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楊記重新發明熱乾麵

楊記重新發明熱乾麵

發布時間:2021-07-16 18:17:27

㈠ 武漢的熱乾麵,豆皮起源於什麼時候

20世紀抄30年代初期,漢口長堤街有個名叫李包的食販,在關帝廟一帶靠賣涼粉和湯面為生。有一天,天氣異常炎熱,不少剩面未賣完,他怕面條發餿變質,便將剩面煮熟瀝干,晾在案板上。一不小心,碰倒案上的油壺,麻油潑在面條上。李包見狀,無可奈何,只好將面條用油拌勻重新晾放。第二天早上,李包將拌油的熟面條放在沸水裡稍燙,撈起瀝干入碗,然後加上賣涼粉用的調料,弄得熱氣騰騰,香氣四溢。人們爭相購買,吃得津津有味。有人問他賣的是什麼面,他脫口而出,說是「熱乾麵」。從此他就專賣這種面,不僅人們競相品嘗,還有不少人向他拜師學藝。

過了幾年,有位姓蔡的在中山大道滿春路口開設了一家熱乾麵面館,取財源茂盛之意,叫做「蔡林記」,成為武漢市經營熱乾麵的名店。後遷至漢口水塔對面的中山大道上,改名武漢熱乾麵
熱乾麵既不同於涼面,又不同於湯面, 面條事先煮熟,拌油攤晾,吃時再放在沸水裡燙熱,加上調料,成品面道筋道,黃而油潤,香而鮮美,誘人食慾。

㈡ 武漢的熱乾麵是什麼時候發明的拜託各位了 3Q

是李包在20世紀30年代初期發明的熱乾麵。

㈢ 楊記胡辣湯熱乾麵怎麼樣

信陽老闆開的,胡辣湯是老式胡辣湯,有海帶的那種,肉盒子不錯牛肉的,4塊一個,可以分開賣,1塊錢起賣,熱乾麵是我的最愛,口味偏正宗武漢風味。

㈣ 熱乾麵是誰發明的

蔡漢文,男,雕塑家,武漢熱乾麵發明人、中華老字型大小蔡林記創始人蔡明緯之長子,被譽為武漢熱乾麵正宗嫡傳第二代掌門人。

其父蔡明緯於上世紀30年代,在「黃陂油麵」和「水切面」的基礎上,先改進而成「把子面」,又改進而成「麻醬面」,也就是現在的熱乾麵。

(4)楊記重新發明熱乾麵擴展閱讀:

民間一直將武漢熱乾麵、北京炸醬面、山西刀削麵、蘭州拉麵、四川擔擔面並稱為「中國五大面條」。

武漢熱乾麵已形成了產業化生產,武漢熱乾麵項目已正式推薦參評第四批中國國家級「非遺」,並正式申報中國國家級「非遺」。

2014年2月,武漢的熱乾麵正式申報國家級「非遺」,同一批申報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還有重慶火鍋等。對此,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評委姚偉鈞認為,中國應該向韓國、日本、法國等學習,趕緊申報、抓緊申報。

㈤ 誰發明了熱乾麵

武漢熱乾麵與山西刀削麵、兩廣伊府麵、四川擔擔面、北方炸醬面並稱為我國五大名面,是頗具武漢特色的過早小吃。

關於熱乾麵的起源有一個典故:

20世紀30年代初期,漢口長堤街有個名叫李包的食販,在關帝廟一帶靠賣涼粉和湯面為生。有一天,天氣異常炎熱,不少剩面未賣完,他怕面條發餿變質,便將剩面煮熟瀝干,晾在案板上。一不小心,碰倒案上的油壺,麻油潑在面條上。李包見狀,無可奈何,只好將面條用油拌勻重新晾放。第二天早上,李包將拌油的熟面條放在沸水裡稍燙,撈起瀝干入碗,然後加上賣涼粉用的調料,弄得熱氣騰騰,香氣四溢。人們爭相購買,吃得津津有味。有人問他賣的是什麼面,他脫口而出,說是「熱乾麵」。從此他就專賣這種面,不僅人們競相品嘗,還有不少人向他拜師學藝。

過了幾年,有位姓蔡的在中山大道滿春路口開設了一家熱乾麵面館,取財源茂盛之意,叫做「蔡林記」,成為武漢市經營熱乾麵的名店。後遷至漢口水塔對面的中山大道上,改名武漢熱乾麵。

