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關於創造吉他的故事

關於創造吉他的故事

發布時間:2021-07-17 15:20:56

A. 求小小姐上一個關於吉他的故事,比較感人

聽五阿哥彈吉他-O-

B. 當時作者創造《黑色星期五》這首歌的背景故事是什麼

匈牙利作曲家魯蘭斯查理斯創作,這是傳說中聽了就會自殺的歌. 被人們稱為「魔鬼的邀請書」,至少有100人因聽了它而自殺,因而曾被查禁。關於作曲家本人創作曲子的動機,連精神分析家和心理學家也無法作出圓滿的解釋。

C. 給我靈感,中學生情景劇,關於吉他的成長故事

你可以參考一下他。 http://huangjuntaophoto.blog.163.com/blog/static/10851648420108111017735/ 嗯。吉他的故事也可以是一個夢吧,指間跳動的音符,在心中流瀉;可以是青春的六弦琴,用音樂為自己建造一個浪漫的國度,帶著青澀的夢,踏過初戀的季節。每一首歌詮釋著每一個夢。如果是一個沒勇氣的人,他也許會為了躲避現實藏在這個地方,任憑如雨般歌聲的洗滌,把臉上的微笑永遠定格在這里。琴聲在滑出最後一個和弦後停止了,一根琴弦應聲而斷,但琴聲卻永遠地回盪在夢的世界裡。

D. 談談自己的第一把吉他的故事

姑娘喜歡吉他,可不喜歡我。😊

E. 關於古典吉他有那些傳說故事

從前,鋼琴是音樂王國的老大,嗓門大,音域廣,他娶了小提琴做老婆,因為都是嗓門大,門當戶對的說。加上古鋼琴、大提琴、中提琴之類親戚龐大有勢力,於是稱霸西方音樂王國。
有一個小諸侯叫尼龍弦吉他,他很有志氣,刻苦學習,把鋼琴音域廣,多聲部同時發音的優點學到手,臣服了慢駝鈴等偽吉他,地盤大了,於是可以單挑整個鋼琴提琴家族,就像呂布戰三英一樣。有個老頭說他就是一個小樂隊。這是當時史書的記載。不過他的嗓門還是不夠大。所以只能在小地方混。
後來尼龍的實力和勢力不斷擴大。他的後代也不斷創新,有一個孫子利用基因技術把弦改成鋼弦,身材也高大了,嗓門大了,而且很會與時俱進,迎合老百姓新的音樂品味,當然中間也有很多被老一輩認為庸俗的東西,比如不老實、鄉村、流行等等靡靡之音。大家關他叫鋼絲弦。很受老百姓愛戴。
當然人紅了就會有敵人,俗話說樹大招風。所以不但外人,連吉他家族也有一部分守舊的人開始和他過不去,他們在背後說他技術其實怎麼怎麼樣、和聲組織沒有老祖宗的大氣,把祖輩的從鋼琴那裡學來的傳統武功都丟了之類。最後跟他劃清界限,家裡祖傳的貝多芬和怕歌你你的武功秘籍也沒有傳給他,不準他練。
當然鋼絲弦也是一個有志氣的人,他遺傳了祖先不恥下問,卧薪嘗膽的精神,認定發展才是硬道理,忍辱負重在吉他家族當下人,偷偷學著家族的武功精華。有點像張三封的老師覺遠。於是後來鋼絲不但將祖先的傳統發揚光大,還進一步自創了一系列靡靡之音,在老百姓中的聲望地位漸漸高了。於是其他尼龍弦只好守住一畝三分地,做與世無爭清高狀繼續自己的高山流水。
鋼絲勢力大了,也產生了內部的階級分化。
有部分子孫以家族利益為重,天天學習,好好向上,繼續升級自己的武功系統,就像武痴。
不過大部分子孫已經沒有這個野心了,他們只想搞好經濟,提高精神和物質享受,於是學了家傳秘籍上冊和弦部分就出來混了。為了掩蓋武功的缺點,把嘴巴用上了,哼哼著彈,更有甚者,好好的手指不用拿塊膠片擴大嗓門糟蹋自己,經常跟口琴、提琴鋼琴等外人勾搭著一起出來混。明明呂布可以戰三英,偏偏跟張飛一夥搞什麼聯合一體化。
本來這樣也沒有什麼,不過要命的是眼下世風日下,老百姓(特別是MM群眾)偏偏喜歡這樣淺薄的東西。於是這些小混混也就很得寵了。眼看群眾們都喜歡跟著他們混,有志氣的武痴們漸漸心理不平衡了,憑什麼這些三角貓的傢伙這么受歡迎?
於是他們聯合起來,跟這些喜歡動口不動手的劃清界限,佔山為王叫做指彈吉他,管那些小混混叫民謠彈唱。綱領就是君子動手不動口。更不能動膠片。而且繼續將從古典吉他那裡偷來的學問技巧發揚光大。看到他們終於明白這個道理,同時潔身自好,古典家族也就原諒了他們,經常跟他們聯合起來批評彈唱的小混混。
混混終究是混混,雖然他們有時候也學著祖先們忍辱負重跟指彈學點有用的東西,但是大部分都是樂於動嘴巴,武功也就將就著了。所以經常挨罵。被指彈家的小孩上門踩場子叫單挑連p也不敢放一個。

