或堅持力,是成才者必須具備的重要品質之一。西方有一句諺語:「有毅力的人,能從磐石里擠出水來。」安格爾認為:「所有堅忍不拔的努力遲早會取得報酬的。」這些都說明了毅力的重要性。

英國《泰晤士報》的總編西蒙·福格經常應邀去為英國各大學的應屆畢業生作如何就業的演講,因為他在求職方面創造過神話。

那是西蒙·福格剛從伯明翰大學畢業的第二天,他為了尋找工作來到倫敦,決定先到《泰晤士報》碰碰運氣。經過充分的准備,他來到了報社總經理辦公室。西蒙·福格問總經理:「你們需要編輯嗎?」「不需要。」「記者呢?」「不需要!」「那麼排字工、校對員呢?」「不,都不。我們現在什麼空缺都沒有。」(談話進行到這里,幾乎所有的求職者都會失望地走開。因為總經理的態度表明,報社目前「不可能」錄用任何人。而西蒙·福格卻不這樣想,他還要繼續努力!這正是他之所以能夠創造奇跡的原因。)「那麼你們一定需要這個了。」他從包里掏出一塊精緻的牌子,上面寫著:額滿,暫不僱用。

可見,他事先已預感到了自己將被拒絕。「明知事不可為而為之」,這正是創造「奇跡」的前提條件。當然,「精緻的牌子」是福格的過人之處,也是他的創造,我們從中是否也能悟出某些東西呢?

結果,西蒙·福格被總經理留了下來,從事報社的宣傳工作。25年後,他已升至總編的位置。

福格在「什麼空缺都沒有」的情況下,居然找到了工作,並經過多年的努力,成為了總編,這正說明了「成功的大門永遠敞開著」。我們在那些表面上「不可能」的困難面前卻步不前,是否就是因為缺少了福格的這種堅忍不拔、百折不回的毅力呢?

狄更斯認為:「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富蘭克林認為:「唯堅忍者始能遂其志。」馬克·吐溫則認為:「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專注於某一項事業,就一定會做出使自己感到吃驚的成績來。」從這些偉人、名人的格言中,我們可以體會到,毅力對於事業的成功具有多麼重要的意義。

有一天,一位蓬頭垢面、愁眉苦臉、油污滿手的中年男子,拖著疲乏的腳步,踏進旺角一位著名相士的命相館。他明顯地受了很大的挫折,希望這位相士能指點迷津,趨吉避凶。誰知道,相士如此地鐵口狠批:

「你的命運,與富貴無緣。我看你還是安分地找一份工作,做個打工仔——你是不適宜自我創業的。」

受了這種挫折之上的挫折,大多數人會意志消沉,意興闌珊。但這位已經50歲的落魄問津者,卻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造命人」——這位相士的話,反而激發了他的鬥志。他憑著超乎常人的信心與毅力,面對逆境,逆流而上,越挫越勇而終成富豪。

1991年的農歷大年初二,在中東炮火彌漫之際,香港維多利亞港舉辦了世界第二大規模的煙花匯演。而這次悅目繽紛表演的贊助商「震雄集團」乃一個工業機構,打破了歷年來類似匯演被商業機構壟斷的傳統。

「震雄」的創辦人,就是當年那位落魄者、向相士「下馬問前程」的中年人蔣震。而蔣震由「霉」至「發」的秘密,就是信心加毅力。

蔣震曾做過苦力,當過開礦工人,甚至有數年的時間漂泊到日本替美軍當海外勞工。渾渾噩噩,無固定之職,無隔宿之糧,就這樣,蔣震與家人過了數年朝不保夕的生活後,終於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由鄰居介紹進入香港飛機工程公司工作。

這份工作,成了蔣震生命的轉折點,他首次接觸到機械修理的知識,為日後的工業生涯奠定了基礎。他邊做邊學,買了不少關於機器與操作的書,充實自己,為將來的發展與成功鋪路。離開了「港機」之後,蔣震轉到一家由美國人開設的飛機零件生產工廠「石利洛」當總管。在這段時間,他不只對機器的認識進一步增加,更在管理方面上了寶貴的一課。「石利洛」由於未獲港府發牌,最終被捷和集團接了手,而蔣震也只好辭職。

