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話是怎麼發明的
電話是安東尼奧·梅烏奇發明的。同時他是義大利人。2002年6月15日,美國議會議定議案,認定安東尼奧·梅烏奇為電話的發明者,梅烏奇因而被稱為「電話之父」。
安東尼奧梅烏奇是美籍義大利人,他與電話結緣是從1849年開始,在給一個生病的朋友治療時,他發現了振動變為電流可以傳遞聲音的物理現象。從而開始了「會說話的電報機」的研究,此後他把自己發明的第一個電話接在工作室與卧病在床的妻子間。
梅烏奇向西部聯合電報公司寄去了模型和技術細節,但是沒能和該公司的主管人員見上一面。當他於1874年向西部聯合電報公司要求拿回這些材料時,卻被告知這些東西已經不見了。
兩年之後,也就是1876年2月14日,和梅烏奇共用一個實驗室的貝爾向美國專利局提出申請電話專利權。巧合的是,就在貝爾提出申請兩小時之後,一個名叫E.格雷的人也走進專利局,也申請電話專利權。從而引起了電話專利權之爭。不過貝爾和格雷的發明原理略有差異。
造成這種局面的一個原因是,當時美國最大的西部聯合電報公司買下了格雷和愛迪生的專利權,與貝爾的電話公司對抗。長時期專利之爭的結果是雙方達成一項協議,西部聯合電報公司完全承認貝爾的專利權,並不再染指電話業,交換條件是17年之內分享貝爾電話公司收入的20%。
在此之前,梅烏奇憤而提起上訴,為此,梅烏奇准備了一紙上訴狀,但為時已晚,他已經將近80歲,而且窮困潦倒,病魔纏身。當時最高法院同意以欺詐罪指控貝爾,但就在勝利的曙光就要顯現時,他卻於1889年10月18日帶著遺憾離開了人世。
❷ 電話是怎麼發明的
美國波士頓大學的語音學教授貝爾突然向校董會提出了辭呈。這位出生在蘇格蘭的26歲教授是波士頓大學的榮譽。他在一個書香世家長大,父親和祖父都是著名的語言學家,他17歲畢業於歐洲著名的英國愛丁堡大學。他在倫敦大學專攻語音學碩士學位,當貝爾父子為逃避肺結核移居北美,立刻引起美國專家們的重視。當22歲的貝爾應聘成為波士頓大學教授的時候,貝爾的父親已經成為北美聞名的語音專家了。貝爾父子兩人經常被邀請到全美各地去講演。貝爾十分善於講演,很受聽眾的歡迎。
貝爾為什麼要放棄令人羨慕的教授位置呢?他當然自有主張。
當貝爾定居美國時,摩爾斯電報已廣泛應用,成為一種新興的通信工具。貝爾想,「既然電流能夠傳遞電波信號,為什麼不能傳播聲波信號呢?」貝爾打算發明一種傳播聲音的「電報」(即電話)。如果人們用電纜直接通話,那該多麼方便啊!
貝爾向校方提出辭職時,他的電話研製已經進入了關鍵階段。他實在脫不開身來。自己買材料,自己安裝,做實驗,查數據,緊張的工作搞得他精疲力竭,就連辭職書也是請別人代轉校長的,他現在可以正式搞實驗了,再也用不著擠時間。白天和黑夜全都屬於他,貝爾全身心地投入到電話研製中去。
電磁鐵片的振動膜研製成功了。
訊號共鳴箱也宣布告竣。
螺旋線圈的振動簧片,已經達到設計要求,擬想中的電話主要部件全部完成。繁雜的工藝使他自顧不暇,貝爾多麼需要一個助手啊!因為研究電話,必須要兩個人合作才行。一個偶然的機會,他遇到一位18歲的電氣技師沃森,兩人一見如故。很快,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使他們成了終生不渝的合作者和朋友。
貝爾和沃森的實驗室,坐落在波士頓柯特大街109號寓所內。那是兩間廢棄多年的馬車棚。塵土滿地,擁擠悶熱,一間房子四周被他們堵得嚴嚴實實,為了防止外面雜音傳到屋內,貝爾叫它「聽音室」。另一間是「車間」,兼作「喊話室」,房內到處是電磁元器件。經過貝爾和沃森的勤奮勞作,兩間房子的隔音效果十分理想。
經過兩年的研究,無數次地拆裝實驗,經歷了無法統計的挫折、失敗,兩位年輕人終於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1875年6月2日是一個令人難忘的日子。這一天,貝爾和沃森同往常一樣重復訊音共鳴試驗。
沃森走入喊話室,准備發出聲音訊號。貝爾跑進聽音室,隨即把門關得緊緊的。按照兩人的約定,在試驗中沃森用聲音使振動膜輪番振動,而貝爾則依靠自己特殊的語音學家的敏銳聽覺,傾聽振動簧片產生的共振。他挨個將那些共振薄膜安裝到收話器上,仔細地辨聽電流脈沖產生的音響。
突然,他聽到了一種斷斷續續的聲響,那是從顫動的振動共振膜里發出來的。細心的貝爾當即斷定,它不是脈沖電流產生的聲音。他需要沃森的證實!整個這一切只不過是一瞬間的事情。然而,這是導通認識思路的一瞬間。貝爾感到他終於捉住了那鬼魂般時有時無的振動的尾巴。