F. 關於吉他的作文

但是滿滿一本書的內容讓電影在不到三十分鍾里全部概括完成。包括其中小王子與飛行員的相遇,為了玫瑰奉獻的經過,在其他幾個星球的遭遇,書中作為精華為了建立羈絆和狐狸的對話以及小王子與蛇做交易離開地球的部分,都大幅度減少,如果沒有看過原著的人完全感受不到原著的魅力,反而像是突兀的加進去的一樣。
電影《小王子》反而像是在一個新的故事中加入了小王子的故事。新的故事在後半段的講述中變成了一個黑童話,相對於前半段的童話,在後半段的現實中,高傲的國王是個電梯駕駛員、喜愛脫帽的自大狂是警察,數學家則成為了壓迫剝削人民的代表者商人。而童話中的主角,那個失落的、憂郁的小王子成為了一個麻木的懦弱的「王子先生」,老師強硬的拉住小姑娘讓她讀書讓她成長的方式,無不讓人感受到現實的殘忍,大人的冷酷。

G. 吉他是誰創造處理的

吉他在鄉村民謠、爵士樂及古典音樂中早已經是一件不可缺少的樂器。但是木吉他本身
音量很小,這一致命缺點使吉他和其他樂器合作時,根本無法表現自己的優勢,這使吉他
長期以來,一直局限於自娛自樂的方式和一些小型的音樂沙龍場合。
吉他和其他樂器的融洽性相當好,但音量總是困擾著人們,成為很難解決的問題。
1920年,有人試著用一些方法將各種拾音器裝在空心木版上,以求突破這種局限。美國
Powe-Deamond公司看好日益風行的鄉村樂市場,研製出世界上第一隻真正意義上的木吉他拾音器,
它是加裝在吉他音孔附近的一個小裝置,用來放大吉他的音量,至此,吉他終於有了自己在樂隊
中的一席之地。
1935年,美國Gibson公司研製出世界上第一把真正意義上的電吉他,並以「ES-150」來命名他的型號。
這是一款有f孔空心的電吉他,她的出現標志著吉他終於擺脫了音量的束縛。
像「ES-150」款的電吉他,在使用過程中會出現很強的回授音,即我們平時說的「嘯叫」音,尤其是把
音量開大後這個問題更加明顯,為此,Gibson公司經過大量的研究,知道1985年才突出半空心的
「ES-335」型電吉他,她大大減少了回授音。
真正沒有回授音的電吉他是實心的,這種電吉他完全靠琴體的木材震動把聲音傳送到電磁拾音器闊音,
這種電吉他是受夏威夷吉他影響,因為夏威夷是實心的,而就在此時,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發明了電
小提琴,於是,有一位叫Les Paul的制琴師將一把Epiphone的f孔電吉他切成兩半,將一塊實心的木快
拈在了中間,將兩個拾音器固定在中間的木頭上,作成了世界上第一把實心電吉他。Les Paul費勁周折的
說服了Gibson公司生產這種實心電吉他,1950年Gibson公司開始批量生產這種吉他。
電吉他回授音解決後的同時,1948修理收音機的Fender和生產電夏威夷吉他公司的雇員Kaoffman合作
創造了一個叫「K&F」的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上市的實心電吉他,他比猶豫不決的Gibson公司早兩年。
回授音問題並非一無是處,在舞台上喜歡不斷加大音量的吉他手們,把吉他的音量開到了最大還嫌不夠,
還要把電吉他音箱的音量開到最大,產生了非常濃烈的失真音色,這樣就慢慢摸索出在使用失真時的新彈法,
這便是重金屬搖滾最早的開始。至此偉大的重金屬音樂終於來到了這個世界。
Fender的另一傑作是電Bass,他於1951年問世,比實心電吉他晚了三年,電Bass的降臨使龐大的音響
效果的搖滾樂隊如虎添翼,從此,真正的搖滾樂降臨到了這個世界。
這個還是我以前學吉他時候看的書上面的東西!~老師讓我們背的!
現在大概只記得住這么多了!希望可以幫助您!

