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護士為什麼要樹立正確人生價值觀
護士是個很辛苦的工作,每天奔波勞累,掙的錢比醫生少的多,護士是疾病的主要控制者,從戰爭年代來看,從有了南丁格爾的護理,雖然當時的技術是相當有限,但挽救了許多戰士的生命.在當代我們先進的技術,高級的器械,讓一個又一個不可能的手術在我們手中發生了奇跡,創造了無數個生命的輝煌.
五月十二是國際護士節,為了歌頌我們白衣天使的偉大和辛苦
所以無論病人對護士是什麼態度,白衣天使都應該理解他們,為他們多著想,為人民服務是我們的義務,救死扶傷是我們的責任
是啊,我是一家民營的護士,我很贊同3樓的觀點,大醫院的護士是很拽的,民營和私企靠服務和療效生存,身為護士,是很辛苦的,工資待遇和醫生的沒法比,護士是腦力加體力勞動者.比醫生要辛苦許多,我很感謝樓主和大家這么關心護士,也給我這么個訴苦的機會,謝謝,雖然我感覺很累,看到病人健康的幸福的生活,我很有成就感
B. 我為醫院添光彩,演講稿,護士,
可寫,【】【】在昵稱內。
C. 如何通過護士這個職業來創造自己的人生價值
說對方是范德薩是
D. 做為一名護士談談你的價值,以及如何實現你的價值
一名護士的價值在於她是醫生和病人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人才。因為醫生離不開護士,觀察病人、護理病人、關心病人、救助病人什麼地方都離不開她們,所謂三分治療七分護理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護士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那麼怎樣來實現護士的價值呢?我認為是要愛崗敬業,熱愛本職工作,關心愛護病人,做他們的貼心人,只有病人滿意就是我們實現價值的時候,也是我們收獲最大的功勞。
E. 作為護士應該如何提升自己的價值
我們都知道,護士這個職業是很神聖的,而且,我們在醫院遇到最多的也是護士,有什麼問題,首先找的還是護士,護士在醫院是一個不可或缺的一支隊伍,但是,有時候我們會遇到一些新手護士,不僅基本業務了解不透徹,問題解決不了,而且心裡承受能力也不過關,要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淡定從容,優秀優異的護理人員,就需要我們多加努力。
F. 我不是學護理專業的 想考一個護士證容易考到嗎 考到了能在正規醫院裡面工作嗎可以有編制嗎
不是這個專業的,就免了吧,護理專業學生很多,雖然我國96%的醫療機構床護比例不達標(在崗護士人數少)但是醫院招聘的護士卻不多(因為護士為醫院創造的價值不高),因此很多護理專業的人才都還在待業中。
G. 護士的價值觀體現在那些方面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幫。對一個人的最高評價應該是知書達禮。護士作為沒有翅膀的天使,更應該容貌服飾端莊大方,言行舉止優雅得體,這樣才能顯示出護士的獨特韻味來。有人說,人間的美,十有七八是女人創造的,護士是女人中的天使,護士的一舉一動更應是美的展現。
護士的美可以體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容貌服飾美
第二、行為舉止美
H. 我為醫院謀發展