貝爾迫不及待地將收話器放到桌子上,沖出房門,大步流星地朝隔壁房間奔去。他異常激動,朝著被連續16小時緊張工作弄得筋疲力盡的沃森喊道:「你是怎樣做的?你什麼也別動!按照兩分鍾前的做法重復一遍!」
「請原諒,我太累了,所以搞錯了。」沃森辯解道。由於不了解究竟發生了什麼情況,沃森顯得有點緊張。
貝爾平靜下來和顏悅色地撫慰他說:
「親愛的沃森,我知道你很累了。我請你完整地重復一遍搞錯的過程……」
沃森解釋說,他接通振動膜時,未能把它接到電路上。為了排除故障,他就扯動了幾下膜片,想用這種方法使它振動。而這正是貝爾在接收器里聽到的顫音。它就像當今人們在使用麥克風前,用手指彈擊受話器的振動膜一樣。
貝爾的思路被證實了,他激動地說:「總算響起來了,總算響起來了。」
「你快說,發生了什麼?!」沃森的困意一下全沒了。
貝爾告訴沃森,以前我們的設計思路只著眼於發送和接收電流脈沖信號,這樣就使接收復制出的電流脈沖信號發生很大的變形。難怪兩年多來,那古怪的電流脈沖信號時有時無,使我們一直感到困惑。這次,你手動膜片必然帶動線圈,因而產生了法拉第所發現的感應電流,我接收到的正是你的感應電流。這種電流是由簧片牽動線圈振動而產生的……
聰明的沃森立刻明白了。他建議把精力放在感應電流的產生和復制上,就可以實現通話。「對!」貝爾狠勁拍了一下夥伴的手掌,兩人笑了起來,又接著做起試驗。
沃森扭身跑進聽音室。貝爾讓振動膜及線圈在受話器已有的磁場中來回上下移動。「聽到了,聽到了。」一種奇妙的沙沙聲,最後變成刺耳的尖聲。現代人打電話時,經常為感應電流失控產生的雜訊而煩惱。可是,當時這聲音在沃森和貝爾的耳朵里,比優美的交響樂還要動聽、悅耳。
電話基本原理的雛形,在兩位年輕人的頭腦中形成了。用聲音振動膜片,同時使線圈振動產生感應電流,通過導線傳遞到收聽一方,感應電流又轉化為線圈振動,最後振動簧片復制出聲音。
過了感應電流這一關,振動膜復制聲音就容易了。貝爾辭去教授時,已經和父親用4年多時間研製聾人用的助聽器。這方面貝爾不擔心,而感應電流是沃森熟悉的,對此他也是放心的。
又經過半年多的苦幹,他們終於製成了第一套傳話器和聽筒。這是1876年。貝爾剛剛29歲,沃森僅22歲。兩個勇敢的青年,克服了重重困難,終於把電話機製造成功了。
1876年,貝爾獲得了美國專利局的專利證書。幾個月後,正好趕上舉行美國建國一百周年紀念博覽會。貝爾和沃森風塵僕僕地趕到費城,在博覽會上表演了電話通話。參觀的人絡繹不絕,贊不絕口,但只是把它作為一個神奇的玩具。人們沒有認識到他們此項發明的重要性。貝爾的電話初見世面,沒有遇到知音。
貝爾和沃森回到波士頓,再次對電話做了改進,並且開始利用各種場合宣傳電話的原理和用途,促使更多的人認識到電話的廣闊前景。
1878年,貝爾和沃森在波士頓和紐約之間首次進行了長途電話實驗,兩地相距300千米,實驗取得了圓滿成功。這次實驗成功是得益於愛迪生的發明。為了使電話跨越長距離,愛迪生改進了電話的送話器,在其中加大了感應線圈,使電話達到了實用化。這一年,貝爾電話公司正式成立。
由於電話的信息傳遞異常便利,因此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1878年美國電話不過幾百台,兩年後猛增到48000多台。1910年僅北美就擁有700多萬台電話機。一百幾十年後的今天,全世界已擁有2.5億~3億部電話機。
如今電話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須臾不能離開的通訊工具了。
知識點
海底電纜
海底電纜是用絕緣材料包裹的導線,鋪設在海底,用於電信傳輸。海底電纜分海底通信電纜和海底電力電纜。現代的海底電纜都是使用光纖作為材料,傳輸電話和互聯網信號。全世界第一條海底電纜1850年在英國和法國之間鋪設。中國的第一條海底電纜是在1888年完成。
❸ 電話什麼時候發明的
