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液態模鍛的發明者

液態模鍛的發明者

發布時間:2021-07-16 17:47:25

『壹』 五金壓鑄是什麼

五金壓鑄是一種利用高壓強制將金屬熔液壓入形狀復雜的金屬模內的一種精密鑄造法。壓力鑄造簡稱壓鑄,是一種將熔融合金液倒入壓室內,以高速充填鋼制模具的型腔,並使合金液在壓力下凝固而形成鑄件的鑄造方法。壓鑄區別於其它鑄造方法的主要特點是高壓和高速。

在1964年,日本壓鑄協會對於壓鑄定義為「在高溫將熔化合金壓入精密鑄模,在短時間內大量生產高精度而鑄面優良的鑄造方式」。美國稱壓鑄為Die Casting,英國則稱壓鑄為Pressure Die Casting,而最為國內一般業者所熟悉的是日本的說法,稱為壓鑄。經由壓鑄法所製造出來的鑄件,則稱為壓鑄件(Die castings)。

『貳』 求傳統模鍛的特點或者液態模鍛的特點,盡量詳細點!!!

模鍛具有如下特點: (1)生產效率高。勞動強度低。 (2)鍛件成形靠模膛控制,可鍛出形狀復雜、尺寸准確,更接近於成品的鍛件,且鍛造流線比較完整,有利於提高零件的力學性能和使用壽命。 (3)鍛件表面光潔,尺寸精度高,加工餘量小,節約材料和切削加工工時。 (4)操作簡便,質量易於控制,生產過程易實現機械化、自動化。 (5)模鍛需要專門的模鍛設備,要求功率大、剛性好、精度高,設備投資大,能量消耗大。另外,鍛模製造工藝復雜,製造成本高、周期長。不適合於單件或小批量生產。

『叄』 古代是用什麼材料把鋼鐵熔成液態來鍛造兵器的

在原始社會晚期(即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戰爭中,帶有鋒刃的生產工具分化出專門用於作戰的兵器。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戰爭的需要,兵器不斷發展變化,到了
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以青銅和鋼鐵為主的冷兵器的發展日趨成熟。火葯發明以後,火器逐漸發展起來,在一個很長的時期中與冷兵器並用。

因此,中國古代兵器的發展以火葯開始用於軍事為分界線,分為前後兩大階段。前一階段是冷兵器時代,約自公元前21(一說公元前22世紀)~公元10世紀;後一階段是火器和冷兵器並用時代,約10~19世紀中葉。

在人類早期石器時代(約始於距今二三百萬年、止於距今6000至4000年左右),最早武器是用木頭和石頭做的。石制標槍、石刀、石斧、弓箭等等。

到了青銅器時代(約從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初年),青銅(紅銅與錫的合金)做的劍、戈、鉞等等。

鐵器時代(始於公元前1400年左右),鋼鐵做的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鎲棍槊棒,拐子流星等等。

『肆』 液態模鍛的技術優缺點

(1) 液態模鍛可以消除製件內部的氣孔、縮孔和疏鬆等缺陷,產生局部的塑性變形,使製件組織緻密。加之,在壓力下結晶,還有明顯的細化晶粒、加快凝固速度和使組織均勻化的作用。因而液鍛件的機械性能一般要高於普通鑄件,而接近甚至達到同種合金的鍛件水平,同時它沒有鍛件中通常存在的各向異性。
(2) 液態金屬在壓力下成形和凝固,使製件和型腔壁貼合緊密。模具之間的氣隙減小,使導熱系數增加,凝固速度加快,有利於晶粒細化。且液鍛件有較高的表面光潔度和尺寸精度,其級別能達到壓鑄件的水平。所以,液態模鍛已成為近凈成形的一種重要方法。
(3) 液鍛件在凝固過程中,各部位處於壓應力狀態下,有利於製件的補縮和防止製件裂紋的產生。因而,液態工藝的實用性較強,適用的合金不受鑄造好壞的限制。它不僅適用於鑄造性能好的合金,而且也適用於鑄造性能不好的變形合金。既可用於鋁、銅、鎂、鋅等有色合金,還可用於鐵、鋼等黑色金屬,還用於鎳、鈷等高溫合金,甚至可用於復合材料和鑄石等方面。
(4) 液態模鍛是在壓力機或擠壓鑄造機上進行的。便於實現機械化、自動化、可大大減輕人的勞動強度,改善車間的生產環境。
(5) 由於凝固層產生塑性變形,要消耗一部分能量,因此金屬液經受的等靜壓值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凝固層的增厚下降。
(6) 液態模鍛的固液區在壓力的作用下,發生強制性的補縮。對於薄壁和復雜的零件,因為製件的冷凝速度快,有時來不及加壓就凝固了,因而,此工藝的應用將受到限制。

