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創新
創新是以新思維、新發明和新描述為特徵的一種概念化過程。起源於拉丁語,它原意有三層含義,第一,更新;第二,創造新的東西;第三,改變。創新是人類特有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是人類主觀能動性的高級表現形式,是推動民族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
❷ 如何理解 彼得·德魯克的「市場營銷和創新,這是企業的兩個功能。」
從4p「產品、價格、渠道、促銷」到4C:消費者、成本、便利、溝通。
及艾內略特•艾登伯格提出的容4R理論:關聯、反應、關系、回報,都證明市場是瞬息萬變,競爭對手正在跨界而來,如何發現消費者需求,創造消費者需求,滿足消費者需求,是企業永恆不變的主題。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認為企業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創造顧客。所以企業只有兩個基本功能,市場營銷和創新。
市場營銷(marketing)和銷售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它使銷售變得非常膚淺。因為市場營銷的目標是去了解和理解消費者,企業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非常適合消費者、正是消費者所需的以至於根本不需要銷售,消費者主動來要求購買。
創新不應該是一個部門的事情,這是企業每一個人的事情,物流部門有物流部門的創新,管理有管理的創新,客服有客服的創新。而且管理創新人員不能和管理其他人一樣,前面設計了蘋果第一個滑鼠的IDEO一文中的視頻連接就很好的說明創新人員的管理和普通員工的管理是不一樣的。
❸ 簡述創新及創造和創意有什麼區別什麼是創新
迷糊 你自己看看書吧
創意
chuang yi
英文:
創意是什麼?創意是傳統的叛逆;是打破常規的哲學;是大智大勇的同義;是導引遞進升華的聖圈;是一種智能拓展;是一種文化底蘊;是一種閃光的震撼;是破舊立新的創造與毀滅的循環;是宏觀微照的定勢,是點題造勢的把握;是跳出廬山之外的思路,超越自我,超越常規的導引;是智能產業神奇組合的經濟魔方;是思想庫、智囊團的能量釋放;是深度情感與理性的思考與實踐;是思維碰撞、智慧對接;是創造性的系統工程;是投資未來、創造未來的過程。
「創新」的由來
1912年美國經濟學家熊彼特在他的德文著作《經濟發展理論》中,首次提出了創新的概念。熊彼特認為,「創新」就是把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引入生產體系,即「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其目的是為了獲取潛在的利潤。熊彼特的理論一開始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直到1934年他的作品用英文出版後,才引起了學界的廣泛關注。
上世紀90年代,我國把「創新」一詞引入了科技界,形成了「知識創新」、「科技創新」等各種提法,進而發展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使創新的說法幾乎無處不在。
清華大學科學與社會研究所教授李正風認為,「創新」一詞在我國存在著兩種理解,一是從經濟學角度來理解創新,二是根據日常含義來理解創新。目前,人們經常談及的創新,簡單說來就是「創造和發現新東西」。這里使用的實際上是「創新」的日常概念。從這個廣義的概念上看,人類社會的每一次進步都離不開創新。
那麼,我們通常所說的「科技創新」、「自主創新」究竟屬於哪個范疇呢?從事創新概念研究的學者普遍認為,很難進行嚴格的界定。在漢語言中,經濟學范疇的創新(innovation)一詞,沒有嚴格對應的詞彙,現在使用的「創新」很容易和另一個詞「discovery」混淆,特別是在基礎科學領域。這種概念的泛化或者說是多元化,有它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從有利的方面說,清華大學的另一位學者劉立博士認為,這種多元化有利於社會各階層、各群體,在社會生活中處於不同角色的人,參與創新行為,也有利於對他們的行為進行非經濟學的評估。而不利的一面在於,喪失了統一的標准,使很多行為都能被稱為「創新」,而「創新」本身,也容易成為一個簡單的「口號」。