作為年青人,我既有過「心浮氣躁、眼高手低、生不逢時的感嘆」,也有過「自以為是,盲目盲從,無所作為的迷惘」。但是,來到XX醫院後,看見全院職工同心同德、攻堅克難、苦心經營、誓求發展的精神風貌和工作狀態後,我沉默了,也醒悟了。雖然我沒有機會見證醫院發展的每步歷程,但我感受到了強勁的發展氣息。我想,XX醫院之所以能夠實現跨越式發展,走到今天,正是繼承了老一輩光榮傳統,靠著這股子敢於戰天斗地的抗震精神、敢於標新立異的創新精神和天下為公的奉獻精神來實現著自己的夢想,促使我的頭腦立即冷靜下來,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應該做什麼,到底怎麼做。 作為新職工,我沒有資格談什麼索取,沒有資格講什麼條件,只有誠實守信、厚道做人、腳踏實地、努力工作。在XX醫院這個大熔爐里,要實現自己心中的夢想,只有讓青春在奉獻中燃燒,才能點燃生命的激情。這不是一句空話,也不是一句套話,而是我擲地有聲的承諾,無怨無悔的選擇。 首先,把自己定位為小學生,以學習的態度務實的工作。 中國加入WTO,醫療市場進一步開放,看到我院許多醫務人員的危機意識、風險意識、責任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逐漸增強,為不在殘酷的競爭中淘汰出局,拚命充電加油,不斷固本強身,反復進修,學專科精專病,學專業強素質……50歲不言老,而我這樣一個年青人又怎敢固步自封,輕言放棄?醫院是一所新的大學,每位職工都是我的老師,都是我的學習榜樣,有許多知識需要不斷更新和完善。這是因為,一方面學校里學的多是理論,而醫院需要的是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需要的是把腦袋中的先進理論變成活躍的思路,把學問變成醫院的兩個效益。只有抱著謙虛謹慎、務實求真的求識心態,才能贏得周圍同事的支持,理論才會迅速轉變成實踐經驗,否則只能坐吃山空,飲鴆止渴。另一方面,醫院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在任何單位,人才都是免費的,庸才都是昂貴的。因為人才能創造遠比自己成本更大的價值出來,而庸才給再低的工資也是白投入。在醫院不論領導還是職工,每個人都是在為自己工作,沒有人會養懶漢,天下也沒有免費的午餐。所以從現在開始,就要努力學習,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一專多能的人才。盡快使自己由人力向人才轉變,由專一人才向復合型人才轉變,由可有可無的人才向不可或缺的人才轉變。這里說的謙虛是真謙虛而不是假謙虛,學習是有主觀思想的學,而不是形而上學的學。既要向同事學、前輩學、領導學,也要向患者學、案例學,甚至向醫療糾紛學。時時刻刻把自己定位為一名小學生,學習臨床一線人員對待科學精益求精,嚴謹求實的精神,學習行政工勤人員吃苦耐勞、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學習各級領導科學決策、舉重若輕的管理能力,切實使自己像注入了一股新鮮的血液一樣,給醫院發展帶來新的氣息。 其次,把自己定位為打工者,靠自身的努力贏得他人的尊重。 作為新職工對自己要有一個准確的定位,就是樹立不與他人攀比名利的思想,不要爭這爭那,而是要把自己切合實際的定位為一名打工者。打工者是什麼心態?打工者就是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就要努力找工作的心態。時代呼喚魯迅先生「甘為儒子牛」的奉獻精神,不計較個人得失,踏實工作,厚道做人。目前,雖然醫院創造了很好的用人環境,人人是人才,塞馬不相馬,但前提條件是自己要先是一匹馬。試想,沒有作為,工作表現平平,不服從領導,誰會願意提供你更大的舞台和發展空間;沒有用武之地,怎會有業績有所作為?這就像伯樂與千里馬的關系,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是千里馬就拿出千里馬的能耐讓大家看看,別去管他伯樂不伯樂。正確認識自己,正確認識別人,是紅花就爭鮮斗艷,是綠葉就吐翠襯托。