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胡適為什麼說新青年創造了新時代
貌似有理,其實廢話,難不成靠老年人創造新時代嗎。
社會的進步其實是人的版進步,人的進步才能推動社會的權進步,沒有人就沒有人類社會。
人的進步又分為自身的進步和一代人的進步,並且這種進步不斷延續下去,這造就了社會的進步,這是規律。進步到最後就意味著滅亡,然後新生。
❷ 誰有《重訪信仰的力量》的觀後感
在現實生活中,往往發現這樣一種現象,一些開始時工作很不錯並且很有成績的幹部,後來卻墮落成人民的罪人,究其原因根子就是在信仰上出了問題。我認為應該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學習科學發展觀,學習業務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業務水平。把理想信念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重要的是行動和實干,要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就拿今年舉辦第一次院運動會為例,我組織輸液室的護士姐妹參加每項活動,不論輸贏,而在於參加的態度,激活了大家的團隊意識,使大家在乎整體力量。人活著要有目標,有了目標,才會有奮斗的激情。
德才兼備,注意為人師表。輸液室作為全院新職工的輸液技能培訓基地,我們不僅要制定詳細的培訓計劃,還要求每位指導老師成為新職工日常工作中的榜樣。努力使自己成為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質、知識淵博、懂得現階段社會對醫務工作者的要求。忠誠醫療服務事業,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勇於改革,銳意進取,積極配合各種醫療改革的實踐,不斷探索,不斷總結,有所發現,有所創造,開拓前進,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服從分配,團結同事,互教互學,堅持正義,少說空話廢話,多干實事正事。適應新時代的要求,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和文化修養。任勞任怨、對人真誠、熱愛學生、人際關系和諧融洽,處處以一名指導老師要求來規范自己的言行,努力地提高自己的素質和修養,創先爭優。
其實,在《信仰》這部紀錄片里,沒有什麼豪言壯語,但看後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對於我們每位黨員來講,唯有加強學習,熟悉黨的歷史,才能不斷吸取信仰的力量,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關心身邊的細節,更好地服務於病人、服務於醫院,踏踏實實地工作。因為,在漫漫的歷史長河裡,每個人的生命短暫的,要想劃出一道最美的宇宙之光,留給我們的。是永恆的、深深地思考……
❸ 急尋~~~~余秋雨關於老年文化的文章或短篇(在線等)
題目叫 海牙的老人http://hi..com/darkchest/blog/item/903e8206e40a58c57a89476b.html
❹ 時代在改變為什麼老人頑固的性格不會改變
答:由於老人受傳統習慣的影響,對時代改變不易接受是普遍現象,過去年代人們的思想不開化,沒有發展更新的觀念,頑固的遵循老觀念的思維,只認拚命掙錢,一分錢也要掰成兩半化,所以生活得不到發展和更新,在有些方面也束縛了多數人創新理念,這種老人的頑固性格需要一點點的改變。
❺ 有關創新的名人故事
1、魯班發明鋸的故事
相傳有一年,魯班接受了一項建築一座巨大宮殿的任務。這座宮殿需要很多木料,他和徒弟們只好上山用斧頭砍木,當時還沒有鋸子,效率非常低。一次上山的時候,由於他不小心,無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長的一種野草,卻一下子將手劃破了。
魯班很奇怪,一根小草為什麼這樣鋒利?於是他摘下了一片葉子來細心觀察,發現葉子兩邊長著許多小細齒,用手輕輕一摸,這些小細齒非常鋒利。
