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天然絲發明

天然絲發明

發布時間:2021-07-16 10:45:39

『壹』 人造絲是由誰發明

法國人夏爾多內是大化學家巴斯德的學生和助手。他協助巴斯德研究蠶絲業的一種病害,需要較高的照相技術。

1878年,夏爾多內在研究照相底片時發現,當攪動硝化纖維液的玻璃棒從黏液中抽出來時,又黏又稠的液體會立即被拉成很長的細絲,很像蠶絲,並且手感很好。

00這種現象激發了他的靈感:「哎,通過美國人斯旺發明的拉絲器,把硝化纖維拉成很多的細絲,不就得到大量的人造絲了嗎?」他抓住這一想法,經過實驗終於拉成了細長、光亮、美麗的人造絲。在1889年的巴黎博覽會上,「夏爾多內絲」出盡了風頭。

『貳』 絲綢是誰發明的

嫘祖是絲綢的發明者。因為蠶絲是製作絲綢的主要原料,養蠶的目的也是為了編制絲綢。專
嫘祖,一作「累祖」。屬傳為西陵氏之女,是傳說中的北方部落首領黃帝軒轅氏的元妃。她生了玄器,昌意二子。昌意娶蜀山氏女為妻,生高陽,繼承天下,這就五帝中的「顓頊帝」。 《史記》提到黃帝娶西陵氏之女嫘祖為妻,她發明了養蠶,為「嫘祖始蠶」。
蠶絲是自然界中最輕最柔最細的天然纖維,撤消外力後可輕松恢復原狀,內胎不結餅,永遠不會發悶,不縮攏,均勻柔和,可永久免翻使用。蠶絲不但可以做成服裝、化妝品、保健品,而且還可以用家紡產品上。

『叄』 蠶絲做成什麼是我國偉大發明之一

絲綢
你好,本題已解答,如果滿意,請點右上角「採納答案」。

『肆』 絲綢什麼時候被發明的

傳說中,黃帝的妻子嫘祖發明「養蠶取絲」,但現實中絲綢究竟回是何時被發明尚具爭答議。中國考古學家在1998年河南滎陽青台遺址的一次考古中,發現了距今約5500年的絲綢碎片。另一種說法是在河姆渡遺址中人們已發現了紡織工具,藉此可以推斷絲綢的使用至少不遲於良渚文化(衛斯,《中國絲織技術起始時代初探》)。不過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說法,是中國科學家在1958年考古發現的,距今公元前3700~前3100年(大汶口文化時期)的絲綢織品。