因此,在工作上要主動出擊,以敏銳的眼光看到別人未曾看到的,以麻利的手腳解決別人未曾注意到的問題,認真對待每一件事,盡心盡力把每項工作做好。在此基礎上樹立一種思想,那就是 「不論別人重視不重視你,但是自己一定要重用自己」,千萬不能好高務遠、眼高手低,積極地從細微處做起,做到眼勤、手勤、腿更勤,每件事都富有創意的把它想的周全、做的到位、辦的完美,以只爭朝夕的精神,投入十二分的工作熱情,爭搶著干、比拼著干,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為醫院發展做出貢獻。 最後,把自己定位為主人翁,建立與醫院血脈相連的共同體。 「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醫院的發展壯大需要我們每個人從自我做起,從身邊做起,並協助他人做好工作。在醫院這個團隊里只有我們每個人的價值都得到最大發揮,醫院的價值才會有最大地實現。 如果說,病人是醫院的衣食父母,那麼醫院就是我們每位職工的衣食父母。醫院榮辱興亡,與我們每個人的利益密切相關。作為醫院的主人,首先要像談戀愛一樣,先愛上自己的工作,愛上所從事的崗位、愛上我們協和醫院。只有對我院的一草一木動了真感情,對工作有了興趣,產生了激情才可能把工作做的更好。這時候工作不再有上下班之分,即便出差辦事同樣可以做健康教育,在飯桌上與朋友吃飯也可以做醫院的品牌宣傳,哪怕回家睡覺興許會想出一個新的思路,閃出一個新的點子,只有對工作有了這種如醉如痴的感覺,才可能幹事、干成事;其次,作為主人翁要樹立團隊精神,事事嚴於律已,處處想著他人,在院內自己代表著科室形象,出院後代表著醫院形象。我們一句不當的言語都可能給患者造成誤解,影響到醫院的信譽,一個不雅的動作都可能損害醫院形象,影響到醫院的發展,因此時時處處都想著我是「XX人」,一切言行舉止都要與醫院的發展大方向相符,特別是自己作為醫院黨委部門的宣傳教育者,更應懂得這一點。再次,要樹立高尚的職業道德,建立強烈的歸屬意識。按照胡主席「八榮八恥」的要求,認真落實衛生系統內部的各項道德規范,以醫患和諧為榮、以冷漠患者為恥,以救死扶傷為榮、以玩忽職守為恥,以為民解憂為榮、以違背宗旨為恥,自覺弘揚高尚的醫德醫風,明榮辱、辯是非、揚正氣、保本色,真正把協和醫院當成自己的家,珍惜它、愛護它、建設它。 同志們,XX醫院燦爛美好的明天正在昭示著我們,讓我們在院黨委的正確領導下,攜起手來,點燃激情,舞動青春,昂首闊步,前進、前進、再前進! 謝謝大家。
I. 護士職業更高層次的價值
護士的工作崗位神聖而崇高。身穿白大褂在崗履責,應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方才能夠做好方方面面的事務。不僅講究工作效率,更要講究工作質量,注重工作效果。我認為,護士工作看上去容易,其實真正做好卻又不是件易事。這項工作有其自身的職責和內在的標准,各位護士做起來因自己年齡大小、工作經驗、履責態度、個人性格等因素,雖然也能在工作職責和工作標准范圍內完成任務,但效率和質量卻是千差萬別,而且高效率、高質量的工作標準是沒有頂的。有的護士完成了硬體工作(如量體溫、打針、發葯等)之後,安心無事地歇之辦公室;有的護士做了硬體工作之後,又做了大量軟體工作(如給病員以更多的真、善、美的精神性東西)。「硬」有范圍有尺度,「軟」則沒有指令性的規約。那麼,護士在崗履行職責,怎樣能夠做到高效率、高質量、創造性的完成各項工作任務,達到最佳工作效果,讓病員安心、放心,並積極配合醫院治療?雖然沒有千篇一律的格式,但有規律可循。本文就護士崗位意識的確立,對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的促進作用問題,談點自己的看法。
1 責任意識
