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舞台形象創造

舞台形象創造

發布時間:2021-07-17 07:38:55

① 什麼樣的舞台形象是讓觀眾過目不忘的

深入人心的

② 舞台服裝對於舞台形象塑造有哪些要求

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區具有不同的塑造舞台形象手法。它要求:一,幫助演員塑造角色形象;二,有利於演員的表演和活動;三,設計應立求與全局的演出風格統一;四,應能滿足廣大觀眾的審美要求。

③ 淺論怎樣運用舞台燈光手段塑造人物形象.800字左右

舞台燈光是舞台美術造型手段之一,是演出空間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根據情節的發展對人物以及所需的特定場景進行全方位的視覺舞台燈光環境的燈光設計,並有目的將設計意圖以視覺形象的方式再現給觀眾的藝術創作。在一場大型綜藝演出中,舞蹈是整個演出中的亮點,要想把舞蹈作品的主題表現的盡善盡美,必須運用舞台燈光設備(如照明燈具、幻燈、控制系統等)和技術手段,根據舞蹈的內容和動作要求,以光色及其變化顯示環境、渲染氣氛、突出中心人物,創造舞台空間感、時間感,塑造舞台演出的外部形象,並提供必要的燈光效果(如風、雨、雲、水、閃電)等。
首先。燈光的設計應該跟舞蹈創作同時進行。
舞台上的燈光,它不僅能夠為舞蹈創造適當的表演環境,更為重要的它可以將劇場內短暫的瞬間變為觀眾心目中的永恆。把舞蹈比做是演出的靈魂的話,那麼舞台燈光就是舞蹈的靈魂。這就要求舞台燈光師參與到舞蹈編導過程,而不是在舞蹈演出的現場由燈光師操控。因此,燈光師必須合理的設計面光、頂光、側光、腳光、天幕光、追光、電腦光、特效光等,使得舞台上立體的布景與運動著的演員統一起來,形成一幅幅移動著的畫面,不僅能夠創造濃厚的舞蹈氛圍,而且有助於形成統一的舞蹈風格。從而發揮舞台燈光作為創造舞台藝術形象的眼睛的作用,進而幻化為無聲的音樂,為舞蹈增加靈氣和靈魂。這樣才能賦予舞台生命與靈魂的結合。
其次,正確使用舞台照明常用燈具,選擇最佳投光位置。
不同種類的照明燈具都有各自的特點:平凸透鏡聚光燈可改變射出光圈的大小,投射光圈大時亮度低,光圈小時亮度高;螺紋聚光燈可在舞台上獲得均勻的燈光投射效果;回光燈投光光效強、面積大、距離遠,但光斑不均勻;泛光燈照射面積大,依靠反射面產生均勻光線;紅光燈有均勻的泛光照明效果;PAR燈所投射出的光束藉助煙霧所投射出的光速更具可視性;成像燈可投射出各種清晰的光影造型效果;效果燈可使影響的投映效果顯現出亮度高、清晰度好、圖像轉換數字化等優越性;造型片是成像燈造型插片所在的位置在光源會聚的焦點;電腦燈集多種動態燈光照明效果於一體,按照程序自動變化的組合裝置,通過控制燈具中的微型電機的程序完成轉向、換色、調教、改變明暗等指令動作。因為不同燈具產生的舞台效果不同,所以燈光師在使用時,必須設計和運用上舞台燈光的投光位置,使燈光更好的為舞蹈演出服務。
1.面光。在觀眾席的上方天花板與舞台大幕形成45度左右夾角的位置投光開口內設置的燈光,對舞台的表演者起到正面的照明作用。
2.追光。具有可改變光圈的大小、色彩、明暗、虛實等功能,一般安裝在特製的支架上追隨演員移動的同時加強明亮度,提高觀眾的注意力,可設置在演出劇場空間的多個位置,實現對演員半身、全身、遠距離、小范圍的局部照明。
3.頂排光/頂排聚光。通常在舞台吊桿中縱深每隔三米左右設置一道燈光專用桿。對向舞台縱深延展的表演區空間進行必要的照明。
4.頂排泛光。在頂排聚光燈專用吊桿的一側設置的專用吊桿安裝的條形散光照明工具。可對舞台空間和吊掛軟景進行色彩渲染,也可配合聚光燈表現舞台演出的意境。
5.腳光。以低角度近距離投射舞台任務或作為其他造型光的補充的反光燈光。
6.地排光。以泛光投光燈具由下而上,向舞台天幕的下半部分透光和渲染色彩。
7.天排光。與地排燈相反,是以泛光燈具由上而下,向舞台天幕的上半部分透光,多用於表現天空和渲染背景色彩。
8.柱光,也稱梯光。設置在舞台的內側,通常設置為四層,每層一般有兩台聚光燈。
9.天橋光。根據演出設計的需要可在舞台內側設置通道天橋,常設置側天橋光、後天橋光、假台口天橋光等投光位置。
10.側光/舞台內側光/台口內側光。從舞台的側面造成光源的方向感,對任務和舞台空間環境進行造型的渲染。投光的設計,不僅僅要考慮到照明效果,應該以舞蹈中的情緒、情節為依據。
第三。發揮舞台燈光色彩的聯想作用。
投光的顏色與亮度也非常重要。燈光的色彩對觀眾的心理和視覺都有不同的影響。所以在創作舞蹈作品設計光與色彩的同時,也要考慮觀眾對色彩的聯想。在舞台燈光運用的實踐中,我們逐步深化了色彩意義,如:紅色:熱烈、激情、愛情、喜慶、火焰、憤怒、食慾、勝利、煽動、暴力等;橙色:溫和、收獲、夕陽、溫暖、快活、溫馨、喜悅、成功、輝煌、希望等:黃色:光輝、幸福、高貴、權利、靚麗、快樂、明快、嫉妒、嫌惡、野心等;綠色:自然、和平、希望、平安、朝氣、親切、青春、慈善、順從、願望等;藍色:純凈、寧靜、深遠、理想、信任、科學、責任、大海、藍天、安定等;紫色:神秘、嫉妒、華貴、興奮、憐憫、逆境、慾望、幻想、浪漫、情緒等黑色:莊重、沉默、恐慌、嚴肅、悲哀、黑暗、勢力、欺詐、苦難、怨恨等;白色:平和、明快、簡潔、純潔、恐怖、寧靜、聖潔、悲傷、孤獨、自由等;灰色:壓抑、和諧、傷感、無奈、退卻、憂郁、過去、不安、麻木、不幸等;金色:富有、財富、滿足、高貴、希望、權勢、嚮往、未來、憧憬、美好等;銀色:單純、冰冷、輕便、明快、簡潔、平靜、金屬、協和、精緻、獨立等;
這種聯想雖然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但客觀存在的情感色彩對燈光設計具有重要的參考作用。
第四、運用燈光轉換方法,正確表達舞蹈的思想內含和藝術效果。
燈光的轉換是根據舞蹈作品本身的情節、隊形、情緒、音樂、效果為契機的。轉換燈光的方式有很多,如且光、壓光、漸暗、漸明、突明、突暗等。轉換燈光往往對一個作品的表演至關重要。可以用燈光的設計營造出情緒、時空的變化意境,增強藝術表現力,提高舞台作品的生命力,促進舞台綜合藝術的完美融合,作為舞台藝術之一的舞台燈光具有表現主題和視覺語匯的連續的舞台畫面效果,從而影響觀眾的情緒變化,形成演員與觀眾進行情感交流的特定氛圍。
綜上所述,燈光師應依據舞蹈作品設計燈光布景,會有更完整和更有感染力的作品呈現在觀眾眼中,從而獲得更加深刻的印象。特別是在首演前,舞蹈編導與燈光師溝通,讓燈光師了解編導在作品中的每個創作環節和構圖、意圖,從而布光。由此做出的舞台現場效果一定更體現編導作品的藝術構想,使舞台效果更加完美。

