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是葡萄牙開創了地理大發現時代
15世紀上半葉,英國和法國尚鏖戰於百年戰爭,葡萄牙人在亨利王子的組織下探索大西洋非洲海岸,相繼發現並佔領了亞速爾、維德角等群島。地理大發現的帷幕徐徐拉開,近代歐洲人的殖民擴張也由此發端。
里斯本大航海紀念碑
葡萄牙與地理大發現
亨利王子是地理大發現早期的旗幟性人物。他領導葡萄牙海外探險四十五年(1415?1460年),擁有最優秀的探險家和航海家,建立起世界一流的船隊,控制了西非3500公裏海岸線,為葡萄牙成為第一個全球性帝國奠定了基礎。
1460年以後,葡萄牙王室以更大規模的資源投入海外探險和殖民活動,他們不滿足於西非沿海,而向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拓展。1498年,達·伽馬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西南海岸,大西洋和印度洋航路聯通,奧斯曼和威尼斯控制的歐亞商路被突破。歐洲經濟貿易中心逐漸轉向大西洋,地中海世界無可奈何花落去。
達·伽馬
16世紀中前期,葡萄牙的控制范圍已觸及西太平洋,大西洋西岸的巴西也被收入囊中。在橫跨亞非拉三大洲的廣闊海域內,葡萄牙修建殖民點和軍事據點,設立商站,艦隊巡航於三大洋,世界的香料、食糖和奴隸貿易一度被葡萄牙壟斷,帝國進入黃金時期。
為什?是人口僅150萬的小國葡萄牙開創了地理大發現時代,而非強大的威尼斯、西班牙或其他國家?
從地緣視角看,奧斯曼土耳其人滅亡拜占庭帝國之前,威尼斯和熱那亞主宰了歐洲最繁榮的地中海貿易,無動力向外探索,歐洲北海和波羅的海的貿易也基本被漢薩同盟壟斷。土地貧瘠、資源有限的葡萄牙人只能向西邊和南邊的大西洋拓展,而且葡萄牙開始航海事業時,鄰國西班牙尚未實現國家統一。
葡萄牙是歐洲最早出現的民族國家(12世紀),在驅逐信奉伊斯蘭教的摩爾人、成功收復失地的過程中,葡萄牙人形成了強烈的民族意識,強化了基督教傳統中的擴張精神。宗教熱情是葡萄牙以及其後的西班牙海外冒險和殖民的重要驅動力之一。實際上,羅馬教皇不但承認葡萄牙對其佔領地區的殖民權,還多次呼籲基督教國家支持葡萄牙討伐異教徒。
葡萄牙殖民下的西非
葡萄牙海外探險最深刻的動力是經濟因素。14世紀以後,歐洲從東方大量購入香料和其他奢侈品,貿易增長令歐洲的黃金持續流向東方,而歐洲本來金礦就不多,葡萄牙更是極端缺乏,地理大發現之前葡萄牙的大部分黃金都是從非洲進口。正是對黃金的瘋狂追求,驅使葡萄牙探索西非沿海,開辟海路將非洲內地的黃金直接輸入歐洲。
亨利王子的個人貢獻亦不可或缺。亨利王子終生不娶、獻身航海事業的一大動機是對未知領域的好奇,對科學知識的渴求,這是歐洲文藝復興時代諸多傑出人物的典型特徵。亨利王子廣泛搜集地理、造船、天文、航海、制圖等文獻資料,創建了第一所航海學院,親自授課,並聘請地中海地區的專家講授相關知識,為葡萄牙培養了大量專業熟練的海員,乃至傑出的航海家。