後來,魯班又看到一條大蝗蟲在一株草上啃吃葉子,兩顆大板牙非常鋒利,一開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這同樣引起了魯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隻蝗蟲,仔細觀察蝗蟲牙齒的結構,發現蝗蟲的兩顆大板牙上同樣排列著許多小細齒,蝗蟲正是靠這些小細齒來咬斷草葉的。
這兩件事給了魯班很大啟發。於是他就用大毛竹做成一條帶有許多小鋸齒的竹片,然後到小樹上去做試驗,結果果然不錯,幾下子就把樹桿劃出一道深溝,魯班非常高興。但是由於竹片比較軟,強度比較差,不能長久使用,拉了一會兒,小鋸齒就有的斷了,有的變鈍了,需要更換竹片。
魯班想到了鐵片,便請鐵匠幫助製作帶有小鋸齒的鐵片。魯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樹上拉了起來,只見他倆一來一往,不一會兒就把樹鋸斷了,又快又省力,鋸就這樣發明了。
2、五易畫風的白石老人
齊白石,本是個木匠,靠著自學,成為畫家,榮獲世界和平獎。然而,面對已經取得的成功,他永不滿足,而是不斷汲取歷代名畫家的長處,改變自己作品的風格。他60歲以後的畫,明顯地不同於60歲以前。70歲以後,他的畫風又變了一次。
80歲以後,他的畫的風格再度變化。據說,齊白石的一生,曾五易畫風;正因為白石老人在成功後仍然馬不停蹄,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為成熟,形成獨特的流派與風格。
3、司馬光跟大家在後院玩耍,有個小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都嚇跑了,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擊去。水湧出來,小孩也得救了。
4、哥白尼的「日心說」
在教廷、頑固派等保守勢力的威脅下,哥白尼不懼強權,堅持真理。提出了改變世界的」日心說「。哥白尼的偉大成就,不僅鋪平了通向近代天文學的道路,而且開創了整個自然界科學向前邁進的新時代。從哥白尼時代起,脫離教會束縛的自然科學和哲學開始獲得飛躍的發展。
5、商鞅變法
戰國時期秦國的秦孝公即位以後,決心圖強改革,便下令招賢。商鞅自衛國入秦,並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為左庶長。
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後兩次實行以「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斗,實行連坐之法」為主要內容的變法。
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集權國家。
❻ 關於中學生責任感的演講稿 急急急!!!在線等!!!
什麼是責任感呢?
責任感是一個人對自己、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包括國家、社會、集體、家庭和他人,主動施以積極有益作用的精神。「責任」和「責任感」有著本質的區別,責任是人分內應做之事,還需要一定的組織、制度或者機制促使人盡力做好,故「責任」有被動的屬性,而責任感是一種自覺主動地做好分內分外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狀態。把責任感定義為一種精神是恰當的,精神指人的意識、思維活動和一般心理狀態,其范圍要比表示情緒和感情狀態的「心情」一詞廣泛得多,能夠涵蓋「責任感」的豐富內涵。作為心理學概念,責任感與一般的心理情感所不同的是,它屬於社會道德心理的范疇,是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內容。人責任感的形成和增強除受意識形態和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外,主要靠教育,包括自我教育。 責任感從本質上講既要求利己,又要利他人、利事業、利國家、利社會,而且自己的利益同國家、社會和他人的利益相矛盾時,要以國家、社會和他人的利益為重。