④ 舞台如何搭建,才能有亮點

創意的舞台需要大量時間,大量的金錢、大量人力。如果手上資源有限,可以從以下5個亮點,選取其一進行舞台搭建。

亮點一:舞台搭建+LED大屏幕

LED相對其它背板比較重,所有舞台承重要好、穩定結實,這樣才能保證安全。運用大屏幕後現場可按需要靈活切換畫面或播放視頻及素材,讓舞台背景元素內容更加豐富多彩。

亮點二:舞台搭建+LED大屏幕+彩幕

運用大屏幕後現場可按需要靈活切換畫面或播放視頻及素材,讓舞台背景元素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兩側彩幕為演出節目及環節播放相應的素材,讓現場氣氛更加活躍,更具視覺沖擊力。

亮點三:舞台搭建+背景板+投影

鋼結構舞台,安全結實穩定,舞台上面鋪設紅地毯,背板可選用絎架綳寶麗布噴繪(性價比高,清晰度略低) 、寫真布(高清噴,環保無味)或木結構表寫真(高清,美觀)等。

亮點四:舞台+背景板+投影鑲嵌幕布

此方案相比一把投影幕布嵌入兩側舞台背板形成一個整體,更加美觀大方!舞台主背板和兩側背板之間可以上下人員,方便嘉賓出場及節目表演,讓舞台更有層次感!

