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心臟起搏器的發明

心臟起搏器的發明

發布時間:2021-07-16 16:44:50

『壹』 起搏器的發展歷程

最初,人工心臟起搏器的電池部分裝在身體的外部,導線從體外通過靜脈到達心臟。它們只能在醫院內短期使用。
後來,魯內·埃爾姆奎斯特在1958年製作了一個放在體內起搏器,鋅一汞電池埋在皮下。1960年,瑞典醫生奧克·森寧為一位病人植入了這種起搏器。電池一直使用了2---3年才更換。
在20世紀80年代,起搏器上增加了微處理器。只有在感覺需要起搏器時,病人才啟動它。
今天的起搏器就更復雜了,起搏器可根據血液的濕度來調節心跳。1988年,一位病人安裝了一個核動力起搏器。這個起搏器使用了微量的鈈,它可以持續應用20年。
人們通常所說的起搏器,其實是指整個起搏系統。起搏系統由起搏器、起搏電極導線及程式控制儀組成。其中起搏器和起搏電極導線植入人體。起搏器由安裝在金屬盒中的電路和電池組成。起搏器在需要的時候向心臟發出微小的電脈沖 起搏電極導線由絕緣導線組成,負責向心臟傳送微小電脈沖,刺激心臟跳動。
迄今為止,心臟起搏器是治療心動過緩的唯一手段。這一偉大的技術已使逾2百萬人在過去的50年中受益。正是有了起搏器,患有心動過緩的病人可以期盼象正常人一樣地生活。
由於國產起搏器的價格和進口起搏品的價格差不多,所以多數人都選擇用進口起搏器。中國市場上的起搏器,主要靠從美國、英國、法國、西班牙、德國、日本等國進口,其中,像英國、法國等這些歐洲國家的產品因為有統一的CE認證,質量比較可靠。
進口心臟起搏器是中國實行強制安全認證制的商品,必須通過國家葯監局醫療器械司的認證。進口產品的公司必須通過ISO系列認證,如果外國公司的產品在國內沒有被使用過,進入國內必須在國內通過人體試驗,一般要20至30例。如果有產品在國內使用,則不必實驗。
國家葯監局醫療器械司通過審批後,在葯監局產品注冊證原件交海關,由代理商和當地醫療器械部門驗證其注冊證復印件。這個產品在中國上市以後,有一個使用安全性反饋。反饋是代理公司向醫院了解情況,不能直接跟蹤到使用的個體,所以醫療器械故障率我們沒有得不到完全的統計。
至於屢見報端的「進口問題起搏器」問題,我想一是跟走私進來的問題起搏器有關;二是起搏器存在二次利用的問題;三是,他的檢則認證太復雜,市場缺少必要的監督管理體制。

『貳』 心臟起搏器對於醫學的意義是什麼

心臟病人的福音

——1932年心臟起搏器的發明

1932年,美國心臟病專家海曼研製出了第一台有效的心臟起搏器。他把這個重7.2千克的儀器稱為「人工心臟起搏器」。這一發明使很多心臟病人得以起死回生。

心臟是一個人的命脈所在,假如心臟出了問題就好比汽車的發動機出了毛病。所以,研製出第一台有效的心臟起搏器的美國心臟病專家海曼便理所當然地被載入了史冊。

一般說來,心臟是通過內在的有節奏的電脈沖系統來向身體各部位輸送血液的。電脈沖通過神經傳遍心臟;神經與心臟肌肉纖維相連,使其收縮。有兩根主要的神經通向負責泵送血液的心室。如果大腦缺乏血液供應達數分鍾之久,就會引起永久性損傷,有時甚至會引起死亡。心臟有一套備用的脈沖系統,在緊急時接過第一套脈沖系統的工作,但是它在每分鍾內產生的心跳次數只有必要的心跳次數的一半,不足以維持整個身體的活動。

英國外科醫生沃爾會什於1862年最先提出在心跳停止時使用感應電脈沖。10年後,法國醫生德布羅內進行了成功的實驗,他把一個電極安在心跳停止的病人的皮膚上,把另一個電極握在右手中,同時左手有節奏地輕壓病人的胸膛,使心肌收縮。

1932年,美國心臟病專家海曼研製出了臨床用的第一台有效的心臟起搏器。他把這個重7.2千克的儀器稱為「人工心臟起搏器」。海曼的大型起搏器是從起搏器內引出一根導線,通到心臟的表面,或穿過一條靜脈通到右心室。這種起搏器曾救了很多人的命。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和戰後的技術發展,使起搏器得到很大改良,其體積縮小到可以安在病人的體內。

