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易拉罐的製作工藝過程(尤其是瓶口拉環處)
易拉罐是由三種不同成分的鋁合金組成,罐體、罐蓋、拉環。鋁質是制罐的關鍵,罐體不成形、罐蓋口拉不開都是鋁質的問題。在國內開模具沒有問題。下面是製造工藝,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罐體製造工藝和技術 : 罐體製造工藝流程 CCB-1A型罐罐體的主要製造工藝流程如下:卷料輸送→卷料潤滑→落料、拉伸→罐體成形→修邊→清洗/烘乾→堆垛/卸→塗底色→烘乾→彩印→底塗→烘乾→內噴塗→內烘乾→罐口潤滑→縮頸→旋壓縮頸。 在工藝流程中,落料、拉伸、罐體成形、修邊、縮徑、旋壓縮徑/翻邊工序需要模具加工,其中以落料、拉伸和罐體成形工序與模具最為關鍵,其工藝水平及模具設計製造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易拉罐的質量和生產成本。 罐體製造工藝分析 (1)落料一拉伸復合工序。拉伸時,坯料邊緣的材料沿著徑向形成杯,因此在塑性流動區域的單元體為雙向受壓,單向受拉的三向應力狀態,如圖1所示。由於受凸模圓弧和拉伸凹模圓弧的作用,杯下部壁厚約減薄10%,而杯口增厚約25%。杯轉角處的圓弧大小對後續工序(罐體成形)有較大的影響,若控制不好,易產生斷罐。因此落料拉伸工序必須考慮以下因素:杯的直徑和拉伸比、凸模圓弧、拉伸凹模圓弧、凸、凹模間隙、鋁材的機械性能、模具表面的摩擦性能、材料表面的潤滑、拉伸速度、突耳率等。突耳的產生主要由2個因素確定:一是金屬材料的性能,二是拉伸模具的設計。突耳出現在杯的最高點同時也是最薄點,將會對罐體成形帶來影響,造成修邊不全,廢品率增高。
⑵ 易拉罐是如何成型製造的
1959年,美國俄亥俄州帝頓市DRT公司的ERNIE.C.FRAZE(艾馬爾·克林安·弗雷茲)發明了易拉罐,即用罐蓋本身的材料經加工形成一個鉚釘,外套上一拉環再鉚緊,配以相適應的刻痕而成為一個完整的罐蓋。這一天才的發明使金屬容器經歷了50年漫長發展之後有了歷史性的突破。同時,也為制罐和飲料工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易拉罐發源於美國又盛行於美國。
製造易拉罐的材料有兩種:一是鋁材,二是馬口鐵。美國用於包裝容器的鋁金 屬材料消費1998年達到199.92萬噸,比1997年增長2.24%,成 為第二大消費市場,佔全年鋁消費量的21.6%。美國在易拉罐方面的材料始終 採用鋁板材,每年約有40%鋁板材用於易拉罐方面的生產。歐洲14%左右鋁金 屬材料用於飲料生產,由於鋁質金屬的較高回收再使用價值,出於對環境保護的考慮已開始大量轉向鋁材方面,1999年生產的易拉罐有63%採用鋁材, 比1998年增長2%。2000年比1999年增長9%,英國1999年為6 6%,2000年增長6%,芬蘭、瑞士、希臘、義大利、波蘭等罐市場開始傾向 採用100%的鋁材,德國為10%,法國、比利時、盧森堡、荷蘭各約30%。 由於鋼罐比鋁罐成本低約千分之七美元,在南美地區鋼罐主導飲料包裝市場, 但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以及對資源的循環使用方面考慮,包裝材料鋁質逐步替代 鋼質。巴西的採用率為65%,兩年會增長10%。在噴霧罐方面,過去一 直是由鋼質主導地位,而從2000年開始已有許多產品轉向鋁材,增長率達到2 %~3%,隨著拉伸技術在生產噴霧罐方面的應用,鋁質類噴霧罐將逐步佔領市場 。鋁的回收
