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取暖爐小發明

取暖爐小發明

發布時間:2021-07-17 07:22:24

① 節能減排小發明

自製蟑螂捕捉盒
捕捉盒的尺寸擴大,並將粘合劑的成分稍作調整,加厚塗層便能製成紙制捕鼠

② 一項小發明如何變成一棵搖錢樹

東芝技術人員的一項小發明,幫助公司扭轉了不利的形勢,走出了低谷。而松下敏銳的市場眼光,也使自己賺了大錢。看來,即使是實力雄厚的大企業,也不能固步自封。只有不斷地創新,積極地開拓市場,企業才能煥發出無窮無盡的活力。

在日本,小企業由於自身實力不強,在競爭中往往處於不利的地位而處境艱難,甚至被大企業擠垮。然而大企業也不能高枕無憂,如果不注意經營管理,不重視開發市場,也會面臨從市場上被擠走的困境。電器工業中與松下、索尼、日立齊名的東芝公司也曾出現過這種情況。東芝公司依仗其雄厚的資本,先進的技術,在重工業領域內地位顯著。但是,由於該公司過於依賴他們佔有優勢的重工業電氣設備的製造和銷售,而忽視了另一個重要而廣大的市場,這就是家用電器市場。公司的決策人沒有看到,新技術的發展在家用電器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給高消費的社會帶來巨變,家用電器逐步占據了廣闊的市場。等他們意識到這一點時,在輕工業電器製造與市場佔有方面已經落後了一大截。這種戰略上的失誤使東芝公司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之中:赤字接連不斷,股票價格連續下跌,內部糾紛嚴重。這個有名的大公司一度處在混亂之中。

東芝公司認識到,他們不能單打一地吃重型電器的老本,不能眼巴巴地看著同行在家電領域里大展宏圖而自己卻無動於衷。但開發新型家電談何容易,資金不足,技術人員長期偏重大型電氣設備而對家用電器經驗不足,模仿別家產品只能跟在別人後面,又不能侵犯專利權。但天無絕人之路,東芝公司由於技術人員的一次偶然發現而有了轉機。

那時,有個技術小組,一行8人到宇奈月溫泉去考察重型發電機。他們在當地的旅館住下,晚上在房間里閑來無事,便湊到一起聊天。時值冬季,天氣寒冷,大家邊烤火邊聊天。忽然他們被那裡別具一格的取暖爐吸引住了。普通的取暖爐是一個木框罩子,下面放一個火盆。火盆與木框罩是分離的,要將取暖爐換一個地方時,必須分兩次搬運,先搬木框,再移火盆,很是麻煩。而這里的暖爐與普通的不同,它的木框罩子下面有一個白鐵皮抽屜,抽屜里放著木炭和煤球,抽屜與木框連成一個整體,這樣就可以一次搬運整個的暖爐。同時,由於這種暖爐下面的抽屜不是像火盆那樣敞著口,所以還可以把腳伸到木框裡面取暖。大家的話題於是便轉到取暖爐上來。一位技術人員靈機一動,想出一條妙計:「這個取暖爐用起來比一般常用的要方便多了。咱們是搞電器的,用鎳鉻絲來代替煤球怎麼樣?比用煤球還要方便,而且還干凈,用不著每次用時得先生火了。」這個意外的發現使大家興奮不已,他們熱烈地討論起來。

回到公司,這個技術小組向公司提交了關於電暖爐的設計方案,這個新穎的設計立即得到了公司的批准。經過試制,一種新型電暖爐誕生了,東芝立即為它申請了實用新產品的專利。由於這種新型電取暖爐比原來燒煤球的爐子使用方便,而且干凈、安全性好,很快受到家庭的歡迎,第一年就售出了100萬個,東芝公司大大地發了一筆。

電暖爐雖小卻解決了大問題,東芝公司以此為轉機,逐漸恢復了元氣,並打入了家用電器市場,為日後進入全盛時期創造了一個良好的開端。更重要的是:雖然小小電暖爐的能量是有限的,但小發明激起的強大的精神能量是無法計算的。東芝由此樹立起信心,掀起了一個創新的高潮。

當東芝的電暖爐在市場上暢銷的時候,香川縣一位小企業的經理卻在絞盡腦汁連續挖掘電暖爐的「能量」。他想,東芝可以用鎳鉻絲代替煤球,並取得了實用新產品的專利,它只是改變了取暖所用的材料和方法,我如果用紅外線燈泡代替鎳鉻絲,也可以達到取暖的效果,而且在成本和性能上得到進一步的改善。這樣既沒有侵犯東芝的專利,改善了的電暖爐也成為實用的新產品。可這樣的做法未免有抄襲之嫌,使人覺得他的發明太容易了一點。然而小經理遇到了好時機,松下電器公司對東芝輕而易舉的獲利,早就眼紅了。一聽說用紅外線燈泡做的取暖爐已申請到實用新產品的專利,馬上找到這位經理,與他簽訂合同:資本、技術、經銷都由松下承擔。他們在香川縣蓋了一座專業工廠,大量生產紅外線燈泡電暖爐,產品以松下的牌子推向市場。很快,松下生產的電暖爐與東芝的電暖爐在市場上的銷售不分伯仲。一年以後,松下生產的速度竟達到每7秒生產一台的水平,這一產品也成為松下的一棵搖錢樹。

由於這項產品被批准為實用新產品的專利,東芝公司以及其他公司不能擅自生產,東芝公司覺得忿忿不平,認為自己辛辛苦苦發明的東西被松下公司模仿抄襲了,並對松下公司搶走了一部分電暖爐市場心有不甘。於是提出這么點小玩藝也能取得專利是不恰當的,為此告到專利廳,要求取消松下的專利權。7年後,專利廳以「思考簡單」為由,決定取消這一產品的專利權,然而此時的松下公司已經賺得差不多了。

——引自延邊人民出版社《感悟財富》

③ 節能環保小發明

材料:核桃、火柴棒、橡皮泥、小布條。

步驟:

1、把核桃尖朝下放在火上燒一會,再扔進冷水裡,核桃會沿縫裂開。

2、順縫將核桃掰成兩半兒。

3、挖掉核桃仁,剩下空殼,在殼裡面粘一小塊橡皮泥。

4、用火柴和寫著「夢想號」的小布條做成船帆,插在橡皮泥上。這樣,一艘載著夢想的「核桃船」就可以起航了。

自製小火箭可以家中飛

火箭發射是一個非常龐大而復雜的工程,其運行的基本原理是反推力。而同樣科學原理的實驗在家中也可以完成,也就是說,大家可以自製一枚家庭小火箭。在本次決賽上,一號選手、來自安徽的宋向陽老師就是利用非常簡單的材料,現場進行了火箭發射。

台上擺放的實驗材料僅僅有4樣東西,分別是一張香煙盒的錫箔紙、一根縫衣針、一根曲別針以及一盒火柴。宋老師將一根縫衣針和一根火柴並排貼緊,再將錫箔紙包在外面,緊緊地把針頭和火柴頭包在一起,然後把縫衣針抽了出來,火箭主體就做好了。他再把曲別針掰開成45度角,做成一個支架,把「火箭」放在支架上,等待發射了。但它到底能不能起飛呢?