有責任心才是做好工作的前提。這「責任心」的「心」字,早被中國古代哲學家喻指思想、精神,即今日廣義的哲學范疇「意識」,與醫學上稱身體某部位的那個「心」有別。工作上的「心」(責任心)到位,即捧著一顆心來,在班用心去做,不夾私心離班,這樣專「心」之致,就能做好護理工作。即使對較為年青的護士,或者換了工作崗位的護士,對剛接手的工作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但只要有這份心,定會早日勝任此項工作。如果缺乏責任心,無論是新護士,還是老護士,都不會做好護理工作的。事物有因果關系,即有因才有果,護士工作也存在因果性的一面。工作是靠人做的,護士工作要達到良好的效果,甚至最佳效果,必定要求護士本身要有良好的心理狀態,有正確的意識指導自己去履行職責。有好的開端,才會有好的結果。歪打正著的事是有,但不具有普遍性。護士工作切忌不能有絲毫麻痹大意之念,「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歪打是不會正著的。加強責任意識才是良好的動因,也是最佳出發點。當然,工作中也會有好心辦錯了事,這屬正常范圍,世界觀方面是沒有問題的,有其正確的意識,只是世界觀轉換成方法論的環節上出現了失誤,或是方法的運作上出了差錯。「好心辦錯了事」是方法問題,而不是思想問題。方法問題很復雜,也很有講究。對護士來說,護理工作有個業務水平、經驗多寡、病員配合、他事阻礙等,使之方法不得力,或者不到位。這些屬外在原因,是客觀造成的,非主觀所致,這種「錯」容易被防止和克服。如果不該出錯而因責任心不強出了錯,性質就變了,就不屬正常范圍,也就不能用「出錯」來塘塞,那要追究其責任。所以,責任意識對護士來說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必須自我內修、點滴養成這種意識。責任意識與工作職責的要求是緊密聯系的,有時能合二為一,但區別是顯然的。前者屬自我意識、自我要求,強調個體的內控,具有軟性的一面;後者屬外在規約,強制要求,具有硬性的一面。「硬性」是工作職責、標准,「軟性」是個體工作的靈魂,「硬性」好比骨骼,「軟性」恰似血肉。
2 平等意識
護士加強責任意識是做好本質工作必不可少的,但僅僅有責任意識還不夠,應該在責任意識的基礎上,並緊緊圍繞責任意識創造性地拓展工作。這個「拓展」就是由護士單方面努力,一廂情願的工作,變成護士與病人之間的相互配合和相互協調。而護士與病人之間的密切協作的主動權、選擇權在於護士這方。護士工作如何才能適應、迎合並受到病人的支持,確立平等意識是其關鍵,即護士對待病人採用平等的觀念,不僅對待所有病人一碗水端平,而且時時處處與病人平等相處,護士不能有居高臨下之感。在病房裡護士是相對固定的,病人是流動的,選擇住院的權力在病人手裡,若把護士比作主人,那麼病人就可比作客人。護士與病人彼此之間的關系就應該是「主便客勤」。主人怎樣接待客人,方便客人呢?首先要尊重病人,重視對方的存在,象招待客人一樣熱情地招待每一位病人,力爭使病人感覺到主人待客熱情、隨和,服務周到。做到這些,主要體現在護士的服務態度上,護士應該做到「說話輕,走路輕,操作輕」,
護士的工作對象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平等意識也應包含對生命的尊重。病人在生理上與健康人有區別,但在人格上與健康人是一樣的、平等的。如果護士在思想上確立了這種意識,那麼在對待病人的態度上就不會有居高臨下的表現,代之的是說話和藹可親,做事輕巧靈敏。但有時也會有這樣情形的發生,當護士好聲好氣地對病人說話,回報的卻是惡言惡語或是不理不睬,從現象上來講就是用平等沒有換來平等,這是什麼原因呢?很顯然這是因為病人的心理狀態發生了改變。當人受到疾病侵擾時,機體的正常組織細胞受到損傷,影響人的正常活動,打亂了多年的生活規律,從而產生煩躁情緒,這時病人也許正沉浸在痛苦和煩惱之中,所以也就不會對護士的好聲好語給予應有的重視和回報。如果我們能夠想到,當我們護士自己遇到不愉快的事時,也會有這種表現,也許比他表現還差呢,那麼我們也就能夠理解他們了。這就要求護士有了平等意識,還要有同情心和寬容心。現在病人到新聞媒介投訴我們護士的主要理由是態度問題,佔85%以上。從中說明病人對護士的態度是非常在乎的,也說明護士的態度對病人病情的發展和轉歸起著重要的影響。