鋁在包裝業中強勁對手來自PET材料,PET材料可以通過注塑模具製成奇 異外觀,而鋁材就相對較難,但二種材料的價格上存在很大的差異,PET受石油 價格影響,而鋁可通過自己的回收循環使用,降低材料成本,且受到環境組織的重 視。 歐美及一些易拉罐消費活躍地區,不斷提高鋁罐及鋁質包裝材料的回收率,在回收方面開展較早的國家,已不再爭論廢鋁罐回收價值問題,而已變成日常 的工作,而開展較晚的國家正在十分努力去做。美國是這項目開展較早也是回收率 最高的國家。德、荷在歐洲起著領頭羊作用。墨西哥提倡100%回收率。 近幾年美國廢罐回收率 %
⑶ 中國最早開始生產易拉罐是什麼時候
1940年,歐美開始易拉罐[2]售用不銹鋼罐裝的啤酒,同一時期鋁罐的出現也成為制罐技術的飛躍。1963 年,易拉罐在美國得以發明,它繼承了以往罐形的造型設計特點,在頂部設計了易拉環。這是一次開啟方式的革命,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和享受,因而很快得到普遍應用。到了1980年,歐美市場基本上全都採用了這種鋁罐作為啤酒和碳酸飲料的包裝形式。隨著設計和生產技術的進步,鋁罐趨向輕量化,從最初的60克降到了1970年的21~15克左右。
2 材料金趨向鋁
製造易拉罐的材料有兩種:一是鋁材,二是馬口鐵。美國用於包裝容器的鋁金 屬材料消費1998年達到199.92萬噸,比1997年增長2.24%,成 為第二大消費市場,佔全年鋁消費量的21.6%。美國在易拉罐方面的材料始終 採用鋁板材,每年約有40%鋁板材用於易拉罐方面的生產。歐洲14%左右鋁金 屬材料用於飲料生產,由於鋁質金屬的較高回收再使用價值,出於對環境保護的考慮已開始大量轉向鋁材方面,1999年生產的易拉罐有63%採用鋁材, 比1998年增長2%。2000年比1999年增長9%,英國1999年為6 6%,2000年增長6%,芬蘭、瑞士、希臘、義大利、波蘭等罐市場開始傾向 採用100%的鋁材,德國為10%,法國、比利時、盧森堡、荷蘭各約30%。 由於鋼罐比鋁罐成本低約千分之七美元,在南美地區鋼罐主導飲料包裝市場, 但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以及對資源的循環使用方面考慮,包裝材料鋁質逐步替代 鋼質。巴西的採用率為65%,兩年會增長10%。在噴霧罐方面,過去一 直是由鋼質主導地位,而從2000年開始已有許多產品轉向鋁材,增長率達到2 %~3%,隨著拉伸技術在生產噴霧罐方面的應用,鋁質類噴霧罐將逐步佔領市場 。鋁的回收
鋁在包裝業中強勁對手來自PET材料,PET材料可以通過注塑模具製成奇 異外觀,而鋁材就相對較難,但二種材料的價格上存在很大的差異,PET受石油 價格影響,而鋁可通過自己的回收循環使用,降低材料成本,且受到環境組織的重 視。 歐美及一些易拉罐消費活躍地區,不斷提高鋁罐及鋁質包裝材料的回收率,在回收方面開展較早的國家,已不再爭論廢鋁罐回收價值問題,而已變成日常 的工作,而開展較晚的國家正在十分努力去做。美國是這項目開展較早也是回收率 最高的國家。德、荷在歐洲起著領頭羊作用。墨西哥提倡100%回收率。
