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小錯誤大發明的事例

小錯誤大發明的事例

發布時間:2021-07-17 06:39:51

❶ [作文]從錯誤中學習的名人例子

1.錯誤
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每個人在生活中成長的前提。但是,在生活中的錯誤會帶給我們不可代替的啟示。
著名科學家愛迪生以發明燈泡而聞名於世界,你可知他發明燈泡做了多少次實驗?那幾千次實驗無一重復,這足以體現他那仔細認真的態度,還有他的堅強。假使他在幾次實驗後就放棄,或者他並沒有想到這個實驗,那我們現在還會在明亮的燈光下學習嗎?假設可以,那會在多少年以後?我們這一代會是嗎?無怪乎他被稱之為發明大王,如果不憑借耐心,大概他的一切發明都不會存在,或許現在的文明會倒退幾十年,甚至幾百年……
從小到大,犯的錯不少,得到的教訓也不少。但在這些教訓中,我得到了最有價值的經驗:數學是強項,但卻因為粗心大意,使數學成績每況愈下。上五年級後的一次考試,本是信心滿滿,不料,母親卻告訴我,我只打了五十分。果然,老師念成績那天,第一個不是我,第二個,第三個……當我的名字從老師嘴裡蹦出來時,五十個人大驚失色,一個人面不改色,當然,這不包括我。試卷發下來後,我仔細地尋找出錯原因,且慢,試卷正面乾乾凈凈,一道題也沒錯,那--一陣遲疑,我將卷子翻了過來,只見一道路程計算題的旁邊畫了一個超級大叉,還有幾行紅艷艷的批語:「你做作業時曾經做錯過這道題,現在你又做錯了,扣你五十分。」十分的題被扣了五十分,從此,我長了記性:同一類型的題,我再也沒有錯過兩次。這個教訓雖然使我的數學成績有所提高,但卻並未根除我真正的缺點。
小學畢業時的幾次測驗,讓我改掉了粗心大意的毛病:「負七的絕對值是負七」!相信看過這道題的人會認為這不是一個好學生做的。可巧,它就是我這個在諸多老師眼裡所謂的「高材生」所做。這道題的旁邊有一行批語:「你錯了不該錯的題,有必要懲罰一下。」此後我便與幾個犯了同樣錯誤的好學生在講台前與地面為伍,一天中兩到三節數學不等,在講台前一「坐」就是40分鍾,雙腿多次麻木,一直坐了十餘天……
錯誤可謂是成功路上的絆腳石,一個兩個並不起眼,如果你不搬動,它將越積越多;如果你捨不得彎下腰,那麼它將成為你不可攀越的山峰……

2.
記得第一次看到豐子愷先生這幅《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就喜歡得不得了,然後就總是把它帶在身邊。它是一幅很小的印刷品,是從雜志中裁下來的,其實就是一張薄薄的畫片。
喜歡它體現出的中國文化中那種虛靜的時空觀,一壺茶與已散去了的友朋,捲起的蘆簾和屋外的月色,有著李澤厚先生所言的禪的意味:「對時間的某種頓時的神秘領悟,即所謂『永恆的瞬刻』或『瞬刻即可永恆』這一直覺感受。」從喧鬧繁華的大街中回到自己棲居的小屋,從疲憊而又煩躁的文字操作中停下來,看見它,我便會沉靜下來,面對它真是有一種在瞬間的直觀中獲得萬古長空般的永恆之感。
這一次,不知怎麼了,我在體會它的意境的同時注意起了它的細部,而過去我從沒有這樣注意過--只要有著基本的天文知識,都可以知道畫上的月亮根本不是新月,而是殘月。一般的人不知道農歷的日子,只看月相很難分清怎樣的月相是新月,怎樣的月相是殘月。對於這一點,有一個簡單的辦法,是小的時候老師教給我的。他說殘月的時候,月亮看起來正好像是「殘」字拼音的字頭「C」,新月的凹面則與殘月相反,所以只要記住殘月的形狀,自然也就知道了新月的形狀。 作為李叔同的弟子,豐子愷是中國一代漫畫大家。據現在可以收集到的資料證明,《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還是豐子愷先生發表的第一幅漫畫呢。
1924年,豐子愷的好友朱自請把這幅畫稿拿了去,發表在了朱自請和俞伯平當時合辦的一份不定期文藝刊物《我們的七月》上。《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是一幅古詩新畫,畫題來自宋朝臨川(屬江西)詩人謝無逸的《千秋歲?詠夏景》。豐子愷先生曾言:「我覺得古人的詩詞,全篇都可愛的極少。我所愛的,往往只是一篇中的一段,甚至一段話。這一句我吟詠之不足,往往把它譯作小畫,粘在左右,隨時欣賞。」
這幅畫發表後,被鄭振鐸看到,他也非常喜歡,說:「他的一幅漫畫《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立刻引起我的注意,雖然是疏朗的幾筆墨痕,畫著一道捲起的蘆簾,一個放在廊邊的小桌,桌上是一把壺,幾個杯,天上是一鉤新月,我的情思卻被他帶到了一個詩的境界,我的心上感到一種說不出的美感,這時所得到的印象,較之我讀那首《千秋歲》(謝無逸《千秋歲?詠夏景》)為尤深。」
可見,鄭先生也被這幅畫感染,甚至被迷住,他也認為豐子愷先生在這幅畫上所畫的月亮是新月。
這真是一個「美麗的錯誤」也許它的珍貴就像錯版的郵票。我甚至想找一個機會,求我的畫家朋友把它臨摹下來,裱了掛在屋裡,只是把畫上的殘月轉一個方向,讓它與題款一致。我對朋友這么說的時候,我的朋友卻說我多事。他說:錯誤如此美麗,又孰論新月殘月。

