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萬年歷電子表是誰發明的
1926年,發明了第一塊自行上弦的腕錶,從1960年起,傳統的圓形表樣普遍受到接受。瑞士對腕版表的進一步改權進,就是把懷表所具有的計時、日歷、陀飛輪及自動發條裝置加以微型化,而裝設於腕錶上。 1952年在美國、法國和瑞士生產出第一塊電子表。1967年,納沙泰爾的電子鍾表中心開發出第一塊石英手腕錶,並在1970年以不同瑞士品牌的名字開始大量生產。
2. 誰發明萬年歷手錶
是製表巨匠 - 亞伯拉罕?路易?寶璣 (Abraham – Louis Breguet)。
昂首立於手錶日歷啄序頂峰的,就是萬年歷了。 法文為Quantieme Perpetuel的萬年歷表, 可直接翻譯為 「恆久日歷」。真正意義上的萬年歷手錶不僅僅可以知道當前的月份,而且還知道當前的年份和甚至知道今年是否是閏年。它會自動在閏年的二月里嵌入第二十九天。 所以只要手錶運行良好,唯一需要調日期的時候就是在每一百年的那個不是閏年的二月底。
配有年歷功能的鍾早在1700 年左右就有了,年歷懷表在當鍾縮小到懷表和項鏈表大小後也慢慢出現了。對於萬年歷懷表來說,當今人們把它的發明通常都歸功於一位大家耳熟能詳的製表巨匠 - 亞伯拉罕?路易?寶璣 (Abraham – Louis Breguet)。寶璣也是著名的陀飛輪發明者並曾經身為法皇路易十六的宮廷表匠 (當今Swatch 集團旗下的高級腕錶品牌 「寶璣」 也是以他命名)。
寶璣先生的天才和他帶給鍾表界的貢獻無可非議,但其實在發明萬年歷這一項上,他有可能是搶了別人的風頭。不錯, 最早有記載的萬年歷懷表的確是由寶璣所制。但據另一位18 世紀的製表大師 Jean Antoine Lepine 的傳記作家記載, Lepine 曾經呈獻給路易十五一隻集三問,時間等式, 與萬年歷功能為一體的大復雜懷表, 而且寶璣很有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拜過Lepine 為師。甚至更早,法國哲學家狄德羅在他1765年編譯的網路全書里談到過一隻以瑞士表匠Ferdinand Berthoud 製造,叫做 「恆久 」的日歷表。當然, 就算在寶璣之前有過一兩樁先例,也不會怎麼影響到寶璣的天才名望。
3. 萬年歷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誰發明的
萬年歷,就是記錄一定時間范圍內的具體陽歷與陰歷的日期的年歷,方便有需要的人查詢使用。萬年只是一種象徵,表示時間跨度大。 傳說是西周時期一位叫萬年的樵夫發明的。
4. 萬年歷是誰發明的
萬年歷的發明復人不確定,只有一個關制於發明的傳說。
相傳,在很久以前,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想把節令定準。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樹陰下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
可是,天陰雨霧,影響測量。後來,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了他的興趣,他又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重復一遍。
為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歷命名為"萬年歷",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後,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說就是為了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的。
(4)萬年歷表發明時間擴展閱讀
萬年歷的作用:
萬年歷能記錄一定時間范圍內(比如100年或更多)的具體陽歷與陰歷的日期,方便有需要的人查詢使用,萬年只是一種象徵,表示時間跨度大,萬年歷是中國古代傳說中最古老的一部太陽歷。
而現在所使用的萬年歷,即包括若干年或適用於若干年的歷書。現代的萬年歷能同時顯示公歷、農歷和干支歷等多套歷法,更能包含黃歷相關吉凶宜忌、節假日、提醒等多種功能信息,極為方便人們查詢使用。