亮點五:舞台+T型舞台+圓型舞台+LED大屏幕+彩幕

T型舞台和圓型舞台的加入讓舞台更有縱深、立體感,拉近了離觀眾的距離、方便互動,也為演出中融入一些T台秀的節目表演提供了方便。活動主題畫面、視頻、PPT、現場轉播、視頻互動、節目素材可按需播放。

⑤ 什麼叫舞台形象力

就是你的台風和著裝合理,形象氣質等結合的。

⑥ 怎麼培養舞台表現力

淺談演員的舞台表現力 習慣上我們把由外到內的表演方法叫做表現派,而把由內到外的表演方法叫做體驗派,但是無論是體驗派還是表現派的表演方法,都離不開作為表演基礎的演員的表現力。那麼什麼是演員的表現力呢?它是演員充分體現角色,展現角色各個側面和性格特點的綜合能力。它所包含的內容應該是多方面的:演員的自身魅力、文化修養、形體、語言、聲音、舞台形象等多方面。所以演員舞台表現力的培養也是多方面的。
今天,我只想就參與話劇《母親》排演的創作心得來談一下演員的舞台表現力的培養和獲得。
在戲劇學院的四年學習過程當中,所學到的是沿襲了多年的表演創作方法。這就是分析人物,體驗人物的思想,邏輯,以及行為方式;然後在體驗的基礎上再去體現,從而達到創作人物的目的。日後到了劇院參與劇目排演也多是沿用了這種體驗派的表演方法,不可否認在現實題材的話劇的排演當中,這種創作方法是實用而有效的。排演起來也有輕車熟路之感。因為演員在體現人物時所表現出的行為都是有內心依據的,表演起來也非常自信。內心沒有什麼障礙。
然而,在大型話劇《母親》的排演過程中,這種傳統的表演模式卻受到了強烈的沖擊。編劇以散點式結構方法串聯本劇的故事情節,導演以浪漫、誇張的手法展示劇情。這就需要演員在內心體驗不到的情況下去展現歷史人物的精神面貌,無疑也就需要演員用一切表現手段去表現人物的內心和外形,而且這種表現是否正確,或者說是否准確。在排演的當時演員心裡是沒底的。只能從導演和觀眾的反饋中來調整、改進。以獲取一種新的表現方式。用新的表現形式代替傳統的表演創作方法,這種嘗試是新奇的、有趣的,同時也是艱辛的。
初讀劇本,說老實話感到很茫然,那段歷史對我是那麼陌生,劇中的人物離我是那麼遙遠。我不知該以什麼形式去體現當時的人和事,是以現代人的眼光去理解、看待劇中的人和事,還是回歸到那個年代,以那個年代的行為邏輯去體現劇中的人物。這兩種方法顯然會產生不同的演出效果。前者會不會讓人感到演出來的人物不倫不類,而後者又會不會讓現代觀眾不理解而覺得可笑。
帶著眾多的疑慮我們去湖南體驗生活,那段歷史已經很遙遠,幾乎沒有留下什麼可供直觀的痕跡,只有些簡單的資料。缺少感性的東西,看來想要體驗當時的人和事,體驗那個年代人的思維邏輯、情感方式是不可能的了。理性的資料只能讓我們理性的分析、設計當時的人。這跟以前慣用的創作方法顯然又是抵牾的——蔡和森是我黨早期的創始人之一,革命烈士,是不是很概念呢?劇本中雖然看到了他有性情浪漫,性格剛毅等的影子。但用什麼行為去體現呢?人物的個性、特點是要通過具體行為去體現的。話劇畢竟不是理論書籍。它要靠鮮活的人物形象去感染,打動觀眾。恰恰在這方面,產生不了內心視象,所以體驗生活回來在做人物小品時怎麼也動不起來。進入排演階段導演在導演闡述中說要以浪漫誇張的手法來排演本劇,要求演員要充分展開想像,大膽的去創造人物,然而,體驗不到怎麼動呢?放棄體驗?體驗是在進入排練場之前對那個年代盡可能的了解和掌握,使人物的基調在腦子里基本成型,不至於偏離,進入排練場就要體現了。排練本劇只能先不管這些了。我想,那是一個狂飆年代,那個年代蔡和森等革命者的精神風貌同現代人長期處在安逸,休閑狀態下的精神風貌是完全不同的。為了找到那種感覺,每次上場排練之前演員們都要進行熱身活動,讓自己的血液先熱起來,心跳加快;然後進入排練,從外部先進入狀態。有了外部的行為再去尋找內心的依據、找內心的感覺。有時即使感覺不到,內心感受不到,那隻能由在場的人感覺如何,由其他人來檢驗是否正確了。作為演員,無疑當時內心是不自信的,自信心是在不斷的調整、不斷的反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同時,演員自身的表現力也在逐漸增強,因為要達到所需的結果,就要調動一切手段來嘗試各種表現方法,無從去體驗,也無須去死抱著體驗。只要在場的觀眾——導演通過就可以了。
然而,新的問題又出現了——演員表現力的缺乏。作為一個話劇演員,其表現能力其實是很有限的,原因出在表現手段的缺乏。舞蹈演員用有韻律的形體動作做表現手段,戲曲演員有程式化的表現手段,而話劇是用近似於自然生活的語言、動作為表現手段。話劇演員的表演手段,用來表演本劇所要求的浪漫、誇張形式,顯然是不夠了。現實逼得演員不能不去借鑒其它藝術門類的表現方式。在蔡和森犧牲的一場戲的處理中,我就借鑒了現代京劇《杜鵑山》、《紅燈記》中的程式化的表現動作。其結果是鮮明的、也是事半功倍的達到了體現人物風採的目的。從中,我感到演員表現力的提高跟借鑒、學習其它藝術門類的技巧和表現手段是分不開的。
進入演出階段,面對觀眾的檢驗,演員的自信心不斷的增強,表現力也在不斷的調整中得到不斷的提高。在一種演員與觀眾的相互刺激中,原來不敢演的、或者說不知如何去演的一些情節也敢於大膽的去嘗試,最終尋找到了表現的方式。例如,蔡和森同向警予在法國面對共產黨成立、兩個人的孩子要降生的一場戲中,蔡和森一段激情澎湃的、近乎於宣言性的台詞,如果找不到一種外部表現形式是很難說出口的。在演出中,在觀眾的刺激下,藉助強烈的外部表現形式,將人物的內心外化、詩化,這段台詞被觀眾認同和接受了。這是開始沒有想到的。