3.錯誤與真理比鄰而居,因此人們常常困惑……

--題記



人生故事的帷幕,是以生命之錦絲編結而成,而且織織拆拆永無休止。帷幕的每一根絲縷上,有我們流過的眼淚,有我們留下的微笑……

錯誤與真理比鄰而居。

愚者畏懼錯誤,力求人生之路一帆風順。他們關起門來,向上帝祈禱,恆守著那一片安寧。他們連面對錯誤的勇氣都沒有,自私偏狹的認為,他能將滄海之水全部舀進自己的池塘。而一旦在錯誤中驚醒,便自暴自棄,頹廢不振。

智者知道如何利用每一次的錯誤,去尋求人生的真理。他們愈挫愈勇,從不退縮。他們知道,錯誤只不過是暫時的將真理窒息,但又倉促的在懺悔痛苦中竭力令其復活;錯誤只不過是薄霧縈繞的黎明,令人們暫時的盲目。然後,當清晨的第一縷曙光升起,它會指引堅強的孩子,去收獲真理的碩果。

每個人都難免犯錯誤,而我們應該調整好的心態,不是氣餒,而是如何將「犯錯誤」中的不利,消極因素轉化為有利的,積極的,合情合理的因素,從「錯誤」中去探索真理的所在。



聽過這么一則小故事:一天,一位中國學生,去她的美國老師家裡做客,看見老師那還不滿三歲的孩子拿著一把鑰匙,動作笨拙的插進鎖中,想打開卧室的門,可怎麼也打不開。於是,那學生主動過去想幫他一下,卻被老師阻止了。那美國老師說:讓他自己先犯些錯誤吧,琢磨一會總會把門打開,這樣他就再也不會忘記這門是怎麼達開的。果然,那孩子折騰了很長時間後,終於將門打開了,他欣喜的拍起手來。

其實人們不斷犯的錯誤,正是人們不斷改正錯誤的過程,自我完善的過程。錯誤與真理是辨證統一的,是同一事物的兩個側面。所以,錯誤是成功的母親,真理從錯誤中醞釀而來。沒有錯誤,就無所謂真理。