5. 表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表究竟是誰首先製造出來的,是在哪兒首先製造出來的,這個問題的答案眾說紛紜。惟一可以確定的是這個天才的發明最初是由於人們對方便、准確計時的需要。 技術的不斷演進,今天的手錶工藝的精密和復雜似乎已經接近極致:雙時間顯示、時區顯示、萬年歷、儲能、抗震、防水、抗磁場、氣壓顯示、高度顯示……功能已經不足以左右我們對表的選擇。那麼決定性的因素是什麼?是精湛的工藝?是使用的珍貴的原料?是匠心獨具的設計? 「給我看一看你的表,讓我告訴你你是誰」日內瓦最年輕的鍾表大師弗蘭克·繆勒如是說。今天,我們對表的選擇,更多的跳脫於計時之外,它融入我們的生活中,表達我們的生活方式,成為我們個性和品位的一部分。 一隻完美的表是科學與藝術的結晶,融合理性與感情。當我們選擇時,我們看重品牌的影響力,因為品牌是一種技術的保障,而其中所蘊涵的人文背景、技術特性,在某個時刻足以表達自我,成為生活態度的一部分。 瑞士名表檔案 最初的手錶製造一直是英國人和法國人的天下。 早於16世紀,一些法國基督教新教徒為逃避宗教迫害,隱居於瑞士山區上千米海拔的山谷。那裡人跡稀少,湖泊環繞,叢林聳立,漫長的隆冬令人咋舌,屋頂均以金屬物料覆蓋以抵禦風暴。他們擅長製造機械裝置,為了生計,他們一面堅守信仰,一面發展手工技巧。在幽閉的自然環境和漫長的嚴冬中,他們的手制鍾表工藝日益精湛。到了19世紀時,瑞士的製表技藝已經成為個中翹楚,世界其他地區望塵莫及。 或許這只是個關於鍾表的神話,但瑞士人對鍾表製造的熱情,對完美技術的執著,對傳統價值和個性的堅持,對美學和實用的精雕細刻,令瑞士手錶成為一派生活方式的象徵。今天的瑞士鍾表,依舊是優質鍾表的代名詞。 瑞士:策動鍾表的最經典與最流行 百達翡麗 PATEK PHILIPPE 維多利亞女王、沃爾特迪斯尼、愛因斯坦有什麼共同點:有名、有錢,而且都戴百達翡麗。1851年在日內瓦誕生的百達翡麗等於車中的勞斯萊斯,1932年推出的卡拉特拉瓦珍品系列一直是最受歡迎的設計。 勞力士 ROLEX 勞力士商標1908年注冊。1926年問世的蚝式表解決了困擾手錶製造的防水防塵問題,一年後,伴隨人類首次成功渡過英吉利海峽,勞力士蚝式表的堅實耐用揚名全球。其後蚝式表也向華貴典雅演變,成為商業巨子及卡拉揚、多明戈等藝術家的摯愛。 愛彼AUDEMARS PIGUETP 1875年誕生的愛彼表,不斷創造出世界上功能最多的手錶,且皆由手工精製,還在每塊愛彼表的背面刻上工匠的名字。1972年推出的皇家橡樹Royal Oak更是它的傳奇之作,是高檔運動表流行之風的開創者。 江詩丹頓 VACHERON CONSTANTIN 江詩丹頓成立於1755年,為世界最古老的鍾表製造廠之一。江詩丹頓擅長復雜機械表的製造,每個新產品問世,全球限量出產500隻。「最小批量,最優質量,最高買價」一直是江詩丹頓的經營戰略。 芝柏GIRARD PERREGAUX 1791年創立的芝柏表,它是當今瑞士極少數具備獨立開發表芯及生產原裝表能力的表廠之一。1860年芝柏表廠設計完成世界上首隻三金橋陀飛輪懷表。1991年,芝柏將直徑45毫米的三金橋陀飛輪懷表縮製成2.86毫米的腕錶,其精密復雜的構造,象徵芝柏工藝的極致境界。
6. 日歷的發明有多長時間了呢
古埃及人自古以來,美索布達米亞.印度及中國等地的人就懂得使用太陰歷(以月盈版月虧之間的29.5日為基準)西元前權4000年左右,埃及人根據尼羅河氾濫與天狼星(尼羅河星)的動態,定出了一年為365日,這種歷法稱為太陽歷;西元前2939年,又重新將一年定為365又1/4日;西元前46年,羅馬凱撒大帝,採用了每四年設一閏年的太陽歷,稱為由利烏斯歷,後來推廣至歐洲;西元1582年,羅馬教皇葛雷哥利斯十三世,因由利烏斯歷仍缺乏正確性,後來又定出了正確的葛雷哥利歷(將一年定為365.2425日;實際一年的長度為365.2422日,所以一年僅相差0.0003日),也就是現今為全世界所使用的日歷。
7. 萬年歷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由來一:
要想追尋萬年歷的由來,那故事得從遠古時代的西周說起……有名樵夫喚做萬年,有一天他上山砍柴,砍罷了就坐在樹下休息。他眼望著樹影出神,心中想的,仍是如何將節令定準的事。不知不覺過了大半個時辰,他才發現地上的樹影已悄悄地 萬年歷移動了方位。萬年靈機一動,心想,何不利用日影的長短來計算時間呢?回到家後,萬年就設計了一個「日晷儀」。可是,一遇上陰雨天,日晷儀又失去效用了。有一天,萬年在泉邊喝水,看見崖上的水很有節奏的往下滴,規律的滴水聲又啟發了他的靈感。回家後,萬年就動手做了一個五層的漏壺,利用漏水的方法來計時。這么一來,不管天氣陰晴,都可以正確地掌握時間了。有了計時的工具,萬年更加用心的觀察天時節令的變化。經過長期的歸納,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重覆一次。只要搞清楚日月運行的規律,就不用擔心節令不準了。 萬年就帶著自製的日晷儀及水漏壺去覲見天子祖乙,說明節令不準與天神毫不相干。祖乙覺得萬年說的很有道理,就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蓋起日晷台、漏壺亭,又派了十二個童子供萬年差遣。從此以後,萬年得以專心致志的研究時令。過了一段日子,祖乙派阿衡去了解萬年制歷的情況。