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京劇元素再創造

京劇元素再創造

發布時間:2021-07-16 19:09:44

1. 求帶有京劇元素的歌曲!

1、《大宅門》

《大宅門》是由趙季平作曲,易茗作詞,胡曉晴演唱的一首歌曲。該歌曲收錄在專輯《大宅門音樂專輯》中。

2、《北京一夜》

《北京一夜》是由陳升作曲,陳升和劉佳慧作詞,並演唱的一首歌曲。該歌曲收錄在專輯《別讓我哭》中。

3、《刀馬旦》

《刀馬旦》是由周傑倫作曲,方文山作詞,李玟演唱的一首歌曲。該歌曲收錄在專輯《Promise》中。

4、《戲出東方》

《戲出東方》是由王力宏作曲,黎瑞剛作詞,王力宏演唱的一首歌曲,該歌曲收錄在專輯《戲出東方》中。

5、《在梅邊》

《在梅邊》是由王力宏作曲,阿信和王力宏作詞,王力宏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在王力宏2005年發行的專輯《蓋世英雄》中。

6、《郊道》

《郊道》是由顧家輝作曲,陳一新作詞,鄧麗君演唱的一首歌曲,該歌曲收錄在專輯《鄧麗君之歌第九集》中。

7、《情怨》

《情怨》是由劉歡作曲、作詞,並演唱的一首歌曲,該歌曲收錄在專輯《經典20年珍藏錦集》中,發行於2004年8月1日。

2. 生活中的京劇元素

音樂有《北京一夜》《蘇三說》
影視有《大宅門》
廣告有,膏葯 是出自《智取威虎山》中的選段,胃葯用的是魏延、諸葛亮穿著京劇服飾來拍的。
飾品有 臉譜的耳環、臉譜的開瓶器、臉譜的T桖、臉譜的書簽、小掛件等

3. 如何給京劇加入現代元素

我從小學京劇。現在上大學了 是廣告系。 說真的 我不明白為什麼你們要求給京劇加上現代感的元素。
那樣看起來很滑稽 而且沒什麼震撼力的。

如果非要給她加上現代元素 我覺得你可以分為兩個部分,戲台上的女人。和卸了戲裝的女人。兩張臉的反差,透露出不同的心裡狀態。可能算是亮點吧

這是我拙劣的建議 不知道能不能幫到你。

4. 現代歌曲與京劇結合的流行音樂有哪些

現代歌曲與京劇結合的歌曲有:《北京一夜》、《新貴妃醉酒》、《三國戀》、《說唱臉譜》、《在梅邊》、《粉墨人生》、《蓋世英雄》等等。

1、《北京一夜》

《北京一夜》是信樂團演唱的一首歌曲,由陳升、劉佳慧填詞,陳升譜曲,收錄於1992年陳升的專輯《別讓我哭》中。《北京一夜》原本是搖滾歌曲,但這首歌裡面加了京劇的唱腔,這是一首流行樂與國粹京腔的完美典範。

2、《新貴妃醉酒》

《新貴妃醉酒》是李玉剛演唱的歌曲,由胡力作詞及作曲,是一首由京劇引來改編的流行京劇音樂,收錄在2010年12月28日發行的同名專輯《新貴妃醉酒》中。這首歌曲很特別,屬於古典、戲劇、流行於一身的歌曲。

3、《三國戀》

《三國戀》是Tank演唱的一首歌曲,由Tank作詞、作曲。這首歌曲是電視劇《七劍下天山》的主題曲,收錄於Tank2006年發行的專輯《Fighting!生存之道》中。偏愛搖滾曲風的Tank還特地在這首歌里設計了融合搖滾與中國元素的音樂曲式,同時也運用了京劇元素,在歌曲當中加入了一小段女腔的評劇唱法。

4、《說唱臉譜》

《說唱臉譜》是一首京劇與流行音樂相結合的戲歌,借鑒京劇唱腔和旋律,將我國的傳統戲曲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歌曲之中,使整首歌聽起來琅琅上口,亦歌亦戲。這首歌由作詞家閻肅作詞,作曲家姚明作曲,並由青年歌手謝津演唱,流傳甚廣,深受人們喜愛。