由於創新的系統性,以及創新系統的復雜性,也使人們越來越注意從社會、政治和科技、文化的角度來理解企業、企業之外的其他機構在創新系統中的行為和作用,這是非常必要的,但如果把企業之外的不同機構或者不同社會角色在創新系統中的作用孤立起來,特別是撇開與企業創新活動的聯系,就往往容易把創新這個概念單純理解為「創造新東西」。
創新行為在歷史上長期是一種企業家的個人行為,從20世紀中葉,特別是六七十年代後,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創新是一個多主體、多機構參與的系統行為,因此,20世紀80年代,人們提出了國家創新系統的概念和理論。冷戰結束後,國家之間的競爭轉向以經濟競爭為主,知識經濟的興起使經濟的發展越來越依賴知識和技術的進步,這種形勢下,國家創新系統建設成為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重要問題。
而對於創新的實際應用來說,談到創新,很多企業首先想到的是產品創新。其實創新並不僅僅限於產品創新的。與熊彼特對創新分類略有不同,現在我們一般認為創新主要分為四種類型:產品創新,市場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管理模式創新。
1.產品創新
產品創新是指將新產品、新工藝、新的服務成功的引入市場,以實現商業價值。如果企業推出的新產品不能為企業帶來利潤,帶來商業價值,那就算不上真正的創新。產品的創新通常包括技術上的創新,但是產品創新不限於技術創新,因為新材料、新工藝、現有技術的組合和新應用都可以實現產品創新。在國內摩托車製造行業,宗申和隆鑫等摩托車生產企業基於日本摩托車的整體式產品設計架構上,進行了模塊化結構設計的產品創新。這種模塊化結構的產品設計,使得建立專業化的零部件供應商網路成為現實,非常利於零部件成本的降低和質量的改進。藉助於這種創新,中國的摩托車出口迅速增加,目前份額約佔全球生產量的50%。對此,麥肯錫季刊2005年第一期有專文介紹,並指出這種模塊化產品設計非常值得西方公司學習研究。
2.市場創新
市場創新是指在產品推向市場階段,基於現有的核心產品,針對市場定位、整體產品、渠道策略、營銷傳播溝通(品牌、廣告、公關和促銷等),為取得最大化的市場效果或突破銷售困境所進行的創新活動。市場定位創新就是選擇新的是市場或者挖掘的新的產品利益點。所謂整體產品的創新指企業基於現有的核心產品,或改變包裝設計,或變換產品外觀設計,或組合外圍配件或互補的產品,或提供個性化服務。整體產品、渠道策略、營銷傳播和客戶服務的創新必須要在重新調整後的市場定位策略的指導下開展,以取得整體最佳市場效果。很多國內企業都堪稱這方面的高手。
3.商業模式創新
所謂商業模式是指對企業如何運作的描述。好的商業模式應該能夠回答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的幾個經典問題:誰是我們的客戶?客戶認為什麼對他們最有價值?我們在這個生意中如何賺錢?我們如何才能以合適的成本為客戶提供價值?商業模式的創新就是要成功對現有商業模式的要素加以改變,最終提高公司在為顧客提供價值方面有更好的業績表現。
以蘋果公司iPod產品為例。蘋果公司雖是電腦界的先驅卻應該來說是MP3播放器市場的後輩,然而蘋果除了提供了不俗的MP3播放器產品以外,還成功的構建了企業的經濟生態系統。在推出硬體的同時,蘋果公司還聯合唱片公司等內容提供商,配合易用的iTunes軟體推出了便宜、便捷的音樂下載服務。用戶可以選擇下載音樂專輯中的單曲,而無需為整張專輯付費。蘋果公司沒有重新發明MP3,依靠商業模式的創新,蘋果在美國市場取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
4.管理模式創新
管理模式創新是指基於新的管理思想、管理原則和管理方法,改變企業的管理流程、業務運作流程和組織形式。企業的管理流程主要包括戰略規劃、資本預算、項目管理、績效評估、內部溝通、知識管理。企業的業務運作流程有產品開發、生產、後勤、采購和客戶服務等等。通過管理模式創新,企業可以解決主要的管理問題,降低成本和費用,提高效率,增加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挖掘管理模式創新的機會可通過:和本行業以外的企業進行標桿對比;挑戰行業或本企業內普遍接受的成規定式,重新思考目前的工作方式,尋找新的方式方法,突破「不可能」、「行不通」的思維約束;關注日常運作中出現的問題事件,思考如何把這些問題變成管理模式創新的機會;反思現有工作的相關尺度,如該做什麼、什麼時間完成和在哪裡完成等等。持續的管理模式創新可以使企業自身成為有生命、能適應環境變化的學習型組織。
❹ 什麼叫創新
