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約客 趙師秀約的是誰,創作背景是什麼
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夏夜獨自期客的情景。前二句交待了當時的環境和時令。「黃梅」、「雨」、「池塘」、「處處蛙」,寫出了江南梅雨季節的夏夜之景:雨聲不斷,蛙聲一片,這看似表現得很「熱鬧」的環境,實際上詩人要反襯出它的「寂靜」。
後二句點出了人物和事情。主人耐心地而又有幾分焦急地等著,沒事可干,「閑敲」棋子,靜靜地看著閃閃的燈花。
詩歌採用寫景寄情的寫法,表達了詩人內心含而不露的寂寞之情。情景交融、清新雋永、耐人尋味。
約的客人不詳。
(1)約客趙師秀的創造背景擴展閱讀
約客
宋·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白話譯文
梅子黃時,家家都被籠罩在雨中,
長滿青草的池塘邊上,傳來陣陣蛙聲。
時間已過午夜,已約請好的客人還沒有來,
我無聊地輕輕敲著棋子,震落了點油燈時燈芯結出的疙瘩。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詩歌前兩句寫景,描繪出一幅江南夏雨圖。梅雨季節,陰雨連綿,池塘水漲,蛙聲不斷,鄉村之景是那麼清新恬靜、和諧美妙。但是,「一切景語皆情語」,詩人在這里並非為寫景而寫景,而是於景中寄寓了他獨自期客的復雜思想感情。
「家家雨」既描繪出夏季梅雨的無所不在與急驟密集,表現鄉村之景的清新靜謐,又暗示了客人不能如期赴約的客觀原因,流露出詩人對綿綿梅雨這種陰雨天氣的無奈。「處處蛙」既是寫池塘中蛙聲陣陣,又是採用以聲襯靜的寫法,烘托出梅雨時節鄉村夜晚的恬靜和諧氣氛,同時還折射出詩人落寞孤寂與煩躁不安的心境。
這兩句詩分別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形象而真切地表現出在夜深人靜之時,詩人獨自期客而客人卻始終沒有出現時的獨特心理感受。
遍布鄉村、連綿不斷的驟雨,此起彼伏、不絕於耳的蛙鼓,本來十分和諧美妙,但令人懊惱的是:這綿綿陰雨,阻擋了友人如約,如鼓的蛙聲,擾亂了詩人的心境。此時此刻,詩人多麼希望友人風雨無阻、如期而至,和他一起舉棋消愁。
「有約不來過夜半」,這一句才點明了詩題,也使得上面兩句景物、聲響的描繪有了著落。與客原先有約,但是過了夜半還不見人來,無疑是因為這綿綿不斷的夜雨阻止了友人前來踐約。夜深不寐,足見詩人期待之久,希望之殷,至此,似乎將期客不至的情形已經寫盡,然而末句一個小小的襯墊,翻令詩意大為生色。
「閑敲棋子落燈花」,這句只是寫了詩人一個小小的動態,然而在這個動態中,將詩人焦躁而期望的心情刻劃得細致入微。因為孤獨一人,下不成棋,所以說「閑敲棋子」,棋子本不是敲的,但用來敲打,正體現了孤獨中的苦悶;「閑」字說明了無聊,而正在這個「閑」字的背後,隱含著詩人失望焦躁的情緒。
人在孤寂焦慮的時候,往往會下意識地作一種單調機械的動作,像是有意要弄出一點聲響去打破沉寂、沖淡優慮,詩人這里的「閑敲棋子」,正是這樣的動作。
「落燈花」固然是敲棋所致,但也委婉地表現了燈芯燃久,期客時長的情形,詩人悵惘失意的形象也就躍然紙上了。敲棋這一細節中,包含了多層意蘊,有語近情遙,含吐不露的韻味。可見藝術創作中捕捉典型細節的重要。