宋老師劃好一根火柴,小心翼翼地給支架上的「火箭」點火,瞬間,「火箭」如同出弦之箭,嗖地一聲,在空中滑了一道白煙構成的弧線,飛出去一米多遠。全場一片掌聲。別看這個實驗簡單,宋老師在家已經試驗了3000多次,尋找最合適的火柴重量和縫衣針的粗細,計算了大量的參數,才達到這樣的效果。

實驗原理:反沖原理———「火箭」中的火柴和縫衣針並排放在一起,抽出縫衣針之後,留下的通道就是噴氣口了。當從錫箔紙外面點火時,火柴頭受熱而燃燒,燃燒後的氣體順著噴氣口噴出,形成反沖力,「火箭」由此升空。如今的噴氣式飛機、火箭的運行,都是利用這個原理。

自製香皂紙

在生活中手部最容易感染細菌,因此我們要養成洗手的好習慣,下面讓我們做攜帶方便、使用方便的香皂紙。

製作材料和工具:

吸濕性較好的白紙,小塊香皂,一支毛筆和一次性飲料罐。

製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後放在罐里,盛上適量的水後把杯子放在爐上加熱,等香皂融化,將白紙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張張塗透皂液,再取出陰干就成了香皂紙。

當你要洗手時,用水淋濕手,然後用做好的香皂紙輕輕揉搓,即可產生泡沫,去污垢,最後用水沖凈即可。

製作小兔盛物盒

1.取一隻塑料瓶(飲料瓶等),在底部(如圖)畫一條小兔輪廓線。

2.然後沿線剪下。

3.用彩色紙剪出小兔的眼睛、鼻子、胡須,用膠水貼在瓶子上,就成了一隻小兔盛物盒。

讓孩子把他自己的小玩意放在裡面,以培養他們做事有條理的習慣。

溫馨提示:必須在家長的幫助下進行啊!

製作小天平

溫馨提示:必須在家長的幫助下進行啊!

1.先將三合板切成A、B、C、D。

2.在B的底端開口。C、D的中間開口。

3.將三根細條如圖中插好。

4.將A釘在B的中上段,但注意不要釘死,要能活動自如。

5.用三合板裁出月牙形的標板,並標上刻度。

6. 再裁一小條用萬能膠水固定在A上,如圖。

7.裁兩個圓片,大小相等。

8.在上邊各扎四個小孔。

9.在A的兩邊各切一個小槽。

10.用細線栓住圓片,天平就做成了。

接下來就可以發揮你自己的想像,把小天平裝飾一下,做完實驗還可以拿來當小擺設,真是一舉兩得啊!

核桃殼小烏龜

一、 製作材料和工具

剪刀、掛歷紙、膠水、彩色筆、核桃等。

二、 製作方法

1、 將核桃從中間小心劈開,分為兩半,取完整無損的一半(圖一)。

2、 取舊掛歷紙(或其它厚白紙)按圖二剪烏龜的頭、腳、尾巴及身體,身體的大小以剛好放入核桃殼為宜。

3、 按虛線將頭對折後用膠水貼牢(如圖三)。

4、 將核桃殼粘在身體上,再在頭部畫上眼睛,這樣一個栩栩如生的小烏龜就做好了。

帶刷子的干凈橡皮擦

寫錯了字,要用橡皮擦。擦完後,紙上總會留下不少碎屑。不管是用手拍還是用嘴吹,都不衛生而又麻煩。做一塊干凈橡皮擦就不會這樣麻煩了。

材料:大橡皮、廢毛筆。

工具:剪刀、膠水。

製作方法:

1.在橡皮的一頭挖一個淺淺的小圓孔 2.把廢毛筆的筆頭拆下來,洗凈晾乾。

3.把毛筆頭的尖端剪去,使它變成一把小刷子

4.把毛筆頭嵌進橡皮的小圓孔里,用膠水粘牢

好,干凈橡皮擦做成了。每當擦完橡皮後,你就可用刷子輕輕地把紙上的碎屑「掃」攏,再倒進廢紙簍里。

自製壁掛花籃

材料與工具:雪碧飲料瓶兩個、膠水、刻刀、剪刀。

製作方法:
1. 將一隻雪碧飲料瓶的綠色底套取下,剪成蓮花狀,翻轉向下和瓶身粘成底座。

2. 在綠色底套上截取2厘米寬的綠色環,仍套在瓶身上。

3. 去掉瓶頸,在瓶上剪出13厘米長8厘寬的寬頻一條,和3厘米寬的窄帶若干條。

4. 用刻刀在3厘米窄條上刻出花紋�如圖 3 ,然後將這些窄條向外翻折,由下向上插入綠色環中。

5. 取另一隻飲料瓶,利用瓶身,用剪刀剪出6片17厘米長的蒴葉。

6. 將花籃釘在牆上,插入葉子、鮮花,壁掛式花籃就做成了。
以往在教完浮沉條件的應用一節之後,我布置學生自製孔明燈,但他們製作的孔明燈都飛不起來,其原因是他們製作的孔明燈不滿足起飛條件。

1 孔明燈起飛條件

孔明燈「會飛」原因是:燃料燃燒使周圍空氣溫度升高,密度減小上升,從而排出孔明燈中原有空氣,使自身重力變小,空氣對它的浮力把它託了起來。

由浮沉條件可知,只有滿足:

F浮>G總=G熱空氣+G燈

即:G燈<F浮-G熱空氣

時它才能上升,由此可知它的自重(包括外壺燃料的重力)要很輕才能起飛,輕到什麼程度呢?