中國的易拉罐業始於20世紀80年代初期,雖然只有二十年的歷史,卻走過了 三次危機。第一次是1988年實行銀根緊縮的政策背景下,國內輿論界對易拉罐生產和消費是否符合國情展開激烈論戰。當時易拉罐被視為高消費、崇洋風,同時 國家將原輔材進口關稅由20%提高到40%,生產企業面臨生死考驗。第二次危 機發生在1989年6月,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全國飲料市場一落千丈,易拉罐 業陷入困境。第三次是「匯率風波」。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國內易拉罐業迅 速發展,原來罐廠擴容,新建廠增加,從而達到年產100億只的生產能力,但由 於需求量始終未能有效突破,生產過剩導致了第四次危機。 近幾年,國內對易拉罐的需求量始終保持在60億~70億之間,因此國內罐 廠仍然未能擺脫困境。這一方面是國民的傳統消費習慣及消費水平的影響,玻璃瓶仍主導著啤酒包裝。另一方面是易拉罐已不再被視為高消費品或成為時尚消費,但 又由於具有一定經濟水平的消費價位,而難於成為大眾消費從而替代玻璃瓶,像德國的易拉罐已逐步取代啤酒玻璃瓶包裝。再者,由於罐業大多數處於困境 中,以及受相關行業影響,罐廠要投入很大一筆資金進行大幅度技術改造,去降成 本,從而使總體價位降下來促進消費有難度。隨著市場競爭加激,優勝劣汰法則必 將在國內罐業中表現出來,國內罐業必將參照國外罐業發展的路子,進行技術改造 ,進行資產重組以求發展。據行家預測,到2005年中國用於包裝方面的鋁金屬 費量達到90萬噸,約占鋁金屬總消費量的14.3%。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增長,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對環保方面的重視,國內易拉罐歷經第四次危機之 後將迎來燦爛的日子。 總之,易拉罐業的發展與該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息息相關,經濟發展促進環保意識提高,促進對有效資源的循環使用,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⑷ 易拉罐的製造問題
易拉罐是使用拉深模具.經過多次沖壓拉深製造出罐身,頂部的蓋子也是用沖壓模具製造出來,把頂蓋和罐身壓合起來就是平常我們看到的易拉罐。
⑸ 誰能講講易拉罐的製作過程
其實非常的簡單,易拉罐的話就是首先用一個鋁皮,然後折疊在一起,這個時候用一些特別先進的焊接技術把他們焊著,最後再把角落捲起來扣上去,然後再加上一些東西,就可以把易拉罐做好了。
⑹ 易拉罐的設計與製造有哪些要求
易拉罐的設計要求
1堅固(向內凹),不怕疊壓。
2方便開啟。
3造型簡捷,便於運輸和陳列。
4選材要輕,便於攜帶。
5注意環保,節省資源。
⑺ 易拉罐是怎麼製造的
我在鋁質易拉罐廠作過,給你講講它的工序.
易拉罐由罐身和罐蓋兩部分組成,行內稱兩片罐。下面是罐子的製作工程:
1)由薄鋁帶,(厚0.27MM~0.33MM,寬1.6M~2.2M,一卷重約3T)由沖床沖成圓杯
2)沖後的杯由拉伸機拉成罐子的形狀
3)拉伸後的罐子經清洗,烘乾,外表印刷並烘乾,內壁噴塗並烘乾,罐口縮頸返邊,漏光檢測後就是成形的易拉罐(沒有蓋子)
4)罐蓋也是用鋁帶用沖床一次沖成形的,經過噴塗烘乾和檢測後即完工
⑻ 易拉罐的製作工藝
製造易拉罐的材料有兩種:一是鋁材,二是馬口鐵,用罐蓋本身的材料經加工形成一個鉚釘,外套上一拉環再鉚緊,配以相適應的刻痕而成為一個完整的罐蓋。
1959年,美國俄亥俄州帝頓市DRT公司的ERNIE.C.FRAZE(艾馬爾·克林安·弗雷茲)發明了易拉罐,即用罐蓋本身的材料經加工形成一個鉚釘,外套上一拉環再鉚緊,配以相適應的刻痕而成為一個完整的罐蓋。
這一天才的發明使金屬容器經歷了50年漫長發展之後有了歷史性的突破,同時也為制罐和飲料工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易拉罐發源於美國又盛行於美國。