這首詩另一個明顯的特點是對比手法的運用。前兩句寫戶外的「家家雨」、「處處蛙」,直如兩部鼓吹,喧聒盈耳。後兩句寫戶內的一燈如豆,枯坐敲棋,寂靜無聊,恰與前文構成鮮明對照,通過這種對照,更深地表現了詩人落寞失望的情懷。由此可知,趙師秀等「四靈」詩人雖以淡泊清新的面目出現,其實頗有精心結撰的功夫。
Ⅱ 約客和趙師秀的簡介
趙師秀(1170-1220), 字紫芝, 又字靈秀, 亦稱靈芝, 號天樂, 永嘉人, 宋宗室, 登光宗紹熙元年(1190)進士第, 曾在上元、搞州等地任屬吏, 並不得志, 發為感嘆:「自為貧簍驅, 十年九離索」, 晚年寓居錢塘, 「有終焉之志」. 趙師秀詩, 有人評為「四靈」之首. 「四靈, 倡唐詩者也; 就而求其工者, 趙紫藝也.」(紀昀《四庫全書簡明目錄》) 集名《清苑齋詩集》. 「四靈」為詩, 宗賈島、姚合, 刻意苦吟, 注重鍛字煉句, 詩風簡約清逸, 「貴精不求多, 得意不戀事」為作詩依歸, 用以反對風行一時之江西詩派晦澀拗換詩風. 「初, 唐詩廢久. 君(徐璣)與其友徐照、翁卷、趙師秀議曰:『昔人以浮聲切響單字只句計巧拙, 蓋風騷之至精也. 近世乃連篇累牘汗漫而無禁, 豈能名家哉!』四人之語遂極其工, 而唐詩由此復行矣!」(吳之振《葦碧軒集鈔序》)
Ⅲ 趙師秀《約客》意境
《約客》這首詩究竟營造了一個什麼樣的意境?且看——江南的夏夜,梅雨紛飛,蛙聲齊鳴,詩人約了友人來下棋,然而,時過夜半,約客未至,詩人閑敲棋子,靜靜等候……此時,詩人的心情如何呢?我看主要不是或根本就沒有什麼焦躁和煩悶的情緒,而更可能是一種閑逸、散淡和恬然自適的心境。也許曾有那麼一會兒焦躁過(這種焦躁情緒怎麼會持續到「過夜半」呢?),但現在,詩人被眼前江南夏夜之情之景感染了:多情的梅雨,歡快的哇鳴,閃爍的燈火,清脆的棋子敲擊聲……這是一幅既熱鬧又冷清、既凝重又飄逸的畫面。也許詩人已經忘了他是在等友人,而完全沉浸到內心的激盪和靜謐中。應該感謝友人的失約,讓詩人享受到了這樣一個獨處的美妙的不眠之夜。
Ⅳ 古詩《約客》的作者是誰趙師秀劉禹錫
《約客》是南宋詩人趙師秀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夏夜獨自期客的情景。前二句交待了當時的環境和時令。「黃梅」、「雨」、「池塘」、「處處蛙」,寫出了江南梅雨季節的夏夜之景:雨聲不斷,蛙聲一片,這看似表現得很「熱鬧」的環境,實際上詩人要反襯出它的「寂靜」。 後二句點出了人物和事情。主人耐心地而又有幾分焦急地等著,沒事可干,「閑敲」棋子,靜靜地看著閃閃的燈花。
詩歌採用寫景寄情的寫法,表達了詩人內心含而不露的寂寞之情。情景交融、清新雋永、耐人尋味。
古詩原文:
《約客》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⑸。
Ⅳ 趙師秀的《約客》
《約客》 南宋 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Ⅵ 約客 的寫作背景
《約客》的寫作背景:詩人准備和約好的客人對弈來渡過漫長的梅雨之夜。可是大半夜過去了,客人還沒有如約而至,於是詩人寫下了這首寫景抒情詩。
《約客》
宋代: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譯文:梅子黃時,家家都被籠罩在雨中,長滿青草的池塘邊上,傳來陣陣蛙聲。時間已過午夜,已約請好的客人還沒有來,我無聊地輕輕敲著棋子,震落了點油燈時燈芯結出的疙瘩。