以平等的態度對待病人,並不降低護士身份,相反能夠促進護士與病人之間的協調工作,相互交流,相互溝通,使病人信任護士,積極配合醫護人員治療疾病。同時,病人得到了平等相待,受到了尊重,減少了因病而帶來的失落感,本身就是自我的生理、心理乃至精神狀態的有益調理,極大地增強了自覺抵制疾病侵蝕的信心。因此,我們認為,護士在責任意識的基礎上確立平等意識是高質量完成本職工作的重要一環,也是護士創造性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
3 朋友意識
有了平等意識,避免與病人產生不必要的沖突和不協調,達到了護士與病人之間的初步溝通的目的,彼此有相敬如賓之意,但相互間似乎還有距離感,即主人與客人界線分明,在彼此心目中未能融為一體,即尚未達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種溝通仍須拓展、升華。在平等意識的基礎上,護士還應確立朋友意識。有了朋友意識,就可以縮小護士與病人之間的距離感。護理工作中的朋友意識,是指護士在工作中把病人和他們的親人象朋友一樣對待,與病人相處的過程中投入一定的感情(當然這種與男女之間的異性感情是不相同的),這種感情表現在為病人病情好轉而高興,為他們的心情舒暢而共同愉悅。護士有了朋友意識,在主觀上確定了這個朋友目標,就能主動地與病人交朋友,在對病人治療和相處中就能仔細地了解和觀察病人:他是什麼樣的個性特質的人?他的家庭成員對他怎樣?他的職業是什麼?這種職業對他的性格有什麼影響?他熱愛他的職業嗎?等等。在關心病人疾病的同時,還要關心一個個性格相異的人。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議論:「這個病人好」,「那個病人不講理」,「這個病人本人倒不錯,可他的家屬太夾生」。這就是護士與病人相處中滲透的感情色彩。有些病人入院前位於領導崗位。平時呼風喚雨,唯我獨尊,到了醫院對待護士也象對待他的下級一樣,呼來喚去,發號施令,擾亂了正常的護理工作程序,也有些病人自己很有錢,認為錢能買到一切,他們對護士的要求特別多,有時超出了護理的范圍,遇到這樣的病人,確實令護士頭痛。如果有了「朋友意識」,我們護士就會這樣想:「這位朋友有點傲氣,我可要勸勸他,要他知道醫院有醫院的規矩,不可以隨心所欲。」「這位朋友觀念上有問題,我要開導他一下,讓他學會尊重別人」。當然,朋友意識不是讓我們放棄原則,放棄嚴格的操作規程,相反,為了朋友的安全和康復,我們更應該小心謹慎。以朋友之心去待人,也一定能夠得到朋友之心的呼應,病人一定能夠遵守醫院規章制度,理解護理工作的艱辛,默默地提醒自己:應給朋友增光添彩,不給朋友添亂抹黑;應主動配合治療,而不消極、作梗;願把朋友之心作我心,定不負醫護人員的義。
以朋友的態度待病人,不是護理工作上的庸俗哲學,而是處理好護士與病人之間關系的高層次溝通,我們日常護理工作能夠做到,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很少有護士能真正做到待病人如朋友,也很少有人能真正領悟到護理工作中的「朋友意識」的價值所在,即使是領悟到其中的意義,也因與「不能增分文酬金」而棄之。我們認為,護理工作中的朋友意識不是可有可無的,它是高質量護理的不可忽略的一環,有了這種意識並在這個意識驅使下工作,不僅工作效果好,使病人放心,還能做好「令人頭痛」的病人的思想工作。這是現代整體護理的內在要求,是新形勢下護士應備的素質,因為人是有感情的動物,朋友意識就是感情的凝煉、升華。