5、《在梅邊》

《在梅邊》是王力宏演唱的一首歌曲,由王力宏作曲,阿信和王力宏作詞,收錄在王力宏2005年發行的專輯《蓋世英雄》中。《在梅邊》這首歌曲的靈感來自電影《霸王別姬》。王力宏表示《霸王別姬》這部電影他看了20遍,受到電影的啟發,他覺得京劇有很多的潛力可以發展到流行音樂里,於是王力宏在《在梅邊》這首歌曲里融入了大量京劇與崑曲的元素。

5. 京劇形成過程中的關鍵兩步是京劇走向成熟是在什麼時候以什麼為標志

第一步 徽班進京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繼三慶班落腳京城後(班址位於韓家台胡同內),又有四喜、啟秀、霓翠、春台、和春、三和、嵩祝、金鈺、大景和等班,亦在大柵欄地區落腳演出。其中以三慶、四喜、和春、春台四家名聲最盛,故有「四大徽班」之稱。

第二步 徽漢合流
漢劇流行於湖北,其聲腔中的二黃、西皮與徽戲有著血緣關系。徽、漢二劇在進京前已有廣泛的藝術交融。

繼乾隆末年,漢劇名家米應先進京後,道光年初(1821年),先後又有著名漢劇老生李六、王洪貴、餘三勝,小生龍德雲等入京,分別搭入徽班春台、和春班演唱。米應先以唱關羽戲著稱,三慶班主程長庚的紅凈戲,皆由米應先所授。李六以《醉寫嚇蠻書》、《掃雪》見長;王洪貴則以《讓成都》、《擊鼓罵曹》而享名;小生龍德雲善演《轅門射戟》、《黃鶴樓》等劇;餘三勝噪音醇厚,唱腔優美,文武兼備,以演《定軍山》、《四郎探母》、《當鐧賣馬》、《碰碑》等老生劇目著稱。漢劇演員搭入徽班後,將聲腔曲調,表演技能,演出劇目溶於徽戲之中,使徽戲的唱腔板式日趨豐富完善,唱法、念白更具北京地區語音特點,而易於京人接受。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各大名班,均為老生擔任領班。徽、漢合流後,促成了湖北的西皮調與安徽的二簧調再次交流。徽、秦、漢的合流,為京劇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成熟期
1883年一1918年,京劇由形成期步入成熟期,代表人物為時稱「老生後三傑」的譚鑫培、汪桂芬、孫菊仙。其中譚鑫培承程長庚、餘三勝、張二奎各家藝術之長,又經創造發展,將京劇藝術推進到新的成熟境界。

咸豐十年(1861年)京劇始入宮廷演出。由於慈禧嗜好京劇,加之京劇名家頻繁在宮中獻藝,聲勢日強。同期,位於大柵地區的廣德樓、三慶園、慶樂園、中和園、文明園等戲園、日日有京劇演出,形成了京劇一統的局面。京劇成熟期,除「老生後三傑」外,生行:許蔭棠、賈洪林;武生:俞菊笙、楊隆壽;凈行:何佳山、黃潤甫、金秀山、裘桂仙、劉永春等;小生:王楞仙、德珺如、陸華雲;旦行:陳德霖、田桂鳳、王瑤卿、朱文英;醜行:王長林、張黑、羅百歲、蕭長華、郭春山。這一時期,旦角的崛起,形成了旦角與生角並駕齊驅之勢。武生俞菊笙,開創了武生自立門戶挑梁第一人,他被後人稱為「武生鼻祖」。上述名家,在繼承中有創新發展,演唱技藝日臻成熟,將京劇推向新的高度。

6. 京劇 生活中經常會發現京劇元素的存在,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談談如何保護和傳

想要保護和傳承京劇,就要多多學習京劇,在生活中多地發現京劇,然後愛護它。和別人一起。

7. 哪些藝術門類中融入京劇元素

應該說姊妹藝術都是相互借鑒的,沒有絕對的照搬,但都會引用一些。其實所有的電影、電視劇在人物結構上都會大致遵從生、旦、凈、丑類似京劇的行當。一般都會有男主角、女主角相當於生、旦,還有一些稍微有些戲劇色彩的小人物,有點類似丑角。這種劃分不像京劇的臉譜化和程式化,要體會才能區分。
另外像與京劇有關的題材、音樂都經常會在各類藝術中出現。像中國的繪畫有大寫意,而京劇的布景道具也是虛擬化的;踺子小翻這一京劇中的招式,如果應用到體操當中還會加分。。。。。。只能說是互相借鑒吧。