⑦ 唐代舞蹈在舞台美術及化妝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20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突飛猛進地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西安市舞台美術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和發展,取得了輝煌的成績!
舞台美術是從屬於舞台演出藝術的造型藝術。它承擔著為舞台演出塑造全部環境氣氛和人物形象及其有助於演出的各種造型任務。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質和科學技術基礎上才能完成的。20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我國人民群眾思想的解放,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國內外各種藝術交流活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舞美藝術的各種流派、主義如象徵主義、構成主義、存在主義、意識流、現代派、荒證派等,理論觀念的傳入,人們的戲劇及其他演藝等觀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和更新。加上人們經濟生活的改善,藝術欣賞水平的提高和多樣化,演藝特別是劇本創作也出現了多品種、多樣式的百花齊放。作為戲劇改革前身的舞台美術,不僅打破了以往多以幻覺性寫實布景和值班布景為主的格局,在舞美設計和體現上,出現了形式多樣,異彩紛呈、百花爭艷、絢麗多姿的喜人景象。從八十年代以來西安市戲劇演出的舞台美術的設計與體現為例,既有用寫實手法精心選擇,把典型的生活環境逼真的展示給觀眾,如西安話劇院創作演出的話劇《小長安》中秦鎮街景的舞美設計與體現;又有在「取形離形,誇張得似」的傳統美學思想指導下,用簡潔明快而具有特定歷史印記的單一圖象如瓦當、銅鼎等,將其誇張放大以渲染時代特徵,結合大寫意全景式的表現,既再現出宏偉壯觀的歷史場面和氣呑山河的磅礴氣勢,又為演員的各種舞蹈表演提供了較為自由的空間,更有著強烈的時代美感,如西安市歌舞團創作演出的舞劇《秦俑魂》的舞美設計和體現;還有巧妙應用平台結構,房屋支撐大紅立柱,三稜柱等,緊緊結合劇情和表演而不斷變換位置造型,既滿足了劇情場景迅速變換的演出需要,又畫龍點睛地展示了環境變化,體現了主題,突出了主要人物,如西安話劇院創作演出的話劇《毛澤東的故事》中高低平台的應用的變化,既突出了作為領袖毛澤東形象的高大,又展示了走下神壇的毛澤東日常生活的風采;而話劇《艱難時事》中幾個大紅立柱的設計與體現,既為多場景多時空的話劇演出提供了方便,又給人以頂天立地、威武雄偉的感覺,從而深化了該劇的主題;而易俗社整理排演的傳統戲曲《三滴血》中幾個三稜柱的位置和光色變化,更好地揭示了劇本深刻的內涵,又給人以新穎別致的美感,還有舞台畫面典雅優美,意蘊深沉,凝煉明快,虛實相生的舞美設計與體現,如易俗社創作演出的戲曲《卓文君》中月夜絲竹的意境展示,有力的展示了文人才女的形象;而西安市兒童藝術劇院創作演出的童話劇《丑小鴨》中那房屋草舍,花草池塘,特別是開場時的幾個蛋殼造型等的舞美設計與體現,不僅展示了一個神奇幻化的童話世界,而且加強了戲劇懸念,突出了丑小鴨不同一般的形象;易俗社創作演出的現代戲曲《日本女人關中漢》中斜坡轉台的應用,延長了舞台的時空,特別是德田幫芳子拉車一場,很好的展示了二人復雜的內心世界和夫妻之間的深情執愛;西安市秦腔一團創作演出的秦腔現代戲《市井民風》,以寫實風格的大畫幕背景,全景式的展示了以鍾樓為標志的西安古城全貌,前景則以點式布景的虛實點染和霓虹燈的光色變化,展示了都市化的市井風情。前後景的有機結合,為該劇的演出創造了典型的環境氣氛;西安話劇院演出的話劇《外省軼事》的布景設計與體現,則著重以舞台道具的變化和象徵性藝術形象的提示來處理環境的變化,既為導演的處理,演員的表演提供了充分展示藝術才能的自由空間,去創造各種「意在象外」的意境美,又有利於流動性小劇場的演出;西安市豫劇團創作演出的豫劇古代劇《秦祭秦王宮》舞美設計與體現中對黑天幕的應用,從感覺上加強了秦宮的縱深感,展示了皇宮深似海的肅殺氣氛和該劇的悲劇基調。還有濃筆重彩、富麗豪華;淡雅清新,風格各異,五光十色的條屏式裝飾性布景,更讓人目不暇接,如易俗社演出的古代戲《空海在長安》,西安兒藝演出的兒童劇《綠營少年》等等。綜上所述的多種多樣的布景設計與體現,真正呈現出萬紫千紅、百花爭艷的景象!
