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洋快餐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快餐最早出現於德國,英語稱為「quickmeal」或「fastfood」。引入中國之後,中文名稱就叫「快餐」。
❷ 快餐是誰發明的
始發明
源於 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
那時候在哪裡上班的人,中午不回家吃飯。出現了需求,
那麼相應的快餐就產生了。
❸ 外賣是誰發明的
外賣的發明人已經無從考證,外賣源於最早的打包形式,行業發展:
1、餐廳打包
打包形式是最早出現的外賣形式,雖然古老,卻延續至今。
2、電話訂購
隨著電話和手機的普及,電話訂購逐漸成為外賣行業的主要手段,也使外賣行業得到迅速的發展。相對於餐廳打包,電話訂購以其無需上門的優勢,很大的刺激了外賣行業的發展。
3、網站訂購
90年代互聯網的普及,使外賣行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學生和白領成為網站訂購的主力。隨之也發展起來很多互聯網訂餐企業。
4、微信訂餐
2012年,隨著智能手機的迅猛發展,微信以不可遏制的勢頭迅速的發展壯大。以此為基礎,衍生出很多圍繞微信的二次開發。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必不可少的包括了微信外賣開發。在APP當道的手機應用時代,微信二次開發,以其不需下載和不佔用桌面空間的絕對優勢,佔領了很多APP的市場,成為商家的首選開拓領域。
外賣系統
1、餓了么
「餓了么」是2008年創立的本地生活平台,主營在線外賣、新零售、即時配送和餐飲供應鏈等業務。創業10年,餓了么以「Everything 30min」為使命,致力於用科技打造本地生活服務平台,推動了中國餐飲行業的數字化進程。
2、美團外賣
美團外賣覆蓋全國各城市優質外賣商家、快餐和特色美食,擁有優秀的外賣網上訂餐平台和外賣送餐團隊,提供24小時叫外賣服務。美團外賣是美團網旗下網上訂餐平台,於2013年11月正式上線,總部位於北京。
3、網路糯米
網路糯米,前身為人人旗下的糯米網,2014年1月網路全資收購糯米網並在2014年3月6日將其更名為網路糯米。經過幾年發展,網路糯米已經發展成為國內領先的本地生活服務平台,服務覆蓋包括美食、電影、酒店、旅遊、火車票、機票、充值、外賣等。
❹ 快餐的起源 急需!!
快餐最早出現於德國,英語稱為「quickmeal」或「fastfood」。引入中國之後,中文名稱就叫「快餐」,即烹飪好了的,能隨時供應的飯食。
其實通常我們所說的「快餐」准確地來說應該叫中式快餐,俗稱盒飯。它是中餐吸收外國飲食文化而形成的飲食方式。它以明快、方便、節約的顯著特徵走進了千家萬戶。
(4)發明快餐擴展閱讀:
發展歷程
中國快餐行業發展迅速,總體運行情況良好,市場穩步增長。中國快餐業的黃金時期已經到來,並會以北京等大城市和發達地區為中心,逐漸向全國蔓延開來,走向一個成熟的發展階段。
2013年的快餐市場可謂熱點不斷,中外快餐企業競爭升級,快餐業發展勢頭不錯,不少企業開始進入擴張提速階段。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快餐業加速發展的時機已經成熟,市場規模有望實現跨越式增長,中國快餐業的發展前景將更加廣闊。中國的經濟增長前景使得中國市場成為未來在全球市場中的黃金增長點,這也意味著中國快餐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激烈競爭。
❺ 快餐的來歷是什麼
快餐
快餐(a quick lunch (or meal); a snack; fast food )kuài cān 預先做好的能夠迅速提供顧客食用的飯食,如漢堡包、盒飯等。又叫盒飯。港台一帶獲譯作速食、即食、便當等,而消費者對快餐的理解是多種多樣的,遠不止外來語原意所能包容。但無外乎這么幾點,即快餐是由食品工廠生產或大中型餐飲企業加工的,大眾化、節時、方便,可以充當主食。
快餐 最早出現於西方世界,英語稱為〃quickmeal「或〃fastfood〃。引入中國之後,中文名稱就叫〃快餐〃,即烹飪好了的,能隨時供應的飯食。其實通常我們所說的〃快餐〃准確地來說應該叫中式快餐,俗稱盒飯。它是中餐吸收外國飲食文化而形成的飲食方式。它以明快、方便、節約的顯著特徵走進了千家萬戶
唐代市場有一種叫「立辦」的酒席,這「立辦」,便是唐代的快餐。據李肇的《國史補》記載:唐德宗臨時召見吳湊,任命他為「京兆尹」,而且要他立即赴任。吳湊在上任前,邀請親朋好友家中聚餐,雖然時間很緊迫,可是接到邀請的客人到來時,酒宴已在桌上擺好了。有些客人大惑不解,吳府的人回答道:「兩市日有禮席,舉鐺釜而取之,故三五百人之饌,可立辦也。」到了宋代,在東京、杭城等地,市場上有一種比比皆是的叫「逐時施行索喚」和「咄嗟可辦」的餐飲,如同今日所謂的方便快餐了。