亨利王子晚年,葡萄牙人在阿拉伯獨桅三角帆船的基礎上,改進建造出兩桅和三桅帆船。這種帆船所需海員較少,操縱靈活,質量優良,在地理大發現時代深為航海家所喜。
葡萄牙改進的卡拉維爾船
西班牙崛起與葡西爭霸
地理大發現早期,西班牙處於封建割據狀態,摩爾人仍盤踞在南部,因此雖然也瀕臨大西洋,卻並不能全力投入海外探險。不過葡萄牙在海外獲取暴利,西班牙也虎視眈眈,1478年的幾內亞海戰,西班牙敗給葡萄牙,後者保住了獨霸大西洋和非洲沿岸的地位。西班牙統一並收復全部失地後,大力發展航海事業,與葡萄牙激烈競爭。
1492年10月,哥倫布登上北美洲的巴哈馬群島,美洲被歐洲人「發現」,新舊大陸建立起聯系,地理大發現達到一個高峰,西班牙也開始了其對美洲數百年的殖民歷史。西班牙探索美洲觸犯了葡萄牙的全球海上霸權,兩國幾乎兵戎相見。在教皇的調解下,葡西簽訂了《托爾德西里雅斯條約》,以維德角附近為界,瓜分了新世界,確立了各自的勢力范圍。
地理大發現線路圖
1521年麥哲倫率西班牙船隊環球航行後,地理大發現再達高潮,葡西沖突又起。這次起因於麥哲倫經過的香料群島,雙方各執一詞,長期爭論不休。趁西班牙在義大利戰爭中軍費告急,葡萄牙花錢簽下了一個有利於自己的條約。在葡萄牙擴展非洲、南亞和東亞的貿易和殖民點的同時,西班牙竭力拓殖拉丁美洲,墨西哥和秘魯的黃金、白銀源源不斷地流入歐洲,一部分通過與東亞的貿易流入中國。
卡拉克帆船
葡萄牙人的多桅帆船雖然易於操縱,但貨艙太小,不能容納大量貨物,充當遠洋貿易主力的卡拉克船笨重緩慢,容易觸礁,甚至翻船。16世紀,西班牙大帆船登場,這種帆船擁有多層甲板和三根以上的主桅桿,體積龐大,排水量可達1000噸以上,並能攜帶重型武器。西班牙大帆船作為遠洋商船載貨量大,航行穩定,而且改造成戰船也極具威力。
西班牙大帆船
國土接壤的葡萄牙和西班牙競爭霸權,為何直到1580年前都沒有爆發大規模戰爭?一個原因是兩者都處於快速擴張過程中,搶占廣袤富饒的「新世界」尚且來不及,自然沒有動機消耗資金和人力進行很可能兩敗俱傷的戰爭。而且,西班牙深度捲入歐洲大陸的戰爭,並與奧斯曼爭奪地中海,無暇收拾葡萄牙。
16世紀中期開始,葡萄牙屢遭奧斯曼帝國和其他伊斯蘭國家聯合攻擊,國勢開始走下坡路,大量香料通過葡萄牙人無力控制的陸上貿易路線被運往歐洲。1578年的三王戰役,葡萄牙敗給摩洛哥,國王被漲潮的河水淹死,軍隊傷亡慘重。為贖回被俘的數百名貴族,葡萄牙付出了沉重的經濟代價。西班牙趁葡萄牙國力衰落和繼承人危機,大舉入侵,強行合並了葡萄牙。
本土被征服後,葡萄牙海外的亞速爾群島仍然負隅頑抗了三年,終於在1583年被西班牙完全佔領。西班牙除在歐洲擁有龐大的領地,還占據巴西之外的全部中南美洲以及原屬葡萄牙的菲律賓群島等地,是英國之前的「日不落帝國」。
葡萄牙喪失了霸主地位,但衰落過程是漫長的,17世紀葡萄牙人遭到後起的荷蘭和英國攻擊,亞洲重要殖民地和港口全數盡失。不過憑借巴西發現的金礦,葡萄牙仍然是歐洲最富裕的國家之一,直到1755年的里斯本大地震。
都鐸王朝前期,英國開始海上發力