化妝、服裝,是舞台演出中塑造人物外部形象的重要手段。而戲劇演出的化妝和服裝,更是創造角色外部形象,幫助演員表現復雜內心情緒的重要手段。八十年代以來,西安市戲劇藝術的化妝、服裝設計和體現,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和驚人的進步。首先在塑型化妝方面,西安易俗社創作演出的秦腔現代戲《西安事變》中周恩來總理的肖像化妝,開創了戲曲現代戲塑型化妝的先河。繼而在西安的戲劇舞台上出現了毛澤東、劉少奇、朱德、任弼時、林伯渠、彭德懷等眾多以假亂真的領袖人物的肖象化妝,在全國也是絕無僅有的。而其他戲劇,特別是戲曲演出的新編古代戲的人物化妝和服飾,打破了以明代服飾為主體的程式化規制,不僅重視對人物身份、年齡、個性、職業特徵,習慣等外部形象的塑造,而且注意對特定時代、民族、國籍、地區和特定情境的展現等。如易俗社創作演出的古代戲《冼夫人》的化妝、服飾,充分展示了特定歷史時期西南少數民族的人物形象特徵和服飾特點,又發揮了戲曲化妝服飾的裝飾性特點;而西安市話、兒藝演出的童話劇《金發小姑娘的故事》、《丑小鴨》的化妝、服裝,不僅塑造了形象生動的動物,人物的形象,而且展示了童話世界幻化的藝術美;西安市歌舞團創作演出的《長恨歌》的化妝、服飾,既注意了人物的唐代特徵和舞台形象的當代美感,又便於演員靈活多變的舞蹈動作發揮及服飾變換,從而取得了很好的舞台效果。由於各院團舞美藝術家的精心創造,不僅給戲劇舞台增添了新的光彩,而且留下了眾多典型人物的外部形象造型,如易俗社創作演出的古代劇《卓文君》,為了塑造卓文君這個漢代才女的典型外部形象,根據女演員的臉型,給額際頭發襯上發墊,將頭發加高梳起,括住耳前臉頰代替了貼片子的裝飾性,呈現出漢代婦女的發式特點。頭戴一朵淡黃色菊花,發髻用淡蘭色紗巾包裹,突出了卓文君心靈高潔,女中英才的新寡形象。服飾設計上,給脖子加項箍以取代「搭領」,把園領古裝改成對門襟領,把一尺五長的衣袖改成一尺寬的衣袖,把原來的扣帶板前端加寬成弧形;當壚的圍裙設計成方形,以梅蘭竹菊花型鑲邊,服裝外加罩一層白紗,使服裝色彩不直露艷乍,給人以清新淡雅,含而不露的朦朧美感。使演員的身材更加窈窕大方,舞姿更為飄灑而富有韻味,成功地塑造了卓文君的典型外部形象,可謂戲曲人物造型的範例。還有市歌舞團演出的《長恨歌》中楊玉環的玉環發造型;易俗社演出的《珍妃淚》中清代的頭飾、服飾設計,《空海在長安》的唐代人物外部造型;市豫劇團演出的《情祭秦王宮》的秦代帝王形象造型和五一劇團演出的《翠花姑娘》中翠花的發髻造型等。在戲曲現代戲的人物造型上,克服了以往在化妝、服飾設計體現上的純寫實性的自然主義傾向,採取適當的誇張,注意發揮戲曲的裝飾美和歌舞美的特點,有的放大了衣袖,有的加了花邊和適當的裝飾等,呈現出光彩奪目的景象。這充分說明新時期西安舞台美術在人物外部形象設計體現方面,不僅追求當代風採的形式美,且從劇本的內在需求出發,以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為本去進行創造,從而對戲劇的演出真正起到烘雲托月的作用。
舞台燈光和音響效果,是創造舞台藝術形象的眼睛和耳朵,是舞台的生命和靈魂。在當代的舞台上,隨著社會的發展,日益先進的科學技術如電腦自動化的程式控制技術,不斷更新的光源,音響設備、器材,為舞台藝術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手段,為舞台美術家的創造提供了廣闊的天地。正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騰飛和技術進步,才使西安市各劇團的燈光、音響設備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可控硅調光台,調音台的普遍應用,新的光源、燈具、音響設備如激光、自動追光燈。新式天幕投影燈,各種新型效果燈,立體聲、混聲音響,電腦燈等等科技產品投入和使用,加上新時期以來,西安舞美工作者的思想解放,開拓進取,探索創新等二者的結合,才促進西安市舞台美術的設計,製作的綜合體現水平,發生了突飛猛進的變化和發展,出現了不少新的表現形式。如易俗社創作演出的古代戲《冼夫人》的舞台美術,採取條屏式裝飾性布景,在大幕不關閉的情況下,隨著劇情的變化,以演員的表演為中心,條屏等實景採取拉扯、升降變化,結合天幕幻燈淡出淡入的自動切換和上下場演員隨身撤換大道具的方法來變換場景,使影視藝術的蒙太奇手法和戲曲撿場人的作用巧妙的結合起來,既保持了傳統戲曲轉場形式而不切斷觀眾思緒的長處,又有著形式新穎,出神入畫,「韻味」無窮的美感,大大提高了該劇演出的藝術效果;再如西安話劇院創作演出的話劇《軒轅黃帝》,通過光色變化和產體聲、混聲音響的結合,很好地渲染了洪荒時代的環境氣氛,如大夏河一場光色變化中的「細胞」滾動造型,既展示了大夏河如花的環境,又給觀眾耐人尋味的深思;而氏族之間撕殺爭斗時立體聲音響則讓人心驚膽顫;西安市歌舞團演出的《長恨歌》中,應用紫外線燈照射下產生的熒光效果和自動追光特寫光的巧妙應用,形象的展示了唐明皇對死去的楊貴妃的思念之情,和夢中相見的神氣幻化意境。