快餐的主要分類
1、按經營方式、工業化程度可分為:傳統快餐、現代快餐;
2、按菜品風味可分為:中式快餐、西式快餐、中西合璧式快餐、其它快餐;
3、按品種形式可分為:單一品種快餐、組合品種快餐。
快餐的作用與地位
快餐業的發展是由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決定的,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與生活方式改善
的迫切需要,是人們為適應社會經濟建設,工作與生活節奏加快,家庭服務和單位後勤服
務走向社會化的必然產物。
其作用:
1、快餐業是一個重要的生活環境和投資環境的產業;
2、是國民經濟發展和餐飲業發展新的增長點;
3、是傳統餐飲走向現代餐飲的突破口和先行軍;
4、是人們休閑消費、旅遊消費、購物消費等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
5、是國家擴大內需、吸納社會就業和擴大再就業的重要渠道;
6、是中國發展外向型經濟和與國際餐飲市場對接的生力軍。
快餐產業化的內涵
中式快餐產業化內涵界定為快餐的社會化、工業化、集約化。
快餐的社會化,就是依據社會化概念的內涵,即「分散的、互不聯系的個別生產過程
轉變為互相聯系的社會生產過程」。把傳統的餐飲業,一家一戶的做飯炒菜,餐館及飲食
店的單病作戰狀態,改造成為具有專業化社會分工的行業,把人們從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
,滿足人們現代生活節奏和營養與保健意識的需要。
快餐的工業化,就是以快餐生產的整個工藝為主線,用部分機械代替手工,用定量代
替模糊性,用流水線作業代替個體生產,將傳統中國菜的一部分品種變為工廠化工程化操
作,生產出標准化的、感官形態符合人們審美習慣的烹飪產品——菜餚、面點;或加工出
適合家庭烹飪的成品、半成品。
❻ 世界上哪個快餐店最早出現的
快餐這個詞最先是從快餐店外國引進而來的。外國人發明了快餐,快餐文化也最先興起於國外。歷史上第一家快餐店是麥當勞兄弟的麥當勞,這個現在舉世聞名的快餐店,在初經營的時候也只不過是方寸地方、一張桌子、幾只凳子,掛著破爛招牌餐風飲露的赤搏攤。
❼ 快餐是怎樣發明的
最早出現於德國,英語稱為「quickmeal」或「fastfood」。引入中國之後,中文名稱就叫「快餐」,即烹飪好了的,能隨時供應的飯食。其實通常我們所說的「快餐」准確地來說應該叫中式快餐,俗稱盒飯。它是中餐吸收外國飲食文化而形成的飲食方式。它以明快、方便、節約的顯著特徵走進了千家萬戶。 唐代市場有一種叫「立辦」的酒席,這「立辦」,便是唐代的快餐。據李肇的《國史補》記載:唐德宗臨時召見吳湊,任命他為「京兆尹」,而且要他立即赴任。吳湊在上任前,邀請親朋好友家中聚餐,雖然時間很緊迫,可是接到邀請的客人到來時,酒宴已在桌上擺好了。有些客人大惑不解,吳府的人回答道:「兩市日有禮席,舉鐺釜而取之,故三五百人之饌,可立辦也。」到了宋代,在東京、杭城等地,市場上有一種比比皆是的叫「逐時施行索喚」和「咄嗟可辦」的餐飲,如同今日所謂的方便快餐了。
❽ 快餐面是哪個國家發明的啊
1958年日籍台灣人安藤百福,在大阪府池田市發明了方便麵,這位先生原名吳百福,是名華裔。繞來繞去,還是華夏子孫發明的!~
❾ 誰發明的快餐盤
老外都說quickmeal,fastfood,而中國就說快餐。至於盤子嘛,全國各地都是各有民族風格的,只不過是裝的是快餐的食物而已。要說盤子,碗,筷子這些自然還是我們中國人
❿ 冷凍快餐的發明人
1954年感恩節前後,托馬斯所在的斯宛森公司正為沒有銷售出的260噸火雞犯愁。由於沒有便利的倉庫儲存這些火雞,公司只好把火雞裝在10輛冷凍的火車車廂,希望能通過運往其他地方銷售掉。結合自己的「剩餘產品」,公司開始了運作「冷凍快餐」的嘗試。
1999年,托馬斯在參加「冷凍快餐」發明45周年的慶典時透露:「靈感正來自公司還有那麼多火雞沒有賣掉,這才是促使我發明『冷凍快餐』的直接因素。」剛開始,公司製作了5000份冷凍火雞———配有玉米麵包、清新豌豆與甜土豆的快餐推進了市場。
意料不到的是,這種「冷凍快餐」很受歡迎。這種食品食用方便,味道鮮美,不用在餐桌上食用,還可以滿足那些喜歡看電視肥皂劇的人,可以邊看電視邊吃「電視便餐」。快餐當時只賣98美分,只要加熱25分鍾就可以食用。據悉,公司當年在美國全國就銷售出了1000萬份。公司不僅解決掉了剩餘火雞,還因為「冷凍快餐」的推廣而名聲遠揚。
自己從不吃「冷凍快餐」
令人驚訝的是,據托馬斯的妻子透露,托馬斯自己從來不吃「冷凍快餐」,因為他喜歡品嘗各種美食,「他只是在公開場合『裝腔作勢』罷了。」———在「冷凍快餐」的多次慶典中,托馬斯都被邀請手捧「冷凍快餐」做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