百年戰爭之後,英國君主基本不再覬覦歐洲大陸的土地。都鐸王朝第一任國王亨利七世在位期間(1485?1509年),地理大發現已經如火如荼,英國改弦更張,開始扶持航海探險並加強海軍建設。
1497年,在亨利七世的資助下,義大利航海家約翰·卡伯特率領18名水手乘坐小帆船,向北大西洋進發。他們最終到達了紐芬蘭南岸,這是自維京人後歐洲人第一次登上北美大陸。兩年後,卡伯特率5艘帆船,再次遠航美洲,不過,卡伯特及其兒子後來的探險並未給英國帶來經濟利益,他們的貢獻是地理意義上的。英國人地理大發現的更多成就在16世紀中葉之後。
約翰·卡伯特
亨利七世一共建造了6艘艦船,其中最大的一艘「偉大的亨利號」重達1500噸,是當時最大的軍艦之一。亨利七世其他的重要舉措包括建設海軍基礎設施,比如在朴茨茅斯和格林尼治開辟皇家船塢。
亨利八世登基後王權加強,能調動更多的資源投入海軍。亨利八世號稱英國「艦隊的創始人」,一度擁有86艘戰船,其中有47艘自建。第一艘在船舷兩側安裝重炮的戰船就是英國的「瑪麗玫瑰」號,舷側炮代表海軍戰術的發展趨勢,不過英國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英國戰艦船員中,步兵仍然佔大多數。當時英國的國家財富積累不足,國王征稅受到議會的限制,其艦隊仍以武裝商船為主。
亨利還成立了「海上事務委員會」,這個委員會是後來皇家海軍行政中心海軍部的前身。
亨利八世登船
1571年,地中海上發生了一場重要戰役——勒班陀海戰。以威尼斯為首的基督教神聖同盟艦隊大勝奧斯曼帝國海軍,威尼斯的衰落暫時延緩了,奧斯曼在地中海的霸權地位遭到嚴重挑戰。但是這次戰役是舊世界的權力斗爭,十七年後的那場海戰才關乎新貿易路線和新世界的未來。
勒班陀海戰
『貳』 葡萄牙最佳陣容
前鋒:戈麥斯
中場:費戈,小小羅,馬尼切,德科,柯斯蒂尼亞
後衛:卡瓦略,米蓋爾,梅拉,費雷拉
門將:里卡多
『叄』 西班牙,葡萄牙最先開辟新航路,也獲得了巨大的財富.為什麼沒有成為歐洲的經濟的國
概括起來講有以下原因:
主觀上:西班牙、葡萄牙的統治者開辟新航路的目的是掠奪黃金、香料以及傳播天主教,並不是為了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他們用掠奪來的黃金購買歐洲其他國家生產的的奢侈品和工業品,這不但沒有改善國家的經濟,反而流失了大量財富。另一方面卻為荷蘭、不列顛的發展提供了原始積累,促成了荷、英等國的崛起。
客觀上: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歐洲最早建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落後的庄園經濟占統治地位,束縛了生產力的發展。掠奪而來的財富引發了全歐洲的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亡,西班牙和葡萄牙這樣貪圖安逸又不思進取封建國家自然就衰落了。
『肆』 葡萄牙厲害嗎
你好!
葡萄牙厲害嗎?