G燈<F浮-G熱空氣=ρ空氣gV排-ρ熱空氣gV,

G燈<(ρ空氣-ρ熱空氣)gV排,

m燈<(ρ空氣-ρ熱空氣)V排, (1)

空氣的密度可由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得出。

把(2)式代入(1)式可得

可見其能否起飛由燈質量和氣溫、熱空氣溫度和孔明燈容積共同決定。

具體數據估算如下:

設當天氣溫:T空氣=300K(27℃);大氣壓強:1標准大氣壓,p=1.01325×105Pa;孔明燈容積:V容=V排=0.2m×0.25m×0.4m=2×10-2m3;加熱後的空氣溫度:T熱空氣=500K(227℃);?空氣=0.029kg/mol.代入(3)式得:

在上述條件下孔明燈總質量在9.44g時,當熱空氣溫度升到227℃時上升。

假設在上述條件下把孔明燈質量減輕成m燈=4g=4×10-3kg,由(3)式變形並代入數據得:

即熱空氣溫度只要升高到88℃,孔明燈即可上升。

仍按上述條件,若孔明燈質量

即m燈≥23.56g,則無論熱空氣溫度升到多高也飛不起來。

由上面分析可知孔明燈要起飛,它的質量不能超過一定值,而且質量越小所需熱空氣溫度越低,也就越容易起飛。

2 一種簡易孔明燈

在上面分析基礎上,我製成了一種極易起飛的孔明燈,課上一使用學生興趣盎然,紛紛自己製作,也都獲得了成功。
2.1取材和製作
①取一隻大號極薄的塑料手提袋,手提處剪平。
②取一根長約60cm的細銅絲(可用多股軟銅線中的一股銅絲),兩端分別系在方便袋口子兩邊。
③在細銅絲中間包上適量棉花,簡易孔明燈便製成了。如圖。

2.2放飛

選擇沒有風的地方(室內也可),一人兩手分別捏住方便袋底部兩角,使之開口朝下,並使包有棉花的細銅絲自然下垂。再在棉花上倒上適量酒精,點燃酒精,幾十秒鍾後,孔明燈便會騰空而起。

2.3注意

①酒精棉花不宜太重,一般可使總質量(方便袋、細銅絲、酒精棉花的總質量)在5g以下較易起飛。

②細銅絲長度要適當,以使酒精燃燒後不致溶化塑料袋為好,並注意防止失火。

③如果想把它拉下來,事先可在細銅絲中間再系一根細銅絲讓它下垂。

④ 科技小發明怎樣製作一個取暖的東西

如圖所示:


電熱絲制熱源利用凹鏡面反射型的取暖器。不管台式、立式都可版以像電扇一樣搖頭權;有些具有遠紅外功能,沒有噪音。制熱速度較快。缺點是電熱絲較為脆弱,開啟狀態下較大的震動可能會對電熱絲造成損壞。

電熱絲的直徑厚度是與最高使用溫度相關的參數,直徑越大的電熱絲,越容易克服高溫下的變形問題,延長自身的使用壽命。

電熱絲在最高使用溫度以下運行,應當保持直徑不低於3mm,扁帶厚度不小於2mm。電熱絲的使用壽命很大程度上也與電熱絲的直徑和厚度相關。

電熱絲在高溫環境中使用,表面會形成保護性氧化膜,氧化膜存在一段時間後又會發生老化,形成不斷生成和被破壞的循環過程,這個過程也就是電爐絲內部元素不斷消耗的過程,直徑和厚度較大的電爐絲元素含量更多,使用壽命也就較長。

(4)取暖爐小發明擴展閱讀:

蓄熱式取暖器的工作原理是:用耐高溫的電發熱元件通電發熱,加熱特製的蓄熱材料——高比熱容、高比重的磁性蓄熱磚,低導熱的保溫材料將貯存的熱量保存住,按照取暖人的意願調節釋放速度,慢慢地將貯存的熱量釋放出來。