全劇以粉色追光作為楊貴妃特寫光的主色調,最後一場的光色變化中,讓粉色光斑在不同方位出現。隨著唐明皇的捕捉,時隱時現,以光代人,光人共舞,展示了唐明皇的內心世界和獨特新穎的視覺效果。豫劇《情祭秦王宮》秦王登基大典一場的混聲擬音應用,則把私生子贏政登基時外強內虛的復雜心理鮮明的展示在觀眾面前等。這些都是現代科技的藝術再現和藝術創造的科技升華。至於新材料的應用,不僅給舞台美術的表現製做帶來了便利和新的光彩,如塑料、玻璃鋼製作的各種道具製品,頭飾帶熒光色的面料、而且拓寬了舞台美術走向市場的道路。如市歌舞團演出的《秦俑魂》製作的秦俑,做為藝術品被外商購買陳列;西安市秦腔二團舞美工作者創造的天然石色製作的條屏字畫,給藝術市場增添了新的專利產品等,都是科技進步給舞台藝術創造帶來的新的輝煌。
新時期西安舞台美術的發展變化,不僅體現在舞台演出方面,而且在舞台美術、學術交流理論研究成果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就。自1981年4月14日「劇協陝西分會舞台美術學會」成立以來,積極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國內外學術交流,觀摩、講座、參觀、報告、研究等活動。使西安市的一些優秀舞美作品,不僅參加了全省、全國的舞美展覽,而且參加了世界性的舞美展覽,如市歌舞團《秦俑魂》的舞美設計圖和《長恨歌》的舞美,服裝設計圖,參加了在布拉格舉辦的國際舞美展覽,不僅給西安市贏得了榮譽,也大大推動了西安市舞台美術的發展進步。並相繼在全國及省市刊物上發表了不小西安市舞美工作者撰寫的理論文章等。而由龍寶誠、高非、安華主編的美術辭林《舞台美術卷》的出版發行,不僅填補了我國舞台美術沒有專業系統工具書的空白,而且給廣大舞美工作者學習掌握全面知識、技能、理論等,提供了方便,對舞台美術進一步的發展提高,將起到無可估量的作用,這也是新時期西安舞台美術輝煌成績的重要成果。
總的來看,新時期西安市舞台美術的發展是巨大的,成績也是顯著的。但也存在著不足和問題。
首先,隨著表演藝術品種的增多,娛樂場所的開放,影視藝術的普及和家庭化,加之話劇等外來演出藝術的民族化和地方戲曲劇種的現代化方面,從內容到形式都跟不上時代前進的步伐,難以滿足當代觀眾日益提高的審美需求和多層次的選擇,戲劇演出門庭冷落,每況愈下,特別是城市演出市場日益縮小,劇團改革舉步艱難。在此境況下,眾多劇團日常演出的舞台美術,普遍出現了因陋就簡,少花錢能湊合就湊合,甚至粗製濫造的傾向,面對市場競爭,有些新劇目的演出,不是以演出內容和技藝贏人,而是以光怪陸離的豪華外包裝的舞美表現來招攬觀眾,出現了形式大於內容的現象。有些參加會演、比賽,力爭獲獎晉京的劇目,在裝飾性舞美設計與體現方面,有過份追求豪華性外表的趨向。
再者,作為從屬於演出的舞台美術,它是幻覺性的。它的創造與體現,應是以一當十,以假亂真、以次充好、以廉價的材料做出精彩高檔的效果,以減少演出成本。但一些新創作演出的劇目,為了在舞美上「創新」,在設計體現上有追求大而全的不惜工本的傾向,在服裝頭飾面料的應用上,有求實求真,追求高檔化和買現成的現象。這些都是不附合舞台美術設計和體現的特點要求的。另外,裝飾性、寫意性布景的製作體現,因省時省錢而得到普遍應用,也出現了雷同化,模式化的趨勢,特別是條屏式裝飾幕的應用。這都應給予重視糾正。
更值得重視的是,由於劇團經濟困難,舞台美術既是一個花錢多而讓劇團頭疼的部門,又是個易於走向市場好賺錢的行當。為了改善生計,不少舞美工作者以自己的一技之長,紛紛改行從事它業,有的則是「人在曹營心在漢」,對自己從事的專業,不學習不鑽研,而是全身心開拓付業,特別是舞台美術設計人員和高級技術師普遍老化和後繼乏人的景況,更讓人擔憂。而眾多劇團舞台設備簡陋陳舊,更難以適應時代前進的需要。
以上這些不足和問題,若得不到有關部門的重視和解決,特別是後繼無人的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舞台的發展進步是難以維繼的。
21實際是高科技發展和信息共享的時代,具有悠久歷史的西安古城,將以現代文明的旅遊名城和高科技快速發展的大都會風姿展現在世人面前。作為都市文明重要標志的劇場建設必將得到加強和發展。而唯一能讓演員直觀表演和與觀眾直接的感情交流所產生震撼心靈的美感,愉悅的戲劇藝術,也將走出低谷而再度輝煌。因此,總結過去,展望未來,舞台美術的發展前景將是無限廣闊的,走向是豐富多彩的。