人只有有了責任感,才能具有驅動自己一生都勇往直前的不竭動力,才能感到許許多多有意義的事需要自己去做,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才能真正得到人們的信賴和尊重。有了責任感,作為工人,就能夠精益求精,製品一流;作為農民,就能夠辛勤耕耘,收獲頗豐;作為士兵,就能夠馳騁疆場,屢建戰功;作為學生,就能夠主動學習,天天向上;作為知識分子,就能夠創新科技,勇攀高峰;作為領導者,就能夠殫精竭慮,造福一方。人人有責任感則國家富強,中華崛起。 而具有很強責任感的人則在自己的利益同國家、社會和他人的利益相沖突時,能夠不顧甚至放棄自己的利益,他們是民族之精英,國家之脊樑。所謂很強的責任感是怎麼體現的呢?以下說法盡管文學色彩濃厚但道出了事情的本質,故引用於此:「見到洪水猛獸拔腿就跑是求生的天性,但能讓人站住腳跟,迎危難而上解救同伴的,是責任感中的勇氣。千里長途跋涉想倒下休息是身體的天性,但能讓人咬緊牙關,俯首向前踏及目標的,是責任感中的堅忍。好逸惡勞貪圖享受是懶惰的天性,但能讓人勤儉勞作,努力奮斗出一片天空的,是責任感中的克己。以自我為中心為己籌謀是自私的天性,但能讓人處處為他人著想,犧牲自身的,是責任感中的奉公。搶尖霸上愛出風頭是虛榮的天性,但能讓人自動自覺腳踏實地,心甘情願洗盡鉛華的,是責任感中的誠摯。」
重要的是
責任感創造奇跡。在這個世界上,大凡做出重大貢獻的傑出人物,能夠創造奇跡皆由其責任感使然,甚至這些人即使在自己並非最喜歡和最理想的工作崗位上,也可以創造出非凡的業績。幾年前,美國著名心理學博士艾爾森對世界100名各個領域中的傑出人士做了調查,結果證明其中61名竟然是在自己並非喜歡的領域里取得了輝煌的業績。除了聰穎和勤奮之外,他們究竟靠的是什麼呢?這些傑出人物的答案幾乎不約而同:「任何的抱怨、消極、懈怠,都是不足取的。唯有把那份工作當作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擔在肩頭,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是正確與明智的選擇。」正是在這種高度責任感的驅使下,他們才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
充分證明
一個人如果沒有責任感,會從各方面出問題:作為公民註定不會正確行使憲法、法律賦予的權利並履行憲法、法律規定的義務,作為工作者註定不會取得應有的業績,作為經營者註定設法損人利己,作為家庭成員註定使這個家庭不幸福,作為朋友註定是個損友,作為同事註定不好共事,作為公共場所的一員或路人也註定會常常惹人厭、討人嫌。沒有責任感,甚至能使人發生異化,人的個性片面甚至畸形發展,為自己賴以生存的社會所不容,最後走向沉淪、頹廢或者成為社會的異己力量,反社會、反人類直至毀滅。如果缺乏責任感具有普遍的社會性時,則這個社會無法凝聚力量促進社會的長期繁榮和持續發展,社會的和諧程度更會受到損害,嚴重時甚至會使公平、公正、正義的現代社會核心價值觀體系崩潰,給國家和社會造成災難。責任感是人的基本道德規范,在責任感的基礎上才能架構整個道德體系的各種元素,沒有責任感也就沒有道德。因此,責任感在人的素質結構中處於核心地位。
開放分類:
❼ 為什麼年齡越大,越限制想像力
在成人世界裡,想像力更多表現為聯想的能力,即從一件特定事物通過某些特徵到達另一個事物的過程。但在我們平常的生活中想像力匱乏主要是因為大部分人都是依靠經驗生活,缺乏對自己進行有意&有效的鍛煉。比如我們看到一把椅子,可能想到的是它的設計、材料、價格這些經驗所理解到的屬性。兒童因為缺乏這些經驗,他們的思維更為寬泛,由四條腿聯想到馬,由它的木紋表面聯想到樹樁,由它靠背的空隙聯想到碉堡的掩體等。可以自己有意識地鍛煉下,我是看書,反正我覺得長見識是打基礎第一要做的,只有知識豐富了才會有想像力。
❽ 文學問題
讀完《中國少年說》一文後,覺得梁啟超先生所言並非正確。
文中曰:「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我認為在少年時有所作為並不代表將來就會有才華。
曾經有一個很有名的故事,講述了一個孩子小時候很有才華,被人們稱之為「神童」。他的父親卻沒有繼續讓他「深造」,而帶他游覽各地,來顯其才能。過去數年後,「神童」便落後了,以他小時候的知識是無法和一直學習的人所比較的。智並不來自於少年的才華,而是靠後年的努力得來的,是靠勤奮與汗水得來的。所以「少年智則國不一定智」。