貯存熱量的多少可根據室外溫度的高低人為加以調節。鋼制噴塑的外殼則對整個設備起到保護和美化作用。

⑤ 做一個小發明

多用拔火筒
我家煤球爐要用拔火筒拔火,每次用完,火筒很熱.我想,應該利用這
些熱,替人們做事.因此,我在拔火筒外,焊了一個水壺.這樣,火也拔起
來了,壺里的水也燒熱了,又省煤,又有熱水用.
車永
燒不燙的鍋耳
用普通鋁鍋燒飯,當爐火很旺的時候,火苗會把鍋耳燒得很燙,甚至把
鍋耳燒壞.
為了使火苗燒不著鍋耳,我在鍋耳下邊纏上一圈鐵絲,再把一塊鐵片剪
兩個缺口,插在鍋耳下方的鋁片上.鐵片里端卡在鍋沿下邊,鐵片中部有鐵
絲支著,就掉不下來了.
這塊鐵片可以擋住火苗,使火苗燒不著鍋耳,端鍋再也不燙手了.
姚永仙
鍋蓋掛鉤
從鍋里盛飯時,往往要把鍋蓋放在桌子上,這樣容易燙壞桌面,或把蒸
餾水流到桌子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設計了一種鍋蓋掛鉤.像圖示那樣,
先找一塊圓木塞,粗細要和鍋蓋鈕的內徑差不多.再用鉛絲彎一個鉤,鉤的
直端插到圓木塞里,把木塞塞入鍋蓋鈕里.掀開鍋蓋,就可以把它掛在鍋沿
上,又方便,又衛生.
王振平
不掉蓋的水壺
一般的水壺,沖開水時,壺蓋往往容易掉出來,燙人.用手抵住壺蓋,
也不安全.
我在水壺口兩端邊緣上,將鋁片剪開,折成兩個彎卡.然後在壺蓋上銼
兩個缺口.當灌滿冷水後,把蓋上缺口對准彎卡蓋下,旋轉一個角度,蓋就
卡住不會掉了.這樣灌開水時就放心了.
塗大船
防掉蓋子的水壺
我很願意幫媽媽做家務事,但卻害怕灌開水.因為我家的鋁壺蓋子很松,
開水快倒光的時候,蓋子常常會自己翻下來.滾熱的蒸汽正好沖到手上,燙
得我好疼.
後來,學校號召我們搞小發明.我想:能不能想個辦法,使壺蓋在灌開
水時不掉下來呢 經過反復琢磨和實驗,終於想出了這個既簡單又有效的辦
法.在一根3—4寸長的鋁片或鐵片的一端卷一個筒,穿一根鐵絲,先彎一個
鐵絲方框,再把方框緊緊綁在壺樑上.灌水時,壺梁傾斜,鋁條自動下垂,
正好把壺蓋壓住,壺蓋就翻不下來了.
田 波
防燙的小墊圈
剛做好的菜很燙,直接放在桌上,容易把桌子或塑料桌布燙壞.我製作
了一個小圓環,把碗碟放在圈上,就不會燙壞了.
找一塊比較硬實的紙板,剪成寬3厘米的長條,彎成一個圓圈,用訂書
釘把兩端釘在一起.最好比菜碗或碟子的底圈稍大一點.然後,我在圓圈上
開一些小孔.
滾燙的菜碗放在小圈上,熱空氣從小孔里散出來,不會燙壞桌子和桌布.
你擔心紙圈經不住碗的重量嗎 我曾做過試驗,把小圓圈放在椅子上,
一個人坐上去也壓不壞呢.
劉 革
方便箅
現在農家做飯也用上了鋁箅[bì] 子.算下煮麵條或米粥,算上蒸菜很方
便.但它也有不方便的地方.比如,往鍋里下米和面時,須端出箅子;一家
人若不一起吃飯,為了讓晚吃飯的人能吃上熱飯,就要把飯菜都溫在鍋里,
盛飯時,把箅子端上端下,挺麻煩.
我設計了一個方便箅.在原來的箅子上靠近邊緣處挖一個能客下勺子的
孔,在孔上面安一個小鋁箅,小箅上拴一圓壞,便於掀開,它的邊緣要能靈
活地固定在大箅上.這樣,要盛面條或粥,只要打開小箅就可以了.
方便的淘米器
你幫過媽媽淘米煮飯嗎 淘米簡單,倒水就麻煩了.一不小心,米就會
流失,不但浪費,媽媽還會皺眉頭說:"唉!真是越幫越忙!"
怎麼辦,動個腦筋吧!用粗鐵絲圍成飯鍋大小的圓圈圈,上面加半圈鐵
絲網(網眼應比米粒小).你看!這一來就不怕米流失了.要注意,粗鐵絲
的缺口不要綁住,使用的時候才能伸縮自如!
給油瓶戴"圍巾"
媽媽炒菜,每次倒油以後,總有些油順著瓶頸往下流.油瓶放到哪裡,
就在哪裡留下一圈油跡.油容易沾灰,所以油瓶表面沾滿了灰塵,很不衛生.
我想出了一個辦法:拿一塊布條纏在橡皮筋上,做成一個圓環,套在瓶
頸上.這樣,油流到外面,馬上被布條吸收了,不會再流下去.從此油瓶外
面和放油瓶的地方總是乾乾凈凈的.隔一段時間,要把布條換下來洗一下.
這種辦法還可以用到醬油瓶或其他瓶子上.
王曉輝
自動瓶蓋
媽媽燒菜的時候,倒油倒醬油總要兩只手操作.一隻手拿瓶子,另一隻
手取下瓶蓋,很不方便.
我設計的自動瓶蓋(如圖),用一條鐵片,一截鉛絲和一個螺母就可以
製成.傾倒油瓶,重力使螺母下垂,自動揪開瓶蓋;油瓶直立,重力使螺母
復位,瓶蓋又自動蓋好.這樣,可以騰出一隻手來拿勺子,再也不手忙腳亂
了.
只要把鉛絲支架松一松,把自動瓶蓋拆下來,然後換上一個瓶塞,就可
以到商店買油了.
方便飯菜掛罩
夏天存放飯菜很不方便.放在竹籃里吧,孔大,蒼蠅能爬進去,籃底面
積又有限,放不下多少.
我設計的飯菜掛罩很簡單:用鉛絲彎五個圓盤,用四根結實的線繩連結
起來.上面裝掛鉤,外圍用網眼窗紗罩住,搭接處可用尼龍搭扣封住.
用時,把掛罩掛起來,把碗放在各層圓盤上.蒼蠅蟑螂都進不去.不用
時,可以折疊存放,不佔地方.
王宏
烤饃器
媽媽正忙著做飯,弟弟非要急著吃烤饅頭,一個火怎麼能同時派兩個用
場呢 做一隻簡易烤饃器,就幫大忙了.
找一個漏了底的小鐵盆,把底剪掉.在盆壁上剪出幾個長9厘米,寬7
厘米的長方形,把長方形鐵片向里掰一掰(見上圖),就成了烤饃盒.做飯
的時候,把盆倒扣在火上,把饅頭切成片放在烤饃盒中.這樣,上面炒菜,
下面的饅頭片也烤好了.
崔 芳
自動防溢裝置
煮飯的時候,如果沒人在鍋旁邊,水開時飯鍋很容易溢出來,這一直是
件很惱人的事.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設計了一種自動防溢裝置.構造如圖所示:在鍋
蓋鈕處固定一塊圓鐵片,在兩個鍋提把間搭一條木橫梁,在正對鍋蓋鈕處裝
一塊磁鐵(可以用揚聲器的磁鐵),仔細調整磁鐵與圓鐵片的距離,使得鍋
蓋稍一掀開,就能被磁鐵吸上去.在橫樑上,還可以用舊鬧鍾改作一個報警
鈴.先把鬧鈴發條上滿,當鍋蓋被吸開時,能撞開鬧鈴鈕自動報警.
有了這套裝置,煮飯時就可以放心了.開鍋的時候,只要鍋里的泡沫稍
稍把禍蓋頂起一點,磁鐵會立即把鍋蓋吸開,這樣就防止了溢鍋.同時鬧鈴
報警,呼叫主人.
盧毅
簡便機械手