萬年拿出自己推算出的初步成果,說:「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草木榮枯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阿衡聽後,非常忐忑不安,他擔心制出准確的歷法,得到天子重用,直接的威脅到他的地位。於是阿衡就以重金收買了一名刺客,准備行刺萬年。無奈萬年全心研究時令,幾乎從不離開所住的日月閣。刺客只好趁夜深人靜之時,挽起了箭射殺萬年。只聽得「嗖」的一聲,一箭射中了萬年的胳膊,萬年應聲倒下。童子們高喊抓拿刺客,守衛的兵士及時抓住了刺客,將他扭送天子。 祖乙問明了是阿衡的詭計,就下令將阿衡收押,親自到日月閣來探望萬年。萬年就把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報告給祖乙:「現在申星追上了百星蠶百星,星象復原, 子時夜交,舊歲已完,時又始春,希望天子定個節名吧!」祖乙說:「春為歲為,就叫春節吧。」當時祖乙見萬年為了制歷,日夜勞瘁又受了箭傷,心中不忍,就請他入宮調養身體,萬年答道:「多謝天子厚愛,只是目前的太陽歷還是草歷,不 夠准確,要把歲末尾時也閏進去。否則,久而久之,又會造成節令失常。為了不負眾望,我必須留下來,繼續把太陽歷定準。」又經過了數十個寒暑,萬年精心制定的太陽歷終於完成了。當他把太陽歷獻給祖乙時,已是個白發蒼蒼的老人了。 祖乙深受感動,就把太陽歷定名為「萬年歷」,並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上就是「萬年歷」名稱的由來。
由來二:
相傳,在很久以前,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想把節令定準。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樹陰下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可是,天陰雨霧,影響測量。後來,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了他的興趣,他又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重復一遍。當時的國君叫祖乙,天氣風雲的不測,使他很苦惱。一個名叫阿衡的大臣,為討好皇上,奏稱要設天台敬祭天神。祖乙認為有理,便帶領百官去祭天,卻無濟於事。萬年知道後,忍不住就帶著日晷和漏壺去見皇上,對 萬年歷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後龍顏大悅,感到有道理。於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台和漏壺亭。並派了十二個童子服侍萬年。祖乙對萬年說:"希望你能測准日月規律,推算出准確的晨夕時間,創建歷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有一次,祖乙傳旨要阿衡去了解萬年測試歷法的進展情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刻著: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阿衡見此,知道萬年的歷法已研究成功,心中忐忑不安。他萬分懼怕萬年因創建歷法而得寵,國君會怪罪自己提出祭祀天神的主意。於是,他陰謀策劃,派了一個刺客去除掉萬年。刺客攀上日月閣,見萬年正在閣上觀察星斗,便張弓搭箭,准備射死他。誰知,刺客被衛士發現,被當場緝拿。祖乙知後,懲處了阿衡,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著天象,對祖乙說:"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冬去春來,年復一年。後來,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確的太陽歷。當他把太陽歷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須。國君深為感動,為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歷命名為"萬年歷",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後,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說就是為了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的。這就是春節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