熱乾麵既不同於涼面,又不同於湯面, 面條事先煮熟,拌油攤晾,吃時再放在沸水裡燙熱,加上調料,成品面道筋道,黃而油潤,香而鮮美,誘人食慾。

首先面要撣的好,那種胖胖的鹼面在武漢的很多菜場都有賣的,也便宜,買回去以後先用大鍋燒水,水開後把面丟進去,數個一二三就可以撈起來了,絕對不能煮太軟,不然沒法吃。把撈出來的面攤在案子上,用電扇對著面死吹,一邊吹一邊往面上淋油一邊用長長的工具挑拌,家裡肯定沒有那麼長的像是炸油條用的那種筷子,這個偶就不管了,反正到最後的目地是要把每一根面上都沾上油,面要堅韌有咬勁卻還不能是生的。這是很需要技巧的,調料再好吃,面的口感不對也會失去熱乾麵的風格。

面拌好放涼後,開始准備調料,芝麻醬要正宗,香油也要正宗,然後用這正宗的香油把正宗的芝麻醬慢慢調成稀稀的糊狀,一定要用香油調,很多街頭攤點為省錢用熱水調芝麻醬,那味道能好吃嗎?

除了芝麻醬以外,醬油、鹽、味精、蔥花、胡椒粉、喜歡吃辣的可以放辣椒汁,這就是武漢熱乾麵的基本成員了。近幾年來也常有加酸豆角、海帶絲、蘿卜丁、腌菜的,雖然也好吃,但從另一個角度上卻掩去了芝麻醬原有的濃香。

一切准備停當,開始下面啦,燒一鍋開水,把撣好的面丟進去,打個滾就撈出來吧,人家本來就是熟的啊,把上面的那些調料加進去,醬油要少加,芝麻醬一定要多,吃的就是它,其它的適量就行了。如果嫌干,可以加一點點高湯或者牛肉湯,好啦,開始享受這地方美味吧。。。

㈥ 武漢熱乾麵的由來

上世紀三十年代初,老漢口有個名叫李包的食販,在武漢長堤街關帝廟一帶以賣涼粉和湯面為生。
有年三伏的一天,異常炎熱,好多湯面都未賣完。李包擔心面條發餿變質,虧了老本,便按照房東太婆的建議,將面條煮熟瀝干,晾在大案板上,不時手搖大蒲扇,扇風降溫,驅趕蚊蠅。
由於勞累,李包伏在案板邊上迷迷糊糊走了神,蒲扇碰到案上的油瓶,香噴噴的芝麻油全淋在了面條上。李包懊惱萬分,卻又無可奈何,只好將面條與油拌勻,重新抖散晾放,瞪著大眼守了一夜。次日清晨,李包抄起面條又聞又嘗,竟然未壞,不禁大喜,隨手抓起一把丟在開水鍋中,燙了幾下瀝干入碗,把拌涼粉用的醬油、香醋、蔥花、薑末、辣椒面、芝麻醬、榨菜丁和大頭菜粒都調上一點,趁熱攪勻後,試著吃上一口,五臟六腑都美滋滋的。誰想到因禍得福,無意中居然整出了「偉大的發明」,熱乾麵」的名聲便響遍了當時武漢最繁華的漢正街。

㈦ 武漢的熱乾麵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20世紀30年代初期,漢口長堤街有個名叫李包的食販,在關帝廟一帶靠賣涼粉和湯面為生。有一天,天氣異常炎熱,不少剩面未賣完,他怕面條發餿變質,便將剩面煮熟瀝干,晾在案板上。一不小心,碰倒案上的油壺,麻油潑在面條上。李包見狀,無可奈何,只好將面條用油拌勻重新晾放。第二天早上,李包將拌油的熟面條放在沸水裡稍燙,撈起瀝干入碗,然後加上賣涼粉用的調料,弄得熱氣騰騰,香氣四溢。人們爭相購買,吃得津津有味。有人問他賣的是什麼面,他脫口而出,說是「熱乾麵」。從此他就專賣這種面,不僅人們競相品嘗,還有不少人向他拜師學藝。
過了幾年,有位姓蔡的在中山大道滿春路口開設了一家熱乾麵面館,取財源茂盛之意,叫做「蔡林記」,成為武漢市經營熱乾麵的名店。後遷至漢口水塔對面的中山大道上,改名武漢熱乾麵。