雞蛋剛在開水裡煮好,用手去拿會燙手.
告訴你一個最簡單的方法,你來試試看,包你滿意.
准備一個洗衣夾和兩把調羹,如圖綁好.瞧!拿熱雞蛋多方便!怎麼樣
這個方法不錯吧!
水開報警
媽媽讓我燒水.我一邊燒水,一邊學習,好幾次丟下書本看水開了沒開.
怎麼辦呢
我把水壺蓋頂上的頂鈕旋下來,按壺頂口大小削一塊小木塞.找一隻金
屬哨子,照著哨嘴的大小,在小木塞上開條槽.把哨嘴插入槽里.
燒水時,把帶有哨子的木塞塞在壺頂口.水一開,哨子便"嘟嘟嘟"地
叫起來.這樣可以等聽到哨子響以後再去灌開水,多方便啊!
劉中
余溫熱水
為了充分利用兩用爐的熱量,我用鐵皮焊制了一隻弧形水箱,用鐵絲將
它緊緊地固定在兩用爐的爐壁上.水箱的頂部開一個洞,裝上漏斗灌水,水
箱的下部裝上一個水龍頭放水.這樣既不影響做飯取暖,而且隨時有熱水可
用.
石靜
油滿自動停灌
我家煤油爐上用的煤油指示計斷了,媽媽加油的時候,因為看不清加滿
了沒有,油常常溢出來.
我想了一個辦法,在煤油瓶的瓶塞上裝了一長一短兩根空心塑料管.長
的那根一直插到接近瓶底,露在外邊的那頭和短的一般齊.灌油的時候,將
兩根塑料管同時插到煤油爐的注油孔里.這時候,短的那根塑料管往煤油爐
里灌油,煤油爐里的空氣順著長的那根塑料管跑到煤油瓶里.當煤油爐里的
油灌到油麵和長塑料管的管口相平的時候,長塑料管里不再有空氣流動,煤
油瓶里的油也就不再流動,這時候你就知道油已經灌滿了.
關勇
自動水位報警
每天晚上我都要幫媽媽把水缸挑滿,因為屋裡暗,看不清楚,往往挑得
太多,水從缸里漫出來,流了一地.
於是我做了一個自動水位報警器,就像圖上畫的那樣.浮在水面上的是
熱水瓶上用的軟木塞.軟木塞上插了一根鐵絲或銅絲,上面焊了一小片薄金
屬片.貼牆釘了一個硬鐵絲做成的圈架,用來固定軟木塞使它不至於亂漂動.
然後,利用干電池在牆上裝了一個電燈的線路.這樣,當水倒到一定水位的
時候,鐵絲上的金屬片就會和固定在上面的金屬片相接觸,使線路接通,燈
泡就會自動發亮.它告訴我,缸里的水已經滿了.
朱健榮
搗蒜的一個新方法
夏天,人們經常用蒜調冷盤.但是,在碗(或其他器具)里搗蒜的時候,
蒜會從碗里蹦出來.
我有一個方法,不會使蒜從碗里蹦出來:用一塊紗布,綁在搗蒜錘的把
上,紗布剛好蓋在碗上.搗一下,紗布也隨著搗蒜錘落下來,蓋嚴了碗,蒜
就不會蹦出來了.
做煤球不臟手
有時候買來的煤球碎了,就要自己做煤球,往往把手弄得很黑.到了陰
雨天氣,煤球還不容易干.我自己動手做了個做煤球器,既不會弄臟手,又
不用在碎煤球末中加水,做出煤球來不要太陽曬,可以隨做隨用.
找一根700毫米長的自來水管,做一根直徑和水管內徑相等的50毫米長
的圓木柱,再找一根700毫米長,比木柱細一些的鋼筋(或木棍),插在木
柱里,另一端裝上把手,放進自來水管內,做媒球器就算做好了.
當你把自來水管往煤里一插,管里就有了許多煤,再用力拿住把手往下
壓,壓幾次就把手輕輕往下一推,一個煤球就出來了.
俞暉
兩用小鐵鏟
我家有把小鐵鏟,用來鏟垃圾,蜂窩煤灰等東西.小鏟鏟了東西,不容
易端平,小鏟里的東西常常往下掉.有時用手或掃帚壓住鏟里的東西,拿著
很別扭.我設計了一把兩用小鐵鏟,使用效果很好.
找一根較粗的,比小鐵鏟柄長的鐵絲,一端按小鐵鏟鏟面的大小,做成
環形.環形的下端敲扁,向下擴成90°角(如圖).最好能在環形鐵絲邊沿
裝一塊薄鐵皮,成勺形.鐵絲的另一端,繞一圈後,縛在小鐵鏟把柄的端頭
(如圖).
鏟上東西以後,用手捏緊把柄與鐵絲,鏟里的東西就再也掉不下來了.
松開鐵絲,鐵絲向上彈起,鏟里的東西倒出來很方便.
王 剛
改良簸箕
提著簸箕去倒垃圾,最怕刮風.一刮風,簸箕中的垃圾被吹起來,灰塵
和紙屑滿天飛.即使不刮風,碎紙也容易撒在地上.於是,我在簸箕上加了
個蓋,使用時,把蓋子打開,掃進垃圾以後,把蓋子放下來.這樣,既衛生
又美觀.
李廼丹
讓蟑螂進瓶
一天,我把喝過的汽水瓶放在門後,第二天看見裡面有一個蟑螂,怎麼
也爬不出來.於是,我就在家裡有蟑螂的地方放了好幾個汽水瓶,瓶里裝一
點有味的東西,吸引蟑螂.這樣,蟑螂聞到氣味,就往瓶里爬,只要一進去
就出不來了.
徐東昕
液控水龍頭
我們這里自來水的供水時間不定,家家備有水缸,來水時把缸注滿.可
是,有時上班時才來水,有時夜間來水,這樣用水很不方便.如果能在來水
時自動把水注滿,然後自動關閉龍頭就好了.
為此,我設計了這個液控水龍頭,龍頭柄上接一段連桿,連桿與浮球桿
和浮球相連.浮球放在水缸里,無水時浮球下降,通過連桿把龍頭打開.水
注滿缸後,浮球升到水面,通過連桿把龍頭關閉.這樣,不用人來照管,我
家的水缸總會注得滿滿的.
水中吸管
我家水缸底常常堆積許多污物,很不衛生.我做了一隻小小吸水管,可
以除去這些污物.找一根長與水缸差不多高,直徑約為3~3.5厘米的竹筒.
除了在竹筒的一端留下兩個節頭以外,其他節頭用燒紅的小鐵棍燙通.再在
節頭下部一厘米左右的地方開一個小孔(如圖),吸水管就做好了.
用手指抵住小孔,把打通節頭的一端放入水缸底部.放開小孔,水下壓
力把空氣從小孔排出,污水流入筒內.再用手指抵住小孔,把吸管提出水面.
這時候空氣的壓力把管內污水托住,使它流不出來.只有放開小孔的時候,
污水才會流出來.
這樣連續幾次,就可以把水缸底的污水吸干凈.
鄭學武
虹吸管淋浴器
把一個小鐵塊拴在塑料管的一頭,沉入廁所的水箱中,塑料管的另一頭
裝上蓬蓬頭,就製成了虹吸管淋浴器.
用的時候,先往管內充滿水,把上頭插入水箱,就可以噴水了.不用時,
只要把蓮蓬頭掛得比水箱內水面稍高的地方,就不流水了.
茅涌
自動下水道塞
現在,不少家庭都把自來水裝進室內,同時也裝了下水管道.但是,下
水管道往往沒有水封彎,下水道里的臭氣可以冒進室內,很不衛生.為了隨
時把下水道口塞住,我設計了這種自動下水道塞,效果還滿不錯呢!
材料很簡單,就是找一個小皮球或者乒乓球,放在下水槽內.下水槽的
底面要抹的略向下水道口傾斜.平時,皮球可以順著斜坡自動滾到下水道口
處,把口塞起來,防止臭氣溢出.倒水時,皮球會自動浮起來,打開管口,