著名小說家曹雪芹先生的著作《紅樓夢》中,主人公賈寶玉從小就是一個闊少爺。有著一身的臭架子和高傲的性格。在小時候就養成了種種臭毛病,根本無法和勤奮的窮人孩子所比較。就算小時候富有,那長大了之後也不會賺錢,國怎麼會富呢?在賈寶玉一家經過歷史的變遷,過上窮苦的日子後,賈寶玉終究還是無所適從。為什麼?因為富人的孩子是不會靠自己來創造未來的,他們只會繼承父業來維持生計。所以「少年富則國不一定富」。
少年時期,我認為「強」是不好的。「強」了以後只會讓孩子一味的爭強好勝,他們就會不惜一切代價來完成自己的心願。這樣就會讓孩子們變得殘忍。長大後國必然強,但孩子養成的天性殘忍,就會使國家全亂套。有了殘忍就會隨之而來了野心,有了野心世界的和平怎麼會保護的住呢?那麼世界又將面臨著一場大撕殺。這樣好嗎?所以「少年強則國強不一定好」。
所以少年時期不要過分要求某一項成長,應該讓孩子們自由的成長,不要讓他們成為沒有希望的中國人!http://www.huiwen-cn.com/zxkt/zwk/lspy_c.asp?c=1761 少年中國說之全文譯文
日本人稱呼我們中國,一稱作老大帝國,再稱還是老大帝國。這個稱呼,大概是承襲照譯了歐洲西方人的話。真是實在可嘆啊!我們中國果真是老大帝國嗎?梁任公說:不!這是什麼話!這算什麼話!在我心中有一個少年中國存在。
要想說國家的老與少,請讓我先來說一說人的老與少。老年人常常喜歡回憶過去,少年人則常常喜歡考慮將來。由於回憶過去,所以產生留戀之心;由於考慮將來,所以產生希望之心。由於留戀,所以保守;由於希望,所以進取。由於保守,所以永遠陳舊;由於進取,所以日日更新。由於回憶過去,所有的事情都是他已經經歷的,所以只知道照慣例辦事;由於思考未來,各種事情都是他所未經歷的,因此常常敢於破格。老年人常常多憂慮,少年人常常喜歡行樂。因為多憂愁,所以容易灰心;因為要行樂,所以產生旺盛的生氣。因為灰心,所以怯懦;因為氣盛,所以豪壯。因為怯懦,所以只能苟且;因為豪壯,所以敢於冒險。因為苟且因循,所以必定使社會走向死亡;因為敢於冒險,所以能夠創造世界。老年人常常厭事,少年人常常喜歡任事。因為厭於事,所以常常覺得天下一切事情都無可作為;因為好任事,所以常常覺得天下一切事情都無不可為。老年人如夕陽殘照,少年人如朝旭初陽。老年人如瘦瘠的老牛,少年人如初生的虎犢。老年人如坐僧,少年人如飛俠。老年人如釋義的字典,少年人如活潑的戲文。老年人如抽了鴉片洋煙,少年人如喝了白蘭地烈酒。老年人如告別行星向黑暗墜落的隕石,少年人如海洋中不斷增生的珊瑚島。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中矗立的金字塔,少年人如西伯利亞不斷延伸的大鐵路。老年人如秋後的柳樹,少年人如春前的青草。老年人如死海已聚水成大澤,少年人如長江涓涓初發源。這些是老年人與少年人性格不同的大致情況。梁任公說:人固然有這種不同,國家也應當如此。
梁任公說:令人悲傷的老大啊!潯陽江頭琵琶女,正當明月縈繞著空船,楓樹葉在秋風中瑟瑟作響,衾被冷得象鐵,在似夢非夢的朦朧之時,回想當年在長安繁華的紅塵中對春花賞秋月的美好意趣。清冷的長安太極、興慶宮內,滿頭白發的宮娥,在結花如穗的燈下,三三五五相對而坐,談論開元、天寶年間的往事,譜當年盛行宮內的《霓裳羽衣曲》。在長安東門外種瓜的召平,對著身邊的妻子,戲逗自己的孩子,回憶禁衛森嚴的侯門之內歌舞雜沓、明珠撒地的盛況。拿破崙被流放到厄爾巴島,阿拉比被幽禁在斯里蘭卡,與三兩個看守的獄吏,或者前來拜訪的好事的人,談當年佩著短刀獨自騎馬馳騁中原,席捲歐洲大地,浴血奮戰在海港、大樓,一聲怒喝,令萬國震驚恐懼的豐功偉業,起初高興得拍桌子,繼而拍大腿感嘆,最後持鏡自照。真可嘆啊,滿臉皺紋、牙齒落盡,白發正堪一把,已頹然衰老了!象這些人,除了憂郁以外沒有別的思緒,除了悲慘以外沒有其他天地;除了萎靡不振以外沒有其他精神寄託,除了嘆息以外沒有別的聲息,除了等死以外沒有其他事情。美人和英雄豪傑尚且如此,何況平平常常、碌碌無為之輩呢?生平的親戚朋友,都已入於墳墓;日常起居飲食,依賴於別人。今日得過且過,匆匆哪知他日如何?今年得過且過,哪裡有閑暇去考慮明年?普天之下令人灰心喪氣的事,沒有更甚於老大的了。對於這樣的人,而要希望他有上天攬雲的手段,扭轉乾坤的本領,挾山跨海的意志氣概,能還是不能?