1958年,蔣震憑著一點積蓄,與友人譚雄在大堪村成立了一個小型的機械零件加工廠,而「震雄」就是取兩人的名字而成的。

過了一年,蔣譚兩人開始生產一些吹氣機,製造醫用的塑膠葯水瓶。之後,他們嘗試製造吹瓶機,又推出一系列薄膜壓出機。

可惜,由於他們資金有限,生產技術落後,生產的機器很快便受到市場的淘汰。合夥人譚雄見生意不好,心灰意冷,提出退股。從此,蔣震便單槍應戰,獨資經營。

蔣震意志堅強,不為失敗所挫,仍然埋頭研究吹瓶機的製作與改善。他這個一人幫,無法與上海幫、潮州幫、福建幫和廣東幫「掛鉤」,孤獨地經營,每天花上近20個小時在工廠,很多時候連家也不回。

1965年,「震雄」推出了先進的螺絲直射注塑機,獲得中華廠商會第24屆工業展覽會「最新產品榮譽獎」。

之後,「震雄」不斷革新、不斷改良它的產品,業務由本港發展到海外各地。1971年,它研製成香港首台全油壓增壓式四安士螺絲直射塑膠機,備受廠方贊揚,奠定了「震雄」的工業地位。

但是好景不長。1973年,中東爆發了全球災難性的石油危機。香港的塑膠業首當其沖,單在1973年的8至10月期間,就有77家塑膠廠挨不下去而倒閉。

「震雄」欠下銀行200多萬債務,被銀行逼迫著還款,蔣震與銀行交涉,獲准將存貨與機器出售,按月攤還欠款。

這個時期的蔣震,每日工作20小時,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克服這個危機。結果,三個月之後,他償還了100多萬的債務。銀行見「震雄」信譽良好,便沒有進一步追討欠款,而「震雄」便因此得以倖存,在經濟復甦之後,震雄集團的貨物立刻供不應求,它的發展如煙花一般,一飛沖天,光芒璀璨。

現在,震雄集團的機械遠銷全球40多個國家。它的營業額每年高達1億元,僱用的員工有1400多名。

蔣震的前半生可謂歷盡滄桑,但他認為這恰恰是他成功的基礎:「一個真正懂得生活的人,必須親身經歷過內心的痛苦與皮肉的磨煉。」就是這種「內心的痛苦與皮肉的磨煉」,令蔣震自強不息,去克服和超越那令人窒息的艱苦環境,成為一位工業巨子。

黎淑賢在《名人發達檔案》中引述蔣氏的成功之道:「路是自己走出來的,只要貫徹始終,每個有心人都會成功的。」這句話,使人想起希爾博士的名言:「所有偉大的領袖……都將他們的成功建築於『確切目標』之上。」

蔣震也深感信心與毅力對於創富的重要:「創業精神不分今昔……只要有信心、肯做、勤學,機會自然會來臨。」

蔣震毫不猶豫地鼓勵「有信心人士」去創業:「當今社會商業活動多,社會經濟繁榮,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相對增加。因此,在當今社會只要是人才,身懷本領,再加上勤奮和信心,白手興家的機會就較以前大得多。」

② 為什麼說團隊精神級創造奇跡

要想成為一個備受公司愛戴的員工,僅僅靠卓越的個人能力是遠遠不夠的。現代企業在強調個人素質的同時,更多的時候強調的是團隊精神,要想自己在職業生涯中一帆風順,同樣也要培養好自己與同事、下屬、上司之間和諧的人際關系,這將成為別人衡量你優秀與否的一項重要標准。

一次,聯想運動隊和惠普運動隊進行攀岩比賽。惠普隊強調的是齊心協力,注意安全,共同完成任務。聯想隊在一旁,沒有做太多的士氣鼓動,而是一直在合計著什麼。

比賽開始了,惠普隊在全過程中幾處碰到險情,盡管大家齊心協力,排除險情,完成了任務,但因時間拉長,最後輸給了聯想隊。

那麼聯想隊在比賽前合計著什麼呢?原來他們把隊員個人的優勢和劣勢進行了精心組合:第一個是動作機靈的小個子隊員,第二個是一位高個子隊員,女士和身體龐大的隊員放在中間,殿後的當然是具有獨立攀岩實力的隊員。於是,他們幾乎沒有險情迅速地完成了任務。

從這場比賽,我們得知了團隊的一大特色:團隊成員在才能上是互補的。共同完成目標任務的保證就在於發揮每個人的特長,並注重流程,使之產生協同效應。

有人也許會有疑問:有些天才,就是特立獨行的,他們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他們相信偉大的成就有時候就需要別具一格。