有天,

你會感激錯誤讓你學到的東西。

比如,

你比別的孩子更勇敢,堅強。

將來,

等你懂得更多的時候,

你會發現,

雖然,

踏上這條旅程有痛苦作陪襯,

但是,

你卻收獲了很多的快樂和真理。

最後,我要向那些明知我不完美卻依舊愛我的人致敬。

4.歷史的錯誤

「咯吱、咯吱……」宋朝的軍隊在雪地上行進著。
將士們身披的重鎧上積著森寒的白雪,凍得發紫的嘴唇不停地哆嗦著,然而,那鞘中被擦得雪亮的寶劍「咯咯」的碰撞聲分明是響亮的誓言:「不搗黃龍誓不回!」
雪紛紛揚揚鋪天蓋地地下著,那遠方冷峭的雪山白茫茫的一片,只露出青灰色的山尖。西北風厲鬼一般呼號著,卷折了路旁那棵枯木,吹亂了將士帽上的紅纓。整個天空就像猙獰的惡魔張著慘白的大口,企圖吞噬整片大地。軍隊仍然前進著,整齊的腳步震撼了整個山谷。
夜幕像一張黑色的網撲來了,帶來了那一輪凄冷的月。
營帳里,耀眼的火舌貪婪地跳動著,吞沒著木柴,不時「噼啪」地發出響聲。
元帥身著盔甲,雙手背在身後,不停地走來走去,這到底該怎麼辦呢?他痛苦地沉思著。
「報--欽差大臣到!」
這已是朝廷發來的第十道金牌了!元帥的眉頭鎖得更深了。
風猛烈地哭吼著,跳動著的火焰瘋狂地閃爍著,像發瘋的野獸犀利的雙眼,奪人心魄。
西方的冷月在雲霧中漸漸淡去,天空開始變白、變亮,一點血紅點染了東方。元帥還在思考著:說好了和弟兄們飢餐胡虜肉,渴飲匈奴血;說好了要沖鋒陷陣,直搗黃龍;說好了要迎接皇上,報效大宋;說好了……可如今,朝廷卻發來了十道金牌命令收兵!
無奈,元帥臉色蒼白,眉頭緊皺,右手輕輕一揮,低沉地說:「回朝!」
陰霾布滿了天空!一個錯誤的決定從此改變了歷史,一個錯誤的決定造成了一段千古奇冤。悲哉!悲哉!