真是可悲啊,我們中國果真已經是老大帝國了嗎?站在今天以縱覽往昔,堯、舜和夏商周三代,是何等美好的政治;秦始皇漢武帝,是何等的英雄豪傑;漢代唐代以來的文學,是何等的興隆繁盛;康熙、乾隆年間的武功,是何等的盛大顯赫。歷史家所鋪敘記載的,文學家所盡情謳歌的,哪一樣不是我們國民少年時代的良辰美景、賞心樂事的陳跡呢!而今頹然衰老了!昨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又割去十座城,處處窮得鼠雀不見蹤影,夜夜擾得雞犬不得安寧。全國的土地財產,已成為別人懷中的肥肉;四萬萬父兄同胞,已成注名於他人戶冊上的奴隸,這難道不就象「老大嫁作商人婦」的人一樣嗎?可悲啊,請君莫說當年事,衰老憔悴的光陰不忍目睹!象束手待斃的楚囚相對,孤單地自顧垂危的身影,性命險危,可謂朝不保夕,國家成為等死的國家,國民成為等死的國民。萬事已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一切都聽憑他人作弄,也沒有什麼值得奇怪的!
梁任公說:我們中國果真是老大帝國嗎?這是今天地球上的一大問題。如果是老大帝國,那麼中國就是過去的國家,即地球上原來就有這個國家,而今漸漸消滅了,以後的命運大概也差不多快完結了。如果不是老大帝國,那麼中國就是未來的國家,即地球上過去從未出現這個國家,而今漸漸發達起來,以後的前程正來日方長。要想判斷今日的中國是老大?還是少年?則不可不先弄清「國」字的涵義。所謂國家,到底是什麼呢?那是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住生息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治理他們這塊土地上的事情,自己制定法律而自己遵守它;有主權,有服從,人人是有主權的人,人人又是遵守法律的人,如果做到這樣,這就可以稱之為名符其實的國家。地球上開始有名符其實的國家,只是近百年以來的事。完全名符其實的,是壯年的事情。未能完全合格而漸漸演進成名符其實的,是少年的事情。所以我可以用一句話判斷他們說:歐洲列國今天是壯年國,而我們中國今天是少年國。
大凡古代中國,雖然有國家的名義,然而並未具備國家的形式。或是作為家族的國家,或是作為酋長的國家,或是作為封建諸侯的國家,或是作為一王專制的國家。雖種類不一樣,總而言之,他們對於國家應具備的體制來說,都是有其中一部分而缺少另一部分。正如嬰兒從胚胎變成兒童,他身體上一兩種肢體器官,先開始發育形成,此外的部分雖已基本具備,但尚未能得到它的用處。所以唐虞堯舜以前為我國的胚胎時代,殷周之際為我國的乳哺時代,從孔子而來直至現在是兒童時代。逐漸發達,至今才開始將進入兒童以上的少年時代。他的發育成長之所以如此遲緩的原因,是歷代的民賊阻礙遏止他生機的結果。猶如童年多病,反而象衰老的樣子,有的甚至懷疑他死期就要到了,而不知道他全是因為沒有完全成長沒有名符其實的原故。這不是針對過去說的,而是放眼未來說的。