『伍』 絲綢是誰發明的呀

我國是絲綢之鄉,遠在史前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已從事種桑、養蠶、取絲、織帛。 在我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已有「桑」、「蠶」、「絲」、「帛」等字樣;在殷商時 代(公元前14~11世紀)的墓葬中多次發現用玉刻的蠶,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 那麼養蠶取絲究竟是誰發明的呢?據漢代司馬遷《史記》記載:「古史相傳,黃帝元妃 嫘祖,教民養蠶」;而楊雄的《蜀王本紀》又說:「蜀之先名蠶叢,教民養蠶」。凡此種 種,說法不一,還有很多美麗的神話故事,綜合各家史料及傳說分析起來,大概可以 作出這樣的假設:上古,我國黃河流域及四川蜀地氣候溫和,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桑林遍地,樹上有 野蠶吐絲結繭,當地人民就已知道剝繭取絲。史說中軒轅黃帝聯合炎帝戰敗蚩尤後, 在慶功會上有蠶神來獻絲,黃帝見了這美麗的絲束,非常高興,大加贊賞,就命他的 臣子用它來織成綢,這綢又輕又軟,比先前的薴麻織物不知要好多少,就用它來製作 成衣服,並命他的妻子率眾養蠶。 軒轅黃帝是新石器時代後期中原部落的聯合大首領,他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 他娶的妻子嫘祖是我國古代女性中最受尊敬的「天後娘娘『,由她親自帶頭推廣養蠶, 養蠶制絲技術很快就遍及全國。 絲綢到了西漢,又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張騫通西域,將我國的絲綢帶到了中亞和西 方,溝通了中西貿易渠道。從此,精美的東方絲織品沿著著名的「絲綢之路」不斷運 銷西域,再轉運到世界各地,受到人們熱烈的贊賞,視為無上珍品,據說當時的絲織 品與黃金同價(按重量),所以稱為「錦」。錦者,金帛也。 漢代絲綢之路以長安(今陝西西安)為起點,經河西走廊至甘肅敦煌,由敦煌分南北 兩路。南路從敦煌出陽關,至樓蘭,沿昆侖山北麓西行經於和田,翻過帕米爾到大月 氏、安息,再往西可達波斯灣口至大秦(即古羅馬帝國);北路從敦煌西北出玉門關, 至吐魯番,沿天山南麓西行,越蔥嶺到大宛、康居,再往西經安息,可達大秦。商人 們帶著一隊隊的駱駝和驢馬,滿載著中國絲綢和其他貨物翻山越嶺,長途跋涉,他們 的足跡遍及巴基斯坦、阿富漢、伊朗、伊拉克,到達歐洲地中海沿岸各國,成為東西 方文化交流的紐帶,祖輩們開辟的這條對外貿易通道,即被譽為「絲綢之路」。 唐代是我國歷史上的昌盛時期,經濟繁榮,政治、軍事、工業、商業、文化都達到了 空前的高度,絲綢的生產更是「章采奇麗」、「神乎其技」,與歐亞各國貿易頻繁。外國 商人沿著「絲綢之路」來到中國購買絲織品,同時也把養蠶、制絲、織造等技術傳至 國外。這說明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國的蠶絲技術在世界上一直處於領先地位。絲綢 所望塵莫及的。它是紡織纖維中的瑰寶。

『陸』 蠶絲發明國家來自

中國
蠶絲,乃我國古代文明產物之一,其之發明當為極早之事,相傳黃帝之妃螺祖始教民育蠶;甲骨文中有絲字及絲旁之字甚多。《穆天子傳》中就有周穆王「休於獲澤(今山西陽城縣),以觀桑者,乃飲於桑林」的記載;《尚書》禹貢謂:「兗州厥貢漆絲,厥篚織文;青州噘篚檿絲;徐州厥篚元纖縞;揚州厥篚織貝……」可見古代產絲地之廣。

『柒』 是誰發明了蠶絲

螺祖-養蠶取絲用以制衣
希望對您有幫助,望採納,您的採納將是我們回答的動力

『捌』 蠶絲這項發明對我們現在有多重要

蠶絲是自然界中最輕最柔最細的天然纖維,撤消外力後可輕松恢復原狀,內胎不結餅,不發悶,不縮攏,均勻柔和,可永久免翻使用。蠶絲被,採用上等的蠶絲,以新穎的纖陌結構,使水汽自由流通。加上蠶絲本身特有的透氣、透濕性能,使蠶絲被感覺更加滑,爽不溫,溫而不燥。桑蠶絲主要由動物蛋白組成,富含十八種人體所必須的氨基酸,能促進皮膚細胞活力,防血管硬化,長期使用可防皮膚衰老,對某些皮膚病有特殊的止癢效果,對關節炎,肩周炎,哮喘病有一定的保健作用。素有「人體第二肌膚」、「纖維皇後」之美譽。

『玖』 絲綢是怎麼發明的

湖州絲綢歷史悠久,距今已有4700多年歷史。1958年,在湖州南郊的錢山漾出土了一批絲線、絲內帶和沒有容碳化的絹片。經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測定,確定絲線、絲帶、絹的年代為距今47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早期,這是世界上發現並已確定的最早的絲綢織物成品。它的發現使湖州絲綢的歷史前推4700年,成為世界絲綢最老的壽星。它的發現同時也推翻了中西陵氏之女黃帝元妃嫘祖(約公元前2550年)發明養蠶的神話傳說。現這些絹片已成為浙江絲綢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湖州至今還保存著與絲綢遺址有關的「織里」等地名。

閱讀全文

與天然絲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