水流暢行無阻.
蘇 飛
兩用牙刷
市場上賣的牙刷,毛大都是平的,刷牙很不方便.我設計了一種牙刷,
可以內外兩用.如圖,將牙刷毛剪成波浪形,刷牙外面時,用凹進去的部分;
刷牙裡面時,用凸出部分.希望工廠也能生產這樣的牙刷.
王永生
改進牙刷
用普通牙刷刷牙時,牙膏沫往往順著牙刷把兒流到手上,很不方便.我
在牙刷把上作了一點小改進,克服了這個缺點.像圖示那樣,找一塊直徑3
厘米左右的橡膠圓片,中心扎一個孔,套在牙刷把兒的中部.這個圓片就會
把毛刷部分和手柄部分隔開.有了牙膏沫,會從圓片部分滴下去,不會再流
到手上了.
李志強
自動牙簽盒
我設計了一個自動牙簽盒,按一次按鈕就能自動豎起一根牙簽.在盒子
里,有一個三角形的簽槽.簽槽底部有一條窄縫,縫里裝著托簽板,托簽板
與按鈕桿相連.按下按鈕,托簽板下落,牙簽落到板上;松開按鈕,彈簧把
托簽板頂起,同時,托簽板的上部凹槽里托起一根牙簽.由於牙簽的一端被
擋住,牙簽就豎了起來.
自動出水瓶
小孩端涼水瓶倒水,很不安全.我想了個辦法,在涼水瓶上裝一個軟木
塞,軟木塞上鑽兩個孔,插入兩根玻璃管.一根接近瓶底:叫出水管:另一
根短的叫進氣管.進氣口下頭接一根不長的軟皮管,從側面切開一個10毫米
的口子,下頭用圓木棒堵死,這是進氣閥.找一個軟塑料玩具,頭上鑽一個
小進氣孔,去掉圓哨,插在玻璃管上當作打氣的球.
要喝水的時候,用指頭按住小孔,來回地捏玩具,瓶內氣壓增高,水就
會從出水口自動流出,流到杯子里,使用方便又安全.
溫智紅
自來水瓶
暑假裡,爸爸媽媽白天上班去了,我和弟弟在家.弟弟年紀小,提不動
水瓶,遇上我正在做作業,也只好停下來給他倒水喝.要是弟弟自己能倒多
好啊.
後來,我想到了虹吸管.於是,找來了一長一短兩根橡皮管和一段玻璃
管.在水瓶的軟木塞上開了個孔,把玻璃管捅過去.在玻璃管的上端套了根
長橡皮管,下端套了根短橡皮管.我又在瓶塞上開了個孔.這樣,輕輕一吸,
就有水流出來.弟弟也可以自己倒水喝了.不用的時候,把出水口向上捲起,
用夾子夾緊;用的時候,松開夾子,水就會不斷地流出來.
馮萍
自流氣壓熱水瓶
氣壓熱水瓶很方便,用手一壓瓶蓋,水就流出來.但是,它也不能放手,
手一松,水就不流了.如果要接滿一杯水,手要壓幾次才行.
我設計的自流氣壓熱水瓶,只要用手一壓,水就源源不斷地流下來.手
松開,照樣流.當杯子接滿水以後,按一下漏氣閥,水就不流了,非常省勁.
這種改進的氣壓水瓶是根據虹吸原理來工作的.當用手壓瓶蓋時,水面
受到壓力,把水壓進虹吸管,當虹吸管的出水頭比瓶內液面低時,水就一直
會流出去.如果需要停止放水,只要按一下漏氣閥,使虹吸管漏氣,虹吸破
壞了,水就不再流了.
喻煒 羅斌
能掛盆的臉盆架
家家都有臉盆和腳盆,但如何放置它們卻是個問題.疊在一起放,不衛
生;分開放,太佔地方.
我發現臉盆架下面有好大一塊地方,掛腳盆非常合適.可是,盆邊的斜
度太大,用普通形狀的掛鉤掛不住.經過幾次實驗,我發現只要把掛鉤製成
"C" 形,就可以把盆掛住.
製法:找一段和鋼筆差不多粗的廢塑料棒,在火上烤軟,彎成"C"形,
冷卻後打上孔,用螺釘固定到臉盆架的合適位置上.
使用時,先把盆邊平推入口,再輕輕放下就可以掛住了.
商振剛
安全水果刀
用一般水果刀削水果,皮不容易削薄,而且不安全.我製作了一把水果
刀,安全又方便.它由塑料瓶和轉筆刀上的刀片組成.瓶上開一個洞,便於
出果皮,刀片用軸固定在瓶上,可以旋轉,用時傾斜在瓶里,刀刃露在瓶外.
露出長短可以調整,這樣就可以削不同的水果了.
陳若夫
省力的螺絲刀
我們人小,用螺絲刀擰螺絲,往往擰不動.怎麼辦呢
有辦法.在螺絲刀的木柄上,鑽一個小孔.並找一根能插進小孔的鐵棍,
備用.使用的時候,小鐵棍插進小孔,一手扶住螺絲刀,一手用力拉動鐵棍
作圓周運動.本來擰不動的螺絲,現在就能較容易的擰下來.
郭智偉
並聯插座
家用電器增多,電源插頭不夠用,我就自己做了一個插座盒,可以插上
許多個插頭.
找一塊寬40毫米的長木板(長度根據自己需要決定).在木板的中間釘
上一條寬約8毫米,高約20毫米的長木條.木條兩邊再分別釘上與它等長的
薄銅皮,並彎成∩(如圖).距離銅皮外側約1毫米處,分別釘上寬約5毫
米,高約20毫米的長木條,以防被插頭撐開.
接著,找幾塊薄木片,釘一個外盒,並開上相應的槽和孔.銅皮兩端再
分別接上電源線,插座就做好了.
張朝暉
防觸電插座
有一次,我那淘氣的小弟弟把一根鐵釘插進電源插座孔里,只聽"唉喲!"
一聲,弟弟跌倒在地上,還不停地喊:"很麻,很麻!"爸爸知道後,狠狠
地批評了他一頓.我想:能不能設計一種不會觸電的插座呢 我想了好多辦
法,歸納到一點,就是如何解決鐵釘伸不進去,而插頭卻能伸進去的問題.
經過多次試驗和改進,終於設計出了防觸電插座.
具體做法是:在銅片和插座蓋之間裝上兩道活門,使第一道活門打開時,
只能打開另外一個孔的第二道活門,卻打不開本孔的第二道活門.因此,從
一個孔插入的東西不能繼續通過第二道活門,無法接觸帶電的銅片,這樣就
起到了防觸電的作用.而當插頭從兩個孔同時插入時,第二道活門就會同時
打開,這時,這種插座就同普通插座一樣方便.
徐琛
單響拉線開關
停電以後,來回拉幾次開關,就不知道它是開著還是關著.等到沒人的
時候來了電,電燈白白亮著,既浪費又危險.
我對拉線開關作一點改進,只要聽一聽響聲就能准確判斷拉線開關是開
著還是關著.改造的時候,只要在開關棘輪無銅片的齒面上,粘一層薄膠皮.
當開關拉到斷電位置時,銅觸片敲在橡皮或塑料泡沫上,幾乎沒有聲音.當
拉到通電位置時,銅觸片敲在輪上的銅片上,發出清脆的"咔嗒"聲.這樣,
憑響聲就能區別通斷了,又准確,又方便.
陳文勝
開關線繩樞紐
我家住在北方的農村,睡火炕.為了晚上睡覺拉燈方便,常常把開關拉
線接長,繞過釘子或小滑輪,順著炕沿,從牆邊拉到炕頭.這樣做有個缺點,
就是在拐彎的地方,開關線繩容易磨斷,而且不好拉.
我找了一段十二三厘米長的粗鐵絲,彎成""形(如圖)的樞紐,把
它用釘子固定在炕沿上,兩頭接上線(如圖)就行了.釘子的頭上可以套個