『伍』 煅造與鑄造有什麼區別

1、鑄造: 就是將金屬熔煉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體並澆進鑄型里,經冷卻凝固、清整處理後得到有預定形狀、尺寸和性能的鑄件(零件或毛坯)的工藝過程。現代機械製造工業的基礎工藝。鑄造生產的毛坯成本低廉,對於形狀復雜、特別是具有復雜內腔的零件,更能顯示出它的經濟性;同時它的適應性較廣,且具有較好的綜合機械性能。但鑄造生產所需的材料(如金屬、木材、燃料、造型材料等)和設備(如冶金爐、混砂機、造型機、造芯機、落砂機、拋丸機、鑄鐵平板等)較多,且會產生粉塵、有害氣體和雜訊而污染環境。鑄造是人類掌握較早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已有約6000年的歷史。公元前3200年,美索不達米亞出現銅青蛙鑄件。公元前13~前10世紀之間,中國已進入青銅鑄件的全盛時期,工藝上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如商代的重875千克的司母戊方鼎、戰國的曾侯乙尊盤和西漢的透光鏡等都是古代鑄造的代表產品。早期的鑄造受陶器的影響較大,鑄件大多為農業生產、宗教、生活等方面的工具或用具,藝術色彩較濃。公元前513年,中國鑄出了世界上最早見於文字記載的鑄鐵件 ——晉國鑄鼎(約270千克重)。公元8世紀前後,歐洲開始生產鑄鐵件。18世紀的工業革命後,鑄件進入為大工業服務的新時期。進入20世紀,鑄造的發展速度很快,先後開發出球墨鑄鐵,可鍛鑄鐵,超低碳不銹鋼以及鋁銅、鋁硅、鋁鎂合金,鈦基、鎳基合金等鑄造金屬材料,並發明了對灰鑄鐵進行孕育處理的新工藝。50年代以後,出現了濕砂高壓造型,化學硬化砂造型和造芯、負壓造型以及其他特種鑄造、拋丸清理等新工藝。 鑄造種類很多,按造型方法習慣上分為:①普通砂型鑄造,包括濕砂型、干砂型和化學硬化砂型3類。②特種鑄造,按造型材料又可分為以天然礦產砂石為主要造型材料的特種鑄造(如熔模鑄造、泥型鑄造、鑄造車間殼型鑄造、負壓鑄造、實型鑄造、陶瓷型鑄造等)和以金屬為主要鑄型材料的特種鑄造(如金屬型鑄造、壓力鑄造、連續鑄造、低壓鑄造、離心鑄造等)兩類。鑄造工藝通常包括:①鑄型(使液態金屬成為固態鑄件的容器)准備,鑄型按所用材料可分為砂型、金屬型、陶瓷型、泥型、石墨型等,按使用次數可分為一次性型、半永久型和永久型,鑄型准備的優劣是影響鑄件質量的主要因素;②鑄造金屬的熔化與澆注,鑄造金屬(鑄造合金)主要有鑄鐵、鑄鋼和鑄造有色合金;③鑄件處理和檢驗,鑄件處理包括清除型芯和鑄件表面異物、切除澆冒口、鏟磨毛刺和披縫等凸出物以及熱處理、整形、防銹處理和粗加工等。 2、鍛造: 是利用鍛壓機械對金屬坯料施加壓力,使其產生塑性變形以獲得具有一定機械性能、一定形狀和尺寸鍛件的加工方法。鍛壓的兩大組成部分之一。通過鍛造能消除金屬的鑄態疏鬆,焊合孔洞,鍛件的機械性能一般優於同樣材料的鑄件。機械中負載高、工作條件嚴峻的重要零件,除形狀較簡單的可用軋制的板材、型材或焊接件外,多採用鍛件。 鍛造按成形方法可分為:①開式鍛造(自由鍛)。利用沖擊力或壓力使金屬在上下兩個抵鐵(砧塊)間產生變形以獲得所需鍛件,主要有手工鍛造和機械鍛造兩種。②閉模式鍛造。金屬坯料在具有一定形狀的鍛模膛內受壓變形而獲得鍛件,可分為模鍛、冷鐓、旋轉鍛、擠壓等。按變形溫度鍛造又可分為熱鍛(加工溫度高於坯料金屬的再結晶溫度)、溫鍛(低於再結晶溫度)和冷鍛(常溫)。鍛造用料主要是各種成分的碳素鋼和合金鋼,其次是鋁、鎂、鈦、銅等及其合金。材料的原始狀態有棒料、鑄錠、金屬粉末和液態金屬等。金屬在變形前的橫斷面積與變形後的模斷面積之比稱為鍛造比。正確地選擇鍛造比對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有很大關系。 詳細內容: http://www.jnzd168.com/news/17917029.html