8. 音樂元素再進化融入中華國粹藝術京劇崑曲曲調音樂如何

音樂元素再進化並融入中華國粹藝術京劇崑曲曲調,是一件非常值得推崇的事情。作為中華民族的國粹藝術,應該大力地發揚下去,讓這一代乃至下一代的年輕人感受來自國粹文化帶來的魅力。

音樂元素的再進化升級並融入中華國粹藝術京劇崑曲曲調,是現代音樂市場逐漸冉冉升起的一股新潮流風向。很多的音樂製作人和歌手越來越傾向於國風的元素,將現代化音樂與傳統文藝互相結合,發揮出傳統文藝歷史的魅力。其實,在近幾年我們不難發現,歐美音樂逐漸佔領了我們的中國華語音樂市場,很多年輕人從小可能就受到了歐美音樂文化的熏陶,逐漸遠離中華傳統音樂,甚至聽都沒聽過。這不免是一種莫大的遺憾。

9. 什麼是京劇元素急求...

就是具有京劇特色的一些表象特徵,如京劇的扮相、服裝、臉譜、道具、武打等等,與眾不同的,區別於其他藝術門類的特徵,京劇所獨有的一些內容,就是京劇元素。
戲曲元素指構成吸取的組成部分。
戲曲元素包括唱、念、做、打,同時包涵了對白、音樂、歌唱、舞蹈、武術和雜技等表現方式。

【戲曲與影視的關系】
戲曲在視聽、時空的綜合中顯示了內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統一。我們用戲曲描繪生活,戲曲風格普遍存在於諸多流行娛樂形式里。影視藝術與戲曲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就電影來說,1905年中國拍攝的第一部影片即是由京劇藝術大師譚鑫培主演的京劇無聲藝術片《定軍山》。之後,1928年由譚富英和雪艷琴主演的《四郎探母》是我國第一部有完整情節的電影戲曲片。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許多優秀戲曲劇種的優秀劇目和著名戲曲表演藝術家的代表作品先後被搬上銀幕,這些作品都採用了戲曲的表現形式,借用新興的媒介形式,將傳統意義上的戲曲,結合新的技術和藝術形式,帶給觀眾不一般的審美感受。
戲曲和電視的關系也是淵源頗深。中國電視剛出現的時候,由於技術的原因,電視節目是用電影攝影機拍攝,後期洗印、剪輯、製作播出等程序相當困難,因此播出的節目數量有一定的限制。改革開放後,電視作品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尤其是電視的普及,電視熒屏成為吸引大眾眼球的主要載體,電視中的電影、戲曲頻道的開通、各地方電視台所播放的戲曲和電影節目可謂琳琅滿目,戲曲古老藝術與影視現代藝術碰撞之後的融合趨勢愈加明顯。
戲曲元素的介入豐富了影視內涵,影視為戲曲藝術的傳播插上了翅膀,表演與影像的借鑒與結合,對於促進戲曲藝術和影視藝術的發展作用影響深遠。

10. 京劇的產生與發展

產生:

徽劇是京劇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

發展:京劇形成後在清朝宮廷內開始快速發展,直至民國得到空前的繁榮。

京劇成熟期:1883年一1918年,京劇由形成期步入成熟期,代表人物為時稱「老生後三傑」的譚鑫培、汪桂芬、孫菊仙。其中譚鑫培承程長庚、餘三勝、張二奎各家藝術之長,又經創造發展,將京劇藝術推進到新的成熟境界。

京劇鼎盛期:1917年以來,京劇優秀演員大量涌現,呈現出流派紛呈的繁盛局面,由成熟期發展到鼎盛期,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為楊小樓、梅蘭芳、余叔岩。

(10)京劇元素再創造擴展閱讀

京劇的藝術特點:

1、京劇表現的生活領域更寬,塑造的人物類型更多,對技藝的全面性、完整性要求嚴格,對創造舞台形象的美學要求高。

2、表演藝術更趨於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脫了舞台空間和時間的限制,以達到「以形傳神,形神兼備」的藝術境界。

3、表演上要求精緻細膩,處處入戲;唱腔上要求悠揚委婉,聲情並茂;武戲則不以火爆勇猛取勝,而以「武戲文唱」見佳。

閱讀全文

與京劇元素再創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