橡皮塞,防止鐵絲做的樞紐滑出來.
聶方明
自動開燈裝置
晚上回家,家裡漆黑,找不到燈繩開燈.要是屋裡有一點亮該多好,於
是我在門旁安了一個自動開燈裝置.
先找一個電燈微動開關和兩塊木頭,其中一塊要比開關的厚度稍厚一
點.先在這塊木塊上橫著挖一個槽,要正好能把開關塞進去.先把這塊木頭
垂直釘在另一塊木頭的一端,然後塞入開關,再把另一塊木頭釘在門框和牆
上(如上圖).安裝開關的木塊要按門打開時的弧度稍微離門近些.然後按
開關的高度釘一片木片,木片一頭銼扁一點,使門一開就能撥動電燈開關.
最後在牆上裝一個燈泡,再接上電線.自動開關就做好了.這樣,門一開,
燈就亮,再找燈繩就方便多了.
王宏宇
收音機的定時開關
媽媽每天早晨都要聽天氣預報,可是事情一多,就把時間錯過了.要是
時間一到,收音機就自動響起來,該多好啊!
我找了一個玻璃球,又用鐵片做了一個直徑比玻璃球大一點兒的小圓
筒.筒的上口裝一個斜滑道,滑道外端用鉗子夾一個凹槽,把玻璃球放進凹
槽里.筒底放一個小電鍵,這個電鍵代替收音機的開關.
把鬧鍾上好弦,讓鬧鈴發條旋鈕湊近玻璃球.鬧鍾一響,把球撥入筒內,
把電鍵簧片壓下,接通電源,收音機就響了.
曹嵐
鍾鬧燈亮
每天早晨小鬧鍾一響,我就起來開燈,好幾次感冒了.要是小鬧鍾一鬧
電燈就亮,該多好啊!
我找了塊薄鐵皮剪成長方形,對折,一頭卡在鬧鍾發條的旋鈕上;另一
頭緊靠在接電燈的微動開關(見圖)上.響鈴時,發條旋鈕帶動鐵皮轉動,
鐵皮旋轉時,撥動接電燈的微動開關,電燈就亮了.
劉 鵬
雙層燈罩
我們科技小組的幾個同學家住在農村,夏天在屋外做作業,燈下小蟲子
很多,干擾學習.為了捕捉小蟲,我們研製了一個雙層燈罩(如圖),使用
的效果很好.只要小蟲飛到燈罩里去,就很難出來,不一會兒就烤死了.如
果在燈罩夾層裡面放些水,捕蟲的效果更好.不用的時候,只要把電源斷開,
取下燈泡和燈罩,把水從燈口的圓孔中倒掉就行了.
江蘇省鎮江市九中初一科技小組
蠟燭燈
蠟燭是人們常使用的一種照明工具.即使在今天,有時停電也要用到它.
特別是在農村,山區,蠟燭更是農家的必備品.但是蠟燭有許多缺點,如燭
焰怕風;燭體不易固定;亮度不能控制等等.怎樣改進呢
先考慮固定燭體與防風,這點好解決.將蠟燭插在一個鐵筒中,罩上一
個玻璃罩就可以.但其他矛盾也隨之而來了,蠟燭愈燒愈短,燭焰如何保持
在燈罩的最佳中心位置呢 我聯想到可以把卡口式燈泡的固定方式借用到蠟
燭燈上來,安個彈簧就行.
靠近燭焰的燭質受熱軟化,又不能充分燃燒,白白耗費.怎樣使蠟燭不
流淚呢 解決這個問題,必須不斷降低蠟燭頂部溫度,使熱量向四周傳導散
發.汽車的發動機前面均有金屬散熱片,是否也可以把這借鑒到蠟燭燈上來
呢 我在金屬潤膚香脂盒上鑽一個大孔(使套蠟燭的鐵筒能插進去即可),
然後找一鐵片剪成圖示樣子,在中心打一個同樣的大孔,將剪好的散熱片焊
接在盒上(二者的大孔要對齊).做好後,套在燈頭上一試,效果很好.
怎樣控制燭焰的亮度呢 當然不能像油燈那樣調整燈芯的長短,蠟燭是
固體,不可能調節燭芯.煤氣爐的空氣閥啟示了我.用內外兩個帶氣窗的套
圈套在一起(內圈就用散熱片下面的鐵盒,外圈用一另做的塑料圈),通過
轉動這個氣門來控制空氣流量,實現了調節燭焰亮度的願望.具體結構見圖.
柳國弘
無淚蠟燭
現在市場上出售的蠟燭有一個缺點:點燃不久,蠟液就會溢出來,沿著
蠟燭往下流,弄臟了桌面,還浪費了石蠟.
怎樣才能不流燭淚呢 經過反復實驗,我設計了一種燈芯管,像圖示那
樣,用薄鐵片卷一根細管,比蠟燭芯略粗一點,管外套一個硬紙板剪的小圓
板,把這個燈芯管套在蠟燭芯上.點燃蠟燭以後,由於小圓板擋住了火苗的
輻射熱,所以蠟燭周圍的石蠟熔化很慢.鐵管把熱量傳給燈芯附近的石蠟,
使它熔化供應燃燒.這樣石蠟就不會溢出來了.
李鋼
萬能傘架
下雨天真討厭,每一次從屋外拿著濕淋淋的傘進來,不知道擱在哪裡才
好.放屋外,怕傘弄丟了;帶進屋內,又會把地板弄濕.唉!真頭痛!
哈!有了!為什麼不自己動手,做一個萬能傘架呢 你瞧,既簡單又方
便,還可以放很多把傘,真合用!
蚊香定時環
以前點蚊香,到時候得把它弄滅;有時忘記了,會把一盤蚊香都燒完.
浪費蚊香不說,室內煙氣太大也不舒服.
我經過幾次試驗,用鋁片做了一個小鋁環,把它套在蚊香的某一個位置,
燒到那裡,鋁環會把香頭的熱傳走,蚊香就滅了.經過試驗,可以找出不同
時段蚊香燃燒的長度;然後按照需要點燃的時間,把鋁環卡在一定的位置,
蚊香就會按時熄滅.所以可以把這壞稱為蚊香定時環.
劉鳳軍
新式門鎖扣
一般的門鎖扣(也叫扣吊)都是橫著安裝的.不鎖門的時候,它橫在那
里很容易被門碰彎,有時還會把人的衣服掛住扯破.我想改造它,也看到過
一些改進的辦法,比如用小釘子銷住,用橡筋拉住.但我覺得都不夠巧妙.
經過很長時間的琢磨和實驗,我發明了一種新式門鎖扣:使合頁與扣吊
成45°角;上鎖的時候,可以將它橫過來扣上,開鎖後卻會自動垂下去.
申陸軍
內外雙用門扣
爸爸媽媽經常上夜班,深夜回家,我們已經插上門睡著了.有時候,爸
爸媽媽大聲叫喊,也叫不醒我們.後來,爸爸媽媽只好一出門就把我和妹妹
鎖在家裡.我們想出去玩玩,門已經反鎖上了,出不去.
於是,我用鐵片做了一個內外雙用門扣(見圖),再用兩個鎖扣,一個
釘在門的外面,一個釘在室內的門框上.爸爸媽媽走的時候,就從室外把活
動門扣鎖在門上.室內的鎖扣還沒有上鎖,可以隨意進出.我們睡覺的時候,
把室內的門扣扣上,插上銷子,門就鎖好了.爸爸媽媽下班回來,從室外就
可以開鎖進門.
吳磊
秘密的扣吊
我有一個小書箱,裡面的書放得有條不紊,可是經弟弟一翻,就亂七八
糟了.怎麼辦呢
我想辦法,製作了一個秘密關子:用一副扣吊裝在箱子的合口處(如圖),
箱蓋上的扣吊頁兩旁釘兩個小釘子,繫上橡皮筋,把扣吊壓在箱蓋的邊沿.
在箱子的扣鼻上方開一個小孔.
這樣,蓋上箱子,箱蓋上的弔扣在橡皮筋的作用下,扣在了箱子里的扣
鼻上.看上去沒鎖,可弟弟怎麼也打不開了.
要開的時候,只要拿根釘子捅進小孔,稍稍用力頂一下,就能打開箱蓋