首先,進入21世紀以來,在科教興國的方針指引下的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將得到迅猛發展,人民的經濟生活將大大得到的提高,精神文明生活將更加豐富多彩。作為現代文明的大都會西安,隨著旅遊業的興旺發達,科學技術的高速進步,為滿足國內外遊客的多層次需要,演出場所的舞台設備將更加現代化,將會出現鏡框式、伸出式、圓形、轉台、升降台、小劇場等多種形式,戲劇品種和樣式更加異彩紛呈。因此,未來的舞台美術設計與體現,繼續向多極化發展將是主要趨勢。
再者,當代舞台美術是「科學技術的藝術再現和藝術的科技升華」。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特別是電腦應用的普及,舞台光源的不斷更新和多樣,必然產生更多的舞台新型燈具和自動化設施,器材及新材料等。可以預料,未來舞台美術的設計與體現,將會更加程式控制自動化,舞台空間將會更加多維化和立體化。特別是電腦燈光的應用和多樣化,光色變化的無限自由和造型的豐富多彩,液晶屏幕,投影技術的高科技化等。應用燈光造型和光色變化,來創造隨心所欲的舞台設計造型,製造環境氣氛、意境,以滿足舞台演出的各種需要,將是其主要手段。燈光將真正成為主宰舞台演出的生命和靈魂。
現代化的發展,將為推動戲劇和其他演藝藝術的發展,提供更豐富的物質基礎的技術條件。隨著話劇、舞劇等外來表演藝術的更加民族化和傳統戲曲的現代化,戲劇特別是傳統戲曲藝術將藉助現代科技,尤其是影視藝術的蒙太奇表現手法而騰飛,而使傳統戲曲藝術的美學特徵,將得到神氣幻化的發揚光大,為戲曲表現現代生活,提供廣闊的天地和自由。從舞台美術的體現來講,中國的傳統戲曲藝術,是以演員的表演為轉移,以唱白的表演交代場景(如:「走一山又一山」「騎馬來之在汾河灣」的唱詞),結合砌末的應用點化,音響效果的渲染(如鎖吶擬音的馬嘶),形成意象性表現劇中場景轉換和環境氣氛變化為重要特徵。正是這一美學特徵,為戲曲藝術表現大千世界提供了時空「無限」自由的天地。所以傳統戲曲藝術對天地人間及江海湖泊,「陽間陰間」真實的幻化的各種生活,都能藉助想像的翅膀得心應手的加以表現,且有著神奇的藝術效果。自話劇寫實性布景引入戲曲舞台以後,它的負面影響,就是破壞了戲曲藝術傳統美學特徵的發揮和發展。現代舞台科技的發展,特別是程式控制自動化的應用,為戲曲藝術插上現代化的翅膀而騰飛則創造了條件。就戲曲藝術意象性表現場景變化的美學特徵來看,它和影視藝術的淡出淡入,化出化入,推拉搖移,自由切換銜接轉換場景的蒙太奇手法是極其形似的。只是戲曲是以虛為主虛實相生,影視是是以「真實」為主而已。所以,未來戲曲藝術的舞台美術設計與體現,在應用虛實相生的「中性景」和寫意性,裝飾性等多種形式的同時,應借用現代科技,將戲曲意象性的造景特徵和影視藝術的蒙太奇手法有機的結合起來,不僅可以發揚傳統戲曲藝術固有的美學特徵,也為戲曲表現萬紫千紅的現代生活提供無限的自由,從而使戲曲藝術在現代化的道路上,出現新的輝煌。這是其它表演藝術所無法比擬的。應受到戲劇界的高度重視。
在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和舞台美術設計體現、製作的高科技化,專業化和工業化。舞台美術要很好地服務 於演出並走向市場,從改革的角度講,未來的舞台美術設計,製作,體現,將以企業化的設計生產和多方配合為其主要手段。因此,今後的演出單位只應留少數的舞美技術操作、裝置人員外,應聯合組建西安市舞台美術設計、製作發展公司。這樣既有利於舞台美術的現代化,又可避免重復和材料設備的閑置和浪費。修舊利廢,拆舊翻新,以減少演出成本。還可開拓市場,用現有的舞台美術成品服務社會;騰出的庫房場地可開展其他產業,聯合公司還可開展日常服裝設計製作,工藝品製作,化妝美容,裝飾裝潢,燈光音響設計、安裝,技術培訓等服務。這是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
面對未來的挑戰和機遇,為了適應現代舞台美術高科技化發展的需要,西安市文化主管部門要特別重視對新一代舞美工作者的培養。隨著經濟基礎的加強,要加大舞台設備的革新換代和科技投入,以利於劇團的演出和提高。作為舞台美術工作者本身,不僅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藝術和思想素質,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提高。還要加強現代科學技術的學習,掌握。從某種意義上講,現代舞台美術是當代最新科學技術的藝術展示,也是戲劇革新的先聲。因為沒有新的舞台美術設計、體現手段,就沒有新的戲劇表現形式。舞台美術工作者,只有不斷更新和掌握新的知識技能,開拓創新,才能適應未來舞台美術高科技化發展的需要,創造出更加熣燦絢麗的業績,使戲劇藝術走向新的輝煌。