4 親人意識
在朋友意識的基礎上,護士與病人之間的關系再升華,就會形成親情感,彼此都會萌發出親人意識。這種親人意識是護士與病人工作關繫上溝通的最高層次。一般來說,與自己有血緣關系的人稱之為親人,親人之間的感情是不同於其他的感情,據調查,海外華人在經營活動中,財團的最高機構是由親人們組成的,這說明中華民族有著根深蒂固的「血永遠濃於水」的親緣觀念。對親人的依賴和信任是無價可比的。護士與病人沒有血緣關系,但如果護士把病人看作是自己的親人結果會怎樣呢?護士在思想上樹立親人意識,把年紀大的病人看作是自己的長輩,把年齡與自己相仿的病人看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把年齡幼小病人看作自己的孩子,護理時感覺就不同,操作中每一具體細小的動作都會考慮到是否對病人有利,對操作技能的要求就會更高,因為「我」是在為親人做治療,一定要把痛苦降到最低點,把舒適提高到最高點。如果說明朋友意識具有感情色彩,那麼,親人意識則具有親情色彩。當一位長久卧床的病人離開人世的時候,護士和病人親屬一起傷心落淚,這就是親人意識的體現。當看到一位病人痊癒出院,與護士依依不捨千恩萬謝的道別場面時,人們一定覺得護患之間的關系是非常融洽的。我們在給病人打靜脈針的時候,常常會遇到這種情形,在為一位熟悉的、關系融洽的病人打針時,往往能夠「一針見血」,一次進針的概率很高,而為一位新病人或是與護士發生過糾紛的病人打針時,心裡總有些緊張,這時一次進針率就低。同樣的操作手法,在為護患關系好的病人做肌肉注射時,他們不覺得有多疼,而為護患關系緊張的病人做肌肉注射時,他們就覺得疼得不得了,而且會感到一次更比一次疼,而當他們與護士的關系改善以後,又不覺得打針有多疼了。這種現象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當人與人之間有了良好感情時,大事可以化成小事;當人們之間有憎恨之意時,小事也能變成大事。護理工作的操作中,有很多種是會為病人帶來不適甚至疼痛感,如果我們把病人當作長輩、兄弟姐妹、孩子的話,那麼在操作中不但會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去做,而且還會想方設法使自己的技術熟練,效率更高,減少對病人造成不適和疼痛的時間和次數。另一方面,「以心換心」也得到病人的真誠相待,他們會把護士當做親人,「有這么好的孩子、姐妹、阿姨為我做治療護理,這點疼又算得了什麼呢?!」這樣護患關系就進入了良性循環的軌道。因此,親人意識是為達到高質量、高效率、好效果的護理工作鋪平了道路。當病人帶著美好的回憶出院時,他自身的生命得到了延續,他的社會生命同樣也得到了延續——這就是「親人意識」的魅力和價值所在;當一個病人帶著生離死別即將辭世之際,醫護人員在他心目中作為「親人」的成員,對他的病情治療已經傾注了「親人」的情感,盡到了「親人」應盡的職責(義務),他在感謝「親人」的同時,留念生命最後的一刻,應該是無憾於「親人」的盡心。
親人意識作為護患關系溝通的最高層次,比朋友意識更難做到,我們認為,「更難」並不意味著就不能做到。戰爭年代裡,後方醫治戰場上負傷的官兵,醫護人員和廣大人民群眾把傷員當作親人,全心全意為傷員服務,唱出了可歌可泣的親情戰歌,這優良傳統難道說沒有普遍意義嗎?難道說不應該普遍推廣嗎?醫院是救死扶傷、實行人道主義的場所。這種場所應該是潔白無瑕,一塵不染,應該把能夠使的力量全部用於救治病人,不藏半點私心雜念。我們所倡導的親人意識,說到底就是發揮護士最大的技能和智能為病人服務,技能是硬性,是靠訓化產生並形成的。而智能往往滲透著更多的知識、人品、人格等修養成份。與病人產生了親情感,就能象待親人一樣來善待病人,將自我的技能與智能融為一體用於工作,使工作錦上添花,取得最佳效果。