但起搏器不是人工心臟,也不能代替心臟輸送血液。它只能產生電脈沖。有的起搏器一直不停地產生電脈沖,有的起搏器只是在自然系統失靈後才產生電脈沖。發展到後來,起搏器成了一種很小的電子器件,為了便於更換,通常直接植於胸部的皮膚下。這種起博器有一個電池,還有一兩只能放大微弱電流的晶體管。電池可以用數年才更換。新型的心臟起搏器中有使用了核電池的,這種電池內有一個用放射性同位素鈈238做成的小球。小球發出的熱產生電流。這種電池的壽命可以長達十餘年。後來便發展到有了更好的人工心臟。

『叄』 什麼是心臟起搏器

心臟病人的福音

——1932年心臟起搏器的發明1932年,美國心臟病專家海曼研製出了第一台有效的心臟起搏器。他把這個重7.2千克的儀器稱為「人工心臟起搏器」。這一發明使很多心臟病人得以起死回生。

心臟是一個人的命脈所在,假如心臟出了問題就好比汽車的發動機出了毛病。所以,研製出第一台有效的心臟起搏器的美國心臟病專家海曼便理所當然地被載入了史冊。

一般說來,心臟是通過內在的有節奏的電脈沖系統來向身體各部位輸送血液的。電脈沖通過神經傳遍心臟;神經與心臟肌肉纖維相連,使其收縮。有兩根主要的神經通向負責泵送血液的心室。如果大腦缺乏血液供應達數分鍾之久,就會引起永久性損傷,有時甚至會引起死亡。心臟有一套備用的脈沖系統,在緊急時接過第一套脈沖系統的工作,但是它在每分鍾內產生的心跳次數只有必要的心跳次數的一半,不足以維持整個身體的活動。

英國外科醫生沃爾會什於1862年最先提出在心跳停止時使用感應電脈沖。10年後,法國醫生德布羅內進行了成功的實驗,他把一個電極安在心跳停止的病人的皮膚上,把另一個電極握在右手中,同時左手有節奏地輕壓病人的胸膛,使心肌收縮。

1932年,美國心臟病專家海曼研製出了臨床用的第一台有效的心臟起搏器。他把這個重7.2千克的儀器稱為「人工心臟起搏器」。海曼的大型起搏器是從起搏器內引出一根導線,通到心臟的表面,或穿過一條靜脈通到右心室。這種起搏器曾救了很多人的命。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和戰後的技術發展,使起搏器得到很大改良,其體積縮小到可以安在病人的體內。

但起搏器不是人工心臟,也不能代替心臟輸送血液。它只能產生電脈沖。有的起搏器一直不停地產生電脈沖,有的起搏器只是在自然系統失靈後才產生電脈沖。發展到後來,起搏器成了一種很小的電子器件,為了便於更換,通常直接植於胸部的皮膚下。這種起博器有一個電池,還有一兩只能放大微弱電流的晶體管。電池可以用數年才更換。新型的心臟起搏器中有使用了核電池的,這種電池內有一個用放射性同位素鈈238做成的小球。小球發出的熱產生電流。這種電池的壽命可以長達十餘年。後來便發展到有了更好的人工心臟。

『肆』 心臟起搏器是如何誕生的

1958年,兩位瑞典來醫生RuneElmqvist盧思源?伊蘭可威斯特和AkeSenning艾可?塞寧設計了第一個植入式心臟起搏器。他們的裝置幾小時後就熄火了。美國工程師威爾森?格瑞特巴奇接過重任,在他家的花園涼棚里發明了第一個可靠的起搏器原型。

『伍』 心臟起搏器是怎麼發明的

1958年,兩位瑞典醫生RuneElmqvist盧思·伊蘭可威斯特和AkeSenning艾可·塞寧設計了第一個植入式心專臟起搏器。屬他們的裝置幾小時後就熄火了。美國工程師威爾森·格瑞特巴奇接過重任,在他家的花園涼棚里發明了第一個可靠的起搏器原型。1958年,他在一隻狗身上成功地進行了實驗。1960年,77歲的亨利·哈納菲爾德成為第一位使用起搏器的人類患者。