況且我們中國的過去,哪裡曾出現過所謂的國家呢?不過僅僅有過朝廷罷了!我黃帝子孫,聚族而居,自立於這個地球上既有數千年,然而問一問這個國家叫什麼名稱,則竟沒有名稱。前所謂唐、虞、夏、商、周、秦、漢、魏、晉、宋、齊、梁、陳、隋、唐、宋、元、明、清的,都是朝廷的名稱罷了。所謂朝廷,乃是一家的私有財產。所謂國家,乃是人民公有的財產。朝代有朝代的老與少,國家也有國家的老與少。朝廷與國家既是不同的事物,那麼不能以朝廷的老少指代國家老少的道理就很明白了。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時代,是周朝的少年時代。至幽王、厲王、桓王、赧王時代,就是周朝的老年時代了。高祖、文帝、景帝、武帝時代,是漢朝的少年時代。至元帝、平帝、桓帝、靈帝時代,就是漢朝的老年時代了。自漢以後各代,沒有一個朝代不具有少年時代和老年時代的。凡此種種稱為一個朝廷老化是可以的,稱為一個國家老化就不可以。一個朝廷衰老將死,猶如一個人衰老將死一樣,與我所說的中國有什麼相干呢。那麼,我們中國,只不過以前尚未出現在世界上,而今才剛剛開始萌芽罷了。天地是多麼廣大啊,前途是多麼遼闊啊,多麼美啊我的少年中國!
瑪志尼,是義大利三傑中的魁首。因為國家的事被判罪,逃竄到其他國家。於是創立一個會,叫做「少年義大利」。全國有志之士,象雲涌霧集一般響應他。最後終於統一復興舊邦,使義大利成為歐洲一大強國。義大利,乃是歐洲的第一老大帝國。自從羅馬帝國滅亡後,全國土地隸屬於教皇,政權卻歸之於奧地利,這大概是所謂衰老而瀕臨於死期的國家了。但產生一個瑪志尼,就能使全國變成少年義大利,何況我們中國確實處在少年時代呢!堂堂四百多個州的國土,凜凜然有四萬萬國民,難道就不能產生一個象瑪志尼這樣的人物嗎!
龔自珍詩集中有一首詩,題目叫《能令公少年行》。我曾經十分愛讀它,喜歡體味它用意的所在。我們國民自己說自己的國家是老大的話,那便果真成老大了;我們國民自己了解自己的國家是少年,那便真是少年了。西方有句民間諺語說:「有三歲的老翁,有百歲的兒童。」那麼,國家的老與少,又無確定的形態,而實在是隨著國民人心的力量變化而增減的。我既看到瑪志尼能使他的國家變成少年國,我又目睹我國的官吏士民能使國家變成老大帝國。我為這一點感到恐懼!象這樣壯麗濃郁、風度優美舉世無雙的少年中國,竟讓歐洲和日本人稱我們為老大帝國,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掌握國家大權的都是老朽之人。非得吟誦幾十年八股文,非得寫幾十年的考卷,非得當幾十年的差使,非得熬幾十年的俸給,非得遞幾十年的名帖,非得唱幾十年的喏,非得磕幾十年的頭,非得請幾十年的安,否則必定不能得到一官,提升一職。那些在朝中任正副部長以上,外出擔任監司以上官職的,一百人當中,其中五官不全的,大概有九十六七人。不是眼瞎就是耳聾,不是手打顫就是腳瘸跛,再不就是半身風癱,他自己自身的飲食走路、看東西、聽聲音、說話,尚且不能自己處理,必須由三四個人在左右扶著他挾著他,才能過日子,象這樣而要叫他擔負起國家大事,這與豎起無數木偶而讓他們治理天下有什麼兩樣呢!況且那些傢伙,自從他少年壯年的時候就本已不知道亞細亞、歐羅巴是什麼地方,漢高祖唐太宗是哪一朝皇帝,還嫌他愚笨僵化腐敗沒有到達極點,又必定要去搓磨他,陶冶他,等他腦髓已經乾涸,血管已經堵塞,氣息奄奄,與死鬼作鄰居之時,然後將我二萬里山河,四萬萬人命,一舉而交付在他手中。真可悲啊!老大帝國,確實是老大啊!