總之,護士工作千頭萬緒,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這「服務」思想的確立,就是護士崗位意識的形成,而崗位意識的具體內容就是責任意識、平等意識、朋友意識、親人意識。這內容的四個方面層層遞進,步步深入,環環扣緊,形成一個綜合的、立體的意識網路,指導護士工作。真正將這四個方面創造性地運用於護理工作中去,則完全體現出真、善、美,力避護理工作中的假、惡、丑。因為護士確立責任意識在工作中就必然求真務實;確立平等意識,尤其是確立朋友意識、親人意識,在工作中就必然善待病人,與同事相互協作,與病人和睦相處,整個病區(病房)不是家庭,甚似家庭氛圍;在「和睦的家庭」氛圍中,護患之間彼此配合默契,心心相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心靈必然涌現出美的和諧,升華出人間真情。我們說,護士工作千萬件,件件連著病人的「臉」,這並不是意旨要看病人的臉色做事,「臉」牽系著病人的健康狀況;牽系著病人的心情是否愉快;牽系著病人對護士工作的滿意程度;牽系著護患之間關系是否和睦;牽系著「家庭」氛圍是否溫馨。畫「臉」的主動權在護士,畫得好不好的關鍵也在護士。我們要牢牢記住「畫狐不成反成狗」的訓道,真正去加強崗位意識,才是畫好「臉」譜的要則,這個「臉」譜中也滲透著護士自我的臉譜。
J. 護士轉正申請書怎麼寫
護士轉正申請書
尊敬的領導:
我於20XX年X月進入醫院,本人工作認真、負責並且具有較強的責任心和進取心,勤勉不懈,工作極富熱情;具有良好和熟練的溝通技巧,能夠與病人及病人家屬保持良好的醫患溝通,和醫院同事之間能夠通力合作,關系相處融洽而且和睦,配合各部門負責人成功地完成各項工作;積極學習新知識、技能,注重自身發展和進步。
X年來,本人一直從事著臨床護理的工作,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在頭半年裡,主要從事著臨床護理的工作,在這飛速成長的半年裡,從臨床工作經驗幾乎為零,到逐漸熟悉,從醫學理論到臨床實踐的運用,從同事朋友之間的溝通,到面對廣大基層群眾之間的溝通等等;這些所有的知識,都有全面的認識和掌握。在後一年半里,我也一直從事著臨床護理的工作,堅持精益求精的原則,一絲不苟的對待每一位病人,堅持把工作獻給社會、把愛心捧給患者,從而保證了各項工作的質量,同時堅持業務學習不放鬆,不斷吸取新營養,促進自己的業務水平不斷提高。
二:在這兩年裡,通過各位領導、同事的批評、指點,和深刻的自我反省,同時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如下:理論知識不夠全面,不夠牢固,業務知識不精,不廣,專業技術水平不高;希望在以後工作中,在各位同行前輩以及領導的幫助和支持下,以及自身的努力學習下,不斷完善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臨床護士。
經過X年的工作和學習,看到醫院的迅速發展,我深深地感到驕傲和自豪,也更加迫切的希望以一名正式員工的身份在這里工作,實現自己的奮斗目標,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醫院一起成長。
在此我提出轉正申請,懇請領導給我繼續鍛煉自己、實現理想的機會。我會用謙虛的態度和飽滿的熱情做好我的本職工作,為醫院創造價值,同醫院一起展望美好的未來。
此致
敬禮
申請人:xxx
20xx年x月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