品相決定價值
從收藏趨勢看,易拉罐的集藏主流依然是鋁制和馬口鐵等金屬製品,但物以稀為貴,一些收藏者主要收集造型各異的易拉罐和開啟方式不同的易拉罐製品。
易拉罐收藏,最需要注意的是品相問題,千萬不能被刮蹭,要無凹痕、無擦痕,馬口鐵易拉罐也不能有絲毫銹斑,除非是年代特別久遠、發行量特別稀少且無法輕易收藏到的品種。
此外,一些特殊題材的品種價值已高達上百元甚至數千元。從國內來看,我國早期生產的可口可樂罐和一些國產品牌的飲料罐子由於存世較少,已成為國內外收藏家追尋的珍品。
⑼ 易拉罐的形成及發展誰創造的
詳情請在網路輸入:易拉罐。
鏈接地址:http://ke..com/view/61871.htm
1959年,美國俄亥俄州帝頓市DRT公司的ERNIE.C.FRAZE(艾馬爾·克林安·弗雷茲)發明了易拉罐,即用罐蓋本身的材料經加工形成一個鉚釘,外套上一拉環再鉚緊,配以相適應的刻痕而成為一個完整的罐蓋。這一天才的發明使金屬容器經歷了150年漫長發展之後有了歷史性的突破。同時,也為制罐和飲料工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易拉罐發源於美國又盛行於美國。
1940年,歐美開始發售用不銹鋼罐裝的啤酒,同一時期鋁罐的出現也成為制罐技術的飛躍。1963 年,易拉罐在美國得以發明,它繼承了以往罐形的造型設計特點,在頂部設計了易拉環。這是一次開啟方式的革命,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和享受,因而很快得到普遍應用。到了1980年,歐美市場基本上全都採用了這種鋁罐作為啤酒和碳酸飲料的包裝形式。隨著設計和生產技術的進步,鋁罐趨向輕量化,從最初的60克降到了1970年的21~15克左右。市場需求狀況
北美供需趨向穩定
進入90年代後,北美易拉罐供求雙方市場不斷擴大,到90年代末供需趨向 穩定,增長幅度較緩。目前,北美地區的易拉罐生產線共有169條,生產線平均速度為1522罐/分,年總生產能力約1090億只,市場需求量約1070億只,預測到2004年罐生產線經過優勝劣汰之後數量有所下降約剩下157條,生產線速度將提升1630罐/分。古巴目前易拉罐年生產能力為3億只,年需 求量2.3億只。據行家預測,總體上北美供需市場增幅很小,已趨向穩定,但會在新罐形如700ml規格,及用於功能型飲料方面的250ml規格有所增長。美國近幾年的易拉罐需求量 單位:億只
年 份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需求量 1010 982 991 1007 1020 1040 1070
歐洲供需兩旺
歐洲2000年飲料罐總需求量達到355億只,2001年上半年已達18 0億只,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5%,主要原因是飲料市場需求增長6%,啤酒增長 5%,促進了飲料罐需求增長。 2000年德國增長幅度最快達到37億只,領先歐洲的領頭羊英國,英國的 增長量為3000萬只左右,西班牙和萄葡牙增長幅度為10%,增長總量為26 億只。西班牙飲料罐需求量已繼英、德之後增長最快的地區,去年總需求量達到5 2億只,有望繼續增長,米維薩是西班牙最大的一家制罐企業,1999年銷售額 達1.55億美元,近幾年來銷售額都是強勁上升趨勢,而1991年這家罐廠銷 售額僅為4500萬美元。由於罐商看好西班牙、萄葡牙的市場需求,美國後天冠 業集團正在西班牙建一條易拉罐生產線,採用馬口鐵材料生產330ml飲料罐, 年產7.5億只,預計2002年投產。 