❷ 忽視小錯誤而失敗的名人故事

事例一:貝多芬
一八二四年五月七日晚上,在音樂名城維也納,一個歷史性的偉大時刻,銘刻在音樂藝術的輝煌史冊上。在這座講究禮儀的藝術之城,就是皇族駕臨,人們也不過行三次鼓掌禮,而在這個晚上,如果不是警察的出面干涉,也許這個掌聲會有十次、二十次…
這是一個何等恢宏壯偉的場面!這是一個多麼令人難忘的時刻!在這里,一部不朽的音樂傑作第一次出現在歐洲樂壇上。
羅曼·羅蘭用激動的筆觸寫道:「黃昏將臨,雷雨也隨著醞釀。然後是沉重的雲,飽蓄著閃電,給黑夜染成烏黑,挾帶著大風雨,那是《第九交響曲》的開始。突然,當風狂雨驟之際,黑暗裂了縫,夜在天空給趕走,由於意志之力,白日的清明又還給了我們」。
是的,當人們從這震撼寰宇的音響中蘇醒過來,當人們從這歡樂之聲的轟鳴中站立起來,片刻沉默之後的暴發,竟壯觀得使皇族駕臨的威重禮儀暗然失色。人們狂熱地歡呼鼓掌,涕淚交流地湧上舞台,向這位為人類鑄造出如此驚人的藝術傑作的大師奔去…
但是,有誰想像得到,這位偉大作品的作者,這位在音樂世界中創造了一座又一座英雄群峰的作曲家貝多芬,此刻卻背向狂熱的觀眾毫無所聞。當女低音歌唱家翁格爾拉著他的手轉過身時,他不是聽到,而是「看到」了聽眾強烈爆發的熱情。
雙耳失聰的作曲家激動得當場暈倒了…從這個驚心動魄的首演之夜開始,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向著無限的空間與時間擴展著、延續著,以至於許多音樂藝術家竟然也急不擇詞地對這部巨作加以熱情的贊美。
舒曼說:「我從來沒有象對這首交響曲那樣入了迷。」
事例二:巴雷尼
小時候因病成了殘疾,母親的心就像刀絞一樣,但她還是強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現在最需要的是鼓勵和幫助,而不是媽媽的眼淚。母親來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著他的手說:「孩子,媽媽相信你是個有志氣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雙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
好巴雷尼,你能夠答應媽媽嗎?」母親的話,像鐵錘一樣撞擊著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聲,撲到母親懷里大哭起來。從那以後,媽媽只要一有空,就給巴雷尼練習走路,做體操,常常累得滿頭大汗。有一次媽媽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親的不僅要言傳,還要身教。
盡管發著高燒,她還是下床按計劃幫助巴雷尼練習走路。黃豆般的汗水從媽媽臉上淌下來,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緊牙,硬是幫巴雷尼完成了當天的鍛煉計劃。體育鍛煉彌補了由於殘疾給巴雷尼帶來的不便。
母親的榜樣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終於經受住了命運給他的嚴酷打擊。他刻苦學習,學習成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後,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大學畢業後,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於耳科神經學的研究。最後,終於登上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的領獎台。
事例三:華羅庚
初中畢業後,華羅庚曾入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就讀,因學費而中途退學,故一生只有初中畢業文憑。
此後,他開始頑強自學,他用5年時間學完了高中和大學低年級的全部數學課程。1928年,他不幸染上傷寒病,靠妻子的照料得以挽回性命,卻落下左腿殘疾。20歲時,他以一篇論文轟動數學界,被清華大學請去工作。
從1931年起,華羅庚在清華大學邊工作邊學習,用一年半時間學完了數學系全部課程。他自學了英、法、德文,先後在國外雜志上發表了多篇論文。1936年夏,華羅庚被保送到英國劍橋大學進修,兩年中發表了十多篇論文,引起國際數學界贊賞。1938年,華羅庚訪英回國,在昆明郊外一間牛棚似的小閣樓里,他艱難地寫出名著《堆壘素數論》。
事例四:威爾瑪·魯道夫
盡管威爾瑪·魯道夫(WilmaRudolph)因小兒麻痹症而致殘,但是這個小時候患肺炎、小兒麻痹,一隻腳需要靠鐵架矯正鞋走路的小女孩,在1960年羅馬奧運會的田徑賽事中仍奪得3枚金牌。這個奧運傳奇性人物出生於1940年6月23日,是美國田納西州一個鐵路工人家庭的孩子。
小時候因為肺炎和腥紅熱,引發高燒造成小兒麻痹,使得她的左腿萎縮無法走路,必須靠著鐵架矯正鞋才能勉強行走。11歲之前,她不能走路,穿上鐵鞋才能勉強跟著別人走路。11歲那一年,她第一次把鐵鞋脫掉,打赤腳跟著她的哥哥們打籃球玩耍。
到了12歲,她已經完全擺脫鐵鞋。脫掉鐵鞋之後,她的運動天分逐漸發展開來,才4年的時間,在16歲那一年,入選美國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短跑代表隊,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她在個人項目200米未能進入決賽,但是她是美國女子4×100米接力隊成員,為美國隊奪得了銅牌。
她獲得田納西州州立大學運動獎學金,進入大學就讀並且再度受訓,順利入選美國羅馬奧運會代表隊,共獲得100米、200米和4×100米接力3項比賽金牌,都是以極大差距領先對手。因為她的跑步姿態輕盈美妙,步伐協調,被義大利人譽為「黑羚羊」。
1962年她退出田徑比賽,開始教師生涯和教練職業,在20世紀80年代成立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基金會,用於培養年輕運動員。1994年11月12日,這位「黑羚羊」因腦癌病逝,享年54歲。1983年,她入選美國奧運名人堂,1993年被授予美國體育獎。
2004年7月14日,美國郵政為她發行一枚紀念郵票。這枚郵票面值為0.23美元,一版20枚,發行量為1億枚,這是美國郵政的《傑出美國人物》系列郵票2004年版郵票,也是這個系列的第5枚郵票。
事例五:愛迪生
在愛迪生發明燈泡的時候他失敗了很多次,當他用到一千多種材料做燈絲的時候,助手對他說:「你已經失敗了一千多次了,成功已經變得渺茫,還是放棄吧!」但愛迪生卻說:「到現在我的收獲還不錯,起碼我發現有一千多種材料不能做燈絲。」最後,他經過六千多次的實驗終於成功了。
我們可以試想,如果愛迪生在助手勸他停止實驗的時候放棄了,我們現在會怎麼樣呢?可能我們還要點只有豆粒般大小的油燈在夜裡照明。其實愛迪生的每次試驗失敗都可以看作是挫折。這么一算,愛迪生發明電燈也就是遇上了六千多次的挫折,這是一個多麼驚人的數目啊!