在英文中,這個創新Innovation,它這個詞起源於拉丁語。它原意有三層含義,一個,更新。第二,創造新的東西。第三,改變。那創新作為一種理論,它的形成是在20世紀的事情。由一個學經濟學、學管理學,大家比較熟悉的一個人,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熊彼特,他在1912年,第一次把創新引入了經濟領域。換句話說,從經濟的角度他提出了創新,他認為創新就是要建立一種生產函數,實現生產要素的從未有過的組合。他從企業的角度提出了創新的五個方面。
一個產品創新,就是生產一種新的產品,要採取一種新的生產方法。工藝創新,要開辟市場,市場開辟,市場開拓創新。要採用新的生產要素,要素創新。第五,制度、管理體制、管理機制,制度的創新,他提出了五個方面。美國另外還有個管理大師,學經濟 學管理的,大家非常熟悉,這個人叫德魯克。他第一次在20世紀50年代,上一個世紀的50年代,把創新引進管理領域,有了管理創新。他認為創新就是賦予資源以新的創造財富能力的行為。現在「創新」兩個字擴展到了社會的方方面面。比如我們講的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經營創新、技術創新、教育創新、分配創新。
❺ 怎麼用創新開辟新的市場
一個產業是由一些採取相似戰略的戰略集團所構成的,多數企業專注重改善他們在一個特定戰略屬集團內部的競爭地位。例如,賓士、寶馬和捷豹這些品牌,一門心思想在豪華汽車的細分市場內卓爾不群,而經濟型汽車製造商也把資源主要集中在自己的戰略集團內與對手爭奪高低。這兩個戰略集團都沒有去關注對方的目標和戰略,因為他們認為他們之間並不存在實質性的競爭關系。而超越戰略集團的思維模式就是突破現有戰略集團的狹窄的思維視野,基於對產業內不同戰略集團及相關地位的分析,從中挖掘新的價值創新點。為此,企業所要做的就是,判斷你所在的產業中存在哪些戰略集團,分析顧客在不同戰略集團之間作出選擇的決定因素,並據此結合不同戰略集團之間的優勢,創造出顧客滿意的新產品,從而跳出長期身陷集團窩里斗的格局。
❻ 創新怎麼理解
創新
[ chuàng xīn ]
網路漢語
創新
[ chuàng xīn ]
基本釋義
已與權威書籍校驗
[ chuàng xīn ]
1.拋開舊的,創造新的:勇於~。要有~精神。
2.指創造性;新意:那是一座很有~的建築物。
網路漢語立即下載
詳細釋義
亦作「剏新」。創立或創造新的。
首先。
造句
1. 我們需要創新,需要別具一格。
2. 在改革中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大膽創新。
近義詞
反義詞
更始 翻新 改進 立異 革新
網路釋義
報錯
創新是指以現有的思維模式提出有別於常規或常人思路的見解為導向,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境中,本著理想化需要或為滿足社會需求,而改進或創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徑、環境,並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為。創新是以新思維、新發明和新描述為特徵的一種概念化過程。其起源於拉丁語,有三層含義:第一,更新;第二,創造新的東西;第三,改變。創新是人類特有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是人類主觀能動性的高級表現,是推動民族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一個民族要想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沒有創新思維,一刻也不能停止各種創新。創新在經濟、技術、社會學以及建築學等領域的研究中舉足輕重。從本質上說,創新是創新思維藍圖的外化、物化。
查看網路
註:網路釋義來自於網路,由網友自行編輯。
相關字詞
維持 刷新 剽竊 改革 創作 因循 發明 立異 復古 守舊 因襲 抄襲
App內打開
首頁
商務合作
有獎報錯
❼ 什麼是市場創新
人們一般把開辟一個新的市場和控制原材料的新供應來源歸納為市場創新。事實上,市場創新,完整地說,企業市場創新是指企業從微觀的角度促進市場構成的變動和市場機制的創造以及伴隨新產品的開發對新市場的開拓、佔領,從而滿足新需求的行為。