如今,電話走進了千家萬戶,你知道電話是誰發明的嗎? 貝爾,就是發明電話的人。他1847年生於英國,年輕時跟父親從事聾啞人的教學工作,曾想製造一種讓聾啞人用眼睛看到聲音的機器。 1873年,成為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的貝爾,開始研究在同一線路上傳送許多電報的裝置——多工電報,並萌發了利用電流把人的說話聲傳向遠方的念頭,使遠隔千山萬水的人能如同面對面的交談。於是,貝爾開始了電話的研究。 那是1875年6月2日,貝爾和他的助手華生分別在兩個房間里試驗多工電報機,一個偶然發生的事故啟發了貝爾。華生房間里的電報機上有一個彈簧粘到磁鐵上了,華生拉開彈簧時,彈簧發生了振動。與此同時,貝爾驚奇地發現自己房間里電報機上的彈簧顫動起來,還發出了聲音,是電流把振動從一個房間傳到另一個房間。貝爾的思路頓時大開,他由此想到:如果人對著一塊鐵片說話,聲音將引起鐵片振動;若在鐵片後面放上一塊電磁鐵的話,鐵片的振動勢必在電磁鐵線圈中產生 時大時小的電流。這個波動電流沿電線傳向遠處,遠處的類似裝置上不就會發生同樣的振動,發出同樣的聲音嗎?這樣聲音就沿電線傳到遠方去了。這不就是夢寐以求的電話嗎! 貝爾和華生按新的設想製成了電話機。在一次實驗中,一滴硫酸濺到貝爾的腿上,疼得他直叫喊:「華生先生,我需要你,請到我這里來!」 這句話由電話機經電線傳到華生的耳朵里,電話成功了!1876年3月7日,貝爾成為電話發明的專利人。 貝爾一生獲得過18種專利,與他人合作獲得12種專利。他設想將電話線埋入地下,或懸架在空中,用它連接到住宅、鄉村、工廠…… 這樣,任何地方都能直接通電話。今天,貝爾的設想早已成為現實。
❹ 電話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電話發明的故來事
電話在現代社會已經被自廣泛應用,但是你知道電話是怎樣發明的嗎?
電話是受到電報發明的啟示而發明的。但從1837年塞繆爾·莫爾斯發明電報機至1876年發明電話,幾乎經歷了40多年的時間。
電報發明後,由於它傳速快,很快就受到了各國的重視,但是電報需要事先擬稿,有的還要翻電服本譯成電碼,然後把文字的或數碼的電報稿交電報局,由報務員按次序拍發出去。如果等回電,就要在對方收到電報後,按照同樣的程序,即先擬好回電稿,有的要譯成電碼然後再送當地電報局發回電,一次往返需要很長時間。因而人們對電報還不滿足,如果能有一種通信工具當時就能交換意見該有多好!
電報發明後,很多人想發明電話。他們想既然電報能用電流的通和斷來傳送電報的信號,能不能用電流通斷的原理來傳送人說話的聲音呢?這種想法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許多發明家的試驗都失敗了。
約在1860年,德國有一位發明家名叫萊斯第一次成功地用電流傳送了一段旋律,雖然不是人的說話聲,但這已經是一項了不起的發明了,他為他發明的這個裝置起了個名字,叫做「telephone」,這個名字就成了後來電話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❺ 請問:電話是怎麼發明的由誰發明的
啊啊啊啊啊啊,誰能送我個小花仙的號啊,要奇妙五級以上,求各位了
❻ 電話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電話是於1860年發明的。
1849年的一天,安東尼奧·穆齊准備好一套器械要給在另外一個房間的朋友治療時,意想不到的奇跡出現了,通過連接兩個房間的一根電線,他清楚地聽見了從另外一個房間里傳出的朋友的聲音。
1860年的時候,安東尼奧·穆齊向公眾展示了這個系統,並在紐約的義大利語報紙上發表了關於這項發明的介紹。
(6)電話什麼發明擴展閱讀:
1876年貝爾用兩根導線連接兩個結構完全相同,在電磁鐵上裝有振動膜片的送話器和受話器,首先實現兩端通話。但通話距離短、效率低。他獲得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的電話機的專利權,創建了貝爾電話公司(AT&T公司的前身)。
後來,1877年愛迪生(T.E.Edison)發明了碳素送話器和誘導線路後通話距離延長了。1878年出現了炭精送話器,使電話機送話器效率大大提高。受話器結構也有改進。最早的電話機是磁石電話機,靠自備電池供電,用手搖發電機發送呼叫信號。
1880年出現共電式電話機,改由共電交換機集中供電,省去手播發電機和干電池。
1891年A.B.Strowger發明了自動式電話機。,它可以發出直流撥號脈沖,控制自動交換機動作,選擇被叫用戶,自動完成交換功能。從而把電話通信推向一個新階段。到20世紀60年代末期出現了按鍵式全電子電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