❸ 關於名人失敗的例子

1、馬雲
馬雲在阿里赴美上市之前,曾創立的海博翻譯和海博網路,皆以失敗告終,後來他才開始創業公司——阿里巴巴。

❹ 列舉幾個小發明、小創造的事例

1、自製羽毛球

准備材料:空飲料瓶一隻,泡沫水果網套兩只,橡皮筋一根,玻璃彈子一隻。

製作過程:
(1)取毫升空飲料瓶一隻,將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
(2)將剪下的部分均分為8份,用剪刀剪至瓶頸處,然後,將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狀;
(3)將泡沫水果網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處;
(4)將另一隻泡沫水果網套裹住一粒玻璃彈子,塞進瓶口,塞緊並露出1厘米左右;
(5)剪下半隻乒乓球,將半球底面覆在瓶口上,四邊剪成須狀,蓋住瓶口後用橡皮筋固定住。
(6)美化修飾後,一隻自製羽毛球完成了。用羽毛球拍打一打,看看效果怎麼樣?

2、自製香皂紙

(1) 製作材料和工具:


吸濕性較好的白紙,小塊香皂,一支毛筆和一次性飲料罐。

(2)製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後放在罐里,盛上適量的水後把杯子放在爐上加熱,等香皂融化,將白紙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張張塗透皂液,再取出陰干就成了香皂紙。

3、自製熱氣球

(1)首先我們用軟紙裁出6~8個葉狀的紙片。

(2)將它們對折並用膠水將它們的邊粘在一起作成一個氣球。

(3)用膠帶將四根連線粘到氣球底部。用橡皮泥將線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盡量將電吹風的速度調的很慢。將吹風口向上對准底部的開口並且打開開關。氣球會慢慢變大拉緊細線並且離開桌面。

❺ 小錯誤,大發明讀後感500字

您好:
讀《小失誤大發明》有感《小失誤大發明》講述了九十多個發明創造的故事,都是從失誤當中形成的發明.原來我們這個世界上很多看起來很棒的東西,好多是從意外引發出來的.
比如:檸檬飲料是一名叫總督的人發明的,很久以前印度有個風俗,吃飯前都是用檸檬水來洗手的,但是因為總督從外地來不知道,所以就把檸檬水給喝了,後來別人見了都喝,這樣檸檬水就成了人們愛喝的飲料.

防震玻璃是一位化學家發明的,他不小心把一個葯瓶碰到了,但瓶子雖然布滿了破碎的裂紋,但沒有碎片.他進一步研究,原來玻璃內貼著一層膜,所以他就發明了這種新型防震玻璃.
塗改液是一位打字員發明的.每次打字打錯字的時候都要重新打過,一次他走在街上,看見別人刷牆,刷錯了都用顏料把錯的地方覆蓋起來,他就做了一種白色的液體,打錯字的時候就蓋上去,後來傳到了世界各地.

通過這么多有趣的發明故事,我深深地感到,只要你關心周圍的事物,從一些失誤中吸取教訓,大膽去想大膽去做,任何人都能成為發明家.失誤並不可怕,只要你從中吸取教訓,並能堅持深入地研究,你一定會成功.

任何發明都要懂得許多知識,越多知識就越容易成功,所以我們要努力學習,多讀課外書,提高自己的能力.望採納,謝謝!