『陸』 世界上第一台水壓機是怎麼發明出來的

在帕斯卡之前就有人研究過液體靜力學,並且不很明確地得到了帕斯卡定律。例如荷蘭人斯蒂文就曾用實驗演示過液體中的壓強,他得出結論:液體對盛放液體的容器之底部所施的力只取決於承受壓力的面積和它上面液柱的高度,而與容器的形狀無關。
斯蒂文的實驗裝置中,容器ABCD注滿了水,容器底部有一圓形開口EF,蓋著一個木製的底蓋GH。另有一個容器IRL與ABCD一樣高,也注滿水,底部也有同樣大小的開口和底蓋。他用杠桿拉住底蓋,杠桿的另一端加重物T與S,底蓋分別被重物T與S提起,而T與S彼此相等。這就證明了,盡管這兩個容器的水重不一樣,但底蓋承受的壓力都一樣。
接著,斯蒂文在這個基礎上,證明了液體中各個方向的壓強只決定於所處的高度。
帕斯卡更深入地研究了液體的靜壓力。他明確地表述了液體中任何點上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的原理。他的成功主要是把大氣壓的成因用於解釋液體中的壓強,找到了兩者的共性,並且巧妙地把實驗和推理結合起來。他在死後第二年出版的著作《論液體的平衡及空氣重量》(1663年)中論述了液體的平衡和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壓力,接著根據這些結果解釋了以前歸結為自然界厭惡真空的種種現象。在這本書中,帕斯卡首先介紹一系列實驗結果,然後根據這些實驗結果展開了嚴密的推理。
他在論述液體中壓強的傳遞時,以水壓機模型為例進行推理,寫道:「如有一充水容器,除兩出口外,其餘完全封閉。一個出口比另一出口大100倍。設在每一出口中放入一個大小恰好合適的活塞。一個人推小活塞的推力等於100個人對大活塞施加的推力,所以一個人的力可以勝過99個人的力。」
為什麼小力能克服大力呢?帕斯卡認為這和杠桿原理有類似之處。他依照杠桿原理的推理來證明上述結論:「由於容器內水的連續性和流動性,壓強應遍及容器內各個部分,小活塞把水推動1英寸,水就使大活塞推進1%英寸。100磅水移動一英寸與1磅水移動100英寸,顯然是同樣一回事。」
也就是說:小力雖然只有大力的1%,但其作用距離卻是大力的100倍,所以效果是相等的。
接著帕斯卡進一步推理:大活塞的力雖然比小活塞的力大100倍,但它與水接觸的面積也大100倍,所以每部分水的壓強即單位面積所受的力和小活塞仍然相等。而大活塞所處的位置是任意的,所以這一關系與大活塞所處的位置無關,與其遠近和方向也無關。
於是,帕斯卡就得出了後來表述為帕斯卡定律的明確結論:「在密閉容器里液體中任何地方施加壓力,其壓強將毫無損失地經液體傳遞到各個部分並垂直於液體的所有表面。」

『柒』 誰能提供鋁合金液態模鍛設備相關信息

目前國內比較流行的液態模鍛設備主要有三個進口品牌,宇部、東芝及布勒,也有性價比較高的國產品牌三基、鴻拓等等。
歡迎進一步交流。

『捌』 半固態鑄造與擠壓鑄造是一回事嗎

不一樣的
,半固態鑄造只是先將鋁液製成半固態漿料後進行鑄造成型,如果是對漿料直接成型,叫做流變,也可以將漿料製成坯料,用於儲存和運輸,在做成型時再次加熱,達到半固態狀態後成型,叫做觸變。兩種方式都可以採用壓鑄,也可以採用擠壓鑄造,稱之為半固態壓鑄和半固態擠壓鑄造。
擠壓鑄造是一種成型方法,也有叫液態模鍛的,是對進入鑄型型腔內的液態(或半固態)金屬施加較高的機械壓力,使其在壓力下成形和凝固,從而獲得鑄件(或鑄錠)的一種工藝方法

『玖』 鍛造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一種金屬加工方法。利用金屬的塑性,通常在坯料加熱後,錘擊或加壓,使工件變形,達到規定的形狀和尺寸,同時 也可提高金屬材料的機械性能。

鍛造的近義詞:鑄造[ zhù zào ]

將金屬熔化後澆入鑄型中以形成預定的物件。包括製造鑄型、熔化金屬、澆鑄和清理等工序。用砂製作的鑄型應用較廣,故又名翻砂。

引證:杜鵬程 《在和平的日子裡》第二章:「如果真是說出這樣的話,一個用信任和尊敬鑄造的形象,不是一下子便毀了。」

(9)液態模鍛的發明者擴展閱讀

鍛造可分為自由鍛、模鍛、碾環、特殊鍛造。

1、自由鍛。

指用簡單的通用性工具,或在鍛造設備的上、下砧鐵之間直接對坯料施加外力,使坯料產生變形而獲得所需的幾何形狀及內部質量的鍛件的加工方法。 採用自由鍛方法生產的鍛件稱為 自由鍛件。

2、模鍛。模鍛又分為開式模鍛和閉式模鍛.金屬坯料在具有一定形狀的鍛模膛內受壓變形而獲得鍛件,模鍛一般用於生產重量不大、批量較大的零件。

3、碾環。碾環是指通過專用設備碾環機生產不同直徑的環形零件,也用來生產汽車輪轂、火車車輪等輪形零件。

4、特種鍛造。特種鍛造包括輥鍛、楔橫軋、徑向鍛造、液態模鍛等鍛造方式[5],這些方式都比較適用於生產某些特殊形狀的零件。

閱讀全文

與液態模鍛的發明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