市場創新不同於工藝創新和產品創新,屬於較為廣義的創新范疇。在現實生活中,創新一詞常被人們理解為某項技術上的發明創造,這種把「創新」僅限於技術范疇的狹隘理解,妨礙了人們運用「創新」這一銳利武器。因此,我們應該拓寬創新的視野,將創新理解為一個遠遠超出「技術」范疇的、綜合性的經濟概念。如在銷售過程中的一種「創新」——分期付款方式的發明,就是經濟意義的創新。分期付款,也就是用未來的收人購買現在的商品。這種購買方式,使目前暫元購買力的人有了購買力;使看似「沒有購買力」的商品有了巨大的購買力。它加速了商品的實現過程,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並實現了經濟類型由「供給導向型」向「需求導向型」的重大變革,極大地改變了人類整個經濟的面貌。
市場創新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開拓新市場
開拓新市場包括這樣三層意思:
第一、地域意義上的新市場。指企業產品以前不曾進入過的市場。它包括老產品進入新市場,如由國內向海外拓展,由城市向農村拓展。也包括新產品進入新市場。
第二、需求意義上的新市場,指現有的產品和服務都不能很好地滿足潛在需求時,企業以新產品滿足市場消費者已有的需求慾望,如向農戶推銷廉價的、功能較少的彩電,向工薪階層推銷低價位汽車等。
第三、產品意義上的新市場。將市場上原有的產品,通過創新變為在價格、質量、性能等方面具有木同檔次的、不同特色的產品,可以滿足或創造不同消費層次、不同消費群體需求。如福特汽車公司變換汽車式樣,向其顧客供應不同檔次的汽車:向富豪供應卡迪拉克,向一般人供應雪弗蘭,向中等富裕的人供應奧爾茲莫比爾。
二、創造市場「新組合」
市場創新又是市場各要素之間的新組合,它既包括產品創新和市場領域的創新,也包括營銷手段的創新,還包括營銷觀念的創新。
市場營銷組合是哈佛大學的敦凱提出的一個概念,它指綜合運用企業可控制的因素,實行最優化組合,以達到企業經營的目標。市場營銷組合觀念是市場營銷觀念的重要組成部分。營銷組合為實現銷售目標提供了最優手段,即最佳綜合性營銷活動,也稱整體市場營銷。市場營銷組合觀念認為,企業可以控制的產品、定價、分銷與促銷諸因素,都是不斷發展變化的變數。在營銷過程中,任一因素的變化都會出現新的市場營銷組合。
市場創新與市場營銷反映了兩種不同的思路:市場營銷以「大路」貨為基礎,以總體成本取勝,以市場分享為目標,著重廣告、推銷和價格戰等手段。因此,資金最為充足的企業在「戰」中取勝的可能性較大。而市場創新則靠產品和服務的差別性取勝,致力於市場創造,即提出新的產品概念,建立新的標准和市場秩序,因而,最具有創造精神的企業取勝的可能性最大。正如托馬斯·彼得斯所言:「不要老是分享市場,而要考慮創造市場。不是取得一份較大餡餅,而是要設法烙出一塊較大的餡餅,最好是烘烤出一塊新的餡餅。」
可見,市場新組合是從微觀角度促進已有市場的重新組合和調整,建立一種更合理的市場結構,賦予企業以新的競爭優勢和增值能力,這就是市場創新的宗旨所在。
❽ 問: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不創新就要落後創新慢了也要落後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500字
創新需要全力以赴,要有勇往直前的開拓精神。創新是以新思維、新發明和新描述為特徵的一種概念化過程。其起源於拉丁語,有三層含義:第一,更新;第二,創造新的東西;第三,改變。
創新是人類特有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是人類主觀能動性的高級表現,是推動民族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一個民族要想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沒有創新思維,一刻也不能停止各種創新。創新在經濟、技術、社會學以及建築學等領域的研究中舉足輕重。
從本質上說,創新是創新思維藍圖的外化、物化。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不創新就要落後,創新慢了也要落後。抓創新就要做好以下三點:
一、抓主線。創新驅動,科技是引領,實現科技、金融、產業融合發展方為主線。抓住這條主線,須在完善區域創新體系和創新平台上做足文章。尤其要以建設沈陽—大連國家級自主創新示範區和沈陽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為契機,建設一批國內一流大學,引進建設一批高水平研發機構,培育一批特色新興產業集群,建立健全支持創新創業發展的現代服務體系,充分發揮我省兩大創新中心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實現從「跟跑者」向「並行者」「領跑者」轉變。