是的,在個別領域里,也許具有非凡天賦和超人努力的人會取得巨大的成就,比如梵·高和愛因斯坦。但是再有才華的人取得的成就也離不開前人打下的基礎,正如牛頓那句名言:「我之所以比別人看得更遠,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特別是在一個企業的團隊里,獨行狹式的人也是不可能取得長期成功的,蘋果電腦的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正是其中的顯著代表。

美國航天工業巨子休斯公司的副總裁艾登·科林斯曾經評價史蒂夫說:「我們就像小雜貨店的店主,一年到頭拚命干,才攢那麼一點財富。而他幾乎在一夜之間就趕上了。」

史蒂夫22歲就開始創業,從赤手空拳打天下,到擁有2億多美元的財富,他僅僅用了4年時間。不能不說史蒂夫是一個有創業天賦的人。然而史蒂夫卻因為從來都獨來獨往,拒絕與人團結合作而吃盡了苦頭。

他驕傲、粗暴,瞧不起手下的員工,像一個國王高高在上,他手下的員工都像躲避瘟疫一樣躲避他,很多員工都不敢和他同乘一部電梯,因為他們害怕還沒有出電梯之前就已經被史蒂夫炒魷魚了。

就連他親自聘請的高級主管——優秀的經理人,原百事可樂公司飲料部總經理斯卡利都公然宣稱:「蘋果公司如果有史蒂夫在,我就無法執行任務。」

對於二人勢同水火的形式,董事會必須在他們之間決定取捨——當然,他們選擇的是善於團結員工和員工擰成繩的斯卡利,而史蒂夫則被解除了全部的領導權,只保留董事長一閑職。

對於蘋果公司而言,史蒂夫確實是一個大功臣,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才,如果他能和手下員工們團結一心的話,相信蘋果公司是戰無不勝的,可是他卻選擇了孤立獨行,這樣他就成了公司發展的阻力,才華越大,對公司的負面影響就越大。所以,即使是史蒂夫這樣的出類拔萃的老員工,如果沒有團隊精神,公司也只好忍痛舍棄。

我們每個員工都應該時時反省自己,不要成為現代企業中的獨行俠。那麼獨行俠式的員工一般具有什麼樣的特徵呢?

1.擁有比大多數周圍同事高的學歷或者專業知識,取得過一定成績,並經常以此為榮,沾沾自喜。

2.喜歡獨來獨往,在公司內沒有什麼朋友,平常話不多,說起話來也充滿著驕傲的語氣;從來不把工作中打交道的同事放眼裡,總是訓斥對方。

3.能夠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見和想法,但絕不容許別人修改,甚至包括領導在內。如果自己的意見被採用,則更驕傲,如不被採用,則內心憤憤不平,認為其他人的所有意見和計劃都是平庸和充滿錯誤的,並不屑一顧,只有自己是正確的。

4.很少與人交流,對別人的意見,不管善意惡意一概不接受,不予理睬。

5.很少參加公司的集體活動,比如會餐、旅遊、娛樂等,認為和同事們在一起很無聊。

一旦上述幾條中有一條或者幾條和你相符的話,那麼你就應該好好總結反省了。企業里最可愛的員工,從不會把自己封閉起來,他們會主動與同事交流,他們明白:只有把自己優秀的才華與大眾的力量合起來,才能發揮最大的威力。如果想遠離於群體,想獨立完成事業,實際上等同於是自我毀滅。

從前,某地有一個非常霸道的地主,經常逼迫長工們沒日沒夜地為他幹活。大家為了解放自己,就經常想主意搞罷工運動,但總有少數人為了討地主歡心而通風報信,結果害得帶頭鬧事的農民不是被暴打一頓,就是拋屍荒野。

有一次,地主又逼迫長工們在中午太陽最毒的時候上山開荒。在幹活的時候,有一位老農非常生氣,只好拿雜草出氣。當他砍倒雜草旁的荊棘時,發現有一個大螞蟻窩。老農覺得這個螞蟻窩很大,於是就告訴了同來的工友。

一個調皮的少年好奇地用鐮刀捅破了螞蟻窩,無數螞蟻蜂擁而出。這個少年立刻將砍下的雜草和荊棘圍成一圈,並點燃了火,風吹火旺,螞蟻四散逃命,但無論逃到哪方,都被火牆擋住。瞬間,螞蟻占據的空間在火焰的吞噬下越縮越小,滅頂之災即將到來。