^_^
特迪瓦和葡萄牙象牙海岸VS葡萄牙,葡萄牙不敗,看好葡萄牙取勝 失去了頭號射手德羅巴之後,象牙海岸的這次南非之行充滿了變數。大家知道,象牙海岸在非洲球隊當中排名比較靠前,這主要仰仗於來自切爾西的魔獸德羅巴一個人的表現。不幸的是,德羅巴在與日本隊的熱身賽中嚴重受傷,這種突如其來的打擊對象牙海岸來說是非常致命的。
葡萄牙預選賽征程充滿風險,好在他們還是笑到了最後,於是,人們又可以見識C羅等人那種華麗的表演了。葡萄牙隊去南非之前打了幾場熱身賽,結果是2勝1平0負,基本上達到了熱身目的。葡萄牙的後防線是明星級的,布魯諾.阿爾維斯和卡瓦略在中路的防守非常令人放心,皇馬中衛佩佩在國家隊的職責變成了後腰,他的任務是第一時間憑借後衛的敏感來扼殺對手的反擊。而左右兩邊的球員也很有特點,比如說切爾西的球星博辛瓦和在西甲踢球的杜達,以及經驗豐富的老將費雷拉等人。
預計這場比賽葡萄牙隊不敗,看好取勝。
(此答案為NBA專家團原創,若有轉載請註明出處,鄙視抄襲)
^_^
『伍』 葡萄牙有哪些世界著名的明星
我只知道他們的足球明星
菲戈
1972年11月4日出生。身高1米80,體重75公斤,效力於國際米蘭隊
2001年的世界足球先生評選中,來自葡萄牙的費戈擊敗了英格蘭頭號球星貝克漢姆、西班牙的勞爾等人,當選國際足聯評選"世界足球先生"。可以說,費戈的當選是眾望所歸,這位1972年11月4日出生在里斯本的貧窮而質朴的家庭的葡萄牙人,已經靠自己的實力征服了整個足球世界。
費戈在1990年在葡萄牙的競技隊開始了職業生涯,當時他才剛滿18歲,他在該隊一直效力到1995年,在這一年他來到西班牙豪門巴塞羅那,並很快在這里站住了腳。這個賽季他為巴塞羅那出場35場,攻入了5球。作為一個年輕的前衛,這已經是一個不錯的記錄。1997年,他幫助巴塞羅那取得了歐洲優勝者杯,並奪得超級杯。另外,他還獲得了20歲以下世界冠軍、16歲以下歐洲冠軍、西班牙聯賽、杯賽、超級杯賽冠軍等。
2000年7月,費戈做出了自己人生中最大的一個決定,以5600萬美元的當時世界第一身價叛逃到敵營,西班牙的另一個豪門皇家馬德里。在轉會到那裡不久,費戈就幫助球隊獲得豐田杯和超級杯。同年,鑒於他在歐洲杯上的優異表現,他還被英國的《世界足球》評為"世界足球先生"。另外,他當選2000年歐洲足球先生。2001年12月,他在130個國家隊主教練的投票選舉中脫穎而出,成為本年度的國際足聯"世界足球先生"。此外,他還連續當選兩屆葡萄牙足球先生。
作為一名世界級的中場球星,費戈球風很朴實,這也跟他的人一樣。他控球技術出神入化,射門又猛又准,在場上永不疲倦,是一個人就能改變比賽的人物。他開闊的視野和良好的意識使他能夠在中場嫻熟的組織攻防。在進攻時,他是一名擁有強勁火力"槍手",往往能夠一刀致命;防守時,他也能迅速對對方進行逼搶,為隊友的布防爭取時間。作為的"世界足球先生",他足球場的一大亮點。
魯伊科斯塔
魯伊·科斯塔是葡萄牙最有創造力的天才球員,他也許還是世界足壇最出色的攻擊型前衛(前腰)選手。他擁有極富靈感的傳球技術,但正是其近乎完美無暇的帶球過對方後衛的技巧使他成為了球迷的寵兒。魯伊·科斯塔標志性的將球襪卷下的行為顯示了他有些慵散的風格,但每當他拿到球,他就會以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發起進攻。來到了AC米蘭後,與因扎吉、舍甫琴科組成了「三叉戟」。
克里斯蒂亞諾·羅納爾多
與足壇第一前鋒同名,身披足壇第一人氣明星貝克漢姆在曼聯留下的7號,世界足壇最炙手可熱的新星被昵稱為小小羅,2003年夏天年僅18歲的小小羅以1224萬英鎊的身價從里斯本競技轉會曼聯,開始延續曼聯7號的神奇之路。