H. 吉他的由來

赫梯吉他(HittiteGuitar)——在公元前1400年前生活在小亞細亞和敘利亞北部的古赫梯人城門遺址上的「赫梯吉他」。這是考古學家找到的最古老類似現代吉他的樂器,8字型的內彎的琴體決定了吉他屬樂器特有的聲音共鳴和樂器特質,這也是吉他最顯著特點。
根據格羅夫(Grove)音樂字典記載,古典吉他為魯特琴族(Lute family) 中,具有琴格的撥弦樂器。
中世紀文學中出現的和吉他有關的樂器名稱:法國稱之為Giterne,英國則是Gitarer
。由於當時古吉他琴族中的拉丁吉他GuitarraLatina,吉他Guiterne及摩爾吉他Guiteme
Moresche等的音量不能和魯特琴相抗衡,因此在歐洲大陸吉他並無法廣為流傳。(
在早期古典吉他史料中對於吉他之稱呼並不嚴謹,經常有可能同樣名稱卻意指不同樂器,也可能同一種樂器卻有許多名稱出現。到了十四、十五世紀,類似現代吉他
名稱的記載如Guitarra、Guiterne、Gittern
Ghitarra和等等頗多出現,但是十六世紀這些有關吉他的名稱並不能完全確定就是我們現在所指的吉他,當時這些名稱所指的樂器應為尺寸較小的高音魯特
琴 (Lutc),後來則被稱為曼陀拉琴(Mandora))。
直到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出現了比維拉琴(Vihuela)及四組弦吉他(Four.Course Guitar)之後, 吉他的地位才開始奠定了雛形。一般稱古典吉他為西班牙吉他。
早期的吉他共有四弦,西班牙人艾斯耐爾致力於吉他的發展,他成功地給四弦吉他加上第五條弦,從此產生了西班牙吉他這個名字。
1586年,西班牙人阿瑪特在巴塞羅那發表了第一部吉他教程,使五弦吉他在西班牙廣為流行。這一時期著名的吉他演奏家科爾貝塔將這種吉他傳播到了歐洲各地,在1799年出版《六弦吉他基礎教程》這本著作成了現代吉他的奠基,標志著吉他黃金時期的開始,在這時期出現了索爾、阿爪多、朱利亞尼等志它大師及大量珍貴的吉他音樂作品,當時還有許多音樂大師如韋伯、舒伯特,柏遼茲、帕格尼尼等也都演奏吉他,並作了大量的吉他曲。
到了現代古典吉他大師賽戈維亞(Andres Segovia),他使吉他不再限於本身的范圍而向鋼琴、小提琴進行了挑戰,使吉他最終成為世界三大樂器之一,吉他獲得了它歷史上最高的地位。更進一步將古典吉他藝術推廣到歐洲之外的亞洲以及美洲,形成古典吉他史上的 第二黃金時期。
19世紀50年代,西班牙吉他製作家托烈斯在阿爾卡斯的幫助下確定了吉他弦長的尺寸與外形特徵及用料,現代吉他真正地誕生了。
因此西班牙對於古典吉他之演進與發展,實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I. 苦練吉他的勵志故事

科比有的時候輸球了會練球到凌晨4點多,每天都會強迫自己命中一千個以上的三分,還有很多的,求好評!

J. 吉他是誰發明的

吉他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兩三千年前古埃及的耐法爾,古巴比回倫和古波斯的各種古彈撥答樂器。

考古學家找到的最古老的類似現代吉他的樂器,是公元前1400年前生活在小亞細亞和敘利亞北部的古赫梯人城門遺址上的「赫梯吉他」。

在十三世紀的西班牙,由波斯語逐漸演化成的西班牙語吉他一詞就已經形成,在當時種類繁多的樂器中,已經出現了「摩爾吉他」和「拉丁吉他」。其中摩爾吉他琴體為橢圓形背部鼓起,使用金屬弦,演奏風格比較粗獷;拉丁吉他琴體為與現代吉他類似的8字型平底結構,使用羊腸弦,風格典雅。

(10)關於創造吉他的故事擴展閱讀

第一把吉他::

有根據的古典吉他遠祖,是在1400年前生活在小亞細亞和敘利亞北部的古赫梯人城門遺址上的「赫梯吉他」。

這是考古學家找到的最古老類似現代吉他(一樣具有彎曲的琴體)的樂器,8字型的內彎的琴體決定了吉他屬樂器特有的聲音共鳴和樂器特質,這也成為吉他與其他彈撥樂器所不同(如琴體是半梨型的魯特屬樂器)的最顯著特點。

閱讀全文

與關於創造吉他的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