長工們看著這景象,有的說:「這些螞蟻就是那些地主和上次出賣我們的人,統統燒死他們。」話音剛落,奇跡發生了,火牆中突然冒出一個黑球,先是拳頭大,不斷有螞蟻粘上去,漸漸地變得籃球般大,地上的螞蟻已全部抱成一團,向烈火滾去,外層的螞蟻被燒得劈里啪啦,不斷有螞蟻被燒死,但螞蟻團最終越過火牆滾下山去,躲過了全軍覆滅的災難。

一位老農捧起螞蟻焦黑的屍體,久久不願放下,他被深深地感動了:一個小小的昆蟲為了整體的生存,竟有那麼強烈的視死如歸、勇於犧牲的團隊精神。如果我們都能像它們一樣,或許上次的罷工就成功了,或許就可以消滅那個地主,獲得自己的生存權。

在場的所有長工,包括曾經通風報信的人都為之動容。後來,他們憑借強烈的「團隊精神」,一鼓作氣消滅了那個大地主,解放了自己。

在動物世界裡,像螞蟻那樣憑借著團隊精神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神話的物種還有很多。比如最具有團隊精神的狼群。它們相互信賴,彼此忠誠,分工協作,團結一致,在協作中遵循自己鐵一般的游戲規則。狼的生存,就是在惡劣的環境中堅強地創造生存空間;狼的團體,就是在充滿爭斗的對手中組織強大的團隊力量;狼的智慧,就是在強者之列不斷競爭、超越。狼群能夠組成強大的生命和力量核心,形成堅不可摧的生存力、競爭力和戰鬥力。因此,它們從100多萬年的自然變遷中,得以生存並成為獸類中最優秀的種族,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同樣在人類社會,個人無法做到的事,由一個團隊去做往往能創造奇跡。因此在團隊中,我們要充分發揮團隊精神,與其他隊員緊密合作,把我們的團隊、我們的企業打造成鋼鐵長城,在市場競爭的風浪中巍然屹立。

團隊的力量是無限的。常言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眾人拾柴火焰高。」這都說明了群體力量的巨大作用。

因此,要想在職場中取得成功,就必須充分發揮團隊精神,這樣不僅可以成就整個企業,同時也能提升自我。

③ 求一本好一點關於創業的書籍

剛起步的創業者:《創造奇跡:零起步創財富》這本書就是一種機緣。《創造奇跡》——金橋從零起步創造億萬財富的秘密一書匯集了許敬東先生多年來學習、思考、實踐、成長、成功的經驗,是個人如何修為、如何創業、如何成功,如何進行團隊管理、商業地產運作、連鎖經營、融資上市等的一部不可多得的實戰經典教程。
《韋爾奇24戒律》:本書是第一為企業領導層和員工度身打造的管理實用讀本,幫助人們最直接地學習和運用韋爾奇的行為要訣和成功的商業戰略,它處處傳達出戰略背後的文化力量,更有助於人司根據自己的情況建立有個性的管理文化。

④ 綜漫創造奇跡1,2,3部全文。

Dear,樓主

很高興能為你解決問題

你要的文件正在上傳中。。。。

如果有什麼問題內,

可以追問我容!!!!!

如果滿意答案的話,

請採納答案,謝謝(*^__^*)

那麼,祝你看文愉快O(∩_∩)O.......

PS: 點贊不算採納哦,令請盡快下載.

(附件設置下載金額只針對其他直接下載的童鞋,提問者無需支付財富值)


BY:愛笑的夕夏


⑤ 怎麼創造奇跡

十年磨一劍

【出處】唐·賈島《劍客》詩:「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十年磨一劍,創造奇跡要有毅力和信心。


要有挑戰自我的精神。一個人只有超越自己,才能看到最好的風景。自己也是人,也可能妥協和和失去信心的時候,能夠站起來,一天比一天好,一天比一天進步和強大。經驗上超越,精神上超越,完善自己。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要努力會有成功的一天。

要想創造奇跡需要打造一個團隊。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要想走的快,一個人好,要想走的遠,走的長,那就要一個團隊。在團隊自己要以身作則,起帶頭作用。團隊要有團隊的精神,團隊的魂,用一個團隊力量,沒有什麼不可以戰勝的。制定團隊的目標,團隊的規章制度,團隊的奮斗精神。