⑧ 如何理解關於形象化

戲曲藝術是通過演員的表演創造出舞台形象,再現劇本文學的內涵。演員通過唱念做打塑造劇中人物,把劇中人的內心活動和精神氣質轉化為鮮明的外部形象。戲曲之特別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畫,就是追求藝術的美感。演員在舞台上的一舉一動都在給觀眾美的享受,也包括穿著打扮。戲曲的形象化突出體現在兩點:歌舞化和節奏感。歌舞化就是把語言詩句音樂化、形體動作舞蹈化,把聽覺和視覺形象都作了藝術加工,達到了視聽同享的效果。節奏感就是唱腔念白有節奏,形體動作有節奏,使唱念做打有節奏地進行,使表演達到和諧統一。一個優秀的戲曲演員都善於捕捉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心理活動,能用簡練概括的手法表現出豐富的性格品質,把人物的感情活動化為鮮活的形象。梅蘭芳大師當年赴蘇聯訪問時,曾在一次聚會上穿著便裝即興表演了一些戲曲片段,全靠優美生動的外部造型(眼神、手勢、身段)表現出角色的氣質和神韻。一位在場的外國戲劇家看後深為贊嘆:「西方有哪個演員比得上梅蘭芳,穿著日常西服,在一間擠滿了專家和評論家的普通客廳里,不用化裝,不用燈光,當眾示範表演而能如此引人入勝!」這就是中國戲曲鮮明的形象感染力。
在創造舞台形象時,很多時候需要採用虛擬的手法以克服舞台的局限。一千里路雖然很長,在舞台上轉一圈就算走完了。幾聲更鼓一敲,夜盡天明。手執一根馬鞭表示正在策馬飛奔,搖動一支船槳就意味著盪舟江河。演員可以在幾乎是一無所有的舞台上表現出異彩紛呈的場景和千姿百態的事物。如《三岔口》這出戲,盡管演員是在燈光通明的舞台上,卻表現的是黑夜中的一場搏鬥。戲曲表演的這種虛實結合,得到了觀眾的認可和接受。虛擬就是抽象的東西,但能夠形象地表現出來。在舞台上交互運用形象與抽象兩種表現手法,達到了藝術的完美與和諧。
形象化問題正是科學傳播遇到的難題。文學藝術總能給人以視覺或聽覺欣賞的形象,而科學成果著重於抽象的概念,難以被公眾理解。為了展示科學的奧妙,就需要把科學成果形象化,李政道先生解說科學主題約請畫家作畫正是這個用意。可見,當前困擾科學家的就是苦於找不到恰當方式,把抽象的科學概念形象化的表現出來,以便在科學家與公眾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使他們得以進行情感交流。盡管科學成果達到了巔峰地步,但對於公眾卻處於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境況,在過街天橋上標出的那個物理公式又有幾個過路人知曉它的涵義。這樣介紹科學又有多大意義?這個問題影響著科學知識的大范圍普及與傳播,從長遠看對於科學的發展也是不利。偽科學就是在人們不了解真正科學的情況下得以生存。戲曲的例子能把抽象的虛擬化解為形象,對解決這個問題應當有所啟示。

閱讀全文

與舞台形象創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