㈧ 武漢的熱乾麵是誰創始的

熱乾麵是武漢的傳統小吃之一。20世紀30年代初期,漢口長堤街有個名叫李包的食販,在關帝廟一帶靠賣涼粉和湯面為生。有一天,天氣異常炎熱,不少剩面未賣完,他怕面條發餿變質,便將剩面煮熟瀝干,晾在案板上。一不小心,碰倒案上的油壺,麻油潑在面條上。李包見狀,無可奈何,只好將面條用油拌勻重新晾放。第二天早上,李包將拌油的熟面條放在沸水裡稍燙,撈起瀝干入碗,然後加上賣涼粉用的調料,弄得熱氣騰騰,香氣四溢。人們爭相購買,吃得津津有味。有人問他賣的是什麼面,他脫口而出,說是「熱乾麵」。從此他就專賣這種面,不僅人們競相品嘗,還有不少人向他拜師學藝。 過了幾年,有位姓蔡的在中山大道滿春路口開設了一家熱乾麵面館,取財源茂盛之意,叫做「蔡林記」,成為武漢市經營熱乾麵的名店。後遷至漢口水塔對面的中山大道上,改名武漢熱乾麵。 熱乾麵既不同於涼面,又不同於湯面, 面條事先煮熟,拌油攤晾,吃時再放在沸水裡燙熱,加上調料,成品面道筋道,黃而油潤,香而鮮美,誘人食慾。

㈨ 熱乾麵的由來

熱乾麵源於三十年代初期,漢口長堤街賣湯面的蔡明偉。蔡明偉是黃陂蔡榨人,他的湯面做得非常受歡迎,客人經常排隊要等很長時間才能買到,很多客人等不及走掉了,蔡明偉做生意很會動腦筋。

為了加快出貨量,通過反復試驗,他終於摸索出一套「撣面」的工藝———就是先把面煮七八成熟,然後快速降溫並均勻抹上油,這樣賣面時,出貨量就快了。

有一次蔡明偉在長堤街看到一家麻油作坊,看見他們從芝麻中提取麻油後,芝麻醬閑棄在一邊,香氣撲鼻,他靈機一動;何不將芝麻醬加進面里試一下呢?於是蔡明偉向麻油作坊老闆購買了些許芝麻醬回家。

同樣經過多次反復試驗,他覺得滿意了,身邊的人都說好吃,這時候他才信心滿滿推出他的新產品上街叫賣。熱乾麵----這個武漢人民最愛的小吃就這樣誕生了。(此時蔡明偉給這個面起了個名叫「麻醬面」直到1950年工商登記時才正式叫「熱乾麵」)。

吃熱乾麵是有講究的。做武漢熱乾麵的店鋪要規范,廚子要正宗;原料要地道;調料要上等;配菜要天然。此外,還可以根據各人的喜好,喜歡辣的可以加入辣椒紅油,另外還有鹹菜、蘿卜干、酸豆角等供選用,加香菜也可以。

在食用之前要趁熱把面拌勻,芝麻醬全都糊在面上,似螞蟻上樹。這時再吃,就格外的香氣撲鼻,味道好極了。吃熱乾麵時最好是沖一碗蛋酒或者來一袋牛奶或者一杯豆漿或一碗酸甜的米酒,一邊吃一邊喝。只吃不喝,就覺得嘴巴乾乾的,也就吃不出熱乾麵的極品味道了。

有些早餐店的熱乾麵會在燙面鍋旁邊放一罐排骨藕湯或者雞湯,有的人不喜歡太干,就可以澆點湯汁調味;有一家油炸熱乾麵店很有趣,店主提前把熱乾麵先用滾油過一遍,冷了後再下鍋燙熱,面條乾爽可口,放進去一個鹵蛋,再來杯豆漿、小米粥或豆腐腦,熱乾麵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口味而獨樹一幟,讓人吃後回味無窮。

(9)楊記重新發明熱乾麵擴展閱讀

民間一直將武漢熱乾麵、北京炸醬面、山西刀削麵、蘭州拉麵、四川擔擔面並稱為「中國五大面條」。

武漢熱乾麵已形成了產業化生產,武漢熱乾麵項目已正式推薦參評第四批中國國家級「非遺」,並正式申報中國國家級「非遺」。

2014年2月,武漢的熱乾麵正式申報國家級「非遺」,同一批申報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還有重慶火鍋等。對此,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評委姚偉鈞認為,中國應該向韓國、日本、法國等學習,趕緊申報、抓緊申報。

熱乾麵最能代表武漢人性格和文化的兼容並蓄,細膩而粗獷,是荊楚民俗和飲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蔡林記熱乾麵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王永中呼籲保護該項目。該項目已正式推薦參評第四批國家級「非遺」。

閱讀全文

與楊記重新發明熱乾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