⑥ 給我一個簡單又實用的小發明的製作方法

用舊鞋套,拖布條就可以做小發明。
把拖布條縫在鞋套底部,穿在腳上,就可版以擦地了。還不用彎權腰,挺省力氣的,我試過。
夠簡單吧自製香皂紙

製作材料和工具:

吸濕性較好的白紙,小塊香皂,一支毛筆和一次性飲料罐。

製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後放在罐里,盛上適量的水後把杯子放在爐上加熱,等香皂融化,將白紙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張張塗透皂液,再取出陰干就成了香皂紙
好就採納

⑦ 10種以上的小發明

樓上的兄弟好敬業啊。。。。
呵呵,如果要知道怎麼做可以去貝殼兒物理看看吧,

⑧ 關於暖寶寶的小發明

小牛頓的老師告訴大家,自製的暖寶寶可以在需要的時候發熱,不用擔心安全隱患。真的沒有安全隱患嗎?在沒有了解暖寶寶內部原料和發熱原理的時候,有的小記者還認為裡面填充的是一些不知名的化學葯品,萬一泄露了,弄在手上會不會傷害皮膚或者中毒呢?帶著這些問題,小記者們認真地聽老師的講解。原來一次性的暖寶寶要用到鹽、碳粉、鐵粉,可重復利用的暖寶寶要醋酸鈉和金屬。它們的發熱原理也非常簡單,碳粉能夠捕捉空氣中的氧氣,鐵粉作為催化劑,從而讓氧氣與鹽水溶液更好地發生放熱反應,真可謂是既安全又沒副作用。而可重復利用的暖寶寶的發熱原理就是利用了醋酸鈉溶液過飽和不穩定,容易發生結晶的特性。當扭曲金屬的時候,所產生的輕微震動便足以使溶質結晶,變成較穩定的固體。而且,這個過程是放熱的,所以暖寶寶開始暖起來。同時,老師還提醒大家一定要在生活中多注意觀察,還有許多可以取暖的方法等著大家去發現呢。 親手製作暖寶寶 學習了暖寶寶的發熱原理,小記者們躍躍欲試,都想趕緊親手做一個暖寶寶,回家再一展所學,有的說要做一個超級暖寶寶當被子蓋,有的說要做個暖寶寶鞋墊給媽媽。 當大家看見手中的材料分別是鹽、碳粉、鐵粉和水的時候,就知道要製作的是一次性的暖寶寶了。除了這些,還有三個小袋子,這讓大家頗為好奇,這三個袋子究竟是做什麼的呢?無紡布的小袋子里有沙沙的聲音,老師提示大家拆開包裝用力晃動,結果一番晃動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小袋子開始散發出熱量,這時候老師才揭曉答案,原來它就是剛才給大家講的一次性暖寶寶,晃動的過程是為了讓碳粉更好地捕獲空氣中的氧氣,氧氣可以說是這個暖寶寶發熱的必要條件。可重復利用的暖寶寶就更神奇了,盛著液體的透明袋子里有一個小小的金屬片,掰一下金屬片溶液就迅速地變成跟蠟一樣的固體,摸上去熱乎乎的特別舒服。還有一個袋子據說是涼寶寶,現在天那麼冷大家對它可沒興趣,只想快點自己動手製作一個暖寶寶。按照老師的指點,大家勾兌鹽水溶液,混合碳粉和鐵粉,然後再把鹽水溶液滴入碳粉和鐵粉的混合溶液中,就等著氧氣加入到放熱的隊伍中就大功告成了,原來製作一個暖手寶這么容易,而且材料在生活中就能找到,這讓小記者們大呼過癮。 一上午的活動,讓小記者們感到溫暖的同時也認識到,生活中還有許多小發明和小創作等著大家去發現、去體驗。

閱讀全文

與取暖爐小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