克里斯蒂亞諾-羅納爾多和菲戈是老鄉,他們都來自葡萄牙盛產白葡萄酒的小島馬德埃拉,他的職業生涯從家鄉的國民隊起步,很快,天賦過人的小小羅受到國內豪門的青睞,被國內豪門里斯本競技發掘出來,並在2002年9月打上了第一場葡超聯賽,25場進3球的成績對一個17歲的孩子來說已經足夠完美。
2003年8月,小小羅以1224萬英鎊的價格由本菲卡轉入曼聯,2003-04賽季小小羅在各項比賽中出場39次,並在對米爾沃爾的足總杯決賽中首開紀錄,為曼聯捧杯立下頭功。賽季末小小羅被授予曼聯俱樂部為獎勵年輕球員特設的「巴斯比爵士最佳球員獎」。
在葡萄牙國家隊,2003年8月20日,他在對哈薩克的友誼賽中首次代表國家隊上場。在2004年葡萄牙歐錦賽上,小小羅的技術和速度給球迷留下深刻印象。2004-05賽季,小小羅表現一般,和曼聯一起兩手空空。
尤西比奧
尤西比奧1943年1月25日出生於非洲莫三比克的首都馬塞托,後加入葡萄牙國籍。1960年離開莫三比克前往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加盟了當時葡萄牙最著名的本菲卡俱樂部。
尤西比奧加入本菲卡隊後,憑著出眾的球技迅速成為該隊的靈魂人物,使本菲卡隊飛速崛起,成為葡萄牙甚至歐洲數一數二的超一流球隊。在他當球員期間一共幫助本菲卡隊奪取13次葡萄牙甲級聯賽冠軍、5次葡萄牙杯賽冠軍和2次歐洲冠軍杯賽冠軍(1961年、1962年)、3次亞軍(1963年、1965年、1968年)。
與此同時尤西比奧也獲得了許多令人羨慕的個人榮譽,1962年、1966年兩次榮獲銀球獎。1965年被評為歐洲最佳足球運動員,獲得金球獎。1968年、1973年兩次被評為歐洲最佳射手,獲金靴獎。以上的輝煌成績使被對手冠以「黑豹」美譽的尤西比奧成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與「球王」貝利、加林查、博比·查爾頓齊名的世界足球巨星,因此許多足壇人士認為尤西比奧是第一位舉世公認的非洲世界級足球巨星。
由於尤西比奧這顆巨星的誕生,葡萄牙國家隊也在上世紀60年代開始在國際足壇初露鋒芒,進而達到其歷史的最高峰。在1966年英國世界盃上,尤西比奧大放光彩,葡萄牙隊在世界盃歐洲區預選賽中戰勝了1962年世界盃的亞軍捷克斯洛伐克隊,首次進入世界盃決賽圈。小組賽中葡萄牙隊的對手是保加利亞隊、匈牙利隊以及1962年世界盃冠軍巴西隊,所以沒有人對他們抱以希望。但戰幕拉開之後,人們才發現葡萄牙隊其實是一支實力非常強的球隊,尤其是尤西比奧迅速成為本屆世界盃賽中最耀眼的球星。小組賽前兩場比賽中葡萄牙隊分別以3∶0和3∶1擊敗保加利亞隊和匈牙利隊。隨後在爭奪小組頭名的比賽中,尤西比奧兩次洞穿了巴西隊的大門,在本場比賽中風頭徹底地蓋過了「球王」貝利,最後葡萄牙隊以3∶1擊敗了世界冠軍巴西隊,以小組第一的身份進入八強。
在與本屆世界盃的另外一支「黑馬」亞洲勁旅朝鮮隊爭奪進入四強的比賽中,尤西比奧在開場沒多久朝鮮隊就領先三球的情況下,連入四球,幫助本隊最終反敗為勝以5∶3擊敗朝鮮隊,打入四強立下了頭功。由於輸給了後來成為該屆世界盃冠軍的英格蘭隊,葡萄牙隊隨後在爭奪第三名的比賽中戰勝前蘇聯隊而獲得了世界盃賽第三名。與此同時,尤西比奧也以9粒進球被評為該屆世界盃賽最佳射手,並且入選該屆世界盃的最佳陣容。
同許多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巨星一樣,尤西比奧在當球員的晚期也去了北美洲。1975年,尤西比奧離開本菲卡隊參加了多倫多加拿大人俱樂部,也取得了一定成績。後來又輾轉到了美國其他俱樂部隊,為美國足球運動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1980年,38歲的尤西比奧結束了球員生涯,回到葡萄牙開始了教練工作,在「母隊」本菲卡俱樂部擔任教練,專門負責訓練守門員。其後又擔任了足球學校的校長,為培養青少年足球人才默默耕耘。2000年,尤西比奧憑借自己在國際足壇的威望和個人的人格魅力,幫助葡萄牙最終獲得了主辦2004年歐洲足球錦標賽的資格。