(6)約客趙師秀的創造背景擴展閱讀
這首詩的作者趙師秀,人稱「鬼才」,開創了「江湖詩派」一代詩風,他把唐代的賈島作為學詩的楷模,賈島就是寫下「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的詩人,當時為了是「僧推月下門」。
還是「僧敲月下門」,反復研究揣摩。所以趙師秀寫詩也是苦心雕琢推敲,錘煉字句,他很善於通過某些細節,很細膩傳神地刻畫和傳遞內心細微而復雜的感受,這首詩就是其中代表。
前兩句「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淅淅瀝瀝綿綿不絕的雨聲,還有青草池塘邊的陣陣蛙聲,這些自然的聲音,在一個安靜的夜晚,都可以算得上是天籟之聲。但這樣清新恬靜的天籟,一方面讓詩人聽來覺得悅耳舒心,顯得非常閑適。
但另一方面,也正是這下個不停的黃梅時節家家雨,阻攔了朋友來赴約。我作為南方人,對於梅雨季節很熟悉,這時候幾乎是天天陰雨綿綿,甚至連續下一個月,能讓你感覺到人都快要發霉,所以這「家家雨」。
也多少體現作者內心的一絲無奈和煩惱,「家家雨,處處蛙」這樣悅耳動聽的天籟之聲,也在長久的等待中,也擾亂詩人的心境,讓詩人多少覺得有些吵鬧。
另一方面,通過屋外「家家雨,處處蛙」這樣的喧鬧,也更凸顯出屋內無聊等待的幽靜。而這樣的等待,是靜中也有動。「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詩人一下一下不經意的閑敲棋子,震落了燈花,這幽靜中的動,其實反過來更進一步凸顯出屋裡的幽靜。
「有約不來過夜半」,多少又有些埋怨和無奈,但閑敲棋子的這個閑字,又體現詩人內心的安定與閑適,將對於朋友久久不來的責備做了淡化,但另一方面「閑敲棋子」這個下意識的小動作又透露出作者在等待中內心的一絲焦急和無聊。
落燈花一方面是閑敲棋子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等待的時間太長,因為燈花是蠟燭或者油燈的燈芯快要熄滅時,灰燼仍舊在燈芯上,這時紅熱狀態下的灰燼在火焰中會像花朵一樣。
所以出現燈花也是因等了太久,一直等到過了夜半時分,這又進一步體現出作者在長久等待里,那種內心隱約而復雜的孤寂和期盼。
在雨聲淅瀝蛙聲一片里,等待的長夜漫漫。在一下下的棋子敲打聲中,畫面最終定格在那悄然墜落的燈花,以及,雨夜小屋裡,一個枯坐桌前,落寞等待的身影。
Ⅶ 趙師秀<約客>時代背景
《約客》-----題目交代了事件背景,讓我們能夠在約客未到的特定情景中去順利感悟詩人的失落和孤寂。
Ⅷ 約客的寫作背景
寫作背景是:黃梅時節的夜晚,細雨蒙蒙的下著,鄉村的池塘傳來陣陣蛙鳴。詩人約一位朋友來做客,可等到半夜也沒有來。他只好一個人伴著油燈,無聊地敲著棋子。語近情遙,含而不露地表現了作者寂寞的心情。
Ⅸ 南宋趙師秀《約客》的主題
本詩通過景物描寫和形象刻畫,展示了一個孤寂者深夜欺客不至的特殊感受,含而不露地表現了作者的寂寞心境。
全詩通過對撩人思緒的環境及「閑敲棋子」這一細節動作的渲染,既寫了詩人雨夜候客來訪的情景,也寫出約客未至的一種悵惘的心情,可謂形神兼備。全詩生活氣息較濃,又擺脫了雕琢之習,清麗可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