波蘭對金屬包裝容器需求量不斷上升,預計到2004年用於包裝的金屬材料 消費量將達到340萬噸,CANPAK罐業公司在波蘭已有3條生產線,年生產 能力超過18億只,還有配套的3條易拉蓋生產線生產202、206規格易開蓋 。目前正在建造二條生產500ml鋁質量拉罐生產線,初期生產能力為年產6億 只,之後計劃增長拉伸機把生產能力提高到8.5億只,若需求繼續增長將會再上 二條線。 澳大利亞由於紅牛功能飲料250ml裝流行,2000年易拉罐需求增長6 0%,總量為10億只。據行家預測今後一段時間歐洲易拉罐需求量將保持在4% ~5%的增長幅度。
南美生產過剩問題緩解
90年代中期南美地區易拉罐需求顯示出巨大潛力,促進罐業迅速發展,總生 產能力達到300億只,隨著罐生產能力的不斷擴大,到了90年代末期生產能力 已過剩30%。隨著需求量的不斷增長,目前生產能力過剩已縮至21.6%,到 2004年有望縮至10.5%左右。 巴西是南美最大飲料、啤酒消費市場,也是包裝容器需求增長最強勁的地區, 年消費鋁質易拉罐90億只,年消費鋁材12.5萬噸,其65%用於啤酒包裝, 其餘用於飲料,共有8家罐廠和3家易開蓋廠,預計今後需求量將以5%遞增。此 外,在鋼質包裝容器方面,年消費近70萬噸馬口鐵,人均消費約4kg,其中6 5%用於食品方麵包裝,6%用於罐蓋生產,其餘用於化工及其它方麵包裝。 墨西哥對易拉罐的需求量僅次於巴西,年生產能力為70億只,很快將達到9 0億只。近幾年需求量都穩步上升。
墨西哥包裝容器需求情況
單位:億只
1997 1998 1999
鋁質 59 65 68
鋼質 33.6 36.3 40集團化生產占優勢
總部在英國的歷時恆(REXAM)是世界頭號飲料包裝容器製造商,年產量 超過400億只,2000年集團總銷售額與1999年相比上升17%,利潤上 升18%。而在罐包裝容器主面與1999年相比猛增95%,易拉罐品種方面利 潤大幅上升的原因是2000年7月收購了美國一家大型罐廠——國家制罐公司, 由這家罐廠獨家為澳大利亞紅牛功能飲品提供250ml罐,這種罐的成本比33 0ml低,而銷售價卻較高。該公司也在俄羅斯近郊建有工廠,在1999年和2 000年間銷售額增長50%左右。 僅管為了獲得歐盟對Rexam收購國家制罐公司的認可,對集團內的罐廠進 行改組,轉讓在英、德、法的一些罐廠,但仍然是世界興號飲料包裝容器製造商, 在歐洲罐市場佔有40%的市場份額。在全球共有144家工廠,年總銷售額中飲 料罐佔75%。 皇冠和波爾是世界上較大制罐集團,皇冠集團擁有223家工廠,分布50個 國家,在全球中每5個飲料罐就有一個來自皇冠,在北美、歐洲等地每3個食品罐 就有一個來自皇冠。 波爾在北美的年總生產能力約350億只,在美國擁有35%的鋁質二片罐市場份 額。庫爾茲是美國一家大型啤酒廠,年產45億只罐、蓋配套給該公司的啤酒包裝 ,為了降低罐包裝成本,庫爾茲裝制罐廠部分與波爾進行合資,使罐業走向專業化 。 這些集團化的製造商,具有很強的競爭優勢,從技術進步、原輔材料采購,設 備更新換代等降低產品成本方面都有很強的優勢。金屬材料趨向鋁板材
製造易拉罐的材料有兩種:一是鋁材,二是馬口鐵。美國用於包裝容器的鋁金 屬材料消費1998年達到199.92萬噸,比1997年增長2.24%,成 為第二大消費市場,佔全年鋁消費量的21.6%。美國在易拉罐方面的材料始終 採用鋁板材,每年約有40%鋁板材用於易拉罐方面的生產。歐洲14%左右鋁金 屬材料用於飲料生產,由於鋁質金屬的較高回收再使用價值,出於對環境保護的考 慮,現在已開始大量轉向鋁材方面,1999年生產的易拉罐有63%採用鋁材, 比1998年增長2%。