『陸』 葡萄牙和西班牙為何沒能一直維持其16世紀開創的海上霸主地位
原因可從以下四個角度加以探究:
一、自身國土面積狹小、資源短缺
翻開世界歷史地圖,大家都會發現,西班牙和葡萄牙在16世紀和今天,其國土面積都小的可憐,還沒有福建省國土面積大,國內自身資源短缺已是必然。加之人口不過幾百萬人,想要管理廣袤的世界范圍內的殖民地,越感力不從心。其國家基本實力與後來擊敗西葡相繼取得海上霸主地位的法國、英國等不可同日而語。
3
反觀西班牙,從卡洛斯一世開始起就在歐洲范圍內連年征戰,招敵無數,軍費的消耗使得國庫空虛,國家財政收入入不敷出。為彌補財政赤字,政府不斷徵收各種稅收,人民群眾負擔沉重,對政府離心離德。公元1588年西班牙國王菲利佩二世發動對英作戰,結果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慘敗而歸,結束了西班牙的海上霸主地位,而實力相對較弱的葡萄牙更不足為提了,英國最終取代了西、葡,建立了自己的海上霸主地位。
『柒』 大國崛起中西班牙和葡萄牙崛起的原因
崛起的原因是資本主義殖民統治,掠奪他國資源,發展自己。
1. 資本主義的早期階段是重商主義階段。重商主義是一種經濟理論,但更是一種實踐。重商主義和後來的經濟理論相比,尤其是和20世紀以後的經濟理論相比,只是一種非常簡單的思想。按照重商主義理論,財富唯一的表現形式是貴金屬,簡單地說就是金和銀。
2. 最早的殖民主義國家飄洋過海到處覓寶,結果出現了「地理大發現」。沒有地理大發現,我們這個世界還不成為一個「世界」;地理大發現之後,不同的地方都聯系起來了,形成了「世界」,一個世界體系。
3.這兩個國家在歐洲最早從封建分裂狀態中走出來,形成了自己統一的國家,出現了強大的中央政府。當時,國家統一的形式表現為絕對主義王權(我們過去翻譯成「專制王權」),在歐洲所有國家中,這兩個國家最早出現這種國家形態。資本主義追求金銀財富,絕對主義王權則執行和推動重商主義,兩者結合,才使西班牙和葡萄牙成為近代以後世界上最早的「大國」。
『捌』 歷史上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和美國先後稱霸世界,這其中共同的原因是什麼
這幾個國家沒有共性,葡萄牙、西班牙的稱霸和英國、美國的霸權不再一個等級
『玖』 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實力哪個更強一些
西班牙實力強。它們已18連勝,西班牙隊創造了歷史!~如果我說2010年的世界盃西班牙隊的實力不強,那我肯定會被許多西班牙球迷的唾沫淹死的。呵呵,去年的歐洲杯西班牙的奪冠,好像就預示著西班牙隊會在2010年的南非有所作為。
這支西班牙隊的腳上技術並不遜色於阿根廷隊,和阿一樣這支球隊也主要以地面的連續傳球來撕開對方的防線,繁瑣但很實用。這支球隊擁有一批世界上技術非常出色的球員,如比利亞、哈維、伊涅斯塔等。
但是我強烈希望西班牙隊教練博斯克,能將舊時在皇馬的愛將勞爾帶到南非,勞爾並沒有老,他的技術並沒有退步,如果勞爾歸隊,西班牙隊在南非會走的很遠。
『拾』 葡萄牙專利中的E是什麼
E是指與待審專利的創造性相關的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