二、抓主體。企業是創新的主體,創新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新常態下,企業主動轉型、創新意願明顯加強,須加以有力扶持。既要最大限度發揮大型企業的創新骨幹作用,又要激發中小企業的創新活力;既要大力支持科技和產業的革命性創新,也要積極扶助產品商業模式上層出不窮的微創新。為此,要更加精準地清除阻礙創新發展的「堵點」、企業辦事的「痛點」、公共服務的「盲點」,讓創新成果更好更快地進入市場、創造價值。
三、抓主力。人才是創新的根基,是創新驅動的主力。因應世界科技創新和產業革命的新一輪浪潮,我們必須把引進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放在優先位置,既要有識才的眼光、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更要有健全的集聚人才、發揮人才作用的體制機制,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支持和幫助科技人員創新創業,加快打造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富有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創業人才隊伍。
望採納我的回答。
❾ 請大家幫忙解答下:市場創新與市場競爭兩者間相互的關系
創新的重要性
任何重大的技術創新都會引起創新群和一系列連續的創新,這就是持續創新過程,它跟隨在重大革新之後,伴隨著一個新產業的成長和老產業的再生或衰亡。 持續創新對企業決策很重要,是企業創新活動和獲取競爭優勢的核心內容之一。企業要了解產業持續創新的模式獲規律,增加對持續創新經濟價值的認識,培養持續創新能力,消除制度障礙,獲取競爭優勢。 以持續創新的觀點來看,初始創新者未必能從創新中獲益最大,而模仿者獲競爭對手可能受益最大,如計算機滑鼠由施樂公司發明,而蘋果公司卻從中獲益更大。這一現象對我們產業競爭策略的制定有很大啟示意義。
創新的基本特性
根據持續創新的定義,企業持續創新具有如下基本特性: 1、人本特性。企業家及其領導下的企業團隊隊員是企業持續創新的核心和主體。 2、持續特性。創新過程應貫穿企業的整個生命周期,也即「生命不已,創新不止。 3、目的特性。持續創新的目的在於獲取持續的競爭優勢或盈利能力,進而獲取潛在的利潤。 4、系統特性。持續創新是企業在市場、原材料、技術、工藝、組織等方面持續不斷地進行創新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企業的各種生產要素相互聯系、相互耦合,共同形成了一個綜合性的、具有強大功能的企業持續創新系統。
創新的內容
熊彼特之後,對於創新理論的研究逐漸分化為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兩大分支。然而,後來的學者們研究發現,創新是一項系統工程,包括生產、經營、管理、組織、制度等方面的內容,創新正是企業對各種生產要素的系統集成。對此,邁爾思(Myers)、庫珀 (Cooper) 、羅斯威爾(Rothwell)、弗里曼( Freeman)、迪隆(Dillon)、多西(Dosi)、厄特貝克(Utterback)、(R.Nelson)和溫特(S.Winter)等人均有所述及。基於此以及系統的觀點,企業持續創新可以歸結為企業的持續管理創新、持續技術創新和持續市場創新三部分內容。 1、持續管理創新 管理創新是指創造一種新的更有效的資源整合模式,管理創新既可以對全過程管理進行創新,也可以對具體的細節管理進行創新。 持續管理創新是企業在動態的市場環境下,通過對其內外部資源進行持續不斷地創新性整合來實現其預定目標的過程。 2、持續技術創新 技術創新是基於市場需求,或由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開始,或綜合已有的科學技術,通過整合研究,探索滿足市場需求的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新管理方法,並引入生產經營系統,實現生產力轉化,再通過市場擴散,實現商業化、產業化的一系列創新過程。 那麼企業持續技術創新,也就是企業技術創新話動的持續化,是指企業持續不斷地進行一項又一項的技術創新並適時進入新的正確的技術軌道的話動和過程。 3、持續市場創新 持續市場創新是是企業在動態的市場環境中,通過不斷地引入新的市場要素或改變原有的經營要素以求持續地開拓市場、佔領新的市場,從而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