2000年比1999年增長9%,英國1999年為6 6%,2000年增長6%,芬蘭、瑞士、希臘、義大利、波蘭等罐市場開始傾向 採用100%的鋁材,德國為10%,法國、比利時、盧森堡、荷蘭各約30%。 由於鋼罐比鋁罐成本低約千分之七美元,在南美地區鋼罐主導飲料包裝市場, 但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以及對資源的循環使用方面考慮,包裝材料鋁質逐步替代 鋼質。巴西現在採用率為65%,今後兩年會增長10%。在噴霧罐方面,過去一 直是由鋼質主導地位,而從2000年開始已有許多產品轉向鋁材,增長率達到2 %~3%,隨著拉伸技術在生產噴霧罐方面的應用,鋁質類噴霧罐將逐步佔領市場 。鋁的回收
鋁在包裝業中強勁對手來自PET材料,PET材料可以通過注塑模具製成奇 異外觀,而鋁材就相對較難,但二種材料的價格上存在很大的差異,PET受石油 價格影響,而鋁可通過自己的回收循環使用,降低材料成本,且受到環境組織的重 視。 近年來歐美及一些易拉罐消費活躍地區,不斷提高鋁罐及鋁質包裝材料的回收 率,在回收方面開展較早的國家,已不再爭論廢鋁罐回收價值問題,而已變成日常 的工作,而開展較晚的國家正在十分努力去做。美國是這項目開展較早也是回收率 最高的國家。德、荷在歐洲起著領頭羊作用。墨西哥提倡100%回收率。 近幾年美國廢罐回收率 %
年 份 1997 1998 1999 2000
回收率 60 56 57.9 62.5
1999年美國廢鋁、鋼質包裝容器回收率
單位:萬噸
消費 回 收 回收率
鋁質包裝 232 134.2 57.9%
鋼質包裝 235 137.68 58.6%
環境學家認為鋁罐與其它包裝容器相比更具有環保性,就其容器而言,反復回 收減少環境污染;就其使用的材料而言,鋁材反復使用有效節約資源,保持地球環 境,而其它包裝容器如普遍盛行的塑料、PET材料而言,都源於石油,石油的不 斷開采,將會造成資源的枯竭。 1999年一些國家的廢鋼質包裝容器回收率 %
國 家 美國 日本 德國 荷蘭 義大利 英國 澳大利亞
回收率 58.6 82.9 80 75 10 30 73
註:①歐洲鋼質包裝容器回收率總水平為47%。
②日本1998年鋁罐回收率為74.4%,有79%再使用於鋁罐材的製造。
五 不斷進行技術改進和資產重組
為了保持易拉罐在飲料、啤酒包裝方面佔主導地位,罐業不斷進行技術改造, 降低成本和改進外觀已成主旋律。美國皇冠集團為更大幅度降低成本,已研究出被 稱為「超級蓋」的鋁質易開蓋。並推向市場。據稱這種產品與原來產品相比可節約 材料10%,目前這種產品年產能力18億只,正加快擴大生產計劃,以滿足需求 ,近期將實現年產70億只的生產能力。此外,該公司還開發使用環保型製冷材料 的自冷罐,首批推向市場3500萬只,這種自冷罐在拉環拉啟後不到三分鍾,就 可實現飲料溫度下降15℃。 在降低材料使用厚度方面,北美已從204規格罐口轉向202規格,使用的 鋁質材厚度降到0.259mm,鋼質材料為0.22mm。 對金屬彩印中油墨量的控制,採用密度法以消除不同觀察者對同一圖案顏色的 感覺和意會的差異,以及光線充足與否對顏色判斷影響,可以對顏色中油墨含量作
定量分析。對罐形外觀改進所實施的浮雕及異形狀工藝成本方面也得到有效控制。 摘取2001年世界金屬包裝容器桂冠的逼真人物圖案及動物圖案的易拉罐產品, 可以看出金屬彩印技術的成果及轉向。
國際較大型的一些罐業集團,以及易拉罐設備模具製造商近年來都在進行資產
重組,以更有效進行控製成本。國內易拉罐業仍在困境中
國內易拉罐業始於20世紀80年代初期,雖然只有二十年的歷史,卻走過了 三次危機。第一次是1988年實行銀根緊縮的政策背景下,國內輿論界對易拉罐