而他們那些人,積聚了自己幾十年的八股、白折、當差、捱俸、手本、唱喏、磕頭、請安,千辛萬苦,千苦萬辛,才剛剛得到這個紅頂花翎的官服,中堂大人的名號,於是使出他全副的精神,用盡他畢生的力量,以保持它。就象那乞丐拾到金子一錠,雖然轟隆隆的響雷盤旋在他的頭頂上,而雙手仍緊抱著他裝錢的囊袋,其他的事情就不是他想顧及,不是他想知道,不是他想聽到的了。在這個時候你告訴他要亡國了,要瓜分了,他怎麼會跟從你聽這些消息,怎麼會跟從你相信這些消息!即使果真亡了,果真被瓜分了,而我今年已七十歲了,八十歲了,但只求這一兩年之內,洋人不來,強盜不起,我已快活地過了一世了!如果不得已,就割讓兩三個省的土地雙手獻上以示恭賀敬禮,以換取我幾個衙門;賣幾百萬人民作為僕人奴隸,以贖取我一條老命,有什麼不可?有什麼難辦?真是可悲啊!今天所謂的老後、老臣、老將、老吏,他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手段,全都在這里了。西風一夜催人老,凋盡朱顏白盡頭。讓走無常來當醫生,攜著催命符以祝壽,唉,令人悲痛啊!以用這樣的辦法來統治國家,這哪能不老而將死呢,甚至我怕他未到年歲就夭折了。
梁任公說:造成今天衰老腐朽中國的,是中國衰老腐朽人的罪孽。創建未來的少年中國的,是中國少年一代的責任。那些衰老腐朽的人有什麼可說的,他們與這個世界告別的日子不遠了,而我們少年才是新來並將與世界結緣。如租賃房屋的人一樣,他們明天就將遷到別的地方去住,而我們今天才搬進這間屋子居住。將要遷居別處的人,不愛護這間屋子的窗戶,不清掃治理這間房舍的庭院走廊,這是俗人常情,又有什麼值得奇怪的!至於象我們少年人,前程浩浩遠大,回顧遼闊深遠。中國如果成為牛馬奴隸,那麼烹燒、宰割、鞭打的慘酷遭遇,只有我們少年承受。中國如果稱霸世界,主宰地球,那麼發號施令左顧右盼的尊貴光榮,也只有我們少年享受;這對於那些氣息奄奄將與死鬼做鄰居的老朽有什麼關系?他們如果漠然對待這一問題還可以說得過去。我們如果漠然地對待這一問題,就說不過去了。假如使全國的少年果真成為充滿朝氣的少年,那麼我們中國作為未來的國家,它的進步是不可限量的;假如全國的少年也變成衰老腐朽的人,那麼我們中國就會成為從前那樣的國家,它的滅亡不久就要到來。所以說今天的責任,不在別人身上,全在我們少年身上。少年聰明我國家就聰明,少年富裕我國家就富裕,少年強大我國家就強大,少年獨立我國家就獨立,少年自由我國家就自由,少年進步我國家就進步,少年勝過歐洲,我國家就勝過歐洲,少年稱雄於世界,我國家就稱雄於世界。紅日剛剛升起,道路充滿霞光;黃河從地下冒出來,洶涌奔瀉浩浩盪盪;潛龍從深淵中騰躍而起,它的鱗爪舞動飛揚;小老虎在山谷吼叫,所有的野獸都害怕驚慌,雄鷹隼鳥振翅欲飛,風和塵土高卷飛揚;奇花剛開始孕起蓓蕾,燦爛明麗茂盛茁壯;干將劍新磨,閃射出光芒。頭頂著蒼天,腳踏著大地,從縱的時間看有悠久的歷史,從橫的空間看有遼闊的疆域。前途象海一般寬廣,未來的日子無限遠長。美麗啊我的少年中國,將與天地共存不老!雄壯啊我的中國少年,將與祖國萬壽無疆!
http://..com/question/8573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