❻ 因錯誤而成功的事例,簡短一些,不要太長。

富蘭克林的因失誤而成功的事例:

有一次,富蘭克林做電學實驗著了迷,他設計了一個「電火雞」的實驗。 在實驗中,富蘭克林准備用從兩只大玻璃缸中引出的電殺死一隻火雞。

當他一隻手在聯接著的頂部電線上,另一隻手握住與兩個缸體表面都相連著的一根鏈子時,突然竄出一道耀眼的電火,同時發出了如同放爆竹一樣的巨大響聲,富蘭克林應聲倒地,整個身子在劇烈地顫抖,握著鏈子的手蜷縮成雞爪狀,雙目緊閉,面無血色。

十幾分鍾之後,富蘭克林才清醒過來,他慢慢睜開眼睛,用微弱的聲音告訴周圍的人:他似乎見到了上帝。 科學家也是人,他們也會犯錯誤。而科學家的過人之處恰恰在於他們能從錯誤和失敗之中揭示出鮮為人知的真理的奧秘。

從這次挫折中富蘭克林得出了一個結論:串聯起來的足夠多的電瓶可以釋放出如同閃電那樣巨大的電流。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讓閃電自己來證明:我就在劇烈地放電!

(6)小錯誤大發明的事例擴展閱讀:

富蘭克林的電學貢獻:

富蘭克林對物理學的貢獻主要在電學方面,是探索電學的先驅者之一。

為了對電進行探索,他曾經作過著名的「風箏實驗」,在電學上成就顯著,為了深入探討電運動的規律,創造的許多專用名詞如正電、負電、導電體、電池、充電、放電等成為世界通用的詞彙。

他借用了數學上正負的概念,第一個科學地用正電,負電概念表示電荷性質。並提出了電荷不能創生、也不能消滅的思想,後人在此基礎上發現了電荷守恆定律。具體表現為:

1.說明各種電現象的理論,最早提出電荷守恆定律。

2.揭開雷電現象的秘密,製作了避雷針

❼ 從小事中發現大發明的例子有哪些

魯班看到鴨子游水,發明了擼板。瓦特看到開水沸騰,發明了蒸汽動力的火車。

❽ 列舉幾個小發明,小創造的事例

1、自製羽毛球

准備材料:空飲料瓶一隻,泡沫水果網套兩只,橡皮筋一根,玻璃彈子一隻。

製作過程:
(1)取250毫升空飲料瓶一隻,將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
(2)將剪下的部分均分為8份,用剪刀剪至瓶頸處,然後,將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狀;
(3)將泡沫水果網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處;
(4)將另一隻泡沫水果網套裹住一粒玻璃彈子,塞進瓶口,塞緊並露出1厘米左右;
(5)剪下半隻乒乓球,將半球底面覆在瓶口上,四邊剪成須狀,蓋住瓶口後用橡皮筋固定住。
(6)美化修飾後,一隻自製羽毛球完成了。用羽毛球拍打一打,看看效果怎麼樣?

2、自製香皂紙

(1) 製作材料和工具:


吸濕性較好的白紙,小塊香皂,一支毛筆和一次性飲料罐。

(2)製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後放在罐里,盛上適量的水後把杯子放在爐上加熱,等香皂融化,將白紙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張張塗透皂液,再取出陰干就成了香皂紙。

3、自製熱氣球

(1)首先我們用軟紙裁出6~8個葉狀的紙片。

(2)將它們對折並用膠水將它們的邊粘在一起作成一個氣球。

(3)用膠帶將四根連線粘到氣球底部。用橡皮泥將線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盡量將電吹風的速度調的很慢。將吹風口向上對准底部的開口並且打開開關。氣球會慢慢變大拉緊細線並且離開桌面。

❾ 科學500字讀後感《小錯誤,大發明》

讀《小失誤大發明》有感《小失誤大發明》講述了九十多個發明創造的故事,都是從失誤當中形成的發明.原來我們這個世界上很多看起來很棒的東西,好多是從意外引發出來的.
比如:檸檬飲料是一名叫總督的人發明的,很久以前印度有個風俗,吃飯前都是用檸檬水來洗手的,但是因為總督從外地來不知道,所以就把檸檬水給喝了,後來別人見了都喝,這樣檸檬水就成了人們愛喝的飲料.

防震玻璃是一位化學家發明的,他不小心把一個葯瓶碰到了,但瓶子雖然布滿了破碎的裂紋,但沒有碎片.他進一步研究,原來玻璃內貼著一層膜,所以他就發明了這種新型防震玻璃.
塗改液是一位打字員發明的.每次打字打錯字的時候都要重新打過,一次他走在街上,看見別人刷牆,刷錯了都用顏料把錯的地方覆蓋起來,他就做了一種白色的液體,打錯字的時候就蓋上去,後來傳到了世界各地.