『陸』 心臟起搏器是近代的科學產物嗎

是的。
1952年美國波士頓哈佛醫學院的佐爾醫生,在心臟停跳患者的心臟部位和左肋下皮膚處置陰陽兩電極,給予每分鍾90次的電刺激而使心臟復跳。他隨即研製出以電池為能源的小型起搏器。佐爾被認為是心臟起搏器的發明者,被稱為「心臟起搏器之父」。
心臟起搏器是一種植入於體內的電子治療儀器,通過脈沖發生器發放由電池提供能量的電脈沖,通過導線電極的傳導,刺激電極所接觸的心肌,使心臟激動和收縮,從而達到治療由於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臟功能障礙的目的。1958年第一台心臟起搏器植入人體以來,起搏器製造技術和工藝快速發展,功能日趨完善。在應用起搏器成功地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挽救了成千上萬患者生命的同時,起搏器也開始應用到快速性心律失常及非心電性疾病,如預防陣發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頸動脈竇暈厥、雙室同步治療葯物難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相關歷史:
早在1802年,義大利人奧爾蒂尼曾對用刑後死去兩小時的死刑犯給予電刺激心臟,以圖恢復其心跳,但未成功。同時代的瓦薩里用電刺激法曾成功地使剛剛死亡的患者心臟又恢復跳動。1947年斯威特採用電刺激法使兩例在手術中心臟停止跳動的患者心臟復甦。這種通過電刺激的方法實現人工心臟起博的範例,為研製心臟起搏器打下了技術和理論基礎。
1952年美國波士頓哈佛醫學院的佐爾醫生,在心臟停跳患者的心臟部位和左肋下皮膚處置陰陽兩電極,給予每分鍾90次的電刺激而使心臟復跳。他隨即研製出以電池為能源的小型起搏器。佐爾被認為是心臟起搏器的發明者,被稱為「心臟起搏器之父」。現在全世界有數十萬人安裝了心臟起搏器,挽救了許多患者的生命。
起搏器主要有體外式和體內埋植式。體外式使用方法簡單,在緊急情況下使用,對患者進行搶救非常方便。還可根據患者的狀況變換心搏數。但是如果長期使用,在放置電極的部位容易發生感染。
採用體內埋植式,將起博器植入病人腹部或腋窩皮下,對長期使用者非常方便,但起搏器心搏數固定也會帶來各種問題。近年來已經研製出可以變動心搏數的誘導型起搏器。電極和接收器植於體內,用發送器在體外控制,這樣便可以根據情況變更心搏數。

『柒』 心臟起搏器是怎樣發明的

1958年,兩位瑞典醫生RuneElmqvist盧思·伊蘭可威斯特和AkeSenning艾可·塞寧設計了第一個植入式專心臟起搏器。他們的裝置幾小屬時後就熄火了。美國工程師威爾森·格瑞特巴奇接過重任,在他家的花園涼棚里發明了第一個可靠的起搏器原型。1958年,他在一隻狗身上成功地進行了實驗。1960年,77歲的亨利·哈納菲爾德成為第一位使用起搏器的人類患者。

『捌』 世界上第一台心臟起搏器的發明者是誰哪個國家的

美國紐約,貝斯-大衛醫院胸科醫生Hyman

『玖』 心臟起搏器是誰發明的,後來又作出哪些改進

心臟起搏器是一種植入於體內的電子治療儀器,通過脈沖發生器發放由電池提供能量的電脈沖,通過導線電極的傳導,刺激電極所接觸的心肌,使心臟激動和收縮,從而達到治療由於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臟功能障礙的目的。第一台心臟起搏器是由外科醫生做出的。1958年10月5日,瑞典的斯德哥爾摩Karoliaska醫院,胸外科醫生Ake Senning為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患者Arne Larson植入了世界上首例埋藏式心臟起搏器。

我國最早使用心臟起搏器是1963年5月,由上海第一人民醫院植入成功,並且使患者生命延長了12年之久。隨後江蘇醫學院和南京幸福無線電廠合作生產出「南京JB-1」固定頻率起搏器,1971年,可調頻率起搏器「南京JB-2」誕生。不過,改革開放之後,國內醫療市場向國外開放,使得國內品牌醫療器械的研發和生產大幅萎縮,目前基本都被美敦力和聖猶達為代表的外資企業壟斷了。

『拾』 中國心臟起搏器技術從什麼時候開始

中國國內研發應用心臟起搏技術的歷史距今已經有30餘年。最早是1962年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內成功將體外起搏器應容用於三度房室傳導阻滯患者搶救。最早的國產起搏器是由上海繼電廠生產的設備,其大小驚人,差不多有一個寫字台大小,而且工作時聲響巨大。後來經過一代代的技術演變才有了現在可匹敵國外大小和功能的植入式國產起搏器。
更多相關資料建議查閱文獻---《回顧中國心臟起搏工程學發展30年》。

閱讀全文

與心臟起搏器的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