生產和消費是否符合國情展開激烈論戰。當時易拉罐被視為高消費、崇洋風,同時 國家將原輔材進口關稅由20%提高到40%,生產企業面臨生死考驗。第二次危 機發生在1989年6月,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全國飲料市場一落千丈,易拉罐 業陷入困境。第三次是「匯率風波」。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國內易拉罐業迅 速發展,原來罐廠擴容,新建廠增加,從而達到年產100億只的生產能力,但由 於需求量始終未能有效突破,生產過剩導致了第四次危機。 近幾年,國內對易拉罐的需求量始終保持在60億~70億之間,因此國內罐 廠仍然未能擺脫困境。這一方面是國民的傳統消費習慣及消費水平的影響,玻璃瓶 仍主導著啤酒包裝。另一方面是易拉罐已不再被視為高消費品或成為時尚消費,但 又由於具有一定經濟水平的消費價位,而難於成為大眾消費從而替代玻璃瓶,像德 國近年來易拉罐已逐步取代啤酒玻璃瓶包裝。再者,目前由於罐業大多數處於困境 中,以及受相關行業影響,罐廠要投入很大一筆資金進行大幅度技術改造,去降成 本,從而使總體價位降下來促進消費有難度。隨著市場競爭加激,優勝劣汰法則必 將在國內罐業中表現出來,國內罐業必將參照國外罐業發展的路子,進行技術改造 ,進行資產重組以求發展。據行家預測,到2005年中國用於包裝方面的鋁金屬 費量達到90萬噸,約占鋁金屬總消費量的14.3%。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增長,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對環保方面的重視,國內易拉罐歷經第四次危機之 後將迎來燦爛的日子。 總之,易拉罐業的發展與該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息息相關,經濟發展促進環保意識提高,促進對有效資源的循環使用,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⑽ 易拉罐是怎麼製作的
製造易拉罐的材料有兩種:一是鋁材,二是馬口鐵。用罐蓋本身的材料經加工形成一個鉚釘,外套上一拉環再鉚緊,配以相適應的刻痕而成為一個完整的罐蓋。
1940年,歐美開始售用不銹鋼罐裝的啤酒,同一時期鋁罐的出現也成為制罐技術的飛躍。1963 年,易拉罐在美國得以發明,它繼承了以往罐形的造型設計特點,在頂部設計了易拉環。
(10)易拉罐創造擴展閱讀:
一、廢物利用。
從收藏趨勢看,易拉罐的集藏主流依然是鋁制和馬口鐵等金屬製品。但物以稀為貴,一些收藏者主要收集造型各異的易拉罐和開啟方式不同的易拉罐製品。
易拉罐收藏,最需要注意的是品相問題,千萬不能被刮蹭,要無凹痕、無擦痕,馬口鐵易拉罐也不能有絲毫銹斑,除非是年代特別久遠、發行量特別稀少且無法輕易收藏到的品種。
二、相關特點。
1、具有衛生性、不會生銹,開啟方便,不需輔助工具,開啟後,瓶蓋有破壞性,可有效防止盜開。
2、有良好的緩沖、抗震、隔熱、防潮、抗化學腐蝕等優點,且無毒、不吸水、不起塵脫皮脫屑,增高,密封性能非常好。
3、根據不同需求做不銹鋼丸耐高溫,耐水煮,耐醇等,圖案設計可以採用彩色印刷、凸字、銑字。
4、內墊採用專用滴膠材料和先進的生產工藝,使其封瓶後具有優良的密閉性,蓋表面具有更大的平面,使印刷各種文字標志圖案、瓶蓋更美觀,也使罐頭產品更具價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