通過這么多有趣的發明故事,我深深地感到,只要你關心周圍的事物,從一些失誤中吸取教訓,大膽去想大膽去做,任何人都能成為發明家.失誤並不可怕,只要你從中吸取教訓,並能堅持深入地研究,你一定會成功.

任何發明都要懂得許多知識,越多知識就越容易成功,所以我們要努力學習,多讀課外書,提高自己的能力.

❿ 有哪些名人在錯誤中成長的事例議論文用的事例

戰勝殘疾的巴雷尼——堅持
巴雷尼小時候因病成了殘疾,母親的心就像刀絞一樣,但她還是強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現在最需要的是鼓勵和幫助,而不是媽媽的眼淚.母親來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著他的手說:「孩子,媽媽相信你是個有志氣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雙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夠答應媽媽嗎?」
母親的話,像鐵錘一樣撞擊著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聲,撲到母親懷里大哭起來.
從那以後,媽媽只要一有空,就給巴雷尼練習走路,做體操,常常累得滿頭大汗.有一次媽媽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親的不僅要言傳,還要身教.盡管發著高燒,她還是下床按計劃幫助巴雷尼練習走路.黃豆般的汗水從媽媽臉上淌下來,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緊牙,硬是幫巴雷尼完成了當天的鍛煉計劃.
體育鍛煉彌補了由於殘疾給巴雷尼帶來的不便.母親的榜樣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終於經受住了命運給他的嚴酷打擊.他刻苦學習,學習成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後,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大學畢業後,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於耳科神經學的研究.最後,終於登上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的領獎台.
開普勒
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從童年開始便多災多難,在母腹中只呆了七個月就早早來到了人間.後來,天花又把他變成了麻子,猩紅熱又弄壞了他的眼睛.但他憑著頑強、堅毅的品德發憤讀書,學習成績遙遙領先於他的同伴.後來因父親欠債使他失去了讀書的機會,他就邊自學邊研究天文學.在以後的生活中,他又經歷了多病、良師去世、妻子去世等一連串的打擊,但他仍未停下天文學研究,終於在59歲時發現了天體運行的三大定律.他把一切不幸都化作了推動自己前進的動力,以驚人的毅力,摘取了科學的桂冠,成為「天空的立者」.
愛迪生
在愛迪生發明燈泡的時候他失敗了很多次 ,當他用到一千多種材料做燈絲的時候,助手對他說:「你已經失敗了一千多次了,成功已經變得渺茫,還是放棄吧!」但愛迪生卻說:「到現在我的收獲還不錯,起碼我發現有一千多種材料不能做燈絲.」最後,他經過六千多次的實驗終於成功了.
我可以試想,如果愛迪生在助手勸他停止實驗的時候放棄了,我們現在會怎麼樣呢?可能我們還要點只有豆粒般大小的油燈在夜裡照明.其實愛迪生的每次試驗失敗都可以看作是挫折.這么一算,愛迪生發明電燈也就是遇上了六千多次的挫折,這是一個多麼驚人的數目啊!
張海迪
1955年秋天在濟南出生.5歲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從那時起,張海迪開始了她獨到的人生.她無法上學,便在在家自學完中學課程.15歲時,海迪跟隨父母,下放(山東)聊城農村,給孩子當起教書先生.她還自學針灸醫術,為鄉親們無償治療.後來,張海迪自學多門外語,還當過無線電修理工.
奧斯特洛夫斯基
命運對奧斯特洛夫斯基是殘酷的:他念過三年小學,青春消逝在疾馳的戰馬與槍林彈雨中.16歲時,他腹部與頭部嚴重負傷,右眼失明.20歲時,又因關節硬化而卧床不起.面對著命運的嚴峻挑戰,他深切地感到:「在生活中沒比掉隊更可怕的事情了.」奧斯特洛夫斯基與命運進行了英勇的抗爭:他不想躺在殘廢榮譽軍人的功勞簿上向祖國和人民伸手,他用沸騰的精力讀完了函授大學的全部課程,如飢似渴地閱讀俄羅斯與世界文學名著.書籍召喚他前進,書籍陪伴他披荊斬棘.

閱讀全文

與小錯誤大發明的事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