要想創造奇跡需要站的高。愛因斯坦說過,我取得的成語,是因為站在巨人肩上。要想創新,要總結前人的經驗,在前人基礎上推陳出新。

⑥ 關於創造奇跡的故事

☞生命奇跡「朱堅強」2008-06-24
22:58
萬興明老人不停地撫摸著曾經與他生死與共的「朱堅強」。
空軍第二飛行學院副政委荊益平23日上午在抗震救災指揮所宣稱:該院官兵在清理廢墟時挖出的一頭震後存活36天的豬,22日下午被成都建川博物館收養。
荊益平介紹說,這頭被博物館取名「朱堅強」的豬,是彭州市龍門山鎮團山村12組萬興明家飼養的。萬興明家原本住在半山腰上,「5·12」地震發生後,他家的房子和豬圈都垮塌了,大家都以為豬肯定被砸死了。6月17日下午2時許,飛行學院三團機務一中隊指導員黃傑帶領10多名救援人員來到萬興明家幫助清理廢墟。當戰士把豬圈廢墟底層的一塊木板掀開的時候,萬興明驚叫起來:「這么多天了,我的豬還活著!」
黃傑說,萬興明家的豬圈有兩層,上面是木板閣樓,堆放著許多木板和木炭。房子垮塌,一邊的牆也倒下,無數的磚塊壓在木板上。木板閣樓和地面之間留下半米高的夾縫,使這頭豬大難不死。但空間只有半米高,它根本站不起來,更無法走動,只能趴在地上。廢墟都刨開後,大家驚訝了,這頭原本150公斤的肥豬,瘦得只有50多公斤了,一身都是黑炭。原來,這頭豬被壓的36天里,全靠吃木炭維持。村民們都說,這真是生命奇跡,算得上創世界紀錄了!
「空軍官兵挖出在廢墟下存活36天生豬」的消息不脛而走,災區群眾和廣大網友都為這頭地震中堅強活下來的豬而感動,呼籲留住它的性命。有網友說:
「刀下留豬,因為它創造了奇跡。」還有網友建議說:
「豬界的英雄!這頭豬應該留著,好好養起來,捐給地震博物館或動物園,讓大家瞻仰一下生命的奇跡!」
豬的主人萬興明回憶說,那天把豬救出來的時候,怕它突然見光不適,又用木板蓋住。後來女主人給它餵食,他們看到它「流下兩行眼淚水」。萬興明和老伴都認為它好像通人性,很感動,捨不得殺。但也有家裡人說,他們只是普通村民,房子也垮了一些,沒有辦法一直把豬養下去。今後怎麼安排這頭豬?萬興明也很為難。
成都市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正做汶川大地震展覽,聽說這頭在地震後創造生命奇跡的豬的故事後,非常驚訝,表示有意收留這頭豬,一直養在博物館內,讓豬和羊陪伴它,直到終老。豬的主人萬興明22日下午接受了建川博物館的這個提議。當天,建川博物館付給萬興明家3008元豬錢,並決定捐1萬元資助他家恢復生產生活。建川博物館承諾一直養著它,直至自然死亡。
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同時向挽救這頭豬生命的空軍官兵表示,「朱堅強」用生命記錄了抗震救災,他們一定善待這頭令人感動的豬。22日晚8時,「朱堅強」被送到建川博物館安頓。博物館還帶回了它原來的豬槽,用來給它餵食。
望著「朱堅強」,村民們都投去敬佩的目光。

⑦ 怎樣創造奇跡

創造奇跡的人本身就是一個奇跡,這種奇跡就是他們不同常人的人內格魅力,他們的忍耐,容堅毅。
積極的生活態度是最重要的。
一位凡夫向一位老師請教道:「先生,怎樣才能創造奇跡呢?」 老師回答道:「做事,認真做事,堅持做事,就會創造奇跡。」 凡夫問道:「這是為什麼?」
老師回答道:「你現在為我燒火煮飯,等飯煮熟了,我就告訴你為什麼?」 於是凡夫就為老師做飯,不久飯就煮熟了。 老師問道:「你剛才是怎樣煮熟飯的呢?」
凡夫回答道:「我就這樣反復不斷地添柴加火,順其自然就煮熟飯了。」 老師說道:「你開始做飯的時候,是生米;你反復不斷地添柴加火,就將生米煮成了熟飯,這難道不是一個奇跡嗎?」
凡夫感嘆道:「原來創造奇跡並不神秘呀!」 做,認真做,努力做,堅持做,奇跡自然而生!

⑧ 如何創造奇跡

不拋棄,不放棄

閱讀全文

與創造奇跡零起步創財富全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